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演講稿 >

實用的國小教師師愛演講稿3篇

實用的國小教師師愛演講稿3篇

通過對演講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演講稿,還是對演講稿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教師師愛演講稿3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國小教師師愛演講稿3篇

國小教師師愛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同志們、朋友們:

大家好!

我叫…,由xxxx鎮黨委選送,是xxxx鎮xxx國小的老師。三年來,我一直在那裡、在自己的崗位上辛勤地耕耘著,體驗著生活,感受著周圍的變化,樂此不疲。是的,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今天,你不妨到我縣城鄉到處走一走,看一看,從時空上比一比,然後你再說一說。你不能說她是靜止的。因為你看到山綠了、水清了,你看到路寬了、民富了;因為你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真實而又彌足珍貴。這變遷是黨的政策潤澤的,是全縣人民的勞動創造的,我說,它更是我們身邊那些個普普通通的黨員幹部在縣委政府的領導下爭取的!感謝縣委組織部、黑家堡鎮黨委給我提供這個機會,那就讓我們來聽聽優秀共產黨員、黑家堡鎮楊家灣村黨支部書記羅清軍的故事吧。

一個擁有126戶,515口人的楊家灣村,全村工農業年產值達240餘萬元,農民年人均收入近兩千元,這在延長縣這樣一個國家重點貧困縣來講,的的確確是創了一個奇蹟。而帶領全村農民逐步走上致富路、創造奇蹟的,就是羅清軍。說起羅清軍,大家也許不熟悉,但你不會不熟悉黑家堡產的“延長西瓜”吧?當我們在xxxx年的夏天早早地享用皮薄瓤甜的“新秀”瓜來消暑的`時刻,你又怎麼能聯想到羅清軍在發展棚栽西瓜之初遭受的冷遇、經歷的艱辛?

xxxx年秋天,羅清軍在村裡動員搞棚栽產業,除極少數人以外,沒人買他的帳。對於此,我們不難想象:一個大棚要投資近一萬元,這畢竟不是個小數目,再者,幾年能收回成本,能不能收回成本在農民心裡還都是個謎。村民們說:“不保本兒的生意我們不做,你能你自己幹,別拉我們下水!”羅清軍碰了釘子,但他沒有放棄。他從親戚朋友入手,給他們分析市場、預算收入,反覆算這一本“明細帳”,愣是說“動心”了17戶農民。而這,才僅僅是個開頭。建大棚需要鋼架、竹竿、捲簾等材料。為了降低成本,羅清軍和大夥商量集體訂購。隨之而來的又是問題,看慣了“當官的”以集體利益為名中飽私囊的做法,村民們不放心哪。羅清軍理解他們。他帶了幾個讓投資戶們“放心”的代表,自己墊路費、伙食費,往返於延安跑材料。為了一根竹竿的價錢便宜三毛,他去了延安兩趟,在一家材料店跑了四回。最後,一塊八一根的竹竿他一塊半買了。材料店老闆納悶了:“給你回扣你不要,現在像這樣給集體辦事的人還真不多見!”兩個多月後,50來個大棚建成了,羅清軍卻累倒了。但每個大棚因此降低成本一千多元,累計為村民節約了五萬餘元,羅清軍心裡由衷地高興啊。當成熟了的西瓜香飄百里在延安市場上走俏、給農民帶來每棚萬餘元收入的時候,還讓我用什麼樣的語言來評價這位基層的共產黨的幹部呢?

讓我們再按時間向前推,上朔到xxxx年。村上當時修建學校,二層教學樓和十孔窯洞主體建成後,承包商以賠了錢為由,在窯背未處理、操場未平整的情況下違約撤走了工隊。此時距學校開學只有四十多天了。羅清軍急了。他幾次三番和承包商交涉,都沒有結果,僱民工村上又拿不出錢。為了不耽誤開學,羅清軍決定自己幹。四十多天裡,他沒日沒夜,墊窯背、平操場、燒土炕……為了趕時間,他帶上乾糧到學校,白天干活,晚上還得照看建築材料,有時候一天才吃一頓飯。妻子心疼他,就給他送飯,幫著他幹。學校順利開學了,看到老師們搬進了新窯睡上了暖炕,孩子們在平整的操場上玩耍,羅清軍抹了一把黑瘦的臉,這樣,他心裡才踏實啊!

然而,自古忠孝難以兩全。在羅清軍的心裡,有件事給他留下了終生的遺憾,讓他怎麼也不能原諒自己。那是1998年,村裡修上山路,羅清軍忙得團團轉,有時幾天都回不了家,家裡的幾畝地都丟給了妻子一個人。一天晚上,他拖著疲憊的身子從工地上回來,走到門口見家裡沒人。原來,父親當天早上突然癱到在地裡不省人事,妻子因在地裡幹活直到傍晚才找到父親把他送進醫院。羅清軍得知後,風急火燎地跑到醫院。檢查結果出來了,父親被確診為腦血栓,但卻因送來時間晚而癱瘓了。羅清軍捶打著腦袋跪到在父親的病床前,淚水從他消瘦的臉上流淌下來……各位領導、同志們,請允許我再問一句:這樣的黨員幹部,我們對他還有什麼苛求呢?

羅清軍的背駝了,我們不能說它是與生俱來的;羅清軍的臉上爬滿了一道道深深的皺紋,我們又怎能說它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人應有的?村裡的人富了,個個家裡亮麗堂皇,而羅清軍,他還住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修建的破窯裡……

說到這裡,讓我們再次翹首彌望這塊土地:青的山,綠的水,還有寬闊起來的馬路,富裕起來的農民——都變了。但是,有一種東西它始終沒有變,那就是黨性沒有變,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沒有變!羅清軍論證了變與不變的哲理,他就是我們黨員幹部中的一面旗!是群眾心中的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

謝謝大家。

國小教師師愛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你們好!我是××學校××年級的學生,我叫×××,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謝您,老師》。

三尺講臺,三寸舌,三千桃李,三寸筆。十年樹木,十載風,十萬棟樑,十載雨。老師,您是園丁,用智慧、愛心和汗水澆灌著百花園裡的每一株幼苗;老師,您是蠟燭,雖然一燭微火,卻燃盡自己,照亮我們的前程之路;老師,您是春蠶,生命不息,奉獻不止;老師,您是人梯,默默無聞、不圖回報,雖然生活清苦,卻情繫祖國未來,心連學子之心。

這是人們對老師這一崇高職業的褒獎,然而,我覺得,什麼樣的稱號,多高的榮譽,也贊不盡老師的優秀人格和高尚情操。在我幼小的心靈裡,老師就像我那又嚴厲、又慈愛的媽媽。

老師,還記得嗎?您剛來支教的時候,我們村的路還沒有修,一到陰雨天,就連續幾天不能通車。可是您卻從沒有請過一天假,您不止一次地從十幾裡外的姜家徒步走到學校。當看見額頭滾動著汗珠、滿鞋泥濘、褲腿溼了半截的您走進教室時,同學們驚愕了,眼睛溼潤了。可您卻一臉歉意地說:“對不起,同學們,老師遲到了。”之後就準備講課了。從您的身上,我們知道了什麼叫做責任。

老師,還記得嗎?您不到兩歲的女兒得肺炎住院治療,您都沒有耽誤過一節課。我們看到了您那熬紅的雙眼、起泡的嘴脣和疲憊的身影,聽到的.是您那略帶嘶啞卻依然風趣的講課語言。我們知道,作為媽媽,您怎能不惦記自己病痛中的女兒?然而,您卻選擇了堅守,也讓我們懂得了什麼叫做奉獻。

這就是老師,這就是無私奉獻、可歌可敬的人民教師。桃李芬芳,無法報答三月的春暉;花兒嬌豔,無法報答園丁的澆灌。老師,您把滿腔的愛都奉獻給了我們,叫我們如何回報呢?就讓我們發自內心地喊一聲:感謝您,老師!感謝您的教誨,感謝您的指引。

請接受我們心底最誠摯的祝福:願您,桃李滿天下,幸福到永遠!

國小教師師愛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教員 師愛=老師》。

“老師”這個稱呼,我特地去查閱了一下,最初指年老資深的學者,後來把教學生的人也稱為“老師”。《師說》中:“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學生的學習引路人,生活指導者,人生方向標

對老師這個職業一向的評價都很高,有人說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人說老師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等等。雖然現在社會上因為個別人,也有一些對我們的負面評價,可能很多老師都覺得很不服氣。但是我覺得之所以他們會如此表現,因為是我們的行業的特殊性所決定的。他們對我們的期望很高,因為我們的.物件不是普通的產品,而是我們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祖國的下一代。

我是從20xx年參加工作的,已經有了8年多,感受最深的就是,從事這個行業必須懷有一顆博大的愛心,一顆有責任感的心。我所從事的是國中的教學和班主任,這個時期的孩子們正處於一個叛逆的青春期,如果沒有一顆如父母對孩子般的耐性和愛心,可能你會覺得工作是多麼的枯燥和厭煩。他們大多數是留守學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身邊雖然有老人照顧物質生活,但是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沒有人關心和指導。因此,這就體現了教員和老師的區別。教員就是按照規定上完課程和書本知識的傳授,而對於一個真正老師的含義,這個是遠遠不夠的,同學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和我們相處,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情緒和狀況是我們悉心觀察能發現的,比如我有一位七年級的同學,在我接手的時候非常的懶惰,每天的作業是偶爾才做。在我找他幾次談心以後才發現,用來是因為他自身的體型肥胖而自卑,在新的環境中,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因此無心學習。為此我為他量身定做了一個提高計劃,在班會活動中開展他的強項,演講和下棋等。讓他把被人忽視的閃光點秀出來,逐漸他被其他的同學所認同,經過一個半星期的努力,終於他的回到了正軌,成了老師們都認同的好學生。

有了愛心,我們才會在孩子們進步的時候一起歡呼。

有了愛心,我們才會在孩子們退步的時候無比焦急。

有了愛心,我們才會在他們生病的時候異常的牽掛。

有了愛心,我們才會在班級裡對所有孩子一視同仁。

當我在課堂上傾心投入和孩子們討論學習的時候,當我和孩子們在辦公室敞開心扉促膝談心的時候,當我在節日裡收到學生溫馨的祝福和問候的時候,當我看到學生的成績明顯進步的時候,我和許多老師一樣,體會到了付出後的歡樂,這是教師所特有的快樂。這就是愛心的收穫。

在座的同行們,在我們的教育生涯中,未來的路還很長很長,但無論我們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只要我們一如既往地用愛心去澆灌每一位學生的心靈,如同對待我們心愛的孩子一樣,我們沒有理由不成功!我堅信,今天用愛心托起的太陽,必將在明天發出燦爛奪目的光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zh-tw/flgr/yanjiang/rlrng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