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薦]《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3篇

[薦]《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3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約星期二》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薦]《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3篇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

當我終日忙碌,在生活的風雨裏疲於奔命;當我恐於衰老、畏懼死亡,在戰戰兢兢中迷失方向,莫里老人總會在書香氤氲裏款款走來,讓我由疲憊困惑、心悸沉寂歸於平靜.

讀完這本《相約星期二》已過了餘日,那些文字卻依舊像漸漸彌散的芬香,久久駐留在心房,帶給我温暖的感動。書中講述一位名叫莫里的教授不幸患了絕症,步步為營,生命的燭光即將熄滅。病重期間,莫里與來看望自己的學生米奇·阿爾博姆相約,要為米奇在每週星期二上一堂課,課程關於人生。其中莫里老人談到生活,他詮釋了一生的真理,使人透徹又沉思。

我們曾經認為的一切艱難、坎坷,一旦釋然便晴空萬里。莫里老人面對死亡那份從容、鎮定與適應,使人無法不對這個甚至無法行走的老人肅然起敬。“當你在牀上時,你是個死人”“我的意識還活着......我成了宇宙的一部分”甚至“千萬別把我燒過了頭”。一個承受痛苦,被絕症一點點侵蝕的人對生活如此樂觀,這正是莫里説過的“最難的事”——與生活講和。他最終做到了。他雖在無盡疼痛與折磨中度過,但他擁有過愛,擁有過青春,也擁有過一切正常人擁有的東西,他已釋然,所以他並不羨慕健全的人。每個人亦可以做到放寬一切,仔細想想,我們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不如意,是否只像蠶繭外薄薄的絲衣——看似是牢不可破的囚籠,其實只需輕輕一下便可輕易化解?

什麼是我們夢想中完美的一天?與莫里老人比起來,我們是在上帝的寵幸中誕生的孩子,不應再對這無比美好的.一切無止境地進行物質索求,闊氣的豪宅,嶄新的鈔票,高檔的晚宴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學着試着去追求內心深處真正的幸福,在自然的懷抱裏講和吧,不是平庸倒退,而是一種幸福的境界。“早上去散步,去健身房,與朋友共進晚餐,晚上去跳舞。”莫里想要的“完美的一天”讓人不免吃驚。現在,你驚訝的同時,請好好質問自己。在這裏,莫里老人所陳述的生活的追求,每個人學了一輩子,但沒有人全部理解。學得多的人總是快樂的,他們會很享受、滿足而不奢求。奇怪的是,幾乎所有人都只會在生命最後一刻看開一切,認為自己生而有幸。這大概是面對死亡,一切都太渺小了,一切都可以看得不那麼重,或許真實的生活不需要金玉其外的華麗彩飾,簡簡單單的快樂足矣。

這個故事,這些課,這段話,都是生命的樂章在彈奏,是靈魂牽出了漣漪。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一堂人生課,它們在紙上的厚度莫非太重,重到誰都無法承擔。每當我將目光灑落在素雅的封皮上,心靈便會被洗滌一次。甚至想忘記繁重的學業,拋棄生活的煩惱,再次拿起這本曾帶給我感動與感悟,透徹與深刻的書,再次與莫里,與米奇一起上的一節人生的必修課。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2

看完最後一個字,我沉默了。惲晨問我“有什麼感想?”我沒有回答他。因為我不能對花幾個小時時間讀完的一個老人用78年的經歷和感悟講述的人生品頭論足。我只是在不停的問自己,如果死亡降臨到我的身上,我會平靜的接受並坦然的享受死亡的過程嗎?我有資格在死亡來臨之前微笑着對後人談論愛情、婚姻、衰老、恐懼、原諒、遺憾、金錢與永恆嗎?很多人在讀完這部寫實小説後感動的流下眼淚。但我沒有,真的。我的每一根神經都僵硬着,我的'胸部有些疼,我想説點什麼,但又不知道該説些什麼。

這些天心臟又不好了,睡覺的時候總是夢見死去的親人,我有些迷茫。聽人説夢見死去親人並且與其親熱是死去親人在召喚你的靈魂,我想,是不是我的生命就快走到盡頭了?我也想到過我死後的事情,想象過哪些人蔘加了我的葬禮,想在臨終前告訴我的親人們不要給我買壽終人專用的衣服,要給我穿平時最愛穿的舊衣服,我想讓我生前的樣子留在親人們的腦子裏,讓他們感覺我跟活着的時候一樣。但我沒有想過可以對他們説“別把我燒過了頭”這樣的話。

從前我也曾認認真真的想過人生,想過如何走好這一生,也試探着寫一些短小的有關人生感悟的小文章,但看完了這本書,我感到我對人生的認識實在是太淺薄了,面對人生的態度實在是太偏頗了。

莫里·施瓦茨社會心理學教授,在得知自己身患絕症之後,用十四個星期二的時間給自己的學生上了最後一堂課。他在牢獄般的病榻上思索人生,告訴人們該怎樣面對生活,他用自己的痛苦和生命寫下了不朽的箴言。

“給予別人温情、給予他人你應該給予的東西、接受現實、學會滿足、超越自我、原諒別人”這些從前我們一直掛在嘴邊的話,從即將死亡的一個老人嘴裏説出來,分量一下變得沉重起來,它們像石頭一樣壓在我的心上。

莫里是在自己的家裏,在病榻上講課的,聽課的學生只有一個米奇·阿爾博姆。説是講課,不如説他們是在共同談論生活的意義。內容包括談論世界、談論文化、談論衰老和恐懼、談論金錢和婚姻。但是,我更感覺他們談論的主題就是一個字“愛”因為有了愛,才有病榻上的最後一課,才有討論的眾多內容。是愛讓這位老人窮盡一生去做對別人能有所幫助,他認為有意義的事,直到他生命的最後時刻。

《相約星期二》它不是一本書,它是一部人生。我是在昨天讀完它的,昨天是星期三,與他們相約的日子晚了一天。我想,這部人生箴言讀一次不行,要經常不斷地讀,也應該像他們當初的約定一樣,每週二讀一次,讓莫里的聲音連綿不斷的延續下去,好好想一想為什麼過去我們總是索要的多,給予的少。想得多,做得少。説得好,做不好。好好想想,該如何去“愛”。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3

這裏講的是一個非常真的故事:年逾七旬的社會心理學教授莫里在一九九四年罹患肌萎性側索硬化,一年以後不幸去世了。作為莫里早年的得意門生,米奇在老教授惡病纏身的十四周裏,每週二都上門陪伴着老師,聆聽他最後的教導,並在他死後將老師的教導彙集成了一本令世界矚目的文集,冠名《相約星期二》。

作者米奇·阿爾博姆是美國著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還著寫了一本在全球熱銷已達五百萬冊的小説《你在天堂裏遇見的五個人》。對於他來説,與恩師“相約星期二”的經歷則是另一個重新審視自己、重讀人生必修課的機會。這門人生課不僅震撼着作者,也憑藉着作者的妙筆,感動整個世界。本書在全美各大圖書暢銷排行榜上停留四年之久,被譯成包括中文在內的三十一種文字,成為近年來圖書出版業的奇蹟。

讀這本書之前,在自己的心裏也鬥爭了很久。畢竟因為書的封套上那麼鄭重其事地寫道“作家餘秋雨推薦”,於是,很怕這本書會像餘先生的書一樣,讓人深感是那樣的正經,那樣的正襟危坐。還好,對於我自己的感受而言,有關生命、死亡的書,只要有真正的感悟,那就總會有吸引人的地方,總會讓我明白到人生的意義,總會讓我深感其所表達的內涵之處。

一位身患絕症纏綿病榻的老教授,面對死亡,他會想到些什麼?這也正是真本書吸引人以及耐人尋味的地方。而在書中,他並不是那種與死神抗爭的`鬥士,他只是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一生,他只是淡淡地告訴我們,競爭並不是人生唯一的目的,第一隻有一個,那麼就做第二又怎樣?他覺得如若悲傷襲來,無須退避三舍,而恰恰應該盡情體會個中滋味,細細品嚐後再棄之一旁,方能真正超脱……也許這些並不太新鮮,甚至不太“與時俱進”,可是讀完整本書後,你才會理解,其實他重新審視的是人們公認的從不多加思考的標準,而我們仍然在這樣的標準下,渾渾噩噩地鬥志昂揚地生活着。作者米奇一直與教授相伴,聆聽他的內心,也思索着自己的生活,所以,書中還有他的瑣憶和隨想。

讀這樣的書,總會讓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想起角落裏那落滿灰塵的畫筆,想起很長時間沒打電話聯絡的朋友,想在秋日的陽光下從容地坐一會兒眯一眯眼睛,想離開現在固定、緊張、忙碌如陀螺的生活……不過,合上書,就像關閉了一扇窗,日子還是一樣滴滴答答地走下去。老人説“當你學會了怎樣死,你也就學會了怎樣活。”

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看看究竟自己想要的,自己需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是非一定要做到某種所謂的程度才是我們人生所謂的追求,好好的生活,好好的體味人生,難道就不是一種很好的追求嗎?看完這本書,結合自己的實際,我們將會得出屬於我們自己的答案,讓我們一起“相約星期二”吧。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4

那裏講的是一個十分真的故事:年逾七旬的社會心理學教授莫里在一九九四年罹患肌萎性側索硬化,一年以後不幸去世了。作為莫里早年的得意門生,米奇在老教授惡病纏身的十四周裏,每週二都上門陪伴着老師,聆聽他最後的教導,並在他死後將老師的教導彙集成了一本令世界矚目的文集,冠名《相約星期二》。

作者米奇·阿爾博姆是美國著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還著寫了一本在全球熱銷已達五百萬冊的小説《你在天堂裏遇見的五個人》。對於他來説,與恩師“相約星期二”的經歷則是另一個重新審視自己、重讀人生必修課的機會。這門人生課不僅僅震撼着作者,也憑藉着作者的妙筆,感動整個世界。本書在全美各大圖書暢銷排行榜上停留四年之久,被譯成包括中文在內的三十一種文字,成為近年來圖書出版業的奇蹟。

讀這本書之前,在自己的心裏也鬥爭了很久。畢竟正因書的封套上那麼鄭重其事地寫道“作家餘秋雨推薦”,於是,很怕這本書會像餘先生的書一樣,讓人深感是那樣的正經,那樣的正襟危坐。還好,對於我自己的感受而言,有關生命、死亡的書,只要有真正的感悟,那就總會有吸引人的地方,總會讓我明白到人生的好處,總會讓我深感其所表達的內涵之處。

一位身患絕症纏綿病榻的老教授,應對死亡,他會想到些什麼?這也正是真本書吸引人以及耐人尋味的地方。而在書中,他並不是那種與死神抗爭的鬥士,他只是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一生,他只是淡淡地告訴我們,競爭並不是人生唯一的目的,第一隻有一個,那麼就做第二又怎樣?他覺得如若悲傷襲來,無須退避三舍,而恰恰就應盡情體會個中味道,細細品嚐後再棄之一旁,方能真正超脱……也許這些並不太新鮮,甚至不太“與時俱進”,但是讀完整本書後,你才會明白,其實他重新審視的是人們公認的從不多加思考的標準,而我們仍然在這樣的標準下,渾渾噩噩地鬥志昂揚地生活着。作者米奇一向與教授相伴,聆聽他的內心,也思索着自己的生活,因此,書中還有他的瑣憶和隨想。

讀這樣的書,總會讓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想起角落裏那落滿灰塵的畫筆,想起很長時刻沒打電話聯絡的朋友,想在秋日的陽光下從容地坐一會兒眯一眯眼睛,想離開此刻固定、緊張、忙碌如陀螺的生活……但是,合上書,就像關掉了一扇窗,日子還是一樣滴滴答答地走下去。老人説“當你學會了怎樣死,你也就學會了怎樣活。”

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看看究竟自己想要的,自己需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是非必須要做到某種所謂的程度才是我們人生所謂的追求,好好的生活,好好的體味人生,難道就不是一種很好的追求嗎?看完這本書,結合自己的實際,我們將會得出屬於我們自己的答案,讓我們一齊“相約星期二”吧。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5

這是一本打開後不想放下的書,這是一本看完後還會再次想翻閲的書,一本讀了一遍還想再讀一遍的書,是我讀後感到頗受教益的書。

莫里,社會學教授,他身患絕症,因為一家電視台的“夜線”節目採訪,被他十六年前的一位學生,當今的作家、記者米奇偶爾看到,學生匆匆趕來看望即將離世的老師,而老師則宣佈要給這位學生上最後一門課,每星期一次,時間是星期二。這十四堂課中, 涉及到愛情,工作,社會,年齡,原諒,以及死亡。

讀完後,對我觸動很深。我時常在想:生活的意義是什麼?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最有價值的?

當死神離自己越來越近的時候,莫里教授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對我們娓娓道來。

臨終的前幾天,他與學生討論,如果他的生命還有一個完全健康的一天,他會做什麼:

“早晨起牀,進行晨練,吃一頓可口的。有甜麪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後去游泳,請朋友們共進午餐,我一次只請一兩個,於是我們可以談他們的家庭,談他們的問題,談彼此的友情。“然後我會去公園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麗的小鳥,盡情地享受久違的大自然。“晚上,我們一起去飯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麪食,也可能是鴨子——我喜歡吃鴨子——剩下的時間就用來跳舞。我會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後回家,美美地睡上一個好覺。”

這樣的`一天,對於我們正常人來説,也許就是一個平凡的一天,但是,對於生命垂危的莫里老人來説,在死亡面前才真正懂得了與生活講和。

莫里教授説:“人意識到會死,看問題的眼光也就不一樣了,更珍惜活着的生活”。

學會了死,就學會了活。

“如果早知道面對死亡可以這樣平靜,我們就能應付人生最困難的事情了。”

什麼是人生最困難的事?學生問。

——與生活講和

一個平靜而有震撼力的結論。

莫里教授説:“死亡是一種自然,人平常總覺得自己高於自然,其實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罷了。那麼,就在自然的懷抱裏講和吧。”

正如《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書的作者弗蘭克爾所説,“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在莫里看來,只要明白了什麼是真實的需要,就會走向關愛和奉獻。他在最後的課程中一遍遍重申:

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於人,並去接受愛。

在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產生一種愛的關係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我們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並沒有給予你這種東西。

要有同情心,要有責任感。只要我們學會了這兩點,這個世界就會美好得多。

你要使生活有意義,你就得獻身於愛,獻身於你周圍的羣體,去創造一種能給你目標和意義的價值觀。

我想,生活的意義不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可,我們都應該要為自己而活。不要辜負你活着的每一天,這是你人生的目的。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6

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

-題記

米奇和大部分人一樣每天忙於枯燥的工作中,如果不是偶然調換電視頻道,看到一擋節目,他的生活可能會繼續下去。那檔節目的嘉賓竟是十幾年前與自己相約再見的教授-莫奇。當得知莫老患上AlS時間不多時,他去找了教授。從他們相擁那刻起,時間為十四周的必修課,上課鈴聲便已敲響。他們相約在每個星期二見面。莫里説:“我們都是星期二人”。課堂上不需要課本,但討論的題目很多。設計到愛情、工作、社會、年齡、原諒,以及死亡。這堂課親切、嚴和、幽默。莫里老人對死亡的理解也令人敬佩。

莫里老人逼視着自己如何一部分一部分的衰亡。這比死亡殘酷的多。他不能動,活着全靠別人幫忙。他是怎樣對待的呢?對別人的照顧開始覺的不便,但又很快釋然了。他説:“我感覺到了依靠別人的樂趣,此刻當他們替我翻身,在我背上塗擦防止長瘡的`乳霜時,我感到了一種享受。當他們替我擦臉或按摩腿部時,我同樣覺得很受用。我會閉上眼睛陶醉在其中。一切都顯得習以為常了。就像回到了嬰兒時期。有人給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們都有當孩子的經歷,它留在了你的大腦深處。對我而言,這只是再重新回憶起兒時的那份樂趣罷了。這種心態足以化解一切人生悲劇。他還説:“你就應懂得一個道理,拒絕衰老和病痛,一個人就不會幸福。正因你終究會變老的。”當下,青年人揮霍青春,中年人攬鏡自悲,老年人追悔莫及,這一切不過都是在浪費時間生命而已。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是用心去感受不同的階段,不同階段下的美好事物。就算衰老已經在不遠處等你,就算病痛已經纏上你,你都有權享受幸福和快樂,而不是誠惶誠恐的度過餘生。

我們的人生總在不停的奔波當中。上學、就業、升職、結婚、生子、創業、賺錢,太多的羈絆使我們感到勞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需要,大多數人都毫不懷疑這一點。但是莫里老人告訴我們:這不是需要而是想要。他説:“擁有的越多越好,錢越多越好,財富越多越好,商業行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們反覆地對別人這麼説—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認為這是真理。大多數人都會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方向。簡單來説,我們總落入他人的圈套,超出自己能力之外買的東西是你的需要還是品牌圈套;追逐名利不擇手段是你的需要還是世俗的脅迫。最快樂的是人而不是神。只要你肯,你就可以摘下面具。放鬆別人,放飛自己。

莫里選擇了在他昏迷後第一次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候停止呼吸。他走了,走的令人心痛。我堅信他是有意識這麼做的。他想安寧的離去,就像安寧的活着。我仍記得他説的那句話:“只要我們彼此相愛,並把它珍藏在心裏,我們即使死了也不會真正的消亡,你創造的愛依然存在着,所有的記憶依然存在着,你仍然活着,活在每一個你觸摸過,愛撫過的人心中。”

而這門課,還在繼續。你説,我聽。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7

《相約星期二》是米奇·阿爾博姆(美國著名作家、記者、劇作家、廣播和電視節目製作人、音樂人)撰寫的一本廣受好評的暢銷書。

書中的社會學教授---莫里·施瓦茨是作者曾經的大學老師,他已年邁,罹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漸凍症),已走到人生的末途。在他接受一家電視台採訪時,被他十六年前的學生米奇·阿爾博姆偶然看到,於是學生匆匆趕去探望即將離世的老師,而老師則宣佈要給這位學生上最後一門課,每週一次,上課時間為星期二。這門課持續了14個星期,直到最後一堂課---葬禮。莫里教授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光裏坦然講述着他關於世界、感情、婚姻、家庭、文化、衰老、遺憾、原諒、死亡等問題的思索與看法,在老師謝世後,學生根據老師的遺願將“聽課筆記”整理出版,於是便有了這本《相約星期二》。

整本書沒有華麗的辭藻、雖難免有些許道別的悲哀,但卻沒有過分的煽情,沒有絲毫的壓抑。作者一邊回憶着大學時代與莫里的師生相處片段,一邊記錄着莫里逐漸被疾病吞噬的生命的最後時光。一個星期又一個星期,死神一步步向莫里逼近,但這位老人沒有恐懼、沒有自憐、沒有惶然無措、沒有將目光僅盯住自己,他是那樣的坦然與平靜,在生命最後的時刻將一生的智慧毫無保留地講述出來,用最後的温情指引着他所愛着的世人,正如他自己説的“人們把我視為一座橋樑......我已經踏上了最後的旅程---人們要我告訴他們該怎樣打點行裝。”

掩上書,我彷彿看到了莫里,他雖然被疾病禁錮在軀殼之中難以活動,但他卻一直面帶微笑,蒼老的眼睛因智慧而閃爍,他語音低沉,娓娓訴説:

“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與人,並去接受愛”

“如果沒有家庭,人們便失去了可以支撐的根基”

“我屬於任何一個年齡,直到現在的我。我不會羨慕你的人生階段---因為我也有過這個人生階段”

“錢無法替代温情,權力也無法替代温情......它們不能使你感到滿足,真正使你滿足的是給與他人你應該給與的東西,比如時間、關心、陪伴......”

“愛情和婚姻還是有章可循的:如果你不尊重對方,你們的關係就會有麻煩;如果你不懂怎樣妥協,你們的關係就會有麻煩;如果你們彼此不能開誠佈公地交流,你們的關係就會有麻煩;如果你們沒有共同的價值觀,你們同樣會有麻煩......婚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你沒去嘗試,你就會失去很多很多”

“我們不僅需要原諒別人,我們也需要原諒自己......原諒自己應該做而沒有做的'事”

“死亡終結了生命,但沒有終結感情的聯繫。只要我們彼此相愛,並把它珍藏在心裏,我們即使死了也不會真正的消亡。你創造的愛依然存在着。所有的記憶依然存在着。你仍然活着---活在每一個愛你的人的心中”

......

或許,當我們能夠真正地體悟這些的時候,我們也能夠坦然地應對人生中最困難的事情了吧,那就是----“與不完美的生活講和”。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8

即將進入而立之年的我,還是幸福的。奶奶健在,八十多歲;外婆健在,身份證上顯示一百零二歲,身體硬朗,行動自如;雖然爺爺中風五次,無法自理,但能勉強站立,用肢體表達情緒。小的時候雖然經歷了外公去世,很清晰記得當時的場景,我知道死亡離我們其實很近,但卻未曾想過自然死亡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我會如何去接受。經歷過死亡的人也無法述説,而瀕臨死亡的人,或恐懼,或孤獨,或病痛纏身,或無法言語,沒有多少人能夠給我們講述走向死亡的感覺。《相約星期二》,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給我們上了一堂人生課。

本書以一位患了ALS(霍金教授也患此病,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的大學教授莫里給記者學生米奇佈置作業為開端,以老師的書房為教室,以老師的身體狀況為時間軸,每週二約訪,最終以葬禮為畢業典禮,開設了十三節哲學課,談論的話題包括:世界、自憐、遺憾、死亡、家庭、感情、對衰老的恐懼、金錢、愛的永恆、婚姻、文化、原諒,以及完美的一天。

“你總是要死的。這不取決於你對自己怎麼説。”變老,是目前人類無法避免的自然現象。但從古代中國的煉丹修仙,到現在採取各種青春常駐的手段,人們都想違背或減緩這一過程,不願接受它。“我樂於接受老。隨着年齡的'增加,你的閲歷也會更加豐富。衰老並不是衰敗,它是成熟。接近死亡並不一定是壞事,當你意識到這個事,你會因此而活得更好。

一旦你找到了生活的意義,你就不會想回到從前去。你想往前走。你想看得更多,做得更多,你想體驗六十五歲的那份經歷。如果你一直不願意變老,那你就永遠不會幸福,因為你終究是要變老的。我不會羨慕你的人生階段——因為我也有過這個人生階段。”接受和坦然,使得我們的時間反而變得更有價值。地球村使得我們已經沒有了白天和黑夜,貌似只有“你死我活”。在分秒必爭的互聯網“風口”時代,慢下來就好像等於死亡。在這個機會稍縱即逝的時代,我們能否把握住自己內心的那點從容,自己控制住節奏?每每重新翻閲這本書,都會讓我的心和時光瞬間慢下來。

“如果給你最後健康的二十四小時可,你會想去做什麼?”要我們回答這個問題,就好像問我們“假如有十個億,你會怎麼用?”與“假如只剩六百塊,你會怎麼用?”往往只有在場景真實到我們思想可以量化的後者,我們才會仔細斟酌每一塊錢的價值一樣,擁有幾十萬個小時的我們從未曾置身於真實的最後二十四小時,我們很難想象。假如不是金錢,而是時間,作為我們交易的貨幣,我們很多想法會不會改變?時間是上帝賜予最公平的禮物,每天都有且只有二十四小時,但我們卻更願意為金錢而努力,去透支未來的時間存儲,直到失去健康甚至死亡。控制慾望,在紛繁複雜燈紅酒綠、市場創造慾望的當下尤為重要。

整本書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雞湯,但花一個小時讀完這本書,我從時間的奴隸,回到人生的主人。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9

Albom(米奇·阿爾博姆)是美國著名專欄作家以及電視評論員,這本書是由他與昔日的大學教授Morrie(莫里)的談話整理而成。作者在大學時期曾經是教授的得意門生,在畢業後因為忙於事業而多年沒有與昔日好友和教授聯繫。偶然的一天作者在電視上獲知Morrie得了一種嚴重的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已經時日無多。於是他在老教授生命的最後時光裏的每週二去登門拜訪他,話題涉及衰老、原諒、婚姻、家庭、慾望、有意義的人生等諸多方面。

談論衰老。“我知道年輕也會是一種苦惱:矛盾、迷惘、不成熟、活着感到累......而且,年輕人還不夠明智。他們對生活的理解很有限,當人們在影響你,對你説使用這種香水可以變漂亮,或穿這條牛仔褲可以變得性感時,你往往就信了。其實那都是胡扯。要知道,衰老並不就是衰敗。它是成熟。隨着年齡的增加,你的閲歷也更加豐富,如果你停留在二十歲的年齡段,你就永遠是二十歲那般淺薄。我不會羨慕你的人生階段——因為我也有過這個人生階段。”

談論婚姻。“愛情婚姻還是有章可循的:如果你不尊重對方,你們的關係就會有麻煩;如果你不懂得怎樣妥協,你們的關係就會有麻煩;如果你們彼此不能開誠佈公的交流,你們的關係就會有麻煩;如果你們沒有同樣的價值觀,你們同樣會有麻煩。而這一價值觀裏最重要的,是你們對婚姻重要性的信念。”

談論時間。我們總是把大量的時間花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當所有美國人都在電視機前屏息觀看OJ辛普森的“世紀審判”時,“我們為什麼要把大把的時間花在無謂的瑣事上?他們並不認識辛普森,他們也並不認識和這件案子有關的其他人。然而他們卻甘願為此浪費掉時間,整日、整個星期地沉溺在他人的鬧劇中。”

談論慾望。當Albom(米奇·阿爾博姆)身處於腰纏萬貫、聲名顯赫的足球明星當中追求名利時,Morrie(莫里)一針見血的點破他:“米奇,如果你想對社會的上層炫耀自己,那就打消這個念頭,他們照樣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對社會的底層炫耀自己,也請打消這個念頭,他們只會嫉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感到無所適從,唯有一顆坦誠的心方能悠然的面對整個社會。”

談論愛。“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與人,並去接受愛,愛是唯一的理性行為。把自己奉獻給愛,把自己奉獻給社區,把自己奉獻給能給予你目標和意義的創造。”

......

什麼是人生最困難的事情?學生問。

——與生活講和。

講和不是向平庸倒退,人世間認為毫無意義的'生活,其實正是生命的價值所在,活着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宏偉的事業中,還體現在平淡的生活中,默默的愛與付出中。真正的自我在剝除虛妄後變得既本真又空靈,也許我們需要的正是莫里教授這樣的指路人,而不是成堆的教程,我們需要這份醒豁。當感到困惑和迷茫時,也許這本書會幫我們想明白生活的意義。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0

看完這本書,我用了半個月時間,每看完一篇都讓人深思,讀後感也不知道如何寫才好,沒有多少文采,只能發表看到某段話時當下的感想。

剛開始看沒有多大感觸,直到第49頁看到:“人生最重要的是要學會施愛於人,並去接受愛。”我合上書,想想自己,發現這27年我很樂於享受後半句,卻很少去做前半句。還記得父親曾跟我説過:“只有你先對別人好,別人才會對你好。”父親説的和莫里教授所傳達的意思一致。但是我們又能真正做到多少呢?

翻到第57頁,當我看到莫里説:“如果你想讓別人相信你,你首先應該感到你能信任他——即使你是在黑暗中,即使你是在向後倒去。”這句話對我的工作很受用,初次接觸的合作伙伴總是充滿了疑慮,總是不相信對方,其實猜疑都是多餘的,在你不相信別人的同時又如何讓別人相信你?

看完第79頁時,是我對整本書感觸最深的一處,也是我唯一反對莫里之處。他説:“如果你能接受隨時死去的事實,你就不會像現在這樣耽於抱負了,你為此而付出時間和精力的事,你所做的工作也許就不再顯得那麼重要了。”合上書,我想:“人類對物質的要求不是絕對的.,看你處於什麼樣的人生境遇,當你處於將死之時,物質便已然顯得微不足道,精神上的愛會成為你的第一要求,在親人的陪伴,愛人的守護面前,金錢就如糞土。但是當你依然處於健康的狀態時,物質便不可或缺,你的滿足感不僅僅只來源於精神,也來源於事業上以及物質上帶來的成就感,為了這份成就感這份滿足感,你不得不付出時間精力,而不是像莫言教授所説的“你為此付出的時間精力就不那麼重要”。當你處於一個旺盛生命力的階段為什麼要過一個瀕死的生活狀態。把握一個度,不要完全杜絕物質,也不要完全不在乎精神。不管在人生的哪個時刻,都不要放棄愛,愛別人也愛自己。

只想説《相約星期二》對我的生活、感情、事業都很適用,看完第97頁的時候,我笑了,因為發現我和莫言教授共同的思維方式,“你一旦投入進去,就能充分的體驗它,知道什麼是痛苦,什麼是悲傷,你認識了這份感情,現在我要超脱它。”説的真好,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的處理情緒的方式,當傷心難受的時候,任由自己這個情緒的抒發,最後告訴自己這也是情緒的一種,沒有人一定要天天開心。超脱它,感受它,所有的情緒、感覺都被莫里教授描述成一場遊戲——好了,哥不跟你玩了,哥要離開你。很灑脱,身為人,不就是像教授所説的一樣,就是來體味這世界的百態,開心、傷心、痛苦、嫉妒、憎恨。感受每一種情緒,經歷每一件痛苦的開心的事情,告訴自己這是屬於我這輩子獨有的經歷。不要被自己的負面情緒牽着走。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1

幾年前,一位好友勸我讀一讀在美暢銷排行榜的一本好書《相約星期二》,它會給你帶來一定的啟發,改變自己對人生的看法。出於好奇和期盼,週末的一天,我走進新華書店,在新書架上找到了這本書,一個老頭,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的課,一個感動整個世界的故事,從此讓我改變了自己對人生的看法。

《相約星期二》的作者米奇。阿爾博姆是一位美國一位頗有成就的專欄作家、電台主持,他得知自己最尊敬的老教授莫里身患不治之症,在前往探視中與老教授相約每週二,在與莫里教授相伴的最後十四個星期裏,米奇。阿爾博姆聆聽莫里教授最後的教誨,他們聊到了許多的人生問題多,如何面對他人,如何面對愛,如何面對恐懼,如何面對家庭,以及感情及婚姻,金錢與文化,衰老與死亡,人生是莫里教授的臨終一課。這持續了十四周的人生課題,直到莫里教授的逝去。米奇。阿爾博姆將莫里教授的醒世箴言談話內容編輯成冊,書名《相約星期二》。

翻開這本書,我看到面對自己將要逝去的生命,老教授所感受的不是對生命即將離去的恐懼,而是希望把自己許多年來思考的一些東西傳播給更多的人。它沒有發人深省的警示名言,也沒有什麼心靈雞湯之類的詞語,只有記錄了莫里教授用他的平和、親切、幽默面對即將死去的事實,侃侃談吐自己對人生的態度,這是一堂關於如何面對愛與被愛,衰老與死亡的教育課。之所以讓我感動,面對關愛,當大多數人在索取,在抱怨自己沒有得到更多一些關愛時,而莫里教授卻始終保持往以的樂觀和一向飽滿的熱情,繼續給唯一的學生上課;面對衰老,當大多數人在哀怨惋惜,在抱怨時光如劍、逝者如斯夫時,而莫里教授坦然的回答:隨着年齡的增加,你的閲歷也更加豐富。如果你停留在二十二歲的年齡階段,你就永遠是二十二歲的那般淺薄。要知道,衰老並不就是衰敗。它是成熟。接近死亡並不一定是壞事,當你意識到這個事實後,它也有十分積極的一面,你會因此而活得更好。;面對死亡,在大多數人恐懼而終日不可惶恐時,而莫里教授面臨死亡,坦然的説:死亡跟生命一樣自然。它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他保持着積極向上的態度,用清醒冷靜和熱情的.心態去審視自己的一生,用自己一生的智慧去辨別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以前,回想自己工作生活的現狀,勤勤懇懇的工作,忙忙碌碌的一生,隨着流失的歲月,也看不到自己人生價值所在的體現。自從讀《相約星期二》之後,我對人生的感悟有了一定的認知,再也不會抱怨和畏懼。我明白自己不能抵擋時間逝去的腳步,也不能抹去歲月留在臉上的痕跡,但我會保持一個陽光的心態,以平常的心態對待生活,紮紮實實做好每一件事情,踏踏實實的走自己的路,做一個永遠快樂的平凡人。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2

也許是人到中年的緣故吧,最近一來我總是問自己:“人為什麼要活着?”、“人生的好處在哪裏”,這是二十歲左右的人最愛問的問題。到了四十歲,人大多已經很“入世”了,不屑或不敢再問這樣的問題。但是,在一些意想不到的時刻,它還會悄然從心底冒出,讓我黯然神傷。這千古之問,有誰能説得清楚呢?就是那些大哲學家,他們的回答也常常十分高妙卻並不解決我們平凡人的問題。一位老人,在臨終之前,透過他的學生,向我們帶給了一份人生的答卷。“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這是書《相約星期二》封面的話,這句話深深地吸引了我,人到中年,更渴望珍惜人生。

書中講述的是一個老教授莫里,知道自己得了絕症後,在生命最後的一段時刻裏,他與他的學生米奇約定每週星期二上一堂人生課,米奇把他對人生的話題拉了個目錄,每週二飛到老莫里身邊,聽他講述,其實不能叫講述,叫兩個友人之間談心更為恰當,直到老莫里離開。老莫里的`談話平和、親切、幽默,他對他即將死去直言不諱,讓人消除了對死亡的恐懼。這是一堂關於愛的教育課,愛自己、愛家人、愛朋友、愛自然、愛身邊的一切,老莫里漸漸影響着米奇,影響着周邊的人,我想還有讀了這本書的人。

這位叫做莫里的社會心理學教授,在七十多歲時患上了一種叫做ALS的病。這種病從腿部神經麻痺開始,一點點地向上蔓延,直至使人不能再呼吸時為止。這是一種殘酷的絕症——靈魂將眼睜睜地看着軀體一點點死去。但莫里決定帶着尊嚴、勇氣、幽默和平靜活下去。他和他十六年前的學生,已經成為專欄作家、記者的米奇相約,每個星期二見一次面,一齊討論“生活的好處”,包括“死亡”、“恐懼”、“衰老”、“慾望”、“婚姻”、“家庭”、“社會”、“原諒”、“有好處的人生”這些重要的課題。從第一次相約到最後一次見面,這樣的討論持續了14個星期。米奇眼看着他的老師一次比一次衰弱,直到葬禮來臨。

臨終的老人都説了些什麼呢?如果你期盼着微言大義的話,你可能會失望的。他説,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於人,並去理解愛;他説,要有同情心,要有職責感。只要我們學會了這兩點,這個世界就會完美得多;他説,如果你想對社會的上層炫耀自己,那就打消這個念頭,他們照樣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對社會底層炫耀自己,也請打消這個念頭,他們只會嫉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無所適從,唯有一顆坦誠的心方能使你悠悠然應對整個社會……這些極為樸實的話,使我忽然明白了,人生的謎底其實可能很簡單。

但莫里老人並不簡單。就在病魔和死神拼命撕扯着他的時候,他還能談笑風生。談到死後火化,他對家人説:“千萬別把我燒過了頭。”談到墓地,學生説:“我會去,但到時候就聽不見你説話了。”莫里笑了:“到時候,你説,我聽。”莫里以自己最後的存在,論證了人性的完美。一個普通的美國老頭,一些普通的話語和生活細節,但是讀完卻讓你悵然良久,這就是《相約星期二》。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3

美國專欄作家米奇阿爾博姆的相約星期二敍述了作者和他的老師莫里教授在每週二的談話。在走完人生旅途前的近100天裏,兩人談論世界、自憐、死亡、遺憾、家庭、感情、對衰老的恐懼、金錢、愛的永恆、婚姻、我們的文化、原諒、完美的一天。所有這些,看起來多是心理或者哲學的範疇,並沒有小説一樣跌宕起伏的情節。然而談論的問題和觀點卻是那樣的通俗易懂,沒有令人費解的高深莫測的哲學和心理學理論。

同樣即將走完人生路途的中國作家楊絳先生也談了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在《走到人生邊上》盡情的詮釋表達。楊絳先生主要談到了鬼神問題、靈魂與肉體問題、人的本性問題、命與天命問題、鍛鍊靈魂和修身之道、以及人生價值。所有這些似乎也都是哲學問題,比相約星期二的觀點更為深刻,畢竟楊絳先生乃是百歲壽星,歷經人生百年曆練,其觀點自然意味深遠。她所談論的問題也更加具有中國特色,是大多數中國人所思考的問題。印象最深的.是先生談到:“只有相信靈魂不滅,才能對人生有合理的價值觀,相信靈魂不滅,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價值。”“一個人有了信仰,對人生才能有正確的價值觀”。

而對本書印象較深的則是莫里先生關於家庭的談論。書中描述了莫里同他的祖母的合影,同他的弟弟大衞的合影,和妻子以及兩個兒子的合影。比對自己,不用説和祖母的合影,就是與父母的合影我也沒有,也沒有與兄弟姊妹的合影,似乎也沒有與妻女三人的合影。“事實上,沒有了家庭,人們便失去了可以支撐的根基。”莫里先生如是説。沒有一定的歷練,尤其是苦痛和病魔的經歷,很難有這樣的感慨。更是那些動不動就離婚的新生代所難以理解的。“假設我離了婚,或一個人生活,或沒有孩子,這疾病---我所經受的這種疾病—就會更加難以忍受”在病魔肆虐莫里身體的時候,莫里坦言:“當然會有人來探望的,朋友,同事,但他們和不會離去的家人是不一樣的”。與這點,我感觸頗深。父親住院期間,雖然有我們陪伴,但他總是要求母親過來陪他;出院後,日日有姐姐的無微不至的照顧,父親還是要母親來陪他;在家裏,更是不用説。我也曾在醫院看到一個老頭,三個兒子及兒媳大都在旁邊陪會,老頭就是要求自己的老伴在旁邊。莫里先生把家人的守護稱為“心理安全”。這種安全“金錢辦不到,名望辦不到”“工作也辦不到。”這種來自家庭的支持、愛撫、照顧和關心的愛是至高無上,這種愛又是多麼的重要,“相愛或者死亡”。在多數中國人看來,這種至高無上的愛更多的是家庭成員應當承擔的責任,中國人羞於談愛。事實上莫里先生在談到要不要生孩子時就談到了責任。“如果,你想體驗怎樣對另一個人承擔責任,想學會如何全身心去愛的話,那麼你就應該有自己的孩子。”與莫里的觀點相反的是罹患癌症的作者的弟弟“不要任何家庭成員呆在他的身邊。”這也許是另一種愛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le5q9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