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分香蕉教學設計

分香蕉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分香蕉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分香蕉教學設計

分香蕉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分一分與除法”第四個知識點分香蕉。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初步瞭解了乘法的意義,會用2—5的乘法口訣口算表內乘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本課“分香蕉”之前教材創設了三個“分一分”的實踐活動,通過“分桃子”、“分蘋果”、“分糖果”等教學內容的學習,學生已經會運用具體的操作活動解決生活中平均分的問題,深刻地體驗到平均分的意義。本課主要是在前面豐富體驗的基礎上,經歷“平均分”具體操作的數學化過程,體會除法的意義與應用價值。從學生熟悉的“分香蕉”的活動引出除法算式,並把它與“平均分”的具體操作過程和結果聯繫起來,從而使學生獲得對除法意義的初步理解。同時,介紹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和意義。把直觀操作符號化、數學化,使學生初步理解除法意義的'過程。

學情分析

1、二年級的學生在經過一年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對數學學習也有了一定的瞭解。在動手操作,語言表達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識也有了明顯的增強,而且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很高漲。但是學生之間存在着明顯的差距。

2、學生年齡小剛開始接觸除法會有一定困難,所以老師要多引導,多讓學生説,多讓學生親自動手擺一擺、數一數等來體會除法的意義

教學目標

1、結合平均分的具體情境與經驗,抽象出除法算式,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

2、掌握除法算式的讀法、寫法,並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會用除法算式表示並解釋平均分的具體過程。

4、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與數學思考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的過程,掌握除法算式的讀寫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稱和除法的意義。

難點:在具體環境中建立除法算式與平均分之間的聯繫,並加深體會。

分香蕉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結合平均分的具體情境與經驗,抽象出除法算式,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

2、掌握除法算式的讀法、寫法,並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會用除法算式表示並解釋平均分的具體過程。

4、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與數學思考的能力。

重點:

除法算式的讀寫法和各部分的名稱及除法的意義。

難點:

用除法表示等分的過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儀器及自制課件

學具準備:

香蕉圖片12張,小棒1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

同學們你們家裏來過客人嗎?通常你用什麼來招待客人呢?

你們真是熱情、懂禮貌的好孩子。你們知道嗎,今天,智慧老人家來了兩位特殊的客人,既不是淘氣和笑笑,也不是機靈狗,而是兩隻可愛的小猴子。智慧老人拿出又大又長的香蕉給他們當午餐,看一看有多少根香蕉?你是怎麼看出來的?要把12根香蕉分給2只小猴子,怎樣分才公平呢?(平均分)誰能説一下什麼是平均分?智慧老人想請我們班的小朋友來幫忙分香蕉,你們願意嗎?好,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分香蕉”。

二、問題情境

活動一: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1、請你用學具代替香蕉分一分。

2、誰來説説你分的結果?

3、如果我們都沒有學具可怎麼辦?大家還有沒有別的方法,知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嗎?

4、你真了不起。大家知道嗎,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計算

(屏顯:12÷2) ÷叫什麼名字? 除號長什麼模樣啊?

(中間有一橫,上面有一個小圓點,下面也有一個小圓點,大小一樣,對得很整齊。領學生讀2遍——“除號”)

4、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各部分的名稱。

12是表示什麼?這2又表示什麼?

“12”是平均分的香蕉的總數,寫在了除號的前邊。 “2”是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數。寫在除號的後邊。

瞧瞧,我們的除法算式站得多整齊呀。它就能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你知道,這個除法算式該怎樣讀嗎?

這個除法算式讀作:12除以2。(跟讀2遍。)分得的結果是“每份6根”,把“6”寫在等號的後邊。

分的是香蕉,單位名稱應該是什麼?

5、練一練。(除法算式的讀法、看圖意説出除法算式。)

大家讀得可真整齊。那麼,下邊這些除法算式你也會讀嗎?

(1)我會讀。

6÷2 0÷5 18÷4 20÷5

大家讀得真響亮。我們已經知道了,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的`時候,用除法計算。

活動二: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

1、如果今天,智慧老人家來的不是2只小猴子,而是3只,那12根香蕉,又該怎樣分呢?我想大家一定行,小組裏的同學一塊來,組長做好分工和組織,一人出主意,一人擺圖片,一人寫除法算式,。比比哪個小組的分法多,誰的除法算式最漂亮。

學生交流、操作:説一説、分一分、寫一寫。

板書: 12÷3=4(根)算式表示什麼?

同學們,除法算式裏,除號娃娃已經有了自己喜愛的名字——除號,(屏顯:除號)

你知道嗎?除法算式裏其它的數字也都有自己好聽的名字。你知道嗎?

(1)除號前邊香蕉的總數“12”叫“被除數”。

(2)除號後邊表示平均分成2份的“2”叫“除數”。

(3)等號後邊的分得的結果“6”叫“商”。

活動三:小組交流其他分法。

12根香蕉除了可以平均分成2份,或平均分成3份,還可以平均分成幾份?

①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算式:12÷4=3(根)

②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算式:12÷6=2(根)

③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12份,每份1根,算式:12÷12=1(根)

教 師:同學們真聰明,能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那麼多不同份數,列出那麼多個整齊的除法算式,真了不起。這就是咱們今天學習的新課。請同學們打開課本p38——《分香蕉》。大家邊玩邊學可高興了。那麼,你認識了什麼,特別開心?你學會了什麼,特別高興?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都認識了除號和整齊的除法算式。

三、鞏固深化

1、幫助小兔分木材。

(1)大森林裏小兔家正在裝修房子,它要把這18根木材平均分成2份,可它弄不清每份有幾根。你們能幫助它嗎? 18÷2=9(根)

(2)這18根木材除了平均分成2份,還可以平均分成幾份呢?

18÷3=6(根);18÷6=3(根);18÷9=2(根)

2、幫助小刺蝟分果子。

(1)仔細觀察圖,提數學問題。(12個果子平均分給4只小刺蝟,每隻小刺蝟運幾個果子?)

(2)根據圖意列算式,並説出你是怎樣知道商是多少的?

四、實踐應用: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二年數學上冊《分香蕉》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分蘋果”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對大量物體的等分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從學生對“分香蕉”的具體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從而理解除法與平均分的聯繫,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同時,介紹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讓孩子認識一個新朋友——除號,並教孩子怎樣寫好這個除號,然後,讓孩子動手操作,進一步體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具體過程。

喜歡童話故事是孩子們的天性,我覺得只要我們有意地創設情境,把所要學的內容創編成故事,孩子們都會被精彩的片斷所吸引。

本節課我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利用孩子喜歡的童話故事引入新課,不僅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讓孩子們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智慧。我現在採取的是接受學習和探究學習相結合。引入新課時,讓孩子進一步加深理解把一個物體平均分的意義,讓孩子直接説出除法算式。引導孩子回憶以前學習過的加法、減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從而認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及算式的讀法。

在此基礎上,讓孩子動手操作探究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義!讓孩子在實踐中,體驗總數的不同分法:如: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3份、4份、6份、12份時,每份得到的是不同的個數。同時,讓孩子學會用圖表示它們的分法。在教學中我大膽放手讓孩子展開對新內容的學習,分一分、擺一擺、説一説、寫一寫,我只適當地指導和點撥,我相信孩子,給他們充足的時間和思考的空間,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的潛能得到一定的開發。

當然,在教學中還會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如:課堂上孩子比較活躍,有時課堂紀律難以調控。在作業反饋時,還有三、四個孩子掌握不夠好,對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義理解不夠。這些有待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分香蕉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第38頁分香蕉除法的認識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驗除法的意義,建立除法算式與等分活動之間的聯繫。

2.認識除法各部分的名稱,能正確讀寫除法算式。理解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3.通過分一分和活動,培養學生思考與初步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尊重他人。

2.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端正學習態度。

教學重、難點:建立除法算式與等分活動之間的聯繫。

教學準備:課件20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

兩隻可愛的小猴今天又來請同學幫忙了,它們帶來了12個香蕉,想請同學們幫忙分一分,同學們你們願意幫忙嗎?(出示:分香蕉)

二、新授課

1.分一分:用小棒代替香蕉,請你分一分。

l獨立分一分。

l指名説一説分的過程。

師引導:象這樣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我們把這個分的過程也用一種方法來表示,那就是除法,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除法的認識。(出示課題:除法的認識)

2.學習除法算式的書寫

師:這個除法算式怎麼寫呢?師邊講解邊板書出除法算式。

12÷2=6(根)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1)認識除號

2)讀一讀除法算式。

3.學習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師:那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怎麼分呢?先用小棒分一分,再想一想

用除法算式怎樣表示?出示12÷3=4(根)説一説這個算式表示的'意思。

師:我們前面學的加、減、乘每個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稱,除法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稱。

講解:除號前面的數叫被除數,除號後面的數叫除數,等號後面的數叫商。

同桌互相説一説:被除數、除數、商在算式中的什麼位置?

l結合除法算式説一説各部分的名稱。

三、鞏固練習

1、分一分,算一算

師:我們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3份,還可以怎樣分?同桌互相分一分,列出算式,並説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師:想一想,怎樣分才能用除法計算。

2、練一練

説一説,題目的要求是什麼?獨立完成。集體反饋。説一説算式表示的意義。

四、總結:今天我們通過幫小猴分香蕉,你學會了什麼?

分香蕉教學設計4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出示情境圖)猴媽媽買回12根香蕉,要把它平均分給兩隻猴子,你們知道每隻猴子得到幾根香蕉嗎?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分一分。

請同學用12根小棒代替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幾根?請你分一分。

2、寫一寫。

①象這種平均分的活動,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12÷2=6(根),12、2、6分別表示什麼?這個算式表示什麼?

12表示有12根香蕉,2表示平均分成2份,6表示每份6根。

這個算式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分,每份6根。

②講解算式的讀法。

讀作:12除以2

③寫法:

以前我們學過加法、減法、乘法的符號,除法的符號是“÷”。

(板書“÷”同時講解除號的寫法:寫除號時,先用尺子比着畫一條短橫線,然後在這條小橫線的上下各點一個小圓點,橫線要平直,兩個點要對齊。)

教師寫完後,要求全體學生書空模仿一遍。

3、想一想。

①如果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幾根?

先動手分一分,再想一想怎樣列式?

12÷3=4(根)

②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

生:12表示有12根香蕉,3表示平均分成3份,4表示每份4根。

這個算式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

4、教學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

被除數、除號、除數、商

5、議一議。

把12根香蕉平均分,還可以怎樣分?

用除法算式表示。小組合作研究、交流。

12÷1=12(根)

12÷12=1(根)

12÷2=6(根)

12÷6=2(根)

12÷3=4(根)

12÷4=3(根)

(三)、練習鞏固

1、練一練。有18根小棒:

①平均分成2份,每份幾根?

18÷2=9(根)

這個算式表示:把18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9根。

②平均分成6份,每份幾根?

18÷6=3(根)

這個算式表示:把18根小棒,平均分成6份,每份3根。

③每份3根,可分幾份?

18÷3=6(份)

這個算式表示:把18根小棒,每3根分一份,可以分成6份。

④每份9根,可分幾份?

18÷9=2(份)

這個算式表示:把18根小棒,每9根分一份,可以分成2份。

2、説一説。説出每個算式中的被除數,除數和商。

12÷6=2

10÷2=5

3、填一填。

算式8÷4=2表示:

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也可表示有□個,每□個1份,有□份。

分香蕉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分香蕉

教學目的:

讓學生學會用除法表示等分的過程,並介紹除法算式的讀法及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重難點:學生能夠學會用除法表示等分的過程。

教具:情景圖

教學方法:引導法

教學過程:

一、分香蕉活動。

着重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概括,建立除法算式與等分之間的`聯繫。

二、學讀法。

12÷2=6讀作12除以2等於6。

1、認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12÷3=4(根)

被除除商

除號數

2、你還可以怎樣分?用除法算式表示。

讓學生邊分,邊列算式,後讀算式,分辨式中各部分名稱。

三、練一練。

讓學生實際分一分,也可以圈一圈,把分的過程用除法式表示出來。

板書設計:

分香蕉

情景圖12÷2=6讀作12除以2等於6。

12÷3=4(根)

被除數除數商

分香蕉教學設計6

設計理念

新世紀國小數學實驗教材致力於改革學生的學習方式,確立學生在教學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讓學生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中,主動參與學習,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使學生增進運用數學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材簡析

《分香蕉》是《新課標北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分一分與除法中的內容,是學生已經初步瞭解了乘法的意義,學會用2——5的乘法口決,口算表內乘法,及大量的等分活動,學生積累了一定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開展“分一分”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除法的意義,並學習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及除法算式的讀法。

素質教育目標

讓學生初步體驗到除法運算與生活實際的密切關係。

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體會除法的意義,建立除法算式與等分活動之間的聯繫。

通過分一分的活動,培養學生思考與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準備24個香蕉圖片

學具準備每個學生準備好20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教學情境圖,教師講故事,導入新課。

有兩隻小猴子上山摘果子,他們摘了許多的香蕉,就高高興興地回到家。請小朋友們幫小猴數一數,它們摘了多少根香蕉?(引導學生數香蕉,有12 根。)聽!小猴子吵起來了:“我要吃更多,我更大。”“我要吃更多,我摘得更多!”這該怎麼辦呢?

學生交流自己想的辦法,引出平均分。

[設計意圖:低年級學生容易被生動的故事吸引,創設故事情境,能激發他們的學生興趣,通過幫助猴子分香蕉,懂得兩隻猴子分得一樣多才公平,誘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探究新知

1、學生分香蕉活動。

同桌學生兩人一組,用小棒代替香蕉,取出12根進行分香蕉活動。

2、讓學生説説是怎麼分的。並上台演示。

生1:我是1根1根地分,12根香蕉,平均分給兩隻猴子,每隻分得6根。

生2:我是2根2根地分,12根香蕉,平均分給兩隻猴子,每隻分得6根。

生3:我是先每隻猴子分5根,還多2根,再每隻猴子分1根,

生4:我是想乘法口決二六十二,每隻分得6根。

……

[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分香蕉,結果都是相同的,教師都要給予肯定。通過不同的方法分香蕉,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探究除法算式的'寫法和各部分的名稱。

(1)探究除法算式的寫法

師:誰能用算式把分香蕉的過程表示出來?

生1:2×6=12

生2:12÷2=6

師:大家小組討論,2個算式,哪個對,為什麼?

[學生前面學過乘法,能馬上説出乘法算式,如果學生能説出除法算式,教師要給予表揚,學生不能説出除法算式,教師趁機導出。再讓學生説出每個算式中的每個數表示的意思,肯定學生的正確想法,激活學生思維的火花,教師順勢在算式的結果中寫出單位。]

板書:

2 × 6 = 12(根)

12 ÷ 2 = 6(根)

師: 把12根香蕉,平均分給2只猴子,每隻猴子分得6根。也就是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用除法算式表示:12 ÷ 2 = 6(個)讀着:12除以2等於6。

(2)教學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師:“12”在除法算式中稱為“被除數”;“ ÷”稱為“除號”,表示平均分;“2”稱為“除數”;“6”稱為“商”。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樣,在算式中標出各部分名稱,並同桌互相説一説。

12 ÷ 2 = 6(根)

標籤: 香蕉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y9ml5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