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國小數學《比一比》教學設計

國小數學《比一比》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國小數學《比一比》教學設計

1、使學生知道同樣多、多些、少些的含義,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2、初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滲透對應思想。

3、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探索的良好品質。

教具、學具準備:

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學生準備5個圓形、5個三角形、5個正方形。

教學過程:

一、 複習:從1數到10。

導入: 昨天我們學習了數一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一比。 (板書:比一比)

二、新課

(一)同樣多

1、看圖説話:教師貼出4個圓紙片,學生數一數有幾個,再貼出4個三角形紙片,學生數一數有幾個。看着這圖,你能説一句話嗎?那你是怎麼知道它們同樣多的呢?一個圓紙片對着一個三角形紙片,所以我們就説,圓紙片和三角形紙片同樣多。

2、比一比:請伸出你的雙手,我們用一個指頭對着一個指頭的方法來比較一下兩隻手上的手指頭是否同樣多(師生一起做,然後同桌互相做)。

3、動動手:教師在黑板上貼3個○(學生跟着在台下襬),要求對着○擺□,□要和○同樣多。指名一人在黑板上擺,其餘同學在下面擺,擺完後説説擺的方法。

4、同桌左邊的同學擺任意個□,右邊的同學擺△,使得□和△同樣多。説説擺的方法。

5、找一找:在p6、p7的圖中找出同樣多的東西。

(二)多些、少些:

1、教師貼出4個三角形,學生説是幾個,再貼出3個正方形,學生説有幾個。問:三角形和正方形同樣多嗎?你怎麼看出來的?(教師伺機連線)教師引導學生:三角形有剩餘,正方形沒有剩餘,我們就説正方形少些,三角形多些,也就是説三角形比正方形多。(板書:多些、少些)

2、教師在黑板上貼2個○和3個△。提問:怎樣比較○和△誰多誰少?(同桌同學商量。)指名説。

3、找一找:在p6、p7的圖中找出什麼東西比什麼東西多或少的。

4、學生動手操作: ①第一行擺3個○,在○下面擺△, △要比○多1個。 ②第一行擺4個□,在□下面擺△,△要比□少2個。 ③要使下圖中第一排比第二排多2個圓,應該怎麼辦?

三、練習

1、p11、12 練習 1-4題。

2、找一找我們教室裏有什麼東西是同樣多的,什麼東西是多些,什麼東西是少些的?

四、小結:今天我們學會比較多少,明天我們要學習比較長短,請同學們每人準備一把尺子,一支用過的鉛筆。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自認為最大的亮點是選用的材料很簡單,都是運用身邊的資源。

《比多少》這一課是在學生原有比多少方法的基礎上,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本節課,我根據剛入學兒童的認知特點,運用有趣的動手操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供多種形象的事物,給學生充分的學習資源。

課的主要環節引導學生有組織有目的的'操作,嘗試各種比較的擺法,在師生、生生合作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親身操作、觀察,充分體驗和感悟同樣多、多、少的含義。在學生原有比多少方法的基礎,通過圖片的幫助和教師的引導,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多少。在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去觀察、操作、嘗試。讓學生積極開動腦筋,做他們想做的,在做中逐漸理解知識。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操作是本課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但是在操作中有不少學生玩起學具來,就停不下來,有的甚至忘記了老師提出的操作要求,隨心所欲地玩起別的花樣來。怎樣讓學生在操作中做到有目的地玩,在玩中學,並有始有終地完成老師交待的任務,我還需要進一步思考,找出相應的對策。

本節課還要注意有些學生會根據以往經驗:數量一樣多的圖片,頭和尾一般對齊,容易錯判斷為同樣多!

一年級國小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很大程度取決於他們對呈現材料的興趣,選取他們身邊熟悉的例子現身説法,喜歡玩的遊戲,不僅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能較持久地保持,以便深入理解。再講《比多少》一課時,我會以搶椅子的遊戲引入。首先五個人四把椅子,遊戲結果有一人沒有椅子,提問:為什麼有一人沒有椅子呢?學生很快説出:人比椅子多,椅子比人少。從而認識理解了多與少。再通過增加一把椅子繼續遊戲,使學生認識同樣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2e0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