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我們的地球教學設計

我們的地球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們的地球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們的地球教學設計

我們的地球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 、認知領域: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園,瞭解和感受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象,懂得更好的

保護環境。

2、操作領域:通過各種形式加深學生對地球現狀的瞭解,用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畫一幅保護地球的畫。

3、情感領域:是學生懂得保護地球環境的重要性,教育學生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做保護地球的有心人。

教學重點:認識瞭解地球生態環境與人類生存的依賴關係,感受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象。通過繪畫手法讓學生展現出保護地球的美好前景

教學難點:選擇一個自己關注的有關地球家園的話題,進行創作構思,用繪畫形式表現出來。

教學準備:謎語《地球》、視頻、ppt、圖片、字卡、頭飾。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1分鐘)説她像球不是球動物植物住裏頭山川河流隨處見

猜猜她是什麼球——謎底(地球)出示地球的幻燈片。板書:地球,我們的家園,我們生活在一個美麗的星球上,有山、有水,還有親愛的動物朋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地球的美貌。(字卡贊環境)

  (二)、新授課

1、播放課件——欣賞地球美麗的風光圖。

2、談感受

(1)學生觀看圖片後,讓學生暢談生活在這樣環境中的感受

生:這樣的環境一定能使我們健康的成長!

生:有鮮花,有綠水,有青山,這樣的環境太迷人了!? (2)師:我們眼中的地球是美麗的,我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的確是很幸福、很快樂。可是,我們還是來聽聽地球自己是怎麼説的吧!(板書:憂環境)

教師扮演地球説:“我的名字叫地球,是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我的身體表面有水圈、生物圈和大氣圈。我地大物博,有峯巒雄偉的羣山,有波濤洶湧的大海,還有名目繁多的物種和礦藏。你們的家鄉就屬於我的一部分,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氣候宜人,是你們成長的搖籃,可是,現在我變了,變的不在美麗,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已經變成了什麼樣子了。”

(3)播放課件——地球災難的圖片和視頻。 (a)、師:隨着世界人口的增長和對自然資源不合理的開發和利用,接踵而至的是森林、草原、耕地的日益減少、物種滅絕、生態失衡、環境污染,導致環境質量的日益惡化。同學們:“我很難受,你們的這些行為讓我越來越痛苦,在這樣下去,我將不復存在。看了你們人類對我的所作所為和給你們自己帶來的嚴重後果,你們應該怎麼行動起來,保護我不在受傷害呢”(板書:護環境)

(b)合作商討保護環境的方法。(3——5分鐘)前後兩桌同學為一個綠色小分隊,討論。

師:請我們綠色小分隊趕快行動起來吧,一起商討保護環境的好方法。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彙報交流。教師鼓勵大膽想象,大膽發言。説出自己保護地球的行動!如:不摘花,不踐踏草坪,愛護小鳥,不浪費一滴水,不用一次性用品等。

(c)教師小結討論結果:植物對人和環境來説十分的重要,亂砍亂伐會造成土地沙漠化,長此以往,將會引來沙塵暴等災難,人們,動物和植物都將無法生存。大量廢氣的排出不僅污染着空氣,還使氣候反常。時間久了將導致氣温上升,暴雨成災等。大量的水污染不僅引起魚蝦變形中毒,還使水資源短缺。在這樣下去我們人類,動植物等都會因為缺乏水而慢慢死去。人們大量的捕殺動物,造成了生物鏈的失調。如捕鳥造成蟲災等。更使得我們地球失去了很多珍惜的保護動物。大地、森林、空氣、海洋正飽受着屢屢創傷。可是聽了各同學的建議令我彷彿看到藍的天,綠的水,青的山,彷彿看到地球媽媽的笑臉。

  (三)、作品欣賞學生作畫(15分鐘)

1.看看其他同學是怎樣保護地球的

2.以“愛護地球”為題畫一幅畫: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只有每個人都去愛護自己的家園我們才能好好的生存下去。地球需要我們的幫助,需要我們去美化它,建設它。

  (四)、作業展評(3分鐘)(五)、談收穫,深拓展

今天,請同學們將自己想怎麼保護地球的行為畫出來,讓我們通過自己的雙手使地球媽媽更加美麗,年輕,漂亮。

  (五)、談收穫,深拓展

用自薦、自評、互評為主,對構思新穎的畫提出表揚,並展示給學生學習。

1、師: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2分鐘)

生:我明白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生:我知道了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拯救地球母親!

生:我的收穫是熱愛地球母親,就是熱愛我們自己!

我們的地球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能夠識讀和運用地球儀,知道經線、緯線的特徵和東西半球、南北半球,知道大洲和大洋的名稱和位置。

2、瞭解地球村自然環境的多樣性,感受地球的自然和美麗。

3、瞭解世界上有許多國家,並能藉助地圖瞭解世界一些國家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況。

  教學重點:學習經線、緯線的有關知識,並能夠利用經緯線確定位置。

  教學難點:在地球儀上識別經線和緯線,學習按照經緯度在地球儀上準確尋找位置。

  教學過程

1、猜謎導入,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課件出示謎語:説它象球不是球, 肚子裏面啥都有。 人物、動物和植物, 全都生活在裏頭。 高山、森林處處見, 江河、湖水向海流。 天天圍着太陽轉, 請同學們猜一猜它是什麼?

2,引入課題

是呀,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整個地球現在大約有60多億人口,這60多億人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就猶如一個很大的村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們的地球村》。

3、教學新課

我們要認識地球,研究地球,最好是進行實地觀察。但是地球太大了,我們很難看到它的全貌。於是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並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製作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板書縮小的地球——地球儀)

活動一:認識地球儀。

首先出示一個大地球儀,讓學生隨着老師的口令快速地在地球儀上指出方向。通過引領學生熟練地準確地在地球儀上尋找方向,為後面的學習做鋪墊。接着讓學生看一看地球儀上面有什麼,摸一摸縱橫交錯的線,想一想這些線有什麼用處.引導學生通過看、摸、想、説由淺入深地瞭解地球儀,培養學生觀察能力,通過觀察思考並提問。

活動二、認識經緯線。

1、課件出示自學提示:看教材99頁上面的兩幅圖,讀讀下面的文字,看看自己讀懂了什麼?可以一邊看書一邊觀察地球儀,幫助自己理解地球儀的有關知識。2、課件出示經線、緯線圖,讓同學們分別觀察經線、緯線圖知道經線、緯線的定義並齊讀經線、緯線的定義。3、各小組可從一方面的知識向全班同學彙報自己的學習收穫,如果彙報不全面,其它小組可補充。4、結合彙報內容,老師引領學生在事先準備好的乒乓球和卡紙上,畫一畫經線、緯線、赤道。在這一環節主要是採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與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學會篩選自己蒐集的資料並運用資料的能力,同時把學習知識與動手操作

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

活動三:瞭解經緯網的作用,練習在地球儀上找位置。

1、教師導入:經線和緯線縱橫交錯構成了經緯網。經緯網有什麼作用呢?

2、師生合作做一個遊戲。先讓學生提出一個同學的姓名,老師找不到。再讓學生説明幾行幾排,老師根據學生提示很快找到了學生的位置。從而在遊戲中讓學生明白經緯網的作用能夠幫助我們準確的確定地面上任何一個地方的位置和方向。

3、教師演示在地球儀上找經緯線。

活動四:瞭解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劃分。

1、學生自學99頁下面的兩幅圖以及相關的文字。教師提出問題:在地球儀上,哪一條線是赤道,怎樣劃分南北半球,怎樣劃分東西半球?

2、彙報交流。

3、讓學生在地球儀上找到西經20度,東經160度。課件演示東西半球的劃分。

4、找到中國的位置,是在東半球還是西半球。學生在自學的同時,藉助多媒體課件直觀展現,更有利於學生對東西半球劃分的理解。

活動五:瞭解大洲和大洋在地球上的分佈,欣賞美麗風光。

1、學生藉助地球儀,找到大洲大洋,指名學生介紹大洲大洋的名稱。

2、瞭解大洲大洋的分佈情況。

3、找出中國在那個大洲。

4、幫助學生識記大洲大洋的名稱。

5、介紹有關亞洲名字的來歷,並要求學生課後蒐集其它大洲名字的來歷。

6、欣賞世界之最,感受地球的神奇與美麗。

通過引導學生學習瞭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知識,欣賞大洲大洋的美麗風光,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地球的美麗和神奇,激起學生繼續探求地球知識的無限渴望。

活動六:瞭解世界上的國家。讓學生了解到地球上有眾多的國家和地區,有的國家面積大人口多,有的國家面積小,人口少。然而國家不分大小,都是平等的。

最後教師總結,激發學生熱愛地球和探索地球的情感。

  板書設計:

我們的地球村

經線緯線 赤道

看看縮小的地球東西半球 南北半球

——地球儀 七大洲 四大洋

我們的地球教學設計3

一、激情導入

地球,孕育生命的搖籃,人類偉大的母親,她賜予我們碧海藍天,但你們可曾想過,如今的地球變成什麼樣子呢(結合幻燈片)

二、地球危機知多少

1、説一説自己對地球的危害

時至今日,地球上的森林植被越來越少,江河湖海遭到嚴重污染,大自然已經警號長鳴。當我們目睹這些可愛的小生靈在污水中掙扎、哀鳴時,每個人都會發出呼聲:救救他們、救救地球、也救救我們自己吧!(結合幻燈片)

通過以上對地球環境現狀的瞭解,我們是否應該反省一下,我們有哪些危害地球的行為呢

同學一:隨地吐痰。

同學二:亂扔垃圾,亂扔廢電池。

同學三:浪費紙張,浪費水。

同學四:踐踏花草樹木。

(廢電池的危害:一顆鈕釦電池棄入大自然後,可以污染60萬升水,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用水量。而中國每年要消耗這樣的電池70億隻…;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裏,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價對自然環境威脅最大的五種物質,電池裏就包含了三種:汞、鉛、鎘。)

2、説一説人類對地球的危害

資料一:土壤遭到破壞

據參考消息報道,110個國家可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由於森林植被的消失、耕地的過分開發和牧場的過度放牧,土壤剝蝕情況十分嚴重。裸露的土地變得脆弱了,無法長期抵禦風雨的剝蝕,土地沙漠化嚴重。

化肥和農藥過多使用,與空氣污染有關的有毒塵埃降落,泥漿到處噴灑,危險廢料到處拋棄,所有這些都在對土地構成一般來是不可逆轉的污染。

資料二:森林逐漸減少,淡水資源受到威脅

最近幾十年以來,熱帶地區國家森林面積減少的情況也十分嚴重。在1980—1990年,世界上有1。5億公頃森林消失了。按照目前這種森林面積減少的速度,40年以後,一些東南亞國家就再也見不到一棵樹了。

據專家估計,從下個世紀初開始,世界上將有四分之一的地方長期缺水。請記住,我們不能造水,我們只能設法保護水。

資料三:化學污染嚴重

工業帶來的數百萬種化合物存在於空氣、土壤、水、植物、動物和人體中。即使作為地球上最後的大型天然生態系統的冰蓋也受到污染。那些有機化合物、那些重金屬、那些有毒產品,都集中存在於整個食物鏈中,並最終將威脅到動植物的健康,引起癌症,導致土壤肥力減弱。

同學們,看完這些資料之後你們有什麼想法

同學一:人類為求發展,過度砍伐樹木,土地沙漠化嚴重

同學二:污水,污物的任意排放,污染了海水,造成海洋生物的大面積死亡。

同學三:工廠的廢氣物排放造成空氣的渾濁,空氣質量逐漸下降

同學四:還有還有,人類亂丟垃圾,地球快變成“回收工廠”了!

三:救救地球

昆明的蝴蝶生態園,藍天碧水是地球賜予我們最珍貴的禮物,如果我們不加以珍惜,幾十年、幾百年後,它將要變成一片荒灘。我們的子孫也許就要生活在骯髒的小河邊。為了我們、為力我們的後代子孫,保護環境、救救地球成了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1、我們應該怎樣拯救我們的地球呢

我國出台了《森林保護法》、《土地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一系列發露、法規,給我們保護環境、拯救地球以法律的保障。

植樹造林、綠化環境;節能減排。進淨化自然;建立廢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

2、請同學們也行動起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保護環境

同學們,看完這些資料之後你們有什麼想法

同學一:不隨地吐痰。

同學二:不亂扔垃圾、不浪費紙張。

同學三:節約每一滴水。

同學四:植樹造林,保護花草樹木。

3、同學們,你知道下面這些節日嗎

中國植樹節(3月12日);地球日(4月22日);世界環境日(6月5日);國際臭氧層保護日(9月16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5月22日)

設立這些節日的目的是什麼呢

時刻提醒人們,保護環境,拯救地球。這説明了環保的重要性。

3、低碳生活是拯救地球的一大舉措。

我們倡導:轉變觀念和思路,加強引導,樹立綠色低碳發展觀。

我們希望:加強科技創新,提倡低碳生活,建設生態環境。

我們期待:開展低碳技術國際交流,發展碳排放權交易國際合作。

我們行動:花草樹木,保護花草不隨地吐痰,不浪費紙張,節約每一滴水,不亂扔垃圾,拒絕方便筷、少用方便袋,種植樹木。

四、展望未來

“只要我們—人類有時刻不忘保護環境的意識,有依法治理環境的意識,地球村將成為美好的樂園”。未來的天空一定是碧藍的,水是清澈的,綠樹成蔭鮮花遍地,人類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幸福。

我們的地球教學設計4

地球的內部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能根據火山、地震等自然現象傳遞出的信息,對地球內部的情況做出自己的猜想。

2.能用資料來驗證自己關於地球內部的猜想。

3.能製作出地球內部結構的模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對地球內部的探索、開發利用進行大膽的想象。

科學知識

1.知道地球內部是一個運動着的高温、高壓的環境,地球內部有熾熱的巖漿。

2.知道地球的內部結構是由地殼、地幔、地核三個部分組成。

教學重點:瞭解地球內部的結構

教學難點:根據自然現象做出有關地球內部結構的猜想

教學準備

有火山、地震、地熱等自然現象的視頻課件,不同顏色的橡皮泥、小刀、煮熟的雞蛋。

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

談話:在教學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個小遊戲,我手上有一個密封的膠捲盒,在不打開蓋子的條件下,你們能想辦法知道盒子裏裝的是什麼嗎?

學生彙報方法,教師按照學生的想法進行實驗,然後依據所得的信息進行判斷:盒子裏可能是什麼?

  二、瞭解地球內部構造。

1、師:儘管我們看不到膠捲盒裏到底是什麼,但是我們還是有辦法獲得它的一些特徵,並且根據這些特徵作出猜測、判斷。其實地球也象一個無法打開的膠捲盒,那麼關於地球內部的信息我們可以通過哪些現象去猜測呢?

2、師:我們先來看一組有關地表現象的圖片、視頻。

(課件出示火山、地震、地熱、海嘯等圖片和視頻,讓學生進行觀看。)

3、你能根據這些現象作出有關地球內部的猜想嗎?説説猜想的依據。

(讓學生進行充分交流,注意讓學生説出一些現象和判斷。)

4、師:科學家們又是通過哪些途徑來收集並瞭解有關地球內部的信息的呢?可以通過發射地震波來進行檢驗,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閲讀書上49頁相關內容。説説地球的結構並説説這些部分分別在地球的什麼位置?

5、師:看到這個地球內部的構造示意圖(課件展示),你覺得像什麼?我這有一個切開的熟雞蛋,對照一下這張地球內部的構造圖,確實類似,請你們在記錄本上畫一幅切開的雞蛋圖,並標出地殼、地幔、地核。(學生看大屏幕瞭解地球內部結構,再看剖開的雞蛋,畫圖。)

6、談話:對於探究地球的內部構造,科學家們還採用了很多先進的技術,請同學們閲讀49頁《伸入地球深處的“望遠鏡”》。

7、説説看,我們的猜想和科學家的發現有相同的地方嗎?

  三、製作地球構造模型。

1、師:同學們現在對地球的內部構造有了一定的瞭解,接下來我們用橡皮泥做一個地球構造模型。

2、師:那先説説你的製作步驟,準備用什麼辦法來區分地球的三個部分呢?

3、學生交流自己想好的製作步驟,教師注意及時進行歸納。

4、學生動手做地球模型。

5、製作完成後,讓學生展示自己製作的地球構造模型,並説説自己是怎樣做的以及製作時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四、課堂教師小結。

師:對於地球內部的構造,現在仍然是一個迷團,科學家也僅僅是一種預測。你有什麼更好的辦法探索開發地球內部嗎?展開你的想象,將設計畫在記錄本上。

我們的地球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認識各種形態的地貌,並能分析家鄉的地貌類型。

2.會設計並製作簡單的地貌模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發現並會描述各種地貌的美,有初步的審美能力。

2.通過描述家鄉的地貌特點、製作家鄉地貌模型,激發學生熱愛家鄉之情。

科學知識

1.認識山地、平原、海洋、沙漠、丘陵、濕地等幾種典型的地貌,瞭解它們不同的特點。

2.知道家鄉的地貌特點。

教學難點:熟悉各種地貌的特徵

教學準備

有各種典型地貌的課件、小木板、繪圖紙、橡膠泥、洗淨的沙、彩紙、彩筆、膠水、鉛筆、剪刀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導入:

直接導入:今天這節課我們來學習《風光無限的地貌》,什麼叫地貌呢?就是指地球表面起伏的形態。

教學新授:

  一、認識常見的地貌

提問:説説看,你知道哪些形態的地貌?(學生自由回答)

下面我們來認識常見的一些地貌(課件先後出示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濕地、海洋、沙漠的地貌圖)

提問:仔細比較,這些地貌各自有什麼明顯的特徵?

學生討論、作答,課件先後展示各種地貌的文字説明部分。

  二、美麗的家鄉

講解:正由於形態各異的地貌才構成了大自然中許多秀美的風光,下面我們以自己的家鄉為例,進一步熟悉地貌的特點。

課件展示能代表本地地貌的典型圖片。

佈置任務:老師和大家的感受一樣,咱們的家鄉確實很獨特很美,接下來請同學們用繪畫或文字的形式將家鄉的這種“獨特之美”描述出來,注意要概括出地貌的特點。

學生描述本地地貌的特點,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彙報、展示作業,師生共同評價。

提問:請同學們判斷咱們家鄉主要屬於哪一種地貌,説説你的理由。

總結歸納

  第二課時

教學導入:

談話:上節課同學們對家鄉地貌的描述很準確也很生動,課後我根據實際情況做了一個咱們家鄉的地貌模型。

(展示教師製作的模型)

講解:同學們不用羨慕,因為今天這節課你們可以親自設計並製作一個地貌模型。為了將模型做得更漂亮,組內同學先商量一下,想用什麼材料來製作?具體怎樣分工合作?請制定一個計劃。

小組討論

講解:為了做今天的模型,老師也為大家準備了一些材料,有泥、沙石、樹葉、水、各種顏色的粉筆灰、橡皮泥等。下面大家就利用老師準備的和你們現有的材料來製作。

要求:做好分工,由每組的材料員統一拿材料,用多少,拿多少,多了的馬上送回,衞生監督員隨時保持周圍的衞生。另外各組製作的模型不能太複雜,因為大家制作的時間只有20分鐘,模型中一定要標記方位。

學生分組製作活動。(中途可讓學生到別的小組去“取經”)

講述:剛才,我們各組按各自的描述做了一個地表模型,做得怎樣呢?下面大家相互參觀一下。

學生離座參觀各組作品。

學生談參觀感受。

請做得好的小組介紹經驗。

我們的地球教學設計6

活動目標:

1、知道地球是我們共同居住的地方。

2、初步瞭解地球上的地貌。

3、能夠用藝術的形式表達對地球的感情。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地球、地貌相關實拍圖若干;《同住地球一個家》歌曲及伴奏。

活動過程:

猜謎語,激發幼兒興趣。

——一個大球真奇怪,不能拍也不能踢,我們都住在上面,每天都要踩着它。這個大球是什麼球呢?

小結:對,這個大球就是地球。我們都生活在地球這個美麗的星球上。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地形地球儀,並討論地形地球儀上的顏色分別代表了什麼。

1、出示地形地球儀圖片,引導幼兒初步瞭解地形地球儀。

——這是什麼?(這是地形地球儀。因為地球很大很大,為了方便我們觀察,人們仿造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製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

——地球儀上有哪些顏色?哪個顏色最大最多?

2、出示地形地球儀及相關地貌圖片,引導幼兒認識地球儀上的顏色分別代表了什麼。

——地形地球儀上的藍色/綠色/黃色、紅棕色代表什麼?

小結:地球上有海洋、高山、平原、丘陵等各種各樣不同的地貌。這些地貌在地形地球

儀上用不同的顏色來表示。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為人類和動物安家。

——圖片上是什麼地貌?

——圖片上有哪些動物?

——世界上所有的人類和動物都生活在美麗的地球上。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想想圖片上的人和動物適合居住在哪裏?我們來給他們安家吧。

播放歌曲《同住地球一個家》,引導幼兒欣賞並學唱歌曲。

1、播放歌曲,引導幼兒欣賞。

——這首歌唱的就是我們共同的家:地球。讓我們再來聽一聽吧。

2、帶領幼兒學唱歌曲。

3、鼓勵幼兒邊唱歌曲,邊做動作。

我們的地球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園,瞭解和感受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象,懂得更好的保護環境。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各種形式加深學生對地球現狀的瞭解,用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畫一幅保護地球的畫。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生懂得保護地球環境的重要性,教育學生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做保護地球的有心人。教學重點:

認識瞭解地球生態環境與人類生存的依賴關係,感受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象。通過繪畫手法讓學生展現出保護地球的美好前景。教學難點:

選擇一個自己關注的有關地球家園的話題,進行創作構思,用繪畫形式表現出來。教學準備

謎語《地球》

ppt圖片

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説她像球不是球

動物植物住裏頭

山川河流隨處見

猜猜她是什麼球

謎底(地球)

出示地球的幻燈片

板書:地球,我們的家園

我們生活在一個美麗的星球上,有山、.有水,.還有親愛的動物朋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地球的美貌。

(二)、新授課

1、播放課件——欣賞地球美麗的風光圖。

2、談感受

(1)學生觀看圖片後,讓學生暢談生活在這樣環境中的感受生:這樣的環境一定能使我們健康的成長!

生:有鮮花,有綠水,有青山,這樣的環境太迷人了!?

(2)師:我們眼中的地球是美麗的,我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的確是很幸福、很快樂。可是,我們還是來聽聽地球自己是怎麼説的吧!(板書:憂環境)

教師扮演地球説:“我的名字叫地球,是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我的身體表面有水圈、生物圈和大氣圈。我地大物博,有峯巒雄偉的羣山,有波濤洶湧的大海,還有名目繁多的物種和礦藏。你們的家鄉就屬於我的一部分,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氣候宜人,是你們成長的搖籃,可是,現在我變了,變的不在美麗,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已經變成了什麼樣子了。”

(3)播放課件——地球災難的圖片和視頻。

(a)、師:隨着世界人口的增長和對自然資源不合理的開發和利用,接踵而至的是森林、草原、耕地的日益減少、物種滅絕、生態失衡、環境污染,導致環境質量的日益惡化。同學們:“我很難受,你們的這些行為讓我越來越痛苦,在這樣下去,我將不復存在。看了你們人類對我的所作所為和給你們自己帶來的嚴重後果,你們應該怎麼行動起來,保護我不在受傷害呢”(板書:護環境) (b)合作商討保護環境的方法。

前後兩桌同學為一個綠色小分隊,討論。

師:請我們綠色小分隊趕快行動起來吧,一起商討保護環境的好方法。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彙報交流。教師鼓勵大膽想象,大膽發言。説出自己保護地球的行動!如:不摘花,不踐踏草坪,愛護小鳥,不浪費一滴水,不用一次性用品等。

(c)教師小結討論結果:植物對人和環境來説十分的重要,亂砍亂伐會造成土地沙漠化,長此以往,將會引來沙塵暴等災難,人們,動物和植物都將無法生存。大量廢氣的排出不僅污染着空氣,還使氣候反常。時間久了將導致氣温上升,暴雨成災等。大量的水污染不僅引起魚蝦變形中毒,還使水資源短缺。在這樣下去我們人類,動植物等都會因為缺乏水而慢慢死去。人們大量的捕殺動物,造成了生物鏈的失調。如捕鳥造成蟲災等。更使得我們地球失去了很多珍惜的保護動物。大地、森林、空氣、海洋正飽受着屢屢創傷。可是聽了各同學的建議令我彷彿看到藍的天,綠的水,青的山,彷彿看到地球媽媽的笑臉。

  (三)作品欣賞學生作畫(板書:畫環境)

1、看看其他同學是怎樣保護地球的

2、以“愛護地球”為題畫一幅畫: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只有每個人都去愛護自己的家園我們才能好好的生存下去。地球需要我們的幫助,需要我們去美化它,建設它。今天,請同學們將自己想怎麼保護地球的行為畫出來,讓我們通過自己的雙手使地球媽媽更加美麗,年輕,漂亮。五作業展評

用自薦自評互評為主,對構思新穎的畫提出表揚,並展示給學生學習。

六談收穫,深拓展

1、師: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生:我明白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生:我知道了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拯救地球母親!生:我的收穫是熱愛地球母親,就是熱愛我們自己!??師:我們應該從小做環保的小主人,保護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的家園,使天常藍,水常清,山常綠,,讓我們永遠生活在美好的環境中。

2、拓展活動:

寫一個關於做個環保小衞士的倡議書

設計意圖:進一步深化理解所學知識,引導學生將保護環境作為己任,並從現在做起,時時刻刻關注環境問題,關注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之間的密切聯繫。

我們的地球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研討本文結構,瞭解本文説明的條理。

2.研討本文的説明方法。

3.蒐集有關地球及其能源的開發利用的資料,以便了解科學的飛速發展,激勵學生努力學習,激勵學生對未來的探索。

教學重點

研討本文結構,瞭解本文説明的條理。

教學難點

研討本文結構,瞭解本文説明的條理。

階段目標

1.補充、擴大知識面,激發學生讀課文的慾望。

2.瞭解課文內容。

3.明確本文的説明對象

4.研討本文結構,瞭解本文説明的條理。

5.進一步把握課文內容。

6.理解運用多種説明方法説明事理。

教學內容

1.導入:

(1)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但對地球瞭解又有多少呢?

(2)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有關知識,就清仔細閲讀地質學家李四光先生的《看看我們的地球》一文。

2.檢查學生讀課文的情況,並思考:從文中你瞭解到哪些有關地球的知識?

3.提示:地球有哪些部分組成?課文主要介紹的是哪部分?明確:地球有氣圈、水圈、石圈組成。主要介紹了主體石圈。

4.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了有關石圈的知識?明確:課文從石圈的位置、性質、形成以及人類對石圈的探索及開發利用等方面介紹了有關石圈的知識。文章先由地球的氣圈、水圈引出課文的説明對象——石圈,接着介紹石圈的位置、性質及形成;有石圈的形成,引出人們從古到今對石圈的最上層的開發利用;由此又引出如何解決石圈最上層可利用的各種礦物質資源日益減少的問題;由解決的辦法又引出對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由此又引出如何瞭解清楚地球內部物質的結構和它們存在的狀況;由此又引出要揭開有關地球起源之謎,最後,展望開發利用其他天體的美好前景。

5.思考:作者認為我們應該怎樣解決石圈上可利用的礦物質資源日益減少的問題?又該怎樣開發利用地熱資源?怎樣才能瞭解清楚地球內部物質的結構和它們存在的狀況?明確:作者認為要解決石圈上可利用的礦物資源日漸減少的問題有兩種辦法:

(1)靠現代地球物理探礦、地球化學探礦和各種新技術部門的合作者們共同努力,往石圈下部更深的地方要原料。

(2)繼續找尋和利用新的物質和動力來源,熱就是便於利用的動力根源。作者認為了解清楚地球內部物質的結構和它們存在的狀況的辦法是:

(1)通過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等對地球的內部結構進行直接的探索研究。

(2)發射火箭到其他天體和通過遠距離自動控制儀器的記錄等,得到有關那個天體內部結構的資料來進行比較研究,間接地瞭解地球內部物質結構和它們存在的狀況。

6.提問:課文主要運用了哪些説明方法?各舉一例説明其作用。明確:

(1)舉例子:“比如,能夠分裂並大量放熱的放射性礦物,如鈾、釷等類,我們已經能夠利用,例如用來開動機器、促進莊稼生長、治療難治的疾病等等。”運用舉例子具體説明了“最近幾十年來,從石圈中不斷髮現了各種具有新的用途的原料。”……

(2)列數字:“大約每往下降33米,温度就升高1℃。”通過數字準確地説明了越往地球深處,温度越加增高。

(3)作比較:“可是到現在為止我們的眼睛所能鑽進石圈的深度,頂多也不過十幾公里。而地球的直徑卻有着12,000多公里呢!”通過列數字、作比較説明當時我們對地球的瞭解非常有限。

7.總結:

8.交流現代人們對地球的開發資料。

教師活動

1.説導語

2.(1)聽讀評讀

(2)評價答案的優劣。

3.提示思考角度

4.(1)提出思考的問題

(2)歸納總結

5.提問,巡視。

學生活動

1.介紹知道的地球知識。

2.(1)個別分段讀課文,並思考問題。

(2)回答問題

3.思考回答

4.閲讀討論概括回答

5.閲讀課文篩選答案

6.理解閲讀,討論回答。圈點答案。

我們的地球教學設計9

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對我國當前的教育改革提出許多新的要求。努力使當今的孩子適應世界的迅速發展,是我們教育教學中的重點。我參加了上海市閔行區信息技術改革的試點,並試講其中一個活動單元的內容,對信息化教學設計有新的感悟。信息時代的教學設計應該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它應該要體現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教學,以幫助學生建立起高智慧學習的體系。同時,一個優秀的教案,不僅僅是開展高質量的教學的前提,也是體現教師風格和幫助教師們共同探討教育改革的有效工具。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設計高智慧學習體系教案

隨着信息科技的興起和發展,教育與許多其他領域一樣,面臨着信息時代的挑戰。`如何進行信息時代的教學設計,使自己的教學符合信息時代的要求,是擺在當前我國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問題。

20xx年夏天,上海市閔行區在進行國中信息科技的改革試點時,推出了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國中信息科技(試驗本)》及相應的《學生學習檔案》,這套教材改變了傳統的計算機知識的講解,採用任務驅動、絡探究的方法來完成對計算機知識的學習。我在畢業實習中有幸直接參與了上海市閔行區莘鬆中學七年級年級的“信息科技”課程教學工作。下面我以教案《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談談我對信息時代的教學設計,尤其是就計算機學科教學的一些看法。

這個教案(見附錄)是針對該新版教材第二單元活動三《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所設計的。從圖中我們看到,最左邊的是這一堂課的主線,旁邊是主線中所涉及的內容;橢圓為我設計的樣張和要求;報告要求周圍的箭頭表示所涉及的知識點;虛線的箭頭為對於單元主題的引導過程。這樣構成了三條相互交叉的課程線索。

如果説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那麼教學設計便是他的圖紙;如果説教學是一門藝術,那麼教學設計便是這門藝術的表現形式。信息時代的教學設計更應該是一門規範的、完整的`、系統的並且富有創造性的藝術。

我的這個教案借鑑了英特爾未來教育教案的格式。一個規範的,給人的不僅僅是簡單的美感,更重要的是能夠進行方便的交流。共享與交流是信息時代的生存的必要條件,一個規範的格式可以方便將其數字化,以便更好更快的檢索和比較。

英特爾未來教育教案它的最大的特點是“全”。凡是教學過程中涉及到的,通過都能夠體現出來。因此,一個信息時代教學設計不僅僅是一個教學過程或一個教學目標,還應該包括在教學過程使用的各種資源,如絡資源、教具、演示資料等等,以體現它的完整性。另一方面,教案的設計應該詳細到每一個細節。這不僅可以方便交流,更重要的是正是這種細節才能體現出你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我在設計時揣測學生可能的想法,並明確寫己的歸納。當然,具體的還要根據課堂的變化而定。

我這個教案並不是針對一節課設計的,而需要4個課時的時間,準確地説,是一個教學活動單元。我認為,信息時代的教學設計應該是一個包括設計、實施、、修改系統過程,因此,當一開始設計的時候,就因該考慮到將如何進行,並且要把這種的過程和標準反映到教案當中去。我在這個教案中採用學生互評的方法,即把的標準給學生,讓學生彼此自己打分。

信息時代的教學設計應該是富有創造性的,尤其在我國有着應試教育的壓力下,合理的解決應試和素質教育的矛盾,是我國現在教學設計的難點。在這個教案中,我努力把計算機等級考試的考點和我的整個課堂引導相結合,讓考點為我的項目所服務,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信息時代的教學設計,應該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互動式教學模式的設計。

信息時代,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使人們不可能學會所有的知識,也不可能所學的都是所要用的,只有學會學習才是最重要的。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雖然有着較高的教學效率,但是學生學會的永遠是知識本身,而不是如何學習。因此,它必然會慢慢地從主要地位退居次要地位。但是,以學生為中心,不能忽視教師為主導。片面強調學生為中心,過度的信息量將會淹沒有用的信息,造成教學過程無法控制,教學目標無法達到,學生不僅學不到知識,更學不會如何學習的方法。

在我的教案設計中,我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以保證我對整體教學過程的把握。在開始的五個教學步驟中,我都採用的提問、討論、回答的方法,我和同學一起討論來引導同學的思維。在第九個教學步驟,主題討論的時候,我採用列舉法,我把每個小組第一次討論出來的主題羅列在黑板上,鼓勵大家不要重複,然後全班逐一討論。由於這些學生是第一次確定主題,題目普遍都偏大,經過集體討論一部分後,大家再開始第二次的修改。這種大規模的交流雖然是我主持,但我説得很少,大部分都是同學提出又被其他同學否定。在第二次修改過程中,我對仍舊有問題的小組逐一輔導。

另外,我的這節課的核心是讓學生學會思考,即學會提取、分析信息能力,而不是查找信息,因此我了大量的址資源,避免信息的宂餘,使學生能夠集中精力到信息的提取與分析上。

正是採用了這些方法,使我能夠在保證學生獨立性的情況下完成我的教學任務,實現因材施教。

信息時代的教學設計還應該為學生高智慧學習的途徑。

高智慧學習體系是指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中,促進學生高級智慧能力發展的教學體系。高智慧學習體系中的教學設計就是要激勵學生利用信息化環境協作進行探究、實踐、思考、綜合運用、問題解決等高級智慧活動,培養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黎加厚,1)

建構主義理論告訴我們,學習的過程是一個新舊知識衝突而引發觀念轉變和結構重組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建立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情景,是學生高智慧學習體系的途徑之一。在這個單元計劃中,我根據課題選定了保護地球這樣一個課題,為了讓同學對保護地球跳出對環保的侷限,我結合美國9?11事件,擴大同學對保護地球的理解。同時我安排了各個小組的分工協作,以幫助他們建立起意義的建構。

我們看到高智慧的學習體系並不是放棄基礎知識的掌握。恰恰相反,任何高級的認知活動都是建立在低認知活動的基礎上的。因此,低認知與顯性知識的掌握是保證高認知活動正常進行的重要條件。我通過“高手過招”的方法,介紹了本單元要掌握的計算機的操作知識,通過的方法要求學生在作品中使用這些方法以達到掌握的程度。

對於低認知的顯性知識通過講授的方法就可以讓同學掌握,但是對於高認知的隱性知識通過講授學生往往仍舊無法理解。在我的這個單元中,要學生理解作品的精髓是思考,還要他們掌握對自己學習過程的記錄和。這些對於七年級年級初次接觸的學生使一個難點,教師也很難講清楚,於是我採用了實例引導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這些難點。我列出幾個代表性的學生作品,讓學生自己判斷他們的優良,並結合自己的作品反思自己的作品是否忽略了自己的思考。對於學習檔案的記錄和教學過程的,我也製作了相應的樣張讓學生參照。結果,許多難以講清楚的問題,學生通過彼此的討論自己就解決了。

高智慧的學習體系中,教師的職責是幫助學生進行思考。但是,幫助並不是代替。我在設計教案中採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3個人,分別代表“地球破壞者”、“地球保護者”、“政府官員”,併發給他們標籤,讓他們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同一個問題,具體的要求可以看教案,然後通過彼此的交流協作得出性的報告。結果,這種角色扮演的方法,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也使整個探究過程變得生動活潑。

當然,幫助學生建立高智慧學習途徑的方法還有很多,實例引導、角色扮演只是我在這次教學過程中使用的一些方法。

在信息化時代,計算機並不是什麼神奇的魔法,而教師才是真正的魔術師。(英特爾公司首席執行官克瑞格·貝瑞特博士)。但是,再神奇的魔術師,也需要有優秀的表演舞台。我的這個教案再實施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就是我的學生。

這羣七年級的孩子是一羣富有朝氣和活力的學生,他們既富有想象力和創造性。但是,多年的傳統的應試教育使他們對待學習缺乏主動性,這也是我們許多在教學第一線教師之所以不敢用新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教學的一個原因。我設計的這個教案,雖然是教計算機基礎知識,但更主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在學習中主動的思考。因為,我想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使我們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教育改革只是一個導火索,通過它來改變教師的觀念,再通過教師觀念改變來改變學生的觀念,當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主動的思考,都能高質量地完成老師的要求,我們的教改也就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當然,這個過程不是一撮而就的,還需要我們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

文獻

[1]上海市教委英特爾未來教育組.英特爾未來教育.英特爾公司.1.

[2]尹俊華主編.教育技術學導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烏美娜主編.教學設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電化教育研究.1997.(3)、(4).

[5]黎加厚.知識管理對絡時代電化教育的啟迪.電化教育研究.1.(8)、(9).

[6]黎加厚.信息化教學設計.上海師範大學講義.1.

[7]經春秋,謝建峯.E-Learning:誰是中心.現代教育技術研究與應用—E-Learning.

[8]國中信息科技教材編寫組.國中信息科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

我們的地球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能用簡單實驗來驗證前人的猜想並做出結論。

2.進一步學習蒐集與整理資料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知道科學探究活動的長期性與艱苦性,逐步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科學精神。

科學知識

1.知道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球狀星體。

2.瞭解人類對地球形狀認識的歷史。

教學準備

籃球、橡皮泥、火柴、課件(與地球形狀、“神舟5號”、“神舟6號”等有關的資料)。

教學重點:體驗科學探究中運用想象建立假設及解釋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知道人類探索地球形狀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導入

提問:我們大家有一個共同的家園——地球,而作為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你是否知道自己的“家”是什麼形狀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談話:我們現在通過上網、看書、詢問,也許1分鐘就可以輕鬆知道答案,可你們是否知道在這個答案的背後,人們經歷了一個多麼複雜、辛苦的探究過程。

  二、探討人類認識地球的過程

活動1關於地球形狀的猜想與探索

談話:首先讓我們走入遠古時代,瞭解最初人們把地球想象成什麼樣的?(課件展示)

提問:“天圓地方”的這種説法在現在看來也許有幾分可笑,但是,我們想想當時的條件,人們為什麼會形成這種認識呢?

學生交流,評價。

小結:那時候受客觀條件的限制,人們只能憑自己的直覺光靠自己的眼睛來判斷,儘管結論是錯誤的,但他們畢竟也是在仔細觀察之後作出猜測的,並不是憑空捏造。

講解:慢慢地人們對自己的這種想法產生了懷疑(課件展示)。

希臘人通過觀察船隻進港和出港提出了假設:大地不是平的,可能是一個大圓球。

活動2觀察進港的帆船

談話:接下來我們做一次模擬實驗,看看是否也能觀察到古希臘人看到的現象。

(課件展示實驗步驟和注意事項)

學生實驗,交流發現。

我們再把船放在桌面上航行,用同一方法觀察,看看和剛才有什麼不同。從這兩個實驗中説明了什麼?古希臘人的猜想成立嗎?生活中見到過類似的現象嗎?

講解:這是人們對地球形狀認識的一個重大轉折,接着,在公元前350年前後,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觀看月食時,發現月亮上地球的影子是圓弧形的,因此他推測地球是個球體。

全課總結:

這時候人們已經推測出地球是個球體,可認識事物光靠猜想和假設行不行呢?接下來人們用什麼方法來驗證這一猜想呢?下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講解: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人們對地球形狀作出了什麼猜想啊?今天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人們是怎樣來驗證這一猜想的。

二、活動三:驗證地球是個球體

  一、麥哲倫的環球航行

講解: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位非常勇敢的航海家:麥哲倫(課件展示他的畫像)。有同學瞭解有關他的故事嗎?

佈置任務:閲讀書上42頁的相關圖片和文字資料。

學生閲讀、交流。

提問: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作出了什麼假設?

麥哲倫為這次航行付出了什麼代價?有收穫嗎?是什麼?

讀完這則故事,你有什麼感受?

小結:根據學生的回答適當歸納總結,讓學生明白1、在探究的過程中懂得利用科學技術。2、對待心中的疑問,要大膽去猜測,更要想辦法去證明。3、科學探究是一個長期、複雜的過程,我們也要學習麥哲倫的堅持不懈的吃苦精神。

  二、在太空中看地球

講解:隨着科學和技術的發展,現在人們能夠在太空中觀察地球了。

課件展示(太空中拍攝到的地球圖片)

提問:你知道這是什麼方法拍到的地球照片嗎?最早給地球拍照是什麼時候?哪個國家呢?(學生回答後,課件揭示相關資料)

提問:最近幾年,我們國家在這方面也有了重大突破,令世界都對我們刮目相看,你們知道中國飛天第一人嗎?瞭解有關他的故事嗎?

學生回答。

課件展示楊利偉的圖片和相關資料。

講解:太空是神奇而美妙的,但是對宇航員來説是殘酷的,因為那裏既沒有氧氣、沒有水也沒有重力,是對人生存極限的一種挑戰,如果你也希望有一天能到太空遨遊一翻,那麼現在必須把身體鍛鍊好。

提問:通過各種實踐,人們已經發現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球體,到底有多大?你知道飛機、人繞地球一圈需要多長的時間嗎?

學生回答

課件展示相關資料。

  三、作業

佈置任務:通過這兩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了人類認識地球的艱辛旅程,我們應該把這些都牢牢記住,因此我提議每個人利用課餘時間蒐集資料,製作一張有關地球故事的科學小報。

標籤: 教學 地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0d3vn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