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課文通分的教學反思

課文通分的教學反思

篇一:《通分》教學反思

課文通分的教學反思

《通分》教學反思

賈生智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中“通分”部分的例3 與例4。“通分”既是對前面所學習的分數基本性質、最小公倍數的應用,也為分數比較大小以及分數加、減法做準備,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國小生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作為概念教學,我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進行反思:

 一、 主要優點如下:

1.對於通分的本質(統一分數單位)踩得準。分數作為“數概念”家族的一員,其大小比較也與自然數、小數的大小比較有相似之處,自然數和小數進行大小比較實質上是在比較分數單位。而通分的本質是需要把異分母分數統一成同分母分數,即統一分數單位。這就是教材內容隱含的內容。而本課從複習引入以及教學同分母和同分子分數比較大小時就一直在切入“分數單位”概念,以為教學異分母分數比較大學做鋪墊,特別是在揭示通分概念時,讓學生通過數形結合在圖上進行通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通分概念以及通分的本質。

2.滲透數學思想、培養自學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是為了不教”。我認為,在數學教學中,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是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在本節課教學中,我把“教學中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作為一個教學目標,並較好地完成了這一目標。學習分數比較大小,不僅要掌握比較的方法,更要弄清楚“比較大小”過程中所藴涵的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也是一門工具性學科,本課學習的通分,只是數學萬千概念之一,而本節課滲透的“轉化”知識,則是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它不僅可以幫助解決更多的數學難題,還延伸到生活中,從而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實際問題。而本次課在課前談話(曹衝稱象)、教學過程以及課後總結中,一直在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策略幫助解決問題。

 3.注重思維訓練,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提高思維能力。

“思維訓練是數學教學的核心”。數學教學一旦離開了這一核心,就背離了數學教學的本質。在本節課教學中,我以學生的思維訓練貫穿整堂課,讓學生在不斷的猜測、驗證、交流、總結等一系列的思維活動中學習知識、提高學習能力。例如:在創設問題情境後,我讓學生大膽猜測哪個分數比較大,繼而用自己的方法驗證,並對學生採用的各種有效策略給予肯定,充分展現學生的思維軌跡,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又如:在引導學生理解通分的概念時,我不急於向學生講解,而是讓學生説出自己的疑惑之處,讓學生在自學、交流

中自己去發現通分的兩個基本條件,理解通分的意義。還比如:在總結通分的一般方法時,我讓學生嘗試通分後,再回憶通分時先想什麼,在做什麼?學生有了親身體驗,只需略加整理,就輕鬆地概括出通分的一般方法了。

二、本節課,優點很少,不足之處甚多,主要如下:

1.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體現得不夠。對於本次課的概念的行成過程,學生的感受不夠重,留給學生的空間和時間還比較少。因為課堂是因學生而精彩,課堂是因為老師而開放,而本節課,老師固然是主角,學生是配角,因為老師佔據了課堂上很多時間,因為老師説了很多話,所以學生分配到的時間和表達的機會很少,這樣就間接的剝奪了學生的學習機會,也就剝奪了學生自主探究的機會。

2.沒有充分挖掘教材資源,運用教材的力度不夠。本節課的教材內容,實際上能幫助老師和學生理清教學的思路以及教法和學法,但是備課以及上課時,卻退而求其次,去尋找了大量資源來代替教材資源,只把教材當作了課堂練習的資料,花了時間和精力,但是卻事倍功半,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3.概念教學,需要注意概念的整體性,而不宜把概念肢解成若干段落,這樣反而不利於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在本次課中,老師引導學生把概念分成了若干所謂“關鍵詞”,其實數學課本上的“概念”是一個整體,少了任何一個詞語都會影響到通分概念的整體性,少了或者多了都會影響到對通分概念的理解。

4.對國小數學學科知識的系統性掌握得不夠熟悉,在本節課堂教學中,經常出現數學語言的錯誤,或者表達不完整,或者對前後知識的連貫性掌握得不夠透徹,或者語言不夠精煉等,都會直接和間接的影響到學生學習的質量,而作為年輕教師,在這方面還有很多提升的空間,也應該有長遠的打算,花一定的時間和精力把整個國小數學知識系統學習一遍,以利於今後的教學工作。

5.學生的基本活動經驗體現的不夠強,而這又恰好是國小生學習數學的重要策略,數學是數學活動的數學,需要學生在活動中形成數學經驗,形成數學知識,這樣的知識也才可能真正成為學生自己的知識,而在這方面本次課體現的不夠,關鍵是老師還不能完全放手,還不充分信任學生,不敢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不敢放手讓學生自主活動並體驗,歸根結題是老師的教學觀念還沒有根本轉變,還停留在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模式中沒有走出來,這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逐步轉變觀念,修正自己的教學方法,以適應逐步發展的教育教學形式。

總之,教學總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有得有失,在多次摸爬滾打中逐步總結經驗教訓,把失誤降到最小、最少,那麼教學就會逐步走向成功。

篇二:通分教學反思

《通分》的教學反思

在教學《通分》一課時,本着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有意義的、有價值的數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從而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應用數學的意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反思本課時的教學目標主要有三點: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通分的含義,探索並掌握通分的方法

2、探索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學生用分數描述有關現象。

3、在發現中體驗成功,在練習應用中感受知識應用的價值。教學重點是理解通分的意義,掌握通分的方法。

反思教學過程,從總體看能夠把握住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練習的設計靈活全面。但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現作如下反思。

 一、 重視複習環節,為學生自主探索新知做好鋪墊

以求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有哪幾種情況進行必要的知識回顧,喚起學生的注意,以利用分數的基本性質填空,複習分數的基本性質,為通分方法的學習做好知識鋪墊。

通分的情境從比較兩個異分母分數的大小引出,因此利用具體情境複習同分子和同分母分數比較大小的方法,便於在新授時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與混淆。

 二、教學過程注重學生自主探究,解題思路多樣化,提高思維能力。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我們必須實施開放性教學,讓學生有更大的學習空間和更多的思考餘地。在開放式教學中,老師要重視對學生參與學習的深度的把握,要對學生參與的實際可能性進行分析,給學生開放的學習空間,讓學生暢所欲言,使學生主動的掌握知識。

通分的方法其實不難,關鍵是讓學生理解公分母是什麼數和確定原分數分子分母各應乘幾,為此將通分的關鍵和難點分散在各個的環節,讓學生通過探討異分母分數的比較大小的過程,同時分層進行比較練習,引導他們在體驗、比較、感悟、歸納的基礎上達成理解的目的。

新課是由比較黃豆和蠶豆誰的蛋白質含量高引出的,從而引出比較2/5和1/4的大小。題目一出,讓學生獨立思考方法,後小組交流討論。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預想的幾種方法(1)圖示法(2)把兩個數都化成小數(3)化成同分母分數(4)化成同分子分數。學生基本上都想了出來,而且還有自己獨到的解答方法。我及時幫助學生梳理這些方法。在這些方法中,讓學生選擇好的方法,學生一致提到了通分。從而引出了通分的概念。由於前面複習充分,在後面的教學中,讓學生自主去嘗試通分,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回顧本節課的教學,由於教者本身認真熟悉了教材,較好地把握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教學活動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參與到獲取知識的全過程之中,從中感悟、猜測、推理、理解和掌握新知,而教師只是起到了一個主導的作用,並較好的充當了一個組織者,與學生保持在同一個平台上,因此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呼倫南路國小

曹永利

 篇三:通分教學反思

  《通分》教學反思

數學教學,不僅要傳授給學生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於培養學生具有主動參與,積極探索創新的學習能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學會”為“會學”。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已有把異分母分數改成同分母分數的認知經驗,所以我在教學這節課時,發現當例題一出示時,學生個個欲試,這時我大膽放手,給予學生嘗試解答的機會,然後進行交流討論,學生知道了什麼是公分母和用哪些數作公分母的知識,從觀察中體會到用兩個分數的分母最小公倍數作公分母比較簡單,從分析、概括中明白了通分的意義和方法。這樣,學生聯繫了先前的學習經驗順利展開了思考和探索,準確理解了新課內容,主動建構了知識的體系,學生學得輕鬆愉快。遺憾是:在練習中發現有部分學生在通分時他認為用兩個分數分母的乘積做公分母顯得比較簡便而且不容易錯,説明課上還有一部分學生並沒有真正體驗到用兩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作公分母的簡單。

篇四:《通分》教學設計及反思

《通分》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十冊第115——116頁例三例四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在問題情境中理解通分的意義,掌握通分的方法。

2、智能目標:在比較異分母分數的大小的過程中,體會“化未知為已知”(即“轉化”)的數學思想。 3、 情感目標:積極參與探索過程,體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明確所學知識的實際意義。 教學重點: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為什麼要通分”。

 教學流程:創設問題情境:

 1、三名同學帶頭飾出場(頭飾上分別出示2/5、2/4和3/4),“請同學們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給他們排隊,並説説你是怎樣想的。”

 方法1: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數比較大,因此3/4 〉2/4。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數比較大,2/5在2/4的後面,所以3/4>2/4>2/5。

 方法2:2/4就是一半,2/5比一半小,3/4比一半大,所以3/4>2/4>2/5。

(戴頭飾的學生按從大到小排隊)

 2、又一生帶5/8頭飾出場,“他應該排在哪裏?你是怎樣比較的?”

提示:⑴ 5/8表示的是什麼意思?分了多少份,取了多少份?“取的份數”比“分的份數”的一半還多,説明它應該大於2/4,那麼5/8與3/4誰大呢?你是怎樣比較的?(學生動手實踐) 師:這幾天我們學習了分數,現在請同學們每人寫一個自己喜歡的分數。生彙報。 師:我把剛才兩個同學説的分數寫了下來(3/4,5/6),請你們觀察一下,它們有什麼特點?同桌可以自由討論。

生1:我覺得這兩個分數都是真分數,都比1小。

生2:我覺得這兩個分數都是最簡分數。

生3:我還發現他們的分母都比分子多1。

生4:我發現這兩個分數的分母不同(有同學知道説:這叫異分母分數。)

生5:我發現3/4到5/6,分子、分母是有規律的,3+2=5,4+2=6(大家很驚奇,這個規律不容易發現哦。)

師:看來,這兩個分數很有特點,他們分子、分母各不相同,如果老師想知道它們的大小,你準備怎麼比?你能想出幾種方法?請大家繼續討論。(老師已經在課前已發了兩張白紙,你也可以動手操作)

學生同桌學習,很認真。但是爭論聲音很大。

師:請大家交流各自的方法,可以上台演示。

生1:我們是通過在白紙上畫線段,用數軸上的點來表示和比較的。學生出示了自己用水彩筆畫的線段圖,大家明顯地看到3/5/6。( 這個辦法不錯。)

生2:我是想:我們已經學過了同分母分數的比較,現在他們的分母不同,我就想出辦法使他們的分母變成相同的。我把3/4---化成9/12,5/6---化成10/12,因為9/12 < 10/12,就容易得到3/4< 5/6 。

師問:你怎麼想到用12 作分母的?

生2:我想4和6的最小公倍數是12,所以用12作他們的分母。

師:同學們對他的發言鼓掌。

生3:我的想法剛好與他相反,我是把它們的分子化成相同的。3/4化成15/20,5/6---化成15/18,因為15/20<15/18,就容易得到3/4< 5/6 。(大家一致同意:這樣做也有道理) 生4:我們兩個是通過舉例比較的:我班共有48人,其中的3/4就是36人,而5/6就是40人,顯然36<40,所以3/4< 5/6。

生5:我們剪了兩個相同的圓,表示出其中的3/4和5/6,通過重疊,得到了3/4< 5/6。 生6:我們也是從剛才的數軸上得到啟發的,我們看到3/4比1/2多1/4,而5/6比比1/2多1/3,因為1/4< 1/3,所以3/4< 5/6。

生7:我們也是畫的數軸,但是我們把3/4中的每個1/4平均分成了3份,而5/6中的每個1/6平均分成了2份,這樣就很容易看到3/4=9/12,5/6=10/12,因為9/12<10/12,所以3/4< 5/6。(哦,他忽然想起了什麼,我與第2個同學的方法有點相似。)

還有嗎?學生爭論不休,課堂裏很是熱鬧。

……

師:我很高興看到大家想出的各種方法,這些方法都能比較出3/4與 5/6的大小,但

是在實際的學習中,如果我們的身邊沒有了白紙,沒有了圓片,也不允許我們畫圖,那我們怎麼樣來比較呢,你覺得哪些方法比較可行呢?

學生一致認為第二種、第三種方法。

剛才這個題目就是書上的例3。現在請大家看看書,書上是怎麼説的?從書本上你又獲得了哪些信息?

在此基礎上引出通分的概念。

 四、遷移應用,強化新知

 1、把下面每組分數通分:

看來同學們都掌握了通分的方法,那我們來做一做吧。[實物投影例題,學生獨立完成]

同桌互相説一説是怎麼做的。 [實物投影集體訂正]

 2、練習:比較分數的大小。

 3、快樂園:甲、乙、丙三個小朋友百米賽跑,甲用了 分鐘,乙用了 分鐘,丙用了 分鐘,他們三個誰跑得最快?

[此題先出示兩個人的提問兩個人誰跑得快,再出示三個人的提問三個誰跑得最快]

  教學反思

現代數學教學理論認為: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數學教學本身,就是數學思維活動的過程以及這個過程的分析。通分的方法其實不難,關鍵是讓學生理解為什麼要通分,一般採用什麼方法?所以這節課的設計,我注重給孩子創設一個爭論辯解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大膽猜測,大膽設想,在交流合作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歸納,這樣的教學真正發揮了教學的民主性,效果很好。所以我想:如果我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經常注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當學生的思維受阻時,教師適時點撥,當學生的思維遇卡時,教師巧妙催化,

這樣會使學生在題中數量間自由地順逆迴環,導致學生髮散思維能力的形成,以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這節課我通過引導學生運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積極思考等方式在獲得問題答案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討論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學生們通過比較、分析、綜合、概括、反思等方式獲得了對通分意義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運用這種教學方式,最大收益不於問題解決本身,而在於發現了隱含於問題背後的各種關係和科學知識,形成了對某些側面的更深理解,以及發展了學生的個性化思維水平,提高了自學習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我並沒有完成教學設計的內容,但是在討論着用什麼樣的數作公分母時學生獲得了對用最小公倍數作公母好處的體驗。在教學中學生充分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説:用最小公倍數作公母好因為計算簡便,有的學生説用兩個分母相乘的積作公分母因為這樣不容易找錯公分母,有的學生説用分母的公倍數作公分母……看着學生在這節課中的表現我心裏笑開了,因為學生已真正投入到對數學神祕王國的探索中。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還得出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我設計的這個情境讓學生比較異分母分數的大小,學生想出了許多辦法,其中有我這節課要講的通分母,為了讓學生能進入通過的學習,我硬把學生拉回了通分母的方法,這樣在學生的腦子裏就會想:為什麼一定要學習通分母而要通分子呢?在這裏是否可以設計一個情境地,使學生體驗到通分母的優點,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若用加減法引入,是否又提高了要求呢?

篇五:通分教學反思

 《通分》教學反思

“通分”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和求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為後面學習比較異分母分數大小和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奠定基礎。

 我覺得成功的地方有:

一、在學生比較五分之二和四分之一 的大小後,並板書到黑板上 。會出現很多種情況,一是把分數化成小數來比較;二是化成以最小公倍數作公分母進行比較;三是化成以其他公倍數作公分母來比較,還出現化成同分子分數進行比較等。我對每一種方法都好好反饋,並着中講解以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作同分母的兩種情況,確定都是通分,但是用最小公倍數比較簡單。

二、. 概念講解的比較透徹,抓住三個關鍵字“異分母分數”“和原來分數相等”“同分母分數”,這樣學生很容易理解這個概念並掌握和牢記。不足的是最好再提點一下:“和原來分數相等指的是和原來分數的大小相等。”

三、在合作中,培養學生的能力。知識的掌握固然重要,但能力的培育卻有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在這節課中,我還十分重視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在理解通分的意義和方法時,我並沒有搬書上的概念,而是在學生充分觀察的基礎上去引導學生找出規律,感受規律,再用概括性的語言進行表述。以點到面,全面提高。

 我覺得不足的地方有:

儘管在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時,我試圖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但在實際教學中,我仍然一步步在引導學生:引導學生把這些分數轉化成同分母或同分子的分數;引導他們找出公分母可以是幾。生怕他們會偏離我的教學設計之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其實教師只需提醒學生一句,遇到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情況時,可以轉化成以前學過的知識來解決,然後完全放手,讓學生自由探索各種比較的方法,這樣才能真正激活學生的思維火花,開啟他們智慧的閘門。

同時在一些小的細節上,我還出現了馬虎和錯誤現象。還有在比較同分子的分數好比較還是同分母的分數好比較時,我認為分母相同的分數好比較,這一處同樣欠缺思考。應根據不同題的不同特點,採取靈活的方法進行比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hk/flxy/yuwen/jd3jv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