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15篇)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圓的周長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15篇)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圓周率的意義,能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並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

2、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及動手操作能力。

3、初步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辨證思維方法。

4、結合圓周率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推導並總結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深入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教學準備:電腦課件、測量結果記錄、計算器、直尺、直徑不同的圓片、實物投影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老師這裏有一張圖片,同學們想看嗎?

師:請看大屏幕,這是我們學校的直徑是9米的圓形水池,為了同學們的安全,學校要在水池的周圍安裝上護欄,需要多長的護欄呢?你有辦法知道嗎?

師: 我們看這個水池的邊沿是圓形,安裝護欄的長度就是圓的周長。如果我們知道了圓的周長,這個問題是不是就解決了?

師:這節課我一起研究圓的周長。

板書課題:圓的周長

二、探究新知:

1、圓的周長含義

師:請看大屏幕,這是一個圓,誰能看着圓再説一説什麼是圓的的周長。

師: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做圓的的周長。

2、測量圓的周長 師:怎樣才能知道圓的周長是多少呢?師: 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圓片,你能想辦法測量出它的周長嗎? 生測量活動,師巡視。

師:誰願意説説你是怎麼測量的?

師:還有不同測量的方法嗎?

師多媒體演示。

我們可以在圓片上作個記號,然後把圓片沿着直尺滾動一週,這樣就測量出圓片的周長大約是31.5cm。

我們還可以用繩子繞圓片一週,作好記號,然後把繩子拉直,用直尺量出繩子的長度,就得到了圓片的周長也大約是31.5cm。

師:現在同學們都會測量圓的周長了,我們再來看圓形水池,請看大屏幕。請你用剛才的測量方法測量出水池的周長。

生:用繩子量出水池的周長。

師:水池那麼大,用繩子子測量太麻煩了,滾動就更不行了。

師:有沒有比測量更科學、更簡便的方法呢?

生:計算

3、探究圓的周長計算方法

①探究圓的周長與直徑的倍數關係

師:如何計算圓的周長呢?

師:我們可以回想一下,計算長方形的周長需要什麼條件,怎麼計算?

師:計算正方形的周長需要什麼條件,怎麼計算?

師 :同學們看,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都需要一定的條

件,計算圓的周長也一定需要(條件),那這個條件可能是什麼呢?圓的周長與什麼有關呢?請同學們大膽的猜測一下。

師:如果圓的周長與直徑有關,又有什麼關係呢?

師 我們再來看,長方形的周長與它的條件長和寬之間有什麼關係。

師: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條件邊長之間有什麼關係。

你們看,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都與它們的條件之間存在着倍數關係。我們可以猜測圓的周長與直徑之間也存在着(倍數關係)。

這個倍數會是幾呢?同學們來猜測一下,這個倍數大於幾

生1:大於2;

生2:大於3;

生3:大於4;

師:能説説你是怎樣想的?

師:你從圖上來看,圓的周長與直徑之間的倍數會大於幾。

生:直徑把圓平均分成了2份,半個圓的曲線的長比直徑長,圓的周長與直徑之間的倍數一定大於2。

師: 有理有據。我們再來看,圓的周長和直徑之間的倍數會小於幾呢?

生猜並説理由。

師:這個問題有點難,老師來作個輔助圖形,請看大屏幕。

(師多媒體演示圓外切正方形)

師:你發現了什麼?

生:正方形的邊長與圓的直徑相等,正方形的周長是直徑的4倍,而圓的周長比正方形的周長小,所以圓的周長與直徑之間的.倍數小於4。

師:你真聰明。通過同學們的猜想、交流,我們知道圓的周長與直徑之間存在着倍數關係,並且這個倍數在2和4之間,到底圓的周長是直徑的幾倍呢?同學們能不能想辦法求出來呢?

生:計算。

師:好,就用同學們這個辦法來求。先測量出幾個直徑不同的圓片的周長,再用圓的周長除以直徑,來找出圓的周長與直徑之間的倍數。

下面就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手中的學具來量一量,算一算,把計算的結果記錄在表格內,計算的時候可以請計算器幫忙。 (小組活動,師巡視。)

師:一定注意要測量準確,減少誤差。

(集體彙報交流)

師:哪個小組願意把你們的計算結果給大家展示一下。

(生説並展示結果)

師:請同學們來觀察這些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有什麼特點。

生:都比3大一點。

師:也就是説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實際上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是一個固定的數,我們把它叫做圓周率,(板書:圓周率)大家看用這個字母表示,(板書π)。

師:會讀嗎?(板書pài)

師:一起讀,用手在桌子上寫幾遍。

師:會寫了嗎?

師:π就是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它是一個固定的數,我們再看同學們計算的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為什麼都不一樣?

生:測量不準確。

師:很會分析問題,我們計算出的這些商都不一樣,是因為測量有

誤差造成的。

師:老師這裏有關於圓周率的歷史資料,同學們想看嗎?

師:請看大屏幕。(解説:古今中外,有許多數學家研究圓周率。其中,我國著名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祖沖之約在1500年前,計算出π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的計算精確到小數點後七位小數的人。比國外數學家得到這一精確數值的時間至少要早1000年。)

師:有關圓周率的歷史資料還有很多,如果有興趣,請同學們課下繼續蒐集,查閲好嗎?

師:好了,通過同學們的猜想、測量、計算,我們知道了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π倍。知道了直徑,怎麼計算圓的周長。

生:圓的周長等於圓周率乘直徑。

師:如果用字母C表示,那麼C=?

(板書C=πd)

師:如果知道了圓的半徑,我們還可以怎樣計算圓的周長?

(板書:C=2πd)

師:這兩個公式都是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利用它可以計算圓的周長。

由於π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在計算的時候,一般取兩位小數。(板書:π≈3.14)

三、實踐應用:

師:現在我們來解決幾個問題好嗎?

1、師:請看大屏幕,請你來算算在水池的周圍安裝護欄需要多長的護欄。生算,集體交流。師評價。

2、老師還有一題,請看大屏幕。(生讀,試做,集體交流。)

3、判斷題

4、思考題

四、小結。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圓的周長

教學重點: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教學難點:探究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故事導入,觀看後提問:

1.誰獲勝呢?

2.它們對自己跑的距離產生了懷疑,都説自己跑的遠……

3.拿起一個圓用手模一摸感知什麼是圓的周長。

二、新課

(一)介紹測量方法:

1.繩測法。

2.滾動法。

3.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化曲為直”的思想,知道繩測法和滾動法測量圓的周長,並讓學生感知這兩種方法的侷限性

(二)猜想。(三)實驗。

1.小組協作。

周長c (釐米)

直徑d (釐米)

周長與直徑的比值 (保留兩位小數)

……

……

……

2.彙報測量和計算結果。

提問:通過這些實驗和統計,你發現圓的周長和直徑有沒有關係?有怎樣的關係?

學生:發現每個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四)驗證結論。

(五)閲讀理解有關圓周率的知識。

三、練習

計算方法:

1.能説出圓周長的計算方法嗎?

c=∏d c=2∏r(板書)

2.根據條件,求下面各圓的周長。

d=10cm r=10cm

3.(略)

4.現在你明白小龜和小兔誰跑的路程長嗎?誰跑得快?

5.拓展練習。

四、總結。

你學會了什麼?請主動用你學會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有關圓的周長的問題。

附:教學設想

一、選擇與新知識最佳關係的生長點,巧制課件,導入新課。

“周長”是已學過的概念,但以前講的長、正方形的周長是指封閉折線的長度,而圓的周長是指封閉曲線的長度。一“直”一“曲”既有聯繫亦有區別。我抓住這一新知識的連接點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二、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給學生充分的探索空間。

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例:課件演示與實驗相結合,個別實驗和小組實驗相結合,講與練相結合,計算與測量相結合,談話與板書相結合,講與練相結合,計算與測量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給學生充分的探索時空,並且探究的題材對學生也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學生的角色由知識的接受者轉變為知識的構建者。

三、在研究性學習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數學交流能力。

小組探索通過測、剪、量、算一系列操作認識圓的周長與直徑有一定的倍數關係,巧用課件,概括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附:教後感:

這次“三新一整合”的活動促使我重温《新教材標準》,改進自己教學觀念,學習有關信息技術整合的新模式。本節課體現了我教學觀念的一些改變。主要體現在:

一、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探索時空。

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統一,隨着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偏重於“學”的研究(三新活動中的“新學法”)。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提供者和傳授者,而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學生不再是知識的接受者,而是數學知識的建構者。師生角色的的變化,使學生在學習方式上有了質的飛躍。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為學生重要的學習方式。圓的周長計算方法的探索,這題材對學生有一定的挑戰性,也就是和學生的現有認知狀態有一個適度距離(潛在距離),學生在這種狀態下的探究學習才是有意義的學習。本節課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探索出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二、利用課件,激發探究興趣、提高探究效率和培養探究能力。

課件動感的龜兔賽跑把全體學生引入課堂,理解了課題的含義、明確了學習的目的性,激發了探索的興趣。課件的幾次龜兔賽跑的介入,並逐級演示,再加上老師的啟發引導和學生的觀察思考有機結合,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了圓周長的含義,明確學習目的性,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

運用課件設計自學內容,大大節省了板書所用的時間,使學生探究數學問題的效率得以提高。正方形周長和圓周長比較,大圓周長和幾個內切小圓的周長和比較。通過課件的演示,對於引導學生説理,理解疑難問題,培養學生解決新問題的探究能力有着極為重要的作用。

三、巧妙設計練習,照顧全體,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本節課的練習全部是要利用課堂所學的內容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特別是通過小組學習形式讓學生利用圓周長的知識舉出能解決生活中哪些有關圓周長的知識這一開放性題型。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照顧了不同層面的學生。學生所舉的例子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創造性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運用了探究式課堂教學。上課後,也有許多地方值得我進一步深思。例如怎樣設問、問題開放到什麼程度、信息技術怎樣完美地和課堂整合、教學理念的進一步改變……

探究式課堂是否取得實效,歸根到底是以學生是否參與、怎樣參與、參與多少來決定的同時只有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才能讓課堂充滿生機。

附:評析意見:

對於劉老師上的《圓的周長》一節課,我們可以用九個字來概括,“觀念新,意識強,效果好”。從教學設計中和教學過程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劉老師的教學理念很先進,對“新課程標準中的數學學習和數學教學”有深刻的認識,也體現出較好的效果。

一、教學觀念上,劉老師的“個性教育意識”強

劉老師的“個性教育意識”強,可以從劉老師的課堂設計、課堂結構上都可以體現出來。課堂上學生的學習過程都是以小組的形式來開展的,學生之間通過協作、交流來共同實現學習目標。這種組織形式就能保證了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許多的學習機會,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人人都能得到發展,不同的人得到了不同的發展。

二、教學關係上,劉老師的“學生的主體意識”強

劉老師的“學生的主體意識”強,這一點不僅可以從教師的角色的轉變中可以看出來,還可以從教學時間的分配上得到體現。首先教師的角色在課堂上有很大的變化。教師不再一個人主導課堂,她把教學主陣地讓位給學生,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在課堂上,老師是不僅一個引導者,通過“龜兔賽跑”的故事,配合課件動畫的演示,一下子就把學生帶到探究問題的學習環境之中來。老師還是一個組織者,給學生分工,給學生目標和任務,其餘工作都讓學生自己去完成。學生都很好地利用這些時間和空間,動手操作,通過操作去探究和發現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係。老師不只是注重結論的學習,更是讓學生去經歷學習活動的全過程,從而使學生體驗到探究問題的樂趣。老師更是一位與學生平等的合作者,老師適時的點撥與啟發“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有關,大膽地讓學生猜一猜圓的`周長與什麼有關”。再如,老師藝術地把自己的測量結果與學生平等地呈現在一起,沒有一點強加給學生的味道。另外,為了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而不流於形式。劉老師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如探究和發現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學生用了12分鐘。這就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參與學習活動,儘可能地讓全體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人人動腦、動口、動手,從而真正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還學生學習的主人地位。

三、教學模式上,劉老師的“創新意識”強

在教學活動中,劉老師很注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其中練習的設計很有新意,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起着很大的作用。小組之間互相提出問題,或獨立解答,或討論交流。從學生提出的問題我們可以感覺到學生的創造力很強。如有的提鐘的時針轉一圈的長度、單車的車輪的周長、呼啦圈的周長等,還有地球的周長,大樹幹的周長等。這些問題都是我們生活當中所常見的現象。學生就可以利用今天所掌握的知識去解決這些問題。學生的收穫真的很大。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什麼是有價值的數學,生活當中的數學就是有價值的數學,有趣的數學,有利於學生髮展的數學就是有價值的數學。

四、建議

課件整合方面,為了讓學生從更深層次上接觸科學的真理,培養科學的態度和科學精神。可以在學生操作得到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的關係以後,設計一個較精確的計算圓周率的課件,讓學生對圓周率有一個更加清楚的認識。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理解圓周長和圓周率的意義,理解並掌握圓周長的計算方法,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猜測、驗證、操作等學習活動,探究圓周率的近似值,在這個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水平及動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了解祖沖之在圓周率方面所作的貢獻,滲透愛國主義思想。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圓周率的探究。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發思考

1.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教師:老師家的菜板有點開裂,你有好辦法嗎?(課件出示情境圖。)

學生:給它加一個箍。

教師:在它的邊緣箍上一圈鐵皮是個好辦法,那麼需要多長的鐵皮呢?

教師:求鐵皮的長度,就是求圓的什麼?

學生:求鐵皮的長度,也就是求圓的周長。

教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説一説,什麼是圓的周長?(板書課題。)

學生:圓一週的長度叫圓的周長。

教師:圓的周長與我們之前學習過的圖形的周長有什麼區別?

學生:以前我們研究的圖形都是由直線圍成的,而圓是由曲線圍成的'。

2.合理猜想,確定方向。

教師:圓的周長與圓的什麼有關?

學生:直徑、半徑。

教師:圓的周長是直徑的幾倍?

學生:……

教師:怎麼驗證你的猜測呢?

學生:量一量,算一算。

【設計意圖】呈現生活情境,引導學生直觀感悟什麼是圓的周長。因勢利導展開猜測,確定研究方向。

(二)設計方案,展開探究

1.探討設計方案。

(1)如何化曲為直?

教師:圓是曲線圖形,尺子是直的,怎麼辦?

學生:滾一滾,繞一繞……

(2)如何減少誤差?

教師:測量結果可能不準確,有什麼辦法儘量準確一點呢?

學生1:多量幾次,選出現次數量多的數據。

學生2:用計算器計算,提高正確率。

教師:除不盡怎麼辦?

學生1:用分數表示。

學生2:取近似數。

教師:一般保留兩位小數,比較方便。

【設計意圖】圓與學生以前學習的圖形有本質的區別——它是曲線圖形,如何化曲為直,學生根據生活經驗或預習知道用滾或繞的方法可以解決度量的問題。但如何提高準確性,遇到除不盡怎麼辦,這些問題對老師而言可能不是問題,對於學生而言卻是陌生的,教師對此必須有充分的預設。通過討論統一認識,為下面的實驗掃除障礙。

2.操作獲取數據。

小組合作測量數據,計算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物品名稱

周長

直徑

周長與直徑的比值

(三)交流討論,提升認識

1.交流質疑。

(1)小組彙報,教師直接將結果輸入電腦。

【設計意圖】在授課的多媒體課件中插入了控件,學生測量和計算的結果在播放狀態就可以直接輸入,既增加了數據的真實性,增強了授課的互動與趣味性,又便於開展討論。

(2)質疑不同數據。

教師:為什麼測量計算的結果不相同?

學生1:測量有誤差,繩子繞的鬆緊程度不同。

學生2:尺子不夠精確,不到一毫米只能估計。

教師:是不是尺子再精確一點,測量結果就準確無誤?

教師:有沒有其他的方法?

教師:有沒有唯一的得數?

【設計意圖】討論是必須的,對於學生的困惑不能以書本、師道尊嚴壓服,教師應讓學生暢所欲言,只有理解測量的侷限性,才更能理解圓周率的特殊性。

2.概括小結。

(1)圓周率的意義及讀寫。(課件出示內容。)

任意一個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的比值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我們把它叫做圓周率,用字母表示。它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3.1415926535……但在實際應用中常常只取它的近似值,例如≈3.14。

(2)概括周長計算公式。

如果用C表示圓的周長,就有C=d或C=2r。

(四)聯繫實際,解決問題

1.例題教學。

(1)出示教材第64頁例1。

一輛自行車輪子的半徑大約是33 cm,這輛自行車輪子轉1圈,大約可以走多遠?(結果保留整米數。)小明家離學校1 km,騎車從家到學校,輪子大約轉了多少圈?

(2)學生嘗試解答。

(3)規範書寫。

C=2r

2×3.14×33=207.24(cm)≈2(m)

1000÷2=500(圈)

答:這輛自行車輪子轉1圈,大約可以走2 m。小明騎車從家到學校,輪子大約轉了500圈。

2.鞏固練習。

(1)求下面各圓的周長。

①2×3.14×3=18.84(cm);

②3.14×6=18.84(cm);

③2×3.14×5=31.4(cm)。

(2)解決問題。

①一個圓形噴水池的半徑是5 m,它的周長是多少米?

2×3.14×5=31.4(米)

答:它的周長是31.4米。

②小紅量得一個古代建築中的大紅圓柱的周長是3.77 m。這個圓柱的直徑是多少米?(得數保留一位小數。)

3.77÷3.14≈1.2(米)

答:這個圓柱的直徑大約是1.2米。

【設計意圖】在練習中直接加入已知周長求直徑的問題,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在練習時可以追問學生:已知周長怎樣求半徑?防止學生形成思維定勢。

(五)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説一説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

2.介紹中國古代對圓周率的研究及偉大成就。

【設計意圖】對圓周率的研究體現了中國古代數學的高度成就,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絕佳機會,同時也要讓學生感受到現代科技的日新月異,從小樹立勇攀科學高峯的科學精神。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4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複習舊知(播放課件)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正方形的周長與什麼有關嗎?(邊長)那正方形的周長等於什麼?

2、揭示課題。

師:現在,老師給你們變個魔術。(演示課件圓)

師:有的同學反應可真快!什麼是圓的周長呢?這也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內容。(板書課題),誰能説一説什麼叫圓的周長?有的同學已經舉手了。

生:圍成圓的這條線的長就叫做圓的周長,

師:這條線是什麼形狀的?

生:曲線

師:是曲線,那你能完整地説一遍嗎?

生: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圓的周長。(演示課件)

二、引導探索,探究新知

1、測量圓的周長的不同方法

師:老師這裏有一個圓,那你們能告訴老師,“圓的周長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長”,同桌互相比畫一下。

師:你們能量出圓的周長嗎?(能)拿出你們的圓動手量一量,看看哪一組最會動腦筋,測量得又快又好。(學生小組活動)

師:老師看很多小組已經找到方法了,哪個小組願意第一個到前面來把你們的方法告訴大家?(學生上台演示講解)

師:這種方法還真不錯!還有沒有不同的方法?(再請一位學生上台)真善於動腦筋!為了大家看的更清楚些,老師把這兩種方法重新演示一遍,(演示課件1:球在直尺上滾動一週,直接量出球的周長。演示課件2:線繞圓一週,然後量出線的長度)請同學們看屏幕:

師:我們同學真是太棒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找到這麼多的好方法。那我們能不能用這些方法測量出所有圓的周長呢?

生:能!

(播放課件)轉動綁着繩子的小球形成一個圓:能用剛才的方法量出這個圓的周長嗎?生:不能!

師:那咱們能找到一種更簡便、更科學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嗎?

2、探討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

師:同學們真有信心!我們知道正方形的周長和邊長有關係,周長是邊長的4倍,那麼圓的周長和什麼有關係呢?

師:你覺得是和直徑有關係,説説理由好嗎?

師:現在請同學們觀察大屏幕,(課件)你發現了什麼?

生:我發現圓的直徑越長,它的周長就越長。

師:觀察得真仔細!那到底圓的周長與直徑有怎樣的關係呢?要解決這個問題,還請同學們繼續測量,測量前先聽好活動要求。(學生小組活動——測量)

師:好,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你們的實驗結果。

(把學生的實驗結果打在課件上)。

師:大家仔細觀察分析,看能發現什麼?

生:我發現了這三個圓的大小雖然不一樣,但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都是三點一幾。

師:這個同學真是好眼力。其他小組還有什麼不同的發現嗎?

生:所有圓的周長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師:看來大家的'發現都一樣,那我們再來看看這幾個圓是不是也有這樣的規律?(課件直觀展示三倍多一點)看屏幕,注意仔細觀察,看能發現什麼?

生:圓不論大小,它的周長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

3、認識圓周率:

師:説得真好。圓不論大小,它的周長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這是個固定不變的數,你們的這個發現和許多大數學家的發現是一樣的,人們通常把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這個比值叫做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板書)

師:好,現在請同學們打開書63頁,找出圓周率的概念,全班齊讀。

師:圓的周長和它的直徑的比值叫什麼?用什麼來表示?

師:老師收集了一些有關圓周率的資料,大家想看嗎?看屏幕。(課件)

師:看了這些資料後,你瞭解到了什麼?

師:我國古代人民真了不起!我相信:各位同學只要努力學習,將來一定會讓我們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4、推導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

師:剛才我們用圓的周長除以直徑求出了圓周率,那麼誰能説一説到底怎樣求圓的周長?能得出一個什麼樣的公式呢?

板書:C=πd

師:如果知道半徑怎麼求周長呢?

板書:C=2πr

師:這2個公式都可以來計算圓的周長,要求圓的周長必須知道什麼條件?

生:圓的直徑或半徑。

5、現在我們就用我們推導出來的公式來解決問題,請看大屏幕。

三、初步運用,鞏固新知

1、已知直徑、半徑求圓的周長

2、判斷

3、已知周長求直徑和半徑

4、提問:小猴甩小球形成的圓的周長你會求嗎?(課件)

四、小結

1、組織學生説説收穫:

這節課你們學到了什麼?

師:同學們從圓的周長、直徑的變化中,看出了圓周率始終不變。如果我們長期堅持這樣從變化中看出不變,你們就會變得越來越聰明。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明白什麼是圓的周長。

2、理解並掌握圓周率的好處和近似值。

3、初步理解和掌握圓的周長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周長。

4、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抽象概括潛力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潛力。

5、透過了解祖沖之在圓周率方面所作的貢獻,滲透愛國主義思想。

6、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及動手操作潛力。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對圓周率的認識。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直徑為5釐米、6釐米、7釐米的圓片各一個,有圓面的物體各一個,線,直尺,每組準備一隻計算器。

2、教師準備圖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動物王國正在舉行動物運動會可熱鬧了,想不想去看一看?

2、一隻小山羊和一隻梅花鹿分別在圓形和正方形跑道上賽跑,大家猜一猜最後誰跑的路程遠?

二、探究新知

(一)複習正方形的周長,猜想圓的周長可能和什麼有關係。

1、由比較兩種跑道的長短,引出它們的周長你會算嗎?(如果學生談到角或線的形狀,就順勢導:正方形是由4條這樣的線段圍成的,圓是由一條圓滑的曲線圍成的。)

2、(生答正方形的周長)追問:你是怎樣算的?(生答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師板書c=4a)那你們説説正方形的周長和它的邊長有什麼關係?(4倍,1/4)(師,正方形的周長總是它邊長的4倍,這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

3、圓的周長能算嗎?如果明白了計算的公式能不能算?看來很有必要研究研究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下面我們就一齊研究圓的周長。(板書課題:圓的周長)

4、猜想:你覺得圓的周長可能和什麼有關係?

(二)測量驗證

1、教師提問:你能不能想出一個好辦法來測量它的周長呢?

①生1:把圓放在直尺邊上滾動一週,用滾動的方法測量出圓的周長。師生合作演示量教具的周長。

②用繩子在圓上繞一週,再測量出繩子的長短,得到這個圓的周長。

2、①學生動手測量,驗證猜想。學生分組實驗,並記下它們的周長、直徑,填入書中的表格裏。

②觀察數據,比較發現。

提問:觀察一下,你發現了什麼呢?(圓的直徑變,周長也變,而且直徑越短,周長越短;直徑越長,周長越長。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關係。)

3、比較數據,揭示關係

正方形的周長是邊長的4倍,那麼,圓的周長祕直徑之間是不是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數關係呢?猜猜看,圓的周長可能是直徑的幾倍?

學生動手計算:把每個圓的周長除以它的直徑的商填入書中表格的第三列。

提問:這些周長與直徑存在幾倍的關係,(3倍多一些),最後師生共同總結概括出,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板書:3倍多一些。到底是三倍多多少呢?引導學生看書。

(三)介紹圓周率

1、師:任意一個圓的周長都是它直徑的三倍多一些,這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我們把它叫做圓周率,用字母∏來表示,用手指寫一寫。

2、圓周率是怎樣發現的,請同學們看課本小資料,講述並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3、小結:早在1500年前,祖沖之把圓周率算到了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比外國人早了整整一千年,這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數學史的巨大貢獻,這天,同學們自己動手也發現了這一規律,老師相信同學們當中將來也會有成為像祖沖之一樣偉大的科學家,根據需要,我們一般保留兩位小數。

圓的周長總是它直徑的3倍多一點。剛才我們是怎樣計算的?兩個數相除又可説成是兩數的比,所以這個結果就是圓周長與它直徑的`比值。我們把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叫做圓周率,用字母“∏”表示。這個比值是固定的,而我們此刻得到的結果有差異主要是測量工具及測量方法有誤差造成的。那圓周率的數值到底是多少呢?説説你明白了什麼?(強調∏≈3.14,在説的時候要注意是近似值,寫和算的時候要按準確值計算,用等號。)

(四)推導公式

1、到此刻,你會計算圓的周長嗎?怎樣算?

2、如果用c表示圓的周長,表示d直徑,字母公式怎樣寫?(板書:c=∏d)就告訴你直徑,你能求圓的周長嗎?圓的周長是它直徑的∏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

3、明白半徑,能求圓的周長嗎?周長是它半徑的多少倍?

三、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1、一張圓桌面的直徑是0.95米,求它的周長是多少米?(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2、花瓶最大處的半徑是15釐米,求這一週的長度是多少釐米?花瓶瓶口的直徑是16釐米,求花瓶瓶口的周長是多少釐米?花瓶瓶底的直徑是20釐米,求花瓶瓶底的周長是多少釐米?

3、鐘面直徑40釐米,鐘面的周長是多少釐米?

4、鐘面分針長10釐米,它旋轉一週針尖走過多少釐米?

5、噴水池的直徑是10米,要在噴水池周圍圍上不鏽鋼欄杆2圈,求兩圈不鏽鋼總長多少米?

四、課堂小結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想和大家説點什麼?

這節課,同學們大膽猜想圓的周長可能和什麼關係、有怎樣的關係,然後進行科學的驗證,發現了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你們正在走一條科學的研究之路,期望你們能堅持不懈的走下去。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6

一、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六年級“圓的周長”,教學確立基礎與發展並重的教學目標,着眼點不僅僅關注學生有沒有理解圓周長的意義。能不能運用公式計算圓的周長,而是如何來激疑,把學生身邊的問題數學化,並以“問題”為主線,通過“猜想——驗證”“探索——發現”來展開學生探索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促使學生主動探索,從而發現知識的一些規律和方法,並努力為學生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在實際運用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教學過程與設計意圖

教學目標:

1、創設情景學生通過猜想、嘗試、驗證、掌握圓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圓周長公式,並能正確運用計算圓的周長和解答有關簡單的實際問題。

2、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

3、培養學生大膽猜想、勤于思考、勇於探索的優良品質。

教學重點:掌握理解圓的周長公式推導過程

教學過程:

A、創設情境·激疑——提出問題

(出示摩托車里程錶)(1)師:這裏為什麼能反映摩托車行的路程呢?

(學生思考後師出示有計數器的跳繩作提示)

(2)師:你們跳過繩嗎?你想到了什麼?生答:和車輪滾動的圈數有關。

(3)師:你們知道滾動一圈的長度是什麼嗎?生答:圓的周長。

(4)師:用硬紙板表示車輪,請你摸摸它的周長(揭示課題)。

(5)用直尺測量圓的周長,你感到方便嗎?能不能找到比較簡便的方法?

設計意圖: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從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事物入手,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知識,以往在教學圓周長的過程往往比較注重公式的運用,比如計算圓形水池的周長等等,看似和學生比較貼近,但實際有幾個同學看見過圓形的水池,而且計算圓形的水池又有什麼作用,這樣所謂的實際問題是為了應用而應用,無法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因此,我設計這樣一個情境,摩托車的里程錶為什麼能反映摩托車行的路程,並引導學生從跳繩的計數器上去思考,把學生身邊的問題數學化,為學生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使他們感受到所學的知識能運用於生活。

B、師生共同提出假設

(1)請學生回憶正方形周長和邊長的關係(邊長×4)。

(2)師:能不能求圓周長時也找到這樣的倍數關係呢?

(3)師:測量的圓的什麼比較方便呢?生答:半徑、直徑

(4)師:請學生先畫幾條長短不一的線段作直徑畫圓

(5)師:觀察自己畫的圓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仔細觀察分小小組討論研究圓的周長和直徑是否存在倍數關係

(6)師:你估計周長是直徑的幾倍?

學生猜想:生1:3倍左右,生2:2倍左右,生3:5倍左右

(7)師:你有辦法驗證嗎?學生討論

演示:用繩繞的方法驗證(3倍多一點)

設計意圖:學生對於關聯知識的遷移是很有經驗的,比如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的計算都是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來推導面積計算公式的,求正方形的周長可以用邊長乘以4,圓的周長和直徑或者半徑有沒有這樣的關係呢?通過學生畫大小不同的圓,讓學生感到圓的周長和直徑可能有一定的倍數關係,在學生的猜想後,通過繩繞的方法加以證明,使學生確信周長和直徑存在着一定的倍數關係,到底是3倍多多少呢?是不是一個固定的數?需要通過比較精確的測量、計算才能證明。整個過程是讓學生通過“猜想——驗證”促使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知識的。我想“猜想——驗證”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我認為運用這種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正是培養學生創新思想和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

C、探索問題解決的方法·發現——構建新知

(1)師:你還有別的辦法研究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係嗎?

(可以用繩繞滾動的辦法分別測量一些圓的周長)

(2)學生在小小組內動手操作、測量進行驗證

直徑(釐米)周長(釐米)周長是直徑的幾倍

26.23倍多一點

39.13倍多一點

412.93倍多一點

(3)小結

a、圓的周長÷直徑=3倍多一點經過科學家精密的測量,計算髮現這個3倍多一點是一個固定數叫圓周率3.1415926……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我們在計算時通常取3.14,用字母л表示,(請學生寫一寫л)

b、結合圓周率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師生共同推導計算圓的周長公式:(C=лd或C=2лr)

D、運用新知識解決數學問題

(1)學生嘗試例題求圓的周長

(2)基本練習(略)

設計意圖:通過實踐、計算,確認圓的周長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在實踐過程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使學生感受到小組合作形成的合力的作用。師生共同推導出求圓周長的計算公式,並通過一些基本題的練習使學生形成基本的技能。

E、評價體驗

(1)師:這節課研究了什麼?

生1:周長和直徑的關係

生2: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即C=лd或C=2лd

(2)師:(出示一棵古樹圖片)你能測量它的直徑嗎?

生答:砍下來量一量

師問:這個方法簡單,你們同意嗎?學生思考後回答:

生1:用繩子繞一圈,這就是周長然後用周長除以л就得到直徑

生2:在古樹中間鑽個小孔,量一量

生3:用四個木頭搭成一個正方形,邊長就是直徑

(3)師:你能根據今天所學的知識計算你家到學校大約有多遠嗎?(用計數器的跳繩作提示)學生討論後回答:

生1:量一量車輪的直徑算出周長,再數數車輪轉動了幾圈,算一算就行了。(師提醒:那不是最安全)

生2:用根長繩讓它跟着輪子轉

生3:裝一個象跳繩一樣的計數器,再算一算。

師:對!摩托車的里程錶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它就像一個乘法運算機器,車輪的周長是固定的,轉數是變動的,從你家到學校的距離之所以能顯示在里程錶上,就是車輪周長乘以轉動的圈數得到的。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動手、動腦、動口,自主地探究知識,發現已知直徑(半徑)求圓周長的方法,並通過一定的基本訓練後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技能,如何再讓這些數學知識回到生活,讓學生感到所學的數學知識有用呢?我設計了測量一棵古樹的直徑和計算你家到學校大約有多遠這樣兩個問題,為學生提供廣闊的討論空間,因為這些問題就在學生的身邊,會讓學生感到“有想頭”、“有意思”,學生也願意反覆討論這些問題。這樣可以點燃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性思維的火花。

三、實踐反思

1、聯繫學生生活實際,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華羅庚指出,對數學產生枯乏味、神祕難懂的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脱離實際。本節課一開始出示摩托車的里程錶,有計數的跳繩,是學生非常熟悉的,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體會到“圓的周長”和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併為後面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埋下伏筆。

2、讓學生帶着問題去學習,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知識

美國數學家哈爾莫斯(mos)有句名言: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我國著名教育家顧明遠也説過“不會提問的學生不是好學生”,“學問就是要學會問”。但是怎樣才能讓學生感到有問題呢?教師必須啟發學生主動想象,去挖掘去追溯問題的'源泉,去建立各種聯繫和關係,使學生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我在本節課先創設一個問題情境,使學生感悟到:必須先要知道圓的周長,而直接測量圓的周長很麻煩,有沒有更簡單的辦法?促使學生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猜想——驗證”“探索——發現”圓周長的計算方法後,又提出測量一棵古樹的直徑你有什麼好主意?如果測量你家到學校的距離你有什麼辦法?這是兩個和學生生活緊密結合的問題,學生有感而發的方法有很多,學生的回答應該説是非常精彩的,這既讓學生靈活運用了圓周長公式(可以測量周長再計算直徑)並呼應了課堂的導入,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其效果真可謂“魚與熊掌”兼得。

3、提高應用意識,努力體現課堂教學的開放性。

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知識生活化,把所學的知識應用於生活實際,不但可以使學生感到我們所學的知識是有用的,而且有利於提高學生靈活應用知識的本領,我在本節課的最後部分安排了兩個生活問題,並都是“以你……”的語氣陳述,努力使學生能身臨其境,當解決問題的主人,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由於我們身邊的問題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如計算你家到學校大約有多遠?許多同學都想到先數自行車車輪轉了多少圈,用周長乘以圈數,對於怎樣數車輪有的同學提出直接數,還的同學甚至想到了用一根長繩讓它跟着輪子轉,看看它轉了多少圈(這些都是學生直接的生活經驗),也有一些同學提出了在自行車上裝一個計數器的辦法,不但培養了學生開放型的思維方式,還激發了學生去動動手的願望。

4、要討論和研究的問題

(1)在用繩繞的方法驗證周長是直徑的三倍多一點,有沒有必要再讓學生去實踐,通過計算再驗證周長和直徑的關係?

(2)如果在發現知識過程中人有一小部分同學得出了方法,教師是想設法再讓其他學生繼續探究、發現,還是讓這些同學代替老師把答案告訴大家呢?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國小數學實驗教材十一冊第107~108頁“圓的周長”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並能正確地進行簡單計算;

2、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及動手操作能力;

3、領會事物之間是聯繫和發展的辨證唯物主義觀念以及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辨證思維方法;

4、結合圓周率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推導並總結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深入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教學準備:電腦課件,一元硬幣、茶葉筒、易拉罐、圓形紙片等實物,

以及直尺、綢帶,測量結果記錄表,計算器,投影資料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起猜想:

(一)激發興趣

播放課件:小黃狗和小灰狗比賽跑,小黃狗沿着正方形路線跑,小灰狗沿着圓形路線跑,結果小灰狗獲勝。小黃狗看到小灰得了第一名,心裏很不服氣,它説這樣的比賽不公平。同學們,你認為這樣的比賽公平嗎?

(二)認識圓的周長

1、回憶正方形周長:

小黃狗跑的路程實際上就是正方形的什麼?什麼是正方形的周長?

2、認識圓的周長:

那小灰狗所跑的路程呢?圓的周長又指的是什麼意思?

每個同學的桌上都有一元硬幣、茶葉筒、易拉罐等物品,從這些物體中找出一個圓形來,互相指一指這些圓的周長。

[評析]播放的課件既創設了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了學生參與的興趣,又為後繼學習和深入探究埋下了伏筆。把兩隻小狗進行賽跑比賽的生活問題轉化為比較圓的周長和正方形周長的數學問題,可謂一舉多得;而且,動畫的演示過程,很好的展示了圓周長的概念,並通過結合實物動手指和利用正方形周長概念進行遷移,使學生較為牢固地掌握了圓周長的概念,為後繼學習奠定了基穿

(三)討論正方形周長與其邊長的關係

1、我們要想對這兩個路程的長度進行比較,實際上需要知道什麼?

2、怎樣才能知道這個正方形的周長?説説你是怎麼想的?

3、那也就是説,正方形的周長和它的哪部分有關係?正方形的.周長總是邊長的幾倍?

[評析]正方形周長的複習,進一步強化了正方形周長與其邊長的關係,為學生髮揮自身主動性研究圓周長作好了學習方法上的準備。

(四)討論圓周長的測量方法

1、討論方法:剛才我們已經解決了正方形周長的問題,而圓的周長呢?

如果我們用直尺直接測量圓的周長,你覺得可行嗎?請同學們結合我們手裏的圓想一想,有沒有辦法來測量它們的周長?

2、反饋:(基本情況)

(1)“滾動”——把實物圓沿直尺滾動一週;

(2)“纏繞”——用綢帶纏繞實物圓一週並打開;

(3)“摺疊”——把圓形紙片對摺幾次,再進行測量和計算;

(4)初步明確運用各種方法進行測量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3、小結各種測量方法:(板書)轉化

曲直

4、創設衝突,體會測量的侷限性

剛才大屏幕上小灰狗跑的路線也是一個圓,這個圓的周長還能進行實際測量嗎?那怎麼辦呢?

5、明確課題:

今天這堂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圓周長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

[評析]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具體實物想到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測量,,由不能用直尺直接測量到用“滾動法”、“纏繞法”,以及用“摺疊”的方法測量圓形紙片,最後到大屏幕上的圓不能進行實際測量,既留給學生自主發揮的空間又不斷設置認知衝突,在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的前提下,有效地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五)合理猜想,強化主體:

1、請同學們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長和它的邊長有關係,而且總是邊長的4倍,所以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我們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長那樣找到求圓周長的一般方法呢?小組討論並反擴

2、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你認為圓的周長與它的什麼有關?

向大家説一説你是怎麼想的。

3、正方形的周長總是邊長的4倍,再看這幅圖,猜猜看,圓的周長應該是直徑的幾倍?(正方形的邊長和圓的直徑相等,直接觀察可發現,圓周長小於直徑的四倍,因為圓形套在正方形裏;而且由於兩點間線段最短,所以半圓周長大於直徑,即圓周長大於直徑的兩倍)

4、小結並繼續設疑:

通過觀察和想象,大家都已經意識到圓的周長肯定是直徑的2~4倍之間,究竟是幾倍呢你還能想出辦法來找到這個準確的倍數嗎

[評析]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師充分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猜想和討論,改變了以往教學中學生依賴教師指導進行操作的被動局面,學生對後續的實際探究過程有了明確的目的性,從而充分體現了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當中的主體地位。

二、實際動手,發現規律:

(一)分組合作測算

1、明確要求:

圓的直徑我們已經會測量了,接下來就請同學們選擇合適的測量方法,確定好測量對象,實際測量出圓的周長、直徑,並利用計算器幫助我們找出圓周長與直徑之間的關係,填入表格裏。

提一個小小的建議,為了更好的利用時間,提高效率,請你們在動手測算之前考慮好怎樣合理的分配任務。

測量對象圓的周長(釐米)圓的直徑(釐米)周長與直徑的關係。

(二)發現規律,初步認識圓周率

1、看了幾組同學的測算結果,你有什麼發現?

2、雖然倍數不大一樣,但周長大多是直徑的幾倍?

3、剛才同學們已經對大小不同的圓進行了比較準確的測算,如果我們任選一個圓再進行測算,結果還會怎樣?(課件進行驗證)

板書: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

(三)介紹祖沖之,認識圓周率

1、這個倍數通常被人們叫做圓周率,用希臘字母π表示。

2、早在1500多年前,我國古代就有一位偉大的數學家,曾對這個倍數進行過精密的測算,他最早發現這個倍數確實是固定不變的,知道他叫什麼嗎?

3、這個倍數究竟是多少呢?我們來看一段資料。

(投影出示:祖沖之是我國南北朝時期,河北省淶源縣人.祖沖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用圓內接正多邊形的方法,把圓的周長分成若干份。分的份數越多,正方形的周長就越接近圓的周長。最終通過計算正多邊形的周長來計算圓周率。經過刻苦鑽研,反覆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精確到小數點後第七位.不但在當時是最精密的圓周率,而且保持世界記錄九百多年……)

4、理解誤差

看完這段資料,同學們都在為我們國家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數學家而感到驕傲,可不知同學們想過沒有,為什麼我們的測算結果都不夠精確呢?

5、解答開始的問題

現在你能準確的判斷出小黃狗和小灰狗誰跑的路程長了嗎

(四)總結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1、如果知道圓的直徑,你能計算圓的周長嗎?

板書: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

C=πd

2、如果知道圓的半徑,又該怎樣計算圓的周長呢

板書:C=2πr

追問:那也就是説,圓的周長總是半徑的多少倍

[評析]本環節選取一元硬幣、茶葉筒、易拉罐等學生身邊常見的物品,融小組合作、實驗操作以及觀察、歸納和概括為一體,引導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在理解圓周率意義的過程當中,循序漸進,利用課件進行驗證,滲透了由特殊到一般的分析方法,還出示了較為詳盡的資料,從而在深入理解新知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了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而且,利用圓周率的意義準確解答開始的問題,前後呼應,使結構更加嚴謹,計算公式的總結水到渠成。

三、引導質疑,深入領會(略)

四、鞏固練習,形成能力

1、判斷並説明理由:π=3。14()

2、選擇正確的答案:

大圓的直徑是1米,小圓的直徑是1釐米。那麼,下列説法正確是:()

a、大圓的圓周率大於小圓的圓周率;

b、大圓的圓周率小於小圓的圓周率;

c、大圓的圓周率等於小圓的圓周率。

3、實際問題:老師家裏有一塊圓形的桌布,直徑為1米。為了美觀,準備在桌布邊緣鑲上一圈花邊。請問,老師至少需要準備多長的花邊?

五、課內小結,紮實掌握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評析]練習設計目的明確,層次清楚,有效的對新知加以鞏固;判斷題和選擇題很好的抓住新授內容的重、難點,有利於學生對新知準確而清晰的把握;實際問題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體現了“學數學,用數學”的教學觀念。通過引導學生從知識和能力兩方面談收穫,不僅明確的再現了教學的重點內容,而且再次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

六、課外引申,拓展思維

如果小黃狗沿着大圓跑,小灰狗沿着兩個小圓

繞8字跑,誰跑的路程近

[總評]

縱觀本課,教師緊密聯繫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準確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繫,不斷設置合理的認知衝突,促使學生進行有效的猜想、驗證,初步體現了“創設情境——大膽猜想——合作探索——反思歸納”的探索性教學模式,從而充分的體現了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8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直尺、細繩、圓片、學生準備生活中的圓形物品等。

教學過程:

一、 認識圓的周長

1.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看過《米老鼠和唐老鴨》嗎?

師:今天錢老師把這兩位“巨星”請到了我們的課堂,咱們鼓掌歡迎它們的到來好不好?

(生齊鼓掌!)

師:看,米老鼠和唐老鴨在跑步,唐老鴨沿着正方形路線跑,米老鼠沿着圓形路線跑。到底誰跑得路程長呢?(屏幕動畫顯示)

2.遷移類推

師:(讓學生自由發言後説明)究竟它們誰跑得路程長?如果給你有關數據你能裁定誰跑得路程長嗎?

(1)師:誰來説説要求唐老鴨所跑的路程,就是求什麼?(就是求正方形的周長。)

(2)師:誰再來説説什麼叫正方形的周長?你會求正方形的周長嗎?

(圍成正方形四條邊長的總和叫做正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等於邊長×4。)

師:知道邊長×4的含義嗎?(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係,周長是邊長的4倍。)指名説。

(3師: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程,實際上就是求圓的什麼呢?(圓的周長)

師:很好!那什麼叫圓的周長,又怎樣計算圓的周長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願意嗎?

(板書課題:圓的周長)

(4)師:我們已經知道,圓是由一條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這條曲線的長就是圓的周長。

師:誰能概括一下,什麼叫做圓的周長呢?小組討論後指名答。

(完成板書: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做圓的周長)

師:(出示一教具圓片)誰來説説這個圓的周長就是指哪一部分的長?指名學生邊演示邊説。誰再來説説。

3.實際感知

師:請同學們拿起圓形紙片,小組之間互相指一指、説一説圓片的周長。

二.測量圓的周長

1.師:正方形、長方形的周長很容易尺量計算,大家猜猜圓的周長用尺量計算方便嗎?(不方便)

師:(出示教具圓片)那有什麼辦法呢?在小組內討論一下。量出一號圓的周長,並把數據填寫在實驗報告單相應的表格中。聽明白了嗎,開始。(小組活動)

2.小組彙報:(預設)

(1)師:哪個小組願意來彙報?

方法一:用線繞

師:誰來與老師配合繞給同學們看看?

(師生合作用繞線的方法去測量圓周長)

師:這樣繞了以後,怎麼就知道了圓的周長呢?(生説明)

師:(課件補充説明)用線繞圓一週以後,捏緊這兩個正好連接的端點,把線拉直,這兩點之間線的長就是什麼……?(圓的周長)

(2)師:除此以外,還有別的方法嗎?

方法二:把圓放在直尺上滾動一週。

師:(課件演示)請看大屏幕,在圓上取一點作個記號,並對準直尺的零刻度線,然後把圓沿着直尺滾動,直到這一點又對準了直尺的另一刻度線,這時候圓就正好滾動一週。圓滾動一週的長就是什麼……?(圓的周長)

(3)師:現在老師給你一個圓,你會測量它的周長呢?(會。)

師:真的嗎?誰敢來試試。

指名一生上台測量黑板上的圓。可能用線繞。

師:有什麼感覺?(不方便!)

師:那你可以把它搬下來滾動呀!

這就説明用繞或滾這兩種方法測量圓的周長,有時還很不方便。這就需要我們探討出一種求圓周長的普遍方法。

三、引導學生髮現圓的周長和直徑之間的關係

1.猜測

師: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周長是邊長的4倍,圓的周長是否也與圓內某線段長有關係呢?(半徑、直徑)

2.驗證

師:誰知道圓的大小是由什麼來決定的嗎?(半徑或直徑)

師:圓的周長是不是和直徑有關呢,請同學們來觀察幾個圓。(媒體演示)

師:哪個圓的直徑最長?哪個圓的周長最長?哪個圓的直徑最短?哪個圓的周長最短?

師:你感覺到了嗎?

(圓的直徑越長,周長越長;圓的直徑越短,周長越短。)

師:這就説明圓的周長肯定與圓的什麼有關係?

(圓的周長與直徑有關係。)

師:圓的周長與直徑到底有什麼關係呢?這個問題要同學們自己去發現。現在請小組內相互分工一下,每位同學測量一個圓片的直徑,並計算出你那個圓片的周長除以直徑所得的商,得數保留兩位小數,並把數據填寫在相應的表格中。

(生實際測量、計算、填表)

3.展示彙報

師:哪一個小組願意來彙報你們的數據。

師:從他們彙報的數據看,同學們發現了什麼嗎?(商都是三點一幾)

師:也就是每個圓的周長大約是它直徑的3倍多一些。其他小組的也是這樣嗎?

4.揭示規律

師:這就説明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肯定是有規律的。在我們所測量的這些圓中,每一個圓的周長都是它直徑的3倍多一些!

屏幕出示圖3:

師:在這三個圓中,不管是大圓還是小圓,每一個圓的周長也是它直徑的3倍多一些。如果再換成其它的圓來度量或者計算的話,同學們還會發現,它們每一個圓的周長仍是它直徑的3倍多一些。誰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圓的周長與它直徑的關係?

(圓的周長總是它直徑的`3倍多一些)

師:這就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這個表示3倍多一些的數,其實是一個固定的數,我們稱它為圓周率。圓周率用字母"π" (讀pài)表示。

5.介紹小知識。

師:講到圓周率,我們不得不提到祖沖之。(媒體介紹祖沖之及圓周率的有關知識,增強了感染力,使學生受到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五、揭示圓的周長計算公式

師: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π倍,想要知道這個圓的周長,其實我們只要測量出什麼就可以了?

(測量出它的直徑)

師:那麼已知這個圓的直徑該怎樣求它的周長呢?(用直徑去乘圓周率)

師:説得不錯!(課件演示並教學用字母表示公式C=πd的過程)

(板書:C=πd)

師:如果已知圓的半徑r,可以怎樣計算圓的周長呢?你是怎樣計算它的周長呢?你是怎樣想的?

(板書:C=2πr)

練習:(屏幕顯示)現在你能裁定米老鼠和唐老鴨誰跑的路程長了嗎?

學生獨立計算。彙報:唐老鴨跑的路程更遠。

六、應用圓周長計算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1. 教學例題:一張圓桌面的直徑是0.95米。這張圓桌面的周長是多少米?(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課件出示)

(1)學生獨立完成,彙報,弄清列式的依據。

(2)小結:已知直徑求周長可直接套用公式。

2.通過媒體演示指導學生完成"做一做"作業。

飯店的門口豎着一個大鐘,它的分針長30釐米。這根分針的尖端轉動一週所走的路程是多少?

小結:已知半徑求周長只要先用半徑乘以2求出直徑,再乘以圓周率,寫成公式是:C=2πr.

五、總結,質疑,看書內化。

師:同學們,通過這節課學習你有哪些收穫呢?談談這節課的體會與感受。

六、鞏固練習。

1.判斷。

(1)圓周率就是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

(2)π=3.14。

(3)半徑的長短決定圓周長的大小。

(4)同圓中,周長是直徑的π倍。

2.一個圓形牛欄的半徑是12米。要用多長的鐵條才能把牛欄圍上3圈(接頭處忽略不計)?

3.雜技演員表演獨輪車走鋼絲,車輪的直徑為40釐米,要騎過31.4米長的鋼絲,車輪要轉動多少周?

4.求半圓的周長:d=6釐米(圖略)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版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11——12頁“圓的周長”。

【教學目標】

1、認識圓的周長,能用滾動、線繞等方法測量圓的周長。

2、在測量活動中探索發現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理解圓周率的意義用圓周長的計算方法。

3、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能運用圓的周長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1、探索發現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

2、運用圓周長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

1、每小組一根小繩、一個米尺、三個大小不同的圓片、計算器。

2、課件1:阿凡提與國王比賽A、B。

課件2:圓的周長與直徑的商的關係。

課件3:祖沖之有關資料。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喜歡童話故事嗎?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阿凡提的故事。國王多次受到阿凡提的捉弄,非常惱火。有一天,他又想出了一個新招,想為難阿凡提。國王從全國精選出了一頭身強力壯的小花驢要和阿凡提的小黑驢賽跑,並且規定小花驢沿着圓形路線跑,小黑驢沿着正方形路線跑。(課件出示小花驢和小黑驢賽跑)

50米

師:同學們看,比賽開始了——緊張的比賽結束了。今天的比賽誰獲勝了?

生:國王的小花驢獲得了勝利

師:可是,對於這場比賽小黑驢覺得很委屈,阿凡提也大喊比賽不公平。同學們你們覺得這樣的比賽公平嗎?

師:説説你是怎麼想的?

生:他們的小毛驢跑的路程不是一樣長。

師:那到底他們的路程是不是一樣長呢?你們有什麼好辦法來判斷一下呢?

生:量一量就知道了,

師:誰能説説正方形的周長和什麼有關係,有怎樣的關係?

生:正方形的周長和邊長有關係,周長是邊長的4倍,

師:也就是説只要測出正方形的一條邊長就可以知道正方形的周長,是嗎?那小花驢圍着圓形路線跑一圈的長度又是圓的什麼呢?

師:有的同學反映可真快,對!這就是圓的周長,這也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內容。(板書課題)誰能説一説什麼叫圓的'周長?同桌可以交流一下。

得出: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圓的周長。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發現測量圓的周長的不同方法

師:下面請同學們把準備的圓拿出來,那“圓的周長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長”,同桌互相比畫一下。

師:好,想一想圓的周長怎樣測量?(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

師:把你的好方法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上台交流測量的方法)

生:我們的方法是用線繞圓一週,然後量出線的長度就是圓的周長,

生:我們小組覺得直接用米尺繞圓一週就可以讀出圓的周長。

生:我們把圓沿着尺子滾動一週,這一週的距離就是圓的周長,

生:我們小組還有不同的方法,我們是用線量出圓周長的一半在乘以

2、就可以求出圓的周長。

師板:線繞、滾動、拉直化曲為直

(2)探究發現圓周率和圓的計算公式

師:我們同學真是太棒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找到這麼多的好方法。那我們能不能用這些方法測量出圓形跑道的周長是多少?

生:不行,圓太大了,測量不出來!

師:哦,太大了不容易測量。那大家看,老師畫一個小圓,你能不能幫老師測量出來它的周長?

生:有些圓的周長沒辦法用繞線和滾動的方法測量出來

師:那咱們能找到一種更簡便、更科學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嗎?

師:我們知道正方形的周長和邊長有關係,周長是邊長的4倍,那麼圓的周長和什麼有關係呢?

生:圓的周長和圓的直徑有關係,直徑越長圓越大,所以周長也就越大,

師:有道理!那大家來猜一猜,周長和直徑有怎樣的關係?

生:周長是直徑的2倍,生:他們一樣長,生:我覺得這個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4倍)(3。5倍)

師:大家猜得可真起勁呀!那到底圓的周長和直徑有什麼關係呢?怎麼才能知道?

生:動手量一量,算一算,

師:説的真好,這可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動手做來驗證一下。同學們想試試嗎?每組拿出大小不同的三個圓,你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測量。聽好要求:1、小組同學作好分工,選好測量員、記錄員、彙報員。2、記錄員要及時地把測量員測量的數據記錄在書上的表格裏。3、可以用科學計算器幫忙算一算周長和直徑的商。

3、可以用科學計算器幫忙算一算周長和直徑的商。

師:好,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你們的實驗結果。

生:實物展台交流。

師:大家仔細觀察分析,看能發現什麼?

圓的周長

(釐米)

圓的直徑

(釐米)

周長與直徑的商

(保留兩位小數)

生:我發現了這三個圓的大小雖然不一樣,但圓的周長和直徑的商都是三點幾。

生:所有圓的周長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師:看來大家的發現都一樣,那我們再來看看電腦小博士是不是也發現了這樣的規律?(課件直觀展示三倍多一點)

生:圓不論大小,它的周長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

師:説得真好。圓不論大小,它的周長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這是個固定不變的數,!你們的這個發現和許多大數學家的發現不謀而合,

師:人們通常把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這個比值叫做圓周率,用字母∏表示。(板書: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

師:關於圓周率,大家都知道什麼?你説,

生:我知道我國古代有個數學家較祖沖之好象和圓周率有關係,

師:老師也收集了一些有關的資料,大家想看嗎?

看屏幕,這就是祖沖之,(課件介紹祖沖之)

師:我們通過圓的周長除以直徑得到了“π”也就是圓周率(板書:C÷d=π)你能通過圓的直徑求它的周長嗎?用字母表示出來。通過半徑能求圓的周長嗎?

生回答、師板書:C÷d=π→C=πd→C÷π=d

d=2r→C=2πr→C÷2π=r

三、拓展練習,實踐應用

(1)計算跑道的周長。

師:(課件顯示比賽跑道的有關數據正方形的邊長(即圓的直徑)50米)現在我們知道了這個圓形跑道的直徑,請同學們利用公式快速算一算,這兩個跑道的周長是多少?看看國王和阿凡提的比賽到底是不是公平?(學生開始計算,知道比賽不公平)

(2)判斷。

(3)鞏固練習:

A、1、判斷並説明理由:π=3.14()

2、選擇正確的答案:

大圓的直徑是1米,小圓的直徑是1釐米。那麼,下列説法正確的是:()

a、大圓的圓周率大於小圓的圓周率;

b、大圓的圓周率小於小圓的圓周率;

c、大圓的圓周率等於小圓的圓周率。

B、做P12下面T1:填表

T2:教師指名讀題後,可以讓學生説一説題中要求的問題實際上是求什麼?注意算式與單位。

四、拓展練習課後延伸

師:阿凡提看到同學們幫他解決了這個大難題,非常高興。可是,可惡的國王陰謀沒有得逞,心裏很不服氣,他又冥思苦想出了個新花招,設計出了新型跑道,要和阿凡提再展開一場比賽

同學們想不想看看新跑道是什麼樣子

師:(課件出示新跑道)國王看到阿凡提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心裏真是樂開了花,心想,阿凡提呀,聰明人也有犯糊塗栽跟頭的時候,我繞裏面的小圈跑8字,不知要比你外面的大圈近多少路程,這個第一肯定是我的了。

師:請同學們課後去研究。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

國標蘇教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上)61、62頁。

預設目標:

1.通過學生的操作、實踐,感悟周長的含義,瞭解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一週邊線的長就是它們的周長。

2.通過圍、量、算等操作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測量、計算周長的多種方法。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發展數學思考能力,享受學習的快樂。

預設過程:

【導入】

創設情境:1.介紹園區欣賞金雞湖景色沿邊線走一圈。板書:邊線

2.來到二實小,指出足球場的邊線。

3.宿舍門牌的邊線。

【周長】

1.老師指數學書封面的邊線,老師示範,學生跟着老師摸一圈

2.請同學摸一下其他物體的邊線。(數學書,文具盒,黑板等)

3.完成書62頁/2上描出每個圖形

【課題】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周長,研究周長。板書:周長

【活動一】

1.出示:樹葉硬幣名片用直尺能直接測量哪個物體的周長?

2.學生測量名片的周長。

3.p61試一試

4.P62頁想想做做4

【活動二】

測量樹葉、硬幣的周長

【應用】

1.討論:如何測量金雞湖、足球場、門牌的周長。

2.數學小知識:測量地球的周長。

3.周長在生活中的應用。

認識周長

執教:蘇州工業園區第二實驗國小單國紅

一、課前談話,創設情境。

師:你知道單老師來自哪裏?

生:蘇州。

師:蘇州的工業園區,現在單老師帶着大家到那裏遊玩一下。(欣賞蘇州工業園區景色)

師:蘇州的金雞湖是蘇州有名的湖泊,比杭州的西湖還要大,這裏的景色非常優美。

看(出示金雞湖景點地圖,有水巷鄰里、城市廣場、湖濱達大道、金雞湖大橋、現代廣場、國際博覽中心、望湖角、金雞墩。)

師:你想到哪裏去遊玩?

生説景點名稱,師點擊介紹景點情況。

二、認識周長。

師:金雞湖的景點很多,你怎麼走可以一個不拉?

生:可以繞着它的邊走。

師:(電腦勾勒金雞湖的邊)這就是金雞湖的邊線。我們學校在金雞湖的東邊,一起去看一看。(出示操場畫面)這是我們學校的的操場。你能指出足球場的邊線嗎?

(生指出足球場的邊線。)

師:足球場裏面還有很多線,也是它的邊線嗎?

生:不是。因為這些線在周長的裏面。

師:再一起到宿舍去參觀。這是命名為玲瓏灣的房間,它的邊線在哪裏?

(生指出房間門牌的邊線。)

師:剛才我們到操場、宿舍找到了一些物體的邊線,其實物體表面都有它的邊線。拿出你的數學書,你能指出它的邊線嗎?

(學生指數學書的周長)

師:三角尺有邊線嗎?

(學生指三角尺的周長)

師:生活中其他的物體你也能找出它的邊線嗎?

(學生指鉛筆盒、桌子、黑板、橫幅、窗户、貼花紙、電燈的邊線。)

師:看來物體的表面都有邊線。我們把它們畫下來看,這些圖形有邊線嗎?你能描出它們的邊線嗎?

請你選兩個自己最喜歡的圖形,描出它們的邊線。

(學生在作業紙上描。)

師:誰願意把你描的邊線上來展示一下?

(學生展示所描物體的邊線。)

師:物體表面它一週的邊線的長就是它的周長。那麼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就是指幾條邊的長度?

生:長方形的周長就是指它四條邊的總長。

師:那麼這個半圓形的周長是什麼呢?

生:半圓形的周長是一條橫線和一條曲線。

師:梯形的周長呢?

生:四條直直的線。

師:這個房子的周長呢?(生答略)

師:這個腳印的周長呢?(生答略)

三、測量周長。

師:(邊説邊出示)老師帶來了一張名片、採來的樹葉、一個硬幣,它們的周長分別是什麼?(生分別指出三個物體的周長)

師:你認為它們的周長哪個最長呢?

生:名片的周長長一些,硬幣的周長最短。

師:文具盒中有測量周長的工具嗎?拿出來看看,你認為用這些工具最容易測量的是哪一個周長?

生:名片的周長最容易測量。

(學生四人小組,量出老師名片的周長。)

生1:我們一組先量長度是9釐米,寬度是5釐米,9加5等於14,有兩條長和兩條寬,就是28釐米。

師:(邊指邊説)他們通過直尺量出了這條邊是9釐米,這條邊是5釐米,然後再算出周長。

生2:我們一組計算方法不同,先量長兩個9釐米,寬兩個5釐米,就是28釐米。

師:他們也是隻測量了兩條邊的長度,然後根據長方形的特徵算出長方形的周長。有測量4條邊的嗎?

師:請你測量出三角形和一個四邊形的周長。

(學生獨立測出書上三角形、四邊形的周長是多少。)

師:三角形的周長是怎麼得到的?

生1:三角形的周長是13釐米,先算出長的邊,標上去,是5釐米,這條邊4釐米,這條邊3釐米,合起來算出是13釐米。

生2:他算錯了,5加4加3是12。

師:四邊形的周長呢?

生1:最長的邊是3釐米,最短是1釐米,上面也是3釐米是7釐米。

生眾:錯了!

生2:它有4條邊,3加3加2加1是9釐米。

師:哦,少算了一條邊,周長應該是圍成它一週的四條邊的長度。

師:下面老師給你一些圖形各條邊的長度,請你用合理的方法算出來它們的周長。

(出示一些標註各邊長度的圖形

○1三角形:5釐米、5釐米、6釐米。

生1:5加5加6。

生2:5乘2加6

生3:把6比作5,3個5是15,加上剩下的1是16。

○2三角形:3釐米、3釐米、3釐米。

生1:周長9釐米,3乘3是9釐米。

生2:3加3加3是9釐米。

生3:2乘3加3是9釐米。

○3平行四邊形:3釐米、3釐米、4釐米、4釐米。

生1:4加4等於8,二三得六,合起來是14釐米。

生2:兩個3加4等於14(釐米)。

生3:3加3加4加4。

生4:三四十二,加退掉的2是14。)

師:剛才我們通過測和算的方法得到了一些物體的周長(板書:測和算)。那麼這兩個物體你為什麼不能用直尺測量周長呢?

生1:硬幣是圓的,直尺不是圓的。

生2:可以量直徑。

師(驚訝狀):都知道直徑了!

生3:量時做記號,就可以了

師:看來有的`同學想出來了,要把這些彎彎曲曲的線變成直的線,然後再測量就可以得到它們的周長了。

師:可以用他們的方法,也可以用自己的好辦法,從中挑選一個(硬幣和樹葉)小組合作測量出它的周長。

(小組活動)

師:哪些同學是測量的硬幣的周長的?介紹一下?

生1:因為硬幣很薄,我們把它摁在桌上,一個同學用線圍它的邊,再拉開是7釐米5毫米。

生2:我們也是量硬幣,用另一種方法,把線圍一圈再用剪刀剪斷。

師:有沒有同學量的是樹葉的周長?

生1:把樹葉對摺,是兩個這條邊的長,量出一個就可以了。

生2:用線繞樹葉,是16釐米5毫米。

師:除了用圍的方法(板書:圍)可以幫助測量硬幣的周長,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疑惑狀)

師:其實還可以用滾的方法(板書:滾。)。(教師教滾的方法:在硬幣上作好記號,滾到那裏停下來。學生用滾的方法試一試。)

四、周長測量的實際運用。

師:通過滾動的方法、圍的方法,可以得到這些物體的周長。那麼剛才我們認識了足球場的周長、門牌的周長、金雞湖的周長。你認為用怎樣合理的方法可以測量它們的周長呢?

生:門牌號用線繞一下線,再量。

生:足球場用尺量。

師:要用很長的尺量,用怎樣的尺呢?

生:捲尺!

師:金雞湖更大,它的周長怎麼測量呢?相互討論討論,看哪一組的方法好。

生1:我們用捲尺量,作記號。

生2:金雞湖彎的,我們可以量。

生3:我們走一步是1米,只要看走幾步,就知道了。

師:這是一個好辦法,數學上叫步測。

生4:我用真實的方法來測量。不是數學方法。我只要問一下那裏的人。

生5:我只要去看一下路牌,上面會有多少米。

師:要測量比較大的物體的周長看來比較困難。但是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一位數學家測量了地球的周長。你想知道他是誰嗎?

師: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就有一數學家叫埃拉託斯芬(結合電腦演示介紹)。

師:生活中很多時候都要測量物體的周長。比如説,花壇的周長、手絹的周長、跑道的長師:還有爸爸媽媽帶我們到商場去買衣服、褲子,要測量

生1:胸圍。

生2:還有腰圍。

師:誰來演示一下?(生上台操作演示)哦,這樣就得到了他的腰圍。

師:這兩天我們最關心的就是神舟六號。(出示神六軌道圖片)它飛行的軌道一週長是

神舟六號發射成功標誌着我國航空事業有了新的突破。我們要把基礎打好,長大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下課!

説課反思

蘇州工業園區第二實驗國小單國紅

説教材:

內容是國標蘇教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上)61、62頁。

周長是《數學課程標準》中空間與圖形這一知識領域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在生活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對於周長的教學應在學生探索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徵的基礎上,密切聯繫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和圖形,通過觀察與積累,充分感知什麼是周長,從而建立周長的概念。同時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利用圍、量、算等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彼此交流,測量、計算一個圖形周長的方法,並鼓勵學生運用周長的知識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在活動中鞏固對周長的認識,發展數學思考,併為下面的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研究進行準備。

説目標:

1.通過學生的操作、實踐,感悟周長的含義,瞭解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一週邊線的長就是它們的周長。

2.通過圍、量、算等操作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測量、計算周長的多種方法。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發展數學思考能力,享受學習的快樂。

説教法:

一、通過生活數學生活的教學結構,從而體現數學的生活性,實現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的數學理念。

數學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是數學新課程理念之一,所以,整個教學過程以遊覽金雞湖為主線,使學生彷彿身臨其境,在親切的生活背景中自然地感悟周長的含義、探究周長的求法。課的一開始,遊覽金雞湖切入口,認識物體表面的邊線,從而引出周長。接着,通過指現實中有關周長的事例,讓學生充分感知周長的含義,與此同時體會周長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產生學習需求。數學只有回到生活中,才會顯示其價值和魅力,學生回到生活中運用數學,才能真實地顯現其數學水平,因此,課的結尾,回到生活中去,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

二、整個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通過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圍一圍、滾一滾等活動,使學生體驗做數學的過程。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因此,本課安排了感知和操作兩個層面的活動。第一層面是感知層面的活動,這裏分為兩次層次,先通過教師範例和學生自己舉例讓學生充分感知,為過渡到抽象的符號性奠定堅實的感性基礎。接着,通過遷移類推讓學生自己描出平面圖形的邊線感知平面圖形的周長,這樣,幫助學生從實物到平面圖形建立完整的周長概念。第二層面是操作層面的活動,讓學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索求名片、樹葉、硬幣周長的方法,活動前提供一些材料,在教師地適當引導下學習數學,充分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然後讓學生彙報各自的發現,在多種方法的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這樣,讓學生在活動中發現、在生活中探究、在活動中互動、在活動中內化、在活動中應用、在活動中創造,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活動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的教學理念。

三、在練習設計上,注意開放性和實用性,從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這個主要體現在以量、算為主要地數學方法,強調算法的多樣化;其次測量周長方法上,也體現解題策略的多樣化。滾、繞的方法重在得出,不求嚴密、規範。並要求學生進行拓展,如測量金雞湖的周長等,同時引入古希臘科學家測地球周長的小知識,感受數學文化的價值。最後聯繫神舟六號的發射成功,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意識。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

新課標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62~64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實際測量計算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2.能利用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

3.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及動手操作能力。

4.通過對圓周率的計算,滲透愛國主義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利用實驗的手段,通過測量、計算、猜測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係、驗證猜測等過程的理解,並掌握圓的周長計算方法。

難點: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教具、學具】

課件、軟尺、直尺、繩子、圓形。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請同學們唱一首歌。

(設計意圖:為了創設一種和諧寬鬆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探索知識,養成一種良好的課前準備的學習習慣。)

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國王要與阿凡提比賽誰的小毛驢跑得快,通過觀看比賽圖,國王的小花驢跑的是圓形軌跡,阿凡提的小灰驢則跑的是方形的軌跡,結果國王的小花驢先到達終點,阿凡提覺得比賽不公平,引導學生説出比賽不公平的原因是比賽的路程不同,它們比賽的路程剛好就是正方形和圓形的周長,要相比較正方形和圓形的周長。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身邊的實物引入新課,能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來。)

讓學生説一説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宰出示圓形紙片,邊比劃邊啟發學生説出圓的周長的含義。那麼這個圓形紙片的周長是多少呢?你們能不能想辦法求出這個圖形的周長呢?今天就來探究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圓的周長。

(設計意圖:由於學生已經學習了周長的一般性概念,因此應已學知識為基礎。即讓學生在充分理解了“封閉圖形一週的長度是這個圖形的周長”這個一般性概念之後,再去理解圓的周長這個特殊概念。)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師:下面請同學們把準備好的圓拿出來,圓的周長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長,同桌互相比劃一下。

師:同桌想一想圓的周長怎樣測量?

師:把你的`好方法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設計意圖:讓學生真正能夠達到學習上的學以致用,並且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和學生的動手能力)

師:老師發現很多小組已經找到方法了,哪個小組願意到前邊來把你們的方法告訴大家?

(設計意圖:通過實物操作,向其它小組的同學展示本小組的結果,增強學生的自信)

生:我們的方法是用線繞圓一週,然後量出線的長度就是圓的周長。

師:這種方法還真不錯!為了讓大家看的更清楚些,老師把這種方法重新演示一遍。

師演示(線繞圓一週,然後量出線的長度。)

師: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生:我們小組是直接用米尺繞圓一週,就可以讀出圓的周長。

師:大家覺得這種方法怎麼樣?是呀,這個方法太簡單了,我們為他們鼓掌。

生:我們小組把圓沿着尺子滾動一週,這一週的距離就是圓的周長。

師:這個辦法也很妙!其他同學還有要補充的嗎?

生:應該在圓上先做個記號,滾動時記號要和尺子的零刻度對齊。

師:你的想法可真不簡單!

師演示(圓沿着尺子滾動一週):圓沿着尺子滾動一週的距離就是圓的周長。

師:剛才大家找到了這麼多求圓的周長的好的方法。那我們能不能用這些方法測量出圓形體育場的一週有多長,或者把地球近似地看成一個球,繞赤道一週的長度是多少呢?因此有些圓的周長沒辦法用繞線和滾動的方法測量出來。那咱們能一起想辦法找到一種更簡便更科學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嗎?

生:能!

師:正方形的周長和什麼有關?

生:周長是邊長的4倍,

師:那麼圓的周長和什麼有關係呢?

生:圓的直徑越長圓越大,所以周長就越長。

師:那周長和直徑有怎樣的關係呢?

(設計意圖:學生已經知道了周長是邊長的4倍,接着提出圓的周長與什麼有關,這樣設計喚醒了原有的知識經驗:圓的半徑(直徑)決定圓的大小。再接下來猜想、探索、驗證就顯得自然順暢,並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師:同學們用自己手中的工具測量出了它們的周長和直徑,再請同學們動手計算一下週長與直徑的比值是多少?點名彙報結果。

師:現在大家通過填寫表格發現了什麼?

生:在測量中發現,大小不同的圓的周長是不同的。

師:既然不同的圓的大小是不同的,那麼圓的大小是由什麼決定的?

生:是由半徑(或直徑)唯一決定的。

師:圓的周長與直徑或半徑之間到底存在着怎樣的關係?

生:每組算的結果不大一樣,但都是3點多。

師:老師這裏有一根繩子和一個圓,用來探究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係,可是老師忘記帶直尺了,於是老師就把這根繩子平均分成若干段,每段的長度都和圓的直徑相等,然後繞圓一週,發現圓的周長剛好是三個半徑多一點,老師探究的結果和你們計算的結果一樣嗎?

生:一樣。

師: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早就有人研究出任意一個圓的周長和這個圓直徑的比值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我們把這個數叫做圓周率,用字母π來表示,它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它的值是:π=3.1415926535……,我們在計算時,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即π≈3.14。

師:同學們你知道嗎?我們古代的數學家在圓周率的計算上可是有着輝煌的成績的,誰來講給同學們聽?

我們有這麼偉大的數學家,相信我們這些站在偉大巨人肩膀上的現代中國人一定能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

(設計意圖:挖掘圓周率藴含的教育價值,讓學生了解自古以來,人類對圓周率的研究歷程,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激發研究數學的興趣,通過學生講故事滲透愛國主義思想。)

師:你能通過分析表格得到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了嗎?

學生回答。(由於學生已經有了前面的層層鋪墊和對錶格的分析學生可以很容易的回答這個問題。)

師: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

(板書:圓的周長=π×直徑)。

如果用字母c表示圓的周長,d表示圓的直徑,那麼圓的周長計算公式是c=πd(板書),再根據直徑和半徑的關係得到c=2πr (板書)。

生讀:c=πd c=2πr

師:從計算公式可以看出,要求圓的周長必須要知道哪些條件?

生:圓的直徑或半徑。

(設計意圖:通過填寫觀察表格,使每一個學生都有了動手操作及計算得出結果的成功體驗。而且把不同的圓的有關數據,通過表格的形式呈現出來,更有利於學生觀察、比較,初步發現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周長和直徑的比值是一個固定值,引出圓周率的概念,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三、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節課我們通過猜想、探索、驗證得出了圓的周長計算公式,你們精彩的表現讓老師收穫了很多快樂。你有什麼收穫呢?

(1)今天我學習了圓的周長的知識。我知道圓周率是( )和( )的比值,它用字母( )表示。

(2)我還知道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 )倍。已知圓的直徑就可以用公式( )求周長;已知圓的半徑就可以用公式( )求周長。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12

課題

圓的周長

例題

教學 目標

1、使學生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通過操作、計算,發現規律,培養抽象、概括的能力和探索意識。

3、通過介紹圓周率的史料,使學生受到中國古代在數學方面的成就。

手 記

我在設計圓的周長這節課時,對

圓周長概念的教學做了淡化處理,新教材對概念和老教材比已經大大弱化了。目標是讓學生知曉,不必死摳字眼。我的設計,力圖在已有知識和新知識之間找到銜接點,故而在正方形內接圓這一點上,為探究直徑和圓周長的關係做了新的嘗試。之後的教學,希望在自主探索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小組合作,大膽猜想圓的周長可能與什麼有關,再引導學生通過實際計算幾個大小不等的圓形物體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使學生明確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再讓學生在動手操作、測量、觀察和討論中經歷探索圓的周長公式的全過程,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難點

教學重點:圓周長公式的推導。

教學難點:圓周率的意義。

教學過程

資源

目標

學與教

一、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二、滲透“轉化”,激發興趣

三、合作探究,發現規律

四、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五、知識回首,概括總結

師生談話,生活中的周長概念,教具。

教具、學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

學具、計算器、

實驗報告單

習題

實物感知,觸摸圓的周長,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形象的讓學生建立圓周長的概念。

讓學生探索測量圓的周長的方法,滲透“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

測量的侷限性引出尋找計算方法的必要性。

從猜想與觀察中初步探尋周長與直徑的關係。

通過操作,收集數據,計算比對後發現規律。

從周長與直徑的比值引出圓周率的概念

從圓周率概念中演變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鞏固運用、深化知識

學生對整節課所學知識進行梳理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圓的認識”,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圓的周長。(板書課題)

1、拿出一個圓片問:什麼是圓的周長?請你指出老師手上圓的周長?再指出自己準備的圓形物體的周長。

2、提問:圓的周長和我們以前學過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又有什麼不同?

(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圓的圖,讓學生進行比較)

3、用一句話概括一下什麼是圓的周長。

4、歸納: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做圓的周長。

(二)探索測量圓的周長的方法

(1)教師接着問: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我們能直接用尺子測量出來,但是圓的周長能直接測量出來嗎?比如這樣的一個圓(鐵絲圍成的圓形)

生:拉直了再量一量。

師:為什麼要拉直呢?(引出化曲為直的思想)

師再出示圓片問,這個能拉直嗎?可以怎樣得到它的周長?

你有什麼好的方法? (同桌討論)

彙報:(學生演示)

a、可以把圓在直尺上滾動一週,測出周長。

b、還可以先用繩子繞圓一週,測出繩子的長度,就是圓的周長。

教師評價:同學們想出的方法很好。剛才的方法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什麼?

生:是把彎曲的線段轉化為直的線段來測量。

師:做校服量你的腰圍是不是跟這個差不多呢?

師板書:繞線法、滾動法------化曲為直

(3)教師問:這樣的方法有侷限性嗎?舉幾個例。

生:比如説在操場上畫的大圓的周長、廣場上的圓形噴泉的周長、溜球繞在手指上旋轉一週,形成了圓,它的周長不便用上面的方法。

師:用圖片展示嫦娥二號繞月飛行的圓形軌跡,引發學生的感慨:測量的方法有侷限性,那麼我們就要找出求圓的周長的普遍方法。

(1) 觀察並猜想:圓的周長會和什麼有關?有怎樣的關係呢?

,圓的周長 教學設計

(三個直徑不同的圓提示周長與直徑有密切的聯繫。)

(2)觀察並思考:正方形與圓有何共同之處,圓的周長會超過直徑的4倍嗎?至少應大於直徑的( )倍。

(三)圓周長的推導。

(1)探索圓周長與直徑的關係。

下面我們就來測一測,算一算,看看圓的周長和它的直徑有什麼關係?

讓4人小組的同學進行合作,分別測量出3個圓形物體的周長和直徑,並把結果記錄在表格中。最後觀察數據,有什麼發現?

直徑(釐米或毫米)

周長(釐米或毫米)

周長/直徑(保留兩位小數)

圓1

圓2

圓3

我們的發現

(2)反饋。

請學生上台來展示,並且説説發現。

小結:同學們都發現了雖然我們測量的圓的大小不一樣,但是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總是3倍多一點。

(3)教師用軟尺繞學具圓一週,再將軟尺沿直徑繞三次演示3倍多一些,加深3倍多一些的印象。

3、教學圓周率。

師:其實任何一個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都是一個固定的數。我們把它叫做圓周率。(板書)用希臘字母π表示。

師:什麼是圓周率呢?也就是説周長是直徑的多少倍?

説到圓周率,老師不得不提起一位我們的祖先。(看63頁你知道嗎?)

上面的介紹,你有什麼感受?

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在計算時,一般保留兩位小數,π≈3.14。

4、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師:剛才,我們圓周率是怎樣求出來的?(周長÷直徑=圓周率)

師:根據圓周率你能求出圓的周長嗎?

周長=直徑×圓周率

(c=πd)

師:如果用半徑求呢?

(c=2πr)

5、從最後的公式中可以看出,什麼決定了圓的周長?

(四)解決問題

1、算一算。

求下面各圓的周長。

(1)d=4釐米 (2)r=1.5米

師:求圓的周長必須知道什麼條件?

2、判斷。

(1)、任何一個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π倍。( )

(2)、圓周率是任何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的比值。( )

(3)、大圓的圓周率比小圓的圓周率大。( )

(五)、談學習收穫:

師:哪位同學能談談這節課你的收穫與感想?

板書 設計

圓的周長

圓的周長測量: 滾動法、繩測法---------------化曲為直

規律: 圓的周長總是它的直徑的3倍多一些。

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

公式: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

C=πd C=2πr

教學 準備

每小組學生準備:一條繩子、剪刀、一把直尺、3個大小不同的圓。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13

【微課簡介】

《圓的周長公式推導》一課是國小數學新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的一個知識點,適用於對圓的各部分名稱已有初步認識並將學習計算圓的周長公式的學生學習。在這個知識點學習中,學生應用互動軟件《圓的工具》輔助學習,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對比、分析、概括出圓的周長與直徑、半徑的關係,推導出圓的周長公式。

【教學背景】

數學是一門需要思維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有些學生會出現囫圇吞棗的現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圓的周長公式推導是關於圓的知識學習中的一個重難點,理解圓的公式推導過程是幫助學生學習圓周長公式的關鍵。由於本班學生已經是六年級的學生,在平時的訓練中體現出良好的信息技術能力,於是將公式推導這一部分設計為學生應用互動學習軟件,在預設的任務中以同桌倆倆合作和四人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式的學習活動。這樣的自主學習活動更注重於學生學習內容的獲取過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積極地去探究,通過“再發現”、“再創造”,建構數學模型,從而對所獲得的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並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充分體現了“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教學理念。而現代化技術的運用,則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裏經歷數學建構的過程,關注到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的學習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提高了學習效率,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教材分析】

圓的周長公式推導是國小數學六年級上冊的一個知識點。為了突破這個知識的重難點,應用學習互動軟件《圓的工具》輔助學生進行探究活動,讓學生自主探究圓周長與直徑的關係,推導出圓的周長公式。學生在這一活動中,用交互工具建構數學模型,應用對比、分析、概括等去解決問題,在合作探究中獲得能力發展。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是六年級學生,具有良好的信息技術能力,在學生的知識系統中,對於圓的各部分名稱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本節課的學習任務是要學生藉助學習軟件,在給出的任務和要求中自主探究完成實驗活動,從而歸納出圓的周長計算公式。

【教學目標】

推導並總結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重難點】

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方法】

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探究法。

【學習環境與資源】

1、學生分組,每一組至少有一台聯網的計算機。

2、探究工具軟件《圓的工具》

3、學生探究活動紙

【教學過程】

這一環節主要是進行實驗探究,構建模型。

一、出示實驗任務,提出實驗要求。

1、把用來記錄探究數據的學生活動紙分發給學生。

2、介紹實驗軟件:圓的工具

3、出示探究活動一的任務:

二、學生應用軟件開展數學實驗

1、同桌合作,輪流進行操作和記錄;

【軟件使用説明】

2、四人小組進一步協作整理數據,發現規律;

學生應用軟件探究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係,將相關數據填入活動報告單,小組進行彙報交流,獲得結論。

當學生在完成作業紙時,根據需要可引導學生。例如,當問“圓的直徑和周長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係會不會隨着周長的變化而變化”時,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對比、分析、歸納出圓周率是固定的一個數值,從而對圓周率有一定的認識,並推導出圓的周長計算公式。並讓學生討論並歸納:“根據圓的半徑和直徑的關係,如何用半徑算出圓的周長?”

這樣的過程將探索圓周率的過程簡單化,藉助現代化技術提高了課堂效率,豐富了學生對圓的認識和理解。

3、組間分享:通過組間的彙報,相互補充各組的發現,閲讀相關資料,瞭解圓周率。

三、建構數學模型

1、通過實驗和交流,發現圓的周長和直徑的倍數關係,能用直徑或半徑計算圓的周長。

2、學會按順利整理數據的實驗方法。

【教學總結】

圓的周長公式推導過程在教學中一直是個難點,以往都是讓學生拿着圓形物體進行直徑、周長的測量,從數據中去尋找周長與直徑的關係。這樣的操作過程既耗時又費力,且容易出現測量誤差導致計算結果出現較大的差距等情況。因此,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採用了計算機軟件的模擬操作,使得整個操作過程的數據精確化,學生藉助計算機操作獲得的一系列數據,既能獲得活動探究所需的數據,又能節約很多操作時間,從而使得整節課的重心放在數據蒐集、整理和分析上,學生在一系列精確的數據中獲得感知,從而順利推導出圓的周長公式,實現高效課堂的教學目的。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14

【教學資料】

圓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周長計算。(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第62~64頁的教學資料。)

【教學目標】

1.理解圓周率的好處,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並能正確的進行簡單的計算。

2.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及動手操作潛力。

3.領會事物之間是聯繫和發展的辯證唯物主義觀念以及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辨證思維方法。

4.結合圓周率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能利用公式正確計算圓的周長。

難點:深入理解圓周率的好處。

【教材分析】

“圓的周長”概念的教學,是以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知識為認知基礎的,是前面學習“圓的認識”的深化,“圓的周長”計算方法的教學,是學生初步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的開始,又是後面學習“圓的面積”以及今後學習圓柱、圓錐等知識的基礎。因此它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是國小几何初步知識教學中的一項重要資料。

【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圓的周長前已經理解了周長的好處,掌握了關於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也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明白半徑,直徑的關係並且會畫圓,能測量出圓的直徑。這節課是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前面的知識為這節課的學習活動做好了鋪墊。同時學生對各項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十分感興趣,並且本班大部分學生思維活躍,善於動腦思考,有必須的自主學習潛力,相互探討學習的風氣較濃,對新事物比較感興趣,平時教學中,經常開展小組合作式的探究學習活動,學生有較強的合作意識。老師只要充分發揮、調動他們的用心性,他們是樂意做課堂的主人的'!

【教學用具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細繩、直尺、繩子系的小球。

學生準備:圓形物品、圓形橡筋、直徑為2、3、5釐米的圓形紙片、直尺、三角板、棉線、軟皮尺、剪刀、實驗報告單、計算器。

【設計理念】

我們的課堂是生活的課堂,生命的課堂。但是,在現實的課堂中“為討論而討論”、“為合作而合作”、“為活動而活動”等華而不實虛有其表的教學現象頻頻出現。細細反思,教學觀念與教學行為之間的距離主要涉及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如我在本課設計上力求為學生創設“探究──發現”的空間,讓學生在操作中感悟,在探究中發現,在交流中昇華,從而使小組交流、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得以有效進行。我在教學中採取的策略如下:

1、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發揮強大的演示作用。

《圓的周長》從激趣引入、演示操作、指導探究、練習的出示都充分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將文字、圖形、動畫、聲音等多種信息加工組成在一齊來呈現知識信息的特點,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調動他們的感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用心性,同時把知識的構成過程有效的呈現給學生。

2、在操作中感悟。

教學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把人類的知識成果轉為個體認識的過程,是一處“再創造”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實踐操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讓學生從各自不同的操作實踐中感悟“化曲為直”的數學思考方法,感悟“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的關係”。

3、在探究中發現與拓展。

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探索性學習方式。本設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透過測量圓的周長、探討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推導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等活動,讓學生在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探究過程中發現知識、理解知識、應用知識。這樣,學生獲取的並非純粹的知識本身,更主要的是態度、思想、方法,是一種探究的品質。

總之,課堂應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台;課堂應是師生共同創造奇蹟、喚醒各自沉睡的潛能的時空;課堂應是向在場的每一顆心靈都敞開温情雙手的懷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她最顯眼的標誌。

【設計思路】

從本課教學資料整體看,我的設計思路是下面的圖:

圓周長認識

圓周長獲取

測量

圓周率

圓周長應用

公式

計算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15

教材版本:《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

教學內容: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57頁

教材分析:圓的周長是學生在學習直線圖形的周長、面積基礎上第一次學習曲線圖形的周長。教材關於“圓的周長”這一內容,安排在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教材創設了一個“天壇”的簡單情景,幫助學生認識圓的周長,並用“繞線”“滾動”等常用方法測量圓的周長,然後安排了探究活動:“圓的周長與什麼有關?有什麼關係?”通過研究發現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從而推導出圓的周長計算公式。

學情分析: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知識建構的主動者。高年級學生能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順遷移探索發現新的知識,並運用新知解決實際問題。他們在小組合作的學習環境下,利用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學習的積極性較高,他們善於探索,敢於質疑,敢於創新,敢於發表自己的主張和看法。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直觀的認識了圓,建立了周長的概念,並會求直線段圍成的圖形的周長,對圓的周長有豐富的感性經驗。在此基礎上,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經歷圓周率的產生與形成過程,探究發現圓的周長計算公式,並能利用公式解答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圓周率的探究過程,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並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

2、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及動手操作能力。

3、初步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辨證思維方法。

4、結合圓周率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要點分析:

教學重點:學生已經建立了周長的概念,對圓的周長也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經驗。因此,關於什麼是圓的周長,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圓作為一種曲線圍成的圖形與學生頭腦中熟悉的直線段圍成的圖形差別比較大,因此探究圓的周長計算公式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在探究圓的周長計算公式時,最有價值的、最具有思維含量的地方是讓學生經歷圓周率的產生過程,因此本節課充分放手讓學生經歷圓周率的探究過程,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揭示課題

師:大家請看,這是什麼圖形?(課件出示課本57頁天壇情景圖)

生:圓形。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圓,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圓的周長。(板書課題:圓的周長)

(評析:學生已儲備了較豐富的圓形物體的表象,對周長的概念也較容易理解;再者,本節課學生探究的時間較長,四十分鐘的課堂學生要經歷前人歷盡艱辛推導圓周長計算公式的歷程;為保證把過程性目標落實到位,在課的起始階段,開門見山,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的思維帶進特定的學習情境中。)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圓的周長含義

師:請大家想一想,什麼是圓的周長?誰能指着圓説一説。

生:圓一週的長就是圓的周長。

師:(指圓)我們把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做圓的周長。

2、自主探究求圓的周長的方法

師:怎樣求圓的周長呢?下面我們藉助學具圓片來研究。

大家請看,這是一個圓形紙片,你有辦法知道它的周長嗎?請小組同學商量好方法後,合作求出每個圓片的周長,並把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師:哪個小組先來介紹你們的方法?

生1:我們是用繩子繞圓片一週,然後量出繩子的長度,就得到了圓片的周長。

師:還有那個小組也用到了這個方法?

(全體學生都舉手)

師:噢,都用到了,看來是個不錯的方法。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生2:我們先在圓片上作個記號,然後把圓片沿着直尺滾動一週,就量出了圓片的周長。

師:這個辦法怎麼樣?

生:很好。

師:同學們都是用測量的方法得到了圓片的周長,歸納起來大家用了兩種測量方法,一起來看:

多媒體演示,師生共同描述:可以先在圓片上作個記號,然後把圓片沿直尺滾動一週,就得到了這個圓片的周長。

還可以用繩子繞圓片一週,作好記號,然後把繩子拉直,用直尺量出繩子的長度,也就是圓片的周長。

師:這兩種方法都是把圓的周長這條曲線巧妙的轉化成了什麼?

生:直線。

師:是直直的線段。在數學學習中,我們經常會用到轉化的方法。(板書:轉化)

(評析:根據學生的學習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方法,合作測量圓的周長,既強化了學生對圓的周長意義的理解,又為後面探索圓周率打下基礎。在測量交流的過程中,體會了“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經歷了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學生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識得到培養。)

師:同學們已經會用測量的方法求圓片的周長,真棒!大家請看,(課件出示)這是北京天壇公園的迴音壁(圖),它有一道圓形圍牆;這是被稱為“天津之眼”的摩天輪(圖),它的框架也是圓形的,你能用剛才的方法測量出這些圓的周長嗎?

生:不能。

師:為什麼呢?

生1:我們沒有那麼長的繩子,更不可能用滾動的方法。

生2:就算我們有足夠長的繩子,可是量起來太困難。

師:看來用測量的方法也能解決,可是太麻煩,那有沒有簡便的方法呢?

生:計算。

(評析:創設情境,感悟“圍”“滾”測量圓的周長的侷限性,切實體會計算圓的周長的必要性,使下面的學習有了驅動力。我們説,要以學生為主體,其本質就是學生學習內驅力的喚醒和激發。)

3.探究圓的周長計算公式

(1)探究發現圓周率的取值範圍

師:怎樣計算圓的周長呢?

師:大家回想一下,以前我們學過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計算長方形的周長需要知道它的長和寬,計算正方形的周長需要知道它的邊長,那麼大家想一想,計算圓的周長需要知道什麼呢?也就是説圓的周長和誰有關呢?

生:直徑和半徑。

師:能説説你的理由嗎?

生:因為圓的直徑和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師:我們知道圓的直徑和半徑越長圓越大,那圓的周長就越長,圓的直徑和半徑越短圓越小,那圓的周長就越短。看來圓的周長和直徑或半徑的關係確實很密切,那大家來觀察,你認為圓的周長與直徑會有怎樣的關係呢?

(大多數學生茫然,教師加以引導)

師:我們知道長方形的周長是它長、寬之和的2倍,正方形的周長是邊長的4倍,那麼圓的周長和直徑是怎樣的關係呢?

生:倍數關係。

師:請大家觀察,你認為圓的周長是直徑的'幾倍?

生:圓的周長是直徑的2倍多。

師:能説説你是怎樣想的?

師指圖繼續讓生説。

生:直徑把圓平均分成了2份,半個圓周的長比直徑長,圓的周長是直徑的2倍多。

師: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達成共識,圓的周長一定比直徑的2倍多,(板書:2倍多)那會比幾倍少呢?或者接近幾倍呢?

(評析:藉助已有的知識獲取新知,是最高的教學技巧所在。當老師提出“怎樣計算圓的周長?”這一問題時,學生感到茫然。老師引導學生回憶長、正方形的周長計算,讓學生類比猜想並形成了假設:計算圓的周長需要知道什麼?周長和直徑有什麼關係?溝通了知識間的聯繫,促成了遷移。)

生猜並説理由。

師:看來同學們找不到合理的依據,為了研究方便,老師給每小組提供一個圓形圖片,小組同學一起來想一想、畫一畫、比一比,共同研究這個問題,好嗎?

(老師為每組發一張畫有一條直徑的圓的圖片,各小組進行充分的操作研究,老師參與小組活動。)

師:我發現每個小組都有自己的想法了,哪個小組先來説一説?

生1:(拿着自己研究的成果介紹)我們小組又畫了一條直徑,把圓等分成了四份,發現圓的周長應該是直徑的四倍左右。

生2:我們小組在圓的外面畫一個正方形,我們發現正方形的邊長和圓的直徑相等,正方形的周長是直徑的4倍,圓的周長比正方形的周長短,所以圓的周長比直徑的4倍少。

師:同學們真聰明,知道用以前學過的圖形幫助研究新問題。圓的周長比直徑的2倍多,4倍少,那你想不想知道更接近幾倍呢?

生:想。

師:大家看,剛才這小組把圓等分成四份,發現圓的周長是直徑的4倍左右,我們藉助這種思路,再繼續等分下去看能發現什麼?大家看(多媒體演示:把圓等分六份)現在把圓等分成了幾份?

生:六份

師:圓周角平均分成了6份,那這一個角是多少度呢?

生:60度。

師:這一個三角形是什麼三角形?(課件閃爍一個三角形)

生:等邊三角形。

師:那麼這一條邊就等於圓的半徑,這一段弧和這一條邊比,誰長?(課件閃爍一段弧和對應的一條邊)

生:弧長。

師:也就説這一段弧比圓半徑長,那圓的周長比圓半徑的幾倍多?

,《圓的周長》教學實錄與評析

生:6倍多。

師:比圓直徑的幾倍多?

生:3倍多。

師:圓的周長比直徑的3倍多一些,到底是幾倍呢?有什麼辦法知道?

生:我們可以量出圓的周長和直徑,用周長除以直徑,算一算。

(評析:使學生經歷知識的產生與形成的過程非常重要,以上外切正方形、分割圓等方法正是阿基米德、劉徽等數學家研究圓周率時所使用的,學生萌生並運用這些方法進行研究,正是我們所追求的“大數學觀”。在提出問題—形成假設—猜想推理—形成結論的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更加有效。藉助課件演示,使學生感受到了極限思想。)

(2)計算圓周率的近似值

師:剛才每個小組已經測量出幾個圓片的周長,下面請各小組再拿出表格,找到每個圓的直徑,填在第三欄,並用計算器算出周長除以直徑的商,把結果記錄在表格第四欄中,除不盡的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各小組完成後,老師把各組的表格依次放在展台上。)

師:我們測量的圓的直徑都不一樣,周長也不一樣,請同學們來觀察這些周長除以直徑的商,你又有什麼發現?

生:都比3大。

生: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都是3點幾。

生:都在3.2左右。(板書:3.2倍左右)

師:也就是説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這也證明我們剛才推理的結果是正確的,其實,在古今中外,有許多數學家研究過這個問題,他們經過大量的實驗,已經證明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是一個固定的無限不循環小數,它是3.1415926……,我們把它叫做圓周率,(板書:圓周率)用一個希臘字母π來表示。(板書:π)。

師:一起讀。(板書pài)

師:我們看,剛才同學們計算的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為什麼都不是固定的數呢?

生:測量不準確,有誤差。

師:很會分析問題。我們計算的商都不一樣,是因為測量有誤差造成的。只要測量方法正確,測量過程仔細,是可以減小誤差的。

(3)介紹圓周率的歷史

師:有關圓周率的歷史,你想了解一下嗎?

(多媒體演示,教師介紹。)

師:在我國,有關圓周率的最早記載是20xx多年前的周髀算經,當時的解決方案是測量,人們發現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和我們剛才測量計算的結果是一樣的。

魏晉時期偉大的數學家劉徽首先採用“割圓術”得出了較精確的圓周率的值。我們剛才把圓周等分成了2份,發現圓的周長是直徑的2倍多,等分成4份,發現周長是直徑的4倍左右,等分成6份,發現周長比直徑的3倍多一些,劉徽一直把圓等分成192份,得到了圓周率的近似值3.14。

繼劉徽之後,我國南北朝時期有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繼續研究圓周率,並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你知道他是誰嗎?

生:祖沖之。

師:對,祖沖之。他計算出π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的計算精確到小數點後七位小數的人。比國外數學家得到這一精確數值的時間至少要早1000年。你有什麼感想?

生:祖沖之很偉大。

師:是啊,我們確實該為我們的祖先能有這樣的偉大成就感到驕傲和自豪。

師:雖然如此,人們對圓周率的研究遠沒有結束。隨着數學技術的發展,現在人們已經用計算機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12411億位。

師:有關圓周率的歷史資料還有很多,有興趣的同學課下繼續蒐集、查閲。

(評析:讓學生了解自古以來人類對圓周率的研究歷程,領略與計算圓周率有關的方法,從而瞭解數學的悠久歷史和人類對數學知識的不斷探索過程,感受數學的魅力,激發研究數學的興趣。同時,結合劉徽、祖沖之研究圓周率取得的偉大成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4)推導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師:現在我們知道了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π倍。π是一個固定的數,知道了直徑,怎樣計算圓的周長。

生:圓的周長等於圓周率乘直徑。

師:如果用字母C表示,那麼C=?

(板書:C=πd)

師:知道了圓的直徑,你會計算圓的周長,知道了圓的半徑,怎樣計算圓的周長?

(板書:C=2πr)

師:要計算圓的周長,只要知道什麼就可以了?

生:直徑或半徑。

師:由於π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在計算的時候,一般取兩位小數。(板書:3.14)

(評析:通過前面的探究,學生明確了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進而引導學生推導圓的周長計算公式,水到渠成,深化了學生的思維。)

三、實踐應用,內化提高

師:現在老師告訴你天壇迴音壁的圓形圍牆的直徑是65米,這個摩天輪的圓形框架的半徑是55米,現在你能求出它們的周長嗎?

(學生獨立嘗試,教師巡視。)

師:誰來介紹你的計算方法?

生讀題,集體訂正。

(評析:利用探究得出的公式解決前面提出的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到計算公式的簡潔、實用,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師: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生1:我學會了計算圓的周長。

生2:我瞭解了圓周率的歷史。

師:這些都是大家知識上的收穫,我們在獲取這些知識時,通過觀察圓的圖形,做輔助線、等分圓等方法,首先確定了圓周率的取值範圍,又通過測量計算找到了圓周率的近似值,我們還自己推導出了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同學們真是太棒了。

(評析:數學學習,不僅是數學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數學思想與方法的學習。課的最後,不僅引導學生回顧了本節課學到的知識,還與學生一起回顧瞭解決問題的策略、方法,並對學生所做出的成績給予情感上的激勵。)

創新特色:

1、把基本活動經驗和基本數學思想方法納入本節課的重要教學目標。

數學教學不僅要重視“雙基”,即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要重視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須的數學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圓的周長這節課的設計充分體現了這一理念。本節課設計了三次探究活動。第一次探究,在“怎樣求圓形紙片的周長?”這一問題的引領下,讓學生利用手中的學具自主探究方法,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聯想到“用線圍”和“在直尺上滾”的測量方法。然後教師用問題“這兩種方法都是把圓的周長這條曲線巧妙的轉化成了什麼?”啟發學生體會“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第二次探究,學生已觀察得出圓的周長是它直徑的2倍多之後,啟動問題“那會比幾倍少或接近幾倍呢?”學生獨立思考卻找不到合理的依據,感到困惑的時候,老師為每小組提供一個圓的圖片,讓各小組發揮集體的智慧,共同研究。第三次探究,學生已經通過觀察、討論等方法發現了圓的周長比直徑的3倍多,4倍少,老師再問“那究竟是幾倍呢?用什麼方法才能知道?”啟發學生想到計算的方法,然後請各小組在前面測量的基礎上,算出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並觀察有什麼發現,得到圓周率的近似值,同時也驗證了前面的推理。在三次探究活動中,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基於對知識探求的慾望,主動進行操作、猜想、驗證、思考與交流,經歷了知識的產生與形成的過程,積累了解決數學問題的經驗,獲得瞭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

2、促進知識的遷移

“為遷移而教”。遷移的前提是知識間存在着聯繫,我們要善於研究知識間的聯繫,促進知識的遷移,使原有的知識同化新知識。圓的周長與長、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存在着聯繫,計算都需要一定的條件,周長與條件之間都存在倍數關係。本節課在設計時,採取了並列結合的學習方式,步步深入,使學生藉助已有的知識經驗,探求新的知識。

3、把數學教學看作一個整體。

本節課增加了學生猜想計算圓的周長需要什麼條件,及探究圓的周長與直徑倍數的取值範圍,探究佔用了較多的時間。四十分鐘的課堂,要做到面面俱到是很困難的,讓學生經歷探究圓周率的過程,推導出圓的周長計算公式,這對學生來説是個了不起的收穫。本節課把“使學生經歷圓周率的探究過程,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作為主要目標,因此壓縮了練習的時間,把練習放在下一節,讓練習課成為新授課的延伸。

3、充實、完善了教學目標。

把數學看作大數學,本節課的教學,學生不是在別人提示下通過測量計算得到的圓周率,而是引導學生藉助已有的知識經驗,調動學生的智慧,使學生經歷前人研究圓周率的過程、所運用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的研究意識、探究能力以及數學學習的情感,而這一切,比單純獲得一個公式更為重要。因此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中我們增加了“使學生經歷圓周率的產生與形成過程”這一重要內容。

標籤: 周長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drmm4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