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關於讀西遊記作文合集十篇

關於讀西遊記作文合集十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西遊記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讀西遊記作文合集十篇

讀西遊記作文 篇1

《西遊記》主要講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護唐僧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傳奇歷險故事,表現了懲惡揚善的古老主題。

讀了這本書,我不得不佩服吳承恩寫作技巧的高超和刻畫人物形象的精妙。在西遊記中,吳承恩巧妙地塑造了四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武藝高超的孫悟空,敦厚可愛的豬八戒,忠厚老實的沙和尚,一心向佛的唐僧。這四個人物可謂是性格鮮明,並且各具特點,每一個人物形象都和其他三個人物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除了寫作方法,師徒四人表現的.不怕困難的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在面對困難時,我們大多會選擇退縮或逃避。而師徒四人,在取經的途中遇到了不計其數的困難,但他們沒有退縮,而是勇敢地面對困難,最終克服了困難,取到了真經。

列別捷夫曾經説過:“平靜的湖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取得了成功。萊特兄弟,製造飛機,履遭失敗,但他們沒有放棄,最終發明了第一架動力載人飛機。袁隆生,研究水稻,履遭質疑和挫折,但他沒有放棄,最終成功培育出雜交水稻。

《西遊記》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從書中學到寫作方法和做人的道理,這本書不愧於四大名著之一這個稱號,它是一本永遠的名著。

讀西遊記作文 篇2

《西遊記》,又名《西遊釋厄傳》,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説家吳承恩編撰而成。想必大家都看過吧!看了以後百看不厭吧!

今天我也讀了《西遊記》這本書,西遊記不僅有書,還被人們拍沉了電視劇,寫成了小説,還製作成動畫片了,受到了老人和小孩還有年輕人的喜歡。

《西遊記》中的人物有很多主要講的是: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師父叫:唐三藏,大徒弟叫:孫悟空,二徒弟叫:豬八戒,三徒弟叫:沙和尚。

師父唐三藏是一個小説裏的.唐僧是虛構的人物,與歷史上的真實人物玄奘法師是有區別的。小説裏的唐僧,俗姓陳,小名江流,法號玄奘。他是遺腹子,自幼在寺廟中出家、長大。由於父母悽慘、離奇的經歷,他最終遷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學,悟性極高,在寺廟僧人中脱穎而出。最終被唐朝皇上選定,前往西天取經。在取經的路上,唐僧先後收服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名玄奘法師,號三藏,俗姓陳。原為佛祖前的金蟬投胎。在生化寺出家。

孫悟空是一個系東勝神州傲來國花果山靈石孕育迸裂見風而成之石猴。在花果山佔山為王三五百載。後歷經八九載,跋山涉水,在西牛賀洲靈台方寸山拜菩提祖師為師,習得七十二變化之本領。此後,孫悟空大鬧天宮,自封為齊天大聖,被如來佛祖壓制於五行山下,無法行動。 五百年後唐僧西天取經,路過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孫悟空。孫悟空感激涕零,經觀世音菩薩點撥,拜唐僧為師,同往西天取經。取經路上,孫悟空降妖除怪,屢建奇功,然而兩次三番被師傅唐僧誤解、驅逐。終於師徒四人到達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經。孫悟空修得正果,加封鬥戰勝佛。孫悟空生性聰明、活潑,勇敢、忠誠,疾惡如仇,在中國文化中已經成為機智與勇敢的化身。在一箇中國小男孩兒那裏,孫悟空很容易就會成為他崇拜的偶像。

豬八戒原為天宮中的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罰下人間,但錯投了豬胎,長成了豬臉人身的形狀。在高老莊搶佔民女。豬八戒的兵器是九齒釘鈀。豬八戒只會三十六種變化。

沙和尚原為天宮中的捲簾大將,因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惹怒王母娘娘,被貶入人間,在流沙河畔當妖怪,後被唐僧師徒收服。

在這裏面我佩服孫悟空,我要學習孫悟空的堅持不懈,生性聰明、活潑,勇敢、忠誠, 對而精神。

讀西遊記作文 篇3

寒假裏,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漫畫,名字叫《西遊記》,對於它我可熟悉了,動畫片正在放西遊記呢,我可喜歡了,這是一本很好看的書。

《西遊記》裏面我最喜歡孫悟空了,他聰明過人,機智勇敢,樂於助人,火眼金睛能分辨好人和壞人,一跟金箍棒,七十二變,斬妖除魔,守護唐僧和他的師弟們。唐僧有點糊塗,太容易相信別人了,有時候不相信孫悟空,不聽孫悟空好心勸告,相信妖怪,落入妖怪手中,這告訴我們遇到麻煩的事情要多動腦筋,如果聽了別人不好的`意見,可能會更糟糕,不過唐僧很善良,不管對待好人還是壞人都很好,心懷慈悲。説到豬八戒,長得肥頭大耳,本事可比不上孫悟空,但是他也敢於和妖怪做鬥爭,但又有滿身的毛病,貪吃,怕困難,常常打退堂鼓,有時還撒個謊,但是他還是很可愛的。沙僧是個很老實的人,任勞任怨,不是很聰明,但是真心對待師傅和師兄們,做最累的挑擔的活,打妖怪也盡心盡力。

我好喜歡《西遊記》,唐僧師徒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總算取得真經,他們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從中學習到了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廢,虎頭蛇尾,要盡力去做,鍥而不捨,而且人生道路上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我們需要朋友,需要一起分擔,我們也要不斷鍛鍊磨礪自己不怕苦難,堅定不後退的信心。

讀西遊記作文 篇4

如果説中國古典小説是一幅斑斕的畫卷,那麼《西遊記》就是那畫卷上最美的那抹色彩,它亦莊亦諧,妙趣橫生,清晰簡單,耐人尋味。

這本書圍繞着僧人玄奘與徒弟西天取經的故事為線索,講述了師徒四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的事情。

初讀《西遊記》是在中班的時候。那時《西遊記》給我的印象就是做人要善良,不能像那些妖怪一樣貪心,作惡多端。小小的我用自己的童真開始認識世界,電視上精彩的畫面,是《西遊記》在我腦海中最真實的印象。

直到三年級,再讀《西遊記》,我開始在一次次面對困難後認識了世界,認識了《西遊記》,我告訴自己,做事要堅持不懈,有恆心,就一定能成功。

再到今天重識這本作者吳承恩嘔心瀝血寫成的著作《西遊記》我開始對故事的題材原旨與細節描寫中的世俗內容有了不一樣的感受,其實書中刻畫的妖魔鬼怪都明白社會上這些複雜的人情世故,或許我不能全部理解其中的內涵,但是在不同時代的宗教觀念和故事傳播者的趣味故事在小説形成中也會留下印記,但作者用世俗的經驗和心理描寫這個神佛的世界,使小説多了一份難言的神祕感。

《西遊記》的引人之處不在於它的'題材,而在於對人物形象的刻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書中人物特點鮮明,隨便問一個讀過書的人孫悟空給人的印象就是神通廣大。而鮮明的根本原因在於一些細節的描寫。如孫悟空的緊箍兒,象徵的是一種戰勝自我,實現取經人的共同理想的保證,而不止單單停留在一種理性的約束。

在不同年齡,對《西遊記》的看法是不同的,在經歷了不同事情後,隨着人生閲歷的豐富,對待它的看法才隨之不同。《西遊記》不愧是成功之作!

讀西遊記作文 篇5

我在《紅蕾》故事集這本書中,讀到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精彩片段,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打鬧天宮”這一部分。文中的每個人物都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讓我回味無窮。

“這大聖一條棒,抵住了四大天神與李託塔、哪吒太子俱在半空中一殺了多時,大聖見天色將晚,即拔毫毛一把,,丟在口中,嚼碎了,噴將出去,叫聲‘變!’就變了千百個大聖,都使的是金箍棒,打退了哪吒太子,戰敗了五個天王。”當我讀到這兒時,我彷彿看到了成百上千的孫悟空揮着金箍棒,齊心協力地進攻五個天王,獲得勝利。孫大聖真是足智多謀,智勇雙全。

孫悟空身上有猴子的靈活好動和性情急躁,又有神仙般的七十二變和騰雲駕霧的本領。作者把人身上的特點運用在動物身上,有時還有一些戲劇色彩,讓人神遊其中。因此使這部鉅著的內容變得不再枯燥無味。

“你犯了十惡之罪,先偷桃,後偷酒,攪亂了蟠桃大會,又竊了老君仙丹,……”讀到這兒,孫大聖當時的形象立刻浮現在我腦海裏:嬉皮笑臉、瘋瘋癲癲、不知羞恥,他那個膽大頑皮的樣子讓我又生氣又笑掉大牙。

大聖的本領讓我刮目相看。以前幼稚的我,常常以為那是真本領,特意模仿,甚至又一次還問媽媽:“哪兒有教這種本領的',讓我去學學,……”媽媽笑得前仰後合,摸着我的頭説:“傻孩子,哈哈……哈哈……”

通過閲讀《西遊記》這部文學鉅著,我受益匪淺,精彩生動的故事情節使我開闊視野,增長了知識,充實了生活;而它其中藴涵着的人生道理使我深有感觸,懂得了許多。總而言之,《西遊記》是本世間奇有的書,是一本“此書只應天上有”的書!假如齊天大聖真在人間,我一定會去找他,教我獨一無二的看家本領!!

讀西遊記作文 篇6

寒假,我讀了《西遊記》,它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也是中國著名的神話小説。由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出版。全書共844,000個字,分上、中、下三冊。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三人和一匹白龍馬護送唐僧西天取經,他們一路斬妖除魔,歷盡艱難險阻,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

《西遊記》中我最喜歡孫悟空行者了,他的機智勇敢,樂觀堅定,法力高強。我尤其喜歡讀該書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這一回充分體現出了孫行者的對師傅唐僧的忠實,與妖魔鬥爭到底的精神。你看,白骨夫人第一次變成一位姑娘準備加害唐僧,孫行者火眼金睛,一眼就認出妖怪,一棒打下去,可誰知她提前用了“解屍法”逃走了。唐僧肉眼凡胎,以為她是真人,所以開始念緊箍咒,疼得孫行者在地上直打滾,一面辯解一面求饒,唐僧這才住口。第二次也是如此 。第三次孫行者終於把白骨夫人一棒打死。為了保護師傅,為了消滅妖魔,孫行者受了多大的委屈,吃了多大的`苦頭?由此可見他對唐僧是多麼忠誠,對妖怪是多麼痛恨!

想到這,我不禁想起了曼德拉。他反對白人對黑人的種族歧視,因此坐了27年的牢!出獄之後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並不斷地為之奮鬥,為南非乃至全世界消除種族歧視作出偉大的貢獻。你看,孫行者與曼德拉這兩者多麼相像啊!

是啊,我們應該學習孫行者的品質。

讀西遊記作文 篇7

一塊經歷了千年雨露甘霖的神石蹦出了一隻神猴。然因大鬧天宮而被壓在五指山下,正巧唐僧路過,救出了它,並取名孫悟空,於是孫悟空便死心踏地地跟隨唐僧上西天取經,後來收沙悟淨、豬悟能為徒通過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

看完這本書後我不由地被孫悟空的火眼金睛、神通廣大的本領所痴迷;被沙僧的任勞任怨所感動;被八戒的好吃懶做逗得捧腹大笑;被唐僧的善惡不分急得直跺腳。但不管如何,他們還是披荊斬棘,歷經八十一難,取得了最終的成功。

由此可見成功的大路上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必須經歷坎坷與風霜,才能最終成為成功者。

漢代司馬遷受父親臨終之時的囑託,立志寫一部前無古人的鉅著——《史記》。但是,命運好像跟他開了一個玩笑,一場飛來橫禍降臨在他頭上。他因為替一位將軍辯護,得罪了漢武帝,入獄受了酷刑。他幾次想血濺牆頭,了此殘生,但心想《史記》還未完成,便把困難和恥辱拋到了九霄雲外,更加專心致志地寫起了《史記》。功夫不負有心人,52萬字的鉅著終於寫完了,司馬遷獲得了成功。

現代宇宙之王史蒂芬。霍金在成才路上也充滿了艱辛的`,21歲對於許多人都是青春時期,而就在這時,霍金得了盧伽雷氏症,全身只有三根手指可以動。這麼大的打擊沒有擊垮霍金,他不是面對現實而是與命運作鬥爭。但是隨後,他又因患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又被徹底剝奪了説話的能力。然而他最後為人類的太空事業邁出了一大步。

要成功就必須有失敗,要奮進便總會有後退。讓我們勇敢地面對成功道路上的坎坷,克服困難,取得最後的成功。

讀西遊記作文 篇8

《西遊記》是我國的著名神話故事,它也是我最喜愛的一本讀物。

《西遊記》這部小説是我國的文學家吳承恩寫的。他主要講的是一位和尚去西天取經,一路上歷經磨難的故事。在故事中,給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一提到他,人們就會想到那花果山的“潑猴”。孫悟空一路上降妖除魔,保護師徒四人,只是處事心急,不分析過程,不考慮後果。接着就是那個肥頭大耳、喜歡偷懶的天棚元帥豬八戒了。他給人們的印象主要是是懶、讒、貪,因為他幾次在路上説要分行李回老家,好在其他三人的態度很堅決,在他們的勸説下,豬八戒才打消念頭,一心一意地向西行。後面就是吃苦耐勞、尚。他本來長年生活在河底,後來經過觀音菩薩的指點,就隨唐僧取經了。一路上要數他最辛苦了,師徒四人的行李全都由他扛着,讀後感《讀最後就是那位細皮嫩肉、膽小怕事的唐三藏。他雖然沒什麼法力,但是他很堅強。儘管一路上有許多要吃他的妖精,儘管一路上有懸崖峭壁和流急險灘,但是他的一顆向佛之心一直沒有改變,鼓舞着他前進。所以他也使人對他感到敬佩。

《西遊記》的結局是師徒四人取得真經,修成了正果。他們歷經了八十一難,終於到了西天。這個故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一個人只要一心一意、態度堅決地去做一件事情,最後就一定會成功。其實學習也是這樣,開始學的.時候就已經樹立了一個目標,在學習的時候會碰到許多的困難,可是隻要堅持去克服,最後就一定可以克服困難,繼續前進,最後學業有成,就像唐僧取得了真經一樣。

這部經典給我了很大的啟發。我相信,我們身邊有許多人已經領會了這部小説裏的啟發,將來一定能為祖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讀西遊記作文 篇9

今天,是我寫循環日記的時候了,閲讀的書目是《西遊記》,我以前只看過電視劇《西遊記》,書籍《西遊記》我還真沒看過哩, 書籍《西遊記》和電視劇《西遊記》有哪些區別呢?讓我趕緊來看一看吧!

哇,這《西遊記》有好多章節呀:驚天地美猴王出世、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如來巧識真假猴王......

原來呀,孫悟空這個名字是這樣得來的,美猴王拜師學藝,走姿不大好看,就像聽懂松果的猢猻,“猻”字去掉個獸字旁,就是個“孫”字了,在弟子中排行到“悟”字,就叫“孫悟空”了。

在觀音菩薩的指點下,孫悟空保護新的師傅唐僧去西天取經,一路上,唐僧又收了兩個徒弟:八戒和沙僧。看到這,我對唐僧和他的'三個徒弟有了初步印象:師傅唐僧,温文爾雅,不畏艱難險阻,有一個堅定的意志,即到西天取經。徒弟孫悟空,嫉惡如仇,機智活潑,本領高強。徒弟八戒,貪吃貪睡,憨厚有時又耍點小聰明。徒弟沙僧,穩重老實,任勞任怨。

《西遊記》這本書寫得真有趣啊,在西天取經的路上還會遇到哪些故事呢?還會碰到哪些妖怪,能不能每次都化險為夷?我津津有味地繼續讀下去.....

讀西遊記作文 篇10

怎麼理解“孫悟空釋道儒三位一體式宗教性格”?首先解釋一下“宗教性格”這個定義,它是我個人給出的一個概念,宗教指的是小説《西遊記》中人物角色所呈現出來的個人或羣體的信仰方向,釋道儒即佛教、道教和儒教(孔教),在《西遊記》中吳承恩結合明朝時代文化背景所描述的宗教類別大致只有這三大類。而孫悟空這一角色的塑造,則在同一人物身上融合了這三大宗教體系。現在請允許我陳述一下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我們按照孫悟空人物發展的角度來分析。大家關注孫悟空如何從一個石猴修成正果,成為佛祖欽點的鬥戰聖佛。

首先是“道”,即道教。孫悟空最開始從花果山漂洋過海來到菩提祖師(《西遊記》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道觀學習法術,經過他一再堅持與努力最後成為菩提祖師的徒弟,在菩提門下的這幾年,他謹從師誨,學到了七十二般變化和長生不老的法門,而此時,他所凸顯的宗教性格即為道教。

其次是“釋”,即佛教。這個很好理解,孫悟空大鬧天宮以後被壓五行山下,唐三藏解救了他,隨即奉觀音旨意拜三藏為師,而後便有了漫長的取經之路,直到西天大雷音寺膜拜於如來陛下,並且滿懷感激地接受鬥戰聖佛的封典。取經路上,悟空本着師傅“出家人以慈悲為懷”的教誨,一路上劫富濟貧、斬妖除魔,這是他對三藏佛教的全身心信仰與支持,也是對他自身立地成佛的宗教性格的默許。

最後是“儒”,即儒教思想。孔子是出生在公元前五世紀,顯然明朝社會各階層的.思想也沐浴着儒教的浸染薰陶,師徒四人自然也不例外。那麼孫悟空身上是怎樣閃着儒家思想光澤的呢?舉一個例子,我國儒家思想一向提倡“尊師重教”,即“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云云。孫悟空是齊天大聖,但在拜三藏為師後,他在三藏面前不僅從未擺過架子,而且對他敬愛有加,甚至在被三藏趕出師門的時候,他不但沒有責怪三藏,反而一再懇求留下,而且在三藏有難的時候他一個筋斗雲,飛回三藏身邊保護師父的安危。堂堂齊天大聖,為一普通僧人牽馬,只因為他們有着師徒關係。毋庸置疑,這反映了悟空內心深處的儒家思想成分,即在他的多重宗教性格當中,儒教佔據了很重要的一面。

綜合來看,孫悟空“釋道儒”三位一體的宗教性格其實正是他帶領師徒四人成就輝煌取經事業的根本保障。道教賜予他外在法力,這是客觀物質層面;儒教給予他行為約束,這是主觀精神層面;而這兩個層面都是為第三大宗教性格———佛教———服務的。因為悟空的一生最終使命是保護唐三藏前往西天取經。而在這三個宗教性格層面之間,其實有很強的依賴性。道教成就了悟空的神通,卻也陷他於五行山下,最後是佛教救了他,從此為了感恩佛教,他把自己幾乎全部的精力都投入佛學追求。而儒教,則是他為人處世必不可少的部分,沒有儒教的約束、引導、影響,十萬八千里取經路很難走到最後。吳承恩這一筆法或許是對儒家思想對我國曆史社會影響的肯定。

悟空本一石猴,最後成為鬥戰聖佛,在西遊記四人世界裏,他是最急躁的一個,卻又是功勞最突出的一個,這一切源於什麼?必然,這很大程度上出自於他儒釋道三位一體並相互演繹所衍生出來的人格實力。

標籤: 十篇 西遊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hk/flxy/qita/7l5pj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