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15篇)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個兒子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15篇)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語文二年級下冊教科書104頁第23課《三個兒子》

【教學目標】

1、學習6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理解為什麼老爺爺只看見一個兒子。

【教學準備】

生字卡、插圖卡片。

【設計思路】

以讀為主,引導學生會邊讀邊想,圍繞“為什麼老爺爺只看到一個兒子”這一問題討論學習。

【教學過程】

一、提示課題,質疑激趣

1、談話導入:

世上誰是你最親的人?最愛你的人是誰?

(用一首歌來表達你對媽媽的愛)

2、導入課題: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今天,我們也來看一看,三個兒子他們是怎樣對待他們的媽媽的。

(出示課題)

3、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根據文內注音,讀準字音,找出生字。

2、以遊戲形式學習生字,給生字寶寶找朋友。

3、説説你是怎樣記住生字寶寶的`。

三、小組合作,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帶着以下三個問題,繼續閲讀課文:

1、這件事發生在哪裏?

2、三個媽媽在打水時是怎樣説自己的兒子的?

3、三個媽媽提水時,三個兒子怎樣做?

四、加深鞏固課文內容

1、分角色朗讀。

2、表演鞏固課文內容,體會人物思想。

3、提問:

你喜歡誰?為什麼?

4、師範讀最後兩個自然段

5、提問:

三個兒子中,你們最喜歡誰?你們想知道老師喜歡誰嗎?

6、教師小結:

老師喜歡歌聲嘹亮的兒子,也喜歡力氣大,能翻跟斗的兒子,卻更喜歡體貼、關愛媽媽的好孩子。

思考:

為什麼老爺爺説他只看見了一個兒子?

五、課文延伸

平時你是怎樣孝順媽媽的?以後又準備怎樣做?

【板書設計】

三個兒子

一個 聰明 有力氣 翻跟斗

一個 愛唱歌 好聽 唱着歌

一個 不特別 接過水桶

老爺爺: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會認“既”等6個生字,會寫“拎”等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人物説話時的語氣。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1、師:小朋友們,你們的媽媽表揚過你嗎?

生:表揚過。

師:怎樣表揚的?

當生舉手的少時,師提示:當你考試考好的時候、當你聽話的時候、當你幫媽媽做事情的時候……

生:……

師:你們真是既聰明又懂事的孩子。

2、師:這天我們來學習第23課“三個兒子”。(師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二、讀通課文,感知資料

1、師:三個兒子怎樣樣呢?請小朋友自由讀課文,能夠藉助生字表讀準字音,也能夠用字典識字。困難處多讀幾遍,開始吧!

生自由讀

2、課件出示詞語:嗓子拎着水桶晃盪沉甸甸

師:誰想讀讀?

生流利的朗讀詞語

當生讀到“拎着水桶”時,師:能做個動作嗎?

當生讀到“晃盪”時,師:誰能用動作表示?

師:你來?

生再讀詞語

3、課件出示句子

師:看!這些句子你能讀好嗎?快!讀給你的同桌聽聽。

同桌互讀

師:找一組小朋友開火車讀!

當一生讀第一句話時,師:把你對這句話的理解讀出來?

當生讀第二句話時,師:讀的好,你理解了。

當一組生讀完時,師:咱們一齊讀讀吧!

生齊讀句子

4、師:怎樣能把課文讀的更有味道,下面聽老師來讀課文!

師範讀課文,生認真聽

師:謝謝大家!象老師這樣讀讀吧!

生再讀文

5、師:小朋友練習的很認真,下面我請同學分段朗讀課文。其他的同學一邊聽一邊用橫線劃出三個媽媽談論孩子的話。

生認真的聽,認真的劃。

三、自悟,品讀語言

1、師:都找到哪幾句話?

生分別讀三句話

師:下面自己練一練,看誰能讀出三個媽媽不同的語氣。

2、交流一:課件出示第一個媽媽的話

師:請一位小朋友來讀讀這句話。

一生讀的很好

師:哎呀,我聽出來了,你的兒子真是誰也比但是他。

師:讓我們一齊伸出大拇指,來誇誇自己的兒子,“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

生齊讀

4、交流二:課件出示第二個媽媽的'話

師:第二個媽媽的話,誰來讀?

生讀

師:我聽出來了你讀出了媽媽驕傲的語氣。

5、交流三:課件出示第三個媽媽的話

師:這兩個媽媽在談論自己的孩子時充滿了驕傲與自豪,那第三個媽媽呢?誰來讀!

一生讀的好

師:哎呦,你讀懂了課文。

一生讀的不好

師:再想想該怎樣讀?生讀好了,師:對,就這樣讀!

6、師:讓我們繼續讀課文的7到11段,去認識這三個孩子吧!

生自由讀

師:這麼重的水,三個兒子看見了,他們是怎樣做的?

生彙報

師課件出示“三個兒子的做法”

生再齊讀三個兒子的表現

四、指明中心,分主角朗讀

1、師:接下來,你和你的同桌,一個當媽媽,一個做老爺爺,來表演12、13段的對話。

同桌練習

2、師:誰來?

指明一組表演

3、分主角朗讀

師:下面請小朋友以小組為單位,分主角朗讀全文吧!

師巡視,指導

師:剛才老師巡視的時候,發現這幾個小朋友朗讀的很好,來為我們展示一下吧!

(叫讀的好的學生)

五、昇華主題

1、師:你認為老爺爺看見的就應是哪個兒子?為什麼?

2、師:那前兩個孩子怎樣呢,他們就不孝順了嗎?為什麼?

生展開辯論

總結:是啊!孝順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3、師:學到這兒,老師突然想起《三字經》裏的一句話,送給大家。

課件出示:“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

五、拓展

師:這天回到家後,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跟他們説説你對這個故事的感受。母親節快到了,你也能夠回到家為媽媽做一件事!

《三個兒子》教學反思

閲讀,一向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直接關係到識字寫字、寫作、口語交際教學等各個方面。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覺得不必給二年級的孩子講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資料,只要在引導孩子們讀書的基礎上,抓住“明明有三個兒子在眼前,為什麼老爺爺説只有一個兒子”這個問題,來引導孩子們去讀書,讀出神,讀出味。

1、閲讀教學生活化。在閲讀教學中,教師僅僅把自己對文本的感受、理解、體驗傳授給學生是不行的,教學就應是一種“導體”,讓文本與學生的感受、理解、體驗發生“碰撞”,產生火花,從這個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閲讀教學生活化要求在閲讀教學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資料,進行生活教育,讓學生明白“生活與教育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在學習語文的同時學習生活並磨礪人生。比如:在開始引入課題時,讓孩子們回憶“你的媽媽是怎樣樣誇獎你的”,從而導入課文。這樣的閲讀教學貼近生活,並營造了一個民主的教學環境,充分挖掘了學生的潛力,讓學生敢想、敢説、敢做,使學生對文本有了獨特的理解。

2、閲讀教學個性化。《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用心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主角的模擬能夠引導學生自由地朗讀,自由地想象,自由地表達。學生有了自由,就有了靈性,就會冒出創造的火花,課堂上就會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愛探索、喜嘗試是孩子的一大特點。於是,我設計指明中心,分主角朗讀課文這一環節,讓同桌學生之間一個扮演媽媽,一個扮演老爺爺,幫忙孩子“嘗試”各種主角的模擬。在主角的完成中,喚醒學生的自我意識,讓他們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華,從而促使學生真正地走入了課文的意境中,能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情感,能對課文產生更深的理解。

3、閲讀教學的昇華。《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就要求我們在閲讀教學中要確立新的閲讀教學價值觀――尊重差異,張揚個性,多元解讀。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許多老師往往“走過了頭”,把尊重等同於“放縱”,把張揚等同於“隨心所欲”,更把多元理解等同於“想怎樣理解就怎樣理解”。學生的理解與文本的價值取向相去甚遠,而老師沒有主觀意見,沒有核心理解,學生説什麼都對,都給予肯定,從絕對的“書本中心”完全走向了絕對的“學生中心”。因此,我設計昇華主題這一環節,讓學生展開討論:你認為文中老爺爺看到的就應是哪個兒子,為什麼?難道其他兩個兒子就不優秀了嗎?這兩個問題的設計,幫忙學生們理解正確的價值取向,理解三個兒子其實都很優秀,但是隻有孝敬父母的才是“真正的兒子”,在學生心裏激起思維的火花。同時也做到了正確處理“多元解讀”與“尊重文本正確價值取向”的辨證關係。最後,為了聯繫實際生活,激發學生孝順父母的心願,我佈置課後作業讓學生為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為課文的學習帶給生活的保證。使文本轉化成一個基於真實的環境,在還原後的生活場景中,學生能夠完成生活交給的任務,在生活中、在體驗中完成情感態度和

價值觀的提升,為課文的學習帶給生活的保證。

總之,在低年級的語文閲讀教學中我們只有注意激發和保護學生的閲讀興趣,把聽、説、讀、思、演等相機結合,相互滲透,讓孩子們融入生活場景中,自主學習,體驗閲讀的樂趣,獲得閲讀後的成就感,長此以往,才能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拎、聰、嗓“等10個生字,會寫詞語“胳膊”。

2、通過做動作、聯繫生活、結合上下文理解“拎着、晃盪、特別、沉甸甸”等詞語。並結合生活學會用“一個(只)一個(只)另一個(只)”説句子。

3、運用創設情境、抓住重點詞語,填提示語,對比閲讀等方法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4、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並能用實際行動去孝敬父母。

教學重難點:

認識生字詞、書寫生字。抓住重點詞語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讀好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26課,齊讀課題,大聲地再來讀。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初讀課文這是三個怎樣的兒子?請小朋友自由讀課文,注意遇到不認識的字,藉助下面的拼音多讀幾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端起書,大聲朗讀課文。

(生自由讀文)

2、分組學習字詞。

(1)出示:拎指名讀,做拎着的動作。

水桶(指導讀準字音)

拎着什麼呢?(動畫:拎着水桶)想一想生活中還會拎着什麼呢?

(2)“甸”單讀是四聲,在沉甸甸詞語中就變調為一聲。拓展這樣的詞語,你還知道哪些?

(3)第三組:聰、嗓指名讀,強調平舌音。怎麼記住他們?練習用聰明説句子。

(4)第四組:蕩、膊

指名讀。出示晃盪胳膊(看他們跑到了這兩個詞中,你發現了什麼?練習讀好輕聲)

“胳膊”聯繫我們以前學過的字,還有哪些字也帶有月字旁?想一想,月字旁的字都和什麼有關係?

指導書寫“胳膊”反饋,評價。

三、學習1-6自然段,認識三個兒子。

詞語都讀好了,讓我們再讀課文,邊讀邊想,你都知道了什麼?指名説。你們很會思考,就像大家所説的課文講了三個不同的兒子,在媽媽眼裏,他們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2-6自然段,邊讀邊畫媽媽説的話。

1、練習讀好第一個媽媽的話。

【課件出示:一個媽媽説:“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媽媽説兒子的時候,想象媽媽此時的心情,她會怎樣地説呢?(驕傲、自豪)

出示:一個媽媽———説:“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總結方法:(生齊讀這句話)。剛才,我們邊想象媽媽的心情,讀好了第一個媽媽的`話。

2、練習讀好第二個和第三個媽媽的話。

相信第二個媽媽和第三個媽媽的話,你也能用這種方法讀好。自由練讀

自己先練習讀。指名讀。

理解“特別”再讀讀前面兩位媽媽説的話,前兩個兒子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聯繫上下文的確是理解詞語的好方法。這個兒子沒有什麼特別的突出的地方,媽媽會怎樣説呢?誰來讀?

3、小組分角色練習。前兩個媽媽都為兒子驕傲,另一個媽媽卻很平淡。我們四人一個小組,三個同學分別讀媽媽的話,另一個同學當小評委,比一比哪個小組合作的最好。展示讀。

過渡:三個媽媽説完自己的兒子,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爺爺跟在他們後邊慢慢地走着。老爺爺看到。

四、朗讀感悟,認識真正的兒子。

1、感知水重,體會媽媽辛苦。

【出示: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盪,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疼了,腰也酸了。】

來,我們一起讀讀這段話。邊讀邊想你知道了什麼?

引導學生抓住“晃盪”“走走停停”“痛了”“酸了”這些重點詞語知道了水很重,並練習有感情朗讀。

2、媽媽拎着水桶都快走不動了,此時媽媽在想些什麼?三個兒子又是怎麼做的呢?請,同學們大聲讀課文的9——11段。

出示圖片。練習説話。並引導學生用上“一個、一個、另一個,”這樣的句式來介紹。

課文中是怎樣寫的呢,請同學們先自己讀一讀。

出示:一個兒子,翻着跟頭,像車輪再轉,真好看。一個兒子,唱着歌,歌聲真好聽。另一個兒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裏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是呀,這明明是三個兒子,老爺爺為什麼説他只看到了一個兒子呢?

3、練習對比閲讀。讓我們再沉下心來對比着讀讀這三句話,看能不能讀出三個孩子的不同表現。自己對着着練習讀。

4、揭示真正的兒子。讀到這兒,你一定知道老爺爺為什麼説只看到了一個兒子?指名説。是呀,聰明有力氣會唱歌,都很優秀,可是這時候,媽媽最需要的是幫助,所以另一個孩子就是這樣做的。讓我們再來讀。

一個兒子,翻跟頭,真好看,一個兒子唱歌真好聽,另一個兒子接過媽媽手裏的水桶,真怎麼樣呢?(出示:真————)

總結:能幫助媽媽力所能及的事情,才是老爺爺説的那個兒子。孝順懂事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

五、練習説話、鞏固詞語

1、課文用一個、一個、另一個給我們介紹了三個不同的兒子,你能不能也來聯繫我們的生活,用這樣的句式説一説呢

比如説:下課了,同學們都到操場上玩,一個同學+--一個同學——另一個同學——同位倆互相説一説。

換成“一隻、一隻、另一隻”你還會説嗎?先自己説一説,指名説

2、鞏固詞語。

教學反思:

感謝教研室姜主任和學校領導,給予我這次難得的展示機會,給予我教學上的精心指導。凝結各位領導的智慧,這節課上得還算比較成功。結合教學設計和課堂效果,我總結如下:

一、依據學情,準確定位年段教學目標

在選定課題,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們首先定位在把課“上成所教那個年段的閲讀課,上成所教那種類型的閲讀課”。我在把握年段目標的前提下,根據教材內容、學情實際準確定位課時目標,緊緊圍繞“識字學詞”“讀通讀好課文”兩個重點展開教學。

二、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心安排教學內容

這節課我採取了“抓住重點、分散難點、關注趣點”重要的策略。這裏的“重點”是教學的重點,學生學習的重點,就是識字、學詞。對學生來説讀好,體會人文價值觀是課文的難點。所以,本節課我採用了集中識字和分散識字相結合,在集中識字環節,抓住這節課重點難讀的字音進行指導,如“拎”沉甸甸的“甸”變調,“晃盪、胳膊”輕聲,讓學生髮現規律,並積累類似詞語。對於詞語的理解是低年級教學一大重點,我引導學生聯繫生活,藉助語言環境,聯繫上下文理解“拎着、晃盪、特別”等詞語。本課的難點和趣點是正確認識“老爺爺為什麼只看到了一個兒子”,我們採用以讀代講的形式,讓學生通過對比閲讀,讀出三個兒子的不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認識到“另一個孩子真————!”從而體會到到“聰明有力氣唱歌好也很優秀,但在媽媽需要幫助的時候,懂得孝敬媽媽才是真正的兒子”有效突破了難點。

三、讀為主線,教給方法,整合設計教學流程

從整節課的教學來看,我以讀為主線,採用板塊結構,巧妙地將指導讀書、識字寫字、學習詞語、初步感悟融為一體,整合設計教學流程。如指導讀書,紮紮實實,層層推進,環環相扣。首先把課文讀正確。做到字字正確,句句通順,包括生字、新詞,包括輕聲(清楚)、變調(沉甸甸)都要讀正確,接着教給學生通過加提示語、想象媽媽的心情,抓住重點詞語、對比閲讀等讀書方法,把課文讀好。其次在教師的示範引領下讀流利,讀出語氣來。

四、指導學習,學用結合,有效滲透學習策略

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和滲透,並在讀書、識字、學詞、讀句子的過程中內化方法,進而形成學習的能力,是這節課的又一特色。例如識字問學生“你用什麼辦法記住這些字的”讓學生用“加一加”“換一換”“猜字謎”的方法識記“聰”“嗓”等字,並進行歸類月字旁的字都有哪些,這些字都和什麼有關,教給學生歸類識字的方法;寫字時又提醒學生“一看二寫三對照,一個要比一個好”。再如:練習用“一個(只)、一個(只)、另一個(只)練習説話”老師首先給學生一個語言環境,讓學生結合生活,練習説話,減輕了難度,激發了學生説話的積極性。

整節課,我們所體現的教學策略正從“教會知識”轉向“教會學習”。但因個人水平有限,個別地方還沒有落實到位,懇請大家的指點。且行且思 且思且行。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本課中的三個兒子面對着三個媽媽,當他們的媽媽拎着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着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着唱歌,他們唯獨對媽媽手中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的兒子,卻跑到媽媽跟前,接過了沉甸甸的水桶。難怪哦,老爺爺説他只看到一個兒子,因為他深知,這個“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卻能幫助媽媽拎水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

這是一篇十分淺顯的課文,但是淺顯的文字中卻包含着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本課教學中,我們不必給二年級的孩子們講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內含,只要在引導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明明有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為什麼老爺爺説只看到一個兒子”這一問題引導孩子讀書討論就可以了。

【學情分析】

認字、寫字、在準確的情感朗讀中感悟課文。

二年級語文教學中識字是重要環節,學生能夠用自己的方式説出識字方法。本文內容淺顯,人物對話多。不同的人説話的語氣不同,表達的心情也不同。因此,我把“分角色朗讀課文,揣摩人物説話時的語氣,培養學生的'語感”列為教學重點。

【教學目標】

1.會認“既、嗓、拎、桶、晃”6個生字,會寫胳膊、晃盪等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説話時的語氣。

3.通過課文學習讓大家體會媽媽的辛苦,懂得關心、孝順父母。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人物説話時的語氣。

2.明白老爺爺為什麼説他只看見一個兒子。

3.通過學文、賞文,懂得孝敬父母並能付諸行動。

【教學難點】

1.通過討論明白老爺爺為什麼説他只看見一個兒子。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比較三個兒子的行為,體會老爺爺話的深刻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一桶水。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課文,講述的就是發生在兒子和媽媽之間的故事。一起走進23課《三個兒子》,伸出小手,跟着老師一塊兒寫課題。(學生跟着書空寫課題)(學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讀書要求:①讀準字音。

②畫出不理解的詞,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③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檢查生字詞:讀音注意“躁”是平舌音;“拎”是前鼻音;“晃”是多音字,在本課讀第四聲;“甸”在“沉甸甸”一詞中應讀一聲。

3.初步感知

⑴簡要説説:在三個媽媽的眼中,他們的兒子分別是怎樣的?

⑵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本課中的三個兒子面對着三個媽媽,當他們的媽媽拎着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着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着唱歌,他們唯獨對媽媽手中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的兒子,卻跑到媽媽跟前,接過了沉甸甸的水桶。難怪哦,老爺爺説他只看到一個兒子,因為他深知,這個“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卻能幫助媽媽拎水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

三、寫字指導

1.寫正確

本課要寫的字中有些容易寫錯,特別是諸多的“點”,最容易被忽視。如,“拎”字最後一筆(點),“桶”字右上的一點,“膊”字右上的點,都容易漏寫。“蕩”字也是易寫錯的字,學生往往寫成左右結構,指導時應特別強調。

2.寫美觀

寫“桶”字時,右上的“橫撇、點”不宜大;“晃”字中間的橫不能太長,下面的撇、豎彎鈎要寫舒展。寫好“停”字的關鍵是寫好右邊,右邊部件多,要寫緊湊,口儘量扁,給下邊的禿寶蓋和“丁”字留出位置。“膊、蕩”二字筆畫多,不容易寫好,要加強範寫指導。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5

【教材簡説】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三年級第五冊第一組的第四篇課文。文中的三個兒子面對着三個媽媽拎着沉重的水桶迎面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唱歌,他們對媽媽手中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麼特別地方”的兒子,卻接過媽媽手中沉甸甸的水桶,一聲不響地走了,這樣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好兒子。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新詞。

2、在老師的引導下,自讀自悟,正確理解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內容,有感情地讀好人物的對話。

4、懂得兒女應該以實際行動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的道理。

【教學重點】

教育學生從小懂得為父母分擔重。

【教學難點】

理解老爺爺的話,他為什麼説只看見一個兒子?

【教學過程】

一、字詞過關(略)

二、創設情境,激發閲讀興趣

同學們,你們在家裏曾經為父母親做過哪些事?有什麼感受?

(生興高采烈,列舉事例)

三、引導

你還記得你的媽媽是怎樣表揚你的嗎?

(生面帶微笑,自豪而驕傲,個個爭先恐後地彙報。)

四、進入新課

今天有三個媽媽也在誇獎自己的孩子,你們想不想知道她們是怎樣誇獎自己的孩子的?

(找出媽媽表揚孩子的話)

五、自讀自悟,合作研討,體驗閲讀內容《三個兒子》

1、你把自己當成媽媽,去讀一讀媽媽的話。讀出媽媽的感情來。

(四人一小組練一練,看誰最能讀出媽媽的語氣。)

2、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第一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3、請一個小朋友讀讀這句話,大家聽聽,他把自己當成了媽媽沒有?

(讀完後採訪他當時的思想感情。)

問:這位媽媽,您剛才在誇獎您的兒子,您一邊説,一邊在想些什麼呀?

生:我在想:我的兒子真了不起!

4、交流提高:我也為您的兒子感到驕傲,各位媽媽能誇獎得更自豪一點嗎?

(生練讀,把練習結果表現給同桌看。)

5、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第二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⑴ 師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個媽媽是怎樣誇獎自己的孩子的?也請幾個小朋友來讀一讀。大家聽聽,他有沒有讀出驕傲、自豪的語氣來。

(指名朗讀)

師:你們覺得這個“媽媽”讀得怎麼樣?

生:我覺得他還可以做出媽媽驕傲的表情來。

師:那你能上來試一試嗎?

生:(昂首挺胸,驕傲的眼神)讀得有聲有色。

師:誇誇他!

⑵ 大家自由練讀,感悟提高。

(趁熱打鐵)

6、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第三個媽媽的話:“有什麼可説的,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⑴ 提出疑問:兩個媽媽都誇獎自己的孩子,第三個媽媽卻什麼也沒説,這是為什麼呀?

(體會第三個媽媽説這句話時會是什麼樣的心情?)

⑵ 通過朗讀來體現:她認為自己的兒子沒什麼特別的地方。

(語氣很平常)

⑶ 自由練讀,感受第三個媽媽的平常心。

六、自主發現,從細小處見真情

1、自讀課文第七小節,想想你發現了什麼?三個媽媽打完水回去,在路上發生了什麼事情?

(提示。)

2、彙報:

水很重、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痛了、腰也酸了……

3、你從哪些地方看出水重的?你能用朗讀來體現水很重以及媽媽很辛苦嗎?

(通過朗讀為課文後來三個兒子的不同表現作鋪墊,體會第三個兒子對媽媽的一片真情。)

4、這樣重的水,三個兒子看見了,他們分別是怎樣做的?用筆劃出三個兒子的做法。

(生立刻拿出筆來,積極地尋找句子)

5、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三個句子:

⑴ 一個孩子翻着跟頭,像車輪在轉,真好看!

⑵ 一個孩子唱着歌,歌聲真好聽。

⑶ 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裏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6、激起共鳴:

“你覺得哪一個兒子表現最好?最後一個孩子是怎麼想的?如果換了是你,你會怎麼做?”

生:第三個兒子表現最好。媽媽特別辛苦,非常吃力。讓我來幫媽媽提水吧!

7、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第三個兒子的媽媽會想什麼?一直跟在後邊的'老爺爺心裏在想什麼?

(充分説。他的媽媽在想:我的兒子真是長大了。雖然比不上第一個孩子會翻跟頭,比不上第二個孩子歌聲動聽,但他知道關心媽媽,幫助媽媽分擔重擔。老爺爺在想:只有這個兒子看到了自己的媽媽吃力地拎着水桶,並主動地接過水桶。他才是關心父母、體貼父母的好孩子。)

七、點明中心,昇華主題

1、提出疑問:

明明有三個兒子,為什麼老爺爺卻説只看見了一個兒子呢?

(同桌之間互相説)

2、全班參與討論,提煉中心: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師熱情地給予鼓勵:大家説得真好!生得到老師的誇獎,個個喜形於色、興高采烈……)

八、拓展

出示小黑板:

你認為該向哪個孩子學習?為什麼?

你覺得應該怎樣孝敬父母?

你平時又是怎樣幫助父母做事的?

(生沉浸在思考當中,下課。)

【設計理念】

生活化,同時又是富有樂趣的學習,能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靈活,並擁有成就感,甚至能讓人達到廢寢忘食的境地。閲讀也不例外,如果能讓孩子們融入生活場景,自主學習,體驗閲讀的樂趣,獲得閲讀後的快感,長此以往,可以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教學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去學習。”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師生之間的關係和學習的方式應從“授之以魚” 轉變為“授之以漁”,甚至可以“授之以漁場”,真正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可持續發展空間,讓孩子們人人都靈動起來,在老師的引導下,以最大的熱情和積極性投入到自主學習當中去,合作探究,真實體驗,從中體味學習的樂趣。

【設計評析】

1、教學設計的導入部分通過聯繫生活實際,回憶平時媽媽對自己的表揚,讓孩子們馬上就進入了興奮狀態,為後面的課文朗讀奠定了基礎,也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2、進入新課時,創設情境,讓孩子們轉換角色,扮演媽媽去朗讀文中媽媽誇獎兒子的話,有利於學生理解課文,發掘人物內心,感同身受,很快地體會到一個媽媽在介紹自己的孩子時是怎樣的驕傲和自豪。

3、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放開手腳讓他們去讀、去悟,會有更多地收穫。我設計學生自讀、自悟、自演媽媽的話,感受三個媽媽的不同語氣和心情,使學生對人物的形象有了各自不同的體驗。除了能讓學生用自己的理解把文本的含義進行正確的表達外,還讓孩子們在此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掌握了學習方法,並根據這些方法去自主學習。

4、自主發現是新課程標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教學設計的六部分設計了一個自主發現的環節,讓學生通過讀書、體驗和激發共鳴,感悟人物的真情。學生通過第三個兒子默默無聲的表現,立刻就能體會到:一個好兒子的好,不能光表現在會翻跟頭、會唱歌上,而應以實際行動去分擔媽媽的重擔。此時,學生已模糊地意識到,什麼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5、最後在通過第七部分的同桌之間的相互合作以及全班學生的共同討論,使本來處於模糊狀態的同學,在老師的點撥下,在老爺爺的話的啟迪下,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作為一個孩子,要孝順父母,懂得為父母分擔重擔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好孩子。這個設計環節進一步昇華了文章的主題,成為整堂課的高潮部分,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6、第八部分拓展中設計的問題,可以幫助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尋找自我差距,激發孩子們孝順父母的心願,理解正確的價值取向。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鞏固、複習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説話時的語氣。

3、欣賞課文的內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複習生字:出示課件:遊戲:小貓走迷宮

(誇獎小朋友)哎喲!小朋友你們真能幹!你們真厲害!你們真棒!

二、生活情景導入 小朋友,你看老師是這樣誇獎你的,你的媽媽是怎麼樣誇獎你的呀?

(指名説)

你還能加上你媽媽的表情、動作,來説説嗎?

三、朗讀指導

師:這裏,還有幾個媽媽也在誇獎自己的孩子呢?

1、三個媽媽是怎樣誇自己的兒子的?請你找出誇獎孩子的話,去讀讀,讀出媽媽的語氣來。

交流:你們都找到了哪幾句話呀?説一説。

2、分組練習:

如果你是媽媽,你會怎麼誇獎你的兒子?會是怎麼樣的語氣呀?

在小組裏面和你的小夥伴先練一練。

3、課件出示:

⑴ 第一個媽媽的話。

(指名幾生讀)

⑵ 生讀後訪問:

這位媽媽,您説這句話的時候在想什麼呀?

你能不能説得再自豪(驕傲)一點?

4、課件出示(另一個媽媽的話):另一個媽媽是怎麼樣説自己的兒子的?

(指名生讀)

大家聽聽,他這個媽媽讀得怎麼樣?有沒有讀出驕傲、自豪的語氣來?

(交流讀,評價,提高。)

5、兩個媽媽都誇獎自己的孩子,覺得自己的孩子很了不起,可是第三個媽媽什麼也沒有説,為什麼呀?(指名生回答)出示媽媽的話,你想這個媽媽在説這樣的話的時候會是怎麼樣的心情呀?你能用朗讀來表現嗎?

6、三個媽媽打完了水,走回家去,發生了什麼事情?請小朋友去讀7、8小節,想一想,你有什麼發現。

(生朗讀)

指名回答,(水很重)你是從哪裏看出水很重的'呀?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嗎?

7、這時候,三個兒子看到自己的媽媽在提水,他們是怎麼做的?

請小朋友再去讀課文,用筆找出三個兒子的做法。

(自由朗讀)

交流展示:

看了這些孩子做的事情,小朋友你體會到了什麼/想説什麼?

8、這時候,一個媽媽還和老爺爺發生了對話。請小朋友和你的同桌準備一下,來扮演最後一個媽媽和老爺爺,讀讀這兩句話,該讀出怎麼樣的語氣來?

9、師生共同探究:奇怪了,為什麼老爺爺説只有一個兒子呀?

(學生討論)

10、這個媽媽和老爺爺還會説什麼呀?你能繼續把故事編下去嗎?

(和同桌一起表演)

11、展示表演的結果:請兩組小朋友來表演對話,隨機點撥昇華主題。

五、小結:讀讀、議議

你認為我們要學習哪個孩子,為什麼?該怎麼樣孝敬父母親?説説你是怎麼幫助父母親做事的?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從語言文字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體會出孩子應該成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的道理。

3、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4、能將課文變成簡單的課本劇表演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老爺爺的話。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你在家裏為父母做了哪些事?有什麼感受?

二、自讀課文

三、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和方案

1、師生共同制定學習目標──將課文變成簡單的課本劇表演。

2、師生共同研究教學方法,制定學習、續演的方案:

⑴ 理解課文,體會老爺爺的話,説説自己的感受。

⑵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⑶ 能根據課文情節、環境、人物的言、行、情等進行合理想像。

⑷ 場景中的`佈置、人員的安排。

⑸ 表演中,組員如何默契配合,靈活應變。

3、彙集意見,篩選、確定方案。

四、根據學習方案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將課文讀正確、流利地讀出來。

2、根據“閲讀提示”中的要求,邊讀邊思考,並將不明白的地方打上標記。

3、小組討論交流,老師巡視,相機點撥。

4、全班彙報交流學習情況,由學生質疑,教師組織討論交流。

5、小結。

6、有感情的朗誦課文。

五、將課文編成簡單的課本劇表演

1、小組討論:

⑴ 根據課文情節、環境、人物的言、行、情等進行合理想象。

⑵ 確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⑶ 設計場景的佈置。

2、各小組演練,教師巡視,相機點撥。

3、課本劇表演。

4、互評互議。

六、課後拓展

將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標:

⒈會識“既、嗓”等6個生字,會寫“拎、桶”等5個生字及“胳膊、晃盪”等兩個詞。

⒉朗讀課文,理解課文,懂得子女應該孝敬父母的道理。

3.分角色讀課文,並演一演。

二、教學準備:

小黑板,板書:

līntǒnɡjìɡē bohuànɡdànɡ

拎着水桶既然胳膊晃盪

chén diāndiàntòngsǎnɡ

沉甸甸(甸)痛了嗓子

三、教學過程:

(一)唱《世上只有媽媽好》,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要和大家學習一篇關於孩子與母親的課文,題目叫《三個兒子》,請同學們伸出小手與我一起寫課題。

(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質疑: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指生回答)

(三)初讀課文:

師:同學們想知道的答案都在書中,請打開書頁,自己初讀感悟,別忘了要求(指生説):

(1)不添字不漏字。

(2)遇到不認識的字圈出來,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四)學習生詞:

師:課文中的生字詞就是攔路虎,它們攔着我們讀書不通順,我們要消滅它們,有信心嗎?

1、出示小黑板,先讓學生試着拼讀一下。

2、指生拼讀。

3、範讀。

4、小老師領讀。

去掉拼音再試一下:

5、開火車讀。

6、同位檢查一下。

7、指生讀。

師:這些攔路虎消滅了,你們讀課文一定非常順利,試着讀一讀。(拿起筆分自然段,指生每人一段讀課文,隨時指點糾正錯誤,讓學生指點或教讀)

同學們讀得這麼起勁,老師也想讀一讀。老師讀到哪你就看到哪,別人用嘴讀,你要用心讀。一會兒請同學們評價一下。

老師讀得怎麼樣?誰來評價一下。

學着老師的樣子再讀一遍。

下面我們做課中操放鬆一下:準備好了嗎?拍手——一二,左腕花;三四,右腕花;五六,拍拍肩;七八,拍拍腿;九十,坐坐好!

(四)精讀課文:

師:同學們剛才做了課中操更有精神了,請捧起書——誰想讀第一自然段?(指生讀)

三個媽媽在幹什麼?一位老爺爺在幹什麼?

三個媽媽是怎麼評價自己的孩子的'?他們的孩子有什麼本領?誰來讀二三四自然段?

那兩個誇了孩子的媽媽對這位沒誇孩子的媽媽説的什麼?齊讀。那這位媽媽是這麼回答的呢?誰來讀——是呀,這位媽媽的孩子力氣不大,又不會唱歌,沒有什麼可誇耀的,可他的孩子就沒有優點嗎?

齊讀七八自然段——三個媽媽拎着水桶要回家,水桶可重了,水直晃盪,三位媽媽走走停停,胳膊痛了,腰也酸了,媽媽真辛苦呀!接着會發生什麼情景呢?

哪個小組想讀九、十、十一自然段?(指四組或五組)

一位媽媽很為三個兒子自豪,他想讓老爺爺評價一下這三個兒子,誰來讀第十二自然段?那老爺爺是這麼説的呢?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質疑:難道老爺爺真的沒看到翻跟斗和唱歌的孩子嗎?他為什麼説只看到一個兒子?(小組討論一下)誰代表小組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只有一個兒子體諒媽媽、幫助媽媽。)

小結:每一個媽媽呀都為自己的孩子驕傲,如果自己的孩子有一點本事、本領,那媽媽就高興得不得了。其實,我們每一個人,不光要有本領,還要有孝心,俗話説:“百事孝為先”。我們也學過三字經,有一句是:“香九齡,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一個人只有對自己的父母有孝心,長大了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負責任的好公民。

(五)拓展活動:

你在生活中,幫父母幹過什麼事情?

(同位討論一下,指生髮言)

用:一個——一個——另一個,練習句式,指生説。

(六)作業:

課後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講給同伴或自己的媽媽聽一聽。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鞏固生字字音、字形,在具體語境中理解字義。

能力目標:分角色朗讀有課文,讀準人物説話時的語氣。學會用“一個(只)……一個(只)……另一個(只)……”的句型練習説話。

情感目標:理解老爺爺説的“一個兒子”的含義,懂得兒女應該以實際行動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的道理,在生活中做個體貼、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教學重點】讓學生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和勞動的艱辛,從而產生體貼、孝敬父母的美好情感。

【教學難點】理解老爺爺的話所包含的深意,他為什麼説只看見一個兒子?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讀,未成曲調先有情

1、教師用緩慢而低沉的語調講述《烏鴉反哺》的故事。

2、讓學生自由發言,聽了這個真實的故事有些什麼想法。

3、今天我們要認識三位小朋友,他們在這方面會怎麼做呢?

4、課件出示圖片,導入新課

師: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圖片,説一説:你看到了誰,他們分別在幹什麼?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誰開口講話了?講了什麼呢?

(課件配音:“三個兒子?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師:咦,明明圖片上有三個兒子,為什麼老爺爺卻説他只看見‘一個兒子呢?’

4、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3課《三個兒子》(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用烏鴉反哺的故事導入後,激疑:烏鴉知道要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課文中的三位孩子的表現又如何呢?然後利用課件導入課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同時,在自主觀察、探討中自然地引出本文的重點、難點:‘三個兒子,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呢?’為什麼老爺爺卻説只看見一個兒子呢?這個問題,引領學生把握住了重點,為下文的學習埋下了伏筆。

二、通讀,潛心會文初動情

(一)出示讀書的要求:(課件出示)

一讀課文,標出課文自然段,並圈出難讀的生字詞語。

二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讀課文,用“____”劃出媽媽表揚的話。

(二)交流反饋:

1、鞏固生字

(1)帶拼音複習生字。在學習課文之前,我們先給生字寶寶打聲招呼。(齊讀、開火車讀)

(2)讀準字詞:嗓子、拎着、水桶、晃盪、沉甸甸、既聰明又有力氣。(提醒讀準“沉甸甸”)

2、你們都找到了哪幾句話呀?指名朗讀三個媽媽的話。

3、在你的學習小組裏和小夥伴一起練一練,嘗試模仿媽媽的語氣。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從感知文章的語言符號——文字開始,認識生字,生詞是順利進行閲讀的前提。二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學生字,朗讀課文的能力。這一過程可放手讓學生自主完成,給學生提供更大的學習自主空間。

三、參讀,感悟媽媽對兒子的愛

在三個媽媽的眼中,他們的兒子分別是什麼樣的?你都在課文中找到了哪幾句?

(課件出示前兩位媽媽誇獎自己孩子的話)

“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1、指導朗讀

師:請幾位小朋友來讀讀這兩句話。

師:這位媽媽,您剛才在誇獎您的兒子,一邊説,一邊在想些什麼?

2、扶放結合

師生搭建交流平台:另外一個媽媽是怎樣誇獎自己的孩子的?也請幾個小朋友來讀一讀。(驕傲、自豪的語氣)

師:你們覺得這個“媽媽”讀得怎麼樣?

(預設)我覺得他還可以做出媽媽驕傲的表情來。

師:那你能上來試一試嗎?

(預設)(昂首挺胸,驕傲的眼神)讀得有聲有色。

大家自由練讀,感悟提高。

3、學法遷移

利用課件,出示第三位媽媽的話:“有什麼可説的,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1)提出疑問:前兩位媽媽都誇獎自己孩子,第三位媽媽卻什麼也沒有説,這是為什麼呀?

(2)情感共鳴:這個媽媽在説這話的時候會是怎樣的心情?

(3)你能用朗讀的形式來表現這位媽媽的心情嗎?

【設計意圖】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教學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去學習。”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師生之間的關係和學習的方式應從“授之以魚”轉變為“授之以漁”,甚至可以“授之以漁場”,這環節的設計真正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可持續發展空間,讓孩子們人人都靈動起來,在老師的.引導下,以最大的熱情和積極性投入到自主學習當中去,從中體驗學習的樂趣。

四、研讀,理解媽媽的辛苦

(一)多元解讀積澱語感

1、過渡: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了,三個媽媽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

(1)誰來讀一讀?這個字叫——拎。什麼是“拎”呢?(拎:用手提,把水提起來。)

(2)角色轉換:同學們,站起來。此刻你就是那三位媽媽,你面前有一桶沉甸甸的水,你正拎着這桶水走在回家的路上。

採訪:媽媽,這桶水重嗎?大概有多重啊?你告訴大家——一桶水可重啦!(隨機問3個)

媽媽們,一起把你的感受告訴大家。(齊讀)

(3)那麼重的水,你提着辛苦嗎?(預設:好辛苦啊,好累啊!)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媽媽提水很辛苦呢?把你找到的詞語或句子用波浪線線畫出來。(水直晃盪,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腿也酸了)

2、結合課文理解“晃盪”。(向兩邊擺動)“直晃盪”(不停地向兩邊擺動)

(1)誰能用自己的朗讀把媽媽走一步聽三步的辛苦樣子讀出來呢?(指名讀)

(2)補充詞語:一桶水可重啦!媽媽累得()。

3、師:如果你看到媽媽提着這麼種的水桶,你會怎樣做?

(預設):我會毫不猶豫地去幫媽媽。

師讚揚:你真是一個體貼父母的好孩子!課文中三個兒子看見了,他們又是怎樣做的呢?

師小結:前兩個兒子雖然本領都很大,但他們卻沒能孝敬自己的父母。第三個兒子雖説沒有什麼特別,但其實他是最特別的一個,因為他能夠?(孝敬父母)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第三個兒子默默無聲的表現,立刻就能體會到:一個好兒子的好,不能光表現在會翻跟頭、會唱歌上,而應以實際行動去分擔媽媽的重擔。此時,學生已模糊地意識到,什麼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二)開拓思維發揮想象

師:你能像課文中“一個(只)……一個(只)……一個(只)……”的句式來練習説一説嗎?

課件出示:一個(只)——————————————————————。

一個(只)——————————————————————。

另一個(只)—————————————————————。

師提示:通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可以説説大自然中的動、植物。

【設計意圖】通過對以上這個句型的練習,讓學生從多角度大膽發揮想象力,拓展思維空間,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激發他們想象創造的火花,課堂氣氛頓時活躍無比。

五、精讀,設身處地悟深情

師:當三個兒子同時出現在媽媽面前時,一位媽媽問老爺爺:“看見了嗎?這就是我們的三個兒子。怎麼樣啊?”

“三個兒子?”老爺爺説,“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1、師範讀。

2、小組討論:為什麼明明三個兒子,而老爺爺説只有一個兒子呢?(指名答)

3、我們再回頭看第三個媽媽的話,她説自己的兒子沒有什麼特別的,你認為呢?現在你覺得第三個兒子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4、想象一下這個兒子平時還會幫助媽媽做什麼?

5、指名分角色讀媽媽和老爺爺的話。現在,我們終於明白老爺爺這句話的含義了,誰願意當老爺爺來説説。

評價:老爺爺的話真是意味深長啊。

師小結:小朋友,你最想當哪個兒子啊?(針對學生回答總結)是啊,生活中有的人確實沒有什麼特長。但是隻要有一顆體貼父母,關心父母的心,那麼,你就有一顆金子般的心,你就是爸爸媽媽心中的好兒女。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學到這裏,老師突然想起《三字經》裏的一句話,送給大家(課件出示):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學生齊讀)

【設計意圖】這是學生體驗的昇華。此時,不需要乾澀説教,教育的目的就達到了。一堂語文課的價值不在教材內容本身,不在簡單到認識文章的字詞句,瞭解文章的內容大意,而在教材背後所隱藏的意義世界,我們要引導學生走向這個意義世界。因為,文本背後是海洋,是天空,是豐富生命的心際網絡。

六、活讀,表演且抒箇中情

1、小組內合作表演文中的對話。

2、上台表演(指名兩個組來表演)。

3、拓展練習:第三個媽媽聽了老爺爺的話,她還會和老爺爺説什麼呀?你們能把故事編下去嗎?

【設計意圖】合作在課堂教學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給課文補上空白,進行了一個拓展練習,續編對話,讓孩子們親身體驗角色,對感情朗讀課文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真正起到以指導讀書活動為“經”,以字詞句的訓練為“緯”,着力培養孩子的語文素養。

【作業設計】

1、學了這篇課文,你一定有很多的想法,把它寫進你的日記裏。

2、倡議:從現在起,每天至少為父母做一件事。

【教學板書】

23、三個兒子

一個兒子聰明有力

又一個兒子唱歌好聽

另一個兒子孝敬父母

【設計意圖】

在課堂上學生接受知識信息的渠道基本有兩個,一是視覺,二是聽覺。板書是使學生通過視覺而獲得知識信息的。在學生接受信息的兩個渠道中,通過視覺獲得信息的記憶時間,比從聽覺獲得信息的時間要長几倍。板書便於學生鞏固知識,因而是提高教學效果。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單元教材圍繞人物的優秀品質來選編課文,以誠信、孝敬貫穿始終,把優秀的思想品質教育融合在生動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課文中的三個兒子面對三位媽媽拎着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唱歌,他們對媽媽手裏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麼特別的”兒子,卻能實實在在幫助媽媽拎水桶,他才是真正能夠孝敬父母的兒子。

【設計理念】

閲讀教學的緊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展語感。因此,閲讀教學的整體構架必須以培養學生的語感為核心,以指導讀書活動為“經”,以字詞句的訓練為“緯”;閲讀教學的基本策略必須堅持“重感悟、重積累、重運用”。《三個兒子》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力圖落實和體現上述教學理念。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10

一、激趣導課

1、這節課我們來學習23課:三個兒子(板題)

2、大家想不想認識這三個兒子?(出示圖片)你看到了什麼?

3、邊上的老爺爺也説話了,一起來看他説了什麼?(出示老爺爺的話)

4、咦,明明有三個兒子,為什麼老爺爺卻説他只看見一個兒子呢?相信大家學完課文就會明白的。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藉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2、請同學們拿出筆快速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3、現在老師來檢查一下大家的讀書情況。

三、研讀文本

1、(指課題)一起再讀課題。這三個兒子在媽媽的眼裏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1--6自然段,邊讀邊用“----”畫出三位媽媽評價自己孩子的話。

2、請同學們對照大屏幕上話檢查自己畫的是否正確。指名讀。

前兩句讀出驕傲、自豪、得意、神氣的語氣。指導神態、動作。第三句讀出平和、謙虛的語氣。分角色讀

4、轉眼間,三位媽媽打好了水,開始往回走,從井邊到家可真遠!她們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為什麼?指名説

文中哪個自然段告訴我們水很重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媽媽提的這桶水吧!(出示句子:一桶水可重啦)指名讀。從他的`朗讀中,你能感受到什麼?

從哪個詞可以感受到?(直晃盪、走走停停、痛、酸)

“晃盪”是什麼意思?從這個詞你感受到什麼?(辛苦)你試着讀一讀。老師範讀,請大家認真聽,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不停地捶背、氣喘吁吁、水的晃盪聲)

看到這樣的畫面,你想説什麼?再次體會媽媽的累。齊讀。賽讀。

老師從你們的朗讀中感受到你們對自己媽媽的那份濃濃的愛,假如這三個媽媽中有你的媽媽,此時你最想做什麼,最想説什麼?(是呀,媽媽最需要你們的幫助)

四、角色互換,回報母愛

1、文中的三個兒子是怎樣做的呢?請同學們快速讀課文的9—11自然段,用“~”畫出三個兒子的表現。

2、指名交流,出示句子,練習朗讀。

3、那文中的哪句話能讓我們感受到這桶水是“沉甸甸”的?指名讀。

4、面對這沉甸甸的一桶水,你最欣賞哪個孩子的做法?

5、第三個孩子是怎樣幫的?誰再來讀?老師把跑改為走,你們覺得怎樣?(出示句子)從跑字感受到什麼?這麼重一桶水媽媽都提得這麼辛苦而他卻二話不説提着就走了,此時他心裏面想什麼?(幫媽媽,孝順,分憂)

6、大家説得很好,原來對於老爺爺來説(出示)只有孝順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從大家的話中,老師聽到一個共同的心聲:孝順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五、拓展:

師:三字經中有這麼一句:香九齡,能温席。你們知道這個故事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讀故事《黃香扇枕温席》。

生:邊看邊聽故事。

師:説説黃香為父親做了些什麼?

生:夏天,黃香為父親扇枕,冬天,黃香為父親温席。

師: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像這樣的故事還有中國古代的二十四孝,如:仲由為親負米、劉恆親嘗湯藥、壽昌棄官尋母等。希望同學們課下收集相關的故事讀一讀。因為他們都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

引導學生誦記。

六、總結、作業:

師:同學們,通過學習,我們明白了要做孝敬父母的孩子,那就從現在開始,每天至少為父母做一件事情。讓我們成為父母心中真正的最優秀的孩子。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11

【教材簡析】

《三個兒子》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組的第三篇課文,是一個生動感人的生活故事。課文通過三個媽媽對自己兒子的誇獎和三個兒子在媽媽面前的具體表現,揭示了一個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即:兒女應該以實際行動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課文內容淺顯,語言通俗,人物對話較多。

【設計理念】

《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謂“自主學習”是就學習的內在品質而言的,學者寵維國將“自主學習”概括為“能學──想學──會學──堅持學”。要力圖體現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堂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促其在自主、自讀、自悟中自得,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設計特色】

自主閲讀,自主感悟,對話溝通,促進發展。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獨立識字能力,認識6個生字,會寫9個字。

(知識與能力)

2、讀準人物説話時的語氣,理解老爺爺為什麼説只看見一個兒子。

(過程與方法)

3、欣賞課文的內容,體會媽媽的辛苦,懂得關心、孝敬父母。

(情感態度價值觀)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情感,理解老爺爺為什麼説只看見一個兒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教學課件。

2、多方面收集有關父母疼愛孩子,孩子孝敬父母及反面的材料。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6個新字、會寫4個生字。

2、讀通、讀熟課文,感知大意。

二、教學過程

1、巧設懸念,導入新課:

⑴看到幾個兒子?

(出示課件:三個兒子)

⑵出示老爺爺説的話:“三個兒子?”“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⑶設疑:

明明三個兒子,老爺爺怎麼説一個兒子呢?

⑷揭題:

23三個兒子。

(齊讀課題,指導輕聲)

設計意圖:質疑問題是兒童的天性,它好像一把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在“疑”的驅使下,兒童會主動產生學習的意願,並渴望及時解疑,學生會自覺而積極地投入學習,成為主動的學習者。

2、初讀感知,學習字詞:

⑴學生按自學四步驟自學課文。

⑵同桌互讀,互相糾正讀音。

⑶讀一讀帶有生字的句子:

①一個媽媽説:“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②又一個媽媽説:“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③三個媽媽拎着水桶回家去。

④水直晃盪,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⑤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中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⑷小組合作學習生字,説説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⑸全班交流識字方法。

設計意圖: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給兒童以勞動的快樂,取得學習成績的快樂,喚醒隱藏在他們內心的自豪感、自尊感,這是教育工作的一條金科玉律。”這一環節,雖然只是簡單的説説自己是怎麼認識記住這些字的,但孩子能品嚐到成功的喜悦,獲得成功的滿足感,能增強學生進行表達交流的自信心和勇氣。

⑹遊戲檢查識字:

①開火車認讀。

②聽音舉卡片。

③送生字回家。

⑺推薦小組成員分段讀課文。正音。

⑻你有什麼問題要提嗎?有問題要考考大家嗎?

學生自由提問題,簡單的可當堂點撥。

設計意圖:“你有什麼問題考考大家?”這是一個思維難度較大、有多種結論的開放性問題。這樣的問題讓學生有一種強烈的自豪感,自己也能當老師,學生的積極性就高了。這個小環節花時不多,而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展示,促使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3、生字書寫,示範指導:

⑴出示“我會寫”中的“拎、甸、桶、停”四個單字。

⑵學生觀察生字,説説最難些的是什麼字,每個字寫時要注意什麼。

⑶教師範寫重點字。如:“拎”字的右邊不要寫成“今”。

⑷學生練寫,共同評議,展示優秀作品。

設計意圖:突出難字的學習,給學生充分寫字的時間,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讓他們明確認真寫字的重要性。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鞏固字詞,會寫“聰、胳膊、晃盪”;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道理。

二、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⑴複習生字詞語,學寫“胳膊、晃盪”。

⑵真誠地表揚:你們可真能幹呀,這麼多的生字都會認了,還能把字寫得這麼漂亮,真了不起!

⑶小朋友,老師是這樣表揚你的,那你們的媽媽是怎麼表揚你的呢?

(學生自由表達)

⑷你能學着噹噹媽媽嗎?説什麼,是怎麼樣的表情和動作呢?

(學生自由表演)

⑸今天,有三個媽媽也在誇獎自己的孩子,請你自己去讀讀課文,找出媽媽表揚孩子的'話。

設計意圖:在複習生字詞的時候,利用老師真誠的表揚,能讓學生聯繫生活,回憶媽媽的誇獎,為後面課文的感情朗讀墊定了基礎,是孩子們表達真實感情的需要。同時,在講述媽媽的話的同時,提高要求,讓孩子們把媽媽的動作和神態也表現出來,經過這樣的加工,一個為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驕傲的媽媽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呈現在孩子們的面前。

2、自讀自悟,體驗閲讀:

⑴三個媽媽是怎麼誇獎自己的孩子的,請仔細讀課文,用橫線劃出媽媽表揚的話。

⑵把自己當成媽媽,去讀一讀媽媽的話,讀出媽媽的感情來。

⑶交流:

把自己找到的三個媽媽的話讀給大家聽。

⑷在你的學習小組裏和小夥伴一起練一練,看誰最能讀出媽媽的語氣。

(學生相互交流)

設計意圖:四人小組是一個學習的小天地,也是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表現的好地方,把自己最好的讀出來,能讓學生充分感受自己的進步。同時,“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博採眾長,吸取別人的經驗能讓自己迅速成長。

3、朗讀交流,感受樂趣:

⑴你都找到了哪幾句話?

⑵第一個媽媽的話:

(課件出示:“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①請一位小朋友來讀讀這句話,大家聽聽,他把自己當成媽媽了沒有。

②採訪剛才讀的同學:這位媽媽,您剛才在誇獎您的兒子,一邊説,一邊在想些什麼呀?

③交流提高:

有這樣的兒子可真是讓人驕傲,各位媽媽能誇獎地更自豪一點嗎?

(學生練讀)

把你們練習的結果表現給你的同桌看看。

(同桌相互讀這句話)

⑶第二個媽媽的話:

(課件出示:“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①第二個媽媽是否也驕傲、自豪呢?誰來讀讀。

(指名學生朗讀)

②朗讀、評價。你們覺得這個媽媽讀的怎麼樣?

(適當點撥,加上動作就更好了。)

③自由練讀,感悟提高。

設計意圖:在第一個媽媽的練習朗讀時,學生已經初步明確了怎麼樣才能讀出感情,讀出味兒。所以在讀第二個媽媽的話時,就只需要稍作點撥就行了。放開手腳,讓他們自己去讀,去悟,會有更多的收穫。

⑷第三個媽媽的話:

(課件出示:“有什麼可説的,他沒有説很麼特別的地方。”)

①第三個媽媽也像前兩位媽媽一樣嗎?這是為什麼呀?

(課件出示“有什麼可説的,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②這你從她的話裏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媽媽?

(謙虛,不炫耀,樸實等)

③你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嗎?讀給同桌聽聽看。

設計意圖:張田若先生説,閲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採取多種形式的讀,以讀為主,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讀中思考,並在小組交流、師生互動、合作學習中動口、動腦、動情地學習朗讀,發展語感,同時在思想和情感方面接受潛移默化的薰陶。

4、自主發現,昇華主題:

⑴媽媽心目中的兒子:

聰明能幹。

(板書聰指導看字形)

⑵聽師範讀第8自然段:

①讓學生用耳聽,你彷彿聽到什麼?

(媽媽喘氣聲,水晃盪聲等)

②讓學生用眼看,你彷彿看到什麼?

(媽媽流汗,彎着腰很累的樣子)

③讓學生用心體會用口説説,你此時的感受。

設計意圖:“聰”是本課要求寫的字,此時的書寫指導很巧妙地與理解課文連在了一起,既讓學生能記牢這個字,瞭解這個字的意思,同時也明白了水很沉,為下文的學習作好輔墊。

⑶面對如此沉甸甸的水桶,不同的兒子有不同的做法,老爺爺看見了,怎麼説的呢?

(自己找夥伴合作表演,三個兒子,三個媽媽,一個老爺爺。)

⑷隨即採訪老爺爺:明明三個兒子,老爺爺您怎麼説只有一個兒子呀?

⑸全班參與討論。

(提煉出中心:孝順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⑹練習:

這個媽媽還會和老爺爺説什麼呀?你們能把故事編下去嗎?

設計意圖:給課文補上空白,進行了一個拓展練習,同桌兩個人續編對話,讓本來處於模糊狀態的同學也能深切體會到作為一個孩子,要成為必須孝順父母,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孩子。

5、回顧課文,拓展提高:

⑴ (出示課件:人物圖)瞧,媽媽、兒子、老爺爺都站在我們面前,你最想對誰説,説什麼呢?

⑵你覺得該怎麼樣孝敬父母親?

設計意圖:讓文本與學生的感受、理解、體驗發生“碰撞”,產生火花,從這個角度看,它就是生活。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內容,進行生活教育,讓學生明白“生活與教育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這一環節聯繫生活實際,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能讓學生在閲讀中提升自己。

⑶ “為人子,方少時”,古時候有一個小黃香,他就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講述黃香孝親的故事。

設計意圖:“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以這個小故事作為一個生長點,引發學生去搜集有關的詩詞故事,把學生的視野一下子由課內引向課外,有效地拓展了學生學習的時空,體現了“大語文”的教學理念。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

1、會認“既”等6個生字,會寫“拎”等9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説户的語氣。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子女應該孝順父母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文中第三個兒子的孝心。

三、教學難點:

理解老爺爺為什麼説他只看見一個兒子。

四、教學時數:

2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以疑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有一篇文章很奇怪,明明寫了三個兒子的事情,而旁邊的老爺爺卻非要説自己只看見了一個兒子??這個老爺爺並不是盲人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請打開23課《三個兒子》,自己去尋找答案吧!(板題)

二、初讀課文,初步瞭解大意

1、課件朗讀,邊聽邊標上自然段的序號。

2、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請教別人。

3、指名分段讀文,正音。

4、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5、質疑。(老爺爺為什麼説他只看見一個兒子?他看到的是哪個兒子?)

三、自主識字

1、學生拿出生字卡片,在學習小組內讀給夥伴聽。要求看清字形,讀準字音。(老師參與學生活動)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

3、遊戲檢查學生掌握生字的情況。

4、齊讀、抽讀、分組讀,“開火車讀”,老師注意學生讀音是否正確。

四、讀文練句。

師:生字會認了,這些句子會讀嗎?

1、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2、三個媽媽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爺爺跟在他們後邊慢慢地走着。

3、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盪,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鬥痛了,腰也酸了。

4、讀下面的句子,練説“一個,一個,另一個”的句式。

五、自主觀察,寫字練習。

1、請觀察第一排三個生字,它們有什麼共同點?

2、重點指導:

1)注意別忘了“拎”的最後一點,“膊”的右上一點。

2)前面六個左右結構的字,老師可重點範寫、指導“拎”字和“膊”字。

3)“甸”字是半包圍結構的字,可提醒學生裏面的“田”字可往左伸出一點,使整個字顯得更勻稱。

4、“晃”“蕩”是上下結構的字,“晃”字要寫得上窄下寬,老師可範寫指導。

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詞。

1、認讀生字、生詞。

2、進行你説我猜字謎遊戲。

二、問題導入,朗讀感悟

1、大家把課文讀了幾遍了,知道這篇課文共有幾個人物嗎?

師:上節課我們已經知道明明三個兒子,硬説只有一個兒子的人是誰?

師:三個媽媽沒有這樣説,三個兒子也沒有這樣説,唯獨他這樣説,他説得有沒有道理呢?老爺爺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2、出示課文2、3、6段,練讀三個媽媽的話,看下面的空格里加個什麼樣的詞語恰當,再試着讀一讀。

1)一個媽媽地説:“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2)又一個媽媽地説:“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3)另一個媽媽地説:“有什麼可説的,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3、重點讀“三個兒子的表現”的句子。

4、師範讀“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盪,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鬥痛了,腰也酸了。”

師:你們也能讀出水“重”嗎?能聽出水很“重”嗎?注意讀好“沉甸甸”。

師:這些兒子後來的表現怎麼樣呢?以讀回答,讀出三個兒子的表現來。

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板書。

三、分角色朗讀,演故事。

1、小組分角色朗讀。

2、全班彙報,演一演。

四、拓展練習,深入思考。

1、再讀課文,你想對三個兒子説什麼?

1)對第一、二個兒子説:“ ”

2)對第三個兒子説:“ ”

2、讀完了課文,你想對三個媽媽説什麼?

1)對第一、二個媽媽説:“ ”

2)地第三個媽媽説“ ”

3、對老爺爺説“ ”

4、你屬於第幾個兒子呢?你想對自己説什麼呢?“ ”

5、把自己説得最精彩的一句話寫下來。

板書設計:

三個兒子一個兒子

第一個兒子會唱歌曲不會幫媽媽提水

第二個兒子會翻跟斗不會幫媽媽提水

第三個兒子不會唱、翻會主動幫媽媽提水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13

一、教材依據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組的第三篇課文。(教材見附頁)

二、設計思想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交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國小各個年級的閲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因此,我預設了如下的教學策略:

(一)充分在語言環境中識字,識字、閲讀緊密結合。

將識字教學貫穿於閲讀中,充分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初讀課文時讓學生在課文語境中讀準字音,初步感知字形;精讀課文時,結合語言環境,瞭解字義,鞏固識字;將認識的生字換一個語言環境再認識,增加見面次數,強化識字;最後安排自主觀察、寫漂亮字練習,鞏固字形認識,使識字教學紮實有效。

(二)營造情感氛圍,激發閲讀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就激起了學生深入閲讀課文的興趣。因此,營造情感氛圍,引導學生在入情入境的充分的閲讀實踐中自悟自得,撥動學生心絃尤為重要。

(三)體驗人物情感,落實語言訓練。

本課教學以讀為本,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讀書實踐,體驗人物情感,通過自主讀、合作讀、探究讀、對比讀、教師示範讀、師生評議讀、動作體驗讀、角色表演讀等多種形式的讀來培養學生語感,落實語言訓練。

三、教學目標

1、會認“既、嗓”等6個生字,會寫“拎、桶”等9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語感。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四、教學重點掌握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教學難點明白老爺爺説話的意思,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六、教學資源準備

1、課件、裝滿水的水桶、“好孩子”卡片等。

2、蒐集有關父母疼愛孩子,孩子孝敬父母的資料。

3、讓學生觀察媽媽在生活中的辛勞,並用心感受。

七、教學過程

教學板塊。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一、激發興趣

導入新課。

(一)聽唱兒歌《好孩子》,導入新課。

1、聽唱兒歌《好孩子》:擦桌子,抹椅子,拖得地板像鏡子,照出一個小孩子。小孩子,捲袖子,幫助媽媽掃屋子,忙得滿頭汗珠子。

2、導入新課:好孩子,人人愛。這節課有《三個兒子》來到我們的課堂,他們是好孩子嗎?讓我們一起走進《三個兒子》。

(二)板書課題。

低年級的孩子很喜歡兒歌,以這首《好孩子》兒歌導入新課,很快就調動起孩子學習的興趣,並對學生理解課文的主旨“有孝心”,做了鋪墊。

二、初讀感知

認識生字。

(一)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劃出生字新詞,多讀幾遍。

(二)交流識字情況,培養識字興趣。

1、形式多樣有趣的讀生詞(齊讀、個人讀、開火車讀、領讀、男女生輪讀、比賽讀等穿插進行,增加讀生字的興趣。)

2、指導難讀的詞,注意“沉甸甸”的“甸”變讀為一聲,“胳膊” 讀輕聲。

3、自主識記字形。

4、組內交流:説一説是用什麼好辦法記住字的;哪個字難記,向組內同學請教。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重點,要紮實有效地進行。

輕聲的讀法對於低年級學生不好掌握,特別是南方學生更難讀準,需加強示範、指導。

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識字能力,所以給學生充分的自主識字的空間。

(三)在語言環境中學習生字。

1、學“既”字。

(1)“既”字有個好朋友是“又”,他倆總在一起,誰來讀一讀課文中這句話。

出示課文中的句子: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2)師用“既……又……”的句式誇獎學生。(你讀得既正確又流利。)

2、學“嗓”字。

(1)你會用“嗓”字組詞嗎?

(2)你還在哪裏見過這個字?

(如“金嗓子喉寶”“嗓咽喉爽”)

(3)師誇讚學生。

如“你的聲音真好聽,你有一副好嗓子。”“你們的聲音真洪亮,真是金嗓子!”用有“嗓”字的句子誇讚學生。

3、學“拎”“桶”“晃”“甸”字

(1)請學生先做拎水桶的動作,然後説為什麼“拎”字是提手旁, “桶”字是木字旁。

(2)請一名學生拎一桶水,其他學生觀察水面變化。

(3)師採訪拎水桶的學生:你拎這桶水感覺怎麼樣啊?指導讀句子: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盪。

(4)請學生説水面的變化,巧記“晃”字。

如:太陽發出萬丈光芒;日光為“晃”等。

(5)課文中還有一個詞也是説水很重的,誰發現了? “沉甸甸”,識記“甸”字。

(6)請大家讀詞語、句子。

4、師真誠地表揚:同學們真能幹呀,這麼多的生字都會讀了,真了不起。

潛移默化地滲透多種識字方法。

(意在讓學生感受“既……又……”關聯詞語的用法。)

培養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認識“嗓”字。

做動作、理解意思記字法。

憑藉“一桶水”記住“拎、桶、晃、甸”四個字。

編兒歌記字法。

不忘把生字再放在句子中識記。

三、創設情境、體驗情感、

練習朗讀。

(一)創設情境、體驗情感。

1、小朋友,你看老師是這樣表揚你的,你還記得你的媽媽是怎麼表揚你的嗎?(學生自由表達。)

2、你能把媽媽的表情和動作也做一做嗎?(學生自由表演。)

(二)練習朗讀。

1、三個媽媽也在誇獎自己的孩子,請你自己去讀讀課文1—6小節,找出媽媽表揚孩子的話用橫線劃出。

2、你把自己就當成媽媽,去讀一讀媽媽的話,誇一誇孩子。

3、組內練讀。

通過老師真誠的表揚,學生聯繫生活,回憶、模仿媽媽的誇獎,為後面課文的感情朗讀墊定了基礎。

四、朗讀交流,感受閲讀樂趣。

交流(一):

(出示第一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1、採訪剛才朗讀的同學,順勢指導:

師:這位“媽媽”,您剛才在誇獎兒子時,一邊説,一邊在想些什麼呀?

預設:(1)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2)我想,我的孩子真能幹!

(3)我為我的孩子感到驕傲!

2、各位媽媽們都自豪地、驕傲地誇獎誇獎自己的兒子吧。(學生練讀)

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是為了讓孩子們把自己轉化成媽媽的角色,體會媽媽在介紹自己的孩子時是怎樣的驕傲和自豪。體驗人物情感,達到有感情地朗讀。

交流(二):

(出示第二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1、師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個媽媽是怎麼説自己的孩子的?也請幾位小朋友來讀一讀。大家仔細地聽一聽,評一評他的朗讀。(指名學生朗讀)

2、朗讀、評價。

師:你們覺得這個“媽媽”讀的怎麼樣?

3、自由練讀,感悟提高。

這是一個由收到放的過程。第一個媽媽的話,學生讀的有聲有色,有滋有味,那麼第二個媽媽的話,通過學生自己朗讀練習、互相評價,就能達到有感情朗讀,培養自讀自悟、感悟欣賞的能力。

交流(三):(出示第三個媽媽的話:“有什麼可説的,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1、提出疑問:兩個媽媽都誇獎自己的孩子,第三個媽媽卻什麼也沒有説,這個媽媽在説這話的時候心裏會怎樣想?

2、請你帶着這樣的心情來朗讀。

學生對人物形象的反應是多元的。對同樣的句子,不同的人肯定有他獨特的體驗,在不違背文章主旨的`情況下,對文本的多元解讀是非常必要的。

交流(四):整體朗讀三個媽媽的話。

讓學生有一個整體感受,而不是支離破碎。

五、自讀自悟、感情朗讀、

順勢指導生字書寫。

(一)自讀自悟7、8自然段。

三個媽媽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媽媽們感覺怎麼樣呢?請同學們自己去讀讀課文的第7、8自然段。

(二)交流、朗讀。

1、交流:媽媽們感覺怎麼樣?你是從哪些地方讀懂的?

2、把你的感受讀出來。(指名朗讀)

3、假如是你拎着這麼重的水桶,此時你最想什麼? (真想有人來幫忙……)

(三)自主讀書9—11自然段,順勢指導生字書寫。

1、這樣重的水,三個兒子看見了,他們分別是怎麼做的?請你去讀讀9—11自然段,用筆劃出三個兒子的做法。

2、指名學生讀。

3、教師邊板書邊指導學生書空“拎”字。

板書: 翻跟頭

三個兒子 唱着歌

拎水桶

4、最後一個孩子是怎麼想的?(覺得媽媽特別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來幫助媽媽提水吧!)

5、第三個孩子的媽媽這時心裏在想什麼?

本環節以自讀自悟為主線,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隨強化識字,順勢指導書寫。

為理解老爺爺的話,突破難點作鋪墊,

六、細讀重點段、自主提問、自主解答。

(一)默讀思考、 自主提問。

面對三個兒子的不同表現,老爺爺是怎麼説的?請大家默讀課文最後兩個小節,邊讀邊想:讀了老爺爺的話,你有什麼問題?(明明三個兒子,為什麼老爺爺説只看見一個兒子?老爺爺看到的是哪一個兒子?)

(二)自主讀書、自主解答、有感情朗讀。

培養學生提問題的能力。

通過前面的一系列鋪墊,此時老爺爺説的話的含義學生已能水到渠成的理解了。

七、課文延伸、主題昇華,

鞏固識字。

(一)所思所感,及時寫話,銘記心裏,付出行動。

1、看了第三個孩子的表現,聽了老爺爺的話,前兩個孩子會怎麼想,又會怎麼做,才是真正的好兒子呢?

2、我們怎樣做,才是媽媽真正的好孩子呢?説完寫下來,寫在“好孩子卡片”上。

3、讀寫話,教師小結。

(二)課文巧妙延伸,鞏固識字。

1、你們對父母的孝心讓老師感動。再向大家介紹《一個好孩子的故事》。課件展示:有一天,媽媽生病了,嗓子痛,我去給媽媽買涼茶。我拎着涼茶往回走,涼茶晃來晃去,我生怕它搖晃出去,走路很小心,我感覺這杯涼茶沉甸甸的。回到家裏,我給媽媽喝涼茶,又打了一桶水給媽媽洗腳。媽媽誇我是一個既有孝心,又能幹的好孩子。(文中生字注音)

2、分角色朗讀全文。

寫話練習:讓學生明白孝順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並努力做一個真正的好孩子。將自己的所思所想寫下來,提醒自己付出行動,以實現文道統一。

生字換一個語言環境,增加生字的“見面機會”,同時這個小故事又展示給孩子們關心媽媽的愛心,給孩子們以啟迪。

八、細心觀察、寫字練習。

(一)觀察生字 ,心裏書空練習。

學生細心觀察要求會寫的字,發現規律,找到難點,在心裏書空練習。

(二)組內交流。

哪個字難寫,哪個筆畫難寫,怎樣才能把字寫漂亮。

(三)指導書寫。

1、指導“聰”字寫法。

怎麼能把“聰”字寫漂亮呢?“耳”字作了偏旁就變苗條了,這三橫寫得短一點兒,最後一筆橫,變成了提,“耳”字就苗條了。老師相信聰明的孩子一定能把“聰”字寫漂亮。

2、請大家在田字格里寫一個。

3、學生自己練習寫其他字。

學生書寫質量的高低,與動筆前的觀察密不可分,因此,課堂上要留足時間讓學生細心觀察生字。

本課有6個左右結構的字,所以選取

“聰”字,重點指導書寫。

九、總結全文、佈置作業

(一)總結全文。

(二)作業:關心自己的爸爸、媽媽,多幫爸爸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捶捶背,倒杯水,讓爸媽笑開顏,做一個真正的“好孩子”。

教後反思:

(一)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的教學要求,本課教材特點,本班學生特點,教學中,我努力做到充分在語言環境中識字,識字與閲讀緊密結合;營造情感氛圍,激發閲讀興趣;體驗人物情感,落實語言訓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特別是把生字放在語言環境中識記,用本課的生字詞誇讚學生,以及課外拓展《一個好孩子的故事》中生字的再認識環節,深受孩子們喜愛。課後,有很多家長和我講孩子對他們的愛,很感動。

(二)教學中還遇到了兩個沒有預設到的問題,我是這樣處理的:

1、學生初讀文時,有學生認為是“既聰明又有力氣的孩子”幫媽媽拎水桶,顯然對文本理解有錯誤,我沒有馬上指出學生的錯誤,而是引導學生反覆讀文,“三個媽媽誇讚孩子的話”,和“三個孩子看見媽媽拎水桶時的表現”的句子對比讀,然後討論,最後學生自己明白了“那個既聰明又有力氣的孩子”把力氣用在了翻跟頭上了。

2、有學生認為“翻跟頭”“唱着歌”的兩個兒子也是好兒子,因為他們能給媽媽們帶來快樂。我引導學生首先讀描寫“媽媽拎水桶很累的”段落,然後問學生“媽媽現在最需要什麼?”接着引導學生説“翻跟頭”“唱着歌”的兩個兒子如果怎樣做,才是真正的兒子?讓學生真正明白:關心、體貼、孝順父母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感覺這樣的教學處理既尊重了學生,又不被學生牽着走。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14

學習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的9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説話的語氣。

3、欣賞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本課學習目標:

1、讀通、讀順、讀準、讀懂課文;

2、會認讀6個生字。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學習重點:

讀悟課文內容,知道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學習難點:

明明是三個兒子,可老爺爺為什麼説只看到一個兒子呢?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圖片。

第二課時

一、情感引領,談話導入。

二、細讀品味——媽媽的話。

1、播放三位媽媽説的話,字幕出示。

2、初讀媽媽的話

⑴指名讀句子:誰能來讀讀這三位媽媽説的話。很棒,能把生字都讀準了。

⑵複習生字:這裏面有兩個生字寶寶。誰會讀?出示字、讀音、組詞

我們把生字寶寶帶入句子中你會讀嗎?全班齊讀。

⑶掌握了生字,你能更順利地讀課文,誰來讀讀第一位媽媽説的話。貼上第一位媽媽,出示句子。

第一個媽媽説: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①指名讀,誰來讀第一位媽媽説的話。

②採訪剛才讀的同學

師:這位媽媽,您剛才在誇獎您的兒子,一邊説,一邊在想些什麼呀?

“既聰明又有力氣”説明媽媽引以為豪呢!為有這們的兒子而驕傲。

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了不起在哪?(聰明、有力氣、既……又…… 誰也比不過他説明兒子在媽媽心中是最棒的。)你來讀,讓我們看看你兒子到底有多了不起。加動作:(做抬高頭的動作,驕傲的眼神、拍胸脯、豎起大姆指)

生:我為我的孩子感到驕傲!有多驕傲,你讀讀看。

生:我還為我的兒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後一定能成為一個很有名的運動員(動作:插腰)

聽了她的話,第二位媽媽不服氣了,她説什麼?

⑷第二位媽媽: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①你聽到了什麼?

②又一個媽媽( 不甘示弱地、驕傲地、自豪地 )説請同學分別讀讀。

③分組讀媽媽的話。

⑸兩位媽媽在攀比呢,第三位媽媽是説什麼 ?

“有什麼可説的,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兩位媽都誇自己的兒子呢?這個媽媽為什麼這樣説:談理解。

①也許她的兒子真沒什麼特別的地方,他不好意思説。那你就不好意思地讀讀媽媽的話。

②也許這個兒子有特別的地方,這個媽媽只是不願意和她們比,是個謙虛的媽媽,那你就謙虛地讀一讀。

③導入:三個媽媽這樣誇獎自己的兒子,她們的兒子是怎樣的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三個兒子》

④板書課題。

三、讀課文——再次感知。

請同學們看課文,聽朗讀,畫出三個兒子表現的句子。

四、對比品讀——兒子的表現。

1、請學生説,隨機出示句子。

2、三個孩子的表現如何?

⑴先出示畫面,再出示句子:一個孩子翻着跟頭,像車輪在轉,真好看!

看到這個孩子的表現,你心裏怎麼想,

真厲害——佩服,讀出你的佩服來。

真棒!——稱讚,那就用稱讚的語氣讀。

真想像他學習,讀出你的羨慕。

第二個孩子來了,他唱着歌,歌聲振越山林,穿透雲霄,他的歌聲真好聽。

⑵一個孩子唱着歌,歌聲真好聽。

他的媽媽是怎樣誇獎他的,對比讀媽媽説的話。

⑶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裏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這幾個生字你會讀嗎?

把生字寶寶送回句子中,你還會讀嗎?沉甸甸什麼意思?從課文的哪段話中看出這水桶是沉甸甸的?

3、體會水有多重。

⑴出示第8自然段。

⑵這桶水倒底有多重呢?我請兩位同學來體驗一下,其他同學認真觀察。

①觀察她拎水時的表現。②心裏想好一個問題,呆會兒問這位同學。

教師請兩位同學,當場拎一桶重達七八千克的水,

師引導:如果你累了,可能停下來休息,休息好了繼續走。小心水別盪出桶外。

a師:你觀察到了什麼?

b師: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⑶你有親身體驗,就請你讀讀這一段。讀出你的體會。全班齊讀。

⑷拎着這麼重的桶,媽媽們心裏會怎樣想?

⑸看到媽媽們拎着這麼重的水,你會怎樣做?而第三個兒子就跑過去接過媽媽手裏的桶走了。

⑹出示第三句,劃劃表示動作的詞,説説這裏的“跑”換作“走”行不行?為什麼?

“走”並不是不願意,而是沒有“跑”表現得迫切想幫媽媽。好,我們齊讀,讀出孩子迫切想幫媽媽的感覺來。

⑺出示媽媽的話,現在你覺得這個兒子特別嗎?特別在哪?媽媽知道這個兒子的特別之處嗎?為什麼還這樣説,再謙虛地讀讀媽媽的話。

4、從這些話中你看出分別是哪個媽媽的兒子?把他們送到媽媽的身邊。

出示三個孩子的圖處,讓同學們貼在對應媽媽的旁邊。

5、三個媽媽説的,三個兒子做的,都被坐在井邊休息的老爺爺看到了,當三位媽媽問老爺爺:“看見了嗎?這就是我們的.三個兒子。怎麼樣啊?”老爺爺説:三個兒子?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6、明明是三個兒子,老爺爺為什麼説只看見一個兒子呢?

7、(邊説邊總結全文)其實三個兒子都很優秀,老爺爺這樣説是根據迎面跑過來的三個兒子的表現説的。我們來看看回顧回顧整篇課文。

兩個被媽媽引以為豪的兒子都只是表現自己的才能,對媽媽手中沉甸甸的水桶視而不見。而只有那位認為自己的兒子沒有什麼特別地方的媽媽的孩子懂得愛媽媽,他接過媽媽手中的水桶跟着走了。老爺爺認為,心中有媽媽,知道怎樣愛媽媽的兒子才是媽媽的兒子.

8、孝順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就你課前我們看到的動畫片,“黃香温席”一樣,“三字經”中就提到“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

9、學到這兒,你受到什麼啟發?今天媽媽們也來了,老師給你們一次交流的機會,跑到媽媽身邊,問問媽媽希望你做個怎樣的兒女,悄悄地告訴媽媽你要做個怎樣的兒子。

相信今天媽媽和孩子們都很有收穫,好兒子從現在做起,讓我們把今天學習的生字響亮地讀出來。

寫幾個漂亮的字送給爸爸、媽媽。

五、比一比,誰寫的字漂亮。

拎、桶、甸。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7—13小節,能體會水重,母親提水的辛苦。

2、讀懂故事,理解老爺爺為什麼説只看見一個兒子。

3、有感情情朗讀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鞏固生字,有感情朗讀課文,明白老爺爺話的含義,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FLASH動畫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

一、課前談話,回讀媽媽的話。

師:説説聽了這首歌,你知道了什麼?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愛自己的父母啊!你們在家裏幫父母做過事情嗎?你都幫父母做過什麼事,有什麼感受?

師:你們真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師:可以上課了嗎?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第23課——三個兒子。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1到6小節,知道了在井邊打水的三位媽媽對三個兒子的'評價。

課件出示句子:

1、一個媽媽説:“我那個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板書:力氣大)

2、又一個媽媽説:“我那個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板書:嗓子好)

3、這個媽媽説:“有什麼可説的,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板書:沒什麼)

二、學習課文7—13小節,體會水的沉,媽媽的辛苦

過渡:在媽媽的心中,兒子都是了不起的。三位媽媽談到了三個兒子。

課件出示課文插圖,你看到了幾個兒子,(3)可是這位老爺爺卻説:“三個兒子?不對吧,我只看到了一個兒子。”(出示句子)

師:讀了老爺爺的話,你有什麼想知道的?明明是三個兒子,怎麼只有一個兒子呢?在再讀“讀老爺爺的話”

師:到底發生什麼事,使老爺爺只看到一個兒子呢?請同學們自由讀7—13小節,認真讀,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麼?從哪裏讀懂的?

▲預設學習重點段:出示:

三個媽媽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那個老爺爺跟在後邊慢慢走着。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盪,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生:我們小組讀懂了三個媽媽拎的水桶很重。我給大家讀一讀:“一桶水可重了!水直晃盪,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生:我覺得他沒有讀出水很重的樣子,我能讀得比他好。(此名學生朗讀)

師:通過他的讀,你感受到水很重了嗎?

生:感受到了。

師:你能通過讀,讓別人也感受到水很重嗎?

(學生齊讀此段)

▲聽老師範讀拎水的句子

(1)讓學生用耳聽,你彷彿聽到什麼?(媽媽喘氣聲,水晃盪聲等)

(2)讓學生用眼看,你彷彿看到什麼?(媽媽流汗,彎着腰很累的樣子)

(3)讓學生用心體會用口説説,你此時的感受。

(再一次體會媽媽的累)——全體深情朗讀——表演

(4)假如是你看到了會怎麼做?你會説些什麼?(聯繫實際發散、創造)

三、學習三個孩子的表現,呼應前面的表揚,質疑昇華

師:而三個孩子是怎麼做的呢?看圖,先看孩子看圖自由説,課文中又是怎麼寫的?請同學們

從課文中找找,並用橫線劃出相關的句子?看圖分別説,出示句子

1、板書:翻跟頭回讀誇獎的話

2、板書:唱歌

3、板書:拎水桶你有什麼問題想問這位媽媽嗎?

師:這句話什麼意思?他真的就沒有什麼特別的嗎?看了這個孩子的做法,

師:此時此刻,你是這位媽媽,再談論孩子時,會説什麼?(板書:孝敬父母)

如果你也在旁邊,你覺得誰做的最好?你又看到了幾個兒子?

這一切老爺爺看在了眼裏,怪不得他説—————

他看到的是哪一個?看到了是什麼?為什麼?

生:因為其他兩個兒子只顧表現自己,只有這個兒子幫媽媽。

生:只有第三個兒子孝敬父母。

生: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所以老爺爺説他只看到一個兒子。

生:只有孝敬父母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板書:真正的兒子)

……

怪不得老爺爺説只看見了——————一個兒子,一個真正的兒子。(板書:一個真正的兒子)

同學們學得很認真,讓我們一起來朗讀課文,注意不同人物,語氣不同。

四、齊讀全文,總結

齊讀課文

學了課文,你有什麼收穫?怎樣才是孝敬父母?在今後的生活中,你打算怎樣做?老師有個建議,讓我們從今天開始,每天為父母做一件事,做一名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板書設計:

三個兒子

一 二 三

力氣大 嗓子好 沒什麼特長(孝敬父母)

翻跟頭 唱歌 拎水桶

真正的兒子

標籤: 教學 兒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n527g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