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自在獨行讀後感(精選10篇)

自在獨行讀後感(精選10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自在獨行讀後感(精選10篇),歡迎大家分享。

自在獨行讀後感(精選10篇)

  自在獨行讀後感1

“聖賢庸行,大人小心”塵世上並不會輕易讓一個人孤獨的,羣居需要一種平衡,嫉妒而引發的誹扼殺、羞辱、打擊和迫害,你若不再脱穎,你將平凡,你若繼續走,走,終於使眾生無法趕超了,眾生就會向你歡呼和崇拜,尊你是神聖。神聖是真正的孤獨。這既是獨行的自在安寧也是獨行的推波助瀾,一步步促使着自己向前。

這是一本處處都透露着作者的特有的處世態度、人生哲學的著作。《捨得》一篇展現出作者對於世事的灑脱豁達,“不捨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舍小負之悲,得全勝之喜”。在《吃煙》一篇中,俏皮的一面也淋漓盡致;“煙是自焚身亡的忠義之士,卻不能讓與的”;“忙忙人生,坐下來幹啥?坐下來吃煙”,讓讀者為之莞爾,率真俏皮躍然靈動。此類感悟態度屢見不喧,於生活之中詮釋人生感悟,沒有道理的空乏,不見生硬的觀點。“世上的事,認真不對,不認真更不對,執着不對,一切視作空也不對,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如上山拜佛,見佛像就磕頭,磕了頭,佛像還是佛像,你還是你——生活之累就該少下來了”,透過作者的樸實精煉的文字,感受自在安寧的魅力,讓生活更加從容豁達。”

  自在獨行讀後感2

畢業後,就一直用過這個“思考前行”的名字註腳!想要做個不斷思考的智者,不停腳步的行者,可惜只做到一半

這本書的無意間、冥冥之中被挑中的,代表當下的一種訴求:有些孤苦、時而茫惑!用匆忙行者的速度挑戰沉穩智者的深度,總是有許多的衝突!

所以有時放縱、有時憂慮,有時焦躁。

四年時間,放慢腳步,學習思考,才慢慢入其門而不得道,開始感知生命、體味生活;茶器、花草、菩提、禪修、園藝、韻律、山水、石頭、樹藤、陶藝。成為雜家,是對還是錯,是好還是壞了?不知也不想知。

  自在獨行讀後感3

寫給每個孤獨的行路人,寥寥幾個字,可能是我買下這本書最關鍵的理由之一。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齲齲獨行着的,哪怕是整日生活在一起的親人,也有各自的悲歡喜樂,他不懂你的,你不懂他的。

看着這本書的每篇文章,都會發現許多小生活裏的大道理。書中很多的生活是我們不曾經歷過的,開篇裏描述母親的那一段文字,真切地描述了那時候獨自拉扯子女長大的母親的不易,仿若那架紡車正在我們耳邊響起,而我們是否也曾這樣注視過母親的細節,是怎樣把我們撫養長大。

這本書所講的是個人、是羣體、是生活中瑣碎的器物與文化的獨行,比如在“西大三年”這一章裏,“他數過,從宿舍到教室是五二四步,從教室到圖書館是三零二步……”這樣精確的數字,是一個人獨行時才會有的反應,是孤獨與小心翼翼的表現。

每一篇的文章都很有意思,關於父子、孩子、房子女人等等,作者總能裹以促狹之意來談這樣永不會過時的話題,也總是顯得十分有趣。“世上的事,認真不對,不認真更不對,執着不對,一切視作空氣也不對,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如上山拜佛,見佛像了就磕頭,磕了頭,佛像還是佛像,你還是你——生活之累就該少下來了”。平常心對待生活裏的一切,就像看客一樣,才不會累。

比較喜歡文章裏這樣的描述,《説孩子》篇裏,“一個家庭組合十年,愛情就老了,剩下的只是日子,日子裏只是孩子。”“人的心是一輩一輩往下疼的”。《説美容》篇裏,“戲比生活逼真,謊言比真理流行。”《五味巷》篇裏,“妻子依舊是乳,丈夫依舊是水,誰都是誰的俘虜;一個不笑,一個不走,兩個笑了,孩子就樂,出來給人説:爸叫媽是冤家,媽叫爸是對頭。”生活裏就是這樣平常的細節,才是大樂。

我們都在獨自孤獨着,但是我們又在這樣熱鬧的世界裏穿梭着。這樣的狀態並不矛盾,並不是所有時間裏都必須要維持孤獨的狀態,那種感覺是自己給的,自己要有自己的孤獨,自己的自在。

但是有種孤獨是無奈的,是被人“排擠”在外,看似生活在眾人之間,但是卻被眾人孤立。

在《人病》這一章裏,我看到了深深的共鳴,書中描述的是作者自己因為肝病導致被別人嫌棄,哪怕是他用過的東西也立馬被損毀。“當他們用滾開的熱水燙泡我的衣物,用高壓鍋蒸薰我的餐具,我似乎覺得那燙泡的、蒸薰的是我的一顆靈魂,我成了一個廢人,一個可怕的魔鬼了。”這樣的畫面讓我想起,曾經到親戚家做客時,親戚家就有人因為這樣並被隔離在團圓的餐桌之外,一個人獨自坐在旁邊,端着幾樣從大盤裏分出來的菜,默默地吃着,一言不發。那一刻,我覺得這樣的生活是孤獨的,難受的,像是被世界隔離,我不知道當事人是怎樣的想法,但至少在一個旁觀者看來,若是換做我,心裏是不太好受的吧。喜歡一個人獨處是一件事,但是人畢竟是羣居動物,離羣了還是會孤獨。

把一切有意變成無意,讓自己活得自在,哪怕是孤獨也要不虛此行。千萬不要變成“我是人間惆悵客”的那般噓籲感歎。

看完《自在獨行》的第一篇就滿滿地劃了許多喜歡的句子,可以以後慢慢的品讀,生活兩個字包含太多,一輩子也要看很多東西,怎樣的心態去觀察去對待,有些能在這本書裏可以找到,也能在書裏面讀到一種從容的感覺。

  自在獨行讀後感4

7月31日網購了五本書,8月1日就收到了。打算8月看完的。我是沒有多少看書時間的,和現在的大多數人一樣,覺得生活很累,沒有空閒擠出時間看書,有時間還不如”葛優癱“來的痛快。然而自己又願意找麻煩,長時間不看書心裏肯定生出煩躁來,在這炎炎夏日更甚。書彷彿有了生命,讀着讀着就像一位智者拂去了我心中的很多煩惱,於是也不覺得抽時間看書是個麻煩事了。

《自在獨行》是8月1日至8月5日上班路上在地鐵上看的,還有十幾頁沒看完就利用這個週日的中午讀完了。

凡是兒時生活在有山有樹有水的地方,都可一觀這本書,似有回到童年的感覺。

貼上目錄給大家參考,願君會喜歡此書。喜歡更多的人加入讀書的大家庭來。

  自在獨行讀後感5

因為前段時間,在亞馬遜暢銷書單裏這本書排名第一,於是我就從圖書館裏借來看看。

整本書以隨筆的形式記錄身邊的大事小事、大物小物。

在論事議事篇裏,作者對身邊的事情思考的比較多,也經常有自己獨到的觀點,比較有個性,有的觀點也與別人的觀點大相徑庭。而在寫人寫物和遊記等記敍篇裏,作者想象力豐富,感情真摯,無不凸顯出作者文學功底的深厚。

而在每一章裏,前面的幾篇文章質量都還不錯,到了後面幾篇就有點湊篇數湊頁數的嫌疑,質量有所下降,無非是一些碎碎念,或者再重複一下前面文章裏已經説過的觀點之類。我想這就是我沒有打5星滿分的.原因。但畢竟我們讀的是隨筆集,也不能要求文字質量堪比散文,所以我覺得在零碎的閒暇時光裏,給自己沏一杯茶,一個人坐在桌前不被打擾,讀上一兩篇打消時光,感覺甚好。這種感覺可能就正是《自在獨行》給我的感受吧。

  自在獨行讀後感6

得這本書起初是看到賈先生的文字,觸動了我。作者對孤獨的闡釋,使人內心寧靜,新生淡淡暖意。

作者講述從小的生活環境和風土人情,古樸自然,對家中物的鐘愛猶若至寶,每每感歎作者辭藻可愛華麗,使人深感體會,感同身受。

在獨處的時光裏,作者感受到的生活細節唯美舒服,使人身臨其境,説到秦腔和在商洛的人文環境,好像已經穿越到作者身邊一起感受一樣,這種用藝術的心情去生活需要去慢慢培養,生活中是不缺少美的,至少缺少發現美。

看完這本書,有通透之感,所謂孤獨,人就是孤獨的來的,孤獨是一杯淡淡清雅的茶,細細體會品第一泡的苦澀,第二杯的醇厚,第三杯回甘。

孤獨似年輪,遇到好日子愉快的成長,趕上風雨滿滿蓄積內在力量,作者對人生,對孤獨用身邊的物化作了一粒VC片,酸酸甜甜的,滴水無痕的治癒了我。

我雖看似淡定從容,實則內心焦慮不安,第一個目標達到後,茫然不知所措。

生活中目標方向是一定要清晰的,這非常重要,在無目標的時候,每日生活索然無味,如同行屍走肉,邁向目標,分階計劃是每日每月所要具體體現的,日子是一天天過的。

説到這裏感覺過生活似在經營企業般套路。

多去感悟,多發現生活中的美麗可愛,生活將妙不可言,感恩今天無病無災,生活美滿。

很久沒有打開微信健步了,今天第一天就得了第一名,一萬九千多步。

  自在獨行讀後感7

從未想過,一部散文,能讓人在讀第一段時就深感震撼,讀了兩三頁時就濕了眼眶。

"如今,我一聽見‘嗡兒,嗡兒’的聲音,腦子裏便顯出一彎殘月來,黃黃的,像一瓣香蕉似的吊在那棵榆樹梢上;院子裏是朦朦朧朧的,露水正順着草根往上爬;一個灰髮的老人在那裏搖紡車,身下墊一塊蒲團,一條腿屈着,一條腿壓在紡車底杆上,那車輪兒轉得像一片霧,又像一團夢,分明又是一盤磁音帶了,唱着低低的無窮無盡的鄉曲……"多麼美麗的句子,韻意悠長,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感情和心緒。

"一看見她那凸起的顴骨,就覺得那線是從她身上抽出來的,才抽得她這般的瘦;" "尤其不忍看那跳動的線團兒,那似乎是一顆碎了的母親的心在顫抖啊!"多麼細膩的孝子!在本應大大咧咧、胡攪蠻纏任性而為、滿身是泥的年紀,還是孩童的作者對身邊絕大部分人熟視無睹的事物竟擁有如此細膩入微的感知,何其珍貴,又是何其讓人心酸。

正如作者的母親説的:"咳,孩子,你還不該這麼懂事的呀!"

父親被文革,母親日夜紡織,天災欠收,母親只撇稀飯上的湯喝,父母同甘共苦的愛情,長子輟學掙錢填補家用照顧弟妹,母子情深,長子自學成才……所有催人淚下的俗套的故事竟都匯聚到這篇小小的散文中,僅對自己生活中熟見的場景的描述,已讓我感動得心中只剩下柔軟。

我想貧窮和困苦中,並不缺乏幸福吧。

  自在獨行讀後感8

像是打開一個新的世界,這樣的鄉村,這樣的學校,濃濃的黃土氣息,濃濃的舊中國北方鄉村味道。我似乎都能看到,我的面前,站着一個剛從古老的祠堂教室出來滿身滿臉都是黃土的孩子,嘴的上方正一長一短地掛着兩條鼻涕,就差那麼一點點,就要流到嘴巴里去了。也許他還會試探性地伸出一點點舌頭尖兒舔上一舔,嗯,似乎味道一般,繼而一臉平靜地跟繼續小夥伴們溜土坡、潛水塘去了,絲毫不認為舔鼻涕是什麼讓人難為情的事,留下我站在原地,愣愣地,有點驚訝,有點想笑,嘴角不知覺就上揚了,心裏只覺得可愛和温暖。

雖然我和這孩子一個在北方,一個在南方,我們的童年連周圍的樹木和小動物都完全不同呢,但我也試探性的舔過鼻涕,嗯,味道確實一般。

因此,又覺得像是這個世界我已熟知,我們的童年有着許多類似的地方。至於周圍景色,電影中書中已無數次見過這些場景,在北方讀書的幾年,也已熟悉北方的環境,但舊時的農村畢竟不同吧,而我當年在寧夏的黃土高原上看到的那些孩子,已經深深刻在我的腦海裏。那個貧窮的地方,曾在我的夢境裏無數次的出現。我想再去一次。

那個童年的啟蒙老師,皮膚白皙聲音好聽的女老師,也許還有些胖,正是我的夢想呢,心中滿是對孩子的愛,敢於承認錯誤,心思細膩,包容孩子的過錯並不吝大力表揚,引導孩子不拘一格敢於打破成規,在孩子的關鍵期給他們一個温柔而堅定的助力,就如那隻為作者珍藏的禿了的毛筆。

遇到這樣的教師是幸運的,而我,想成為多幾個人的幸運。

  自在獨行讀後感9

獨行是一場心靈的隱居,即便你認為自己是孤獨的,也是可以自在的。

豆瓣好書排名第一的《自在獨行》出自賈平凹先生筆下。

是賈平凹先生的一本散文集,他在這裏談感情、聊愛好、述人生、品社會、講禪悟,筆法灑脱,情感細膩,娓娓道來。談感情,細膩柔軟;聊愛好,萬物勿志;述人生,包羅萬象;品社會,有聲有色;講禪悟,持靜守神;言而總之,“長河落日圓”、“悠然見南山”是對此書最好的詮釋。

書中最讓我為之動容的是開篇,談他的母親,閲讀之時,數度潸然淚下,對於母親,賈平凹打心裏佩服和敬仰。一個典型的西北女人的形象,更是中國千萬母親高大形象的化身,孱弱的身子裏面透出的是倔強、堅強、堅韌的性格,在賈先生的筆下展現得淋漓盡致,“為了讓他有書可讀,日夜搖着紡車,日子窮但思想不能窮,窮生活但不能窮孩子”,很難想象這是一個沒有文化的普普通通的舊社會小腳女人的思想,不能不讓任何一個讀者都會產生由衷地欽佩。賈平凹先生寫母親,心是軟的,字是潤的。

賈平凹的獨行世界,大有“雨打芭蕉、閒庭信步”的灑脱,當然,活得真叫一個自在!

  自在獨行讀後感10

《自在獨行》是賈平凹先生的作品,這本書寫情感、聊愛好、談社會、説人生。有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得趣味。書中的內容豐富,需要慢慢去品味。看似平淡無奇的文字,卻總能直擊內心的深處,讓人回味無窮。

自在,道家指無所達致,自然而然存在的狀態。自在,在現代漢語裏描述的是一種身心舒暢,無拘無束的生活狀態。賈先生也喜靜,但喜歡熱鬧,只是先生的熱鬧並不是燈火燦爛,而是內心的安寧與獨行的自在。害怕被打擾,並不是因為怕與人接觸,而是因為內心的寧靜,能帶給人的遠比喧譁和嘈雜要多。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總能一個人思考很多事情,也能想明白很多事情。對於匆匆的路人,賈先生的這本書只是附庸風雅的玩物,但是對於生命的行者來説,卻能讓他們懂得孤獨的真義。

文集中有一篇散文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叫做靜虛村記。故事的背景大概是賈先生為了尋找一個“安寧”之處,來到鄉下,借租農房,並在此居住,過着幸福自得的生活。如今這個社會,找熱鬧的地方容易,尋清淨的地方難,於是賈先生便退隱了“田林”,有種陶淵明的味道。“退隱”並不是為了避世,而是為了尋一個清淨的地方安心寫作。城市的喧囂和“打擾”總是讓人很難靜下心來寫作,這種感覺就好像你正準備熟睡,結果隔壁傳來如雷般的噪音,這樣的環境下誰又能安穩的入睡呢?所以現在城市的周邊才出現了那麼多的農家樂,大夥兒週末去農家樂,並不是去體驗農家的生活,而是尋一個清淨地,遠離“打擾”。

可見“打擾”是多麼的讓人深惡痛絕。回想童年時,快樂是相當簡單的,一顆糖就可以高興一整天了,身邊也有很多相當年齡的小夥伴一同玩耍,快樂是不可言語的。長大後大家都有了工作,聚在一起就相當困難了,因為我們都得努力的工作,所以每次相聚,我都會相當珍惜。特別是説起小時候大夥兒一起幹過的“傻事”,我們都會捧腹大笑。這就是快樂吧。

願我們每個人都做一個自在獨行的勇者。

標籤: 讀後感 獨行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94qg6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