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多媒體 >

國小數學公開課《平面圖形周長和麪積的整理與複習》教學反思

國小數學公開課《平面圖形周長和麪積的整理與複習》教學反思

我接到上課任務,並看了教材後,自己心裏很沒有底,不知道該怎樣上覆習課。因為複習課不像新授課,有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不像新授課能體現一個學生探究的過程。而複習課都是舊知,而且知識點多,要進行系統整理,要進行一定量的練習,如何在一節課中完成這些,最主要的是如何體現“導、學、議、練”的理念,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如何做到讓學生自主整理,這的確有難度。為此特地在網上找了一些資料,看如何上覆習課。最後我的理解是複習課至少要到達以下幾個目的:一是回顧各知識點、進行查漏補缺;二是對知識點進行整理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三是培養學生自主整理、構建知識體系的能力。我認為的難點就在第三點,畢竟學生自主整理建構的能力是比較欠缺的。平面圖形的面積的總複習”是國小數學第十冊“總複習”單元中內容,將國小數學中的平面圖形面積集中進行復習。這是幾何初步知識中最基本的計算。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教學是分冊、分散出現,由於受遺忘規律的制約,很多成了“沉默的知識”,要激活這些知識,就需要再次的認知。因此,通過複習,系統梳理知識,彌補學習缺陷,促進認知結構的完善,使全班學生的學習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這是本節課我想達到的教學目標。

國小數學公開課《平面圖形周長和麪積的整理與複習》教學反思

經過集體備課後,整個課的流程大體定下來了。首先是複習平面圖形周長和麪積的意義,然後是回顧各公式的推導過程,再就是進行整理,形成知識網絡,最後是綜合運用練習。進行整理、構建知識體系的形式就是用卡片擺。因為用卡片擺可以隨時進行調整,擺的`位置本身就能説明知識之間的邏輯關係,而且用的時間相對會少一些,如果讓學生在紙上畫一個結構圖出來,對學生而言有難度,一次不一定就能畫對,而且費時。當然學生也不能一次性就擺對,但教師可以適合點撥,學生隨時進行調整。如:學生擺對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問為什麼這樣擺?學生擺錯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問圖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的,那應該擺在什麼地方等等。總之要將擺的位置與面積公式的推導結合起來,將學生的自主整理與教師的點撥結合起來。這個過程是師生動態交互的過程。

在第一次試講的時候就發現一個問題,時間不夠,最後練習的量比較少。在回顧周長、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和整理知識體系時花了較多的時間,學生在回答公式推導過程時不善於完整、準確的表達,在求周長、面積時計算花了一些時間。於是進行了以下改動,一是面積公式的推導用課件進行演示,學生的回答配合課件直觀的演示便於學生回顧和理解公式;二是做一做的練習只列式不計算。三是考慮把對公式推導過程的複習與知識網絡結構的整理兩個步驟合為一步,這樣可以節約一些時間,但對教師的要求就比較高了,對學生也更有難度了。

後面的試講就是先回顧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在進行整合構建,效果比綜合在一起就好多了。在回顧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是要理解公式中每一個字母的意義,而在建構知識結構時只需説用什麼推導出什麼就可以了。對計算公式的理解是建構知識結構的基礎。回顧各公式的推導過程就像一個機器的某一部分,而建構知識結構就像把各個部分組裝起來一樣。我們得把各部分做好後才能進行組裝。經過歷次磨課,我體會到:複習課並不是舊知的簡單回顧,它有不同於新授課的目標,複習課一樣要立足於學生,一樣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

整堂課上下來,我感覺到這節課仍然有很多問題:

①教師的語速太快,有的學生思維跟不上。

②教學環節控制不好,對於整體環節的把握有待改進。不能關注全體學生,控制課堂的能力有待改進,教學經驗不足。

③老師的話説得太多。放不開讓學生自主。總是擔心學生説得不夠全面。放不開手,所以還是顯得有些羅嗦。教師的基本功不紮實,有些話不嚴謹或不敢説

以上都是需要我注意改正的地方,以求在未來的教學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duomeiti/pw96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