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誡子書》課堂教學設計

《誡子書》課堂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誡子書》課堂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誡子書》課堂教學設計

《誡子書》課堂教學設計1

一、明確目標

1、瞭解諸葛亮及其創作《誡子書》的時代背景。

2、識記並積累文中的文言實詞和文言虛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準確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二、自主學習

1、學生藉助資料瞭解諸葛亮及其創作《誡子書》的時代背景。

2、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標劃出課文中出現的疑難字詞句。

3、引導學生藉助工具書和課後註釋為文中出現的疑難字詞句正音釋義。

4、組織學生傾聽《誡子書》的.配樂朗讀並注意其節奏、語速和語調。

5、學生朗讀課文提取關鍵把握其主要內容。

三、展示交流

1、諸葛亮創作《誡子書》的背景。

我所瞭解的《誡子書》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從文中可以看作出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此書中。全文通過智慧理性、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非常深切,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2、重要的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

(1)非志無以成學。學:名詞,學業。

(2)非學無以廣才。廣:動詞,擴展。

(3)非志無以成學。志:動詞,立志。

(4)夫學須靜也。學:動詞,學習。

3、文章主要內容的整體感知。

諸葛亮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

四、合作探究

1、出示探究問題:

(1)諸葛亮要求兒子應如何修身?

(2)諸葛亮認為澹泊和寧靜有怎樣的作用?

(3)諸葛亮認為應該怎樣求學?

2、小組合作交流

3、小組代表展示

(1)要從澹泊和寧靜狠下功夫。

(2)澹泊可以明志,寧靜可以致遠。

(3)要寧靜,要有志向。

五、拓展延伸

1、拓展問題:

諸葛亮認為“淫慢”“險躁”將導致怎樣的後果?

2、教師點撥:

淫慢不能振奮精神,險躁不能陶冶性情,將隨年歲的流逝,造成精神日益萎靡,從而無用於世,悲守窮廬。

六學生小結:

組織學生以“通過學習諸葛亮的誡子書,我明白了……”的形式談學習感悟

七、檢測訓練

1、解釋下列黑體字在句中的意思。

(1)非學無以廣才。

(2)非志無以成學。

(3)夫學須靜也。

2、説説你對下列句子的理解。

(1)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誡子書》課堂教學設計2

教學理念

該文是一篇文言文,文短意長,言簡意賅。古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因此,本設計以“朗讀——譯讀——品讀——背讀”作為設計思路,引導學生在讀中解疑,疑中治學,學以致用。

教學目標

1、反覆朗讀,理解課文內容

2、體會作者深切的教子之心。

3、能有感情地背誦本文。

教學重點

熟讀文章,並能有感情地背誦本文。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深切的教子之心。

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點撥法、品讀法等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與簡介諸葛亮,字孔明,號卧龍,琅琊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官至丞相。這篇《誡子書》是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一封書信。(板書課題:誡子書)

文言文重在讀,今天我們就以讀為主,按以下四步來進行,這也是我們的學習目標,即:朗讀(體會情味)——譯讀(理解內容)——品讀(美點賞析)——背讀(積累語言)(板書學習目標)

二、朗讀課文

1、教師範讀。

2、學生自由朗讀,要求:

①讀得流暢、自然。發音準確清晰,不增字,不減字,不重複。

②讀得有韻味,可以帶點古人的味道,注意語調的輕重,語速的快慢。

3、抽查個別學生朗讀,全班齊讀。注意體會作者深切的教子之心。

三、譯讀課文

1、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結合註釋,小組討論。

2、學生口譯本文(一人翻譯一句,教師相機指導)。有道德修養的人,他們是這樣進行修煉的:(夫君子之行)

他們以靜心反思警醒來使自己盡善盡美。(靜以修身)

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的高尚品德。(儉以養德)

除了清心寡慾、淡泊名利,沒有其他辦法能夠使自己的志向明確清晰、堅定不移。(非淡泊無以明志)

除了平和清靜,安定安寧,沒有其他辦法能夠使自己為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非寧靜無以致遠)

要想學得真知,必須生活安定,使身心在寧靜中專心研究探討。(夫學須靜也)

人們的才能必須從不斷的學習之中積累。(才須學也)

除了下苦功學習,沒有其它辦法能夠使自己的才幹得到增長、廣博與發揚。(非學無以廣才)

除了意志堅定不移,沒有其它辦法能夠使自己的學業有所進、有所成。(非志無以成學)

貪圖享樂、怠惰散漫就不能夠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發奮向上。(韜慢則不能勵精)

輕險冒進、妄為急躁就不能夠陶冶生性使品德節操高尚。(險躁則不能治性)

如果年華虛度,任隨歲月而流逝,意志一天天任隨時間而消磨,(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就會像衰老的樹葉般一片片凋落成灰,變成無用之人,(遂成枯落)

這樣的人對社會沒有一點用處,大多不能夠融入於社會,(多不接世)

只能夠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窮家破舍之中,空虛歎息,(悲守窮廬)

等到將來那時知道要悔過、改過,卻怎麼也來不及了。(將復何及)

四、品讀課文

《誡子書》流傳至今已1700餘年,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全文只有短短86字,但卻寫得很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品一品本文的美點有哪些。請同學們以“本文好在。原因是。”的句式來回答。學生舉手回答。

例如:

本文好在主題鮮明。作者通過本文勸勉兒子要勤學立志,修身養性。它告訴我們做人要學會淡泊和寧靜,不能急功近利。這對我們非常具有意義。

本文好在音韻和諧。文章只有6句話,以對偶句和四字句為主,讀來朗朗上口。例如前5句:“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韜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均為對偶句。最後一句“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均為四字句。當我們放聲吟誦時,就能感受到文句的節奏之美,音調的'抑揚之美,以及由它們所形成的舒緩平穩之美。

本文好在結尾寫得形象生動。“遂成枯落,多不接世”句作者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無所作為的人比喻為枯枝敗葉,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悲守窮廬,將復何及”句作者採用想象的手法,揭示了不懂勤學立志,修身養性的人的結局,説他們只能夠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的窮家破舍之中,空虛歎息,又有什麼用呢?

……

五、背讀課文

1、學生自由背誦,積累語言。

2、學生上台有感情地背誦,進一步體會作者深切的教子之心。

作者:楊順琴郵編:441002地址:湖北省襄陽市第12中學

附:

1、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韜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 本文選自《諸葛亮集》。(題目是後人加的)

2、譯文

品德高尚、德才兼備的人,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增長才幹必須刻苦學習。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過度享樂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奮發向上,輕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着光陰流逝,意志隨着歲月消磨,最後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了無所作為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到那時,)守在破房子裏,悲傷歎息,又怎麼來得及呢?(窮廬,亦可解為空虛的心靈。)

《誡子書》課堂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讀準字音,熟讀成誦。

2、注意詞語的積累和文句的精確翻譯與理解。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對子的殷殷期望。

教學重點:

1、背誦課文。

2、在理解重點詞語的基礎上翻譯全文。

3、引導學生領會文章的思想意義。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儉以養德”與“靜”的關係。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看過《三國演義》這本書和《三國演義》這部電視片的舉手,斷斷續續地看過也行。相信其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已經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誰給你的印象最深呢?談談你的看法,交流對其中人物的印象。

2.師:提到諸葛亮,大家兩眼放光。誰來向大家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諸葛先生的形象。

3.師介紹:《三國演義》中是這樣描述諸葛亮的: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慨!小説在別的章節中還提到:請葛亮執掌劉備軍隊後,常常手持羽扇,坐一輛四輪小車。

大家在電視中看到的由唐國強演繹的請葛亮就能感覺到:果真是氣度不凡。請葛亮可以説是中國古代最受讚譽、最具傳奇色彩的政治家、軍事家。從三國至今,雖歷經1700多年。仍為世人稱頌,幾乎是中國人理想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完美偶像。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諸葛亮,感受他的人格魅力。(出示課題1)

二、走進諸葛亮

1、首先我們一起看一下諸葛亮的.人物剪影(第2張幻燈片)找一生讀

看完了諸葛亮的人物剪影,我想同學們一定也非常的欽佩這位具有傳奇色彩的軍事家、政治家,下面我們看看唐朝的“詩聖”杜甫在《蜀相》中是怎麼才他的(第3張幻燈片),在大詩人陸游的心中,也只有諸葛亮才有於千鈞一髮之時,化解危機的錦囊妙計。(第4張幻燈片)“《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道不盡對這位先人的崇敬和敬仰。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諸葛亮先生的《空城計》(第5張幻燈片)

2、諸葛亮用自己的智慧書寫了人間傳奇,他的一個個經典之作甚至隻言片語,猶如蒼穹中的一顆顆璀璨的明珠,成就了他無人企及的智慧傳奇。這樣的大智慧不僅僅體現在軍事上,他對兒子的教育上。54歲的諸葛亮給8歲的兒子諸葛瞻寫了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但是對於為學做人有精簡而且具體的忠告。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在今天的科技時代,原來仍然有其參考價值。正所謂:“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時空,歷久常新。”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封信。(第6張幻燈片)

3、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要求,藉助工具書掃清生字障礙,注意停頓。

2、找一生朗讀課文,師點撥存在的問題。(第7張幻燈片)

注意(1)生字夫(fú)

澹泊(dàn)(bó)

淫(yín)慢

遂(suì)

廬(lú)

(2)停頓(第8張幻燈片)

掃清了攔路虎,前進的動力就更足了,請同學們根據老師的提示,集體朗讀課文。

三、整體感知,疏通文意

1、父親對兒子的愛是深沉的,雖然只有86個字,但字字都是智慧,請同學們參照課下注釋和老師黑板上的提示,來疏通文意。(第9張幻燈片)。

2、由於我們七年級的同學剛剛接觸文言文,積累的文言詞彙比較少,翻譯起來還是有難度,看到大家緊鎖的眉頭老師就知道你們遇到難題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譯文。(出示第10、11幻燈片)瞭解了這封信文意之後,我們更加的體會了一個父親的良苦用心,下面請同學們在讀《誡子書》,同時思考黑板上的問題,讀完之後小組討論。(出示第12張)

【明確】諸葛亮寫這封信的用意是什麼?

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勵志,需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險躁。

3、《誡子書》既是諸葛亮一生經歷的總結,更是他對兒子的深切期望和要求。它是幾千年前的話,對今天還有現實意義嗎?你怎麼理解?(出示13張)

4、《誡子書》中的話,有很多人一直奉為座右銘,時時的警醒自己。我想同學們也很喜歡這裏面的名言警句,從文中找出自己所喜歡的一個警句,加以背誦最後老師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老師的積累,與你們共勉。

《誡子書》課堂教學設計4

教學目的

1.背誦課文,積累誡、夫、修身、澹泊、勵、遂等詞語。

2.理解文章大意,並進行現代審視。

3.瞭解閲讀文言的基本方法。

教學重難點

1.背誦課文,積累誡、夫、修身、澹泊、勵、遂等詞語。

2.理解文章大意,並進行現代審視。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情景激趣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諸葛亮為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血,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受到歷代的讚揚。其在《三國演義》中被塑造成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寶雞、漢中、南陽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贊諸葛亮。

諸葛亮在民間與官方的影響都甚大,後世流傳着大量與他相關的歇後語、俗語、成語等,如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無還,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三顧茅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七擒孟獲、既生瑜,何生亮等。

本文寫於蜀漢建興十二年(元234年),當年諸葛亮出兵武功,其間寫信給諸葛謹,稱“諸葛瞻如今已經八歲,十分聰明可愛,只是怕他過早成熟,將來成不了大器”。又在臨終前作《誡子書》與諸葛瞻。文章闡述修身養性、治學做人的深刻道理,不僅讓他的子孫從中獲益頗多,後來諸葛瞻戰死綿竹,為國盡忠,就是明證,也給其他人提供了修身立志的借鑑,其中的名句“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本文,看看我們能夠從中受到怎樣的啟示?

二、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讀課文,理解文意。指導學生閲讀時,要求結合註釋,梳理文意,將課下重要註釋簡化後移到課文相關位置處。用序號標出情節結構。在閲讀過程中積累下列詞語:

誡:警告,勸人警惕。

夫(fú):段首或句首發語詞,引出下文的議論,無實在的意義。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指操守、品德、品行。

修身:個人的品德修養。

養德:培養品德。

澹(dàn)泊:也寫做“淡泊”,清靜而不貪圖功名利祿。內心恬淡,不慕名利。清心寡慾。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寧靜:這裏指安靜,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遠:實現遠大目標。

成:達成,成就。

慢:懈怠,懶惰。

勵:振奮。

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與:跟隨。

馳:疾行,這裏是增長的意思。

去:消逝,逝去。

遂:於是,就。

接世,接觸社會,承擔事務,對社會有益。有“用世”的.意思。

將復何及:又怎麼來得及。

淫慢:過度的享樂,懈怠。

淫:過度。

一、探究結構

學法指導:理解文章整體結構,要注意通過文章的結構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詞語或句子加以理解。課文的一般結構方式為提出對象,對對象進行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點明意義。

理解結構要從抓線索或文眼入手。

1.總的要求: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2.修身方法:澹泊明志,寧靜致遠。

3.求學方法:寧靜求學,立志成學。

4.行為要求:切忌淫慢,防止險躁。

二、探究中心

學法指導: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寫作重點和文章中對整體內容進行抒情或議論的部分;指導學生結合上述內容,根據作者的寫作背景、意圖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並理解含義;理解這個中心的深刻或新穎之處,並理解這個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達出來的;指導學生理解這個中心對自己的啟示。

1.本文的中心是什麼?

明確: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

2.本文的中心對你有何啟示?

第二步,精讀課文。

一、翻譯課文。

抽同學翻譯,教師點評梳理:

德才兼備人的品行,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不看輕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增長才幹必須刻苦學習。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追求過度享樂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奮精神,輕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着光陰流逝,意志隨着歲月消磨,最後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為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的人,(到那時,)守在自家的狹小天地裏,悲傷歎息,還有什麼用呢?

二、理解課文,並加以背誦:

1.諸葛亮要求兒子應如何修身?

明確:要從澹泊和寧靜狠下功夫。

2.諸葛亮認為澹泊和寧靜有怎樣的作用?

明確:澹泊可以明志,寧靜可以致遠。

3.諸葛亮認為應該怎樣求學?

明確:要寧靜,要有志向。

4.諸葛亮認為“淫慢”“險躁”將導致怎樣的後果?

明確:淫慢不能振奮精神,險躁不能陶冶性情,將隨年歲的流逝,造成精神日益萎靡,從而無用於世,悲守窮廬。

第三步,熟讀課文,現代審視。

一、個性解讀。

學法指導: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知識等對作品作個性解讀。

課堂探究:

1.你贊成課文中的觀點嗎?為什麼?

2.學了本文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

拓展閲讀

誡外甥書諸葛亮

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慾,棄凝滯。使庶(shù)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諮問,除嫌(xián)吝(lìn),雖有淹留,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若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

總結固趣

從這篇《誡子書》中,我們可以看作出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也可以看出他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

我們要從中體會作者所闡述的修身養性的途徑和方法,瞭解立志與學習的關係,理解寧靜淡泊的重要,體會放縱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並使之指導我們的立身行事。

學習這篇章課文,我們也應瞭解學習文言的基本方法,並積累相應的文言知識。

佈置作業:預習《貓》,要求能概述文章內容,擬出不懂或有質疑之處。

《誡子書》課堂教學設計5

一、教材

首先,來談一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誡子書》是部編版國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課文從不同方面闡釋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有對人物美好品行的禮讚,有對人生經驗的總結和思考,還有關於修身養德的諄諄教誨。學習《誡子書》有利於學生了解修身養德的途徑和重要性,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二、學情

除了充分了解教材,合理把握學情也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篇課文所面對的七年級學生,他們的言語理解和運用能力發展迅速,具有一定的文言知識積累,所以在課堂中應培養學生利用工具書及書下注釋自主學習、概括文意的能力,並且學生剛剛步入新的校園、新的`學習階段,應注重引導學生體會“寧靜致遠,淡泊明志”的深刻內涵,並以此指導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三、教學目標

結合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從新課標“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我設置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在知識與能力方面:掌握生字詞,積累文言知識,熟讀全文,梳理文章結構思路。

在過程與方法方面:通過品析文中詞句,瞭解文章大意,理解“靜”的重要性。

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體會作者對兒子的深切教誨,以及文章中藴含的哲理。

四、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我的教學重點是積累文中的重點字詞和文言知識,理解文章內容。教學難點是結合作者生平,體會文章主旨,思考其現實意義。

五、教學方法

新課標理念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我將在我的教學中採用朗讀法、情景教學法和討論法。

闡述了以上教學依據,我將具體論述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本次説課的重點。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剛開始是學生思維最活躍、精力最充沛的時候,根據學生的心理和學習狀態,我將設計詩詞導入,把學生帶入古詩文學習的環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慾。對話同學:同學們,你們知道“丞相名垂汗簡青,書枱猶在誰復登”“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等詩句描寫的是哪位歷史人物嗎?千古良相諸葛亮不但是陸游、文天祥筆下的精英忠魂,是後人眼中的智慧化身,他更以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高風亮節言傳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誡子書》,聆聽他對子女、後人的諄諄教誨。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賞析文章的前提,通過初讀,可以使學生初步瞭解將要學到的基本內容,瞭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圖,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形成整體感知。

首先,通過名家範讀、學生自讀並結合書下注釋、利用手中的工具書等方式,疏通文意,瞭解《誡子書》主要內容。

其次,引導學生概括文章內容,體會諸葛亮寫作本文的用意,能夠説出作者通過家書向兒子傳授修身治學的道理。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通過文中的細節來反映整篇文章,並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我會這樣開展本堂課的深入研讀:

1、在初步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請學生再次閲讀課文,同時提出問題: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學生基本能夠回答出,本文主要圍繞着“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一句展開論述。

2、順勢我會提出第二個問題,“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與前一句的關係是?

這一句緊接着中心論點,學生閲讀後可以總結,其闡述了靜的價值和作用。

3、然後,針對文章內容提出第三個問題:後文諸葛亮又從哪些方面教育兒子?明確答案如下:

正反兩個方面。正面論説:學、才、志的關係。學習必須寧靜專一,而才幹來源於學習,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幹,不立志就無法學有所成。因此,志是成學的前提和動力,學是成才的基礎和必要條件,而學又要以靜為前提。反面論説:從“淫慢”“險躁”兩個反面來論述“靜”與“儉”的重要性。

4、接着提問《誡子書》最後一句在議論之中加入抒情,表達了諸葛亮的什麼情感?

明確:教導兒子要珍惜時間,表達了諸葛亮對兒子教誨的殷切之心。

5、回顧整篇文章,本課最後一個問題是,組織學生經過小組討論後回答:《誡子書》是從哪些方面展開論述的?這些方面中諸葛亮放在首位的是什麼?為什麼?

學生通過討論後明確:修身、治學、惜時等方面。靜放在首位,學、才、志均是成才的必要條件,但成才之前先要成人,只有道德品質是高尚的才可能治學成才,否則即便有很高的才學也未必能成為一個值得他人尊敬的人。

通過以上環節及問題設置,可以突破教學重難點,實現三維教學目標。

(四)延伸作業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具有開放性、探究性。一堂好的語文課堂不僅僅侷限於課堂本身,應當有機拓展,增加知識儲備,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所以我的拓展延伸和小結作業環節設計為:

通過多媒體展示關於諸葛亮的背景資料和影視片段,加深學生對作者的瞭解。請學生課下蒐集有關諸葛亮的民間故事、成語俗語等。

(五)小結作業

請學生思考並總結“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一句的現實意義以及自己有何影響和借鑑。

最後,我的作業設計為:蒐集有關諸葛亮的民間故事、成語俗語等。

《誡子書》課堂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學生的古典文學素養。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注意詞語的積累和文句的精確翻譯與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對子的殷殷期望。

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積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學勵志。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意義。

教學方法:

閲讀法,學導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杜甫的《蜀相》中的詩句導入。“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幾句詩寫的是哪一位歷史人物?(學生回答引出諸葛亮)

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的智慧的化身,其實他不但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慈父,今天就讓我們學習一篇諸葛亮寫給他兒子的家信——《誡子書》,去體會慈父的殷殷情懷,智者的諄諄教誨。

  二、初讀課文,讀準讀順。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注意停頓。

2、找學生朗讀課文,師點撥存在的問題。師生共同明確加點字的注音和課文朗讀停頓。

夫:澹泊:淫慢:險躁:窮廬: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3、全班齊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準確翻譯。

1、藉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自主譯讀課文。

温馨提示:A、聯繫實虛詞的日常積累(如“以”的常見用法),遷移聯想,猜讀翻譯,合作交流,取長補短,後總結成型。

B、翻譯課文時不能直譯的便意譯,無論哪種譯都要保留

原句的句式特徵(如雙重否定)和原文的風格特點(如本文的簡潔精警)

2、合作探究:小組合作,解決個人翻譯過程遇到的難題。

3、師生共同解疑。教師給予點撥,對學生進行古文學習方法的指導。

  四、品讀課文,領會深意。

本環節教師以一系列的.問題帶動學生對課文的深入理解。

1、諸葛亮寫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麼?

明確:告誡兒子立志學習、修身養性、淡泊名利、珍惜時間。要注意修身養性,生活節儉,以此來培養自己的品德,表達了他希望後代志存高遠的厚望。

2、文本作者抓住一個“靜”字,圍繞學習告誡兒子要成材必須具備哪幾個條件?(從文中找出典型句子,分組討論交流,指定代表回答;齊讀原句,體會作者情感,力求熟讀至誦)

明確:A、淡泊: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B、立志: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C、惜時: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3、文中有兩句話常被人們用作“志當存高遠”的座右銘,請寫出這兩句話。

4、從文中找出你喜歡的一個警句,談談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啟發。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明確:六、課堂小結:

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時空,歷久彌新,願這些經典的語句伴隨我們大家行走一生。讓我們一起背誦全文。

五、課後作業:

1、背誦並默寫課文。

2、蒐集有關諸葛亮的詩句或成語或典故。

六、板書設計:

誡子書

諸葛亮

澹寧

泊靜明致

志遠

《誡子書》課堂教學設計7

【教材分析】

《誡子書》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全文通過智慧理性、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非常深切,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長、言簡意賅,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荒廢險躁。它可以看作是諸葛亮對其一生的總結,從另一個側面表現了諸葛亮這位歷史偉人的高風亮節。

學習本文重在引導學生理解內容,把握主旨,體會情感,從中獲得精神的力量: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並由此積累背誦相關警句以自勵。可以説《誡子書》是一篇勉學勸善的優秀之作。引導學生學習諸葛亮的這篇家書,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積累,在提高學生文言水平的同時,還可以結合《誡子書》的深刻內容,對學生進行治學、做人和修養方面的教育,昇華他們的靈魂和良知,啟迪他們的思維。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文言文,積累重點詞語和文言知識。

2.理解文章內容,體會文章主旨,思考其現實意義。

3.感受傳統文化,瞭解儒家文化的思想,接受古典作品的薰陶。

【教學重難點】

1.感受諸葛亮的人格魅力,教育學生讀書修身,靜心養德,做有抱負、有智慧、有膽識的人。

2.積累文言實詞;熟讀成誦;反覆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脈絡,學習諸葛亮嚴密的論證。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積累重點文言字詞,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內容。

2.釐清文章思路,體會作者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杜甫

漢賊明大義,赤心貫蒼穹。——文天祥

師:這幾句詩都提到同一個人,你知道他是誰嗎?(明確:諸葛亮)

千古良相諸葛亮不但是陸游、文天祥筆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後人眼中的智慧化身。諸葛亮,27歲前,隱居隆中,淡泊名利,志在修身;27歲後,出世為宦,志在兼濟天下,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盡顯拳拳愛國之心。他是儒家文化中君子的典範。然而,作為父親,他和普天之下所有的父親一樣,有一顆深沉的愛子之心。他將自己多年來的生活感悟和人生經驗凝聚到86個字中,寫就了《誡子書》。我們來看看他説了些什麼。

【設計意圖】本環節從寫諸葛亮的詩詞入手,引出對諸葛亮事蹟和精神的介紹,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輕鬆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讀順文章

1.教師範讀

同學們認真聆聽,並完成下列任務:

(1)圈出文中的生字詞,並藉助相關資料,註上拼音。

(2)根據朗讀示範,用“/”劃出語句停頓。

預設

課件出示:

(1)提示:應注意易讀錯的詞,如“夫”應該讀“fú”,因為它用在句首,是發語詞,所以讀“fú”,不讀“fū”;“淫慢”的“淫”讀“yín”。

(2)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2.學生齊讀

(1)師指導朗讀停頓的劃分技巧。

課件出示:

劃分句子的停頓,首先,我們可以找找虛詞,如“夫”字,它是句首發語詞,無實在意義,可與下文斷開。“以”是連詞,表示後者是前者的目的,因此停頓可劃分為“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文中這樣的虛詞還有“與”“則”,它們也是連詞,所以“與”“則”前可停頓。其次,還要根據句子意思劃分停頓。

(2)生齊讀後思考:本文的句式有什麼特點?

預設

文中有許多句子字數相同,句意相對,我們把這樣的句子稱為對句。對句讀起來朗朗上口,具有韻律感、節奏感。

3.自由朗讀

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和節奏,感受句式的節奏美、韻律美。

【設計意圖】本環節意在讓學生通過聽讀、朗讀,讀準字音,讀準節奏,讀順文章,並瞭解一些文言句子停頓的規律,感受句式特點。

三、再讀課文,疏通文意

1.理解重點詞語

結合註釋和參考資料疏通文意,圈點出疑難詞語。

(1)重點實詞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勵精:振奮精神。

治性:修養性情。

馳:疾行,指迅速逝去。

遂:最終,竟。

(2)一詞多義

非學無以廣才(動詞,學習)

非志無以成學(名詞,學業)

(3)古今異義

①淫慢則不能勵精(古義:懈怠。今義:速度低;走路、做事等費的時間長。)

②險躁則不能治性(古義:輕薄。今義:地勢險惡、複雜,不易通過;險要。)

③非寧靜無以致遠(古義:安靜,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今義:多指環境上的安靜,不嘈雜。)

(4)詞類活用

非寧靜無以致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遠大目標)

非學無以廣才(形容詞用作動詞,增長)

2.理解重點句意

課件出示:

①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譯文:不能淡泊自守,就無法明確志向;不能寧靜專一,就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②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譯文:放縱懈怠,就無法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性情。

③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譯文:年紀隨同時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隨歲月而消失,最終凋落衰殘,大多對社會沒有貢獻。

④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只能悲哀地守着窮困的屋舍,那時再悔恨又怎麼來得及!

3.通譯全文大意

(1)指名學生通譯全文。

(2)根據學生通譯的結果,老師指點修正並明確文意。

結束語:本文不足百字,句式整齊,讀來朗朗上口,音韻和諧,文字優美而富有意藴。作為家書,本文情感真摯。它是一篇美文,也是一份沉甸甸的希望。

【設計意圖】通過默讀和自主學習,藉助課下注釋,疏通文意,初步瞭解文章的內容,並疏通文意。學習過程中,積累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用法,為以後的文言文閲讀打下基礎。

四、佈置作業

課外背誦並默寫《誡子書》。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理清文章思路,挖掘文章內涵。

2.瞭解與文章相關的儒家思想,接受古典作品薰陶,探討學習本文的現實意義。

一、檢查背誦,導入新課

(師指名學生背誦課文)

師:上節課,我們初步理解了文章的意思,諸葛亮這篇《誡子書》是為了告誡兒子而寫,他要告誡兒子什麼呢?又是怎麼告誡兒子的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吧。

二、細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1.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本文是作者寫給兒子的信,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什麼?用原文句子回答。預設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2)作者開篇提出“修身養德”,他認為怎樣才能做到“修身養德”呢?用自己的話簡要説説。

預設

要“靜”與“儉”。“靜”就是淡泊、寧靜,是一種屏除雜念和干擾而寧靜專一的精神狀態。只有內心寧靜,方能自省、自察。“靜以修身”強調內心寧靜對個人品德修養的重要作用。“儉”就是節儉、儉樸。“儉以養德”強調物質生活的低要求對個人品德修煉的關鍵性作用。

(3)作者又明確了“靜”與“明志”“成才”的關係,“靜”與“明志”“成才”分別有怎樣的關係?結合具體內容説説。

預設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中強調了“明志”“致遠”是“淡泊”“寧靜”的目的,即作者認為明確志向和達到目標是目的,其途徑是“淡泊”“寧靜”,並用雙重否定句的句式強調“淡泊”和“寧靜”的重要性。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中闡述了“靜”“學”“志”“才”之間的關係,即人的才學是通過學習來增長的,而學習時要靜,要想學有所成必須先立志。作者強調了這四者的關係,其核心是學習,途徑是靜,前提是立志,目的是成才。

(4)“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一句是從什麼角度闡述“靜”的?又是怎樣闡述的?

預設

從反面闡述“靜”。這句話強調了“淫慢”“險躁”所造成的危害,強調了“靜”的價值。

(5)“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一句闡述了什麼道理?

預設

惜時。時光飛逝,如果不珍惜時間就一事無成,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到年老時後悔就來不及了。

(6)從全文來看,作者告誡兒子要成才必須具備哪幾個條件?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

預設

成才要具有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立志,“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第二個條件是學習,“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第三個條件是惜時,“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諸葛亮主張以儉養德,以靜求學,以學廣才,這三者是互相聯繫、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礎,志向的培養又必須砥礪品德。

2.回顧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1)學生根據上面的內容分析,小組討論本文的思路。

(2)小組代表分享小組討論的成果,師點評並明確。

預設

文章開篇以“君子之行”這個高標準來要求兒子,告誡兒子要“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接下來“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闡述了“靜”的價值,指出只有寧靜專一才能明確志向,實現目標。接着先正後反,論述“靜”“學”“才”“志”之間的關係,核心是實現志向的途徑——學。具體來説,就是有“志”才可成學,而為學須“靜”;學習才能增長才幹,而成才必須學習。第四句,從反面説明不靜,即“淫慢”“險躁”的害處,還是彰顯“靜”的價值。最後一句從反面論述,強調要勤學刻苦,不能荒廢學業,暗含惜時之意。

(3)根據理清的文章思路,生齊讀課文,讀出情感、語氣。

【設計意圖】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分析課文,揣摩寫作意圖,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品讀課文,體會深層內涵

快速默讀課文,結合相關的材料,小組討論並思考下面的問題。

1.品讀材料談發現

諸葛亮告誡兒子要成為一個君子必須修身養德,他為什麼強調君子要修身養德?中國儒家的先賢大德又是怎樣修身養德的?結合下面材料,説説你的發現。

課件出示:

(1)中國傳統文人歷來注重“修身”。儒家經典《大學》中就強調:“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成為儒家推崇的人生規劃,即從一個人內在的修養出發,到外在事業的成功,而其中修身是中心。

(2)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預設

(1)“修身”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是為人處世的根本、基礎。只有先修身,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諸葛亮把修身放在首要位置,要修身養德成為君子。(2)儒家的先賢大德也是“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的。孔子、顏回“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一簞食,一瓢飲”,體現出他們的生活儉樸;“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説明顏回淡泊名利。

師小結:修身養德是一個人立身之根本,是基礎,我們要以靜來修身養德,屏除心中的各種雜念,不汲汲於富貴,不被外界的物質誘惑所幹擾,保持內心的寧靜專一,這樣才能達到修身養德的目的。

【設計意圖】在理解文章內涵的基礎上,挖掘“君子”背後的`儒家思想,感受儒家文化。

2.結合現實談收穫

結合自己的現實情況,談談你學完本文的認識和收穫。

(生自由發言,師點評指導)

預設

示例一:關於“靜”,我們要高質量地學習,就需要靜,不靜,我們就做不到嚴謹治學;我們要陶冶性情,也需要靜,只有在靜的時候,才能屏除雜念,審視自己的內心,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

示例二:關於“儉”,我看到學校有很多攀比現象,比穿的衣服是不是名牌,比吃的是不是進口的,比穿的鞋子是不是明星款的,這種現象反映了學生熱衷於對物質享受的追求,容易受到外界物質的誘惑,造成虛榮、自私等心理,不利於我們優秀品質的培養。

示例三:關於“志”,我明白了立志很重要,志當存高遠,才能實現人生價值。我們如果不立志,在學校就會不用心學習,成績落後,不能考上大學;進入社會後,渾渾噩噩,終將一事無成。

示例四:關於“學”,我明白了只有勤學才能增長才幹。擁有自己的才能,才能在社會上發揮自己應有的價值。

示例五:“年與時馳,意與日去”,讓我想到岳飛的“莫等閒,白了少年頭”,我們要珍惜時間,不要等到回顧一生時才發現自己什麼貢獻都沒有。

結束語:諸葛亮是儒家文化的踐行者,《誡子書》是作者人生經驗的總結,也傳承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儒家思想,他勸勉兒子,要“淡泊”自守,“寧靜”自處,鼓勵兒子勤學勵志,從淡泊和寧靜的自身修養上下功夫,以慈父的口吻諄諄教導兒子: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字字句句都是真心話,不僅勸誡他的子孫,今人讀來也大有可學習之處。

【設計意圖】由課內學習延伸到學生的實際生活,給學生以有益的指導和啟迪。在學習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在思辨的過程中,將課文內容鞏固、消化、吸收,加深對人生的認識。

四、佈置作業

課外蒐集諸葛亮生平經歷和經典的故事,網上查找,也可以讀《隆中對》和《出師表》,瞭解諸葛亮有哪些事蹟,具有哪些精神。

【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在學生對課文有了整體認知之後,要求學生課外蒐集一些有關諸葛亮生平經歷的資料,讀讀與諸葛亮有關的文章,有利於學生感受諸葛亮身上體現的儒家思想和精神,進一步接受古典作品薰陶。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設計圍繞文本特點,以朗讀為語文素養培養主線,在讀中明節奏,在讀中明內容和情感,在讀中明重點和思路,在讀中懂內涵和文化,使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逐層深入理解文章。以儒家文化為人文線索,從文本出發,緊扣“君子”的“接世”情懷,拓展延伸。本教學設計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強,在傳統的文言文教學的基礎上,有所拓展和深化。

【疑難探究】

怎樣理解文中的“靜”?

“靜”是《誡子書》中的一個關鍵詞語。“靜”是修身養德的基礎,“靜以修身”意為節儉方可清心寡慾,避免浪費。這就要求人們的內心世界始終保持寧靜,不會為貪圖物質享受而分神勞力。“靜”是學習的前提。“靜”指的是一種屏除雜念和干擾而安寧專一的精神狀態。在這種狀態中,可以心無旁騖地學習,可以靜靜地沉思,可以安靜地反思自己的作為。要做到“靜”,自然要屏除名利的束縛和干擾,這就是“淡泊”。只有做到“淡泊”和“寧靜”,才能使志向堅定、明確(明志),並最終實現遠大目標(致遠)。若心不靜,陷入“險躁”,則不能專心學習,也就不能增長才幹,更談不上修養心性了。

《誡子書》課堂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學生的古典文學素養。

2、掌握下列字的讀音:澹泊(dànbó)淫慢(yín)險躁(zào)

3、理解下列掌握詞語:君子、行、澹泊、明志、寧靜、致遠、志、淫慢、險躁

治性、馳、窮廬、將復何及

4、翻譯全文。

5、引導學生領會文章的思想意義,弄清文章的層次關係。

教學重點:

1、背誦課文。

2、在理解重點詞語的基礎上翻譯全文。

3、引導學生理解成才的三個條件:志、學、才三者之間的關係。

4、引導學生領會文章的思想意義。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儉以養德”與“靜”的關係。

教法、學法設想:

1、探究式學習方法。設計問題,分組討論。

2、置換法。針對文章的精彩之處,用換句的方法品味咀嚼。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曾經學過兩篇文章,一篇是諸葛亮寫的《出師表》,一篇是陳壽寫的《三國志》節選《隆中對》。這兩篇文章中的諸葛亮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請你用富有表現力的詞語來概括一下。(找生談。明確:賞罰分明、知人善任、忠心耿耿、深謀遠慮、足智多謀等)諸葛亮是在54歲的時候逝世的,在逝世前他曾經對他五歲的兒子説過一段話,這段話後來一直被諸葛家族奉為祖訓,可見他對諸葛子孫有着多麼深遠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段話(板書:誡子書),相信大家也一定受益匪淺。

  二、初讀課文

1、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藉助工具書掃清生字障礙,注意停頓。

2、找生朗讀課文,師點撥存在的'問題。

注意(1)生字:澹泊、淫慢、險躁

(2)停頓: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學/無以廣才

3、集體朗讀課文。

  三、疏通文意

1、學生自主學習。結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運用硬讀法、猜讀法、聯想法(聯繫

現代漢語)遷移運用法(聯繫已學過的古文知識),學生自主譯讀課文,找出疑難問題,併力求在小範圍內合作解決。學生學習時,教師巡迴,及時給予指導。

2、質疑問難。這一環節,由學生自由提問,師生共同討論解決。學生能自己解決的,放手給他們。解決不了的,教師給予點撥。注意結合具體問題,對學生進行學習古文方法的指導。

3、師強調重點詞(見前面的教學目標)

4、生譯全文。先找生通譯全文,再同桌間口譯。在本環節中,要求學生譯文的語言,除了達到文通字順外,也要力求文字優美。(如: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譯為:年華隨時光消失,意志隨歲月流逝,最終枯敗零落,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只能悲哀地守着窮房子,那時後悔又怎麼來得及呢!)

  四、研讀賞析課文

本環節,教師以一系列問題帶動學生對課文的深入理解。

1、諸葛亮在這段話中,哪句話勸勉兒子要珍惜時光,把握現在?你由此想到了哪

些詩句?

這一問題由學生自由。明確:(1)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2)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2、諸葛亮認為成才的條件是什麼?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

這一問題在於引導學生理清本文的層次關係,採取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點撥,幫助學生弄清本文的邏輯層次。

明確:諸葛亮認為,理想的人才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志、學、才。諸葛亮主張以儉養德、以靜求學、以學廣才,這三者是互相聯繫,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就必須努力學習,要想學有所得,就必須確立大志(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所以,三者中,志是成才的前提的基礎。那麼如何培養志向呢?必須“寧靜”,即清心寡慾、專心致志(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如此説來,一個人要想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就必須修養自己的品德,那如何修養品德呢?(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看來,“志”是成才的前提,而“修身、養德”是成才的關鍵。這也正是諸葛亮的觀點所在。

3、“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句話的核心是一個“靜”字。“儉以養德”與“靜”有何關係?

這一問題由學生自由。明確:看似無關,實則關係密切。因為節儉方可清心寡慾,避免浪費。這就要求人們的內心世界始終保持寧靜,不會為貪圖豐厚的物質享受而分神勞力。

  五、背誦積累。

學生背誦課文。提醒學生:注意一句話一句話地背,要注意句間停頓,開始時,要

慢背,心裏裝着現代文,嘴裏説着古文。

  六、談感受,説啟發。

學生從文中找出自己所喜歡的一個警句,談自己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啟發。

只要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1)時光飛逝,我們要珍惜時光,不能等到自己變老,和世界脱節,才悲歎蹉跎的歲月,那將於事無補。(或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從小確立大志,否則人生就沒有了方向。周總理在12歲的時候就發出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這一崇高的志向激勵着他一生都在為中華之崛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六、佈置作業

1、蒐集有關諸葛亮的詩句或成語或典故。

2、背默課文。

《誡子書》課堂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讀準字音,熟讀成誦。

2、注意詞語的積累和文句的精確翻譯與理解。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對子的殷殷期望。

教學重點:

1、背誦課文。

2、在理解重點詞語的基礎上翻譯全文。

3、引導學生領會文章的思想意義。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儉以養德”與“靜”的關係。

課時安排: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在八年級曾經學過兩篇文章,一篇是諸葛亮寫的《出師表》,一篇是陳壽寫的《三國志》節選《隆中對》。這兩篇文章中的諸葛亮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請你用富有表現力的詞語來概括一下。(找生談。明確:賞罰分明、知人善任、忠心耿耿、深謀遠慮、足智多謀等)諸葛亮是在54歲的時候逝世的,在逝世前他曾經對他五歲的兒子説過一段話,這段話後來一直被諸葛家族奉為祖訓,可見他對諸葛子孫有着多麼深遠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段話(板書:誡子書),相信大家也一定受益匪淺。

  二、初讀課文

1、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藉助工具書掃清生字障礙,注意停頓。

2、找生朗讀課文,師點撥存在的問題。

注意

(1)生字夫(fú)

澹泊(dàn)(bó)

淫(yín)慢

遂(suì)

廬(lú)

(2)停頓

3、集體朗讀課文。

  三、疏通文意

1、學生自主學習。結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運用硬讀法、猜讀法、聯想法(聯繫現代漢語)遷移運用法(聯繫已學過的古文知識),學生自主譯讀課文,找出疑難問題,併力求在小範圍內合作解決。學生學習時,教師巡迴,及時給予指導。

2、質疑問難。這一環節,由學生自由提問,師生共同討論解決。學生能自己解決的,放手給他們。解決不了的,教師給予點撥。注意結合具體問題,對學生進行學習古文方法的指導。

3、師強調重點詞

4、生譯全文。先找生通譯全文,再同桌間口譯。在本環節中,要求學生譯文的語言,除了達到文通字順外,也要力求文字優美。(如: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譯為:年華隨時光消失,意志隨歲月流逝,最終枯敗零落,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只能悲哀地守着窮房子,那時後悔又怎麼來得及呢!)

  四、研讀賞析課文

本環節,教師以一系列問題帶動學生對課文的深入理解。

1、諸葛亮寫這封信的用意是什麼?

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勵志,需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險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學的經驗,着重圍繞一個“靜”字加以論述,同時把失敗歸結為一個“躁”字,對比鮮明

2、本文就哪幾方面進行了論述?這幾個方面是如何展開論述的?你能再補充一個論據(道理或事實均可)嗎?

在修身、立志、為人處世方面分析了學與靜、才與學、學與志等方面的關係。

3、諸葛亮認為成才成學的條件是什麼?

理想的'人才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志、學、才。他主張以儉養德、以靜求學、以學廣才,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礎,但志向的培養又必須修養道德,造就人才必須從靜與儉的修養開始。

4、“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句話的核心是一個“靜”字。“儉以養德”與“靜”有何關係?

因為節儉方可清心寡慾,避免浪費。這就要求人們的內心世界始終保持寧靜,不會為貪圖豐厚的物質享受而分神勞力。“儉以養德”是建立在“靜”的基礎上的美德。

  五、背誦積累。

學生背誦課文。提醒學生:注意一句話一句話地背,要注意句間停頓,開始時,要慢背,心裏裝着現代文,嘴裏説着古文。

  六、談感受,説啟發。

學生從文中找出自己所喜歡的一個警句,談自己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啟發。

只要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

(1)時光飛逝,我們要珍惜時光,不能等到自己變老,和世界脱節,才悲歎蹉跎的歲月,那將於事無補。(或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從小確立大志,否則人生就沒有了方向。周總理在12歲的時候就發出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這一崇高的志向激勵着他一生都在為中華之崛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七、佈置作業

1、蒐集有關諸葛亮的詩句或成語或典故。

2、背默課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p9e7j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