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八年級語文《石壕吏》教學設計

八年級語文《石壕吏》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語文《石壕吏》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八年級語文《石壕吏》教學設計

八年級語文《石壕吏》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誦讀,把握詩歌內容。 2.瞭解杜甫及寫作石壕吏的背景。

過程與方法:

1.品味文中老婦人的語言,關注當時的社會現狀。 2.瞭解詩人的現實主義精神和憂國憂民的情懷。

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作者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感受作者對民生疾苦的同情,對黑暗朝廷的批判,培養學生關注現實,關注民生的人文意識。

教學重點

品味文中老婦人的語言,把握詩歌內容,關注當時的社會現狀。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感受作者對民生疾苦的同情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中國是詩歌的國度,唐朝是詩歌的繁盛時期,出現了兩位偉大詩人。 一位是詩仙李白,另一位是詩聖杜甫。上節課我們一起學了杜甫前期的兩首詩,感受了杜甫博大的胸懷與凌雲的壯志,今天我們學習他的現實主義詩中的代表作《石壕吏》。

二.作者回顧:

1.學生介紹:杜甫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 或杜陵野客,著有 《杜工部集》,他寫了不少反映當時現實的詩篇,被稱作詩史。

2.老師補充:現實主義詩的特點是詩作與社會歷史重大事件緊密相連,反映社會現實狀況,杜甫所處的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轉折點就是著名的 “安史之亂”,“三吏”“三別”是杜甫現實主義詩中的代表作。分別是《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

三.自讀課文,小組合作,理解詩意

1.小組長按照組內成員水平分解翻譯理解任務

2.組內成員分別對照自己任務查閲資料或工具書,理解詩意

3.成員在組內交流彙報,組長對成員完成情況作出評價、指導

4.選取兩個小組彙報自己的討論結果,進行評比,優勝組得星一顆

四.齊讀課文,整體感知(指導:注意體會情感,帶上情緒,思考下列問題)

小黑板出示:

1、這是一首敍事詩,作者用詩的形式記錄了自己歸家途中親眼所見的一件事。

這件事發生在什麼時間、地點?主要人物是誰?

2、發生了什麼事(用原文回答)?

有吏夜捉人

3、眼前所見的悲慘情形,詩人用一句話概括就是?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五.探究提升(方法: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下列問題,再進行全班交流,回答問題最積極的小組得星一顆)

1、一何怎麼理解?苦該如何解釋?(朗讀這句話話,讀出人物內心感受)

“悽苦”,悲痛欲絕

2、婦人無限悽苦的啼哭什麼?她苦在哪?(請給這部分內容分層並進行概括)

老年喪子之苦,貧困潦倒之苦,被迫服役之苦

4、面對境遇如此悲慘的'老婦人,官吏的表現呢?怒該怎麼理解?

5、怒氣衝衝的一呼(呵),差役的什麼形象特點就呼之欲出了?

“蠻橫、冷酷、兇狠、粗暴”

6、差役的冷酷還具體表現在哪些地方?

(1)“夜”“捉”人: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時常發生,人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無法“捉”到;第二,表明縣吏“捉人”的手段狠毒,在人們已經入睡的黑夜,來個突然襲擊。

(2)致詞”內容明顯地表現出多次轉折,老婦人的答話不是一口氣説出來的,而是官吏一步步逼問出來的。

(3)獨與老翁別。儘管身世悲慘,命運不幸,但是老婦人還是被帶走了

六.激趣表演:(師生對答朗讀,抱磚引玉。再找兩個小組即興表演,進行評比)

試根據人物形象想象吏與老婦對話。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嫗: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嫗: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嫗: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嫗: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七.主旨探究:

7、一個老婦人能有多大本領呢,差役為什麼還要抓走她?這反映了什麼?

8、文中哪裏有所體現了戰爭的殘酷?

“三男鄴城戍,~~~~二男新戰死”。戰爭傷亡慘重,兵荒馬亂,家國破碎,民不聊生。(介紹背景:758年,為平息安史之亂,唐將郭子儀、李光弼等九位節度使,率兵二十萬圍鄴郡,勝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在敵人夾擊下,唐軍全線崩漬。郭子儀等退守河陽,並四處抽丁補充兵力。杜甫這時剛好從洛陽回華州,途經新安、石壕、潼關等地,根據自己目睹的事實,寫了組詩:“三吏”“三別”)

9、眼前是凋敝的家園,耳畔是百姓的哀啼,此情此景,憂國憂民的詩聖杜甫表達出怎麼樣的心聲?

——這篇敍事詩,通過對石壕村一家人被強迫徵兵以致家破人亡的悲慘遭遇的描述,反映了唐代的安史之亂給廣大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三吏”“三別”的主旨都深刻寫出了民間疾苦及在亂世之中身世飄蕩的孤獨,表達了作者對倍受戰禍摧殘的老百姓的困苦和對老百姓的同情。

八.拓展提升:

你還知道哪些反映民生疾苦的詩人和詩作?

例子: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或者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兵車行》

九.板書

縣吏(呼)——蠻橫

年邁喪子之苦 同情百姓

老婦(啼)——悽苦 貧困潦倒之苦 不滿官吏

被迫服役之苦

七 結語:

白班或小黑板顯示

第一幅: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第二幅:詩史數千言,秋天一鵠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羣鷗野老心 。

八年級語文《石壕吏》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熟讀成誦,能借助註釋及工具書積累並理解詩中相關詞語的含義。

2.品析關鍵詞句,體會詩人在巧妙的敍事中所表達的對百姓疾苦的同情以及對悍吏的譴責。

3.瞭解戰亂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感受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教學重點】

在誦讀課文的基礎上,把握詩意,體會詩人在巧妙的敍事中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難點】

品味詩歌語言,聯繫作者經歷,感知一個飽經憂患、憂國憂民的詩人形象。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回顧舊知

1、讀對聯,猜詩人。以評價杜甫及其詩作的對聯導入。

2、學生回憶已經學過的杜甫的詩歌,並交流有關杜甫的資料。

二、朗讀全詩,整體感知

1.讀準字音,理解字詞,讀懂大意。

2.教師示範誦讀,學生朗讀。

3.概括這首敍事詩的主要內容,並補充介紹作者寫作本詩的時代背景。

三、品讀詩歌,重點研讀

1.思考:詩歌題目是《石壕吏》,可是詩中提到“石壕吏”的句子只有兩句,主要篇幅卻是在寫老婦人的訴説,為什麼?

提示:細讀老婦人“致詞”的十三句詩,想一想老婦人的話中包含了幾層意思?

老婦人面對官吏怎樣的逼問才有這番“致詞”的?

討論交流,想象並補充官吏的問話,從中可以感受到什麼?

2.思考:除老婦人的“致詞”外,詩中還有哪些詩句讓我們感受到當時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社會狀況?結合關鍵語句進行分析。

四、再次誦讀,感悟情感(完成表格,歸納小結)

五、佈置作業,拓展提升

1.熟讀成誦,掌握關鍵字詞的含義

2.把本詩改寫成一篇記敍文。(提示:發揮想象,合理補充故事情節,注意對人物進行具體的外貌、語言、動作等描寫,適當加上環境烘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kw2ke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