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大班教學活動設計

大班教學活動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學活動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學活動設計

大班教學活動設計1

設計意圖

時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幼兒時常都能見到它。幼兒學會認識時鐘,能更好的學會作息時間。根據《幼兒園教育綱要》的指導要求:我們的教育應該和幼兒的實際生活聯繫在一起,把幼兒現實生活中能接觸到事物與現象轉換為知識點傳授給幼兒,從而達到我們幼兒教育的目標。為此,我選擇了以時鐘的相關知識和幼兒一起互動來達到教學的目的。

活動目標

1、瞭解鐘面的構成,認識時針和分針。

2、初步感受指針的行走方向和行走關係,探索鐘面上的“整點”和“半點”。

重點難點

重點:認讀整點和半點。

難點:認讀並能撥出整點半點。

活動準備

電子白板課件,人手一份紙片鍾。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滴答、滴答、滴答,會走沒有腿,會説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起,什麼時候睡?請小朋友猜一猜謎底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時鐘吧!

二、認識鐘面,初步瞭解分針、時針以及它們的運轉方向和關係。

(一)結合課件,幼兒觀察時鐘,師幼交流。

1、教師:鐘面上有什麼?有幾個數字?分別是幾?

2、師幼共同手口一致點數鐘面數字1~12,初步感知順時針方向。

(二)認識時針與分針。

1、教師:鐘面上除了數字還有什麼?

2、教師:有幾根指針?它們有什麼不同?分別叫什麼名字?

3、小結:又粗又短的指針叫時針,又細又長的指針叫分針。

(三)觀看課件,初步瞭解分針、時針的運轉關係

1、教師:時針、分針走得是一樣快嗎?誰走得快?它們是按什麼方向行走的?(教師反覆演示課件上的動態時鐘)

2、小結:分針和時針按順時針方向行走,分針走得快,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個數字表示1小時。

三、認讀整點和半點

(一)認讀整點。

1、提問:我們怎樣認讀時鐘上的時間?

2、小結:當分針指在數字12就表示整點。時針指在數字幾就表示幾點。分針按順時針方向走一圈,時針就走一格,也就是從一個數字走向下一個數字,代表已經過去一個小時。如:當分針指在數字12,時針指在數字1就表示1:00;當分針指在數字12,時針指在數字11就表示11:00。

3、結合幼兒日常生活圖片,鞏固練習認讀整點。

提問: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她是幾點起牀的?我們怎樣用數字來表示7點整?(7:00)小朋友在幹什麼?是幾點整?我們用什麼數字來表示?(8:00)

4、教師和個別幼兒任意説整點,全體幼兒來撥。

(二)認讀半點。

1、提問:當分針指在數字12就表示整點,當分針指在數字6又表示什麼呢?

2、小結:當分針指在數字6,時針會指在兩個數字的中間就表示半點。(出示表示半點的時鐘)我們要看時針順時針經過了哪個數字在前,就是幾點半。如:當分針指在數字6,時針指在數字5和6中間,時針經過了數字5,5在前,就表示現在是5:30。當分針指在數字6,時針指在數字9和10的中間,時針經過了數字9,9在前,就表示現在是9:30。

3、幼兒結合日常生活圖片,鞏固練習認讀半點。

提問: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他是幾點半來上幼兒園?我們怎樣用數字來表示?(7:30)小朋友在幹什麼?幾點半睡覺?用數字怎麼表示?(8:30)

4、教師和個別幼兒説半點,全體幼兒來撥。

四、遊戲“我撥你説,你撥我説”。

1、教師:請小朋友找一個或兩個旁邊的小朋友,一個小朋友來撥整點和半點,另一個或兩個小朋友來説出他撥的整點和半點是多少?然後交換。

2、教師觀察指導幼兒“撥”和“説”整點、半點。

五、幼兒完成操作卡。

1、全體幼兒完成操作卡連線,個別幼兒白板互動連線。

2、集體驗證結果。

六、活動延伸

我們拿着操作卡和時鐘回教室撥一撥我們一天的作息時間,好嗎?

活動總結

對於大班下學期的孩子來説,認識時間十分重要。因此,我設計了此次數學活動認識時鐘,為了解鐘面的構成,認識時針和分針;初步感受指針的行走方向和行走關係,探索鐘面上的“整點”和“半點”。我也製作了課件,讓幼兒充分進行感知和探索。在整個數學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對於認識鐘錶的興趣濃厚。

那麼在活動開始時,為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在引題的時候引用了“謎語”導入,讓幼兒知道今天我們要了解的是時鐘。接下來我出示了鐘錶,讓幼兒認一認鐘錶的結構,並且找一找1—12這12個數字,他們所在的位置和所運轉的方向,接下來通過課件演示,首先我先讓幼兒瞭解了在鐘面上時針是哪一根,分針是哪一根,並且瞭解了在鐘面上走了一圈是什麼概念,從而引出後面分針走一圈時針有什麼變化,讓幼兒通過自身的觀察得出結論,知道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大格,也就是一小時。課件中時鐘動態的行走讓幼兒清楚地瞭解時針和分針,及它們的運轉關係和方向,反覆操作後,幼兒有所體會順時針的運轉方向。在認識整點和半點時,先讓幼兒來認一認,給孩子主動探索的時間,然後我再告訴幼兒怎樣來認讀整點和半點。在幼兒撥整點和半點環節,我讓全體幼兒來檢查個別幼兒的鐘面上整點與半點的時針與分針的位置是否正確,如有錯誤之處請大家幫助改正,通過這樣的一個遊戲使幼兒又一次鞏固認識了整點與半點,而且在遊戲上學習,幼兒的興趣也很濃厚。幼兒在連線操作環節,把時鐘上的時間與數字表示的時間相連時,基本都正確了,説明幼兒還是掌握了。

大班教學活動設計2

活動目標:

1.通過閲讀故事,大膽猜測並表述自己所看到的畫面內容。

2.體會故事的幽默、有趣,初步嘗試續編故事。

3.理解詞語:寵物、稀奇。

活動準備:PPT,動畫

活動過程:

一、視頻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段視頻,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師:這段視頻的名字你們都知道吧,(愛寵大機密)那愛寵在這裏指什麼呢?那你知道什麼是寵物嗎?

寵物:家庭飼養的,用來觀賞玩耍的,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植物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喜歡養寵物的小朋友,看到圖片,圖片上都有什麼?他的名字叫“嘟嘟”(出示圖片)在嘟嘟身上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師幼集體觀看PPT,討論、理解故事。

1、(觀看PPT第1頁)嘟嘟有一個什麼愛好呀?到寵物店想要買一個什麼樣的寵物?

你覺得什麼樣的寵物才是稀奇的呢?稀奇:我們平時很少見的,稀少,新奇,不同一般。

2、(觀看PPT第2、3頁)老闆拿出哪些稀奇的寵物給嘟嘟挑選?(大象、猴子、蟑螂、兔子、毛怪)他們稀奇麼?那我們看一看他們稀奇在哪裏吧(請幼兒當老闆,介紹畫面上的寵物,突出寵物的顏色,大膽誇張的想像)

師:如果讓你來選你想要哪一個?嘟嘟滿意嗎?為什麼?

3、(觀看PPT第4、5頁)寵物店老闆對嘟嘟做了一個什麼動作?(拉他)你覺得是個什麼稀奇的寵物?(出示熊的聲音請幼兒聽)師:為什麼老闆説大白熊是個最稀奇的寵物的?

4、(觀看PPT第6、9頁)嘟嘟不小心碰了大白熊的鼻子,你覺得這個時候大白熊會怎麼樣呢?如果你是嘟嘟你會怎麼想呢?現在該怎麼辦呢?

5、師:嘟嘟摔倒時,心裏在想什麼?如果你是嘟嘟,這時你怎麼辦?

6、(觀看PPT第10、11頁)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

7、現在你覺得嘟嘟的大白熊稀奇嗎?為什麼呢?

三、觀看圖畫,完整講述故事,初步嘗試續編故事

師:現在我們跟着圖畫,一起來完整講述一下這個故事吧。

師:你認為最後的結局怎麼樣?如果你是嘟嘟,接下來你會怎麼做?那你覺得嘟嘟還會買到什麼稀奇的寵物?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四、延伸活動

師:聽完嘟嘟小朋友的故事之後,那你們有沒有養過寵物?那你都和你的小寵物之間發什麼過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大班教學活動設計3

《每個人都噗》

設計意圖:

放屁是一件我們日常生活中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由於它的特性,幼兒每次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都會很害羞,而且還會因為這件事覺得很不開心。為讓孩子正確對待我們日常生活中這件很正常的事,理解這是一個正常的生理現象,並且學習用正確態度對待對待這件事,我利用《每個人都噗》這本圖畫書,把放棄這件羞於啟齒的事情搬上了集體教學的舞台。讓幼兒從此能夠很坦蕩的面對這個事情,學習如何在公眾場合避免這件事情帶來的尷尬。用時也通過這個活動激發幼兒閲讀的興趣和自然科學的好奇心,我也力求通過這個活動把知識的學習與能力的培養較好的融合在一起。活動中主要利用傾聽法、觀察法、討論法來開展。

活動目標:

1、瞭解“噗”的一些知識,知道“噗”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2、在閲讀中激發幼兒對科學探索和了解身體奧祕的興趣。

活動準備:

PPT、圖片、噗,屁字符、屁的聲音

活動重難點:

重點:讓幼兒瞭解每一個人都會噗

難點:噗的形成。關於特殊食物、澱粉類的食物和高蛋白食物吃多了,對噗的影響。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1、激發興趣,教師播放的鼓掌聲、笑聲、親嘴聲。

2、教師播放放屁的聲音,讓幼兒猜一猜這是什麼聲音?先出示屁字符(我們都是文雅的人一節課上都在説屁,顯得我們很不文雅,我就用噗來代替它)。

3、請幼兒把自己對噗的感受大膽的表述出來。

教師小結:耳朵聽到難聽的聲音,鼻子聞到臭味,心裏覺得難為情。

二、講述故事,理解噗的形成及噗的排量次數。(教師播放PTT課件4—9頁)講述故事:

他叫小強,他每天都有要噗,他和你們一樣每天都要上學。這天他在教室裏噗了一下,同學們都哈哈大笑起來,他覺得很難為情。為了不讓大家笑話他,於是他就想拼命的忍住。忍着忍着他的臉漲的通紅,忍着忍着他肚子有點疼,忍着忍着他打了一個隔,最後他還是沒有忍住噗的更響了,同學們笑得更大聲了。小強難過極了於是很難為情的回家了。走在回家的路上,小強路過動物園,他聽到很響的一聲“噗”,一看,原來的大象在噗。走到馬路上,他聞到一股臭味,仔細一找,原來是小老鼠在噗,回到家裏,發現爸爸媽媽和小狗都要噗。

1.通過故事引導幼兒發現自己身邊的人類朋友和動物朋友都會噗。提問:你在生活中,你的家裏都有誰在噗(幼兒回答: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你聽過有什麼小動物會噗的嗎?(貓、狗、豬等),教師提問幼兒,你們都會噗嗎?(有的幼兒説會噗,有的幼兒説不會噗)提問:不會的噗的請舉手我們看看有誰?(你們覺得自己不會噗,那我們就來看看下面的故事,小強是個愛動腦經的小孩,他覺得這麼多的人都噗,他要了解關於噗的更多祕密)教師小結:(播放PPT第10張)原來只要有腸和肛門的動物都會噗。(那就不存在有誰不會噗的了)

2.(播放PPT課件第11張)幼兒觀看並理解圖畫中噗形成的過程,並請幼兒大膽表達出來。教師小結:因為我們吃東西時吞入的一部分空氣進入了我們的腸胃,氣體從腸道到肛門排出來,就形成了我們都覺得很難為情的“噗”。 ——噗的次數和噗的排量。

1.(播放PPT課件第12張)幼兒通過圖畫了解人類平均每天噗的次數和排量。教師小結————原來我個人每天平均要噗十多次,噗出來的氣體有500毫升這麼多。

三:幼兒獨立探索環節,討論不同的噗形成的原因。

1、讓幼兒帶着好奇和興趣自己去解讀圖畫中噗的祕密(桌面上擺放好PPT課件第13—15這三張圖片)。(教師給幼兒一手一張圖片仔細的觀察,如果看懂了可以跟旁邊的小朋友進行交換)

2、請幼兒主動大膽的把自己看到的祕密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

和食物有關的噗——特殊的蔬菜吃到肚子裏,會有特殊的噗的味道;吃了很多高蛋白的食物噗出的味道就會很臭的;吃了澱粉很高的食物噗就會很多。

3.教師與幼兒分享自己發現的祕密。

和身體有關的噗——噗也可能是要大便前兆;也可能是我們的身體不舒服了,我們的腸胃出問題了的表現。

教師小結: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引導幼兒正確面對這件事情。

四:討論如何避免噗給我們帶來的尷尬。

噗雖然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可是還是會因為它的氣味和它的聲音覺得不夠文雅。討論如何避免讓很多人知道自己做了這件不文雅的事情(躲起來、去廁所、開窗户、去操場上等)。

活動反思:

以“噗”字的替代,文雅地將我們平時羞於啟齒的事情表述地坦坦蕩蕩、清清楚楚。在多次試教後,我們組內對原內容進行了很大的改動和調整。第一調整,重組內容,明確定位。原本這是一個綜合活動,我們經過商討後決定把這個內容定為健康活動,並對原內容進行取捨。我們捨棄了一些比較糾結、難以深入的內容,同時在設計每一環節的重點,都緊緊圍繞健康活動的要求,這樣整個活動重點就更突出了。第二調整,給予孩子的更多自主研究的機會,在原活動中“噗的形成”是老師直接語言表述告知孩子,那根據大班下學期孩子的發展情況,我們決定還是藉助圖片,讓孩子研究“噗的形成”。為了讓孩子更容易理解,幾經商討,最後把着眼點放在了組成噗的氣體有哪些,是怎樣產生的,這樣孩子們研究起來就更有針對性。第三調整,重新組合,理清脈絡。比如原活動中,分組自主閲讀時,只選取了兩幅與食物有關的圖片。其餘一幅與食物有關,一幅與身體有關的圖片是老師直接介紹。那為了讓整個活動的脈絡更清晰,我們對這兩個部分進行了重新組合,讓孩子分組自主閲讀三幅與食物有關的圖片,説説食物與噗之間的關係,再集體討論與身體的關係,這樣活動層次更清晰。

大班教學活動設計4

活動目標:

1.學習色彩的漸變知識。

2.掌握色彩漸變的調色方法。

3.感受色彩漸變的美,體會創作的快樂。

活動重點:掌握色彩漸變的調色方法。

活動難點:感受色彩漸變的美,體會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繪畫紙、課件、彩筆、勾線筆、水粉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教師引導提問:小朋友們,有沒有見過彩虹呢?有沒有發現彩虹有漸變效果的呢?

2.引出主題:什麼是漸變色呢?

二、基本部分

1.出示PPT,説明漸變色。

教師:漸變色是指某個物體的顏色從明到暗,或由深轉淺,或是從一個色彩緩慢過渡到另一個色彩,充滿變幻無窮的神祕浪漫氣息的顏色。

2.認識材料

依次認識操作材料:蠟筆、水彩筆、勾線筆、水粉、畫筆

3.選擇色彩

教師:小朋友會選擇哪些顏色來完成漸變效果呢?怎樣塗色會讓漸變效果更好呢?

4.完成構圖和塗色

教師:現在請小朋友們用漸變色完成一幅美麗的畫吧!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朋友們,還可以創作出怎樣的漸變畫呢?

《神奇的漸變色》微反思

本節活動是大班的一節藝術活動,本次錄製微課的過程中,我們主要運用了各種多媒體的手段,通過視頻的形式,讓孩子們學習漸變色,知道漸變色的使用方法。

在製作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很多的問題,比如:不知道什麼是微課?為什麼要製作微課?微課能傳達出什麼樣的信息?通過微課能讓孩子們學到什麼?如何利用微課有限的時間,給孩子們傳遞出優質的內容?優質的內容應該利用什麼樣的多媒體來製作?等等一系列的疑問在我們心中圍繞,一直困擾着我們,但我們並沒有選擇放棄,而是不斷的進行努力,並嘗試解決遇到的問題,後來我們三位老師坐在一起,把這些疑問説出來,大家一起討論和分析,經過我們不斷的研究,也查找了很多關於微課的資料以及相關視頻,在不斷查找資料的過程中,我們的思路和目標也不斷的清晰,並在研究和討論的過程中,確定了本次微課的選題《神奇的漸變色》,以及活動的教案,活動目的明確,主題鮮明,就是為了讓孩子們更加直觀形象的瞭解漸變色,並能在以後的繪畫活動中,大膽的運用和使用漸變色。

通過本次微課的製作,讓我們學習到了許多新的知識,並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提升了我們的業務能力,我們相信,在以後的微課製作中,一定會製作的越來越好,一次比一次優秀。 此時,我突然想到一句話,其實目的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沿途上美好的風景,在前行的道路上,我們並沒有選擇放棄,而是選擇堅持,選擇努力,選擇相信,當我們在次回放自己製作出來的微課視頻時,感覺自己真的很優秀,很棒,我相信,無論在以後的工作或者學習中,我們一定會不斷的超越自己,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如果還有機會參加下一次的微課製作,我們一定會借鑑更多優秀的作品,讓自己製作出來的微課,更加適合孩子們的學習。

大班教學活動設計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猴子撈不到月亮的原因,感受寓言故事的有趣。

2.觀察並瞭解物體在水中成像的現象。

活動準備:

1.一串布制小猴玩具,每組一盆水,一個手電筒。

2《猴子撈月亮》故事課件或掛圖、幼兒用書第一冊

教育活動:

1.教師出示一串布制小猴玩具,引導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2.請幼兒欣賞《猴子撈月亮》故事無聲課件,分析理解故事內容。

(1)。根據需要可設計以下問題:猴子們在水裏發現了什麼?他們是怎麼做的?月亮撈上來了嗎?他們的心情是怎樣?

(2)。分析猴子們為什麼沒有撈上月亮,這是一羣什麼樣的猴子?(發散幼兒思維:這是一羣笨拙的猴子、敢於嘗試的猴子、頑皮的猴子、不愛動腦筋的猴子等)

3.請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課件,討論聽了着故事明白了什麼道理。

4.組織幼兒做小實驗,用手電筒當月亮水盆當井,讓幼兒觀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麼樣的?用手去撈,"月亮"變得怎麼樣了?讓幼兒感知水面很平時,"月亮"是圓圓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紋,影子就碎了。

5.活動總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遇事要多動腦筋,認真觀察,仔細思考,不能像猴子那樣不切實際自作聰明,有時候我們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的。

活動延伸:

美工區製作《猴子撈月》綜合畫。

《猴子撈月》微反思這節課我用孩子們喜歡聽故事的形式開展,這樣極大的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在揭示故事所講的道理時,我沒有直接給孩子們説出答案,而是讓孩子們自己悟出道理來。特別是小組進行試驗這一環節,幼兒開心得不得了,對“水中成像”也有了深刻的認識。通過語言課程讓幼兒瞭解其中的道理,然而五大領域是互相滲透貫通,通美術課程的教育,讓幼兒不僅能通過美工材料再現所學習的知識,更能發展幼兒創造美、發現美的能力。本節課程通手撕畫、顏料畫、泥工三合一的方式進行創作。讓幼兒所學課程的方式變的多元化。

大班教學活動設計6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身體的控制和平衡能力;

2、提高合作能力、具有團隊意識;

3、體驗成功的喜悦。

活動準備

平衡木四條,椅子四張,球、紙圈每人一份(用硬紙板做,大小適合幼兒)。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導入

謎語:水裏遊,岸上走,瞧它演雜技,鼻子頂綵球、(海獅)

(2)師:海獅喜歡玩什麼雜技?(頂球)你們學學它的技藝。

2、海獅玩球。

(1)教師邊講解邊示範頂球方法。將紙圈放在頭上,再把球放入紙圈內,雙手張開,保持平衡。

(2)幼兒四散練習,教師重點指導頭部的平衡控制。

3、頂球比賽。

(1)佈置場地,如上圖。

(2)比賽方法①:幼兒分成四隊,聽指令依次從起點出發,走過曲線,繞過椅子原路返回,把球交給下一位幼兒,下一個接着走,先走完的隊獲勝。

(3)比賽方法②:幼兒分成四隊,聽指令依次從起點出發,走過平衡木,繞過椅子原路返回,把球交給下一位幼兒,下一個接着走,先走完的隊獲勝。

活動延伸

1、學習各種傳球的方法。

2、學習滾球與拋接球。

大班教學活動設計7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應逐漸培養起珍惜時間的意識,形成初步的時間概念,才能適應將來的國小生活。而時間對幼兒來説比較抽象,觀念淡薄,所以做事拖拉的現象隨時可見,整理玩具時邊玩邊整理,作業時東看看西摸摸,浪費了許多寶貴時間。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父母急急忙忙地拖着孩子上學,而孩子呢?卻不緊不慢地跟在後面,邊吃早點邊欣賞着路邊的風景;在教學中,我們也何嘗不是因為幼兒的拖拉現象而影響了下一環節的開展呢……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僅停留在"認識時鐘"的層面上,時間概念在幼兒的腦海中還是模糊的、抽象的。因此,本活動設計是以體驗和激發情感為主的社會活動,同時藉助於《小猴上學》這一繪本故事的啟發,讓幼兒充分感知時間與人們生活、自身努力的關係,真正感受到時間是寶貴的,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從而達到做事不拖拉,抓緊時間做有意義的事。

活動目標:

1.在故事的情境中,瞭解時間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能結合自己的感受大膽地表述表達。

3.在體驗中,養成珍惜時間、抓緊時間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故事PPT、牀鋪、畫筆、紙、橡皮泥、帶鞋帶的鞋板、定時器等

活動過程:

(一)激趣入活動。

1.出示鐘面質疑: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它是用來幹什麼的?

2.引出故事:今天我們來聽一個關於時間的故事《小猴上學》。

(二)、感受故事情境,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時間的重要。

1. 教師根據圖片有感情地講故事。

2.質疑:小朋友你們説小猴子為什麼覺得自己今天過得最糟糕呢?

3.那麼你們説小猴子樂樂應該怎麼做?

4.教師小結:

時間是最寶貴的,我們可不能拖延時間,我們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因為它一旦流逝再也不能挽回了。

(三)、感知生活中的時間

引導幼兒感知一分鐘的重要性:

(1)一個人一分鐘大約游泳(50)米。

(2)一個人一分鐘大約能跑(200)米。

(3)一個人一分鐘大約騎車(700)米。

(4)一輛汽車一分鐘大約行駛(1500)米。

(5)醫生早到一分鐘就能挽回一個生命。

(6)消防員早到一分鐘就能阻止火勢蔓延,減少損失。

(7)運動員快一秒就能奪的冠軍。

(四)、和時間做遊戲,感知理解時間。

三組幼兒在同一分鐘內完成不同活動,感知一分鐘的時值,爭做珍惜時間小衞士。

(五)在歌曲《時間歌》中產生共鳴。

時間時間像小馬,

噠噠噠噠向前跑,

每分每秒都寶貴,

小朋友們要珍惜。

活動反思:本次微課活動突破傳統社會活動"以教師講述、灌輸為主,幼兒主動接受"的教學模式,以幼兒的實際需求出發,以幼兒能感知的趣味故事入手,以幼兒真切的操作體驗為活動主線,環環扣進。從而引導幼兒思考、感悟時間是客觀存在的,具有不復返性、流逝性,知道時間的重要性,進而讓幼兒領悟到只有珍惜時間、抓緊時間,才能有更大的收穫,自覺做到合理安排時間,不拖拉、不浪費,學習做事講效率的良好習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環節三、四:感知生活中的時間體驗一分鐘,幫助幼兒建立時間概念的基礎上,知道要珍惜每一分鐘"是本次社會活動最大的亮點,這一環節是真實地讓孩子感受了生活中時間的重要性。通過圖片有了珍惜時間的意識了。一次操作,不需要説教,幼兒自然就感悟出了生活的道理。兒童的發展是社會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讓社會教育"活"起來,需要我們老師做一個教育原野上的勞作者,在思與行之間,耕耘、棲居!

大班教學活動設計8

活動目標:

1.閲讀繪本,通過明暗兩條線索,初步理解繪本內容。

2.通過觀察畫面,猜測情節,集體閲讀,自主閲讀等方式進行閲讀,體會獾的心理變化過程。

3.在體味繪本的詼諧幽默中明白道理:懂得珍惜現在所擁有的。

活動準備:

《獾的美餐》PPT,音樂,《獾的美餐》繪本24本。

活動過程:

一、閲讀封面,激發幼兒閲讀興趣。

1.封面上有什麼?獾的.表情和動作是怎樣的呢?它的心裏會想些什麼呢?

2.三隻小動物有什麼表情?他們在擔心害怕什麼呢?

二、師幼共同閲讀,初步瞭解繪本內容

1.引導幼兒觀察第1—3頁

(1)獾的心情怎麼樣?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2.師幼共同閲讀第4—9頁

(1)獾出門覓食遇到了誰?它想幹什麼?結果怎樣呢?

(2)獾還會遇到誰呢?能找到它的美餐嗎?

三、幼兒自主閲讀,理解內容,體會獾的心理變化過程。

1.自主閲讀第10—19頁

(1)獾又遇到了誰?它心裏是怎麼想的?結果怎麼樣?

(2)獾失去了三頓美餐後,心情怎麼樣?請幼兒學一學他的樣子。

(3)獾真的遇到了一匹馬,接着會發生什麼事呢?獾能吃到美餐嗎?

2.自主閲讀22—32頁

(1)倒黴的獾遇到了馬,發生了什麼事呢?獾被踢飛到哪兒了?被踢回家後它的心情怎麼樣呢?

(2)獾在洞裏發現了什麼?是誰給它寫的信呢?信裏會寫些什麼呢?讀完信,他的心裏會怎麼想?

四、完整閲讀,體會道理:懂得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東西。

1.介紹繪本名,作者,卷頁。

2.揭示封底:“直到失去了,你才會知道曾經擁有過。”我們要善於發現,懂得珍惜,不要像獾一樣,失去了才知道。

大班教學活動設計9

目標

1.理解什麼是長大,體驗成長的快樂。

2.能用動作、表情、語言表達小動物們成長的喜悦心情。

準備

1.掛圖。

2.請四個幼兒排練情景表演(內容同故事前四段,角色為小熊、小馬、小兔或小象)。

過程

1.觀看情景表演。

――認識小熊、小馬、小兔和小象,從他們的自我介紹中瞭解他們是通過哪些變化來感受自己在長大的。

――小熊究竟長大了嗎?聽聽故事你們就能找到答案了。

2.欣賞故事。

――結合掛圖欣賞故事一遍。

――小熊的朋友是誰?

――小動物們為什麼都説自己長大了?(引導幼兒用動作、表情、對話來表達動物成長的快樂心情)

――小熊長大了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原來在不知不覺中小熊已經長大了,它的衣服、鞋子、帽子都變小了,連原來跳不過去的小河也能輕而易舉地跳過了,小動物們是幼兒園中最大的孩子了。

3.討論:你長大了嗎?

――我們幼兒園最大的孩子是誰呢?你們覺得自己長大了嗎?

――幼兒講述有關自己長大的事情,可引導幼兒從身體的長高、升班、弟弟妹妹的到來等方面來講述。

建議

1.活動區中投放木偶、頭飾,供幼兒玩玩講講,進一步理解故事。

2.活動中,應對幼兒的任何一種表達方式,如動作、表情等都給予肯定和鼓勵,以激發幼兒大膽表達的願望。

大班教學活動設計10

活動目標:

1欣賞青花瓷的色彩和花紋,感受白底青花的藝術美。

2.嘗試運用典型圖案花紋來繪製青花瓷瓶。( 重點)

3.能大膽動手裝飾瓶子,並與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接觸過瓷器,對瓷器有初步的瞭解;有一定的線描畫慕礎。

2.物質材料準備:幼兒操作材料頁(花瓶外輪廓圖),藍色水彩筆;背景音樂《青花瓷》。

活動過程:

一、欣賞青花瓷,感受青花瓷獨特的藝術美。

1.出示掛圖,引導幼兒欣賞。

教師:圖片上的瓷器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只有藍,白兩色)你喜歡嗎?喜歡哪一個?你覺得它美在哪裏?

2.教師小結:這是我們國家的青花瓷。古人用一種含有鈷( gu )的材料來製作瓷器,因為鑽經高温燒製後會變成藍色,而在古代,人們把藍色叫做青色,所以就叫它“青花瓷”青花瓷只有藍、白兩色,白底青花很有特點,給人感覺很高雅,非常美。

二、仔細觀看青花瓷圖片,感受青花瓷的紋樣美。

1.引導幼兒觀察掛圖青花瓷瓶上的圖案。

教師:大家再仔細看看,説説這兩個青花瓷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形狀、花紋)你看到的青花瓷花紋和圖案有哪些?瓶身中間的圖案看起來像什麼?它的周圍還有什麼形狀的圖案?

2.教師小結:青花瓷的花紋圖案有的來自於大自然,如花瓣、枝條、葉子、雲朵、魚鱗等;也有的是人們創造和想象的,代表人們心中美好的願望,如山水風景、花卉動物、傳説故事等。

3.引導幼兒觀察青花瓷上圖案的排列方式,發現瓷瓶上不同區域使用了不同的花紋,相同花紋

4出示操作材料頁,鼓勵幼兒設計青花瓷瓶的花紋和圖察。

教師:如果你是名青花瓷的設計師,會選擇什麼樣的花紋和圖案來裝飾這個花瓶? 三、幼兒裝飾青花瓷瓶,教師巡迴指導(播放背景者樂)

1.幼兒使用藍色水彩筆在畫紙上進行自由創作。

2.提示幼兒可以將自己覺得最美的、最喜歡的圖案或花紋畫在合適的位置;裝飾圖案的列要有疏密,花紋排列要有規律。

3. 提配幼兒注重構圖,線條要流暢,保持畫面的整潔美觀。

四、欣賞與展示

1.鼓勵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的作品。

教師:誰息意來介紹一下你設計的青花瓷瓶?你的青花瓷瓶上有什麼?你使用了什麼圖案和花紋?有沒有什麼代表意義呢?

2.請幼兒分組進行作品分享。

活動延伸

收集幼兒的作品及青花瓷實物舉辦“青花瓷展”,請家長參觀欣賞。

《青花瓷》活動反思

本次大班美工活動旨在讓孩子欣賞中國古典之美及青花瓷獨特的工藝性,瞭解一些常見的青花瓷紋樣並能大膽動手操作。 整個活動過程中我先以感知欣賞為先,讓動兒通過多媒體、掛圖多種形式對青花瓷這一藝術形式進行感知,慨納出其展主要的藝術特徵(藍白兩種顏色、 運用各種花紋進行裝飾)、接着對青花瓷幾種典型紋樣進行了介紹(雲紋、水紋、回紋),並讓幼兒自由嘗試繪畫。最後環節出示一個花瓶輪廓,講請要求後,讓動兒自主操作。整個過程環節清晰,幼兒參與度很高。

就幼兒最後呈現出的作品而言,都能大膽有想法地進行創作。畫作中體現出幼兒的不同個性以及不同幼兒的繪畫發展水平,個別幼兒對於畫面元素點線面都有涉足,對於畫面的構圖疏密也設計得很合理。總體而言,本次的繪畫活動還是很成功的。

沒有一堂課是完美的。通過反思我們發現教師師過於要求幼兒對典型紋樣的運用與繪畫,對幼兒自我設計紋樣的關注不夠,未提供機會讓幼兒自由地講述還可以使用哪些花紋進行裝飾。這樣便於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開闊幼兒思路,這樣創作的藝術形式會更多樣!以後我們會多加強。

大班教學活動設計11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鈕釦,並能進行多角度分類。

2.通過小組討論,表述鈕釦的各種縫製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項。

活動準備:

1.提前做好鈕釦的收集工作,泡沫球,安全針,線,無紡布,剪刀,畫筆,針線包。

2.提前檢查鈕釦的數量,安全針的數量是否能夠滿足幼兒使用。

3.鈕釦圖片、“縫”的字卡

教學重難點:

重點:針對各種鈕釦進行多角度分類,初步掌握穿針引線的方法。

難點:學會在線尾打結,並能陳述打結的方法。

活動流程:

1.導入活動:

講述《一顆神奇的鈕釦》故事

附故事:吃過午飯,小狼路路和小狐狸萊茉在校園裏四處溜達。“快看,那是什麼?”眼尖的小狐狸慕萊指羞不遠處灌木叢裏一個閃閃發亮的東西説。“我去撿!”小狼路路雖然眼神不如小狐狸茉茉,但動作卻更快,轉眼間就把那個東西撿了回來。原來是枚銀色的扣子,圓圓的大大的挺漂亮。就在小狼路路和小狐狸茉茉仔細端詳那枚釦子的功夫,一個小小的聲音忽然響起來:“小狼路路!你的嘴巴上有飯粒!”

小狼路路卻小狐狸茉茉都愣住了,竟然是那枚釦子在説話!小狼路路下意識地摸摸嘴角,那裏果然有粒小小的飯粒。大概是他剛剛吃完晚飯忘了擦嘴巴。“哇,我們撿到一粒魔法釦子”小狐狸茉茉興奮地大叫起來,可她的話音還沒落呢,釦子又説話了:“你們説的沒錯,我確實是一顆神奇的鈕釦,但是我迷路了,我找不到我的家了,你們能幫我找到我的家嗎?”。“你的家在哪兒呢?”小狐狸茉茉輕聲的問。“我的家在一塊無紡布做成的花朵上,我就是被縫在上面當做花蕊的,可漂亮啦,可是線頭鬆了我就掉下來了”。小釦子説着説着都要哭了。“小釦子你別哭,我們一定幫你找到你的家的”於是小狼路路和小狐狸茉茉幫小鈕釦找到了它的家。

2.集體活動:

(老師出示無紡布的花朵圖片,幫助幼兒自然找到鈕釦的家)

S:找到了,找到了(幼兒指着圖片)

T:原來神奇的鈕釦寶寶的家在這裏,小朋友怎麼把鈕釦送回家呢?

--引導幼兒討論鈕釦的粘貼方式,自然過渡到縫製的方法上。

T:今天老師要用縫製的方法,把鈕釦送回家,怎麼縫呢?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每顆鈕釦寶寶都是一樣的嗎?--根據幼兒已有經驗,多角度分類是一帶而過,耗時不要太長。

S:不一樣

T:哪裏不一樣?

S:有大有小、有紅有綠、有正方形的有圓形的、還有鈕釦的孔不一樣………………

T:小朋友發現了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我請小朋友來幫鈕釦分類。--幼兒分類後,老師可以根據幼兒分類的方法進行標記總結。

(如:大小分類的可以♀,顏色可以用=,形狀可以用□,針孔可以就用文字“孔”標記)

T:小朋友們剛剛已經學會了鈕釦的多角度分類,老師已經準備好了很多用無紡布做成的小花朵,但是它們沒有花蕊,我們要把鈕釦送給它們做花蕊,那麼應該怎樣把鈕釦送回家呢?

S:可以粘上去,可以縫上去……

T:小朋友們想了很多辦法,非常善於動腦筋,今天老師要教小朋友們學會用“縫”的方法送鈕釦回家。--出示“縫”的字卡

T:縫製要用到什麼樣的工具呢?

S:用針和線

(老師出示針和線,介紹針線包,演示穿針引線的方法,提示注意事項)

安全注意事項:1.針尖處向下,可以用手握住。2.針尖任何時候都要注意不要戳到別人;3.穿針引線完成的小朋友可以將針線戳到泡沫球上,注意下次再用。

每根線都有兩個線頭,我們選好一個線頭,另一個線頭就變成了線尾,將線頭對好針孔,將線頭從針孔中間穿過,然後將線頭和線尾併到一起,然後打結。小朋友們可以自己嘗試各種方法在線尾打結。

幼兒進行自由操作,老師巡迴指導並拍照。

2.通過小組討論,表述鈕釦的各種縫製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項

分兩小組進行討論鈕釦花的縫製方法和注意事項,用表演的形式表現安全注意事項。

T:小朋友們説的縫製方法都很好,但是注意事項沒有説的很清楚。我們在操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哦,老師把注意事項編成了兒歌的形式,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兒歌:小小針線包,家家離不了。縫製物品前,線頭結打牢。

一針接一針,節奏把握好。拿針要小心,不可戳到手。

教師帶領幼兒讀完兒歌以後,再次強調在縫製鈕釦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戳到手指頭和傷到別人。

3.幼兒操作,老師巡迴指導:

幼兒嘗試穿針引線和打線頭。

4.總結活動:

今天的課我們認識了各種鈕釦,進行了多角度分類,並且進行了穿針引線,有些小朋友甚至還學會了線尾打結。下次我們再一起來探索應該怎樣縫製一顆漂亮的鈕釦花吧。

5.延伸活動:

請寶貝們回家後邀請爸爸媽媽帶着你們一起進行穿針引線,練習一下線尾打結,怎麼樣才能打出漂亮的結,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大班教學活動設計12

一、設計思路:

詩歌是我國文化的瑰寶,在幼兒園課程中不乏詩歌教學,但孩子是否能真正體會詩歌的意境,我們不得而知。而音樂的力量是巨大的,孩子往往能夠體會音樂所傳達的如歡快、悲傷等情感,於是,我選擇了《靜夜思》這樣一個活動,將語言教育與音樂教育及舞台表演融合在一起,既讓幼兒隨着音樂吟誦了古詩詞,又讓幼兒通過音樂的形式進行表演,使幼兒大膽地,富有創造性地表現了自我的認識與想像。《靜夜思》這首歌曲是d小調4/4拍結構,人帶來一種憂傷的感覺,將作者李白思念家鄉的情愫娓娓道來。全曲共8小節,節奏型是x,xx,x—, 旋律的起伏是按詩歌的平仄音進行的:如第一小節最後一拍到第二小節的幾個音是sol~m~la,這是為“月(仄聲)光(平聲)”兩個字特意進行的安排,s01~m是下行小三度,1a又回到了主音,正好符合仄聲到平聲的過渡,旋律的變化和語言的規律較為接近,符合大班孩子能力發展水平,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進行配樂吟誦、歌唱及表演。

二、教學目標:

1.體驗音樂與古詩詞的意境,學習在音樂的伴奏聲中有節奏地吟誦古詩詞,嘗試用音樂的形式表現作品;

2.探索用動作表現音樂內容,願意與同伴一起參與音樂活動進行表演;

3.嘗試根據古詩情境進行繪畫、道具製作、表演、節奏配樂等活動,體驗合作表演中的樂趣。

三、教學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在語言教育活動中已經會吟誦《靜夜思》這首詩歌;在美工課上幼兒練習畫黑夜和月亮,並且會用紙來折帽子;給孩子播放古裝片,使孩子瞭解古代人的着裝。

2、材料準備:《靜夜思》圖片,音樂,紙,顏料,小樂器,古代服飾、配飾、幼兒用書、放大的圖片等。

四、教學重難點:

1、讓幼兒體會古詩詞的意境,利用音樂的形式,多聲部練習訓練孩子的聽力,幫助幼兒理解聲部間的關係,培養孩子注意力的集中、分配、持續等多方面的能力。

2、讓幼兒通過圖畫和配樂講故事的方式表現詩詞的創作背景、詩詞大意並綜合表演是整個活動的展示環節.使他們更有興趣並獲得成功的體驗。

五、教學過程:

1.在情境中創編動作,初步用動作表現詩歌《靜夜思》

談話:如果小朋友在小的時候離開爸爸媽媽到很遠的地方,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呢?

通過看圖片講故事,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背景和內容。

教師:看了剛才的圖畫,你能用動作表現一下李白是怎樣思念故鄉的嗎?

2.按節奏吟誦《靜夜思》

(1)教師朗誦《靜夜思》,同時出示圖片。幼兒欣賞。

(2)教師再次示範朗誦歌詞,並以穩定拍的節奏配合拍手,幼兒跟隨教師按穩定拍的節奏拍手。

(3)引導幼兒結合穩定拍,進行歌詞的朗誦,注意重拍的運用。

(4)教師用動作提示,與幼兒進行歌詞的對答,教師説前半句,幼兒對下半句。如,教師説“牀前”,幼兒接“明月光”,以此類推。

(5)幼兒完整地朗誦歌詞。

3.嘗試用音樂的方式吟誦、演唱古詩詞

教師請配班老師一起給幼兒做示範.幼兒做穩定拍配合。

A老師:“牀前明月光。”

B老師:“明月光、明月光、明月光、明月光。”(重複4遍)

分組進行音樂吟誦練習.兩名老師各帶一組幼兒分聲部教學。

嘗試用音樂的方式演唱古詩詞。

4共同表演

在活動室各角落設置繪畫、道具、表演、配樂區。請幼兒自行選擇到區域內根據古詩和音樂的意境進行繪畫、製作和表演等活動。

教師積極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式表現音樂與古詩詞。將幼兒的畫作為背景,同時穿

戴自己親手製作的簡單服飾、道具,進行《靜夜思》的吟誦和演唱。

大班教學活動設計13

教學意圖

孩子的攀爬能力一般很容易被大人忽視,攀爬可以從多個方面給孩子的全面發展提供幫助,攀爬活動需要孩子調動全身的各個部分協調運作,需耍手、腳、眼及身體的綜合配合。為了幼兒體能訓練,促進幼兒身體協調性,使他們身體更靈活,反應更敏捷。開展此次活動,進行幼兒能力地訓練,使幼兒的柔韌性與攀爬能力有所提高。

教學目標

1.訓練敏捷的攀爬取物能力。

2.體驗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教學準備

1.學會會攀爬技能。

2.攀爬牆上懸掛或貼各種昆蟲,墊子鋪成草地,椅子排成小橋。

3.錄音機、音樂磁帶。

教學過程

1.引出主題。

教師當壁虎媽媽,小朋友當小壁虎,戴上頭飾,一起去捉害蟲。

2.熱身活動,做準備操。

3.動作練習。

小昆蟲停在了牆壁上,小壁虎該怎麼辦呢?

(1)個別幼兒示範練習(重點引導幼兒討論怎樣能很快向上爬,往下落)

(2)幼兒自由練習。(重點)

4.遊戲:《壁虎捉蟲子》

(1)小壁虎爬小草地,爬小木橋,爬上牆壁,取到小蟲子,往回放到筐內。幼兒練習。

(2)遊戲比賽若干次。

教學結束

1.幼兒跟着老師做放鬆運動操。

2.收拾場地,回教室休息。

教學反思

活動效果非常好,通過這個活動,使我懂得怎樣對待難以引導的孩子:

1、耐心引導,以鼓勵為主;

2、多與家長溝通,取得家長幫助;

3、單獨訓練,慢慢教,使他們跟上全班節奏。

大班教學活動設計14

【活動目標】

1、為朋友遇到的困難想辦法。

2、瞭解寫信常識,嘗試給朋友寫信。

【活動準備】

1、《寄給蛤蟆的信》圖畫書,教學課件(PPT)。

2、漢字卡片:快樂、難過、高興、傷心。

3、一個大信封(上面寫好收件人郵編、地址、姓名和發件人姓名、地址、郵編)一封信(大一點,可以圖夾文的方式)。

4、空信封、各式信紙人手一份,水筆。

5、各種常見漢字卡片若干,如我、你、朋友、幼兒園,等等(可以方便孩子選擇、粘貼到自己的信上)。

【活動過程】

一、認識信封,故事導入。

(出示大信封)這是什麼?上面有什麼?

你收到過信嗎?誰寫給你的?寫的什麼內容?

師:有一隻蛤蟆,他從來沒收到過信,所以他並不快樂。(出示第2面)

二、欣賞理解,學學對話。

1、出示第3~5面:

一誰來了?他們説了什麼?蛤蟆是怎麼説的?青蛙又是怎麼回答的?

一(出示漢字卡片“難過”)你有難過的時候嗎?當碰到不開心的事時,我們會難過,這是一種心情。你還有不一樣的心情嗎?(根據孩子的回答,分別出示漢字卡片“高興、傷心”等)

一當看到蛤蟆難過時,青蛙採用了陪伴他的辦法。當你的朋友不快樂時,你們會用什麼辦法?

2、出示第6面:

一青蛙回家了,他是把蛤蟆扔下不管了嗎?猜猜他會去幹什麼?

一如果你是青蛙,你會怎麼做,才能讓蛤蟆快樂起來呢?

3、出示第7~11面:

一青蛙做了一件什麼事?

一猜猜他會寫些什麼?

一(出示信)這就是青蛙寫給蛤蟆的信,你能看得懂嗎?

一青蛙對蛤蟆説了什麼?收到這樣的信,蛤蟆的心情會怎樣?

小結:原來,當朋友不快樂時,寫信跟他説些開心的事情、好聽的話,他就不會難過了。

三、嘗試寫信,大膽表現。

一你最想寫信給誰?

一信怎麼寫呢?先説什麼?再説什麼?最後寫什麼?(結合信上的內容,瞭解信的基本結構)

一信寫在哪裏?這就是信紙,有各種各樣的信紙,你可以選擇自己和收信的朋友都喜歡的信紙。(欣賞各種信紙)

一給你的朋友寫封信吧。你可以像青蛙寫給蛤蟆的信一樣,裏還有好多字,你可以選擇合適的字粘貼到你的信上。

一信寫好了,可以將信封也寫好。如果不知道朋友的地址,朋友;也可以回家讓爸爸媽媽幫忙完成。

四、欣賞故事,想象表達。

出示第12面~結尾:

一蛤蟆會收到青蛙的信嗎?

一蛤蟆收到信後,感覺怎麼樣?

一猜猜朋友收到你的信,會感覺怎樣?

小結:經常在一起或不在一起的朋友、家人,互相寫一封信,説説心裏話,可以讓大家都快樂起來!寫信真好!

【活動反思】

故事裏的青蛙看到好朋友為等不到信而難過時,及時地坐在了他的身旁,一起陪朋友等信。除此外,青蛙還回家寫了一封信,準備寄給蛤蟆,給他一個意外的驚喜。雖然信比預期的時間來得晚,但是,當看到蛤蟆歡樂的笑顏時,青蛙自己也樂開了花。從中我們也感受到寫信對友情的重要性。

大班教學活動設計15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生日賀卡的用途,嘗試創造性的設計、製作賀卡。

2、體驗同伴間友好的情感。

3、培養基本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精美的盒子裏放有各種賀卡;

2、各種顏色彩紙、馬克筆、剪刀、固體膠等輔助材料;

3、背景音樂《生日快樂》

活動過程:

一:欣賞賀卡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漂亮的禮物,猜猜是什麼?(教師出示精美盒子)

2、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對孩子的回答進行提升,如孩子回答:是糖果。老師提升:你猜是甜甜的糖果。

3、師:看看到底是什麼禮物?(出示各種賀卡)

4、師:知道這些賀卡是用來幹什麼的?(引導孩子觀察賀卡上的字‘生日快樂’)

5、小結:原來這些漂亮的賀卡都是生日賀卡,這個賀卡是過生日的時候用來祝福親人或朋友生日快樂的。

二、製作賀卡

1、師: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動手製作一張賀卡送給最好的朋友?賀卡應該怎麼做呢?

三、互贈賀卡

將賀卡送給朋友,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説一句祝福的話。(放背景音樂)

標籤: 大班 教學活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jg3gr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