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生活範例 >科普知識 >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必備】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必備】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 篇1

(1)拓展類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必備】

人物事件拓展。如:主人公是一個愛國將領,你還能舉出哪些?弄清人物身份、性格,把握相關事件的性質,再根據自己的積累,用簡明準確的語言概述答案。

主旨拓展。如:用廣告、宣傳語、對聯體現主旨。首先應掌握廣告、宣傳語、對聯的特點和寫作方法,再根據主旨而創寫。

(2)評説探究類

一般不設惟一答案,提倡考生自己個性化的認識,有理有據即可。注意:要緊密聯繫主旨,把握正確的思想方法;抓住要點來談,思路清晰;語言準確、簡明,評論不宜過長。

(3)心得體會類

請你聯繫實際談談自己的體會。緊密結合材料的內容,聯繫生活實際從多個角度思考,但説出自己獨特的觀點即可。如《詞典的故事》(20xx年廣東),可以從現代人、貧苦兒童、女營業員等角度去談體會,但要選擇最合適自己,並感受最深的角度來談。

(4)聯想、想象類

如:仿照文中某個句子再寫一個句子。分析文段中的句式特點、表達方式、修辭及感情色彩;展開聯想,梳理大腦中儲備的相關信息進行仿寫,做到內容合理,力求形神兼備。

(5)比較辨析類

注意整體感知材料;更要注意比較點———比較的方面(角度);選好切入點。例如:“二維條形碼與一維條形碼相比,有哪些進步?(河北20xx年説明文閲讀《二維條形碼》考題)。在通篇閲讀文章的`基礎上,緊扣二者的不同方面,分析概括出答案:①二維條形碼的信息以點的方式在軸和軸方向同時分佈;②二維條形碼可存儲字符、數字外,還可以存儲圖形、聲像等一切可以數字化的信息,存儲數據量大;③二維條形碼信息存儲成本低,可以用便攜式識讀設備直接讀取內容而無需另接數據庫,信息一旦存入其中就無法更改,能對污染的信息進行修復還原等。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 篇2

兀自飛行的鳥兒常常會令我感動。

在綿綿細雨中的峨眉山谷,我看見過一隻黑色的孤鳥。它用力扇動着又濕又沉的翅膀,撥開濃重的雨霧和疊積的煙霧,艱難卻直線地飛行着。我想,它這樣飛,一定有着非同尋常的目的。它是一隻遲歸的鳥兒?迷途的鳥兒?它為了保護巢中的雛鳥還是尋覓丟失的夥伴?它扇動的翅膀,緩慢、有力、富於節奏,好像慢鏡頭裏的飛鳥。它身體疲憊而內心頑強。它像一個昂揚而閃亮的'音符在低調的旋律中穿行。

我心裏忽然湧出一些片段的感覺,一種類似的感覺;那種身體勞頓不堪而內心的火猶然熊熊不息的感覺。

後來我把這隻鳥,畫在我的一幅畫中。所以我説,繪畫是借用最自然的事物來表達最人為的內涵。這也正是文人畫的首要的本性。

畫又是畫家作畫時的“心電圖”。畫中的線全是一種心跡。因為,惟有線條才是直抒胸臆的。

心有柔情,線則纏綿;心有怒氣,線也發狂。心靜如水時,一條線從筆尖輕輕吐出,如蠶吐絲,又如一串清幽的音色流出短笛。可是你有情勃發,似風驟至,不用你去想怎樣運腕操筆,一時間,線條裏的情感、力度,乃至速度全發生了變化。

為此,我最愛畫樹畫枝。

樹枝千姿萬態,皆能依情而變。樹枝可仰,可俯,可疏,可繁,可爭,可倚;惟此,它或軒昂,或憂鬱,或激奮,或適然,或堅韌,或依戀……我畫一大片木葉調零而傾倒於泥濘中的樹木時,竟然落下淚來。而每一筆斜拖而下的長長的線,都是這種傷感的一次宣泄與加深,以致我竟不知最初緣何動筆。

至於畫中的樹,我常常把它們當作一個個人物。它們或是一大片肅然站在那裏,莊重而陰沉,氣勢逼人;或是七零八落,有姿有態,各不相同,帶着各自不同的心情。有一次,我從畫面的森林中發現一棵婆娑而輕盈的小白樺樹。它嬌小,寧靜,含蓄;那葉子稀少的樹冠是薄薄的衣衫。作畫時我並沒有着意地刻畫它。但此時,它彷彿從森林中走出來了。我忽然很想把一直藏在心裏的一個少女寫出來。

最能寄情寓意的是大自然的事物。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 篇3

一.要點滿足法 。解答主觀性閲讀題,首先要看清該題的分值。

一般説來,超過2分的題,其答案往往有兩個以上的分值對應點,答案起碼有兩個詞語或詞組或句子。

大學聯考閲卷評分都是按概括的要點來評分的,要力爭涵蓋全部要點而沒有遺漏。

二.沙裏淘金法 。出題人是“依文設題”,答題也要“依文解題”。

解題時就應在指定的段落中篩選信息,進行“沙裏淘金”,即排除多餘的無用的信息,“淘”出有用信息的語句。

注意:只要無明文規定,答題時要儘可能利用或摘錄原文中的詞語和句子作答。

三.組裝焊接法 。有的綜合題的答案分散在一段或幾段文字中,很難找出現成的原話,這就需要根據題意要求,提取有用信息,然後根據需要對原話或原文中的`某些詞語加以改造、組合、壓縮、變換,重新進行“組裝焊接”,作恰當規範的表述就可以了。

如何提取文中信息?

一般説,簡答題不會有現成的原句可以作為答案的,答題的信息分散在作品的有關段落,所以就要我們對信息進行“整合”。

“整合”是現代社會一種相當常見的信息加工、處理方式,是對信息進行提取、整理、概括和重組的過程。下面有幾種方法作參考:

1.答題所需的有效信息分散和鑲嵌在段落或文句之中,只能先作信息定位,即把題幹設置的問題定位在文章的某些段落,然後再作信息提取。

這種方法可以稱為定位提取 。

2.對提取的信息進行必要的剝離整理,把信息轉化為合適的答案。

剝離就是剝落和分離,其實就是一種信息的再度“提取”,目的在於將有用信息跟黏附着的非信息詞語分離;而整理則是對已經脱落了“黏附”成分的有用信息作初步的調整和理順,主要表現為信息的數量確定、主次移位和順序排列等。

這種方法可以稱為剝離整理

3.按照命題的意圖和語言的特點對信息重新配置,通過概括、添加、轉化和潤色等,使之明確、通暢、簡潔和規範。 即是重組優化

四.答案中的用語要儘量採用語文專業的術語和習慣説法;答案中的説法要符合文章的寫作時代或時下的流行説法。

這可以稱為隨俗順時法 ,比如:

結構方面的作用可以使用:承上啟下、過渡自然、首尾呼應、結構嚴謹……

內容、主旨方面的作用可用規範詞:強化、深化、昇華、畫龍點睛……

情節方面的作用常用詞:懸念、鋪墊、反差……

修辭方面的作用一般使用:反襯、對比、誇張、生動形象……

寫作手法方面的作用表述常用:欲揚先抑、欲擒故縱、象徵、虛實結合、寓褒於貶……

五.整體閲讀後,突破本句和本段,充分把握條件,將思路放開,做到瞻前顧後,認真尋求照應,以便迅速而準確地解答題目。 可以稱為“順藤摸瓜法”

六.解答簡答題時要充分利用本題題幹信息,充分利用他題答案信息。有些先出現的小問題還可以為解答後邊出現的大問題提供答案基礎或思考線索,甚至有時小問題本身就是後邊大問題所求答案的一部分。 這可以稱為他山之石法

七.答案用語要規範化,要儘量用完全句,要避免語病;同時,只要字數允許,在語意要準、文字要精的前提下,就要儘量多答點,即能用詞組作答的不用詞,能用句子作答的不用詞組。

因為既然不超字數,文字答得多點,要點往往能接近完備,否則,可能會丟東忘西,遺落要點,造成失分。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 篇4

導讀:

小編整理了關於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以供同學們參考,也希望同學們在現代文閲讀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考點點撥】

《語文教學大綱》指出:閲讀要“整體感知課文,體會作者的態度、觀點、感情,理解課文的內容和思路,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在閲讀中瞭解敍述、描寫、説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學習欣賞文學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賞優美、精彩的語言”。《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閲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閲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繫,並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

【訓練理念】

在掌握三大實用文體和主要文學體裁的最有用的知識和技能的同時,要着力解決好以下五個理念問題:

1。閲讀訓練是學生、文本、教師之間對話交流的過程,其主體是學生。因此,要從教師出題學生答、教師講答案學生死記硬背的灌輸主義的誤區裏解脱出來,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的三維互動教學機制。

2。閲讀訓練又是一個情感活動的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自己“擺進去”,同作者、作品中的人物“同哭同笑”。只有這樣,才能產生情感體驗,形成感情共鳴,才能在薰陶感染、潛移默化中有所感悟,受到思想啟迪,獲得審美享受。冷眼旁觀,無動於衷,是歷年會考記敍文閲讀失分較多的根本原因。

3。閲讀訓練還是一個思維活動的過程。要在閲讀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敏捷性、準確性、深刻性、靈活性、批判性、創造性,教會分析、綜合、歸納、概括、比較、聯想、想象等思維方法,提高聚合思維和輻散思維的能力。

4。閲讀文本更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從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的接受教育的誤區中解放出來,放手讓學生獨立閲讀,教師予以點撥、指導和幫助,要尊重學生獨特的理解、感受和體驗,培養學生探究性閲讀和創造性閲讀的能力。

5。蒐集信息、處理信息是提高閲讀質量的先決條件。要教會勾畫、圈點、摘錄、批註、列提綱、寫提要、網上瀏覽、下載資料、整理加工等閲讀方法。

【解題過程和方法】

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和從形式到內容、從內容到形式的一般規律,施行“四步閲讀法”:

1。通讀選文,盡力整體感知。通讀後要反覆揣摩,抓住“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這個關鍵就是記敍文中的中心思想,説明文的説明對象的特徵,議論文的.中心論點,初步解決“寫什麼”、“怎麼寫”、“為什麼寫”的問題。抓住了這個關鍵,就抓住了閲讀的“綱”,就能明確閲讀的思維方向,帶起全文的閲讀。這是第一個層次。第二個層次是理清選文的思路,把握選文的大體結構,獲得整體印象。第三個層次是初步探究選文寫法的突出特點和語言的明顯特色。能感知多少就感知多少,以感性認知,獲得初步印象為主,不求全,不求深。這三個層次不是並列關係,而是第一個層次統攝下的層遞關係,以第一個層次為主。

2。縝密審題,明確解題要求。認真讀題,抓住關鍵詞語、提示性詞語、規定性詞語,準確地理解題意,明確解題要求。

3。局部探索,深入品讀細部。帶着問題,融入感情,精讀相關內容,邊閲讀邊思考邊勾畫,蒐集信息。根據解題要求,處理信息,或概括,或綜合,或分析,或比較,或揣摩推斷,或聯想想象,確定答案範圍。緊扣解題要求,推敲、組織語言,準確而完整地寫出答案。

4。整體檢驗,確保準確無誤。返回整體,從整體內容、結構、寫法、語言與局部保持一致性的角度對答案進行檢驗,發現“齟齬”,立即修改,以確保答案准確無誤。

以上,第一步是關鍵,第二步是條件,第三步是重點,第四步是保證。四步聯動,有機結合,辯證統一,就能收到預期效果。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 篇5

氣質,就是品質散發出來的味道。

有一年,一個美國小夥子考上了哈佛大學,學工程。哈佛大學第一年有個核心課程,所謂核心課程,就是新生進校不是上專業課,而是上全體學生都必須上的公共課。這些課程的內容千奇百怪,什麼都有,學校認為這些是任何一個哈佛學生都應涉獵的知識領域。於是,這個學生就選了一門課,但選完後他非常後悔,因為他選的是“中古英文文學”。想想看,一個想學工程的學生,跑去念“中古英文文學”,肯定非常痛苦。

更要命的是,代課教授年紀大,説話慢,講課風格老派,聽着很悶,所以他經常逃課。好不容易熬完了一學期的課,放暑假了,他很高興。他要打工掙錢,於是就在學校附近的一家舊書店裏找了份工作。

幹什麼呢?這種書店常常接到電話,被叫到別人家裏收一些舊書回來,然後出售——他就幹這個。

有一天,老闆派他去哈佛大學旁邊的一户人家裏收書。他去了,一個老太太開的門,老太太看上去一臉憂傷。自我介紹後,他發現老太太竟是那位教他“中古英文文學”課教授的夫人。原來那位教授上完這學期的'課後沒多久就死了,死後留下了一屋子的書。老太太覺得這些書讓她睹物思人,所以決定把它們賣掉,於是就給這家舊書店打了電話,恰好是這個小夥子被派來收書。這時,小夥子意識到,原來他剛上完的那門課是那位教授一生中最後的一門課,他是那位教授一生中最後一批學生之一。雖然他不喜歡那位教授,但他的心情也很沉重。當他去看這些書該怎麼搬時,他發現教授書房的一整面牆的書櫃裏全是廉價的偵探小説。這個學生笑了,他想,這個老傢伙平時上課很嚴肅,原來最愛看的是偵探小説。他竟有這種興趣!小夥子越想越覺得好笑。書房後面是一扇大玻璃門,出去後是一個小花園,非常漂亮。老太太説:“我丈夫生前最大的嗜好就是種花剪草。”

玻璃門旁邊還有兩個書櫃,裏面放的全是園藝書。看了半天,這個學生做出決定:不搬這些書了!

於是他回去對老闆説:“老闆,我想把那位教授的書都買下來。”老闆驚訝地問:“你全要?價錢你付得起嗎?”學生説:“那薪水我就不要了。”老闆説:“那也不夠。”學生説:“那這樣吧,我接下來的幾個暑假都來你這裏打工,薪水全給你,行嗎?”

老闆問:“你為什麼要買這些書?”這個學生説,以前上課時,他只覺得那位教授很沉悶、很學術,原來那隻反映了教授的一面。當他去了教授的家,看了他的書房和藏書後,他才發現了教授完整的人格。那位教授喜歡廉價版本的偵探小説,還在小説裏面畫線做筆記,筆記裏還有粗話。他還喜歡種花草。這些都是教授生前最愛的東西。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 篇6

筆者覺得,答考語文現代文閲讀題,首先是學生要看文體,其次是學生要結合自己平時積累的經驗看一下題乾的特點,從而比較迅速地作出選擇。具體地講,解答現代文閲讀題要按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一、通讀全文力求把握主旨

1.要注意對文章題目的把握。

文章題目往往會對揭示文章主旨有幫助。例如,人物傳記《笑神趙本山》從題目中我們便可以看出文章的主題是從幽默這一面來談趙本山的。

2.要理清文章的思路。

章的每一段、每句話歸根到底都是為闡明中心服務的,都歸向文章的主旨。平時,學生要學會為文章標段,歸納每段意思,歸納中心思想。這樣做往往行之有效。歸納段意可以通過勾劃關鍵詞句來完成。特別是那些體現作者立場觀點、反映文章深層次內容、內涵較豐富、形象生動的詞句。尤其是文章的開頭句、結尾句、獨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連問句、過渡句、抒情議論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隱含其中。如果沒有合適的自己在每段旁邊概括,用詞標註。

3.要把握全文的思路。

讀完全文後,要根據自己對每段段意的把握來給全文分層,從而把握全文的思路,從而明確的把握全文的主旨,為下文的答題做充分的準備。

筆者把這一方法總結為:先化整為零,即對全文通讀,肢解每段,把握每段段意;再化零為整,即概括完每段段意後,總結全文思路,把握主旨。

二、讀題、答題、組織答案

1.用心審題。

做現代文閲讀主觀題的關鍵在於準確地審題,抓住了審題這個關鍵,就找到了答題的訣竅。現代文閲讀的審題,就是要仔細分析題幹,把握題目要求,即把握題幹中包含的與答案相關的各種信息。這是答題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題幹一般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話,一是命題者的話。

注意:題幹提示了答題範圍,題幹規定了答題角度,題幹提供了答題思路,題幹隱含了答題信息,題幹體現了答題規律。

2.確定答題區域。

設置題乾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題內容;同時,命題者為了使考生不至於茫然無緒,往往又會在題幹中提示答題內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個句子中。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題乾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題的出題點,鎖定答題區間,具體到段、句、詞。只要找準了原文中的相關區域。

3.在答題區域內按題幹要求篩選關鍵詞句。

認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準確抓住關鍵詞句,準確地把握住答案的有關信息,大多數題目的答案是能夠在原文中找到的。有的題不能直接找到答案,找出與答案相關的詞句,在此基礎上根據題乾的要求概括出關鍵的詞,為答題做準備。

4.整合概括,定向表述。

能不用作者原話的情況下儘量不用作者的原話,按題幹要求定向組織關鍵詞來作答

文學作品閲讀多為主觀題,其題幹不僅能顯示答題的區域,還能顯示答題的方式。要站在命題人所“問”的角度回答問題,問什麼答什麼,使所答充分、到位、準確、有條理。整合時一定要確保文通句順。還有當答案不只是一點時,要分點作答。

三、答題注意事項

1.弄清題幹中具有的態度或傾向。

遇到的題幹如果是否定形式,就採用先反後正的答題方式,避免遺漏要點;遇到的題幹如果是肯定形式,就採用正面的答題方式。

2.弄清題幹語言的構成形式,確定答題語言形式。

題乾的結構,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語句含義由哪些方面構成,分析結構可以提示考生答題時如何組織好語言。

3.弄清題幹中作者的話和命題者的話。

題目中出現作者的語句,一般是學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對象,而命題者的話一般起到引導學生明確解答重點或者提供限制條件的作用。

4.變含蓄為直接,變分説為概括。

大學聯考中現代文閲讀材料多為散文,語言不僅有豐富的內涵,還很講究藝術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動細膩,有的形象具體。具有這些特點的語句在大學聯考中歷來成為考查的重點。組織答案的時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關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關段落所傳達的信息的共同點,然後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點的那些具體的、形象化的語句,把這些具體形象化的語言轉換為抽象,概括性的語言,即為所需答案。

5.多從原文中篩選、提煉、整合語句作答。

現代文閲讀的考查目的在於把握並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傳達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來理解作品,多從原文中尋找答案。但並不是直接摘抄,有時以文章中的詞或句為基礎略作改寫來作答,有時要求綜觀全文,從各段中提取相關信息加以整合。這類題在大學聯考中出現最多。

6.多角度多層次答題。

特別對付分較大的最後一道探究題,要注意平時的訓練,儘量從多角度多層次的答題,儘量讓答案的骨架牢固,漂亮,讓答案的內容豐滿,充實;還要注意探究題應是要求在文本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所以一定要恰當的結合文本,不能脱開文本高談闊論,不管不顧的答題。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 篇7

現代文閲讀有關佈局的題型:

提問方式:某句(段)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答題思路:

1)確認指定段落(句子)在行文中的位置

1.文首:開篇點題;照應題目;總領全文;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為下文作輔墊。

2. 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呼應前文。

3. 文末:點明中心;昇華感情,深化主題;照應開頭,結構嚴謹;照應上文,前後呼應;畫龍點睛;言有盡而意無窮。

2)明確段落的的作用,明確答題的方向(一般從內容和結構兩個角度入手)

答題示例1:我怕我父親,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圓了眼,一步一步逼近,還不敢躲,繃緊了肌肉等着,於是一巴掌扇過來,於是腦袋嗡的一聲……(節選自韓羽《父子之間的'怯意》)問:請簡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1)為下文寫父親對“我”的愛作反襯;(2)為文末寫父親對“我”的怯意作鋪墊;(3)照應了“父子之間的怯意”這個題目。

答題示例2:(20xx年大學聯考題)從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來電話”這件事,在內容和結構上分別起了什麼作用?——① 內容上,這件事啟示人們要熱愛生命,感悟生活,詩意地看待生活。② 結構上,起過渡作用,深化了作者的思考,引發了議論。

答題示例3:(20xx年大學聯考題)本文以懷錶為線索,可以分三個層次,請分析這樣安排的作用和好處。

①作用:第一層寫修表的經過,為下文介紹表的來歷作鋪墊;第二層寫表的來歷凸顯父親的精神;第三層寫表的傳承突出作者對父親精神的感悟。②好處:由表及人,層次分明;環環相扣,嚴密緊湊。

補充:

1.線索:記敍文常以時間推移、空間轉換、情景變化、思維邏輯順序等來安排層次。散文構思的線索,一般常見的有如下幾種:以情為線索;以理為線索;以物為線索;以空間位置為線索。

2.矛盾句:從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卻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內涵,表達深刻見解。

3. 段意的歸納

記敍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 篇8

現代文閲讀

如何讀懂議論類文章

注重整體閲讀,議論性的文字抓住基本觀點以及對觀點闡述的文字。認真讀懂第一段和最後一段,並在頭腦中大體複述各段內容。標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揭示文章結構的句子,並用筆劃出稱代詞、關聯詞、標誌詞。閲讀題目,找出選枝相對應的.區域。文章內容與題目相互應證。

整體解題技巧

將題幹中否定陳述轉換為肯定陳述。有“根據”“證據”“原因”等字樣的題幹,選項與題幹之間要能構成因果關係。將稱代內容替代稱代詞,使稱代詞與稱代內容保持一致。找出選項所關涉的內容區域,將選項與文章內容逐字逐詞逐句進行比較、對照。推導的選項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據,要有前因後果。注意未然與已然、原因與結果、先與後、誇大與縮小、部分與全體的區別。

正常錯誤有故意混淆,以偏概全,無中生有,張冠李戴,偷換概念,顛倒因果,強加因果,胡亂劃分。

概念詞語理解題

答題技巧:找出選項相對應的內容區域,劃出文章中相對應的語句,聯繫詞語的本義,抓住語境義。

句子理解題

答題技巧:理清複雜句子的結構關係,適當作些句子成分的分析。其次要對修飾成分認真思考,這是選項比較的重點。找出文中相對應的闡釋,與選項逐字逐句對照、比較。分析原因和結果的關係。分辨先後順序。檢查該選項的解釋與全文或全段的傾向性是否一致。

信息篩選題

答題技巧:找出選項相對應的內容區域,依次篩選。原文內容與選項保持一致,選項與題幹要能構成因果關係。略過無關緊要的信息,如舉例、描寫等,抓住本質特徵。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 篇9

大學聯考現代文閲讀主觀表達題出現在試卷的第Ⅱ卷,是對學生篩選、抽象、概括、整合信息能力的全方位考查,有一定的難度。無論是平時訓練還是考試學生對這道題普遍存在着畏難心理,歷年大學聯考這道題的得分率也都偏低。於是一些語文老師認為在這一考點上投入太多時間得不償失,不如把精力轉向那些更能見效的考點上去。誠然,想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不是件易事,似乎無所作為,但從應試的角度看,使學生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把該拿的分拿到,應該是有可能的。如何讓學生把該拿的分拿到呢?筆者以為以下幾個環節在平時閲讀訓練中是不容忽的。

閲讀選文時要勾畫圈點。

“不動筆墨不讀書”。在有限的時間內閲讀一篇文章,如果從頭讀到尾不作任何標記,很可能讀後腦子裏是一片空白,什麼印象也沒有,在這樣的狀態下去做題能有什麼好效果呢?閲讀時對文章中首段、尾段、每段首尾、題目、反問句、設問句、獨立段、中心句、過渡句、關聯詞、指代詞、有意義能上升一定高度的語句、抒情議論句、重複出現的句子、表達作者情感看法的詞句等作勾畫圈點,不僅可以增加對內容的印象,還能大體上把握文章的中心和作者的行文思路,有了這些,解題時就得心應手了。

閲讀現代文,理解文意,要抓好十種句子的分析

抓首句。一個語段往往是相對獨立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轉承作用。

如果是記敍文首段,首句中大多數是概括全段內容或交待事件發生發展的空間順序或內部發展順序。如《威尼斯》第一段首句是“威尼斯是一個別致的地方”,它是全文的文眼。“別緻”二字準確地概括出了威尼斯的特點;如果是議論文首段,首句常常是提出分論點。如《崇高的理想》第二段的首句是“理想是有社會性、階級性的”,它是該段的分論點;如果是説明文首段,首句則往往指明對象的某一特徵。如《南州六月荔枝丹》第二段的首句是“成熟的荔枝,大多數是深紅色或紫色”,它交待了荔枝成熟時的顏色。

抓中心句。語境中的句子不是按等同價值排列的,而是既有關鍵的中心句,又有作為附加成分的句子。分析時要迅速從大量的擴展句和敍述句中抓住中心句。如:《瑣憶》首段中的“魯迅先生有兩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它是本段的中心句,概括了魯迅先生偉大的人格。

抓轉承句。有的語段有幾層意思,為了使層次問連貫緊湊,中間常用轉承句或轉承詞。如:《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第六段中的“他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承上文,“但是這在他身上還不是主要的”,啟下文。

抓點睛句。有的句子在語段中能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如:《風景談》在每幅畫面後面加上了一句或兩句簡短的議論,這些議論文字昇華了文章的主題。

抓警句。有的語段中的有些句子含義深刻,耐人尋味,讀後能給人以啟迪。如:《包身工》最後一句話:“黑夜,靜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來畢竟是無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國人當心枕木下的屍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當心呻吟着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這組句子既藴涵着作者對萬惡的舊社會的無限憤激,又深刻地揭示了黑暗終將過去,黎明定會到來的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警句內涵豐富,寓意深刻,它是作者對於生活的高度提煉、概括,並進行邏輯推理的結果,領悟它的含義,有助於提高認識能力。

抓矛盾句。語段中的有些句子,從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卻寄寓了深刻的用意。如:《孔乙己》最末一段中的“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此句表面看來矛盾,實際上是絕妙好辭,揭示了孔乙己悲劇命運的必然性。

抓感情句。語段中的有些句子明顯地表達出作者的喜怒哀樂和對事物的褒揚貶抑。如:《誰是最可愛的人》第三段中的“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純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作者直抒胸臆,熱情歌頌志願軍戰士。

抓特殊句。閲讀語段時,有時會碰到一些特殊句式,只有弄清句式特點,才能夠準確理解句意。如《祝福》第三段中的“她一手提着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句中的“空的”“下端開了裂”都是後置的定語,分別修飾“破碗”“竹竿”,它表明祥林嫂走投無路,淪為乞丐了。

抓修辭句。為了更好地寫景狀物,傳神達意,作者往往在語段中要運用一些修辭格。如《荷塘月色》的第三段,比喻疊出,作者把荷葉比作舞女的裙,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把荷香比作渺茫的歌聲,這些比喻形象貼切,新穎生動。

抓尾句。語段中的尾句或概括總結上文,或留下餘地讓人思索,或飽蘸筆墨抒發感情。如《背影》末段的尾句“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深切思念和無限熱愛之情。

如1997年大學聯考題現代文選文中有這樣一些句子:“就是我所説的從前的‘散文的心’。”“從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從前的散文的體也是一樣。”“你想,在這兩重械梏之下,我們還寫得出好的散文來麼?”如果我們在閲讀時能畫出這些句子,那麼在回答第26題“文中的‘兩重械梏’分別指的是什麼”這一問題時,就能快速確定答題方向了。

大學聯考現代文閲讀主觀表達題出現在試卷的第Ⅱ卷,是對學生篩選、抽象、概括、整合信息能力的全方位考查,有一定的難度。無論是平時訓練還是考試學生對這道題普遍存在着畏難心理,歷年大學聯考這道題的得分率也都偏低。於是一些語文老師認為在這一考點上投入太多時間得不償失,不如把精力轉向那些更能見效的考點上去。誠然,想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不是件易事,似乎無所作為,但從應試的角度看,使學生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把該拿的分拿到,應該是有可能的。如何讓學生把該拿的分拿到呢?筆者以為以下幾個環節在平時閲讀訓練中是不容忽的。

閲讀選文時要勾畫圈點。

“不動筆墨不讀書”。在有限的時間內閲讀一篇文章,如果從頭讀到尾不作任何標記,很可能讀後腦子裏是一片空白,什麼印象也沒有,在這樣的狀態下去做題能有什麼好效果呢?閲讀時對文章中首段、尾段、每段首尾、題目、反問句、設問句、獨立段、中心句、過渡句、關聯詞、指代詞、有意義能上升一定高度的語句、抒情議論句、重複出現的句子、表達作者情感看法的詞句等作勾畫圈點,不僅可以增加對內容的印象,還能大體上把握文章的中心和作者的行文思路,有了這些,解題時就得心應手了。

閲讀現代文,理解文意,要抓好十種句子的分析

抓首句。一個語段往往是相對獨立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轉承作用。

如果是記敍文首段,首句中大多數是概括全段內容或交待事件發生發展的空間順序或內部發展順序。如《威尼斯》第一段首句是“威尼斯是一個別致的地方”,它是全文的文眼。“別緻”二字準確地概括出了威尼斯的特點;如果是議論文首段,首句常常是提出分論點。如《崇高的理想》第二段的.首句是“理想是有社會性、階級性的”,它是該段的分論點;如果是説明文首段,首句則往往指明對象的某一特徵。如《南州六月荔枝丹》第二段的首句是“成熟的荔枝,大多數是深紅色或紫色”,它交待了荔枝成熟時的顏色。

抓中心句。語境中的句子不是按等同價值排列的,而是既有關鍵的中心句,又有作為附加成分的句子。分析時要迅速從大量的擴展句和敍述句中抓住中心句。如:《瑣憶》首段中的“魯迅先生有兩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它是本段的中心句,概括了魯迅先生偉大的人格。

抓轉承句。有的語段有幾層意思,為了使層次問連貫緊湊,中間常用轉承句或轉承詞。如:《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第六段中的“他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承上文,“但是這在他身上還不是主要的”,啟下文。

抓點睛句。有的句子在語段中能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如:《風景談》在每幅畫面後面加上了一句或兩句簡短的議論,這些議論文字昇華了文章的主題。

抓警句。有的語段中的有些句子含義深刻,耐人尋味,讀後能給人以啟迪。如:《包身工》最後一句話:“黑夜,靜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來畢竟是無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國人當心枕木下的屍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當心呻吟着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這組句子既藴涵着作者對萬惡的舊社會的無限憤激,又深刻地揭示了黑暗終將過去,黎明定會到來的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警句內涵豐富,寓意深刻,它是作者對於生活的高度提煉、概括,並進行邏輯推理的結果,領悟它的含義,有助於提高認識能力。

抓矛盾句。語段中的有些句子,從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卻寄寓了深刻的用意。如:《孔乙己》最末一段中的“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此句表面看來矛盾,實際上是絕妙好辭,揭示了孔乙己悲劇命運的必然性。

抓感情句。語段中的有些句子明顯地表達出作者的喜怒哀樂和對事物的褒揚貶抑。如:《誰是最可愛的人》第三段中的“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純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作者直抒胸臆,熱情歌頌志願軍戰士。

抓特殊句。閲讀語段時,有時會碰到一些特殊句式,只有弄清句式特點,才能夠準確理解句意。如《祝福》第三段中的“她一手提着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句中的“空的”“下端開了裂”都是後置的定語,分別修飾“破碗”“竹竿”,它表明祥林嫂走投無路,淪為乞丐了。

抓修辭句。為了更好地寫景狀物,傳神達意,作者往往在語段中要運用一些修辭格。如《荷塘月色》的第三段,比喻疊出,作者把荷葉比作舞女的裙,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把荷香比作渺茫的歌聲,這些比喻形象貼切,新穎生動。

抓尾句。語段中的尾句或概括總結上文,或留下餘地讓人思索,或飽蘸筆墨抒發感情。如《背影》末段的尾句“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深切思念和無限熱愛之情。

如1997年大學聯考題現代文選文中有這樣一些句子:“就是我所説的從前的‘散文的心’。”“從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從前的散文的體也是一樣。”“你想,在這兩重械梏之下,我們還寫得出好的散文來麼?”如果我們在閲讀時能畫出這些句子,那麼在回答第26題“文中的‘兩重械梏’分別指的是什麼”這一問題時,就能快速確定答題方向了。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 篇10

文學作品中常會出現一些主體對象之外的景物,這些景物描寫,並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經過了作者的主觀選擇,賦予了它們特定的含義,因而具有相應的價值和意義。同時,注意這些景物出現在哪種文學作品中,是寫景狀物,還是敍事記人。第三,要注意景物描寫在文章中出現的位置,是開頭、結尾還是穿插文中,從結構上看也有特定作用。大學聯考中一些試題便是特意為景物的作用而設置的。那麼,這些試題是如何設計的?景物在文中究竟具有哪些作用呢?

【題型透視】

1、歸納景物的特點。首先要明確這一景物描寫中具體有哪些景物,或者同一景物中從哪些角度寫的;其次要緊扣作者描寫景物的詞語,特別是動詞、形容詞、副詞和數量詞。答題時有的只需簡單概括,或提煉作答。

2、説明景物描寫的作用。在明確景物特點的基礎上,結合標題、文體和原文內容,注意景物出現的位置,便能進一步從內容上、結構上明確其作用。

3、歸納景物描寫的修辭手法、表現手法及其作用。常見的修辭有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等,表現手法則可以從結構、描寫、抒情等方面進行歸納,明確這些手法和相應的作用,結合原文內容和文體,能順利解答這類問題。

4、明確景物的特定意義。景物的特定意義有比喻義、哲理義、象徵義等,文學作品的意義往往不會明説,需要讀者通過對整個文章的理解去發掘和揣摩。

【備考策略】

一、抓住關鍵詞語,明確景物特點。

作者描寫景物會展現其特點。同一場景中,作者寫了哪些景物,各用什麼詞語來修飾或形容它們;這些具有強烈的主觀感情色彩的詞語,突出了景物哪一方面或哪些側面的特點。明確了這一切,便能較輕鬆地回答問題。

【例1】(易雲武《塔上的樹》20xx年天津卷)船泊碼頭,便要去仔細看這幅山水潑墨,它是一座七層古塔,雖然已老態龍鍾,不單磚石風蝕斑駁,而且所有的塔角翹檐都已破損殘缺,僅僅剩下三隻寂寞的風鈴,但已啞然失聲,惟有被香燭燻烤得髹黑的塔門及殘存於地縫裏的灰燼,才表明也還有人來此祭祀,因此我想,它的存在不過是一個凝固了的歷史故事罷了,在湘西山區,這樣的故事也還多着呢。

本文第2自然段中古塔的老態龍鍾體現在哪些方面?請加以概括。

【解析】這是本題的第一問,要注意作品是用哪些詞、從哪些方面寫塔的特點的。對象上,寫了磚石、塔角翹檐、風鈴、塔門和灰燼;用詞上,用風蝕斑駁寫磚石,破損殘缺寫塔角翹檐,用三隻寂寞和啞然失聲寫風鈴,還用惟有被香燭燻烤得髹黑寫塔門,用殘存於地縫裏寫灰燼,突出了景物破敗、荒殘、寂靜的特點。

【參考答案】磚石斑駁,塔角翹檐破損殘缺,風鈴失聲,突出了景物破敗、荒殘、寂靜的特點。

二、明確描寫手法,結合位置解答。

描寫常採用不同的修辭手法和表現手法,以突出景物的特點和其內在的含義,因此,結合各種修辭和表現手法的作用,聯繫文體和具體內容,考察景物描寫在文中出現的位置及其作用,能較好地解答這類的試題。

【例2(埃·格林《晚秋》20xx年江西卷)秋季裏的這一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但這卻讓瓦薩卡的心情更加煩悶。温暖晴和的晚秋好像在故意戲弄他,嘲笑他,鄙視他

一陣已有幾分涼意的秋風吹了過來,幾片金黃的葉子在空中划着美麗的弧線輕盈地飄落到地上。

請指出小説開頭畫線部分的景物描寫的主要作用。

【解題透析】文章的行文構思,可以先看標題,開頭和結尾,再看文章大意。本文標題是晚秋,而首段寫的是晚秋的景色及他的心情。結尾又提到涼爽的秋風輕拂在他的臉上,他的呼吸也自如了。景物描寫一般情況有點明季節,渲染氣氛,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烘托人物形象等作用。這裏景物描寫主要作用顯然是為了設置懸念,引起下文,推動情節發展的。

【參考答案】①結構上的作用:點題,與結尾呼應,使文章結構嚴謹。②內容上:設置懸念,便於展開故事情節。

三、明確基本用意,多方鑑賞歸納。

景物描寫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對於較為籠統的鑑賞題,考生往往覺得難以下手。其實,只要注意景物本身的特點,明確它所代表的意味或氣氛,並注意景物描寫在塑造人物和展開情節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關注相應的表現手法,再聯繫上下文,便可以鑑賞景物描寫的作用了。

【例3】(米哈依爾·扎多爾諾夫《第9車廂》20xx年浙江卷)我不知道這次行車後列車長是不是瘋了,只是邊吸着煙邊想:列車怎麼聽這麼長時間呀?然後他往窗外望了一眼,這才發現前面後面的車廂都沒了蹤影。就更別説半天了,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禿禿的,一輪圓月冷冷照在停着第9車廂的備用道上。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連外衣都沒穿就從鋪位上跳了下來,猜測着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們,到底在卧鋪到哪兒了。(米哈依爾·扎多爾諾夫《第9車廂》)

賞析畫線部分的景物描寫。

【解析】本文為敍事作品,而題目要求的是鑑賞,因此,需要多方考慮其作用。如景物特點展示了作者創造的氛圍,景物出現的位置揭示了內在意義,而景物與人物的關係則起到了烘托和對比的作用。這樣就能較為全面地欣賞答題了。

【參考答案】①光禿禿大草原,冷冷的圓月渲染了空曠、荒蕪、悽清的氛圍;②烘托了人物的無助感;③以月之圓顯人物心情、事情結局之殘,與結尾點明的已成泡影的旅遊構成對照。

四、挖掘景物內涵,明確深層意義。

一般地説,景物描寫既然是作者的主觀選擇和創造,必然有一定的內涵。至於它屬比喻義、哲理義、象徵義中的哪一種,需要對內容深入挖掘,全面理解並加以解答。這類題往往是某一主體景物的作用,在此不予贅述。

【實戰演練】

迎風冒雪訪雪芹張夢陽

①從温馨、寬敞的新居走出來,雪下得正緊。雖然算不上鵝毛大雪,卻也紛紛揚揚從蒼茫的天宇間落將下來,攪得滿世界白皚皚的。雪花拂在臉上,涼颼颼的。我迎風冒雪朝北走去,去往北京植物園的曹雪芹故居,朝拜心中的雪芹。

②為什麼晚年要遷居到西山楓林來住?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希望離曹雪芹近些。所以11月初剛一安居,立即就去看望他。那是霜葉紅似二月花的深秋,故居掩映在如火的紅葉中分外妖嬈。遷居前我也曾在煙柳剛透綠芽的.早春來過,故居牆根的霜痕正依稀見綠。繁花似錦、奼紫嫣紅的夏天,我又曾多次在故居門前的古槐綠蔭下悠緩地品茗沉思。勸君莫彈食客鋏,勸君莫扣富兒門。殘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書黃葉村。一年四季來這裏,都會感受到雪芹黃葉著書時的氛圍,然而最能體會出真諦的還是冬天,在迎風冒雪的荒寒寂寞中方能對曹雪芹當年的創作心境產生刻骨的體驗。

③魯迅曾經感謝他的父親不善經營、窮了下來,所以才使他在從小康墜入困頓的途路中看見了世人的真面目,寫出了近代最深刻揭露世人靈魂的文集。同理,如果曹氏家族不遭遇抄家厄運,少年曹雪芹不在燕京體味世態的炎涼,又在舉家食粥酒常賒的艱苦環境中黃葉著書,而是仍然在燈紅酒綠、温軟甜香中過闊少爺的生活,也絕對寫不出《紅樓夢》。當然,倘若他們都未曾闊過,未曾經歷上下的波折、冷熱的反差,而是始終在貧窮中度日,也不可能有現在的成就。這兩位中國近三百年來最偉大的文學家的人生歷程是這般相似,都有如從火熱的夏天,驟然間落到嚴寒的冬季,恍然感到痛徹肌骨的寒冷,於冷暖反差中品味人世,從而體察深切,思考深邃。雖然冬天的公園沒有人去,但是要體會魯迅、曹雪芹的心境,最好是冬天。

④雪下着,已經很厚的白雪在腳下發出吱吱的響聲,雪花拂在臉上,涼嗖嗖的。看見香山下的植物園了,層層樹海都覆蓋着白雪的衣被。看見黃葉村了,鐵絲般的柳樹枝條在雪霧中顯得迷迷濛濛。看見雪芹的塑像了,頭上肩上蒙了一層雪,眉頭緊皺,低頭沉思着什麼。卧雪黃葉村,紅樓夢無休。我感到,雪中的塑像才最真切地表現了曹雪芹的形象和神態。因為雪芹正是在冰雪料峭中思索人生,在風雪刺骨的寒夜裏寫他的《紅樓夢》的。而這時寫出的文字,是將身外的冰雪轉化為心中的徹冷,再化作對這人世的冷察,化作不朽的華章,倒更是嘔心瀝血的切膚之作。雪芹,實在是離不了雪!他就是雪中的芹圃。難怪他魂歸去時,也是冰天雪地之際。

⑤我點了一支煙,深深吸了一口,繼續迎風冒雪在雪芹塑像前徘徊,在古槐下佇立,在故居周圍疾走,恍忽中似乎看到曹雪芹的魂魄在這山水間徜徉

⑥或許會有人説,黃葉村壓根就沒有什麼曹雪芹故居,甚至於也沒有什麼著書的曹雪芹,只有抄寫勤。你所心儀的去處其實是子虛烏有的太虛幻境。也可能吧!但其實,很多文化人物都是精神性的,對大多數人來説,毋庸過於較真。就讓曹雪芹和他的黃葉村故居活在我心中吧,我時時感到雪芹就在我的身邊,給我講述着他的人生閲歷,講解着他用生命鑄成的《紅樓夢》,講誦着天地宇宙的真經,激勵我永遠無休止地向更高的思想和藝術境界攀登。

⑦雪下着,已經很厚的白雪在腳下發出吱吱的響聲,雪花拂在臉上,涼嗖嗖的。我在迎風冒雪中深切感到了人活天地間的充實與幸福(有刪節)

1、第②段文字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來描寫雪芹的故居?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2、第④段中,作者是如何展開描寫的?

3、第④段和第⑦段中,作者兩次寫到雪下着,已經很厚的白雪在腳下發出吱吱的響聲,雪花拂在臉上,涼嗖嗖的,請分析它們的寫法和不同的作用。

【參考答案】

1、主要運用襯托手法。通過自己一年四季拜訪曹雪芹故居的不同感受,突出冬天的拜訪最能體味到曹雪芹當年的創作心境;也為本文重點寫冬天的拜訪,獲得最深刻感悟作鋪墊。

2、作者按照行蹤,由遠而近,依次描寫了香山植物園中覆蓋着白雪的樹,黃葉村雪霧迷迷濛濛的柳樹枝條,以及頭上肩上蒙了一層雪的雪芹塑像。突出雪中景物的特點,點明瞭時令,照應了題目,並渲染了環境氣氛。

3、兩處內容,同樣是作者描寫自己在雪中的行走,突出的是雪的厚度、聲音和作者對寒冷的具體感受,照應了題目,突出了拜訪的時令特點。但寫作目的不同,前者主要是突出迎風冒雪前往時的情狀,與本段後文寫雪芹的塑像作鋪墊,説明雪中的塑像才最真切地表現了曹雪芹的形象和神態;後者則是照應末句,反襯拜訪雪芹後精神的愉悦和心靈的寧靜。(一葉飄然煙雨中的blog)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 篇11

會考時對同學們閲讀理解的考查有一個方面一定不容忽視,那就是關於文本結構方面的考查。這一方面,對程度比較好的同學而言是一個較為容易的得分點,而對於相當一部分同學來説則有相當的難度。究其原因,很多的同學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沒能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及時有效的梳理。其實,只要掌握了考查的方向,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關鍵詞一、“承上啟下”。這類問題一般考查文中段落在上下文之間所起到的作用。標誌:出現在文章中間兩方面內容過渡的位置。作用:這類段落承擔着對上文總結,又引領下文的作用,使文章過渡自然。

關鍵詞二、“首尾呼應”。這種問題一般考查的是結尾段落在文本收束中所起到的作用。標誌:出現在文章的結尾處。作用:相關的`語段和文章的開頭遙相呼應,使文章渾然一體。

關鍵詞三、“鋪墊”。考查重點在於分析人物的前後思想行為的變化在文中分擔的不同作用,或用於引出主要的人物或事件。標誌:文段內容與後文人物的思想行為變化詞有明顯的層進的關係或易於引出主要的人物或事件或引出主要的人物或事件。作用:使文章所刻畫的人物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或引出主要的人物或事件。

關鍵詞四、“設置懸念”。設題目的意在引導同學們賞析文章在敍述節奏方面的處理技巧。標誌:文章敍述過程中對下文故事的走向沒有一個明朗的暗示,使結局懸而未決。作用:這種技巧的使用大大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激發了讀者進一步一探究竟的慾望。

關鍵詞五、“烘托”。這類題目一般出現在小説或記敍文中,考查讀者對人物或事件表現技巧的認知與分析。標誌:文段本身大多為環境描寫或者是為表現主要人物而生的次要人物。作用:可以多側面多角度地豐富人物的表現力,使人物形象更鮮活更具有立體感。

關鍵詞六、“總——分——總”,“總——分”,“分——總”等。題目本身主要是考查同學們對文本整體結構的一個把握能力。標誌:文章整體的走向呈現出一種網絡式的結構。一般出現在説明文或議論文和散文的文體中。作用:使文章脈絡清晰條理,一目瞭然。

知識本身很簡單,難的是同學們平時保持一個端正的學習態度,常動筆,常動腦,知識累積在一塊,就成了我們大家的一種能力。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 篇12

①結合原文。散文閲讀的考查目的在於把握並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傳達的信息,還沒有完全提升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層次,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來理解作品;同時用原文作答也有利於閲卷中形成比較統一的評分標準。所以,回答主觀題時要儘可能的用文章中現成的詞語或句子作答、以文章中的詞或句為基礎略作改寫來作答或綜合連綴文章中的詞或句作答(從全文來提取相關信息加以整合)。

②篩選原句。先確定題幹中的語句在原文中哪個段落,從而劃定有效區間。認真審讀題目,弄清所問,找準答題方向,再結合上下文(包括上下段落)進行分析,找出最切題的語句作答。具體的方法有:

A、善於利用文中詞句。答案所涉及到的關鍵詞語、句子就在原文中。大多數題目在文章裏就能摳出答案來。當然找出的詞語、句子不一定能夠直接使用,還需經過有效的提取、剪輯、重組,這樣組織起來的答案,一般都比較接近標準答案。

B、選用恰當的句式。這就是怎麼問就怎麼答,使答與問有直接的關聯性。有時在原文摘取的句子中有答案所需的內容,但不能從命題者所問的角度作回答,如果直接使用會使回答不到位,甚至答非所問。因此,一定要緊扣題乾的要求,將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排列組合,特別注意到用句式的變換來重組,使之成為與命題提問角度一致的契合要求的答案。

C、精煉的表述語言。這對於受字數限制的表述題來説是至關重要的。對於高度概括的題目,當我們篩選整合好文中的相關信息之後,要把具體、形象的語言轉換為抽象、概括的語言;對於解釋、闡述、評價性的題目,我們可刪去描述性的修飾語,較長的限制語;或合併同類項,或改字縮詞,或使用指代詞,使語言的表述高度濃縮,以符合題目的要求。

③審清題幹。

A、題乾的結構,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語句含義由哪些方面構成,分析結構可以把握思路、組織語言。遇到題幹是否定形式,就採用先反後正的答題方式,避免遺漏要點;遇到題幹是肯定形式,就採用正面的答題方式。

B、弄清題幹中作者的話和命題者的話。題目中出現作者的語句,一般是理解和分析的對象,命題者的話一般起到引導明確解答重點或者提供限制條件的作用。

④組織語言。

A、全面概括具體內容。所謂具體的內容,一般指命題所涉及到的信息區域,它可以是一個小節,可以是兩個小節,也可以散見於全文的相關區域。概括就是根據命題要求,運用求同思維從不同的信息區域,抽象出相同點,化實為虛,化繁為簡。其實這是一個分析綜合的過程。有些考生由於尋找相關信息的失誤,而導致概括的內容完全脱離命題的要求;由於掌握概括方法的不當,而導致概括的內容抓了次點而丟了重點,或不夠全面。由此可見,教會學生準確尋找相關信息的方法,提高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在概括中注意到概括角度的一致性,涵蓋內容的.全面性,就能減少答題的失誤。

B、準確解釋含蓄內容。所謂含蓄的內容是指閲讀中需要理解的重要語句、疑難語句、有言外之意的語句,這些語句有的是文眼或警策句,有的內容深奧、隱晦,有的運用比喻、象徵等手法來表達。其含義的深廣、內容的藴藉,使人撲朔迷離難以準確把握,望文生義往往就會陷入泥潭。要準確、明白地解釋清楚這些含蓄的詞語或句子,必須依靠語感去揣摩,聯繫語境去辨識,結合作者的寫作意圖和相關背景去領會,而聯繫語境挖掘其隱含的信息是根本途徑。

四.解題示例

抒情散文借景抒情主旨:景之特點與人之情感相通處

江南的冬景

郁達夫

凡在北國過過冬天的人,總都道圍爐煮茗,或吃煊羊肉,剝花生米,飲白乾的滋味。而有地爐,暖炕等設備的人家,不管它門外面是雪深幾尺,或風大若雷,而躲在屋裏過活的兩三個月的生活,卻是一年之中最有勁的一段蟄居異境;老年人不必説,就是頂喜歡活動的小孩子們,總也是個個在懷戀的,因為當這中間,有蘿蔔,雅兒梨等水果的閒食,還有大年夜,正月七年級元宵等熱鬧的節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過後,大江以南的樹葉,也不至於脱盡。寒風一一西北風間或吹來,至多也不過冷了日兩日。到得灰雲掃盡,落葉滿街,晨霜自得象黑女臉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陽一上屋檐,鳥雀便又在吱叫,泥地裏便又放出水蒸氣來,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門前的隙地裏去坐着曝背談天,營屋外的生涯了;這一種江南的冬景,豈不也可愛得很麼?

我生長江南,兒時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銘刻特深;雖則漸入中年,又愛上了晚秋,以為秋天正是讀讀書、寫寫字的人的最惠節季,但對於江南的冬景,總覺得是可以抵得過北方夏夜的一種特殊情調,説得摩登些,便是一種明朗的情調。

江南的地質豐腴而潤澤,所以含得住熱氣,養得住植物;因而長江一帶,蘆花可以到冬至而不敗,紅時也有時候會保持得三個月以上的生命。象錢塘江兩岸的烏桕樹,則紅葉落後,還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頭,一點一叢,用照相機照將出來,可以亂梅花之真。草色頂多成了赭色,根邊總帶點綠意,非但野火燒不盡,就是寒風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風和日暖的午後,你一個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則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歲時的肅殺,並且還可以飽覺着一種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裏的生氣;若是冬天來了,春天也總馬上會來的詩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裏,最容易體會得出。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濱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氣裏時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時也會下着微雨,而這微雨寒村裏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種説不出的悠閒境界。你試想想,秋收過後,河流邊三五家人家會聚在一道的一個小村子裏,門對長橋,窗臨遠阜,這中間又多是樹枝槎丫的雜木樹林;在這一幅冬日農村的圖上,再灑上一層細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層淡得幾不成墨的背景,你説還夠不夠悠閒?若再要點景緻進去,則門前可以泊一隻烏篷小船,茅屋裏可以添幾個喧譁的酒客,天垂暮了,還可以加一味紅黃,在茅屋窗中畫上一圈暗示着燈光的月暈。人到了這一個境界,自然會得胸襟灑脱起來,終至於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我們總該還記得唐朝那位詩人做的暮雨瀟瀟江上樹的一首絕句罷?詩人到此,連對綠林豪客都客氣起來了,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麼?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則雪月梅的冬宵三友,會合在一道,在調戲酒姑娘了。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是江南雪夜,更深入靜後的景況。前樹深雪裏,昨夜一枝開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樣喜歡弄雪的村童來報告村景了。詩人的詩句,也許不盡是在江南所寫,而做這幾句詩的詩人,也許不盡是江南人,但假了這幾句詩來描寫江南的雪景,豈不直截了當,比我這一枝愚劣的筆所寫的散文更美麗得多?

[解析]

第一步:定內容,定文體

1.定內容。題目《江南的冬景》,讀開頭、結尾以及中間各段的開頭結尾部分,可知這篇文章正如題目,寫的是江南的冬景。讀作者郁達夫,聯想學過的郁達夫的《故都的秋》,從而略推本文的風格。

2.定文體。以上的分析,可以基本確定,這篇文章是一篇寫景的散文,在下一步的研讀中,就要注意體會江南的冬景有什麼特點,從而確定作者的感情,即文章的主旨。

第二步:定結構、定中心、定特點

3.定結構。本文的題目是江南的冬景,開頭寫的卻是北國的冬景,接着寫江南的冬景之美,從地質到河港到一天中冬景的變化。即:北國之冬景江南的冬景:地質,河港,一天中冬景的變化。

4.定中心。文章中並無直接地抒發感情的句子,但從作者對景色的描寫中,能夠體會出作者對江南的冬景的喜愛之情,聯繫《故都的秋》的描寫手法,可知這種喜愛之情就是文章的主旨。

5.定特點。文章借景抒情,完全把情融於景中,這就是本文的特點。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 篇13

(一)明確説明對象:閲讀事物説明文,不管是整篇還是整段,都要首先從整體人手,把握文章説明的是什麼事物,即説明的對象是什麼;閲讀事理説明文,要弄清文章説明了什麼事理。

如何找準説明對象呢?

1、看題目,不少題目都表示説明的對象。如(中國石拱橋)。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説明文往往運用這種句子來突出所要説明的事物和特徵。

(二)抓住事物特徵:事物的特徵主要表現在構造(內外),形態(大小、長短等),性質(硬、軟、冷、熱等),變化(動、靜、快、慢),成因(簡單、複雜),功用(廣狹、正反)等等方面。一般來説,説明文要説明的要點,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徵。除説明的重點外,還要弄清作者介紹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徵,又是從哪些角度介紹的。例如《死海不死》一文,圍繞死海的特徵,從三個角度進行説明:先説死海的“死”(現象特徵),再説死海的“不死”(本質特徵),最後又説到死海的“不死”與“死”(現狀與未來發展特徵)。這樣死海的全面特徵便被一層一層地揭示出來了。又如《蘇州園林》一文,圍繞“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這一總特點,從五個方面加以説明:亭台軒榭的佈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以及門窗雕鏤琢磨和顏色等。這樣從不同方面歸納分析,也就全面把握了蘇州園林的特色。

(三)歸納説明方法:閲讀説明文時,邊讀邊標出文章所使用的説明方法,然後總結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並進而分析這些説明方法對準確説明事物特徵所起的作用。

(四)逐段概括要點,理清説明順序:概括要點時,要重視首括句、尾結句或提問式語句的作用,重視給概念下定義或解説的語句的作用。閲讀時可以把這些語句勾畫出來。概括要點時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簡明扼要。在逐段概括要點的基礎上,用“同類合併”的方法,把全文劃分為相對獨立的幾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連綴起來,就能比較清楚地顯示出全文的説明順序了。使用什麼説明順序,還要看説明的對象。一般來説,説明事物的演變發展的,用時間順序;説明建築物的,用空間順序;介紹高科技產品或説明事物間的聯繫的,用邏輯順序。

五)整體感知,把握中心:在理清説明順序的基礎上,分析段與段、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係,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結構了。如是總—分式的結構還要着重分析“分”的部分是按什麼原則組合的,是並列,是遞進,還是包含有總分關係。遞進式結構要着重分析各層意思是怎樣逐步深入展開的,是由現象到本質,還是由個別到一般,或是從結果到原因等等。把握結構後,最好能畫出結構示意圖。説明中心就是歸納出一篇説明文説明了被説明事物的怎樣的特徵,或闡釋怎樣的事理。在理清説明順序、把握文章結構的基礎上,再歸納説明中心也就不難了。

(六)體會語言準確性:準確是説明語言的特點。分析説明文語言,就是看遣詞造句是怎樣準確説明被説明事物的特徵的。要注意分析關鍵詞語的作用。如《向沙漠進軍》一文中“沙漠是人類最頑強的自然敵人之一”中去掉“最”不足以説明沙漠危害之嚴重;去掉“自然”“敵人”性質就不清楚;去掉“之一”就絕對化了。當然,文字的生動性也應充分注意。

現代文閲讀答題技巧 篇14

一、文題解讀。首要考查學生對文題的理解及文題對閲讀文本所提供的必要幫助,目的在於告訴學生通過閲讀文題的路子來選擇課外的閲讀材料進行閲讀。也就是説,透過文題,可知文章的體裁;或是敍事的線索、或揭示文章的主旨。

二、羣體感知。首要考查學生在閲讀過程中,蒐集和歸納文本信息的能力,包含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內部實質意義。

三、文意把握。首要考查對蒐集的文本信息進行處理、感悟、評價等,從而體會筆者的態度、觀點、情感及文本的價值取向。

四、語言品味。首要考查學生對語言材料的闡釋説明、理解感悟、分析判斷、歸納整理等能力,仔細體會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五、作品感觸感染。首要考查學生對形象、情感、價值、語言抒發的領悟能力。具體説就是,感觸感染人物性格特點,感觸感染事件,感觸感染主旨;對文和段的抒發技巧,表現方面的理解以及對藝術特色的理解;理解詞句的`感情色彩,感觸感染作品的情感價值;對各種描寫的作用理解等。

六、賞評拓展。首要考查學生閲覽文字作品。能從中獲得對天然、社會、人的生活的有益啟示,對作品思考感情偏向,能接洽相關的配景和自身的生活體驗認識做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動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説出自己的感悟和體驗認識,對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能領略其中的含義。

這是會考記敍文閲讀考試的幾個大的方面,但願我們在組織複習時可以或許抓住美文的摘抄點,給學生以指導,特別是答題要領的指導,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考查形式,不再列舉。

語段閲讀題答題總原則:

(1)先讀題後讀文。讀題時注意從題幹中找出“題眼”(即答題關鍵點),攜帶需要解答的題目,使閲覽具有明確的目標。

(2)讀文時,要注意羣體把握文章的首要內部實質意義和中心意思。

(3)準備答題時,必須再次細讀題目,找準“題眼”。

(4)答題時,具體題目涉及到相關段落,要對這些個段落重複研讀;如涉及全篇,則要再讀全文。

現代文閲讀理解題型的設置,都具有一定的依賴性,即依據原文出題,哪怕是一些能力性極強,要求考生髮揮想像答題的題型,也不可能脱離原文而單獨出題。因此,在原文中一定能找到各題答案的影子。議論文或夾敍夾議的散文,答案往往潛伏在總結性或議論性文字中,只要發現歸納合並總結體會,就不難答出正確的答案。寫物類散文,作者往往藉助物的特性、相互間的關係來闡明一定的人生哲理,而物的特性、相互間的關係在描寫中都呈顯性特點,只要能發現歸納並能結合人生,作答時就輕而易舉了。

具體過程是:閲讀理解文章題目——閲讀文章——看清文章後面的試題——按試題要求回頭有重點地再看原文——答題。文章要看兩遍或以上。尤其是開頭和結尾。

標籤: 現代文 答題 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sh/kepu/n05eg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