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六上比教學設計

六上比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六上比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六上比教學設計

六上比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通過課內外的朗讀訓練,使學生能流暢地朗讀課文,並能準確地把握文中長句的朗讀停頓,積累文中如“躡手躡腳”“奪眶而出”“詩一般的語言”“難以置信”“全力以赴”“滿頭銀絲”等好詞以及好句子。

閲讀理解課文,從人物的語言,神態,心理等描寫分析人物的思想情感。從而聯繫生活實際,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類似“騙人”和“被騙”時的心理活動加以袒露和客觀地分析,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感受老婦人不惜以説自己耳聾為代價,鼓勵,幫助他人樹立信心,取得進步的美好心靈,使學生的身心得到陶冶提高。

【教學重點】

將文中騙和被騙的動機,結果以及人們對之的理解聯繫到日常生活中父母長輩善意的騙,和無奈的被騙(被兒子女兒欺騙),抒發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

【教學難點】

從老婦人不經意的一次説謊,促成了“我”的對學習小提琴的積極態度,甚至對人生的積極的看法。

【教學過程設想】

一、設置情景,點撥中心,導入課文

假如在你的生活中有人欺騙了你,你會怎樣做?那麼你有沒有騙過人家,你又為什麼騙人家?今天我們看一個騙和被騙的故事。

二、朗讀熟悉課文內容

請學生範讀課文,瞭解課文的大意。

(其他學生認真聽朗讀,讀後點評朗讀的情況。)

學習文中一些容易讀錯或寫錯的字以及生字詞。

沮喪、躡手躡腳、打攪、天方夜譚、潭水、羞愧難當。

三、提問,分析問題,深究文章內涵

(小組討論。)

找出文中“唯一的聽眾”──老婦人的有關人物描寫,説説老婦人騙“我”的代價,當時是怎樣想的?(在黑板左邊書寫“騙”字。)

1、文中相關的人物的語言描寫,神態描寫等。

2、學生通過合理的想象,作出回答,有道理的都應該得到肯定。

老婦人騙“我”以後,對“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請你用文中的一個詞回答。

變(書寫在黑板右邊)。

我變了,是像社會上的青年人受到壞人的欺騙一樣變壞了嗎?

不是。將文中第三段中關於“我”變了的話找出來學生一起朗讀。

(用一個箭頭聯繫“騙”和“變”)請你説説,為什麼是“騙”,卻讓我變好了。

老婦人的騙,是對;我;的鼓勵,激勵我的鬥志,是善意的……(騙變)

四、聯繫生活實際,暢所欲言自己在生活中的“騙”和“被騙”

是自己親身經歷的,表白自己的真情實感的最好,不管學生語言組織得是否優美,都應給予高度地評價。其他的,適當加以引導評價即可。

五、課後思考及相關練習

我們一般説祕密是要保守的,為什麼文中第五段“我”要“珍藏”這個祕密。

請你將文中你認為好的詞語或句子抄寫到你的摘記本上。

六上比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鹿和狼的故事》是新課標人教版六年級第四組課文的第二課,本單元的主題是保護環境、建設人類美好家園。本篇課文選編的意圖在於通過鹿和狼的故事所闡述的道理,懂得生物之間存在着的相互制約、相互聯繫的關係;懂得在生態的“舞台”上,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不能僅僅從人類自身的片面認識去判定動物的善益惡害。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略讀課文有其明顯而清晰的定位—它是訓練學生閲讀能力和增加閲讀體驗的疆場。因此,在略讀課文的教學上,我們應當更加相信學生,充分運用閲讀提示,以問題帶動全程閲讀,以練筆促成讀寫融合,全面提高學生的閲讀技巧和閲讀水平。

學情分析:

這篇科普文章篇幅較短,語言通俗易懂,對六年級學生來説,理解起來沒有很大的困難,因此,體會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懂得生物之間存在着相互制約、相互聯繫的關係,增強維護生態平衡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是學好本文的關鍵所在。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會正確讀寫“厄運、鋭減、維護、糟蹋、威脅、相悖、生機勃勃、一命嗚呼、苟延殘喘、面目全非、罪魁禍首”等詞語。

能力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借助工具書或聯繫上下文讀懂課文中的四字詞語。

2、能在快速閲讀的過程中提取文本信息,讀懂含義深刻的句子。

情感目標

懂得生物之間存在着相互制約,相互聯繫的關係;增強維護生態平衡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明白羅斯福之所以作出錯誤決定的原因。

教學難點:

懂得生物之間存在着相互制約,相互聯繫的關係,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教法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言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我採取引導法,以課文題目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然後組織學生討論探究並體驗,最後結合實際進行閲讀反思,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堂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

教學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是:導入激趣—整體感知—閲讀理解—練筆提升—總結拓展—自主作業。

1、導入激趣。

要求學生講讀過的與狼和鹿有關的童話故事。(目的在於引導在童話原則中鹿和狼的形象)

(板書鹿和狼)詢問學生鹿和狼”分別給在他們心裏的印象。

生自由解説:鹿的可愛、靈秀、善良、神奇;狼的兇殘,血腥

揭題導入。

(補全板書:鹿和狼的故事)今天我們要感受的這個鹿和狼的故事可能會與大家對於鹿和狼的習慣看法有所不同,尤其是與我們在某些童話裏讀到的觀念,更是背道而馳。

設計意圖: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起點,從學生的固有經驗和習慣思維出發,解讀出鹿和狼的童話角色以及其深入人心的習慣看法,以此與課文所講述的真實事件構成認知和情感上的巨大落差,形成閲讀張力,營造強烈的閲讀期待。

2、整體感知。

引導學生讀閲讀提示,帶着問題去讀課文。

閲讀提示

(1)想一想凱巴伯森林大批的狼被獵殺後所造成的後果。

(2)認真讀讀課文的最後一段,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要求學生在自讀的過程中劃出難懂的詞語和句子。

(1)交流難懂的詞彙。

隨機滲透:理解詞語既可以聯繫上下文,也可以藉助工具書。

(2)交流難懂的句子。

檢查自讀效果。

設計意圖:國小語文一項很重要的閲讀能力訓練就是對文本作出解釋的能力。教師要善於抓住文本中比較有價值的語言現象,讓學生讀懂並作出解釋,從而輻射到對全文內容的理解,而不是進行毫無重點的條分縷析。這個片段重在以閲讀提示為引擎,發動全文的閲讀理解,學生能讀懂的不需要講,在認知上產生困難的地方要精講,並最大程度的引導學生進行解釋,實現有意義的生生互動。此外,教師還得適當進行學法的滲透和訓練。

3、閲讀理解。

出示閲讀思考提示

思考題1:羅期福為了保護凱巴伯森林裏的鹿採取了哪些措施?結果怎樣?

思考題2:為什麼説狼是森林的保護者?

思考題3: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分組交流討論。

學生彙報從書中發現的知識。

教師總結。

4、練筆提升。

結合課題,聯繫課文最後一段,在小作文本上寫下自己真實的閲讀感受。

寫作框架:凱巴伯森林裏發生的這個“鹿和狼的故事”讓我真正懂得了。

設計意圖:練筆的過程既是對文本的再度認知和把握,也是對閲讀過程的縱深和提升。本次練筆從課題的反思和文章最後一段的理解出發,重在形成科學理智的觀念,根植於學生的心中。在這樣的練筆點評中,需要教師仔細聆聽,尤其對學生表達上的流暢、清晰、深刻予以關注。最後的點評,試圖在學生中銘刻一種全新的科學辯證的環保理念;同時可以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科學辯證思維的能力。

5、總結擴展。

小結:鹿的可愛、善良值得我們去珍惜,狼的兇殘、血腥同樣值得我們尊重,我們人類只有真正把自己當成是動物的夥伴,而不是大自然的主宰的時候,我們才能擁有鬱鬱葱葱、生機勃勃的生命世界。願我們能從《鹿和狼的故事》中獲得反思的勇氣和力量,在大自然面前能更加科學,更加理智。

6、自主作業。

新課程標準要求中年級學生引導學生觀察社會、觀察人生,為體現這一指導思想並突出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的宗旨,同時也為了強化學生加強維持生態平衡的意識,我安排如下作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一題來做。

(1)從報刊、電視、網上或生活中搜集類似的由於人類的片面認識而導致生態失衡的事例;

(2)談談你所瞭解的人類為維持生態平衡而做出努力的事例。

設計意圖:旨在加強學生保護環境和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板書設計:

鹿和狼的故事

狼吃鹿→消滅狼→鹿吃植被→林毀鹿死

不能違背生物界發展規律

教學反思:

語文應該是思想性和語言性的統一,應讓語文的思想性與語言性是統一在一起的,二者不可偏廢,也不可分離。可這篇課文似乎更側重思想性的。因此我想像這樣的課文如何做到思想性和語言性的有機結合?既讓學生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到中華民族語言文字的美,也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文章作者所表達的優秀思想,這是我以後的教學中應該考慮的。

六上比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瞭解筆的設計理念,設計的筆要美觀與實用相結合

2、學會觀察和分析筆的各部分的特點和功能,學習設計方法,能設計一款既美觀又實用的筆。

教學重難點:

運用設計理念,設計出既美觀又實用的筆。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1.讓學生猜謎語。

2.欣賞各種不同的筆,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的筆的世界。

二、探究分析

1、説一説筆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筆頭、筆桿、筆芯、筆帽)(瞭解筆的結構)

2、想一想,為什麼有的筆需要筆帽,有的不需要呢?筆帽有什麼作用?——功能

3、為什麼筆桿都比筆頭粗,為什麼不設計的一樣粗呢?粗細與什麼有關?——尺寸

4、筆桿前端部分的凹凸變化有什麼作用?材質是怎樣的?為什麼要這樣設計?——材質

5、如果一支筆價格非常昂貴,大家還會買嗎?——價格

6、想一想,你在平時使用筆的時候遇到過什麼問題?

a、筆芯會漏水。

b、筆水不夠,書寫時間不夠長。

c、筆寫完字不容易幹,會蹭到手上。

d、筆頭很怕摔,摔後容易寫不出字。

三、拓展設計思路

1、欣賞書中的作品,瞭解設計圖的畫法。

2、如果你是設計師,你想給什麼樣的人設計一個什麼樣的筆?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四、實踐探究

設計要求:1、美觀實用,功能獨特,。

2、作品的每一部分用釐米圖示表示出來,並附設計説明。

五、評價展示:

1、展示自己的設計作品,並進行講解。

2、你最喜歡哪支?為什麼?

六上比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欣賞歌曲《手拉手》,感受歌曲的情緒,瞭解歌曲所反映的當地人文背景及特點。

教學重、難點

感受音樂要素所表達的情感。

教材分析

《手拉手》歌曲為4/4拍,降E大調,單二部曲式。歌曲運用弱起、切分、附點的節奏,增加了歌曲的活力和時代性特徵,充分表現了歌曲熱情奔放的情感。演唱者富有激情和特色的演唱,使歌曲又具有通俗歌曲的特徵。

在歌曲結尾處,原文中有“阿里郎”的詞句。《阿里郎》是朝鮮半島人民最喜愛的民歌,“阿里郎”在這裏為虛詞,象徵這屆奧運會在韓國舉行。

教學過程(一份供任課教師參考的完整教案)

一、導入新課

1.創設情景:播放2008年奧運會主題歌《我和你》演唱視頻。

教師提問:還聽過哪首奧運會主題歌?

學生自由回答。

二、欣賞《手拉手》

1.初次聆聽《手拉手》。

教師提問:感受歌曲的情緒,歌曲分幾段?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講解:第一樂段由兩句組成,注意節奏,有休止符、跨小節連線,附點音符,旋律與歌詞結合在一起富於敍述性,顯得寬廣、舒展。

2.學生模唱。

教學要求:跟錄音哼唱,教師指導休止符、附點音符的時值要掌握準確。統一呼吸位置。

3.聽辨《手拉手》副歌部分。

師:你能説説這段音樂的情緒嗎?

生:此樂段的節奏舒展、情緒深情婉轉。

師:在這段音樂中出現了弱起、切分、附點節奏的運用,這樣能使歌曲更富有熱情、更具有號召力。讓我們來體會感受一下。

學生進行模唱。

4.聽辨《手拉手》結尾處。

師:歌曲結尾處出現了“阿里郎”的詞句。能説説是什麼意思嗎?

生:我搜集的資料説阿里郎是朝鮮半島人民的民歌,象徵着奧運會在韓國舉行。

師:你的知識真淵博,阿里郎的出現體現了舉辦國的民族特色。

三、課堂小結

《手拉手》表達了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特別是來自五大洲的運動員,手拉手在奧運五環旗下競技交流、團結奮進的友好情感。讓我們在歌聲中體會這份情感吧!

六上比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會並理解本課的部分字詞。

2、理清課文的思路,能運用修辭手法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3、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以心去愛護我們城市的樹,從而使我們增強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反覆地閲讀課文,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模仿作者的寫作手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同學們紅領巾佩帶的很整齊,那麼你們知道紅領巾的標識是什麼嗎?咱們知道紅領巾是少先隊員的標識,那麼你們知道哪些物體可以作為城市的標識呢?(大樓、公園、樹……)今天咱們就學習一篇新的課文。

2、出示課題,板書課題,齊讀:城市的標識

3、指出“識”是多音字,解題:什麼是標識?所謂標識, 是指用來辨認識別事物的標誌。課前,你瞭解了哪些事物可以作為城市的標識?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1、指名朗讀課文

2、檢查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擄掠 霓虹燈 遒勁蔚為壯觀婀娜

挺拔蒼勁 堅韌忠心耿耿芸芸眾生

3、理解一些詞語:

遒勁:雄健有力。形容樹枝。

饋贈:贈送。

芸芸眾生:芸芸:眾多的樣子.眾生:泛指人類和其它一 切動物.指一大羣無知無識的人。

川流不息:川:河流.息:停止。象河水那樣流個不停。比 喻來往的人或車輛,船隻很多。

4、理清課文思路:出示課文的三部分內容。

全文層次清晰,共分三個部分:

(1-5)段為第一部分(寫出了城市的雷同)

(6-15)段為第二部分(寫出了樹是城市的標識)

(16-17)為第三部分(寫出了為什麼把樹作為城市的識

三、精度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第一部分,畫出文中讓你感觸最深的句子, 説説你讀懂了什麼?

2、體會句子:文中對城市的雷同之處的描寫有哪些? 學生找找有關的句子來回答。

3、教師歸納雷同的地方出示出來:

(1)高聳的大廈和大樓。

(2)滿街的霓虹燈和高架的立交橋。

(3)街上川流不息的轎車。

(4)滿街的現代服飾和商品。

4、讓學生劃出含有“多保胎”、 “連體人”的句子,體會其句子,並説出“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四、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還有哪些物體可以作為城市的標識呢?快速閲讀課文的第二部分,想一想作者所指的城市的標識是什麼?(樹)

1、(出示問題)説一説文中列舉了哪些樹標識着哪些城市? 找出句子並讀一讀。

2、師歸納並出示一下內容:

香樟樹 杭州

法國梧桐南京上海

榕樹 福州 廣州

椰樹海口

油松 長春

圓冠榆新疆喀

國槐 北京

3、出示一些樹的圖片讓學生欣賞。

學習第三部分內容並出示最後三段文字。

1、體會文章最後三段的語言,作者給予城市的樹怎樣的讚美?

2、小組討論交流,教師點撥

(1)作者為什麼用大量筆墨描寫城市雷同?(鋪墊,為下文從正面寫城市的標識——樹,做好了準備)

(2)文中連用了三個只剩下了樹,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作者在本文中把樹當做一座城市的標識,其作用是表達對現代化城市樹木的珍愛,提醒和號召人們要自覺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使之與人和諧共存,共同發展。

我們知道了樹是城市的標識,自然界還給予我們一些花作為城市的標識咱們來一起欣賞一下,出示花的圖片。

四、拓展延伸:

想一想,應該怎樣去愛我們的樹,愛我們的大自然?

五、作業設計:

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板書設計:

城市的標識

樹標識

保護大自然

六上比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3、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4、初步瞭解小説的六要素。

教學重點:

體會運用外貌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查找有關作者阿累,《毀滅》《鐵流》及魯迅的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瞭解作者。

同學們,我們瞭解一個人可以直接接觸他觀察他,但對於像魯迅這樣已經逝去的偉人我們從何瞭解呢?對!通過他的朋友、親人、同事對他的評價中去了解。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我們學習和平時閲讀的文章中,在魯迅先生侄女周曄眼中魯迅先生是怎樣一個人?(知識淵博、善於教育、幽默、關心窮苦百姓)在著名作家蕭紅眼中是怎樣一個人?(愛笑,動作敏捷)在偉大的劇作家巴金眼中魯迅又是怎樣一個人?(關心平民,深受愛戴)

這些都是熟悉瞭解魯迅先生的人對他的看法和評價,那對於一個和魯迅僅有一面之緣的公交車售票員阿累眼中,魯迅先生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今天我們將一起走進阿累眼中的魯迅。

課前經過預習,談談你所瞭解到的阿累?(課件出示)

二、自讀自悟,通過外貌體會魯迅精神。

1、談話:當你看到一面這個題目的時候有什麼疑惑?經過預習,誰説説一面指的是——(生:一面之交)(板書:一面 之交)誰和誰的一面之交?又是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2、快速默讀,瞭解小説六要素

(師巡視:不動筆墨不讀書)學生彙報,師板書。(魯迅和作者的一面之緣;事情發生在1932年秋的上海;師:那是魯迅逝世前的四年,作者正是在魯迅死後回憶四年前的這一面才寫的文章。這件事情的起因是——時間沒到,書店看書;經過是——沒錢買書,魯迅贈書;結果——認識魯迅,受到激勵。(板書)

師:剛才我們説的這幾點就是小説的六要素(板書)

3、師生交流《一面》所處的時代背景。

師:我們知道故事發生在1932年,也就是魯迅逝世前四年,當時魯迅五十二歲。那一年的中國大地上發生了什麼?

出示課件:(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 發動“九·一八”事變,企圖侵佔上海作為繼續侵略中國的基地。1932年1月28日——日軍在上海製造“一·二八事變”,魯迅在火線中。次日避居內山書店。2月6日,由內山書店朋友護送至英租界內山支店暫避。5月5日——中國與日本簽署《淞滬停戰協定》。7月18日——日本出兵攻打中國熱河、察哈爾,長城戰役爆發。)

我們的故事正是發生在這樣的恥辱的歷史背景之下。

4、第二次快速瀏覽課文,體會魯迅的瘦。

(1)勾畫出描寫魯迅外貌的句子,並在旁邊寫下你的感受。(師巡視)

(2)仔細品讀寫魯迅先生外貌的句子,讀了課文魯迅給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板書:瘦)從哪裏看出來?交流魯迅的“瘦”: “面孔黃裏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竹枝似的手指”、“他的臉──瘦!”、“他的手多瘦啊!”。

(3)交流“瘦”。

師:是啊!魯迅怎麼會這麼瘦啊?同桌討論一下。可以從文章中找出來:正如作者所説:“憎惡黑暗有如憎惡魔鬼,把一生的時光完全交給了我們的民族,以為越老越頑強的戰士!”“這位戰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給沒有休息的艱苦工作毀壞了!”)(課件)

師引導:你會從課文中找答案,真了不起。魯迅先生曾經説過: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可見,魯迅先生真的是忘我地工作,他是累成這樣的。

生回答,師引導:你會聯繫課外已有知識學習,很會讀書。是的,魯迅先生是被工作拖垮的,直到逝世前三天,他還為曹靖華的譯作《蘇聯作家七人集》寫了序;逝世前兩天,還在寫作《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5、交流“精神”。

師:作者對魯迅的外貌描寫除了讓你感覺到瘦,你還感覺到什麼?從哪裏看出來?板書:(精神)魯迅的“精神抖擻”:“頭髮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着”、“鬍鬚像濃墨寫的隸體一”。

朗讀指導,讀書精神的感覺,讀出魯迅堅強的個性,讀出魯迅的精神抖擻。

6、分組讀描寫外貌的句子,指導學生朗讀三處外貌描寫,學習寫作方法。

齊讀(教師手勢指導)後思考:這三次描寫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相同都是瘦,不同遠、近、更近)(課件出示)

(1)我向裏面望了一下──陰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個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國人。

(2)他的面孔黃裏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髮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着。鬍鬚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3)我很驚異地望着他:黃裏帶白的臉,瘦得教人擔心;頭上直豎着寸把長的頭髮;牙黃羽紗的長衫;隸體“一”字似的鬍鬚;左手裏捏着一枝黃色煙嘴,安煙的一頭已經燻黑了。

8、總結:這些外貌描寫抓住人物的特徵來寫,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從這些外貌描寫中我們更可以感受到魯迅先生崇高的精神和偉大的人格力量。

三、仔細品讀魯迅對青年的關懷

1、從對話入手,體會關懷

師:當作者沒有錢買書時,魯迅給予了什麼幫助呢?你從中體會到什麼?再次快速讀課文,我們可以從他們的對話入手。在旁邊寫出批註,從魯迅的話中作者感受到了什麼,你又感受到了什麼?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出示課件)

通過幾次對話,體會作者的心情和感受。

2、朗讀指導魯迅的幾次話以及我的感受,從而體會魯迅對青年人的關懷。

3、體會一面給我帶來的影響。

這一面對“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談自己的感受。

(這一面給人的力量是無窮的:以“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時刻記住魯迅先生和勞苦大眾永遠在一起的!)

5、反覆讀“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感受作者受到的鼓舞。

師:這一面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所以,作者牢牢地記住了這難忘的“一面”。從中可以看出魯迅先生對青年一代的的關懷,所以作者説 “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當作者面對飢餓時會想到——“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當作者被反動派迫害時會想到——“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當作者在馬來西亞被驅逐時會想到——“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當作者被抓時,還是會想到——“魯迅先生是同我們一起的!”;我們現在甚至還可以説魯迅精神是——“同我們一起的。”

是啊,一面之交,一生影響,萍水相逢,無私關愛。

(板書:之交,一生影響)

四、拓展寫作

過渡語:課文學到這裏老師已經深深感覺到同學們走進了阿累,走進了魯迅,為魯迅這位偉人的精神所鼓舞!

1、抓住特徵描寫外貌,並通過外貌描寫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

全文的最大成功之處,是通過贈書過程中對魯迅的肖像、語言和行動等方面的描寫,刻畫了魯迅先生的崇高形象。請同學們仿照本文的寫法,寫出一個人的外貌特徵。

2、出示範文。

3、學生習作,交流。

五、總結

“一面”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價賣書,親自送書給普通工人,這是對勞苦大眾的深切關懷;誠懇地推薦別人的書,先生又是多麼謙遜;那“微笑”“點頭”,藴含了先生對青年一代的信賴和希望;而先生那“黃裏帶白的臉”,那“竹枝似的手指”“瘦得教人擔心”的身體,正反映了他把整個生命都獻給了革命事業。

六、課後作業

蒐集魯迅關心青年成長的故事。

板書:

一面 之交

時間、地點、人物 小

瘦 精神

起因 説

經過 六

結果 要

一生 影響 素

六上比教學設計7

一、教材分析:

《百合花開》是九年義務教育國小語文教科書第11冊冀教版的一篇閲讀課文。文章介紹了一株生長在斷崖邊上的百合經過自己的努力,戰勝了惡劣的環境終於成為斷崖上最美麗的風景。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讀通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懂得斷崖邊上的百合為什麼要努力開花。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作品中清新質樸、意味深長的語言。

(3)感受百合花的形象,感悟人生。

2、過程與方法

(1)以讀為主,以學生的自我感悟為主。

(2)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關鍵語句進行品讀、想象,感悟文中藴含的人生哲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悟百合花堅強自信執着的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文章所藴含的深意。

四、學生分析:

六年級學生是國小高段的結束年級,處在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在字詞和語句方面有了一定的儲備,在語文學習的知識技能上,具有一定的識字、閲讀和寫作的能力,同時這一時期,學生的有意注意開始明顯發展,思維方式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

五、教學設計:

(一)複習前文,整體回顧。

教師:同學們,上節課你們初讀了課文,並且學習了課文的1-8自然段,誰能給大家説説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學生彙報交流。

預設:一株生長在斷崖邊上的百合經過自己的努力,戰勝了惡劣的環境終於成為斷崖上最美麗的風景。

(二)創境導入:

1、教師:同學們,你們見過百合花開放嗎?我們一塊兒來看看。播放課件。

2、教師:百合花的美麗讓人驚歎,看到花開冰心奶奶曾經這樣説:播放課件,教師配樂讀。今天讓我再次走近百合花用心去感受這成功之花奮鬥的淚泉。齊讀課題:百合花開,融入剛才欣賞畫面的想象有感情地再讀課題。

(三)新授,賞析文本。

1、學生自讀課文。

請你們自己默讀課文第9~15自然段,勾畫出描寫百合花開的句子,反覆讀一讀,從百合的表現中你感受到了什麼,試着用簡單的話或詞語加批註。

學生自由讀,

2、反饋彙報,品悟語言。

教師:誰想給大家讀讀你勾畫出來的句子,談談自己的感受?

A生:在野草……嘲笑它了。

師:教師出示句子,兩句話哪句話好?“終於”讓你感受到了?

學生彙報:我感受到百合開花非常不容易。

教師:百合從野草,到花開都經歷了什麼呢?

生:經歷了別人的嘲笑和譏諷。風霜雨雪。惡劣環境的考驗。

師:歷經了這麼多的不容易之後,百合開花了,真讓人欣喜呀!誰能再來讀讀這一段,讀出百合開花的艱難以及那份欣喜?教師指名讀。

師:誰再給大家讀讀這句話?學生再讀句子。這株百合我聽出了真的不容易。這株百合我聽出了花開的欣喜。

B生:百合花……淚滴。

師:誰還想給大家讀讀你勾畫出來的其它句子,談談自己的感受?學生讀句子。

教師:想一想,人們通常是在什麼時候流淚?

生:傷心。生:特別感動。

師:這時的百合是難過還是高興呀?生:高興。

師:不僅僅是高興呀!而且是極度——生:高興,高興得都——生:哭了。喜極而泣呀!

這時候百合內心裏非常複雜,如果你就是那株百合,你的心裏會怎麼想呢?

學生彙報交流。

預設:不敢嘲笑我了;努力沒有白費,值得;(中間相機找學生帶着感受讀)我終於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師:斷崖上的一株百合,頂着風雨,不怕譏諷與嘲笑,終於開出了最美麗的花朵,這是多麼值得驕傲的事情啊!誰能帶着這種感受讀一讀,把你的高興分享給大家?

來,咱們一起讀。

C生:年年……百合。

師:誰還想給大家讀讀你勾畫出來的其它句子,談談自己的感受?

師:原本那一株斷崖邊上的百合,開花了,完成了自己的莊嚴使命,它驕傲了嗎?生:沒有。它停下開花的腳步了嗎?生:沒有。

教師:百合沒有停下它的腳步,而是繼續努力地開花,它在想什麼?

學生:它在撒播自己的種子,它在傳承自己的後代,它在傳承自己的精神。

教師:如果它是一個人,最像生活中的什麼人?這是一種什麼精神?

生:最像媽媽,這是一種母愛般的奉獻的精神。

教師:現在整個山谷都開滿了潔白的百合,誰能通過朗讀把我們帶到這漫山遍野都盛開着百合的地方?生朗讀

教師:誰能再給大家讀讀,讀出百合那種母愛般的偉大情操。學生朗讀。

D生:幾十……落淚。

教師:滿谷的百合彷彿就在我們面前了,人們給這個美麗的山谷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生:百合谷。美麗的景色引來了無數欣賞美的人們。同學們看看這句話,自己先讀一讀。

教師:來欣賞百合的人很——生:多。你從哪些詞語或句子中感受到的?

生:從城市,從鄉村,千里迢迢,(……)

教師:人們是怎樣欣賞百合的?

生:孩子們跪下來快樂地嗅着百合花的芬芳。生:情侶們手拉着手,許下“百年好合”的誓言。生:無數的人看到這從未見過的美麗,感動得直落淚。

教師:除了孩子和情侶,還有誰也會來看百合?他們會怎麼做呀?

學生彙報交流:老人——欣慰;詩人——作詩;病人——樹立自信。

教師:這段話寫的是人的表現,作者僅僅是想寫出人的表現嗎?

生:我覺得這些都是為了襯托百合花開,説明百合花開是一種很壯觀的景象。

師:這一段沒有直接講百合開花什麼樣,而是藉助人們的表現襯托百合花開的情形,這寫作方法,叫做側面襯托。(點到為止)

教師:讓我們大聲齊讀,讀出百合開花的美,讀出人們的感動。

3、品悟百合精神。

師:百合花開了,開在了斷崖上,開在山谷裏,它的精神也開在了我們心上,從斷崖邊上的一株百合,到漫山遍野的百合,(出示相關圖片)二者你更欣賞誰呢?

生:我欣賞第一株百合,因為它的自信,執着,持之以恆。(板書)

生:我也欣賞第一株百合,因為它全心全意地來做事情,面對蜂蝶鳥雀的嘲笑它也不氣餒,自信。

師:文章中那句話最能體現百合的堅強,自信,持之以恆》出示課件:朗讀(教師指導朗讀方法,排比句朗讀要注意就像爬台階一樣)

生:我更欣賞漫山遍野的百合,因為它們繼承了第一株百合的精神,都很自信,都具有持之以恆的精神。

師: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呀!出示課件:默默

教師:看着看着,眼前的兩幅圖片慢慢融合為一體,滿山遍野的百合

彷彿找到了知音,面對我們會心的微笑。

師:靳老師讀了這篇課文之後,情不自禁地寫了一首小詩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我就這樣把這株百合種在了自己的心裏。請你們跟着我一起來讀一讀。(出示文字投影,師生齊讀)

(四)昇華情感,解讀作者。

師:感謝作家林清玄為我們寫出了這麼經典的作品。曾經的林清玄就像百合花一樣,開始只是一株小草憑着執着的信念,持之以恆的精神,完成了他作為一名作家的使命。文章在寫百合花,也在寫他自己,

師:這篇課文的原文叫作《心田上的百合花》,選編入我們教材的時候,編者改成了《百合花開》。

師:原來的百合花開只在作者心田上,現在的百合花也開在了——我的心田上

生:你的心上。

生:所有人的心上。

教師:想不想認識這位名家?(出示照片以及文字)

(五)教師結語:今天的課我們就上到這裏,課下就請你用你的文字作種子,在你的心田上也種下一株純潔的百合。下課!

六上比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欣賞歌曲《啊,高山》。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鼓勵青少年努力學習科學,攀登科學的頂峯。

2、初步學會八六拍的指揮圖式。

教學難點:聽音樂給歌曲劃拍子。

教學重點:初步學會八六拍的指揮圖式。

教學過程:

一、欣賞歌曲《啊,高山》。

(1)、初聽《啊,高山》錄音。

(2)、歌中的“高山”是指什麼?(高山是指科學的高峯)

教師介紹:這首歌的歌詞是受馬克思的名言啟發而創作的。馬克思的名言是“登向科學高峯是沒有平坦的路可走的,只有不畏艱險,敢於沿着崎嶇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登上光輝的峯頂。”

(3)、八六拍的含義,即以八分音符為單位拍,一小節內有六拍。

八六拍的強弱規律:強、弱、弱、次強、弱、弱。

(4)、學生練習八六拍的指揮圖式。

(5)、有感情的朗讀歌詞,隨錄音範唱做揮拍練習(第一樂段)。

(6)、學生簡單唱歌曲,感受歌曲第一部分音樂具有敍述性,優美而平靜。

(7)、第二部分為兩個樂段,四四拍。

(8)、第二樂段在“啊,高山”富有想象的音調後,節奏突變,使用附點和八分休止符,連續的0節奏型表現了青少年向科學高峯進軍的頑強意志。

(9)、第二樂段歌詞是X的名言,音樂變得寬廣起來。

(10)、歌曲後半部分節拍變化了

二、復聽《啊,高山》.

(1)、前半部分學生可輕身跟唱。

(2)、學生自己劃拍。

三、教師小結

這節課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遨遊了銀河,引發了我們對太空的興趣,激發了學習科學知識的熱情。此外,還學習了新的節拍:八六拍。

六上比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①透過樸實但飽含感情的語言,體會友人熱愛故土的深情,理解美籍華人深厚的民族感情;

②以棗核為線索結構全篇,突出主旨的精巧構思;

重點難點: 以棗核為線索結構全篇,突出主旨的精巧構思。

一、 直接導入。

明確我們的學習活動:

1、賞讀語言,咀嚼友人深情;

2、梳理思路,體會構思之妙:

3、學習圍繞線索組織材料,表達真情實感。

二、 放聲朗讀,整體感知課文:

注意下列詞語:

蹊(qī)蹺(qiāo), 掐(qiā)指一算 , 殷(yīn)切, 調(tiáo)皮, 嫣(yān)紅, 山坳(ào), 拐(guǎi), 掀(xiān)啟, 精緻勻(yún)稱,劈(pī)頭, 感慨(kǎi)良深,

風燭殘年,故弄玄虛,成家立業,踏訪,不約而同, 泛舟, 國籍。

思考交流:

1.讀完全文,請同學們説説,作者寫了一個什麼故事?作者想告訴我們什麼?

作者的一位故友託他從家鄉給他帶幾顆棗核的故事。

改了國籍,不等於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沒有一個民族像我們這麼依戀故土的。

2.這位老人對故鄉的思念表現在他的哪些言行中?

明確:

思鄉的心理活動:

1、心裏總像是缺點什麼2、體會出遊子的心境3、想廠甸,想隆福寺4、這裏一過聖誕,我就想舊曆年5、近來老是想總布衚衕院裏那棵棗樹。

第七自然段中“年紀越大、思鄉越切”、“想廠甸、想隆福寺、想舊曆年、想衚衕棗樹”等詞語就集中表達了老人的思鄉之情。

思鄉的行動:

這位老人親手栽垂楊柳、種睡蓮、堆疊假山,還想再種下棗樹。

三、賞讀語言,咀嚼友人深情:

1、這是一篇具體敍述同窗言行的敍事文章,同窗的很多言行值得我們欣賞品味。文中除了一些具體的事情外,還有更多的.詞也表達出了海外遊子深切的思鄉之情。老師先舉一例分析,再請同學們試着自己來找找,並作些簡單的賞析。

例如: 動身訪美之前,一位舊時同窗寫來封航空信,再三託付我為她帶幾顆生棗核。

明確:“再三”,表達出索取生棗核心情之急切,表現出思鄉之心切。“生”,為了試種。

①、擁抱之後,她就殷切地問我:“帶來了嗎?”我趕快從手提包裏掏出那幾顆棗核。他託在掌心,像比珍珠瑪瑙還貴重。

明確:“殷切”,表達心情的急切與真誠;“託”,表達對棗核的珍惜程度;“珍珠瑪瑙”,通過比喻加深了貴重的程度。

②、這是我開車到幾十裏以外,一塊塊親手挑選,論公斤買下,然後用汽車拉回來的。

明確:“幾十裏外”,老同窗不怕路途遙遠;“論公斤買下”,老同窗不惜重金購置;“一塊塊親手”,老同窗對此事的重視與認真。總之,表現了老同窗依戀故土的深情。

③家庭事業都如意,各種新式設備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總好像是缺點什麼。也許是沒出息,怎麼年紀越大,思鄉越切。我現在可充分理解遊子的心境了。

明確:身在異國,心繫故土,“都如意”,“都有了”也無法替代故鄉的温暖,無法彌補心上的缺憾。

引導:想象描述缺的是什麼?

缺的是踩在祖國大地上的踏實感及主人翁之感,缺的是與故友歡聚的温馨,缺的是故鄉親人的親情……

2、同窗的言行真實、生動、細膩,它們起伏於文中,生動地表現了同窗思鄉愛國之情的真切。請大家自由選讀我們剛才交流的精彩句段,讀出深情。

讓我們一起來誦讀第七節,同窗京腔京味的傾訴,注意段末的四個“想”,要讀出痴情,讀出情味。

3、結尾的理解:點明老華僑思鄉之情是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體現了中華民族巨大的凝聚力。

4、教師小結:通過我們剛才的賞讀和咀嚼,我們體會到:樸實的話語,只要飽含真摯的情感就能感動人。我們説話作文時就應該用這些樸實但飽含感情的語言來表達中心。

三、梳理思路,體會行文構思之妙:

1、既然這麼多的言行都能表達老人的思鄉之情,為什麼文章卻以幾顆小小的棗核為題?(思考“棗核”在本文中有何作用?)

明確:索要急切,不明用途。一設懸念;

如獲至寶,不宣用途。再設懸念。

作用:吊起讀者的好奇心,迫切想了解真相,引人入勝。

2、教師小結:棗核是本文的敍事線索,用棗核設置懸念,用棗核推進懸念,用“棗核”揭示懸念;“棗核”是抒發遊子思鄉之情的載體,更是一條凝聚這鄉情的感情線索,棗核將海外遊子之心與故鄉故土緊緊連在一起。棗核雖小,但在文中卻起到了以小見大的重要作用。小小的幾顆棗核凝聚着海外遊子深深的愛國情,濃濃的思鄉情。

我們要學習作者的寫法:選用細小的生活材料,以棗核這一事物為線索,曲折地表達一個有深刻意義的中心思想。

四、聯讀拓展,佈置作業:

記事寫人的文章,總有貫穿全文的線索,把記敍的內容有機地連綴起來,組成一個整體。線索猶如縫製衣服的線。做衣服,先要裁剪布料,然後用線把一塊塊布料縫製起來。沒有線,縫不成衣服;記敍性文章如果缺少線索,容易成為一盤散沙。請大家回憶我們學過哪些以事物為線索的文章?

明確:如《繁星》、《皇帝的新裝》、《柳葉兒》、《草》

《皇帝的新裝》以“新裝”的奇怪特性為線索,寫了皇帝愛新裝,騙子做新裝,君臣看新裝,遊行穿新裝,揭穿假新裝。

你還記得我們學過哪些以中心事件為線索的文章嗎?

明確:如《社戲》按照“盼看社戲”——“去看社戲”——“懷念社戲”這一中心事件來構思全文。再現兒時在橋村的一段美好生活。

安排線索應注意的問題:

(1)注意線索必須和所寫的內容緊密相關。必須有利於記敍情節的展開,必須有助於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

(2)線索一經確定,就要用它組織所要表達的內容。

(3)線索的安排還要注意所寫內容的層次性,做到首尾呼應,使全文上下一貫,結構嚴謹。

作業:

1、週記:你和你的小夥伴從相識到相知,友誼逐步加深。選擇與此相關的幾件事來寫,再現這一段美好的經歷。

要求:標題自擬,必須圍繞線索組織材料,寫出真情實感,不少於600字。

2、課後積累:古今的詩詞歌賦中吟誦思鄉情感的詩篇佳作。

棗核

蕭乾

索棗核 ----> 見棗核---->種棗核

設置懸念 慰藉鄉思

線索

[餘老説:閲讀教學中最自然最實惠的語言實踐方式就是讀寫結合。]

六上比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描寫人物的方法中感受老教授高貴的品質。

3、進一步學習課文,感悟文章的寫作特色。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抓住老教授言行的句子,同學間相互交流、討論,感受人物的品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老教授愛護、鼓勵年輕人成才的美德,體會“我”對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抓住老教授言行的句子感受人物的品質。

【教學難點】:

理解課題,迴歸主旨;學習文章的寫作手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聽寫詞語:沮喪、幽靜、抱歉、羞愧、荒唐、聲望

(課堂檢查方式:將聽寫本收齊後全班齊讀這些詞語)

2、複述故事梗概: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出示課件:

文章記敍了“我”在一位__________真誠無私的幫助下,由沒有__________會拉小提琴,到能夠在各種文藝晚會上為成百上千的觀眾__________的故事。

二、回憶方法,合作學習

1、我們學過的描寫人物的方法有哪些?

外貌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等。

2、想一想,文章從哪些方面來描寫老教授的?分別寫出了老教授怎樣的特點?

3、小組合作學習

4、交流反饋

(一)、聚焦外貌,初識聽眾

1、小組派代表讀出相關語句並分析。

2、讀一讀,想想你的眼前出現了一位怎樣的老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出示課件:

“我感覺到背後有人,轉過身時,嚇了一跳: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靜靜地坐在木椅上,平靜地望着我。”

“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號樓,非常瘦,滿頭白髮,不過──她是一個聾子。”

“有一束陽光透過葉縫照在她的滿頭銀絲上。”

“她一直很平靜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靜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二)、辨析耳聾,再識聽眾

過渡語:這位“唯一的聽眾”最重要最特殊的特徵是什麼?

1、思考:她是不是聾子?從哪裏讀出她不是聾子?(引出妹妹的話)

2、引導學生誦讀,注意標點符號。思考:老人不但不是聾子,而且是聽眾中最會聽的人,很容易地聽出琴聲中的瑕疵,而她為什麼説自己“耳聾”?(聯繫第1-4自然段初次見面時老人看到的和聽到的語句,交流討論。)

3、討論、交流:如果老人不説自己“耳聾”,“我”會怎樣做?

出示課件:

“聾子?”妹妹驚叫起來,“聾子!多麼荒唐!她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曾經是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説她是聾子!”

總結:是啊,老人是為了“我”而“耳聾”呀!

(三)、聚焦眼神,走進內心

1、出示課件:理解體會“平靜”

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靜靜地坐在木椅上,平靜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靜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靜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2、三寫“平靜”,讀一讀,想一想,這眼神背後有着怎樣豐富的內心世界?老人在想什麼呢?請同學們聯繫上下文,展開想象,選一處寫一寫。(生完成練筆後交流,師生評議。)

·當我沮喪地想離開小樹林時,她平靜地望着我,彷彿在説。

·當我每天去小樹林拉琴時,她平靜地望着我,彷彿在説。

·當我漸漸奏出真正的音樂時,她慈祥的眼睛平靜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彷彿在説。

總結:看來傾聽就是要入耳地聽、入目地聽。唯有用心傾聽,才能讀出深意,浸透愛心。

(四)、聚焦話語,體悟內心

過渡語:如果説教授為“我”而聾,是不教而教的指點,那麼她詩一般的話語就是聲聲入耳的激勵。

1、誦讀話語,你覺得老人的哪些話打動你的心?

2、思考:①(第1句)到底是誰打攪了誰?老人為什麼要這樣説?

②(第2句)明明是“鋸桌腿的聲音”,老人卻説“我拉得非常好”,其實是──善意的謊言。老教授為什麼説“不介意我在場”?

③(第3句)老教授僅僅是在椅子上坐一會兒嗎?分明是在用心聆聽一個學琴者的苦衷。傾聽不僅要入耳,入目,更要入心。

④(第5句)有一次,她竟説“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快樂和幸福”,她為什麼這樣説?

⑤從這些句子中,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老婦人?

出示課件:

1、“是我打攪了你了嗎,小夥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兒坐一會兒。”

2、“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請繼續吧。”

3、“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每天早晨?”

4、“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夥子。”

5、“有一次,她説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快樂和幸福。”

總結:老教授並沒有給予“我”琴技上的指導,只是給予了“我”最寶貴的信心,使“我”練琴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三、拓展想象,討論鑑賞

過渡語:“我”心中珍藏的祕密在妹妹的驚叫聲中真相大白。後來會發生什麼?“我”心裏會有怎樣的感慨?會想些什麼?以後的每天早晨,“我”還會在樹林里拉琴嗎?老人還會早早地等着“我”嗎?“我”會跟老人説穿這個祕密嗎?老人會跟“我”説出事實的真相嗎?

1、課文使用了省略,展開想象,把這省略的內容、情景補寫出來。(生練筆,然後交流。)

2、討論鑑賞:作者寫了一段話。可是編進我們的教材。卻變成了省略號。你覺得是省略號好,還是這段話好?

出示課件:

我一直珍藏着這個祕密。珍藏着一位老人美好的心靈。每天清晨,我總是早早地來到林子裏,面對着這位老人,這位耳聾的音樂家,我唯一的聽眾,輕輕調好弦,然後靜靜拉起一支優美的曲子。我感覺我奏出了真正的音樂,那些美妙的音符從琴絃上緩緩流淌着,充滿了整個林子,充滿了整個心靈。我們沒有交談過什麼,只是在這個美麗的早晨,一個人輕輕地拉,一個人靜靜地聽。

總結:省與不省,都有味道,這就是閲讀的樂趣。同學們,我們把這段話一起讀一讀。

四、課堂小結:

情感昇華:“我”,從老婦人這裏,找到了自信,並由此獲得了成功,能熟練地拉出許多曲子,能面對成百上千的觀眾,這都要感謝這位慈祥的老婦人,感謝老婦人的熱情鼓勵,感謝老婦人的真誠關愛。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禮物,是世界上最具感染力的催化劑,它能使人振奮,它能激人奮進,從而獲得事業的成功。這也是我們同學要學習的一種精神:懂得鼓勵,懂得幫助,懂得關愛。

五、佈置作業

1、積累文中優美的句段,背誦喜歡的段落。

2、寫一寫你的親人朋友是怎樣鼓勵你的。

板書設計:

唯一的聽眾

“我”──敬佩、感激──>老教授

音樂白痴真誠的鼓勵

小提琴手平靜的眼神

六上比教學設計11

一、本單元的基礎知識

本單元是學生在已經學習了百分數的相關問題,初步理解了百分數的含義,會解決簡單的百分數的問題,掌握了一些解決百分數的基本技巧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二、本單元的教學內容

P87~99本單元教材內容包括百分數的應用,進一步運用方程解決有關百分數問題。

三、本單元的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加深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數的有關知識以及方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本單元重難點

1.教學重點: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有關百分數的實際問題。

2.教學難點:運用方程解決簡單的百分數問題。

五、學情分析:

本單元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正確理解了百分數的意義,瞭解百分數、分數、小數的互化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而且在分數混合運算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誰比誰多(少)”也有了一定的瞭解,知道如何用畫圖的方法體現出“誰比誰多(少)”的數量關係。而對於解答方法上學生也有類似的運用方程解決問題的經驗,這些都會為他們學習本單元的知識掃清障礙。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1997年至今,我國鐵路已經進行了多次大規模提速。有一列火車,原來每小時行駛80千米,提速後,這列火車的速度比原來增加了40﹪。現在這列火車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同學們,能自己通過畫圖,分析題意解決這個問題嗎?

二、百分數的應用。

(1)學生獨立畫圖。

(2)展示學生的成果。

(3)教師評價。

3.學生自主解答問題。

4.班內交流。

辦法一:80×40%=32(千米)

80+32=112(千米)

辦法二:80×(1+40%)

=80×1.4

=112(千米)

答:現在這列火車每小時行駛112千米。

三、試一試。

1.生活中的折扣。

遊樂場的套票原來每套30元,六一期間八折優惠,購買一套這樣的套票能省多少元?

2.思考:八折是什麼意思?

※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師評價。

※八折就是現價是原價的80%。

3.學生自主解答然後交流。

辦法一:30×80%=24(元)

30-24=6(元)

辦法二:30×(1-80%)

=30×20%

=6(元)

四、練一練。

1.教科書第26頁練一練第1題。

2.教科書第26頁練一練第2題。

3.教科書第26頁練一練第3題。

4.教科書第27頁練一練第6題

提示:“幾成”是什麼意思?

※成數主要用於農業收成

※幾成就是十分之幾。

※一成就是1/10,也就是10%

二成五就是2.5%,也就是25%

3、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五、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方法(一):80×40%=32(千米)方法(二):80×(1+40%)

80+32=112(千米)=80×1.4

=112(千米)

百分數應用題和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與方法是完全一致的。

六上比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從周總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簡樸的生活作風中,感受周總理的偉大人格。

3、領悟本課用樸實無華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現人物高尚人格的方法。

4、通過拓展延伸,進一步感受總理的偉大人格,瞭解刻畫人物的方式是多樣的。

教學重點:

陪同周總理審閲稿子這部分。

教學難點:

理清作者感情發展的脈絡,感受作者那種強烈的感情。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出示插圖)這就是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他生前喜歡在胸前佩戴一枚紀念章,紀念章上寫着這五個字(學生齊讀):為人民服務。周總理一生都用自己的行為實踐着“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2、今天,我們就跟隨著名詩人何其芳走進周總理的辦公室,目睹總理工作的情況,近距離感受總理的偉大人格。

二、自讀課文,探究品悟

1、自學要求:(先自己思考,再小組合作)

(1)想一想,課文是從哪些方面敍述周總理一夜的工作的?

(2)把使你感動的語句畫下來,讀一讀,再把你的感受講給同學聽。

2、全班交流自讀情況,教師順勢而導。

重點品讀以下句子:

(1)“室內陳設極其簡單,一張不大的寫字枱,兩把小轉椅,一盞枱燈,如此而已。”

理解“極其簡單”,指導朗讀,感悟“簡樸”。

(2)“他一句一句地審閲,看完一句就用筆在那一句後面畫上一個小圓圈。他不是瀏覽一遍就算了,而是一邊看一邊思索,有時停筆想一想,有時問我一兩句。”

想想可以用哪些詞形容周總理審閲稿件的情景。

從以下三個情景中任選一個,寫出作者的心裏活動:

情景一:看着寫字枱上一尺來高的一疊文件(約5000頁,兩百多萬字),“我”想

情景二:聽着總理説:“我今晚要批這些文件。你們送來的稿子,我放在最後。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覺,到時候叫你。”時,“我”想

情景三:聽見公雞喔喔喔地叫明瞭,“我”想

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相機指導朗讀。

拓展延伸,加深感悟

1、閲讀《周總理的一天》,你發現了什麼?

2、指名讀《周總理生命的最後一段歷程》,談感受。

3、指導朗讀課文最後一段,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4、人們懷念總理,謳歌總理的方式是多樣的。

(1)默讀故事《周恩來灑淚自疚:我對不起老百姓》和詩歌《你是這樣的人》,並根據自己的閲讀所得為《你是這樣的人》增添一行:一個 的人!

(2)作曲家三寶用音樂歌頌總理。欣賞紀錄片《百年恩來》主題曲《你是這樣的人》。

佈置作業

1、你又想用什麼方式來表達對總理的愛?可以是詩、讀後感、手抄報、講故事……

2、推薦閲讀:《偉人之初------周恩來》《共和國風雲錄》

六上比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 正確認、寫本課的新字生詞。

2、 默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瞭解尼爾斯是一個勇敢、善良、有愛心的孩子。

3、 讓學生快速閲讀,抓住重點詞語,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義。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自主閲讀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理解人物形象。

 教學方法:

探究法、自學法。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童話的世界裏豐富多彩、無奇不有。請同學們設想一下,如果我們變成了像拇指一樣大的小人,生活會有什麼變化呢?

(學生髮揮想象,暢想變化)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個有趣的童話:一個調皮的小男孩變成了和拇指一般大小的小人,並經歷了一些奇特的經歷。這就是瑞典女作家塞爾瑪·拉格洛夫的代表作《尼爾斯騎鵝歷險記》。

 二、 瞭解學習目標,明確學習方法。

提示學習方法:

1、 抓住重點句反覆朗讀,讀中感悟。

2、 同桌合作,取長補短。

3、 在書上做批註,以備交流。

4、 討論時注意傾聽,謙讓,團結,協作。

三、 自學課文,交流認識。

1、 自讀課文,解決生字詞。

2、 讀課文,想想自己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做好標記。

3、 小組討論重點詞語,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詫異:覺得很奇怪。

躡手躡腳:形容走路時腳步放得很輕。

懇求:懇切的請求、

4、 自己默讀課文,瞭解課文的故事情節。

學習方法提示:(1)藉助老師提供的原著故事簡介。(2)與同學探討交流。

5、 集體交流彙報,簡要説明課文的主要內容。

(一個名叫尼爾斯的小男孩,調皮搗蛋,不愛學習,好捉弄小動物。有一天,他被精靈用妖法變成一個拇指一般大的小人兒,被家中的一隻雄鵝帶上高空,隨一羣從空中飛過的野鵝開始了歷險的過程。路途中,尼爾斯機智、勇敢,從狐狸口中救了一隻野鵝,並和野鵝成了好朋友。)

6、 課文是按照怎樣順序敍述的?

(事情發展的順序。)

四、 細讀課文,感受人物。

1、 集體討論:尼爾斯是個怎樣的孩子?

2、 課件出示句子:

尼爾斯非常調皮,要麼追得鵝滿地跑,要麼就拔鵝翅膀上的毛。鵝都非常怕他。

在一塊巨大的浮冰上面,整羣野鵝已近聚集起來,他們一見尼爾斯,就快樂地拍起翅膀來。

對比讀,談論鵝對尼爾斯的情感變化(從怕到喜歡)。從中你讀出了什麼?

(鵝對尼爾斯的感情有了轉折性的變化,主要是因為尼爾斯對鵝的態度前後有了很大的轉變,這種情感的變化從側面烘托了尼爾斯在這段經歷中逐漸長大了。)

3、 出示句子:

尼爾斯不禁憐惜起馬丁來,安慰他説:“用不着為他們拋棄你而傷心,休息一下回家吧!”“尼爾斯擔心極了,抓住馬丁的脖子,使勁把他拖到湖邊,又把他的頭浸到冰冷的湖水中”

反覆品讀尼爾斯對馬丁的態度(語言、行動)這些説明了什麼?

(説明尼爾斯善良、有愛心)

4.、品讀:尼爾斯睜開眼睛,看見狐狸咬着一隻野鵝,立刻趕過去喊道:“快把鵝放下!”狐狸看清他的敵人不過是個小不點,便毫不理會。尼爾斯急了,一把抓住狐狸的尾巴。

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這裏體現了尼爾斯的勇敢)

4、 小結:尼爾斯原先是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經歷磨難時他勇敢、善良、知錯就改、富有愛心的優秀品質便逐漸得到了體現。

 五、 交流學習體會。

學了這篇課文之後,你們都有哪些收穫呢?

(引導學生從以下反面考慮:積累了詞語,瞭解了課文內容,瞭解人物特點,培養閲讀能力等)

 六、 課後作業。

1、 畫出好詞好句,讀一讀,記一記。

2、 查找原著進行閲讀,瞭解更多的故事。

板書設計

尼爾斯騎鵝歷險記

鵝的變化

鵝怕他 ---------------------- 快樂拍翅膀

尼爾斯的變化

《尼爾斯騎鵝歷險記》教學反思:課前讓學生蒐集了有關《尼爾斯騎鵝歷險記》的故事,通過了解故事梗概,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閲讀時,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場面描寫和重要情節進行思考,體會作者在文章中藴含的思想感情。針對閲讀課的特點,鼓勵學生運用學習方法,自主學習,培養學生閲讀能力。

六上比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理清課文內容,瞭解課文表達順序,懂得“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2、透過對人物的動作、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知作者表達情感的方式。

教學重點:

感悟“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教學難點:

體會人物內心的活動,感知作者表達情感的方式。

教學過程:

一、揭題學習鏈接語瞭解學習內容

1、今天我們學習第四課:頂碗少年。

2、這是我國著名作家趙麗宏先生的作品,打開書、認真讀讀課文前面的“鏈接語”看我們可以怎樣來學習課文?

3、指名説。

二、整體感知,瞭解內容

1、讀詞。

異國 沉着 撫摸 肩胛 愧疚 附和 露天 結實

2、自讀課文,完成第一個問題,作者看到了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

3、哪幾個自然段寫少年表演的過程?(3~7)

4、默讀這幾個自然段,邊讀邊圈畫批註,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雜技表演?

三、合作探究

1、學生彙報交流。

2、在學生交流中,引導歸納。

如:你談的很好,這部分作者是抓住少年(神態)(動作)描寫,來突出表演的難度大、驚險

如:這部分是抓住(觀眾的反應)來突出表演,精彩、緊張、驚心動魄。

3、引導:剛才同學們談到的內容,是作者抓住少年,動作、神態及觀眾的反應來寫表演的驚心動魄。

4、再來瀏覽一下課文,作者還抓住什麼反應表演驚心動魄?

“頭頂那摞金邊紅花白瓷碗”,找找句子,有何感受?

四、提升寫法

1、結合板書歸納。

同學們,直接寫少年的表演(正面描寫)突出就行了,有必要寫觀眾的反應和碗嗎?

板書:(側面描寫)

(觀眾反應烘托表演,碗牽動着觀眾的心,是大家關注的目標,同樣起到烘托作用)

是呀,不可小視,這種多角度交差寫法,更能突出表演驚心動魄,更吸引人,使我們心中有如身臨其境,感受。)

2、作為一個少年,與我們年紀相仿,面對一次次表演失敗,內心一定有許多想法,作者寫到了嗎?

(1)寫到了,從哪兒知道的?(動作、神態))

(2)沒想到,只寫到什麼?透過少年的動作、神態,我們能感受到少年內心活動嗎?)

3、指名説。

台上並沒有慌亂,此時少年想……

場子裏一片喧譁,台上頂碗少年呆呆地站着,心裏想……

聽了老人的話,少年鎮靜下來,心裏想……

4、此時少年那麼豐富的內心活動,可是作者為什麼不寫呢?(你無法瞭解別人的內心活動的寫作要真實。)

5、你猜想老人説了一句什麼?

6、小結:是呀,在失敗面前不放棄,少年沉着、拼搏使他成功,獲得全場的掌聲,也令作者難以忘懷。

五、學習最後,揭示道理,總結昇華

1、齊讀第八自然段。

2、結合第一自然段內容,想象你從文章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麼?把你想到的內容寫下來。

“失敗是成功之母”。

“成功來自於拼搏”。

“成功來自於鼓勵與關愛”。

3、總結昇華。

整篇文章緊扣圍繞“驚心動魄”來描寫雜技表演的精彩,那為什麼作者不用“驚心動魄的雜技表演”為題,而用“頂碗少年”呢?

4、小結:是少年面對失敗的態度,是少年堅持拼搏,不輕易放棄,使作者總有一陣激動,同時給作者啟示,悟出一些人生哲理。

那就是面對生活中的挫折,要像少年一樣,勇敢面對,勇於拼搏,就會成功!

5、推薦趙麗宏作品:散文集《愛在人間》《瑪雅之謎》《生命草》。

六上比教學設計15

設計理念:

通過本節練習,進一步鞏固對圓的周長公式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練應用的圓的周長公式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多種練習方式,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推導出半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觀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靈活運用圓的周長公式,正確解決生活中有關圓周長的實際問題。

2、通過練習,推導半圓的周長公式,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通過系列訓練,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利用所學知道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推導並理解半圓的周長公式,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圓的周長,這節課我們上一節練習課。

二、基礎練習

1、花瓶最大處的半徑是15釐米,求這一週的長度是多少釐米?

2、花瓶瓶底的直徑是20釐米,求花瓶瓶底的周長是多少釐米?

3、鐘面分針長10釐米,它旋轉一週針尖走過多少釐米?

4、右圖是一個一面靠牆,另一面用籬笆圍成的半圓形養雞場,這個半圓的直徑為6米,籬笆長多少米?

圓的知識系列微課(五)《圓的周長練習》教學設計

三、綜合練習

1、填空:

1、當圓規兩腳尖間的距離為3釐米時,畫出的圓的周長是()釐米。

2、圓的周長是直徑的()倍,是半徑的()倍。

3、一個半圓,半徑是r,它的周長是(),直徑是d,周長是()。

4、在長10釐米、寬8釐米的長方形中剪下一個最大的圓,這個圓的半徑是()釐米,周長是()釐米。

5、一個圓的半徑擴大3倍,那麼周長擴大()倍。

2、判斷

(1)圓周率就是圓周長除以它的直徑的商。()

(2)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3)圓越大,圓周率就越大。()

(5)π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

(6)半圓的周長就是圓周長的一半。()

3、選擇

(1)圓周率π的值()3.14.

A、等於B、大於C、小於

(2)用一根長9.42分米的鐵絲圍成一個鐵環,這個鐵環的半徑是()。

A、3分米B、1.5分米C、3.14分米

(3)圓的半徑增加2釐米,它的直徑就增加了()釐米,它的周長就增加了()釐米。

A、22πB、24π

C、42πD、44π

四、拓展練習

計算右面圖形的周長:

圓的知識系列微課(五)《圓的周長練習》教學設計

五、回顧總結:

本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標籤: 六上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9rg6n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