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雪》教學設計

《雪》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雪》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雪》教學設計

《雪》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 認識“羣、竹”等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着”的字音。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小畫家”雪地作畫的快樂之情。

3. 結合插圖,知道小動物腳印的不同形狀,瞭解青蛙冬眠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正確朗讀課文,感受“小畫家”雪地作畫的快樂之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謎語導入

謎底(雪花)欣賞雪景圖,引導學生高興地讀出“下雪啦,下雪啦”,再引出課題《雪地裏的小畫家》。

  二、 多種方法識字

1、 小老師領讀,領到“着”字時,出示三種讀音及組詞

2、 説出自己掌握不好的字,誰有辦法幫助他(運用已有識字方法)

3、 齊讀-----開火車讀

4、 去掉拼音,挑兵點將

5、 識記詞語----去掉拼音

  三、 初讀課文

1、 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數一數共有幾句話。

2、 交流,屏幕出示,6句話

3、 男女生單雙句對讀,師生對讀

  四、 再讀課文

1、 再次自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雪地裏的小畫家都有誰?它們都畫了什麼?

2、 交流,小畫家都有誰?你是從哪句話知道的?

3、 讀讀這句話,出示圖片,齊讀這句話,這句話不僅告訴我們小畫家都有誰,還告訴我們它們都畫了什麼,誰來説説?

4、 交流

5、 同學們畫畫時要用到什麼?

6、 出示: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他們是怎麼做畫的?

7、 出示四種小動物腳印與四中葉子的對比圖,並進行説話練習“因為()的腳印像(),所以()畫()”

8、 指導朗讀:小畫家們不用顏料不用筆,“了不起”,喜歡它們的畫,要讀出讚揚喜歡的語氣

9、 看圖,這麼熱鬧,誰沒參加? 由青蛙沒參加引出冬眠,普及冬眠知識,並讓學生説一説還知道哪些動物也冬眠。

10、 指導朗讀:青蛙睡着啦,我們不吵醒它,要輕聲讀

11、 整體讀文,注意語氣

  五、 作業

今天我們認識了四位雪地裏的小畫家,其實每位小動物都是一位小畫家,回去後觀察一種你喜歡的小動物,看看它會畫什麼?

板書設計

雪地裏的小畫家

小雞 竹葉

小狗 梅花

小鴨 畫 楓葉

小馬 月牙

《雪》教學設計2

也從課題出發:

1、“歸”......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什麼叫“飲歸客”?

什麼叫“歸客”?

點撥......

“客”從何來?“歸”往何方?

這個歸處,於詩人意味着什麼?

(長安的方向,對於客來説是一種歸,

那麼對於詩人呢,是否也是心之所歸)

不歸之人,對於歸客會有怎樣的託付?

(點點滴滴,從上下文找到依據;

比如“愁、慘”的“凝”而不散;

比如“八月飛雪”的生機的短暫;

比如“不得控”、“冷難着”的呆不住;

比如文末幾句話。似乎都意味着什麼)

2、“送”......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什麼叫作“送君去”?(送你離開,千里之外)

為何稱“君”?這是種怎樣的關係?

怎樣送“君”?再讀詩歌最後兩句。

(酒送、樂送、詩送、目送、雪送,都是人送)

用自己的話,描述最後分別的情景。

這是一次“目送”......

雪滿天山路,彼此不能分辨,背影也漸漸依稀模糊;

但我尚能看見。可是,當你走遠、山路迴轉的時候,

我卻再也看不到你的身影了……

上路上、雪地裏,留下一行深深淺淺的印跡。

“空”留馬行處......

什麼叫“空”?(不止“只”那麼簡單)

“空”字中你感受到了什麼?(空鬧鬧)

點撥......

弔詭的一段文字,一些詞語兩次出現:

君君......去去......雪雪......山山......路路

(反覆讀;連詞成話;體會情思)

小結:

對友的不捨,對家的惦念,對於朝廷的殷切期待,

以及身居邊塞的孤寂之感,都讓詩的內涵超越了送別本身。

3、“白雪”......

八月的飛雪是什麼,

僅僅是自然風光麼?

(再讀全詩感受)

小結:

是邊塞的風光,

是送別的背景,

更是始終相伴的複雜心緒。

這些心緒......

在營帳裏潤濕,

在樂音裏温熱,

在鎧衣下冷卻,

在天空中凝結,

在荒漠裏縱橫,

在烈風中狂舞,

在山路上彌散。

《雪》教學設計3

一、導入

四大文明的古國之一的中國:有着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幅員遼闊;有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有洶湧澎湃的長江黃河;有“甲天下”之稱的桂林山水;有動物王國之稱的雲南;有肥沃遼闊的四大平原……這一切,無不如磁鐵般的吸引着每個炎黃子孫的衷腸,無不使多少巾幗英雄為之傾倒;也無不使歷代的封建統治者在這塊黃土地上爭名奪利;也曾引來了如豺狼虎豹的帝國主義者……那麼,究竟是什麼人才是這片黃土地的建設者呢?(揭示課文並板書標題)

二、整體感知

(注:帶着以下問題閲讀課文)

1、用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導語中所提出的問題。(提示:最後一句。)

2、“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含義以及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提示:過渡句──承上啟下)

3、提出問題。(補充在後邊,此略。)

三、局部品味

1、論“整體感知”中的問題“2”來引入對詞的學習。

既然祖國的江河山水如此的美麗嬌豔。那麼,詞中是如何來描繪這幅美麗如畫的江河山水呢?又是哪些“英雄競折腰”呢?討論回答這兩個問題板書如下:

實──────虛

||

||

總──────分

|||

|||

秦皇漢武……略輸

北國風光長城、黃河(靜)

冰封……雪飄(惜)

望|看……嬌──引:唐宗宋祖……稍遜──往……今……

山舞、原馳(動)

成吉思汗……只識

描寫───────抒情

注意:

⑴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景的?並説説這是什麼樣的景色?

⑵從表達方式上看:上闕和下闕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⑶請學生説出導語中的問題。

⑷按以上的板書內容,引導學生背誦這首詞。

2、討論回答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因沒上課而無法補充,)

四、佈置作業

1、給下列加粗的漢字注拼音:

沁()分()外妖嬈()遜()

數()風流人物

2、閲讀課課文完成下列題目:

A、寫出採用比喻、誇張、對偶的修辭手法把靜物寫動的句子:。

B、寫出詞中過渡性的句子:。

C、點明這首詞的中心的句子:。

D、詞中押韻的字:;韻腳是:。

E、“沁園春·雪”中的“沁園春”是詞的;“雪”是詞的。

F、説説作者在這首詞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是什麼?

答:。

G、簡要的説説這首詞的寫作特點。

答:。

J:我們還學過一首寫“雪”的古代詩歌,這首詩歌是代的寫的《》,這首詩歌中名句是:。

《雪》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 認識“啦、梅、用、幾、成、蛙、為、參、加、洞、睡”11個生字,重點指導“成、參、誰”的平翹舌音,掌握“梅、成、蛙、為、睡”的識字方法,認識兩個偏旁“蟲”和“目”。

2、會寫生字“幾、用、魚”三個字。

3、初步瞭解課文,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認識11個生字。

教學難點:

會寫“幾、用、魚”三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冬天到了,北方有些地方已經開始下雪了,今天鄭老師帶你們去北方看一看。看圖,問生:這是一片白茫茫的雪地,看到雪地你最想幹什麼呢?(生自由説) *培養學生完整的話語:我最想 ______________ 。

2、這時,有一羣小畫家來到雪地裏,他們留下了自己的圖畫,會是什麼呢?讓我們走進課文《雪地裏的小畫家》看看吧,揭示題目,讀清楚“的”輕聲

3、看到題目,你最想知道什麼?(小畫家是誰?他們畫了什麼?)

二、初讀課文

究竟雪地裏的小畫家都有誰,他們畫了什麼圖畫呢?答案就在課文裏,我們先來聽課文朗讀,注意聽字的讀音——自由讀

三、認識生字

(一)認識詞語

1、出示拼音直呼讀詞語(自由讀——指名讀,重點指導“參、成、睡”的讀音——讓生髮現“為”是多音字)

2、去掉拼音讀詞語(同桌檢查讀)

3、玩遊戲讀詞語(齊讀)

(二)認識生字

1、自由讀帶拼音生字——齊讀帶拼音生字

2、開火車讀字卡——齊讀字卡

3、小朋友,這些字你還在什麼地方看見過?“認識蟲字旁、目字旁”

四、再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全文

1、小朋友,剛才你們已經認識了很多生字寶寶,現在它們要回到課文當中,你們是否也能把課文讀得很棒呢?(多種形式讀)

2、小朋友,小動物們可厲害了,用自己的腳印就能畫出一幅幅美麗的圖畫,你們看他們是誰?他們畫了些什麼?(出示準備的貼畫)

五、指導書寫“幾、用、魚”三個字

1、出示“幾、用、魚”三個字並口頭組詞

2、我們應該怎麼才能把它寫得漂亮?提醒同學注意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自己思考——學生彙報)

3教師範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

4、學生練習書寫,老師巡視。

5、展示學生作品,引導學生正確評價它人的作品(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書面整潔情況)。

六、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11個字,書寫了3個生字。下一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雪地裏的小畫家》這一課。

《雪》教學設計5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我對雪兒的感情,體會我的美好心靈和可愛形象。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導入激趣

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帶來一個發生在受傷的孩子和受傷的白鴿之間的故事,題目是:雪兒。

讀了課題,你想提什麼問題?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⑴自由輕讀課文,畫出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説一説你知道的我和雪兒之間的故事。

⑵會讀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會讀田字格前面的生字。

⑶運用理解六法並結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明媚

敷藥

喃喃

哀傷

艱難險阻

忠實

盼着

弧線

施展

2、教師檢查糾正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幫助後進生自學。

3、檢查自學效果。

⑴出示詞語:

⑵指名逐個讀,指名學生從平翹舌音、前後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區分,讀準子音。

⑶指名解詞。

明媚:鮮明豔麗。

敷藥:塗藥、搽藥。

喃喃:小聲叨嘮。

哀傷:非常悲傷。

艱難險阻:繁重的困難和危險的阻擋。

忠實:忠誠可靠。

盼着:迫切地希望。

弧線:圓周的一段,本文比喻白鴿飛行的軌跡。

施展:發揮、顯示。

課文中還有一些詞語在精讀課文時去體會理解。

⑷齊讀生字詞。

⑸指導書寫生字。

三、理清脈絡

默讀課文,按盼望--渴望--快慰把課文分成三個部分,並想想每部分講了什麼。

學生自學討論:

四、精讀第一部分

1、導讀。

從第1自然段看,你能瞭解我是個什麼樣的人嗎?從第2自然段看,我是怎麼對待受傷的白鴿的?

2、講讀。

⑴用○圈出第1自然段中表示情感的詞。嚮往是什麼意思?明媚的春光又是什麼意思?你知道明媚的春光指哪些?我為什麼非常向往明媚的春光?

⑵爸爸撿回一隻受傷的白鴿,什麼樣子?讀一讀這些語句,説説我當時的心情怎樣。

用橫線畫出第2自然段中我對剛到家的小客人的做法。讀一讀,誰能概括一下?

為何給它取名雪兒呢?

這一系列的做法説明了什麼?

⑶過了幾天,雪兒和我的關係怎樣?具體表現是什麼?

飄飄悠悠可以換成哪個詞?藍天白雲跟雪兒有什麼關係?跟我又有什麼關係?

3、指導朗讀。

4、過渡:我的盼望有沒有成為現實?請同學們課後預習下面的內容。

五、佈置作業

1、課堂作業。

⑴有鋼筆描紅。

⑵讀一讀,比一比,再組詞。

2、課後作業

《雪》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1、誦讀、美讀,領會湖山空靈之意。

2、遊湖、看雪,揣摩文章寫景之筆。

3、説人、話情,見識人物閒雅之趣。

[教學重點]:誦讀、美讀,疏通文意,體驗西湖夜雪的空靈境界。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真切地走入奇景中,感知人物的精神品性。

[教學過程]:

一、導入:西湖詩詞。

創設情境:投影“西湖泛舟”圖片引出西湖印象。……今天學習張岱的一篇小品文,跟隨他去西湖的湖心亭走一遭,去看雪!

二、誦讀:疏通文字。

(一)讀:第一步,讀順:請一兩位同學嘗試讀文,同學點評。

第二步,讀齊:集體嘗試齊讀,讀準確,讀出節奏。

第三步,閲讀:自由朗讀,逐字逐句地仔細閲讀。

(二)理:第一步,理出要點:把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等要素設置成問題投影出來。要求學生在自由讀的過程中找答案,然後探討,完成填充。

第二步,理會要點:要求同桌配合,一學生美讀,一學生翻譯。隨意抽取同桌組合,彙報讀與譯的情況,重點字詞作特別提示。

第三步,理通全文:請兩位同學分別串譯課文一二兩節,以求全面疏通文字。

(三)再讀:再次齊讀全文,讀出抑揚頓挫之勢,讀出聲情並茂之感。

三、賞景:寫景技法。

多媒體特寫文中描寫雪景的文字: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1、説説此寫景之語妙在何處?學生自由發表自己意見。

參考:A、妙在扣景之特徵。 B、妙在用樸素之語。(可酌情穿插白描特色:自然質樸,不事雕琢。) C、妙在構悠遠意境。

2、拓展:顯示異曲同工的詩:清朝王士禎的《題秋江獨釣圖》,體味、感悟。詩如下: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鈎。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3、學生背誦西湖雪景的文字。

四、説人:閒雅之趣。

1、找關鍵字“獨”、“痴”,把握人物的品性。

2、補充:張岱《自題小像》:“功名耶落空,富貴耶如夢。忠臣耶怕痛,鋤頭耶怕

重,著書二十年耶而僅堪覆甕。之人耶有用沒用?”

五、結篇:復讀鞏固。

六、作業:蒐集其他寫雪的名句或名篇。

《雪》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用泡沫表現雪花,自制一個“雪花飄飄”的玩具,並瞭解有關製作原理。

2、掌握有關製作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動手製作能力和創新意識,體驗創造的樂趣。

3、感受冬天的美景,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用泡沫表現雪花,自制一個“雪花飄飄”的玩具。

教學難點:感受冬天的美景,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欣賞教師自制的“雪景”玩具,學生輪流吹一吹。玩一玩。

教師提醒學生仔細觀察玩具並提出觀察問題:

(1)這個玩具由哪幾大部分組成?

(2)每個部分都用了哪些材料?你能用其他材料替代嗎?

(3)這些飄動的“雪花”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4)如果你來製作的話會按什麼樣的步驟來做?

2、教師引導學生交流觀察結果,自主總結

A.玩具主要由底、蓋、景三大部分組成。

B.底——泡沫板,蓋——塑料瓶,景——綜合材料。

C.“雪花”其實就是泡沫珠,可用摩擦泡沫板的方法得到。

D.製作底與蓋——製作“雪景”——將底與景組合後將底與蓋接好——摩擦出泡沫珠將其從瓶口灌入。

3、請學生給這個玩具起個名字,學生各抒己見後教師小結並出示課題。

二、認知了解

1、欣賞有關雪景的圖片和影片。

2、引導學生用優美的詞彙描述一下印象中的雪景。

3、欣賞用各種材料製作出來的玩具中的雪地景色。

4、讓學生挑選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景色,説説它是如何製作的。(重點引導學生説説作者如何巧妙地利用材料。)

5、學生觀察分析自己所帶材料,互相説説它們適合製作什麼樣的景色,並討論採用什麼方法固定在泡沫底板上。

三、探究創作

1、師生合作製作“雪景”玩具,進行簡單示範。

2、學生獨立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提示學生注意安全及教室衞生保潔。

四、交流評價

1、學生拿着自制的玩具在教室內自由玩耍,邊玩邊向其他同學展示介紹自己的“雪景”玩具,或者交換玩具玩一玩。

2、讓學生説説對自己的玩具的看法,好的地方或還有待改善之處。説説最喜歡哪個玩具並説出原因。

五、課後延展

1、提問:你們知道“雪花”是如何飄舞起來的嗎?

2、簡單演示空氣由吸管進入瓶中,在瓶中流動形成風,於是帶動泡沫珠飄動的過程。

《雪》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 引導學生品位詞的準確、精練的語言魅力,體會詞中重點詞語對錶達思想感情的作用。

⑵ 在朗讀中感受詩歌的情感美和音樂美,在品析中領會詩歌語言豐富的表現力。引導學生欣賞詞大氣磅礴、曠達豪邁的意境。

2、過程與方法: 創設情境──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感受詩人的形象,體會詩人莽莽原野般寬闊的胸懷,巍巍高原般宏大的氣魄,堅定的信心,充分獲得審美的愉悦。

【教學重點】

通過分析重點詞語把握詞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總結分析詞句表達作用的方法。

【媒體使用】

多媒體。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情境導入,渲染氣氛

1、導語:

雪,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鍾愛之物,詩壇文苑,多有詠雪的佳作。毛澤東對雪也有特殊興趣,時有詠雪的佳詞麗句。今天,讓我們走進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去感受詩歌的情感美和音樂美,去體會一代偉人莽莽原野般寬闊的胸懷,巍巍高原般宏大的氣魄。

2、播放視頻資料。

3、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

欣賞視頻資料。進入情境。感受音樂美和情感美。

自由有感情朗讀詞。體會感情。

二、整體感知課文,初步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1、指名有感情朗讀課文。

2、提問:

這首詞描寫了哪些景物?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組織學生交流。

個別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

獨立思考問題。

交流。

三、研讀課文,分析體會詞句作用

1、提問:

你認為《沁園春 雪》中哪些詞句寫的好,為什麼?

2、組織學生髮言:

引導學生總結方法、思路:

⑴ 詞句表面意思→

⑵ 在具體語境中的表達作用→

⑶ 在文中的表達作用(聯繫中心或思想感情)

3、學生根據思路分析詞句。

4、品析詞句:

詞句表面意思→在具體語境中的表達作用→在文中的表達作用(聯繫中心或思想感情)

學生思考。

回答問題。

發言。

四、拓展閲讀

1、出示閲讀材料:

⑴ 介紹寫作背景。

⑵ 播放詩詞朗讀錄音。

2、佈置閲讀任務:

內容:自由選擇其一。

步驟:獨立閲讀→小組交流。

3、組織各組交流。

個別學生朗讀。

欣賞。

學生獨立閲讀、思考。

小組交流。

小組代表發言。

《雪》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學習《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這首詩,理解詩句內容,體會出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3.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檢查複習。

1.集體背誦《鹿柴》《江上漁者》。

2.請幾名同學背。

3.回顧古詩的學習方法。

二、知詩人,解詩題。

1.介紹作者。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劉長卿所寫的。

學生補充有關詩人的資料。

2.解詩題。

出門遇上大雪,借宿在芙蓉山一農夫家裏。

三、讀詩解意。

1.指名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

2.自學詩中的生字。

(1)區分“暮”“幕”“墓”。

(2)“貧”上下結構,上邊是個“分”,不要寫成“”。

“蓉”上中下結構,中間是個“”。

“吠”“大”字上面不要丟點。

3.齊讀《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這首詩。

4.解詞連句知大意。

(1)根據書下注釋自學古詩,把不明白的字詞畫下來,逐一解釋。

日暮:天色將晚。

柴門:樹枝做的門。

蒼山遠:蒼蒼茫茫的遠山,一直連向天邊。

貧:窮。

(2)自己試着把詞意連起來説説句子的意思。

1、2句:天色已晚,遠望蒼山,路途遙遠,得找個投宿的地方。我投宿的是一個貧窮的山村人家。

3、4句:忽然,從柴門邊傳來了狗叫聲,知道是主人冒着風雪回來了。

(3)用自己的話説説全詩的意思。

四、展開想象,悟詩情。

1.請一名同學有語氣地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體會意境。

2.看書中插圖,結合詩句內容,思考:這首詩描繪的是怎樣的一幅景色圖?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寫了一幅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風雪人歸的寒山夜宿圖。它通過旅客的所見所聞,生動地概括了山中人家的生活環境

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清貧生活的同情。)

3.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想象意境。

4.可根據詩的內容,試着畫一幅“風雪夜歸人”圖,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

5.練習背誦古詩。

(1)自己試着背。

(2)同桌互相背。

(3)集體背。

6.作業:

背、默古詩,試着給爸爸、媽媽講講古詩的意思。

《雪》教學設計10

教學設想:

《雪地裏的小畫家》是《國標本(人教)語文》一年級上冊中的第17課,這是一篇融趣味性、知識性於一體的韻文。在教學中,我尊重學生需要,創設情境,利用留白,營造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合作互動,變接受掌握為探究、體驗、發現,充分培養學生的語感,以此來積累語言、發展語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遊戲鋪墊:

1、遊戲:在白紙上畫自己的手印,想象説話:我的手印像……

2、分小組比較各人手印的不同,組長彙報比較結果。

3、小結:我們要學會觀察比較,善於發現生活中不同的美。

二、導入新課,對題質疑:

1、談話過渡: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發現雪地裏的小畫家給我們帶來的美。

2、讀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擇要板書:誰?畫?

三、初讀感知,自學生字:

1、自讀課文,劃出生字自學。

2、小組交流學習字音、字形的方法。

3、彙報檢查:剛才的合作學習中你做了些什麼?

四、再讀理解,體會語感:

1、自由讀文,思考上述兩個問題。

2、把答案輕輕地告訴同桌,並指名説説你的同桌是怎麼説的。

3、貼動物圖,理解“一羣”,擴充積累“三五成羣”。

4、貼動物腳印圖,完成課後連線作業,一生板演。

5、課件演示動物畫畫,説説“我看見了……”

6、自由體會朗讀課文,把你認為讀得最好的句子展示讀給大家聽聽,並説説你是用怎樣的語氣讀的?為什麼?(適時出現下雪動畫)

7、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五、質疑補白,想象説話:

學了這篇課文,你還有什麼想説的或不明白的?隨機插入:

①拓展説話:行人畫小船,長蛇畫繩子……

②理解“睡着”,用其它動物名稱替下青蛙問一問、答一答,並積累詞語“冬眠”。

六、拓展閲讀,發展語言:

1、出示《腳印》讀一讀,説説你又發現了什麼?

2、仿照《腳印》口頭改編“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

七、成功體驗,愉悦心情:

自豪地説説這堂課你又學到了什麼?心情怎樣?

八、佈置作業,提升練習:

1、書寫指導。

2、回家後把改編的兒歌用文字或拼音寫下來。

《雪》教學設計11

【預設目標】

1、情感與態度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能感受到雪孩子給小白兔帶來歡樂,為小白兔解除災禍,最後自己變成了雲朵的品質。

2、知識與技能目標:

認識10個生字,會寫瓜、衣、來3個字,認識1個偏旁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不同方式的學習,瞭解雪與雲之間的變化過程。

【教學重點】

認識10個生字,知道雪會變成雲。

【課前準備】

雪與雲相互變化的錄像帶或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説話,初步感知課文

1、出示前4幅圖片,要求:仔細看圖,想想,説説每幅圖上畫了什麼?

2、指名説説。

3、小白兔睡着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呢?學生自由想象

4、帶着問題,邊看圖邊聽老師講故事

5、你能給這個故事加個題目嗎?再看看編書的叔叔阿姨給這個故事取了個什麼名字。

6、板書雪孩子,學習孩字。

二、自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

看着圖再讀讀圖旁的句子,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

三、檢查自讀情況,讀後正音

1、注意讀準生字詞尤其是:

讓、往、燒、知。

2、會讀:

累、息、柴、救、卻以及多音字着(zhao)

四、讀讀議議

1、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到哪裏去了呢?

⑴指名讀讀文中的句子

⑵指導朗讀第八段(讀出讚美、喜愛之情)。

⑶説説小白兔望着白雲會説些什麼?

2、雪孩子是怎樣飛到天上的?

(利用課件讓學生了解雪化成水,水蒸發後形成雲這一常識。適當擴展:衣服曬後幹了,地面上水不見了都是水分蒸發的結果。)

3、讀讀課文想一想:

雪孩子還會回來嗎?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繼續看課件:雲變成雨和雲變成雪的過程。)

五、朗讀指導

1、你喜歡雪孩子嗎?你想對雪孩子説什麼?

2、把你的這種感情用朗讀表現出來。

六、續編故事

想象小白兔與雪孩子再見了面會做什麼,説什麼。

七、字詞練習

1、認記生字:

把所有的生字詞寫到卡片上分發給學生。教師讀一個詞語,學生從卡片中找到該詞語讀一讀。

2、完成課後讀讀説説:

⑴填寫課後的詞語。

⑵你能説幾個這樣形式的詞語嗎?

八、指導寫字

《雪》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整體感悟文章的內容:

2、品析文中的兩幅雪景圖:

3、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4、學習文章借景抒情的表達技巧:

教學重點:品析兩幅雪景圖。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設計:

一、 導語:

播放《塞北的雪》

投影《塞北的雪》的歌詞

1、 這是一首歌唱塞北的雪的名曲,作者看見那紛紛揚揚的大雪浮想聯翩,賦予了塞北雪怎樣的品格?

2、 我們從哪句話可以看出?

過渡:對於雪,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情下感想也不一樣。今天我們來看看1926年的魯迅先生他對於雪的感想又是如何?

二、 教師表情朗讀課文,學生思考:

投影顯示:

1、 作者為我們描繪了哪兩個地方的雪景?

(明確: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

2、 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整體上有何不同?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確:南方的雪美豔、北方的雪孤獨)

三、 學生再讀課文思考,4人一小組討論總結投影上的問題。

四、 教師判斷正誤,引出:

投影顯示:

南方的雪有什麼特點呢?從哪些地方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有沒有遺憾?為什麼?

(討論明確:滋潤美豔絢麗有趣但不能持久)

過渡: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江南的雪給作者的感覺就是美豔、絢麗、有趣。但她的這種美因為未經磨練,不能經受時間的考驗,不能持久,不能不説是一個遺憾,那麼北方的雪是不是能洗卻作者心中的遺憾呢?

五、 請學生齊讀課文最後三段,思考:

投影顯示:

1、北方的雪有哪些特點?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從這些地方我們還能感到北方雪的什麼個性?

(討論明確:因為她“永遠如粉,如沙,決不拈連,蓬勃的奮飛”。從這裏還能看出她獨立的個性和鬥爭的激情以及獻身的精神。)

2、 作者稱北方的雪是什麼?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對北方雪的什麼態度?

(明確: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對北方的雪的喜愛)

六、 師總結: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更為欣賞“朔方的雪”。江南的雪固然美麗,但在魯迅的眼裏,這種美未經磨練,並不能保持長久。魯迅更為看重的是一種獨立與張揚的個性精神,像北方的雪一樣,以孤獨不妥協的姿態向世界宣告她的存在,那張揚的個性,像一個奔放的挑戰者和戰鬥者,作者的感情在對北方雪的描寫中得到深化。這種寫法就是我們常講的:借景抒情

七、 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寫一篇隨筆:

投影顯示:

《雨中廬山》圖播放鋼琴曲

八、 教師點評學生的現場作文。

板書設計:

《雪》 魯迅

南方雪景圖北方雪景圖

對比

奮鬥的激情

課後記:本文的中心思想表達較為含蓄,另外,學生也沒有在苦難環境下艱難生活的經歷,因此,理解本文中心是一個較大的難點。

《雪》教學設計13

 教材分析:

這首詩歌共三節,描述了寧靜的早晨,雪花飄飛,想起了夏天樹林裏的小孩天真、活潑時的喜悦心情和期盼之心。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通過學習使學生鞏固生字,會讀一個多音字。能運用各種朗讀方法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2、能結合上下文及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閲讀中積累詞語。

3、理解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

1、結合課後第一題,讓學生在充分朗讀、自學的基礎上理解作者的聯想。

2、通過聯繫生活實際談感受,理解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情感。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課文的學習,培養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具體分析問題的態度和科學的思維方法。

 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談話導入

最近剛下了一場雪,大家有沒有到雪裏玩呀?玩了什麼遊戲?人們讚美雪,不同的人對雪的感受不同,有這樣一位作家,他筆下的雪有別樣的滋味。讓我們一起來品讀。

二、初讀課文,掃請障礙

1、請同學們大聲的把課文讀一讀,注意看準生字、新詞,讀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

2、生字、新詞看準了嗎?誰想來大聲的讀一讀?

 三、細讀課文,品味感悟

1、你從詩中讀懂了什麼?

學生交流、彙報:作者在第一小節中描寫了自己嚴重的雪景,二三小節詩人此刻卻惦記着夏天樹林裏的一個孩子。

2、慢慢地、靜靜地讀一讀詩歌,找出描寫作者在下雪的早晨想到的詩句並細細的讀一讀。

3、教師範讀,學生閉上眼睛聽這篇課文的朗讀,展開豐富想象。

4、播放錄像或課件:在靜靜的畫面中想象夏天樹林裏發生的故事。

5、交流學生想象的夏天樹林中的畫面。

6、指導朗讀。

7、人們常常在冬天時想着夏天,夏天時想着冬天,你有過着類似的經歷嗎?

 四、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自由質疑,自主解疑。

(瞭解作者艾青,詩中所寫的小孩究竟是誰等。)

  五、試着背一背這首詩歌。

六、總結學習情況。

板書設計: 下雪的早晨 喜悦和期盼 下雪————夏天的樹林 (安靜、潔白)(小孩:天真、快樂)

作業設計:辦一份關於雪的手抄報。

《雪》教學設計14

《第一場雪》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

2.自主學習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喜悦之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找出文中優美的語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準備:

寫有問題的卡片

四、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師:誰想讀課文誰就站起來讀,然後説一説你讀懂了什麼 ?

(培養學生自讀課文的能力,幫助理清文章的思路)

生彙報,師相機板書:

下雪前(1、2)

下雪時(3) 雪大

21。 第一場雪

下雪後(4、5) 雪大 而美

聯想(6、7)

(二)、細讀課文,理解課文。

1.師:現在請同學們自由選自己最喜歡的部分進行朗讀。

2分組交流:學生 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建組進行朗讀並做好旁註(自己的學習體會)

3.學生圍繞朗讀重點進行質疑,師相機補充。

(1)下雪前的景象是怎樣的?作者是怎樣抓住它的特點來寫的?

(2)下雪時的景象是怎樣的?讀讀你認為寫得好句子並説説它好在哪。

(3)下雪後的景象是怎樣的?讀讀你認為寫得好句子並説説它好在哪。

(4)讀讀作者產生聯想的句子。説説文中諺語的含義。

4.學生 先獨立思考後小組討論,彙報。師相機補充板書。

下雪前(1、2) 天氣變化

21.第一場雪 下雪時(3) 看(靜態) 聽(動態) 雪大

下雪後(4 、5 ) 歡樂 雪大而美

聯想(6、7) 作用

(三)、品讀語段,體味美。

1、師:你認為課文哪些句子寫得最精彩,你就站起來讀讀並説説句子為什麼精彩。

2.生讀文並説體會。

生1:鵝毛般的雪花,從就白了。只聽見往下落,偶爾斷了。這説明了雪大。另外 ,從掛滿堆滿兩個詞語也能體會雪大。

生2:好大的雪啊!。從中體會到雪的大。從落光了葉子的雪球。體會到雪美。

生3:一羣孩子在雪地震落下來。這句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更能體會到孩子的歡樂 。

(四)、讀寫有機結合,創造美。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要求讀出喜悦之情)

2讓學生根據文中精彩的語句仿寫一句或一段話。

(五)、背誦課文。

學生自由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或語句。

《雪》教學設計15

一、教學目標

1、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多角度思維的能力和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

2、 知識與能力:閲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3、 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二、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多角度的拓展學生的思維。

教學過程:

三、創設情景 導入新課

(播放刀朗的《20xx年的第一場雪》作為背景音樂。)

多媒體展示雪花紛飛的圖片,學生賞析。

然後過渡到問題設計:你覺得雪花像什麼呢?用什麼比喻好呢?

進而問他們,既然這樣,你們想知道古人用什麼來比喻雪花的呢?從而導入所學課文.

四、整體感知 自主探究

1、學生自由朗讀,教師作以點拔。

2、學生示範朗讀並做以點評。

3、掃除字詞上的障礙,請同學們藉助註解,讀準字音,理解字詞的含義。

4、用學過的“加字法”和“換字法”翻譯課文,並試背誦課文。

五、分組討論 質疑體會

學生按學習小組進行“合作探究,互問互答”。

教師適時點評,自然過渡。

六、生生交流 拓展延伸

讓學生再舉幾例古人吟詠白雪時用的比喻的詩句。把事先找好的詩句和學生做交流。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韓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

——李白《北風行》

六出飛花入户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高羣《對雪》

七、運用比喻 想像寫作

古人詠雪的詩句寫得如此精妙——(問題設計)怎樣的比喻才是好比喻呢?

歸納:由“形似”到“神似”!

讓學生嘗試比喻句的寫作:

英語中有26個字母,從這些大寫字母中任選幾個,發揮想象,仿寫句子。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進取。

B是兩個聯結的心,是友誼。

C是未滿的月牙兒,是缺憾

學生展示自己的比喻……同時適時師生共點評!

八、教師小結及作業的佈置。

標籤: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o62pv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