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大道之行也》讀後感

《大道之行也》讀後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道之行也》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道之行也》讀後感

《大道之行也》讀後感1

“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是出自西漢戴聖輯錄、編纂的《禮記·禮運》中的《大道之行也》裏的句子,句子的意思是使人人都得到社會的關愛。

兩千多年前的人們就構想了美好的大同社會,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社會生活的嚮往。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老人的晚年生活,中年人應有的作為,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以及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時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和殘疾人生活的關注和思考。這是大同社會的一個基本特徵。兩千多年來,人們一直為實現這樣的社會生活而奮鬥着,奮鬥着……社會主義新中國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新的希望,人民是社會主義生活的主人,社會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各個階層的人們的生活水平都逐步提高了。各種慈善機構相繼成立了。如老年人協會,(還有養老院)、孤兒院、殘聯協會等等,使“人人都得到社會的關愛”的'思想逐步得到落實。這是令人高興的事。因為它充分反映了社會的發展,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但是,就在社會主義公德正在得到認同和頌揚的同時,卻正遭受一些人的褻瀆。

一次,我到縣城去玩。在餐館吃午飯時,碰到了這樣的一件怪事:一個老奶奶從門外走來,老闆説:“老奶奶又來了,真是小豬兒好賣,天天來呀”!接着是招呼老奶奶坐下,連忙給老奶奶打來飯菜,讓老奶奶吃。因為老奶奶是壯族,老闆用漢話告訴我們幾個賓客,老奶奶有四個兒子,四個兒子都很有錢。分家後,老奶奶輪流着跟四個兒子住,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可是卻讓老奶奶成了無人供養的人。為什麼呢?因為在老大家住,還差四五天才滿一個月,可老大就叫着讓老二接走。這到沒什麼,最讓老奶奶受不了的是,每次讓老奶奶吃飯,湯湯渣渣就是一碗“咚”地,砸在老奶奶的面前,説:“來,吃飯!”。老大如此,老二老三老四也是這樣。

老奶奶邊吃飯邊用壯族話對老闆表示感謝,説沒有老闆了,她可能就活不成了。老闆用漢話給我們説,他沒有母親,老奶奶就是他的母親,他要做老奶奶的兒子。我聽了老奶奶的遭遇,停了老闆的話,心裏有一股激流在湧動,眼睛濕潤了。臨走時,那個老闆又説:“只要老奶奶一要錢,他就給,每次都是五元”。我在想,自己的兒子為什麼不供養自己的老人,而別人卻要供養呢?怪哉!

“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的得到體現?

《大道之行也》讀後感2

《大道之行也》它是選自《禮記·禮運》開頭部分裏的一段話,是儒家經典之一,是西漢戴聖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禮運,《禮記》篇名,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託名孔子答問的著作。主旨是闡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表達的是孔子在戰亂非常多的春秋時期,迫切希望有一個太平盛世的出現這一感情的吧?他認為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定能形成一個“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的一個“大同”社會.但在當時的戰亂時期下那個願望是不可能實現的!《大道之行也》可謂是當時政治上的最高理想;也是儒家的.理想社會或人類社會最高準則。

讀完本文理解了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國泰民安的理想狀態。文中孔子關於"大同"社會的思想。"大同"社會是夏以前的社會形態,過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為大同"的説法。由此可見,"大同"社會是以"五帝之世"的傳説為依據,經過加工提煉而後構想出來的一個理想社會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個合理的社會,以消除現實社會中的黑暗現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會源自於"五帝之世",同時又高於"五帝之世"。"大道"和"大同"都是當時人們頭腦中的理想境界,兩個詞中帶有明顯的理想色彩,寄託着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

本文從三個方面來説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的::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②人人都能安居樂業;③人人都珍惜勞動成果,卻毫無自私自利之心。表達了作者迫切希望出現一個太平盛世的思想感情。

《大道之行也》的中心觀點是:作者通過對自己理想社會的描寫介紹,表達出希望建立一個和平,安定,百姓安居樂業的社會的政治理想。

文章可分層理解第一層:是(第一句話)對“大同”社會的綱領性説明。第二層:是(第二至三句話)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第三層:是(第四句話)全文的總結語。

《大道之行也》中的理想社會不也是現今共產黨努力創建追求的最高理想社會嗎。真是期待真的有那麼一天,有這樣的一個社會。

《大道之行也》讀後感3

咱們傳統的聖人孔老夫子是個多愁善感的理想主義者,總能觸景生情,發思古之幽情,長歎生不逢時,公開申明自己的志向和追求,並竭力用實際行動去身體力行。可惜的是,我們的歷史,從來沒有向我們描繪孔老夫子非常富有人情味、非常鍾情浪漫的理想的形象,而我們所關注的,能激發我們的想象和激情的,恰恰是這個方面,而不是他老人家板着冷峻的面孔向我們説着之乎也者。

生在一個禮崩樂壞的社會當中,一個心性特別高潔,志向特別幽遠,內心情懷特別豐富,感悟神經特別敏感的人,不可能不從親身經歷的一點一滴的體悟中生髮出曠古的動人感歎。我們完全不必十分認真地以為孔老夫子心嚮往之的“大同”世界是歷史的真實,勿寧把它看作是一種類似於陶淵明的“桃花源”的理想境界。我們也不必信以為真地以為孔子描述的夏商周小康社會真的就是那種模樣,似可把它看作是一種主觀的體悟。

但是,這當中展現了一種理想境界同現實存在的鮮明對比,一種對人的`生存狀況的深切關注。核心是為公和為私,天真淳樸和陰險奸詐的強烈反差。在這種對比和反差當中,孔老夫子還沒有浪漫到完全不顧現實的地步:儘管生不逢時,沒有趕上“大同”社會,但“小康”也有可以值得讚美之處;現實雖然札崩樂壞,卻也有值得效法的楷模;社會雖然黑暗.畢竟也還有讓人欣慰的閃亮之處。

實際上,社會歷史的發展,自有其規則。生不逢時固然可歎,卻無法改變自己的真實處境,人們只能在不以自己意志為轉移的環境中進行選擇。再大而言之,從氏族部落的公有制向集權世襲的私有制的轉變,既是一種必然,也是難以用好與壞的簡單標準來評價的。

人作為羣居的社會動物,無論是公有制還是私有制;恐怕最要緊的還是要有一種公平合理的規則來制約人們的言行。這是從整個社會羣體的運行機制來説的。而從個人的角度説,風習則是重要的。人心是淳樸還是險惡,人倫關手是和睦還是疏遠,人們為公還是為私,對個人的生存狀態影響重大,不可不加關注.理想固然不可沒有,但在現實面前,是不可奉行“駝鳥政策”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1w0n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