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學設計(合集15篇)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學設計(合集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學設計(合集15篇)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瞭解報告文學的文體特徵,感受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2.過程和方法: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思路,培養概括能力,學習對比和引用數據的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科學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懷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本文敍述事實,列舉數據的方法。

2.瞭解羅布泊的這去和現在,並歸納變化原因。

3.探究生態環境遭破壞的深層原因,明確應吸取的教訓。

教學設想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是從“生態自然”的角度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關注自然,保護自然是每個人的責任,21世紀的接班人更要具有這種意識,因而,本文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比知識教育更為重要。在內容上要求學生把握兩點:一是在對比羅布泊過去和現在的過程中總結羅布泊消逝的原因;二是感受作者痛惜羅布泊消逝的基礎上,深入理解作品傳達出的強烈的憂患意識,樹立正確的生態意識。培養科學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懷。

課時安排

一個課時

教學準備

1. 檢查預習情況 :學生朗讀生字詞。

蕭瑟(sè) 和煦(xù) 乾涸(hé) 吞噬(shì) 戈(gē)壁 裸(luǒ)露

2.學生收集的羅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資料、西北地區地圖;指導學生查找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克拉瑪干沙漠、塔里木河、羅布泊的地理位置。

教學用具

多媒體

課堂教學

一、導入激趣

同學們聽説過羅布泊嗎?那裏是浩瀚的沙海,曾為我國第二大內陸河,因地處塔里木盆地東部的古“絲綢之路”要衝而聞名於世。現在是一個充滿恐懼又充滿神祕的戈壁,但是,羅布泊在100年前曾是一片遼闊的水域,那裏水鳥成羣,碧波盪漾。牛馬成羣、綠林環繞、河水清澈的生命綠洲,而今卻變成了一望無際的茫茫戈壁灘,那麼,羅布泊是怎樣消失的?是誰製造了這個悲劇?我們一起到《羅布泊,消逝的仙湖》中尋找答案。

播放沙漠中綠草如茵、胡楊林立、花團錦簇的景象畫面,學生探討:“看到這幅畫面,你有什麼感受?”問題,因勢利導:是啊,人們都願意生活在花紅柳綠式的“世外桃源”之中。可是,我們卻不願更好的去呵護它,建設它,於是,有些桃源竟變成了魔域。在我國青海湖附近就曾有過這麼一個被人們喻為“世外桃源”的地方,那就是羅布泊。可今天,她已經千瘡百孔,慘不目睹。就讓我們一起感悟《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課件出示問題)

1.羅布泊為什麼被稱為“仙湖”?請發揮你的想象,描繪一下這“仙湖”的景色。

2.這“仙湖”為什麼會消逝?請説説你的看法。

3.具體把握課文內容,做內容提要。

(1)今日羅布泊是怎樣一個地方?關鍵詞是“沙漠”“神祕”。

(2)過去羅布泊是怎樣一個地方?關鍵詞是“綠洲”“仙湖”。

(3)羅布泊為什麼消亡?關鍵詞是“改道”“四盲”。

(4)同樣的悲劇還有哪些?關鍵詞是“青海湖”“月牙泉”。

三、問題研究

1.造成生態環境破壞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人們會製造悲劇自討苦吃?要求在文中劃出闡述羅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的句子。

明確:這個問題要抓住重點片段(“問題出在近30多年……羅布泊消失了。”),探究深層含義,從中獲得啟發。最值得注意的是“盲目”二字:“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庫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排水,‘四盲’像個巨大的吸水鬼,終於將塔里木河抽乾了……”“盲目”,就是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只圖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頭腦里根本沒有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盲目,就是目光狹小,只圖本地區利益,不顧整體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規律,不懂生態平衡,不懂上游將水抽乾了,下游的河道就會乾涸,羅布泊就會乾涸,周邊生態環境就會嚴重惡化,乃至荒漠化。當年“塔里木河兩岸人口激增”,擴大耕地,開採礦藏,也是開發,問題是當年的開發沒有考慮水資源,簡單的以為塔里木河有的是水,顧了上游不顧下游。從羅布泊消失的深層原因中應該吸取的教訓是:開發要克服盲目性,認識自然規律,認識生態平衡,謀求發展必須抓好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

2.理解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培養科學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懷。

(1)閲讀課文的最後三段。(要求讀出感情)

(2)組織學習思考、回答問題:

a.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怎樣的悲劇?(訓練複述能力)

b.作者引用了具體數據,告訴人們同樣的悲劇仍在繼續,呼籲人類行動起來,制止生態惡化。引導學生把數據整理出來並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c.要求學生在文中劃出直接表達作者憂患意識的句子。

學生討論交流,進一步明確作者充滿了憂患意識。

直抒胸臆的句子,如“此時此刻,我們停止了説笑。那一片巨大的黃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們的'心,使我們個個心情沉重”。直抒內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羅布泊的慘狀,強化了生態被破壞的悲劇。

引用數據的句子,如“幾十年間塔里木河流域修築水庫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處,建抽水泵站400多處,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萬多立方米”。一系列數據具體、確鑿,充分説明人們是怎樣盲目地拼命地濫用塔里木河水資源的,正是這種盲目行為,造成了羅布泊的荒漠化。

3.課文為什麼具有震撼人心、振聾發聵的力量?

從根本上説,羅布泊從美麗的仙湖變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令人震驚的。從寫法上探究,對比、擬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強化了感情色彩,直接抒情也有撼人心靈的力量。作者對比羅布泊的今昔,顯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勢的跌宕,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再看擬人,作者將胡楊林擬人化:“那奇形怪狀的枯枝、那死後不願倒下的身軀,似在表明胡楊在生命最後時刻的掙扎與痛苦,又像在向誰伸出求救之手!”賦予胡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盪,為自己盲目破壞生態環境而痛惜不已。排比手法,連用四個“盲目”,遺憾之情、譴責之情大大強化。又如篇末三個“救救”,呼籲之聲,振聾發聵。直接抒情讓讀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地意識到破壞生態環境的嚴重後果,覺悟到只有保護環境才能保護人類自己。

四、探究活動

1.課文最後提到青海湖水面下降和月牙泉瀕臨乾涸兩個例子,説明悲劇仍在繼續。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例子?試寫一封公開信,呼籲人們行動起來,制止生態惡化。

本題沿着救救青海湖的思路拓展,讓學生關注生態問題,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生態問題是一個大概念,教師要引導學生打開思路,實地考察,提出問題,研究對策。

2.假如你是一位世紀老人,見證了羅布泊的百年滄桑,你將向人們訴説什麼?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明確:

我的成長史見證了進百年羅布泊的坎坷史。

從出生~20歲(從斯文赫定發現仙湖,想像要豐富、擬人化、有情調。)

從20歲~60歲(扣兩次改道、“四盲”危害,重點講人類對羅布泊的破壞。)

從60歲~100歲(扣我的少年、青年時代的美好記憶,尋找回來的世界,思念、牽掛、魂牽夢繞的故鄉山水。展開聯想,懇求上蒼再賜我一百年,前一百年羅布泊養育了我,我要回報羅布泊。)

設計説明:本題則要求具體訴説羅布泊百年滄桑,是描述的訓練,又是口語的訓練,又是想像的訓練。

五、總結

羅布泊的今昔變化給人類帶來了深刻的教訓,讓我們從現在開始保護環境。只要人人都擁有一顆保護地球的慧心,我們有理由相信:天會更藍,樹會更綠,水會更清。

六、課後反思

這篇課文是從一篇報告文學中節選下來的。羅布泊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還曾經是一片美麗的仙湖,但現在卻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吞噬了無數的生命。作者通過翔實的資料説明,人對自然貪婪和盲目的索取是造成這一悲劇主要原因。全篇充滿了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痛惜之情,為羅布泊生態之惡化而痛苦,為人們索取之盲目而痛惜。教學中都要引導學生仔細體會。從而深入理解作品傳達出的強烈的憂患意識,樹立正確的生態意識。培養學生科學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懷。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積累詞語,掌握“乾涸、吞噬、裸露、渾然一體、近在咫尺、滄海桑田”的讀音、字形、詞義並學會運用。

2.瞭解作者描繪的羅布泊今昔不同的情景。

3.掌握羅布泊消逝的原因,感悟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分析文中的數據,對比概括羅布泊今昔不同的情景。

2.小組合作探究羅布泊消逝的原因。

3.通過分析句子,掌握課文所用的修辭手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探究生態環境被破壞的原因,汲取歷史教訓,愛護生態環境,樹立了良好的環保意識。

二、教學重點

1.瞭解作者描繪了羅布泊今昔怎樣的情景,並歸納變化的原因。

2.感受並理解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三、教學難點

歸納羅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憂患意識,樹立環保意識。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前佈置作業,讓學生收集有關羅布泊的資料)

同學們收集了有關羅布泊的信息了嗎?誰願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成果?(找兩個同學回答)

羅布泊,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曾為我國第二大內陸河,因地處塔里木盆地東部的“絲綢之路”要衝而聞名於世。昔日的羅布泊是牛馬成羣,樹林環繞,河流清澈的生命綠洲(PPT展示綠洲圖片),而今卻變成了一望無際的茫茫的戈壁灘,樹木都枯死了(PPT展示沙漠,乾枯樹木的圖片)。看到了羅布泊現在荒蕪的慘狀,看到它滄海桑田般的變化,大家內心中會問,是誰造成了這樣的悲劇,羅布泊經歷了什麼呢?讓我們帶着這些疑問走進作者吳崗的`《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板書),看看作者是如何描繪羅布泊的,看看我們從中能否找到心中疑問的答案?

(二)閲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出聲閲讀全文,勾畫、圈點出你不認識的字詞和讀不準字音的字。

和煦(xù):温暖。

乾涸(hé):(河道、池塘等)沒有水

吞噬(shì):吞食,併吞。

近在咫尺(zhǐ):周制八寸為咫,十寸為尺。謂接近或者剛滿一尺。形容距離近,也指微小,彷彿對方就在眼前。

渾然一體:融合成一個整體,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繪畫,佈置勻整,結構嚴謹。

滄海桑田:大海變成農田,農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找學生談一下讀課文後的感受。

(三)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閲讀課文1—9段,概括作者描繪的羅布泊今昔怎樣的情景。

(找出文中描寫過去和今日羅布泊的語句讀一讀,再分別用簡短的語句來概括)

明確:今日的羅布泊關鍵字:沙漠、神祕

過去的羅布泊關鍵字:綠洲、仙湖

這裏採用了什麼樣的寫作手法?有什麼作用?(對比)

作者將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鮮明而具體的描寫,顯示了巨大的反差,襯托或者突出強調了羅布泊如今的慘狀,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2.羅布泊,綠洲與沙漠,天堂與地獄,滄海與桑田般的變化,沒有千年的洗禮,僅是幾十年的瞬息。天壤之別,原因何在?

請同學們閲讀課文10—14段,小組合作,在文中畫出闡述羅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的句子。

直接原因:①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塔里木河曾經人為改道,導致下游乾旱缺水。

②盲目濫用塔里木河水資源,致使下游河道乾涸,羅布泊斷水,生態環徹底破壞。(四個盲目)

根本原因:生態環境遭受人為破壞,迅速惡化,沙漠擴張。(寫板書)

誰才是羅布泊消逝的罪魁禍首?(人類,自討苦吃)

3.羅布泊從美麗的仙湖變成了讓人恐怖的荒漠,讓作者感到憂患,感到痛心,對造成悲劇的人們感到遺憾,也進行了譴責。請找出文中體現作者這些情感的句子,讀一讀並品析。(提示:從修辭和內容等方面品析)

(1)“此時此刻,我們停止了説笑。那一片巨大的黃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們的心,使我們個個心情沉重。”

(直接抒發內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羅布泊的慘狀,強化了生態被破壞的悲劇)

(2)“這出悲劇的製造者又是人!”

(一針見血地指出羅布泊的消失是人為地破壞生態環境的惡果,具有強烈的譴責意味,指責悲劇製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3)“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將成為荒漠的地方!”(發出拯救生態環境的強烈呼聲,表達了強烈的環保意識,憂患意識。)

(4)對比

集中表示在三、四自然段。作者對比羅布泊的今昔,讓人知道羅布泊並非從來如此。

昔日這裏曾是美麗的仙湖和繁華的綠洲。作者將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鮮明而具體的描寫,顯示了巨大的反差,造成了文勢的跌宕,發生了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5)擬人

如寫胡楊林,“那奇形怪狀的枯枝、那死後不願倒下的身軀,似在標明胡楊在生命最後時刻的掙扎與痛苦,又像在向誰伸出求救之手!”

賦予胡楊以人的感情,在聲明垂危之時發出呼救之聲。怎能不令人感情激盪,為人類自身盲目破壞生態環境而痛惜不已。假如替換為“一棵棵胡楊樹,只剩下奇形怪狀的枯枝”,效果就差多了。

如寫羅布泊,“站在羅布泊邊緣,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滄海桑田的痕跡,你會感到這胸膛裏面深藏的痛苦與無奈。”

同樣賦予羅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假如替換成“站在羅布泊的邊緣,你會看到一片荒漠,看到滄海桑田的痕跡”,那就遜色多了。

(6)排比

如:“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庫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連用四個“盲目”,遺憾之情,譴責之意呼之欲出。

4.羅布泊已然成為了一個悲劇,與此同時還有那些悲劇在上演?

(找一位同學閲讀課文最後三段,要求讀出感情,其他同學思考問題)

①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怎樣的悲劇?(訓練複述能力)

②作者引用了具體數據,告訴人們同樣的悲劇仍在繼續,呼籲人類行動起來,制止生態惡化。引導學生把數據整理出來並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確:作者充滿了憂患意識和痛惜之情。

(四)課後小結,佈置作業

月牙泉美景不在,青海湖正在縮小,悲劇仍在重演。胡楊的乾枯,羅布泊的消逝,他們的慘狀讓人痛心疾首。類似這樣的悲劇並沒有終止,如何才能讓這樣的悲劇停止?請你設計一則以“保護環境”為主題的公益廣告,提醒人們保護環境,共同愛護我們的家園。

例如: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綠色未來

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葉總關情

(五)板書設計

12.羅布泊,消逝的仙湖

仙湖直接原因沙漠

過去今日

綠洲神祕

根本原因

人為破壞

保護環境

從我做起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學設計3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2、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思路,培養概括能力。

3、掌握羅布泊消失的原因,感悟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4、過程與方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

5、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把握文章感情,理解本文憂患意識和痛惜之

6、探究生態環境被破壞的原因,汲取歷史教訓,愛護生態環境,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體會課文的基本理念(生態意識、環保意識、可持續發展)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科學理性和人文關懷,感受並體會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時間教師活動

一4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羅布泊,亞洲大陸上的一塊“魔鬼三角區”,古絲綢之路就從中穿過。樓蘭美女的木乃伊在這裏發現;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在這裏考察時離奇失蹤,至今下落不明;探險家餘純順在這裏徒步孤身探險時失蹤……象這樣的事例在這裏可謂層出不窮。甚至有科學家發現,羅布泊一直在移動。羅布泊這個謎樣的世界,神祕的荒原,千百年來人們都為它迷惘、思索、爭論、甚至獻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羅布泊,走近這個神祕的地方。

二、感知課文,整體把握。

1、理解題目。

2、走近報告文學。

報告文學兼有文學和新聞兩種特點,作為新聞,要求真實,作為文學,要求藝術加工,講究形象性、抒情性。

3、聽課文朗讀,説一説你對羅布泊的有什麼樣的印象?

三、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一)今昔羅布泊

學生思考:1、過去的羅布泊和今日的羅布泊是什麼樣的?

找出文章中描寫過去和今日羅布泊的語句,再分別用簡短的語句來概括,然後再讀一讀。

2、這裏採用了什麼樣的寫作手法?

(二)追溯原因。

1、羅布泊,綠洲與沙漠,天堂與地獄,滄海與桑田般的變化,沒有千年的洗禮,僅是幾十年的瞬息。天壤之別,原因何在?請聯繫你的生活經驗推測這其間的原因。

2、下面我們來看看作者通過科學的考察後尋得羅布泊消逝的根本原因是什麼?請根據課文內容歸納總結。

3、造成羅布泊消逝的罪魁禍首是誰?為什麼人們會製造悲劇,自討苦吃?

4、與此同時,還有哪些悲劇在上演?

(三)設置情景讓學生探討並揭示文章的`主題。

學生活動:角色情景對話表演。(胡楊、沙漠、人類)

通過學生活動,歸納出文章的主題。

(四)品味語言。

羅布泊從美麗的仙湖變成了讓人恐怖的荒漠,讓作者感到憂患,感到痛心。請找出文章中體現作者這些感情的句子,先讀一讀,再討論是如何表現出這些感情的。

如:1、此時此刻,我們停止了説笑。那一片巨大的黃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們的心,使我們個個心情沉重。(直抒內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羅布泊的慘狀,強化了生態被破壞的悲劇。)

2、這出悲劇的製造者又是人!(一針見血地指出羅布泊的消失是人為地破壞生態的惡果,具有強烈的譴責意味,指責悲劇製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3、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將成為荒漠的地方!(發出拯救生態環境的強烈呼聲,表達了強烈的環保意識、憂患意識)

四、拓展延伸。

1、月牙泉美景不在,青海湖正在縮小,悲劇仍在重演。胡楊的乾枯,羅布泊的消逝,他們的慘狀讓人痛心疾首。類似這樣的悲劇終止了嗎?(沒有)你能説出一些這樣的例子來嗎?

2、如何才能讓這些悲劇停止?請你設計一則以“保護環境”為主題的公益廣告。

五、總結反思,佈置作業。

1、總結:地球是我們人類共有的家園。家是一個温馨的字眼,是靈魂的棲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沒有了,那我們還能剩下什麼?請看看我們的雙手,是創造還是毀滅?請看看我們的雙眼,是熱切的希望,還是無助和茫然?讓理性迴歸吧,我們有理由相信:天會變得更藍,樹會變得更綠,水會變得更清。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我做起,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環境,保護我們自己的家園。

2、作業:如果你是一位百歲老人,見證了羅布泊所經歷的滄桑,請你用自己的筆把它真實的記錄下來。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積累本文的生字詞;通過對比手法瞭解羅布泊的過去與現在;學習報告文學的特點及寫法。

★態度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道德情感價值觀:使學生樹立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羅布泊消逝的原因。

★樹立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課前準備:

★調查身邊及各地生態環境遭受破壞或保護較好的情況。

計劃課時: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人們一説到“人間仙境”,我們眼前便會浮現出以高原湖泊眾多、瀑布雄偉壯觀、植物景觀奇妙的九寨溝。其實,還有一處神祕之地,那裏水草豐美、牛羊成羣、綠樹環繞、河流清澈,可以堪稱為“世外桃源”、“人間奇景”,那就是羅布泊。(投影羅布泊今日干涸景象)(學生見後會吃驚)我想此刻同學們會很吃驚説:“這哪是仙湖?怎麼會沒水呀”!是的,同學們!這黃沙漫天的戈壁灘在30年前曾是胡楊茂密、清水盈盈的綠洲。那為什麼在短短30年之後,羅布泊會變成沙漠了呢?讓我們一同來尋找這個答案!(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情況

※指名學生朗讀生字詞,並口頭解釋有關詞語。

蕭瑟(sè)和煦(xù)乾涸(hé)吞噬(shì)

戈(gē)壁裸(luǒ)露滄海桑田

2、快速閲讀全文,思考以下問題:

<1>羅布泊為什麼被稱為“仙湖”?請發揮你的想象,描繪一下這“仙湖”的`景色。

<3>本文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本文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直抒胸臆的句子例如:這出悲劇的製造者又是人!救清海湖,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將成為荒漠的地方!

生動修辭的句子:如第20、22段,賦予胡揚林以人的感情。對比、擬人、排比手法。

三、拓展延伸。

説説我們生活周圍環境被破壞的事例,談談你的想法。

①向自然環境任意排放廢棄物,污染環境;a、大氣污染b、水質污染c、噪聲污染d、食品污染及具危害。

②不適當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破壞環境。指與湖爭地、亂砍亂伐森林、破壞草原等。1998年,我國長江流域爆發了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洪災,其原因之一,就是與湖爭地亂砍亂伐森林、不適當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這一沉痛的教訓,我們一定要牢記。

四、課堂小結。

羅布泊的今昔變化給人類帶來了深刻的教訓,讓我們從現在開始保護環境。只要人人都擁有一顆保護地球的慧心,我們有理由相信:天會更藍,樹會更綠,水會更清!我們寧願多一塊人間的樂土,也不要一片荒涼的羅布泊!

五、佈置作業。

試寫一封公開信,呼籲人們行動起來,停止破壞生態平衡,盡力拯救已被破壞的環境,防止生態的繼續惡化。

板書設計:

羅布泊

過去:綠洲仙湖

消亡的原因:改道四盲

今日:沙漠神祕

呼籲保護

同樣的悲劇:青海湖月牙泉

教學反饋

學生容易讀懂課文,對課文內容感興趣,但對文章中部分語句的分析、品味不準確。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瞭解報告文學的文體特徵,感受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2、過程和方法: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思路,培養概括能力,學習對比和引用數據的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科學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懷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本文敍述事實,列舉數據的方法。

2、瞭解羅布泊的這去和現在,並歸納變化原因。

3、探究生態環境遭破壞的深層原因,明確應吸取的教訓。

教學設想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是從“生態自然”的角度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關注自然,保護自然是每個人的責任,21世紀的接班人更要具有這種意識,因而,本文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比知識教育更為重要。在內容上要求學生把握兩點:一是在對比羅布泊過去和現在的過程中總結羅布泊消逝的原因;二是感受作者痛惜羅布泊消逝的基礎上,深入理解作品傳達出的強烈的憂患意識,樹立正確的生態意識。培養科學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懷。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啟發式

課時安排:課前安排預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吳剛的一篇文章:〈〈羅布泊,消逝的仙湖》。(師多媒出示課題)

師:同學們看一下標題,看看<泊>的偏旁,與水有關,泊是什麼意思,你能從中品出哪些信息呢?(學生思考,舉手回答)

二、感知課文

1、出示課件圖片:羅布泊的現在和過去(5張)

教師每出示一張作解説(學生通過圖片感知課文,突出重點)

2、問:過去美麗的羅布泊,為什麼變成現在一滴水都沒有的羅布泊呢?(過渡,引出課文感知)

1)出示課件圖片:字音(學生認讀)

2)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認讀課文(培養個性)

3)出示現在的羅布泊圖片,用課本的文段和關鍵鍵詞解説並模擬用歡娛的口吻讀。

4)出示過去的羅布泊圖片,用課本的文段和關鍵鍵詞解説並模擬用痛苦沉重的口吻讀。

重點句:“站在——痛苦與無奈”對比過去的羅布泊講解,注意修辭運用,得出現在的羅布泊的痛苦。

5)問題:是誰將美麗的羅布泊,變成現在一滴水都沒有的羅布泊?(人)為什麼?“改道”“四盲”

6)盲目是什麼意思?(引可持續發展觀點)四盲比着什麼?為什麼叫吸水鬼?(“指出了羅布泊消亡的原因,又譴責了人的急功近利的愚蠢。排比句也增強了作者的這種感情)巨大“從哪些數據來體現?危害性破壞性之大,體現在哪兒?同樣的悲劇還有哪些?作者引用了具體數據,告訴人們同樣的悲劇仍在繼續,呼籲人類行動起來,制止生態惡化,因而作者發出強烈的呼籲:救救——

7)小結:通過現狀,告訴我們要有可持續性發展,文章的結構告訴我們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環保意識。

3、探究寫法

問:文章告訴我們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環保意識,那麼就可以把過去的羅布泊去掉,行嗎?(不能,將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作鮮明而具體的描寫,顯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文勢跌宕,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探究活動

2、假如你是一位世紀老人,見證了羅布泊的.百年滄桑,你將向人們訴説什麼?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明確:

我的成長史見證了進百年羅布泊的坎坷史。

從出生~20歲(從斯文赫定發現仙湖,想像要豐富、擬人化、有情調。)

從20歲~60歲(扣兩次改道、“四盲”危害,重點講人類對羅布泊的破壞。)

從60歲~100歲(扣我的少年、青年時代的美好記憶,尋找回來的世界,思念、牽掛、魂牽夢繞的故鄉山水。展開聯想,懇求上蒼再賜我一百年,前一百年羅布泊養育了我,我要回報羅布泊。)

設計説明:本題則要求具體訴説羅布泊百年滄桑,是描述的訓練,又是口語的訓練,又是想像的訓練。

四、總結

羅布泊的今昔變化給人類帶來了深刻的教訓,讓我們從現在開始保護環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讓我們共同愛護我們共有的家園,相信:天會更藍,樹會更綠,水會更清。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報告文學的文體特徵

2、學習課文對比、擬人、排比等方法。

3、瞭解羅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運用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培養概括要點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2、聯繫現實,思考關注環境問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吸取歷史教訓,愛護生態環境,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對比、擬人、排比等方法。

教學難點

感受並理解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羅布泊,是西北地區一個曾經非常美麗的仙湖,位於我國新疆東南部,曾是我國第二大內陸湖。昔日的羅布泊是牛馬成羣、綠林環繞、河流清澈的生命綠洲。而如今的羅布泊,卻成了一望無際的戈壁灘,沒有一棵草,一條溪,沒有任何飛禽敢於穿越,是令人感到恐怖的地方。

二、整體感知

1、讀一讀題目,看看題目藴含了什麼信息?我們朗讀時應用什麼感情?

回答,明確:

羅布泊,原來是一個非常美麗的仙湖,如今消逝了,變成了一片荒漠。

朗讀時充滿痛惜、遺憾之情。

2、多媒體展示“心中的羅布泊”與“今日的羅布泊”圖片。

選擇其中幾幅圖片,要求用文中語句給它配上解説詞。

3、用簡潔的語句概括今昔羅布泊的特點。

討論明確:

昔:美麗的充滿生機

今:荒涼的令人恐怖

三、合作探究

1、再讀課文,找一找談一談羅布泊消逝的原因

討論明確:

原因:改道

四盲

2、多媒體出示示意圖

3、看一看悲劇延伸

多媒體展示青海湖和月牙泉圖片,直觀感受它們將面臨乾涸之勢。

4、品味語言

引導體味文中所用的對比、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多處用的數字所產生的效果(憂患意識,震撼人心)

5、引導認識本文的文體特點:

報告文學(新聞性文學性)

四、拓展延伸

1、假如將本文改編成課本劇,你將扮演的是湖邊胡楊樹的精靈,你將向人們訴説什麼?

討論交流

2、羅布泊的悲劇讓我們痛心疾首,青海湖和月牙泉的'悲劇已經上演,你還知道哪些類似例子?請談一下你對我們周圍環境(特別是水體)保護的一些看法和建議。

五、佈置作業

如果你是羅布泊的一位世紀老人,見證了羅布泊的百年滄桑,你將向你的子孫後代或伴隨着你成長的羅布泊訴説些什麼呢?請將它寫成一段300字的片段。

教後反思

本課通過多媒體展示的圖片,使學生感受到了作者那強烈的環保意識和憂患意識,從而認識到了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瞭解報告文學的文體特點。

2、瞭解羅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3、聯繫現實,思考環境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瞭解羅布泊過去和現在,歸納羅布泊變化的原因。

2、瞭解環境遭受破壞的深層原因,明確在以後的開發中應吸取哪些教訓。

教學難點

真正理解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以歌曲《天堂》導入,回味歌聲中的境界:藍藍的天空,綠綠的草原,清清的湖水,潔白的羊羣,奔馳的駿馬,還有那美麗的姑娘......這的確是天堂,可是大家也許還不知道,在地球上,這樣一個個美如天堂的地方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羅布泊。

二、解析標題

仔細品讀標題,你能從標題中讀出什麼?為什麼作者用了“消逝”而不用“消失”呢?該用怎樣的感情來讀?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理清字詞

2、速讀課文,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羅布泊過去是怎樣的?(女生完成)

(2)現在的羅布泊又是怎樣的?

(3)找出羅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

(4)全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和願望?

明確:

(1)羅布泊過去是廣闊、美麗、充滿生機的湖泊,羅布泊周邊是牛馬成羣、綠林環繞、河流清澈的生命綠洲。關鍵詞是“綠洲”“仙湖”。

(2)現在的羅布泊變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我國科學家彭家木、探險家餘純順先後在那裏失蹤、遇難;胡楊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見飛鳥,令人恐怖。關鍵詞是“沙漠”“神祕”。

(3)羅布泊消逝的原因一是20世紀20年代塔里木河曾經人為改道,導致下游乾旱缺水;二是盲目濫用塔里木河水資源,致使下游河道乾涸、羅布泊斷水,生態環境徹底破壞。關鍵詞是“改道”“四盲”。

(4)對仙湖消逝的痛惜之情,作者的強烈願望:拯救生態環境。

3、結合課文,聯繫現實,説説你還知道哪些由於人為的破壞導致生態惡化的例子。

四、細讀課文文學賞析

1、曾經美麗的仙湖就這樣消逝了,曾經充滿生命力的綠洲就這樣變成了令人恐怖的綠洲,面對如此巨大的'變化,作者是一種怎樣的感情?請快速閲讀課文,勾畫和批註表達作者情感的句子。

2、閲讀註釋一,這篇文章的體裁是什麼呢?那報告文學的特點是什麼?

本文體裁是報告文學,它兼有新聞和文學的兩種特點。新聞要求真實性,文學要求形象性,抒情性。

五、拓展延伸撫昔思今

從羅布泊消失的原因中,我們應吸取教訓是開發要克服盲目性,而現在我們的家鄉平潭正處於開發中,大家就平潭的建設對生態環境有何擔憂與提議呢?

六、結束語

地球是我們人類共有的家園,家是一個温馨的字眼,是靈魂的棲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沒有了,那我們還能剩下什麼?同學們,我們的雙手是用來創造的而不是用來毀滅的,善待地球就是善待我們自己,為了我們這唯一的賴以生存的家園,讓我們現在就行動起來,保護生態,愛我家園,不要讓我們人類的眼淚成為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淚!

七、作業佈置

1、假如你是一位世紀老人,見證了羅布泊的百年滄桑,你將向人們訴説什麼?

2、每小組辦一份環保小報,呼籲人們行動起來,制止生態惡化。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學設計14

【設計思想】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本課作為自讀課,更應還課堂於學生,但這並意味着放縱學生自讀,而應該是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更加有效。同時課標中還指出“閲讀新聞和説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觀點,獲取主要信息”。那麼本文作為一篇介紹羅布泊變遷的報告文學,具有新聞與説明性文章的特點,把握文章的基本觀點,獲取主要信息應該成為教學的重點。

【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人教版國中《語文》教材八年級(下)第三單元第十二課。本單元側重以不同的形式來表達人們對生存環境的憂慮與思考。重在通過理解課文內容、熟悉科學文藝作品特點的同時,樹立環保意識。科學文藝作品既不同於一般文學作品,也有別於採用理論論述、邏輯推理等抽象概括方法介紹知識的科普讀物,而是科學與文藝的有機結合。從內容角度來看,重在瞭解相關的科學知識,從體裁特點角度來看,可以讓學生感受文學藝術的感染力,提升語言能力。

二、文本簡析:

本文是人教版國中《語文》教材中少有的一篇報告文學,藉此課可以讓學生了解報告文學的特點,讓學生感受報告文學較之一般科普讀物在語言方面的感染力。因此,學習這篇文章不僅要培養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讓學生能從文本獲取相關的知識,樹立環保意識,還要讓學生仔細品味語言,領略語言文字的魅力。

【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的表現慾望不如七年級了,但他們的合作意識更強了,所以教師要利用這一變化,多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激發他們的參與意識。同時,八年級的學生在知識的探究上已有一定的主動意識,教師要注重引導來培養他們的探究能力。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一)感知課文題目獲取有效信息,並通過理清文章思路,確定內容要點的區域,學會抓關鍵詞句及整合概括獲取文章的主要信息。

(二)品讀文章富有形象性及抒情性的語言,瞭解報告文學這一文學樣式的特點。

二、過程與方法:

(一)通過記者採訪,現場連線的情境模擬來展示、交流自學成果,訓練口頭表達能力,並探究出篩選信息的方法。

(二)通過圖文比較、朗讀等形式來了解報告文學這一文學樣式的特點。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思考人類對自己賴於生存的環境的破壞,樹立環保意識,能馬上從身邊事開始環保行動。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在豐富的文字材料中獲取主要信息,口頭表達時能完整準確、突出要點。

教學難點:在圖文比較及朗讀中對報告文學這一文體特點能有比較明晰的瞭解。

【教學方法】

一、教法:

(一)情境教學法:激發興趣,促進學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協調發展,儘量給學生以直觀感受,刺激學生的多種感知器官,增強教學效果。

(二)誦讀法:不僅可以鍛鍊朗誦能力,更可以感受報告文學在語言上的形象具體,富有情感這一特點。

二、學法

(一)批註法:在閲讀過程中,圈點勾畫,心有所思,腦有所動。在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進行探究式學習,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

(二)合作探究法:訓練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於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培養學生評論與爭辯的能力,激發創造性思維

【教學手段】

採用多媒體教學,利用圖片、音樂、視頻等多媒體素材。

【課時安排】

一課時(45分鐘)

【課型】

新授課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時間安排教師活動(含教學內容)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圖片導入

約1分鐘:教師屏顯羅布泊衞星雲圖,提問學生:從形狀上來看圖片的主體像什麼?這是一個被稱作“地球之耳”的地方。圖片顏色以黃色為主,它最有可能是地表上的什麼地形地貌?教師簡介羅布泊,設疑帶學生進入本文《羅布泊,消逝的仙湖》的學習。

觀察圖片,初步瞭解羅布泊。

1、初步瞭解羅布泊。

2、導出本課的學習。

(二)題目感知

約4分鐘:

1、初讀題目,你從題目《羅布泊,消逝的仙湖》中獲取了什麼信息?

2、再讀題目,這個題目會激發起你哪些疑問?朗讀題目,交流所獲取的信息;

再讀題目,表達激起的疑問。調動學生思考,從有限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

(三)走入文本

約4分鐘

要求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用圈點批註法快速閲讀文本,篩選出有效信息。

快速閲讀課文,圈點批註文本,理清文章內容。

帶着問題進一步感知文本,併為下一環節做好準備。

(四)演繹文本

約20分鐘:

1、教師設定情境:假設你是某電視台特派記者,正隨吳崗博士一行人到羅布泊實地考察,你們聘請了羅布泊百歲老人作為嚮導……

要求:

(1)記者:緊扣文本,分別設計採訪老人和吳博士的問題。

(2)受訪者:須從文本中篩選有效信息作簡要陳述。

(3)記者:將受訪者的回答用關鍵詞進一步概括連線給主播。

2、選取兩組學生的`成果進行情境展示,要求學生從語言表達,採訪問題設置及回答的準確性等方面評點兩組同學的展示成果。

3、教師出示文章脈絡,進一步評點學生活動情況,引導學生如何從文本中獲取主要信息。

全文脈絡:今日羅布泊之神祕、荒涼

→往昔羅布泊之美麗景象

→羅布泊消亡的原因

→實地考察羅布泊的現狀

→青海湖、月牙泉的頹勢

→發出拯救的呼聲

方法概括:理清思路、確定區域、

抓關鍵詞句、整合概括

小組合作:角色安排,根據文章內容及學前活動指導,設置採訪問題及答案,提煉關鍵詞句。

模擬展示

學生評點,在老師引導下探究出篩選信息的方法並筆記。情境設定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組合作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起到生教生的目的。

展示得於充分訓練學生表達能力,並從中反饋自學情況。

師生評點小組活動情況,水到渠成地引出篩選信息的方法。

(五)品讀文本

約8分鐘:

1、要求學生談談對本文語言的發現,幻燈出示文中富含數據的語段,引出真實性。

2、教師幻燈展示能體現羅布泊今昔景象的圖片,要求學生用文中的句子為圖片註解,引出形象性。

3、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所選的句子,感知報告文學在語言方面抒情性的特點。

4、報告文學:是以文學手法反映現實生活中真人真事的一種文體。報告文學兼有文學和新聞兩種特點。新聞的特點要求真實,文學的特點是要求藝術加工,講究形象性,抒情性。

5、再讀題目:你會讀出怎樣的感情?

痛惜、遺憾!談對語言的初步感知。

直觀欣賞羅布泊今昔景觀,感受用畫面展現的震撼效果;

深情朗讀語句,感受文學語言的表達魅力;

瞭解報告文學,感知作者選擇最合適的文體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再次朗讀,昇華情感。

對於報告文學,採用對比的教法,將其與圖片、朗讀等形式比較,感知此種文體的文學特點,化難為易;

扣開始的題目朗讀,步步昇華。

(六)知行統一

約7分鐘播放《救救地球》之歌,

要求:

聆聽《救救地球》之歌,請為我們身邊的環保寫幾條有感染力的宣傳標語吧!

知行統一,為環保獻力。

進行語言表達的當堂訓練,展示。

播放音樂為鬆弛課堂節奏,同時進行拓展延伸環節;

(七)課外延讀

約1分鐘

1、請你概括北海幾次變化後的城市特點並分析其變化的原因。

2、從文中舉出體現報告文學形象性與抒情性特點的例子。

學生課後完成

圍繞環保主題,進行相關語文能力培養。

板書設計:

神祕改道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綠洲

荒漠四盲

◆◆

篩選信息報告文學

思路真實

區域形象

詞句抒情

整合

評論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學設計15

一、教學目標

1、積累字詞;

2、通過朗讀與揣摩,讓學生感知文章梗概。

3、討論與練筆相結合,訓練學生的環保意識、憂患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1、通過朗讀與揣摩,讓學生感知文章梗概。

2、討論與練筆相結合,訓練學生的環保意識、憂患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三、教學難點

討論與練筆相結合,訓練學生的環保意識、憂患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四、教學準備

小黑板

五、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行為 學生學習活動 設計意圖

(一)導入新課

家是温馨的港灣,它周圍的環境則是大家賴以生存的.美好家園。無數小“家”凝聚成我們可愛而又富強的大國家——中國。然而,在我國曆史上,曾有這樣一個典型的地方,它的過去鬱鬱葱葱,鳥語啾啾,而現在卻迥然不同。這個地方在哪裏呢?它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吳崗筆下的《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板書:課題和作者)(約3分鐘) 學生認真聆聽,想像羅布泊的今昔面貌。 儘量用優美的語言薰陶學生,為新內容進行鋪墊。同時,也為知識的遷移作伏筆。

(二)感知文意

1、分角色朗讀課文,第一大組讀1~3和9~14自然段,第二大組讀第4~8自然段,最末四段由全班齊讀。同時思考:羅布泊的過去和現在的景色是怎樣的?請分別用一個詞語概括。(注意:應先讓學生找出有關羅布泊今昔的句段,再概括。板書:“前”“後”“綠洲”“沙漠”。)(約12分鐘)

2、羅布泊發生這樣大的變化,其原因是什麼?究竟是誰釀成了這樣的悲劇?同桌討論完成。(約7分鐘,板書:?、人) 1、有感情地放聲朗讀,力求儘快感悟本文內容。

引導學生歸納。

2、找出相關段落(11~13段),同桌討論後歸納其變化原因。

1、重視語文閲讀,培養學生愛閲讀的好習慣。讀完課文後,應指導學生讀出最後一段三個“救救”的語氣。

2、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並培養學生在相應句段旁邊作好筆記。

(三)拓展延伸

1、同學們,在生活中你們發現有類似的破壞環境的例子嗎?同桌討論,教師巡視,同時注意調動學生的興味。)(約8分鐘)

教師引導,如果學生素材少,教師可簡介環保大使張正祥等的先進事蹟,最後板書:憂患意識、可持續發展意識。

2、寫廣告語:眾人拾柴火焰高,為喚起大家保護環境,增強責任心的意識,請擬一句宣傳標語。(約5分鐘) 1、小組內合作,大膽暢談。(學生談到九曲河的水污染,談到焦化廠的滾滾濃煙,談到瀘縣花園幹道上有的遊人任意踐踏草坪……)

2、學生動手積極,標語有:愛護環境,就是愛護我們的眼睛;遊客好,別踩我,我怕疼;社區是我家,呵護靠大家…… 通過合作,學生心中激起了不斷思考的漣漪,課堂氣氛既緊張又活躍,發言爭先恐後。同時,也為了滲透憂患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的德育理念。

(四)總結(約5分鐘)

讓學生總結。若學生表現好,可叫全班齊讀最末段;若還沒下課,可讓學生迅速瀏覽第15~24自然段,提出問題大家解決或聽寫生字詞以檢查學生的預習。

教師總結:出示小黑板,宣讀自己寫得《無題》“詩”:護林防火,責任你我;綠水青山,國泰民安;珍愛環境,美我家園;呵護地球,壯我河山。(學生情不自禁地響起掌聲)讓我們為建設美好家園而盡上自己的一分綿薄之力吧!讓我們都來爭做一名小小的環保衞士吧! 踴躍總結。 培養學生認真總結的好習慣,也為了進一步突出本文的主題。

六、板書設計

12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

吳崗

前————羅布泊————後

︱ ︱

綠洲 ―――――?――――沙漠

憂患意識、可持續發展意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gkl7l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