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濫竽充數教學設計

濫竽充數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濫竽充數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濫竽充數教學設計

濫竽充數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地理解《濫竽充數》這則寓言故事的內容。

2.學生懂得《濫竽充數》的寓意,使學生明白:沒有真才實學,靠假冒過日子是長不了的。

3.使學生掌握更多的寓言故事,懂得道理,學會做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寓言二則》中的第二則寓言。

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完後用簡單的話來説説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

2、學生反饋

師:這個故事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寓言《濫竽充數》。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成語。(板書:濫竽充數)

3、師:課前老師已經佈置大家預習,不懂的字,結合剛才我們讀的課文,説説你理解了這個成語中的哪幾個字?哪些字難理解?

竽:簧管樂器。充數:湊數。

師:“濫”字有難點,哪位同學知道它的意思。(濫:與真實不符,引申為矇混。)

師:誰能連起來説説整個詞語的意思嗎?

二.圍繞問題,自學課文。(邊思邊讀,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1、師:接下來,就讓我們回到課本中,請同學們快速朗讀課文,思考老師所給出的三個問題.

南郭先生為什麼能濫竽充數?

南郭先生是怎樣濫竽充數?

南郭先生為什麼只好偷偷地逃走?

2、討論問題,理解課文。(在討論中逐步理解課文,體會南郭先生不會裝會的樣子,揭露南郭先生濫竽充數的醜惡嘴臉。)

⑴分組討論,理解課文。

⑵大組交流,切透課文。

⑶板書小結,深化課文。

愛講排場有機可乘,濫竽充數裝腔作勢,不會裝會只好逃走無機可乘

三、閲讀填表,理解寓意。

1、師:同學們都知道每一則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後都藴藏着深刻的道理,《濫竽充數》這則寓言也不例外。今天,老師邀請在座的同學當一回研究員,自己來尋找寓言背後隱藏的深刻的道理。大家有沒有興趣?

師:看來,大家信心十足啊!這一次的活動我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一張表格,大家要通過研究討論共同完成這張表。好,我們先來看看發下來的表格。

聽竽者 喜歡 南郭先生的做法 南郭先生的結果

師:我們在填表時,要多讀讀課文,多思考,綜合大家的意見,劃找出文中的有關句子用自己的話概括出來填入表中。下面就請同學們以四人為單位自學課文展開討論。

2、學生討論填表

3、學生反饋,教師適機指導朗讀。

4、師: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讀課文。讀完之後請你説説這則寓言給你的啟示。(讀課文,反饋)

師:我們還能從齊宣王身上得到什麼啟示?

板書:真才實學嚴格把關

師:這就是同學們通過自己對這則寓言的學習所揭示出來的道理,這是所有研究員踏踏實實學習研究的成果。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讀課文。

四、聯繫實際,深化寓意

師:只要同學們留心觀察,你不難發現在我們身邊有許多“濫竽充數”之類的事情,也有象南郭先生一樣的人。你找到過嗎。——説説我們身邊的南郭先生

五、課後延伸。

1、師:這會我可為南郭先生擔心起來了,你想啊,他再也不能濫竽充數拉,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説是失業了,下崗了,下崗後南郭先生該幹些什麼呢,同學們就讓我們大家一起幫他出出主意吧。

題目:南郭先生下崗後

2、請將這則寓言複述給你的家人聽。

3、你還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告訴大家。

  拓展延伸:

師:結合我們這堂課,你能讓濫竽充數這則故事的情節更生動,人物形象更豐滿嗎?

擴寫故事:展開合理的想象,插入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等,讓故事更生動。

濫竽充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正確理解《濫竽充數》這個成語故事的內容。

2、懂得《濫竽充數》的寓意,學會做人。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導入:同學們,你能説幾個喜歡的成語嗎?(學生交流)成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簡單的幾個字濃縮了深刻的道理,其中一些成語還有着有趣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成語故事《濫竽充數》,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題。

二、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理解成語

1、師:接下來,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並簡單説説這個成語故事的主要內容。

2、解釋成語。(課件隨機出示)

三、閲讀填表,理解寓意

1、師:老師請在座的同學當一回小研究員,自己來尋找故事背後隱藏的深刻道理。(以小組自學課文展開討論)

齊宣王喜歡怎樣吹竽?

齊湣王喜歡怎樣吹竽?

不同喜好

結果

説明了什麼

道理?

2、學生討論填表。

3、學生反饋。

4、南郭先生就是鑽這個空子來參加吹竽隊的,當初他看到這個告示會怎麼想呢?

5、南郭先生是怎樣混在樂隊裏吹竽充數的, 而又不被發現?

出示句子:每當演奏時,他就鼓着腮幫,按着竽眼兒,裝出會吹的樣子。

6、指導朗讀。

師:正是這樣,讓南郭先生在齊宣王的樂隊裏混了一次又一次,但他混得了一時,混得了一世嗎?結果怎樣?

出示句子: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7、南郭先生聽到一個個吹竽的消息時,簡直嚇呆了,嚇得怎樣?

8、誰來説説這個成語故事給你的啟示?

四、聯繫實際,深化寓意

列舉生活中“濫竽充數”之類的事情,尋找身邊的南郭先生。

五、拓展延伸

濫竽充數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地理解《濫竽充數》這則寓言故事的內容。

2、學生懂得《濫竽充數》的寓意,使學生明白:沒有真才實學,靠假冒過日子是長不了的。

3、使學生掌握寓言故事,懂得道理,學會做人。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1、揭題:濫竽充數

2、教師簡介“竽”

師:課前老師已經佈置大家預習,不懂的字查字典,説説你理解了這個成語中的哪幾個字?哪些字難理解?

濫:與真實不符,引申為矇混。

充數:湊數。

二、初讀課文

1、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做到不讀錯字、不丟字、不添字、不讀破句。

2、學生反饋。

指名讀。

齊讀。

三、圍繞問題,自學課文。(邊思邊讀,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1、激趣:同學們喜歡看動畫片嗎?先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有趣的動畫。(播放動畫片《濫竽充數》片斷)

2、動畫片看完了,接下來就讓我們回到課本中,請同學們快速朗讀課文,思考老師所給出的問題:

南郭先生是怎樣混進樂隊裏吹竽充數,而又不被發現?

3、討論問題,理解課文。

⑴討論交流:每當演奏時,他就鼓着腮幫,按着竽眼兒,裝出會吹的樣子,居然得到了和別人一樣多的俸祿。

⑵討論交流:戰國時,齊宣王喜歡聽吹竽,他總是叫許多人一齊吹給他聽。

⑶小結南郭先生濫竽充數成功的原因:

①宣王喜歡講排場,三百人一齊吹竽。

②南郭先生很會弄虛作假,鑽人家的空子。

過渡:南郭先生這樣弄虛作假,濫竽充數,能夠長遠的呆在樂隊裏嗎?讓我們再來看一段動畫片。

4、動畫片看完了,讓我們再回到課本中找一找:後來,南郭先生為什麼偷偷地逃走了?(齊湣王喜歡聽人一個一個地吹。)

5、請你想象一下當時他的動作、神態和心理活動,四人小組進行交流。

南郭先生見此情景,他想:XXXXXXXXXXXX。

於是他XXXXXXXXXXXXXXXXXXXXX。

6、小結南郭先生濫竽充數失敗的原因:

①齊湣王喜歡吹竽的人一個挨一個吹給他聽。

②南郭先生本來就不會吹竽。

四、理解寓意。

同學們都知道每一則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後都藴藏着深刻的道理,《濫竽充數》這則寓言也不例外,讀完這個故事後你懂得了什麼道理呢?(從南郭先生和齊宣王兩個人物的不同角度理解。)

五、成語運用。

這則寓言流傳了兩千多年,這個成語也被人們廣為運用。運用至今,意思也比當時有所發展。我們來看看現在是怎樣用的。

六、課後延伸。

南郭先生逃走以後的故事?

濫竽充數教學設計4

教學要求:

1、瞭解課文內容,理解寓意。

2、朗讀課文,練習複述寓言故事。

3、培養生字質疑能力和創新思維。

重點:

通過理解重點詞句,理解寓意。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過程:

師:“濫竽充數”這四個字,“充數”是以前學過的,那麼“濫”和“竽”我們該怎樣記呢?

(生思考,沒有舉手。)

師:我提示一下“濫”減去三點水,加上——

(紅筆描“氵”。)

生:“濫”減去三點水,加上草字頭,“藍”,藍天的“藍”。

生:“濫”減去三點水,加上竹字頭,“籃”,竹籃的“籃”。

師:嗯,真不錯,這三個字都是形聲字。誰能説説“竹籃”的“籃”為什麼是竹字頭呢?

生:因為竹籃是用竹子做成的。

生:竹字頭表示和竹子有關的意思。

師:哦,是這麼回事,既然這樣,那麼“竽”為什麼也是竹子頭呢?

(生疑惑,想説竽可能是竹子做的,又不知竽是什麼,不敢確認。)

師:我們來看課文中有一幅圖,認真看看有許多人在幹什麼?你就會明白為什麼“竽”字也帶竹字頭。

生:圖上有許多人在吹竽。

生:竽就是一種用竹子做的樂器,所以帶竹字頭。

師:你們觀察得真細緻,那麼“濫”和“竽”這兩個字大家記住了嗎?

生:(齊聲)記住了!

師:好,接下來,我們學習課文一、二自然段,誰願意讀?其他同學傾聽,想想:故事發生在什麼時候?第一、二自然段中有哪些主要人物?

(抽生讀課文,同學傾聽,評價,正音。)

生:故事發生在戰國時候。

生:一、二自然段中的主要人物是南郭先生、齊宣王。

師:戰國時候是什麼時候呢?

生:就是古時候。

生:就是很久很久以前了。

生:老師剛才説了,是兩千二百多年以前了。

師:哦,是的,韓非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離現在有兩千二百多年了。下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一、二自然段,邊讀邊想:你有什麼不懂的問題,用筆作上小問號。

(生按要求默讀課文。)

生:“講排場”是什麼意思?

師:什麼叫“講排場”呢?我們在課文中找一找吧?有沒有哪個詞、句子解釋了“講排場”呢?畫上線,標出來。

生:“他手下吹竽的樂隊就有三百人”,這“三百人”就是“講排場”。

生:“他常常叫這三百人一齊吹竽給他聽”,這“三百人一齊”就是“講排場”。

師:是嗎,“三百人一齊”就是“講排場”那“一齊”和“一起”有什麼區別呢?好!大家一起站起來!是一起站起來!

(學生們明白了就站了起來,不明的看別人站起來,也就起來了,最後全班陸續站了起來。)

師:同學們做得真對,這就是一起站起來,下面,聽老師的口令,一齊站起來,一——二——三!

(生恍然大悟,全班“唰”地站起來。)

師:好,坐下,那齊宣王“三百人一齊吹竽”,顯示齊宣王哪——多麼

(師做動作。)

生:多麼有面子啊!

生:多麼有錢啦!

生:多麼了不起啊!

師:其實,在我們身邊,有許多人也喜歡講排場,他們是怎麼講排場呢?

生:今年過年的時候,我大表哥結婚,找了十輛轎車接新娘,十輛車排成一排,就像一條龍,不過,由於沒有許多客人,有的車沒坐滿,有的車空着,真是太講排場了。

生:我太婆去世了,舅爹爹請人幫忙請客吃飯,吃了三十多桌,客人吃了半下午,都沒吃完,這也講排場。

生:我姨媽的女兒,我表姐考了大學,送禮請客,下館子,吃了二十多桌,也是講排場。

師:講排場真不好,齊宣王只顧了自己面子,請三百人一齊吹竽,就要給三百人“很高的待遇”,供他們吃,供他們喝,還要給他們錢。更為可氣的是,南郭先生不會吹竽,也混在隊裏充數。那他不會吹竽,又是怎麼吹的呢?從課文中找一個成語回答。

生:裝腔作勢。

師:“裝腔作勢”是什麼意思,能用課文中的話回答嗎?

生:鼓着腮幫,捂着竽眼兒。

師:怎樣做的呢?我們看看圖,看誰是南郭先生?

(生看圖找南郭先生。)

師:你學南郭先生做這個動作,同學們看是不是在“裝腔作勢”。

(生做動作,同學們鬨笑。)

師:你“捂”得真像,上節課,我們學了一個字跟這個“捂”意思一樣,動作也一樣,是什麼?

生:“掩”!“掩耳盜鈴”的“掩”。

師:(做動作)對!“捂”和“掩”一樣,都是提手旁,那“裝、腔、腮、勢”這幾個字該怎麼記呢?

生:“裝”是形聲字,上面是裝,下面是“衣”。

生:“勢”是“熱”字去掉四點底,下面加個“力”。

生:腔和“腮”都是月字旁。

師:“腔”和“腮”為什麼都是月字旁呢?因為呀,月字旁的字,有一個部分是肉字旁變化而來的,“腔”,“口腔”,“腮”,“腮幫”有肉嗎?

(師指自己口腔,揪腮幫。)

生:(一齊)有!

師:還有什麼地方有肉,跟月字旁有關?

(師指自己的臉。)

生:(一齊)臉。

(師跺腳。)

生:(一齊)腳。

(師抬腿,用手指。)

生:(一齊)腿。

(師又手叉腰,扭腰。)

生:(一齊)腰。

師:“裝腔作勢”就是裝出那種聲音,作出那種架勢。生活中,還有誰裝腔作勢地幹什麼?説一説,演一演。

生:早讀課上,小明正在玩,老師突然來了。小明慌忙拿起書裝腔作勢地讀。

(生表演,其他鬨笑。)

師:(笑,用手指着)書都拿倒了。

生:今天早上,我不想吃早飯,媽媽生氣,抄起棒槌裝腔作勢地要揍我。

(生表演,其他鬨笑。)

師:(笑)自己兒子,哪裏捨得真打呢。

師:南郭先生不會吹竽,沒有真正的本領,他混得了一時,還能混得了一世嗎?我們接着學習三、四段。老師抽一位同學讀,其他同學傾聽、思考:這兩段中多出了哪個主要人物?他和齊宣王有什麼不同呢?

(生朗讀,其他同學思考。)

生:多出了一個齊湣王。

生:齊湣王不喜歡聽大家一齊吹竽,他叫吹竽的人一個挨一個地吹給他聽。

師:“一個挨一個”就是“一個接着一個地”,那南郭先生怎麼辦呢?他不是不會吹嗎,要是輪到他吹,那不露餡了。

生: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溜走了。

師:“溜”是什麼意思?誰能用課文中的詞語解釋。

生:“偷偷地走了”就是“溜”。

師:對!“偷偷地走”就是“溜”。下面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不過,一定要讀出感情!

(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師:學完了課文“濫竽充數”,誰能跟老師説説,“濫竽充數”是什麼意思?它告訴我們哪些做人的道理呢?

生: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三百人的吹竽隊裏充數。

生:不會吹竽的混在行家裏充數,諷刺了那些沒有真本領的人。

生:沒有真本領的人混在行家裏充數,告訴我們做人要有真才實學。

師:是啊,做人要有真才實學。那南郭先生沒有真才實學,他溜走以後會幹些什麼呢?讓我們展開想像的翅膀,大膽地想像,説一説。

生:南郭先生只好回老家種田去了。

生:南郭先生在城裏買了一間店鋪,當了老闆,做起了大買賣。

生:南郭先生求得名師,學習吹竽,三年後,又回來給齊湣王吹竽。

生:南郭先生聽説趙王也愛聽吹竽,而且要“三千人齊吹”,他跑到趙國又去騙趙王了。

師:同學們的想像真是太精彩了。課後,請大家把“濫竽充數”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弟弟妹妹們聽。該怎樣講呢?能不能先跟小組的同學講講,再跟老師講講?

課後反思

一、課的導入。

教師深入挖掘教材,靈活地運用教材。根據三年級學生接受能力和中年級文言文教學的要求,巧妙地設計了導入,將文言文恰當地安排在導入新課之中,初步地讓學生接觸文言文,感受這種與平時學習不同的文體,體會中國古代文言文的獨特魅力,激發學生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自尊心。這種安排恰到好處。多一分則長,對於四年級學生來説,並不要求會讀,更不要求分析理解,三年級學生也還沒有分析、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少一分則短,教師和學生如果對教材中的文言文視而不見,很明顯,違反了教材的編寫意圖。四年級學文言文點到為止。

二、識字教學

四年級作為一箇中年級,上承識字教學為主的低年級,下接以閲讀教學為主的高年級。識字,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既不可以作教學重點,又不能放手讓學生去自學。要讓學生養成自主識字的習慣,讓學生掌握識字方法,為將來進入高年級自學生字打基礎。本課時,主要採用隨文分散識字的方法。識字方法多樣,比較識字,看圖理解識字,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識字,運用原有的知識經驗識字,而且各種識字方法綜合交叉在一起,也加深了學生的記憶。富於變化的識字教學藴含在閲讀教學之中,使學生永葆積極的學習興趣。不僅如此,這節課的識字加強了本課生字之間的聯繫,還加強了與上節課以及以往生字教學之間的聯繫,使學生的知識結構系統化、整體化。呈現在學生腦海中的不是單個的生字,而是一張結構嚴密的生字網。

三、閲讀教學。

抓住重點詞語,理解文章內容,有很強的針對性。如果讓學生就詞解詞,絕大部分學生還無法達到這樣的表達能力。讓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找解釋,這樣做,找起來簡單,學生很容易達成。本文重點詞語主要有三個:“講排場、裝腔作勢、溜”。教師讓學生先聯繫上下文理解,然後聯繫生活實際理解,如“講排場”;還讓學生説一説,演一演,如“裝腔作勢”。課堂充滿了歡聲笑語,學生情緒高漲,興趣更濃了。

四、總結延伸。

這一環節,主要安排了兩項內容:一是想像南郭先生溜走以後,他會幹些什麼?二是複述課文,將這個故事講給弟弟妹妹聽,先在班裏交流。主要培養學生的想像和複述表達能力。想像能力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沒有想像就沒有創造,想像是創造的前提。而複述表達是當今社會人類生存的一個重要方面。人總是生活在某個集體之中 ,不可能遠離社會,獨自生存。要生存,就要學會和別人合作、交流,表達自己的觀點、見解和主張。這兩項訓練為這節課的教學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壓軸戲。

濫竽充數教學設計5

一、引入課題

1、今天要請同學們先欣賞一段動畫,看裏面的人在幹什麼?

生:在演奏、在吹笛子、在吹竽……

師:看來你一定認真地做了預習,動畫裏的人就是在吹奏古代的一種樂器竽,板書“竽”,你能根據竽這個字來猜一猜這種樂器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嗎?生:是用竹子做的。師:為什麼?生:因為竽字是竹字頭。看來是已經懂得了根據字的偏旁來猜測字的意思。師:竽字正是我們二年級學習的一類形旁表意,聲旁表音的形聲字。

2、今天我們要學習第二則寓言板書“濫竽充數”就跟吹竽有關。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成語,到底這個成語是什麼意思,相信學了這則寓言故事你就能明白。

二、初步感知,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1、檢測預習。師:昨天我們佈置了預習作業,這則寓言中的生字新詞你都會認會讀了嗎?出示生字新詞。請男生讀左邊的,女生讀右邊的,互相聽一聽。

濫竽充數裝腔作勢

待遇講排場

腮幫竽眼兒

演奏繼承

一個挨一個南郭先生

齊宣王齊湣王

師:我們的腮幫在哪?誰來指一指?,

師:南郭先生、齊宣王、齊湣王是這則寓言中的三個人物,通過預習你知道這三個人物中誰是吹竽的,齊宣王和齊湣王他們倆是什麼關係?生:父子關係,師:誰是父親?誰是兒子?看來通過預習同學們已經自己讀懂了一些信息。

2、那麼就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則寓言吧。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正確斷句,不加字不漏字。全班齊讀。個別糾正難讀的句子。

三、整體感知內容,理清脈絡層次。

1、師:通過預習同學們知道了這則寓言講了南郭先生吹竽(板書),那麼誰和誰要聽他吹竽?(齊宣王和齊湣王,板書)結果分別怎樣?(在齊宣王那得到很高的待遇,在齊湣王那隻好偷偷地溜走)請同學們邊默讀邊思考,找到書上的關鍵詞句來回答。

2、生竽默讀反饋。師相機板書。南郭先生吹竽給齊宣王聽,得到很高的待遇,而到了齊湣王要聽他吹竽,他卻只好偷偷溜走了。

3、師:課文的那些自然段是在講南郭先生吹竽給齊宣王聽得到了很高的待遇,哪些自然段又是在講齊湣王要聽他吹竽,他卻偷偷溜走了。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

4、生彙報:1、2自然段講……,3、4自然段講……師:請同學們在2自然末尾畫出象這樣的雙豎線,用雙豎線這種符號就能把不同意思的兩個部分標記出來。

四、深入學習課文內容,品詞析句,感悟寓言本義和寓意。

(一)明確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是怎樣濫竽充數的

1、齊宣王和齊湣王都喜歡聽吹竽,南郭先生會吹竽嗎?(生:不會吹竽)請你小聲自讀第二自然段,用波浪線勾畫出直接描寫他不會吹竽的句子,和他吹竽時的表現的相關句子,注意句子要勾畫完整。

2、生彙報:其實,南郭先生不會吹竽。演奏的時候,他就鼓着腮幫捂着竽眼兒,裝腔作勢,混在隊裏充數。

3、演奏的時候,這的演奏是誰在演奏?生:是南郭先生,師:是嗎?他是在演奏嗎?我們把演奏這個詞拆開看,吹竽的時候要演什麼?又要奏出什麼?現在你覺得南郭先生是在演奏嗎?生:不是,他只是在演吹竽的樣子,並沒有奏出樂曲。一起讀一讀南郭先生是怎樣演吹竽的樣子的,演奏的時候他就鼓着腮幫捂着竽眼兒,這裏有兩個表示動作的詞語請你圈出來,為了讓別人知道他在吹竽,於是他就得把腮幫(鼓着),把竽眼兒(捂着)賣命地演,你們會做這些動作嗎?我來讀這句話,你們來學一學,請女生讀,男生演。你們也會表演吹竽的樣子,請問你們會吹竽嗎?(不會),你們是在表演,而南郭先生卻是為了(騙人)演得再像也只是在演,沒有奏出樂曲來啊,這不是真的在演奏,因此,書上形容南郭先生的表現是在“裝腔作勢”,也叫裝“模作樣”。同學們可以把這個詞批註在下面。你覺得南郭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我們常常用濫竽充數來形容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得他的樣子怎樣?(可笑、讓人看不起,讓人氣憤)請你試着讀出你的感受:我從你的讀裏感受到了你對他的嘲笑,諷刺。感受到你一點也瞧不起他。現在你能根據這個句子用自己的話説説濫竽充數的意思了嗎?(不會吹竽,卻裝出會吹竽的樣子,卻在那裝腔作勢,混在隊伍裏充數)

(二)明確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為什麼能濫竽充數。

1、既然南郭先生不會吹竽,為什麼還能混過一次又一次,在齊宣王那得到很高的待遇?齊宣王到底是怎麼回事?齊讀第一自然段。這段的那些語句告訴我們齊宣王是一個怎樣的人?

生:齊宣王這喜歡聽吹竽,又喜歡講排場。

2、齊宣王喜歡聽吹竽,又喜歡講排場。你還從哪看出他愛講排場。他手下吹竽的樂隊就有三百人。換詞讀“就有,有”只是吹竽的就有三百人,其他的軍隊、傭人……就更不用説了。他常常叫這三百人一齊吹竽給他聽。這為什麼是一齊,而不是一起呢?我們還把兩個字拆開分別組詞看。可以是(場面很宏大,聲音更洪亮,更能顯出他的威風)

3、出示:A齊宣王常常叫這三百人一齊吹竽給他聽。

B演奏的時候,南郭先生就鼓着腮幫捂着竽眼兒,裝腔作勢,混在隊裏充數。他混過了一次又一次,都沒有被人發覺。

請你自己讀讀這兩個句子,想想這兩個句子之間是什麼關係,試着用恰當的詞語把它們聯起來。

誰願意將這兩句話連起來讀讀。

(三)感悟濫竽充數的最終下場,並從中受到啟示。

1、在齊宣王那裏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能夠得到很高的待遇,混過了一次又一次,不被人發覺,為什麼在齊湣王繼承王位後,卻只好偷偷地溜走了呢?自讀第三自然段,尋找答案。

2、生彙報:齊湣王也愛聽吹竽,但是他不喜歡聽大家一起吹,改成了一個挨一個地吹給他聽。

3、師出示句子。生齊讀。理解挨,換詞。

4、聽到這個消息,南郭先生會是怎樣的心情,他會想些什麼?生交流。

5、正因為如此,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於是他只好偷偷溜走了。此時他又是怎樣的心情呢?傷心,無可奈何,害怕,沒有面子。這就是沒有真本事的人的下場,混得了一時,卻混不了——。

6、從南郭先生的境遇你得到了什麼啟示呢?做人要有真本事。

五、初步感知古文

1、今天我們學習的這則寓言故事,由一本古書《韓非子。內儲説上》中一篇古文改編而來的。古文就是我們的古人的寫作方式。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則濫竽充數的古文。

邊看書,邊聽讀。這古文好懂嗎?是不太好懂,和我們現在的表達方式不太一樣。不僅不好懂,而且還不太好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老師讀一句你們讀一句。

問這篇古文一共有幾句話。4句,我們剛才學的課文是4(段話),你能發現這4句話和4段話之間有聯繫嗎?是啊,這就是我們古文的魅力,非常簡潔,精煉。這可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經典。幾千年前我們的古人就給我們總結出了做人的道理。我們可要多學習經典,把我們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繼承和發揚下去。

濫竽充數教學設計6

(師板書課題:濫竽充數)

二、初讀課文,檢查詞語

1、請同學們打開書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讀的要求)

2、檢查字詞掌握的情況。

3、理解詞語“竽眼兒”。

4、再次讀詞語。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老師讀,學生思考課文中都講了誰,他們有什麼喜好?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一段講了什麼?(理解詞語“排場”)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男生齊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思考:南郭先生是怎樣吹竽的?

2、看圖,圖中哪位先生是南郭先生,你們覺得他的樣子可笑在哪?

(不會吹、裝腔作勢、照樣子學、作假)

3、隨機問:南郭先生是怎樣的一個人?

4、南郭先生不會吹竽,為什麼還要裝腔作勢的混在隊裏充數?(女生讀課文)

5、你們想象一下是什麼樣的待遇?

6、一個不會吹竽的人,卻能得到很高的待遇,而且還混過了一次又一次,都沒有被人發覺這是為什麼?

(會作假、在三百人的樂隊裏、齊宣王選拔人才時制度不嚴格)

7、這樣一個不學無術、沒有真才實學的人能永久的混下去嗎?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男生讀課文。

2、南郭先生為什麼混不下去了?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教師範讀。學生思考:南郭先生很會作假,又能獲得高待遇為什麼還要偷偷地溜走?

2、理解詞語“只好”。

3、你能把“偷偷”換個詞嗎?

4、教師小結:像南郭先生這樣一個不學無術、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只能混得了一時,卻混不了一世。當真相暴露時,他只好夾着尾巴偷偷地溜走。

5、指名讀最後一自然段。

6、全班齊讀最後一自然段。

四、揭示課題,理解寓意

1、理解“濫竽充數”

2、用“濫竽充數”造句。

3、全班齊讀。

五、拓展練習,昇華寓意

1、我會説。

2、我會提。

3、我會選。

六、瞭解出處,古今對照

1、寓言學懂了,你們知道他出自哪嗎?(介紹韓非子)

2、我們這節課學的課文就是根據這段古文編寫的。自己試着讀一讀。

3、跟着教師讀,學生找相應的段落。

4、教師讀,學生找相應的段落,然後指名讀。

七、佈置作業,發揮想象

南郭先生偷偷溜走後會怎樣?

板書設計:

濫竽充數

齊宣王愛聽合奏混

南郭先生

(沒有本領)

齊閔王愛聽獨奏溜

濫竽充數教學設計7

教學背景

本課是郭昶老師在20xx年7月全國“注音識字,提前讀寫”教學改革20週年教學競賽活動中獲得特等獎的一節課。由於課文簡短而寓意深刻,在本課教學中,教師以課文為中心,開展課內拓展閲讀等豐富而生動的語言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感受寓言魅力的同時,獲得語言的發展。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讀準“竽眼兒”“齊湣王”等詞的字音。

2、通過對課文前後描述的對比理解寓言的寓意。

3、能對照課文初步理解相對應的古文,並能根據古文複述故事。

4、能讀懂含有“濫竽充數”的句子,並能用濫竽充數造句。

教學方法

從寓言本身的文化特性出發,鏈接古今文化,構建立體語文,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展示寓言學習的特質,讓學生感受寓言的魅力,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獲得語言的發展。

教學流程

一、看圖寫詞

1、在祖國的語言寶庫中,成語是一顆閃亮的珍珠。通過幾年的學習,同學們一定掌握了為數不少的成語,下面我們就來“看圖寫成語”。請同學們準備好本子,等會兒出示的每幅畫面只停留10秒鐘,同學們得仔細看圖,認真思考,然後快速地寫下來。

2、(課件逐幅出示相關畫面)學生看圖寫成語。

3、交流。(出示答案:驚弓之鳥狐假虎威畫蛇添足濫竽充數)齊讀成語。

4、學生較對並訂正。(採訪全部正確的學生,説説是怎樣學會沒學過的成語的。)

二、揭題解“竽”

1、揭題。會寫“濫竽充數”並不等於真正掌握了這個成語,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寓言《濫竽充數》(板書課題)

2、理解“竽”。“竽”指的是什麼?

學生猜想,教師簡介。(出示“竽”圖,播放用竽吹奏出的《鳳凰展翅》片段)這就是竹做的樂器——竽,我們聽到的就是用竽吹奏出來的名曲《鳳凰展翅》的片段。

3、設疑。那麼“濫竽充數”是什麼意思呢,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確。讀完一遍後把手舉起來繼續讀。

三、初讀課文

學生自讀課文,檢查交流。

1、指名分段讀課文。(隨機指導讀準“竽眼兒”“齊湣王”的讀音。理解“竽眼兒”。竽有眼兒,還有什麼樂器有“眼兒”?“眼兒”就是小孔)

2、再讀課文。課文雖然簡短,但要真正讀通也不容易。請同學們再讀一遍。並且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3、交流問題。(預測學生可能不懂的問題:課文寫誰濫竽充數?南郭先生怎樣濫竽充數?隨機理解複姓“南郭”。)

四、學文明意

1、找重點句。課文中哪句話寫南郭先生在“濫竽充數”?

出示重點句:每次吹竽,他也鼓着腮幫捂着竽眼兒,裝腔作勢,混在隊裏充數。(學生齊讀)

2、理解重點詞。這句話中哪個詞語最能説明他濫竽充數?(裝腔作勢)

換詞理解。請給“裝腔作勢”換個詞。(裝模作樣)

3、看錄像練説。

1)看錄像。你能想象他是怎樣裝腔作勢、怎樣充數的嗎?我們來看一南郭先生第一次吹竽的情景。(播放錄像)

2)説話練習。請你根據課文中的描寫,根據剛才看到的畫面來説説南郭先生是怎樣裝的?怎樣充的?

3)指導朗讀。小結:同學們,“濫竽充數”指的就是像南郭先生那樣不會的充會的,不懂的裝懂的,以次的充好的。

4、明寓意。

這樣做會有什麼結果呢?指名讀描寫結果的段落。

請你對南郭先生説幾句。(南郭先生最後是落荒而逃,不走的話還會被判個欺君之罪,看來沒有真本領,不懂裝懂、以假亂真是不行的,即使混得了一時,也混不了一世。)

五、古文鏈接

1、看註釋,瞭解出處。

讀懂了寓言,你知道這寓言的出處嗎?(提醒學生注意文下的註釋“選自《韓非子》”。)

關於《韓非子》你有哪些瞭解?(教師簡介:韓非子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他的名字叫韓非,子是對他的尊稱。就像我們聽到過的孔子、孟子一樣。《韓非子》這本書是後來人收集他的言語、論著編寫而成的)

小結:“註釋”部分的字很小,但它卻像是我們學習大道上的指路牌,這麼一指,就讓時光倒流到20xx多年前了。下面就讓我們追根溯源,來看看《韓非子》中的《濫竽充數》是怎樣寫的。)

2、讀古文,複述故事。

出示文言文: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悦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1)教師範讀古文。

2)師生對讀。我們的課文就是根據這段古文編寫的,我們來讀一讀課文與它是怎麼對應的。(教師逐句讀文言文中的句子。學生説説相對應的段落,並相機理解“悦之”、“廩食”“好”的意思)

3)學生齊讀。

4)看古文説故事。(學生自由練習,指名説。)

小結:這個生動的故事在文言文中只用了44個字,可見寓言的語言相當精煉,這也是文言文的特點。)

六、成語運用。

這則寓言流傳了兩千多年,這個成語也被人們廣為運用。運用至今,意思也比當時有所發展。我們來看看現在是怎樣用的。

1、讀句,你讀懂句子中“濫竽充數”的意思了嗎?

1)同學們説《佳作精選》中的文章都很好,我讀後卻發現《紅蘋果》這篇文章是濫竽充數。

2)學校舉行合唱比賽,鼕鼕還沒學會這首歌,但他卻濫竽充數地排在了隊伍裏。

3)林老師的球踢得很好,他卻謙虛地説自己水平不高,不過是濫竽充數。(自我謙虛)

2、寫句。在生活中,我們也不難發現以次充好、不會裝會的或者自謙一番的,請同學用“濫竽充數”寫幾句話,寫一寫不好的現象,也可以提醒別人在做事時不要這樣做。(交流中引導學生説具體。)

小結:我們讀懂、會用這個成語,就可以算是在詞語庫中真正擁有這個成語了。老師還希望我們同學中不要有南郭先生,生活中少一些南郭先生。)

七、拓展閲讀

1、在成語中還有這個成語的意思相近,那你知道“濫竽充數”的近義詞嗎?

2、閲讀《魚目混珠》

從前,有個叫滿願的人買到一顆珍珠,把它珍藏起來。他有個鄰居叫壽量,非常羨慕滿願有顆名貴的珍珠。一次,他在路上撿到一顆魚眼珠以為是珍珠,也把這個珍珠收藏起來。一天,有個人生病了,醫生看後説需要用珍珠和在藥裏才能醫治。於是,滿願拿出珍藏的珍珠,壽量拿出珍藏的魚目,魚目和珍珠很相似,結果把它當成珍珠和在了藥裏。這個成語故事出自《玉清經》,用來比喻以次充好,以假亂真。

3、簡單説説“魚目混珠”的意思。在文中再找出兩個近義詞。

4、推薦“成語故事連環畫”網站。

教學反思

本課設計着力構建“鏈接——拓展”式語文教學,以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為基礎,簡化頭緒,削枝強幹,以原來2/3的時間完成教材教學,建構以習得語言為主要目標的課堂教學模式。重視以點輻射,利用精簡的時間開展與課文有聯繫的豐富的鏈接拓展性語文實踐活動,以此形成新的知識增長點,情感深化點,技能遷移點,使閲讀教學從狹小的一隅走向廣闊的天地。

1、鏈接已有知識,激發學習興趣。課始,讓學生看圖猜成語,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勾起學生的知識記憶,在“看——想——寫”的系列活動中有效檢測了學生平時的成語積累,並使學生快速進入寓言學習這一主題,有效地形成良好的學習心理。

2、鏈接視頻材料,活化文本語言。教學中,學生對“裝腔作勢”的想象是理解寓意的關鍵。在文本閲讀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播放相關視頻材料,讓學生對文中的“裝腔作勢”有一個直觀的感受,並內化為語言的傾吐,這一手段的有效運用,既豐富了學生的語言與想象,又為理解寓意作了很好的鋪墊。

3、鏈接寓言原文,感受“文白”特點。以“註釋”為引發點,鏈接文言文的閲讀是本課教學的亮點。在教學中以發展語言為目標,開展“對應——理解——複述”等學習活動,學生在接觸文言文的同時,更紮實地掌握了本文的語言,使“鏈接”形散神不散,目標明確集中。

4、鏈接語言材料,切入實際運用。語言學習的最終目標在於運用。在教學中,閲讀理解帶有“濫竽充數”的句子,架起了學生理解寓意與運用成語之間的一道橋樑。這一“橋樑”拓寬了對“濫竽充數”的內涵,豐富古義,也為學生運用成語寫句子起了一個很好的示範,有效降低了運用的難度,從教學效果看,學生用“濫竽充數”所寫的句子用詞貼切,內容具體、豐富。

5、鏈接成語故事,拓寬閲讀視野。從教學時間看,閲讀《魚目混珠》時間不超過五分鐘,從收效看,學生只是又閲讀了一個故事,對故事大概有所感知。然而從課末學生顯示出的良好的學習情緒看,新的閲讀材料給了他們一個有效的刺激,而網站的推薦更使得課堂教學在關上一扇窗的時候打開了一扇通向知識殿堂的門,使課已盡而學未盡。

多途徑的鏈接為學習打開了一扇扇窗,但從中也發現,這些鏈接材料均來自教師的課前預設,雖然學生樂於接受,樂於參與,但學習中的主動性卻不強。如果能讓學生在課前展開預習,開展相關資料的蒐集整理活動,在課內進行充分交流,這樣,學生在等量的學習時間內會學得更豐富,學得更主動,使“鏈接拓展”式教學風匯八面,力聚四江,在大容量的學習中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

濫竽充數教學設計8

一動畫引入,揭示課題

1、師:課前,老師先請大家一起來欣賞一段動畫片,看完後請你有簡單的話來説説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播放動畫片《濫竽充數》)

2、學生反饋師:這個故事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寓言《濫竽充數》。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成語。(課件:濫竽充數)

3、師:結合剛才我們看的動畫片,説説你理解了這個成語中的哪幾個字?哪些字在理解上有難點?(課件:點擊後顯示)竽:簧管樂器。充數:湊數。師:“濫”字有難點,請同學們快速查字典,並據詞定義。(點擊顯示濫:與真實不符,引申為矇混。)

師:你能連起來説説整個詞語的意思嗎?

二、初讀課文,初知大意

1、師:接下來,就讓我們回到課本中,請同學們快速朗讀課文,找到文中能解釋這個成語的句子。

2、學生反饋師:你同意他的意見嗎?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句子。(不同意:説説你的意見,再請同學們讀讀課題,再讀讀這兩個句子,比較一下,到底哪一個句子更能解釋這個詞語。)

課件出示句子:每次吹竽,他也鼓着腮幫捂着竽眼兒,裝腔作勢,混在隊裏充數。

3、師:我們來一起讀讀這個句子,什麼叫“裝腔作勢”?

從句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在裝腔作勢?學生反饋

師:這就叫裝腔作勢。(點擊:裝腔作勢)請同桌之間學着南郭先生的樣子互相做做這個動作,然後再讀給同桌聽一聽。

師:誰願意上來扮演南郭先生,做做裝腔作勢的樣子,大家給他們配上朗讀。(4~5名學生上台表演,其他同學讀這個句子)

師:這會老師要當一回齊湣王,聽聽個別朗讀,誰來試試?

(2~3名學生)師:請你再讀讀這個句子,你還有什麼特別的體會?生反饋:“也”説明南郭先生是學着其他吹竽人的樣子在裝腔作勢的是啊!(點擊:也)

(請你讀讀,我們一起來試試。)

“混”説明他裝腔作勢非常象,才能矇混過關的。南郭先生就是這裝腔作勢,濫竽充數,矇混過關的。(點擊:混)(請你讀讀,我們一起來試試。)

師: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個句子,注意帶點的詞。

三、閲讀填表,理解寓意

1、師:同學們都知道每一則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後都藴藏着深刻的道理,《濫竽充數》這則寓言也不例外。今天,老師邀請在座的同學當一回小研究員,自己來尋找寓言背後隱藏的深刻的道理。你們能成為一名出色的小研究員嗎?

師:看來,小研究員們信心十足啊!這一次的研究活動我們是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的,每個小組一張研究表,大家要通過研究討論共同完成這張表。好,我們先來看看發下來的表格,誰來説説這張表的要求?

學生反饋。師:是啊,我們在填表時,就是要多讀課文,多思考,綜合大家的意見,劃找到文中的有關句子用自己的話概括出來填入表中。下面就請同學們以四人為單位自學課文展開討論。

2、學生討論填表

3、學生反饋

(1)師:我先請一個小組先來彙報一下你們的研究成果,請你先用自己的話説説南郭先生之所以能夠濫竽充數的原因,再讀讀文中有關的句子説明理由。A、齊宣王愛講排場。板書:愛講排場

句子:戰國時候,齊宣王喜歡聽吹竽,又喜歡講排場,他手下吹竽的樂隊就有300人。他常常叫這300人一起吹竽給他聽。

師:讀讀這兩個句子,用句中的話説説什麼叫講排場。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句子。

師:其他組還有補充嗎?

B、南郭先生善於裝腔作勢。板書:裝腔作勢(課件)出示句子:每次吹竽,他也鼓着腮幫捂着竽眼兒,裝腔作勢混在隊裏充數。他混過了一次又一次,沒有出過毛病。

師:請你讀讀這個句子,説説這兩個句子之間是什麼關係?你能用恰當的關聯詞將它聯起來嗎?(“因為??所以??”、“之所以??是因為??”)師:再讀這個句子,你認為在讀的時候哪些地方還要加強語氣?學生反饋(點擊:一次又一次)師:讓我們將這兩個表示原因的句子連起來讀一讀。

2、師:誰來彙報一下南郭先生濫竽充數的結果。(板書:結果只好逃走)

(句子:南郭先生聽到這個消息,只好偷偷地逃走了)。師:讀讀這個句子,這個消息指什麼消息?

(點擊顯示句子)誰再來讀讀這個句子,説説你在讀的時候有什麼體會?(一個接一個)請你再來試一試。(個別——集體)師:還有哪個詞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只好”——沒有辦法,無奈的師: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句子。(個別——集體)

3、師: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讀課文。讀完之後請你説説這則寓言給你的啟示。(讀課文,反饋)

師:我們還能從齊宣王身上得到什麼啟示?

師:誰能象老師那樣用一個四字的成語將啟示概括出來。板書:真才實學嚴格把關師:這就是同學們通過自己對這則寓言的學習所揭示出來的道理,這是所有研究員踏踏實實學習研究的成果。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讀課文。

四、知明寓意。

學完了這則寓言,你想對南郭先生説些什麼呢?

(南郭先生最後是落荒而逃,不走的話還會被判個欺君之罪,看來沒有真本領,不懂裝懂、以假亂真是不行的,即使混得了一時,也混不了一世。)

五、課後延伸。

1、師:這會我可為南郭先生擔心起來了,你想啊,他再也不能濫竽充數拉,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説是失業了,下崗了,下崗後南郭先生該幹些什麼呢,同學們就讓我們大家一起幫他出出主意吧。

題目:南郭先生下崗後

2、請將這則寓言複述給你的家人聽。

3、你還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告訴大家。

板書:

濫竽充數

一齊吹

一個一個吹

|

|裝腔作勢

偷偷逃走|

|做人要有真才實學才行

濫竽充數教學設計9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習《濫竽充數》,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寓意。

2、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感想。

過程與方法目標:

引導學生悟出寓言的寓意,讓學生感受寓言的魅力,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獲得語言的發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憑藉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理解寓意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寓言故事,在朗讀中瞭解寓言的寓意。

難點:引導學生悟出寓言的寓意,並且能結合生活實際説説自己的感受。

教學準備:自制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看圖寫詞

1、在祖國的語言寶庫中,成語是一顆閃亮的珍珠。通過幾年的學習,同學們一定掌握了為數不少的成語,下面我們就來“看圖寫成語”。請同學們準備好本子,等會兒出示的每幅畫面只停留10秒鐘,同學們得仔細看圖,認真思考,然後快速地寫下來。

2、(課件逐幅出示相關畫面)學生看圖寫成語。

3、交流。(出示答案:狐假虎威、畫蛇添足、守株待兔、掩耳盜鐘、濫竽充數)齊讀成語。

4、學生較對並訂正。(採訪全部正確的學生,説説是怎樣學會沒學過的成語的。)

5、剛才我們寫的這些成語都出自寓言故事,誰能説一説“什麼是寓言?”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是帶有勸諭或諷刺意味的故事。它不但具有勸諭、諷刺的功能,而且是一種有故事情節的文學作品。)生説對意思即可。(用一個小故事説明一個道理。)

二、揭題解“濫、竽”

1、揭題。會寫“濫竽充數”並不等於真正掌握了這個成語,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寓言《濫竽充數》(板書課題)學生書空,教師指出“濫竽”二字為本課要求會寫字,讓學生説説怎樣更好的記住它們。

(學生可能會想到用舊字帶新字法或換偏旁:監———濫檻————濫藍————濫籃————濫編字謎:看管(監)水源(三點水),防止氾濫。(濫)

竹竿帶鈎(竽)

2、理解“濫、竽”二字的意思。“竽”指的是什麼?

濫:(結合文後註釋理解)就是虛假不實的意思;

竽:(出示“竽”圖,“竽”是古代的一種樂器,播放用竽吹奏出的《鳳凰展翅》片段)這就是竹做的樂器——竽,我們聽到的就是用竽吹奏出來的名曲《鳳凰展翅》的片段。

3、那麼“濫竽充數”是什麼意思呢?誰知道這個小故事,給同學們講一講。

三、讀古文,對照註釋理解意思,明理。

(一)、看註釋,瞭解出處。

你知道這寓言的出處嗎?(提醒學生注意文下的註釋“選自《韓非子》”。)

關於《韓非子》你有哪些瞭解?(教師簡介:韓非子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他的名字叫韓非,子是對他的尊稱。就像我們聽到過的孔子、孟子一樣。《韓非子》這本書是後來人收集他的言語、論著編寫而成的)

小結:“註釋”部分的字很小,但它卻像是我們學習大道上的指路牌,這麼一指,就讓時光倒流到20xx多年前了。下面就讓我們追根溯源,來看看《韓非子》中的《濫竽充數》是怎樣寫的。)

(二)、出示文言文: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説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1、教師範讀古文(要求學生注意讀音與文言文中的停頓)

2、生練讀,同桌對讀,指名讀。

3、逐句指導學生讀文言文。

4、指導學生如何讀懂文言文。

(1)自由讀譯文

(2)對照文言文逐句理解(結合註釋,理解句中難懂的詞的意思,從而理解整句的意思)

出示第一句: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先讓學生讀句子,在結合註釋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及句意)

使:讓

必:一定,總是。

齊宣王:戰國時候,齊國的國君。

句意:戰國時候,齊國的國君讓人為他吹竽,一定要很多人一起吹。

出示第二句: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説之,廩食以數百人。(先讓學生讀句子,在結合註釋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及句意)

南郭:複姓。

處士:指沒做過官的讀書人。

請:請求。

説:讀yùe同“悦”,高興。

廩食:就是供給糧食的意思。

南郭處士請求為齊宣王吹竽,宣王很高興,發給他同其他幾百人一樣多的口糧。

師:指導朗讀。

師:南郭先生不僅順利地加入了吹竽的隊伍,還享受和其他人一樣的待遇。南郭處士真的就能一輩子安逸下去了嗎?請同學們利用剛才的方法,同桌學習第三句。

出示第三句: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學生彙報:先讀句子,然後説帶點的字的意思。

好:喜歡,所以讀四聲。立:登位、即位。

句意:齊宣王去世了,齊泯王即位,他喜歡聽一個一個地吹奏,南郭出示只好逃走了。

5、看古文説故事。(學生自由練習,指名説。)指名用自己的話説一説這個故事。

6、思考:齊宣王死後,南郭先生為什麼要逃走?

生:(他沒有真才實學,根本不會吹竽。)

7、明寓意。

拓展思維:如果你在路上碰到了落荒而逃的南郭處士,你會怎麼勸他?請你對南郭先生説幾句。(南郭先生最後是落荒而逃,不走的話還會被判個欺君之罪,看來沒有真本領,不懂裝懂、以假亂真是不行的,即使混得了一時,也混不了一世。)

師:同學們,“濫竽充數”指的就是像南郭先生那樣不會的充會的,不懂的裝懂的,以次的充好的。是呀,南郭先生沒有真才實學,總有一天會被人們發現的。

8、師生對讀。我們來讀一讀大意與它是怎麼對應的。(教師逐句讀文言文中的句子。學生説説相對應的段落,並相機理解“説之”“廩食”“立”“好”的意思)

9、教師播放古箏音樂,配樂讀課文。(學生齊讀古文。)

小結:這個生動的故事在文言文中只用了44個字,可見寓言的語言相當精煉,這也是文言文的特點。)

四、成語運用。

這則寓言流傳了兩千多年,這個成語也被人們廣為運用。運用至今,意思也比當時有所發展。我們來看看現在是怎樣用的。

1、讀句,你讀懂句子中“濫竽充數”的意思了嗎?

1)同學們説《佳作精選》中的文章都很好,我讀後卻發現《紅蘋果》這篇文章是濫竽充數。

2)學校舉行合唱比賽,鼕鼕還沒學會這首歌,但他卻濫竽充數地排在了隊伍裏。

3)林老師的球踢得很好,他卻謙虛地説自己水平不高,不過是濫竽充數。(自我謙虛)

2、寫句。在生活中,我們也不難發現以次充好、不會裝會的或者自謙一番的,請同學用“濫竽充數”寫幾句話,寫一寫不好的現象,也可以提醒別人在做事時不要這樣做。(交流中引導學生説具體。)

小結:我們讀懂、會用這個成語,就可以算是在詞語庫中真正擁有這個成語了。老師還希望我們同學中不要有南郭先生,生活中少一些南郭先生。)

五、拓展閲讀

1、在成語中還有這個成語的意思相近,那你知道“濫竽充數”的近義詞嗎?

2、閲讀《魚目混珠》

從前,有個叫滿願的人買到一顆珍珠,把它珍藏起來。他有個鄰居叫壽量,非常羨慕滿願有顆名貴的珍珠。一次,他在路上撿到一顆魚眼珠以為是珍珠,也把這個珍珠收藏起來。一天,有個人生病了,醫生看後説需要用珍珠和在藥裏才能醫治。於是,滿願拿出珍藏的珍珠,壽量拿出珍藏的魚目,魚目和珍珠很相似,結果把它當成珍珠和在了藥裏。這個成語故事出自《玉清經》,用來比喻以次充好,以假亂真。

3、簡單説説“魚目混珠”的意思。在文中再找出兩個近義詞。

4、推薦“成語故事連環畫”網站。

濫竽充數教學設計10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新課。

1、抓住關鍵詞讀懂課文內容。

2、找出寫人物言行的語句,概括人物的特點。

3、朗讀課文,想想寓意。

二、新課學習。

1、運用以上方法獨立閲讀《濫竽充數》。

(1)抓關鍵詞“充”,聯繫課文,説一説“濫竽充數”是什麼意思。

(2)找出描寫南郭先生行動的語句,讀一讀,再説説他是怎樣一個人。

(3)齊湣王繼位後,南郭先生為什麼偷偷地逃走了?這説明了什麼?

2、討論交流上述問題。

3、補寫課文。

《濫竽充數》這則寓言只有故事部分內容,請你補上一段作者的話。

如:

(1)不會吹竽,卻混在吹竽隊伍裏充數,結果肯定是十分狼狽的。

(2)不會吹竽,卻混在吹竽隊伍裏充數,日子是長不了的。

(3)不會吹竽,卻混在吹竽隊伍裏充數,遲早是要露馬腳的。

4、體會寓意。

三、課外延伸,多角度看人物。

如果你是個善良、聰明的少年,請再回頭看看故事中的主人公,他有可取的地方嗎?

2、組織交流。

去楚國的人:

A、勇於探索,不怕冒險。 B、大智若愚,大膽創新。

南郭先生:

A、信息靈通,隨機應變。B、知已知彼,勇於冒險。

3、引導修改原文。

四、作業:複述兩則寓言。

濫竽充數教學設計11

一、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七課,《寓言兩則》中的第一篇《濫竽充數》。(請學生注意“濫”和“竽”字的寫法。)

1、板書課題。

2、什麼叫寓言?(指名説)

3、師小結:寓言這種文學作品形式我們以前已經接觸過,它往往是通過一個短小精悍的故事來説明一個深刻雋永的道理,常帶有諷刺或勸戒的性質。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昨天請大家回去預習了課文,現在請大家自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1)認讀生字

寓言濫竽充數南郭先生腮幫講排場捂着裝腔作勢混(2)文中需要注意的字音:

齊湣王竽眼兒脾氣

2、齊讀讀文,邊讀邊想課文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1)指名讀文。(2)指名説故事。

(戰國時候,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假裝會吹竽,混在齊宣王的樂隊裏騙報酬,齊湣王繼位後他怕敗露,只好偷偷逃走。)

3、帶着對故事的理解,在昨天預習的基礎上,我們一起來看看題目的表面含義。(1)指名説説。(2)歸納字的含義:

濫:與真實不符,引申為矇混。

竽:古時一種簧管樂器充數:湊數。(3)連起來説一説。

4、快速瀏覽課文,你覺得哪個字最能表現南郭先生在樂隊裏吹着不成調的竽湊數。(混)

三、理解課文。

1、看到這個“混”字,你能結合上下問提出哪些問題呢?

1(為什麼能混?怎樣混?最後結果如何?)

2、解決問題。

(1)為什麼能混?讀讀第一段吧。A講排場你能説説講排場是什麼意思嗎?B出示句子並比較:

他常常讓這三百人一齊吹竽給他聽。

他有時讓三百人吹竽給他聽。

(“常常”能否換成“時常”或“有時”?)

C小結:從“三百人”這個詞可以看出什麼?對,人很多。“常常”又怎麼理解呢?常常是經常這樣,很少改變。齊宣王常常叫三百人一齊吹竽給他聽,你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對他是一個愛講排場的人,所以我們在讀這一段時就要把齊宣王講排場的氣勢讀出來。誰能試着讀一下。是啊,正是齊宣王的愛面子,喜歡講排場給了南郭先生機會。但他根本不會吹竽,他又是怎樣矇混過去的呢?

(2)我們來看第二自然段,誰能讀一下第二自然段。南郭先生看到這個機會就請求參加吹竽隊,這個機會指的是什麼?指的是齊宣王喜歡聽許多人吹竽,吹不吹聽不出來。南郭先生濫竽充數的目的是什麼呢?因為齊宣王給他很高的待遇。誰知道待遇是什麼?指錢或金銀珠寶。

南郭先生是怎麼混的呢?找出相關句子勾畫下來。同學們把這句話齊讀一下。看看這句話裏有哪些動詞,有“鼓”、“捂”。那鼓着腮幫是什麼樣的,同學們自己試着做一下。很好,誰知道“竽眼兒”是什麼?竽上面的小孔。他為什麼這樣做動作?

C這樣的行為,在文中用一個詞來概括就叫:裝腔作勢。那麼裝腔作勢的意思是?就是故意做樣子給別人看。誰能到前邊來表演一下南郭先生吹竽時的樣子?其他同學給他配上朗讀。下面男生齊讀一遍,女生齊讀一遍,全體齊讀一遍,再一次體會一下南郭先生吹竽時的樣子。南郭先生這樣裝腔作勢的行為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混”。、

你能換一個詞來表示嗎?(裝模作樣)E南郭先生這樣的裝腔作勢,在當時結果如何?

(高待遇)用換詞理解待遇。

F他混過了一次有一次,結果不僅沒被人發現還得到了很高的待遇,他當時肯定很()?你能用這樣語氣讀好這一部分嗎?

(3)可世事難料,齊宣王死了。南郭先生還能混嗎?讀

3、4段,

3、學習課文3—4自然段,看結果。

2(1)讀這部分,你能用一個字來説説南郭先生結果如何嗎?(板書:逃)

(2)對於“逃”字,讀了文章,你有什麼問題呢?A逃的原因:一個一個吹。(不適合混了)

B逃之前他會有什麼表現呢?會想什麼?(從動作心理去指導。)C其他人為何沒有逃呢?

(3)混得像模像樣的南郭先生最後卻逃之夭夭,你從中明白了什麼呢?

生活中有這樣的人或事嗎?

面對這樣的人或事,我們該怎樣做呢?

四、小結:沒有真正才幹而不會裝會、弄虛作假、混在行家裏充數的人是經不起考驗的,他的真面目終究會暴露的。齊讀課文

過渡:濫竽充數這則成語故事使我們受到了啟發教育,南郭先生這個人物形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一齊來讀好這則故事,我想這一回再也不會有濫竽充數的人了。

板書設計:

7、寓言兩則

濫竽充數

混--------------------------逃

沒有真才實學

1.在我們周圍有沒有類似濫竽充數這樣的事呢?指名説

生活中:假冒違劣商品害人還影響聲譽

校園裏:聽課不專心,作業不認真,害人又害已

師説明:一個學生不好影響的是他自己和一個班級,一個班級不好影響的是一個學校,一個學校不好影響的'是整個教育和社會的聲譽,社會不好影響的是整個國家。2.你願意做南郭先生這樣的人嗎?那麼我們應怎樣做?

拓展閲讀

1.在成語中還有這個成語的意思相近,那你知道“濫竽充數”的近義詞嗎?

2.閲讀《魚目混珠》

從前,有個叫滿願的人買到一顆珍珠,把它珍藏起來。他有個鄰居叫壽量,非常羨慕滿願有顆名貴的珍珠。一次,他在路上撿到一顆魚眼珠以為是珍珠,也把這個珍珠收藏起來。一天,有個人生病了,醫生看後説需要用珍珠和在藥裏才能醫治。於是,滿願拿出珍藏的珍珠,壽量拿出珍藏的魚目,魚目和珍珠很相似,結果把它當成珍珠和在了藥裏。這個成語故事出自《玉清經》,用來比喻以次充好,以假亂真。

濫竽充數教學設計12

《濫竽充數》這則寓言講的是戰國時候,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假裝會吹竽,混在齊宣王的樂隊裏騙取報酬,齊宣王的兒子繼位後他怕敗露,只好逃走的一件事。這個故事諷刺沒有真正本領、混在行家裏充數的人。

國小生正處於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訓練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在教學《濫竽充數》這則寓言時,我鼓勵學生進行自由表達。設計續編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在續編故事時不僅保持原意,諷刺沒有真才實學的南郭先生混在行家裏面充數,而且諷刺了一位“濫竽充數”的國王,這是學生在深入理解寓言的含義之後發出來的想象,體現了個性化的閲讀風格。

新課程標準十分注重語文學科人文性特點,強調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重要作用,本課“裝腔作勢”一詞形象地揭露了南郭先生不學無術、混飯吃的醜陋嘴臉,因此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在模仿動作中展現南郭先生做賊心虛的心情,這一段的交流與品讀對於進一步理解寓意起到了較好的鋪墊作用。

課堂上利用教材展開的語文活動有利於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使學生樂於學、樂於嘗試。如表演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最大積極性,反覆朗讀使學生體會到了文章中包含的道理,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聯繫到生活實際加以運用,加深對寓言道理的理解,使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從中學到寓言學習的方法。

本節課中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學生討論交流時,個別學生積極性不高,參與意識不強。由於授課時學生比較緊張,學生思維受到了侷限,不是很活躍,學生沒有很好的發表自己獨創的見解。這些都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中改進。

這節課使我進一步明確了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方面的重要性,今後將使這種方式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中,多為學生創造一些展示自我的機會。

濫竽充數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瞭解故事內容,懂得故事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3、發揮想象,給故事續寫結尾。

教學重點:瞭解故事內容,懂得故事所包含的深刻道理。難點:懂得故事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新課

1、今天,我就要考考大家。看圖猜成語,不用舉手,直接喊出來就行!看看哪位同學積累最多,反應最快!準備好了嗎?(ppt出示圖畫)

2、大家發現這些成語有什麼共同點嗎?對了,這些成語都是寓言,誰來説説什麼是寓言?

3、寓言,就是通過一個簡短的故事,來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寓言已經相當盛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則寓言《濫竽充數》,來,跟老師一起書寫課題。

4、齊讀課題,説説你都知道了些什麼?(竽:古時一種簧管樂器。可看圖理解,順勢點撥“竽”濫竽:吹不成調的竽。充數:湊數。説整個詞的意思。)

5、你是怎麼知道的?(遇到不理解的字詞,查字典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二、初讀課文

1、昨天請大家回去預習了課文,今天我們先來齊讀課文,看看有沒有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在內。

2、指名齊讀中讀得不認真的來讀課文,指出不足。

3、誰來説説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三、品讀故事

1、聆聽課文朗讀,思考:文章中出現了哪幾個人物?主要人物是誰?學生回答,師相機板書:齊宣王南郭先生齊湣王

2、在文中哪一個字,可以概括南郭先生濫竽充數的行為?生思考回答師板書:(混)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圍繞這個“混”字來深入理解課文。

(1)現在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把你認為是描寫南郭先生混的句子用橫線劃出來。(每逢吹竽,南郭先生總是鼓着腮幫,捂着竽眼兒,裝腔作勢,混在隊裏充數。)

(2)同學們,你認為這個句子中,最能體現南郭先生混的詞語是哪一個?(裝腔作勢)

(3)接下來請同學們再找一找描寫南郭先生裝腔作勢樣子的句子。(鼓着腮幫,捂着竽眼兒)

(4)同學們,我們能不能來模仿一下南郭先生裝腔作勢的樣子呢?同桌間互相做一做。

(5)誰願意上來扮演南郭先生,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演員天賦?大家給他配上朗讀。

(6)謝謝你的表演,大家評價一下,這位南郭先生像不像?能矇混過關嗎?(7)祝賀這位南郭先生順利過關,我來採訪一下,此時你心情怎樣?

2、教師出示問題:南郭先生在吹竽隊裏是怎麼混的?

3、南郭先生能夠混進吹竽隊,因為誰?(齊宣王)請同學找到課文中描寫齊宣王的句子,讀一讀,體會一下,齊宣王是個怎麼樣的人?(講排場)

4、接下來,就請同學們找一找,你認為文中的哪句話,最能體現齊宣王講排場?(他常常叫這三百人一齊吹竽給他聽)同學們,正是因為齊宣王喜歡聽吹竽,他吹竽的樂隊就有三百人,而且他常常叫這三百人一齊吹竽給他聽,所以南郭先生才能鑽空子混進吹竽隊裏。邊説邊板書:三百人一起吹

5、同學們再想一想,南郭先生為什麼要混進齊宣王的吹竽隊裏?(為了錢)同學們從課文中的哪句話看出來的呢?齊宣王把他編在吹竽隊裏,給他很高的待遇。同學們“待遇”還可以換成哪個詞語呢?

6、混得像模像樣的南郭先生,和別人拿一樣多俸祿的南郭先生當時肯定很,你能用這種語氣讀好這一部分嗎?

7、可世事難料,齊宣王死了齊湣王繼承了王位,南郭先生還能“混”嗎?請讀讀下文,用一個字來説説?(生讀、交流後板書“逃”)

(1)南郭先生為什麼混不去了?他到底是聽到一個什麼消息呢?(齊湣王一個一個吹)板書

(2)那麼南郭先生去吹就行了嘛!幹嘛要逃跑呢?(南郭先生根本就不會吹竽)

(3)南郭先生根本就不會吹竽,所以當他聽説齊湣王要一個一個吹的時候,他只有選擇——逃跑!師相機板書:逃

(4)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完成表格。

四、明寓意

1、“混”得像模像樣的南郭先生最後不得不逃之夭夭,從他身上你明白些什麼?小組合作討論。

2、濫竽充數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有真才實學,作假充數的人他們經不住時間的考驗,終究會露出馬腳的。

3、只要同學們留心觀察,你不難發現在我們身邊有許多“濫竽充數”之類的事情,也有像南郭先生一樣的人。我們一起來“尋找我們身邊的南郭先生”。如:上課時,老師問:“會背誦的請舉手。”結果大家都齊刷刷地舉起手來。背誦時,有的同學只是跟着動動嘴巴,卻沒有發出聲音,在那裏濫竽充數而已。

4、你願意做南郭先生這樣的人嗎?那麼我們應怎樣做?

五、拓展延伸

同學們,南郭先生逃跑以後,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接下來就請同學們展開你們想象的翅膀,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南郭先生逃跑以後的故事。(學生交流指名彙報)南郭先生逃跑以後的命運,就掌握在你的手中!(留作業)

六、總結全文

同學們,從一個簡單的故事中,我們可以學到一些深刻的道理,這就是寓言的魅力之所在!同時,寓言,又像一個警鐘,讓我們在認識別人的同時,也能夠不斷地反省我們自己。我們不要做南郭先生,讓我們腳踏實地勤奮學習,練就一身真本領!

七、板書設計

濫竽充數

齊宣王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先生混逃齊湣王一個一個吹

濫竽充數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正確地理解《濫竽充數》這則成語故事的內容,讓學生懂得:沒有真正的才幹,混在行家裏充數是X不住的。

2.能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寓意,並體會成語的用法。

3.能展開合理的想象,擴寫故事。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成語,同學們已經掌握了一些,誰能隨口説出幾個?

學生説後教師敍述(成語是人們長期以來習用的、簡潔精闢的定型詞組或短句,大多有4個字組成,一般都有出處。)

2.讀題:成語故事三則就是什麼?成語故事三個,成語故事三篇

3.誰能來讀讀這三則成語故事的題目?

4.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其中的第二則:濫竽充數。這個成語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先來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昨天請大家回去預習了課文,今天我們先來齊讀課文,看看有沒有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在內。

2.指名齊讀中讀得不認真的來讀課文,指出不足。

3.誰來説説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4.請同學們回到課本中,快速朗讀課文,看看文中哪句話説的是濫竽充數的意思。

出示:有個南郭先生,從來不會吹竽,也混了進來。齊讀句子。

你能結合這個句子來説説濫竽充數的意思嗎?

竽:古時一種簧管樂器。可看圖理解,順勢點撥“竽”

濫竽:吹不成調的竽。(結合南郭先生不會吹竽説)

充數:湊數。

説整個詞的意思。

三、理解課文

師口述出示的句子,板書:混

1.看到這個“混”,你能聯繫上下文,談談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嗎?

讓學生談:(1)混入之前有什麼表現?

打聽情況:總是叫許多人一齊吹給他聽。感到有機可乘(外部環境)

跟隨別人一起矇混進去可談談南郭先生的心裏想法(本人心術不正)

(2)混的情況:每當演奏時,他就鼓着腮幫,按着竽眼兒,裝出會吹的樣子。

學生做做樣子,用詞來形容:裝模作樣裝腔作勢

還會有什麼表現?

(3)混的結果:得到了和別人一樣多的俸祿。理解:俸祿:封建時代官吏的薪水。

(4)混的時間很長,

2.混得像模像樣的南郭先生,和別人拿一樣多俸祿的南郭先生當時肯定很,你能用這種語氣讀好這一部分嗎?

3.可世事難料,齊宣王死了。南郭先生還能“混”嗎?請讀讀下文,用一個字來説説?(生讀、交流後板書“逃”)

或:南郭先生一直混得這樣幸福嗎?他最後怎樣?(板書“逃”))

對於這個“逃”,讀了文章,你有話要説嗎?

(1)逃的原因:一個一個地單獨吹(外部環境不適合“混”了)

其他人為何沒“逃”呢?

(2)想象逃之前會有些什麼表現?會想些什麼?

4.“混”得像模像樣的南郭先生最後不得不逃之夭夭,從他身上你明白些什麼?

四、指導行為

1.在我們周圍有沒有類似濫竽充數這樣的事呢?指名説

生活中:假冒違劣商品害人還影響聲譽

校園裏:聽課不專心,作業不認真,害人又害已

師説明:一個學生不好影響的是他自己和一個班級,一個班級不好影響的是一個學校,一個學校不好影響的是整個教育和社會的聲譽,社會不好影響的是整個國家。

2.你願意做南郭先生這樣的人嗎?那麼我們應怎樣做?

3.理解“濫竽充數”的另一種用法

出示句子:李強擅長打乒乓球,當大家推選他參加區乒乓球隊時,他説:“我只不過是濫竽充數罷了。”(表示自謙)

五、齊讀課文

過渡:濫竽充數這則成語故事使我們受到了啟發教育,南郭先生這個人物形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一齊來讀好這則故事,我想這一回再也不會有濫竽充數的人了。

六、拓展延伸

師:結合我們這堂課,你能讓濫竽充數這則故事的情節更生動,人物形象更豐滿嗎?

擴寫故事:展開合理的想象,插入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等,讓故事更生動。

濫竽充數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學會生字、生詞,理解詞語意思。正確地理解《濫竽充數》這則寓言故事的內容,能夠複述故事內容。

二、過程和方法

抓住重點詞語,討論南郭先生混在吹竽隊裏成功以及失敗的原因。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明白沒有真才實學,矇混湊數是不行的,掌握寓言的寓意,懂得道理,學會做人。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前預習,查資料。

板書設計:

濫竽充數濫竽充數成功的原因:?齊宣王喜歡講排場,叫三百人一齊吹竽。

南郭先生很會弄虛作假,鑽人家的空子。濫竽充數失敗的原因:?齊湣王喜歡一個一個地聽吹竽。南郭先生本來就不會吹竽。説明了什麼:沒有真才實學而弄虛作假的人,最終總要敗露的。

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新課]同學們,成語故事大家都知道一些,有誰説説你所知道的成語故事。問題的設置,引出所學內容。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圖片和視頻,以此創設情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自然地引入教學主題。

新課教學:

一、揭題解題

1、揭題:濫竽充數

2、教師簡介“竽”,課文出處,寓言簡介。

二、初讀課文

1、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做到不錯字,不丟字,不添字,不讀破句。畫出不認識的生字、詞。

2、學生反饋:指名讀,齊讀。解釋字詞。

三、問繞問題,自學課文

1、教師朗讀,讓學生回答問題。南郭先生是怎樣混在吹竽隊裏,而又不被發現的?

2、討論問題,理解課文

(1)討論交流:?每當演奏時,他就鼓着腮幫,捂着竽眼兒,裝出很會吹的樣子,居然得到很高的待遇。?齊宣王喜歡聽吹竽,他總是叫三百人一齊吹竽給他聽。

(2)小結:南郭先生濫竽充數成功的原因?齊宣王喜歡講排場,叫三百人一齊吹竽。?南郭先生很會弄虛作假,鑽人家的空子。過渡:南郭先生這樣濫竽充數能夠長遠的呆在吹竽隊裏嗎?

(3)下面請看後面兩段。在文中找找,後來南郭先生為什麼偷偷地逃走了?(齊湣王喜歡聽人一個一個地吹。)

(4)請你想象一下當時他的動作、神態和心理活動。四人一小組進行交流。南郭先生見此景,他想:XXXXX於是他XXXXX

(5)小結:南郭先生濫竽充數失敗的原因?齊湣王喜歡一個一個地聽吹竽。?南郭先生本來就不會吹竽。

四、理解寓意

同學們都知道每一則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後藴藏着深刻的道理。《濫竽充數》這則寓言也不例外,讀完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麼道理了?沒有真才實學,矇混湊數是不行的。

五、課後延伸作業

續寫故事南郭先生逃走以後

標籤: 濫竽充數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0dmw4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