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舞蹈 >

大班音樂舞蹈教案

大班音樂舞蹈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音樂舞蹈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音樂舞蹈教案

大班音樂舞蹈教案1

主要目標:

1、鼓勵幼兒能從不同的旋律、歌詞、動作中感受一些典型的少數民族歌舞,引發對少數民族表達方式的興趣。

2、感受小組、集體初步合作編舞、跳舞的樂趣。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過程:

(集體舞"愛我中華"進場)

一、講講、猜猜知道的少數民族(主要關注:幼兒是否能大聲地用有節奏的語言節奏、大膽地用各種肢體動作表達表現所知道的、所探索的少數民族。)

1、師:能不能把你知道的少數民族大聲地告訴大家?如果加上動作就更棒了!

2、師:我們再來玩猜猜少數民族的遊戲。等會兒請你看一個動作或是一樣東西來猜,也要用有節奏的話回答,行嗎?

二、幼兒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主要關注:師生間、幼兒間關於合作表演情況和方式的交流。)

師:我們不但知道很多少數民族,還4個人一組一起編了少數民族的舞蹈,是嗎?不過每一組到底跳的是什麼民族的舞蹈還是個祕密。今天我們就把小組編的舞蹈跳給大家看,請你猜猜到底是什麼民族的舞蹈?還可以互相學習學習。哪組先來試試?

小結:今天我們不但跳了自己排練的舞蹈,還學到了一些記舞蹈動作的.好方法,學習了別人好看的舞蹈動作。

三、集體跳各民族舞蹈

(主要關注:1、幼兒能對前奏有敏感性以及能跟着音樂節奏自主地舞蹈。2、每個幼兒能否把學習到的新動作大膽地、有創造性地表現出來。)

1、聽音樂順序排列少數民族圖片。

2、集體跳各民族舞蹈。

3、教師表演。

尾聲:其實少數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我們以後再聽聽其他少數民族的音樂,跳跳舞蹈,好嗎?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一次舞蹈活動,因此更多的是關注孩子動作的表現。活動中,我通過欣賞、表現、個別示範、集體嘗試等多種方法,幫助幼兒更好地藉助歌詞進行表演。由於動作的表現有歌詞的依託,因此表現難度還是比較低的,但是我通過對個別孩子表現力的關注,從而提升孩子表現的表情、動作的優美,同樣對孩子的舞蹈動作起到了很好的提升作用。

活動的亮點在於利用簡單的道具(一個有顏色的記號),既很好的解決了活動中容易出現的左右腳的區分,又降低了集體舞的難度,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去關注孩子,和孩子產生良好的互動。集體舞的學習以孩子自主探討為方法,充分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但在這個環節,我還可以更退後一點,不要太急於抓住一個正確的答案就馬上嘗試,可以多聽聽其他孩子的想法。

舞蹈活動是一種美育活動,教師優良的教學素養和音樂才能也為孩子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因此整個活動孩子情緒愉悦、積極,表現慾望非常強。

大班音樂舞蹈教案2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學習坐在椅子上坐律動。

2、知道手腕花可以幫助自己找到舞伴。

3、舞蹈時思想集中,聽清音樂的變化,並做出相應的動作。

4、願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重難點3、熟悉音樂,學習坐在椅子上坐律動。聽清音樂的變化,並做出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錄音機。

2、手腕花戴在幼兒的右手上,幼兒兩個戴紅花、兩個戴黃花,兩兩間隔圍成圓圈坐下。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在座位上學習舞蹈中的幾個基本動作。

幼兒認識左、右,分清圈裏、圈外。

師:現在我們圍成圓圈坐下來,先請小朋友們伸出左手,想一想哪隻手是左手呢?(不戴手腕花的手)再換右手,老師檢查一下,你們做的對不對。好,現在我們每人向着圓心站好,這叫做面向圈裏,每人向着自己的左方向轉,看着前一個小朋友的後腦勺,這叫做面向圈上。你們會了嗎?我們來試一試。

幼兒學習"踏步轉向圈上"的動作。

師:剛才我們知道了什麼是轉向圈上,現在請你們跟老師學一學"踏步轉向圈上"的動作。

幼兒跟隨相應的音樂,練習"踏步轉向圈上"的`舞蹈動作。

師:現在我們跟着音樂來做"踏步轉向圈上"的動作。

幼兒學習根據手腕花的顏色練習找朋友,並做出相應的動作。

幼兒跟隨相應的音樂,練習"找朋友"的舞蹈動作。

2、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習在座位上的身體動作。

聽音樂,幼兒跟隨老師學習在座位上的身體動作。

師:現在我們要來聽音樂,跳一段座位上的圓圈舞。音樂比較長,舞蹈動作也比較難,所以學習的時候,請你們思想集中,聽清音樂的變化,並做出相應的動作。

教師提醒幼兒注意身體姿態以及與同伴間的配合,再次聽音樂練習。

師:怎樣才能跳得更美?請大家注意身體姿態,我們再來試一試。

3、教師引導有反思,讓幼兒知道手腕花可以幫助自己找到舞伴。

師:今天你是怎樣快速地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的?什麼幫助了你?

活動反思:

“圓圈舞”是大班的一個集體教學活動。我在設計這個活動的時候,思考的是如何改變以往的機械性教學,不僅僅在舞蹈活動中進行隊形等重複練習,而且要凸顯幼兒在學習中的主題性,使其通過自己積極的主觀努力來學習舞蹈。整個活動分為兩個部分:圓圈舞的基本舞步、交換舞伴。這兩個部分連在一起教學,對於一個30分鐘的活動而言,內容比較多,因此可在實踐中進行拆分。

為了凸顯幼兒的主體性,在第二個環節”學習圓圈舞“中藉助了圖示的手段。在活動過程中,幼兒使通過閲讀圖示來理解和學習這個舞蹈的,而不是以教師教導為主。我通過圖示的設計引導幼兒閲讀並理解圓圈舞的基本舞步。在這裏,圖示的作用包括:

第一,比較直觀和形象地呈現隊形地變化,如以大圓、小圓和疊加的圓等來表現隊形的變化,以及呈現完整隊形,讓幼兒一目瞭然;

第二,利用線條和顏色來幫助幼兒理解空間的位置和動作。線條表示手拉手,顏色用以區別男孩、女孩,圓點表示朝向、站立的方位。

當然,活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一是在閲讀圖示環節中圍成圓圈的這一步,應該引導幼兒自己發現站位是否準確,而我只是一味地將幼兒拉到準確地位置上,引導手勢做得不夠到位。二是支持引導做得不夠。整個活動得引導設計應該是:念兒歌得提示——配上音樂,而在本次活動中沒有兒歌,幼兒直接跟着音樂開始學習,在這一點上可以做得更加清晰。

大班音樂舞蹈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習踵趾小跑步,能隨音樂完整舞蹈。

2、結合椅子大膽的創編舞蹈動作,能在音樂“嚕啦啦”處用踵趾步換椅子。

3、樂於參與律動遊戲,體驗其中的樂趣。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音樂

2、小椅子(人手一把)並將小椅子圍成圓形

3、有體驗順時針圓圈舞的經驗

4、跟教師和幼兒人數相同的手腕花(戴於教師和幼兒右手手腕)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律動進場

1、導語:“小朋友,好漂亮的'活動室,有這麼漂亮的地板、窗簾和燈……伸出小手和它們打個招呼吧!”(滲透語言節奏:嗨嗨你好呀!)

2、音樂響起,幼兒進入室內按順時針行走,教師引導,師幼根據節奏相互問好,熟悉音樂的節奏特點

(二)談話引導,創編與新朋友初次見面的動作

1、師:有一個好朋友,我們每天都能與它見面,當我們累了的時候,我們就坐在上面休息一下;當我們吃飯的時候也可以坐在上面美美的吃上一頓,它是誰啊?(椅子)

2、小椅子朋友已經在靜靜地等候我們啦!現在,輕輕地走到我們的小椅子朋友面前,笑眯眯站好!

3、幼兒自由創編,根據教師的語言提示,用簡單的動作固定的節奏和小椅子相識(嗨嗨,你好呀! 嗨嗨,握握手!嗨嗨,抱一抱!嗨嗨,貼貼臉!)

(三)瞭解並運用踵趾步(解決重點)

1、師:我的新朋友很喜歡馬老師,瞧,她輕輕地抱了抱我,小朋友趕快讓小椅子朋友也抱抱你們吧!

2、好開心,我的小腳都跳起了舞,你的小腳會跳舞嗎?引出並學習本次活動的重難點:踵趾小跑步

3、幼兒自由創編手上的舞蹈動作,教師引導幼兒將手上動作和踵趾小跑步結合。

(四)圍着圓圈完整進行椅子舞(解決難點)

1、引導幼兒發現,教師進行順時針轉圈時的移動特點(一次換一把椅子,右手搭在椅背上)

(1)請你看一看,我是怎麼跟小椅子跳舞的?

(2)我的手是怎麼樣的?(右手搭在椅背上)

(3)我剛才説了什麼?(換朋友)

(4)我一次換了幾個椅子朋友?(一次一個)

(5)我在音樂進行到哪個地方的時候開始換朋友?(嚕啦啦……)

2、幼兒初步嘗試 強調一次換一把椅子,右手搭在椅背上

3、幼兒再次嘗試

(五)加入遊戲“搶椅子”,增加趣味性

1、師:你們玩過搶椅子的遊戲嗎?怎麼玩?

2、師:一會音樂響起我們跳起椅子舞,音樂一停就快速找到離你最近的椅子坐下來

3、沒有搶到椅子的幼兒領做舞蹈動作,其它幼兒學做。

(六)結束部分

師:小椅子是我們的好朋友,你以後想怎麼對待你的椅子朋友?(滲透社會知識,愛護椅子)

師:跟你的椅子朋友説再見吧(嗨嗨 再見了)

活動反思:

音樂給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情感的愉悦和釋放。讓幼兒在玩耍中感受理解音樂,進行創造是這節音樂活動的主要目標。自始自終教師都是在引導幼兒在反覆感受中、輕鬆而有興趣的進行遊戲。教師肯定的語言、表情給幼兒創設了一個寬鬆的環境,激發了幼兒的創造想象力。活動取得良好效果。

大班音樂舞蹈教案4

設計意圖:

藝術活動是一種以個體的感受和富有個性的表達為主要方式的活動。《綱要》指出幼兒的藝術活動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韻律活動是幼兒藝術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幼兒喜歡的藝術活動形式,能使幼兒在輕鬆、活潑、愉快的環境中通過身體動作去感受音樂形象,通過表情、動作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孩子到了大班,有了一定的“舞”的藝術表現能力。對音樂的感受力、想象力有了較大地提高,動手操作能力也在不斷完善。特別喜歡自己探索、創造,並有一定的表演慾望。因此,我根據大班孩子的特點設計了這個以幼兒舞蹈為主的綜合藝術活動。活動融合了手工、動作、舞蹈、即興創編、畫舞譜,還有本民族音樂、舞蹈的學習和體驗的內容。對於大班的孩子,不要求舞姿,只要通過探索-發現、操作-嘗試、感受-體驗、即興-創作等活動來品味“舞”的愉悦。

安排的活動流程為:準備活動——探索、發現——結伴創編——展現欣賞

一、活動目標:

1、探索發現:彩紙表現的可能性,嘗試“畫”簡單的舞譜。

2、提高身體協調能力,對合作表演產生興趣。

3、體驗飄逸和“舞”的'愉悦。

二、材料及環境設計:

1、錄有歡快本民族音樂的磁帶一盤。

2、彩色皺紋紙、竹筷若干。

3、小腳圖譜、小剪刀、膠布等。

4、為幼兒提供能自由活動的較寬鬆的空間。

三、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律動“會跳舞的小腳”

① 幼兒和教師一起自由地隨音樂節奏跳出各種舞步。如:

走、走、跳跳跳;蹦蹦蹦、扭、扭等。

② 請個別幼兒表演剛才的舞步。

③再聽音樂讓自己的小腳跳起來。

(評析:這一環節,不僅調動了幼兒的情緒,使幼兒充滿激情地進入了“舞者”的角色,而且兩次隨樂讓自己的小腳動起來,使幼兒熟悉了本次活動所用的本民族音樂的旋律和節奏。為下一環節的活動打下基礎。)

2、探索、發現活動

師:“除了我們的小腳會跳舞,還有什麼也會跳舞?”

(小手、眼睛、頭、花、手絹等,鼓勵幼兒邊説邊用動作表演。)

① 出示彩色皺紋紙。

師;“它也會跳舞,試一試,怎樣讓它跳起來?”

幼兒討論、嘗試,同時播放音樂。

(評析:熟悉的音樂,增加了幼兒“舞”的興致。)

② :“你們的彩紙都會跳舞,試一試,怎樣讓它跳得更美。”

幼兒再次嘗試、探索。教師觀察,鼓勵幼兒大膽動手操作,想出各種辦法把彩紙製作成更飄逸的綵帶等。

③ 放音樂,每位幼兒一或兩根綵帶,嘗試在空中揮舞可以

畫出多少種圖形。

師:“聽着音樂,快讓你的綵帶跳起來吧。”

(評析:教師創設了一個有利於幼兒探索發現和積極操作的環

境,使孩子通過自我嘗試來解決問題,獲得成功。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觀察者、欣賞者。)

④請幼兒在實物投影儀上畫出綵帶在空中揮舞的圖形。

a.教師示範:“我的綵帶剛才是這樣跳舞的,你的綵帶是怎樣跳舞的?”

b.幼兒畫舞譜。

⑤集體邊看舞譜邊隨音樂揮動綵帶。

3、結伴創編

①綵帶與腳配合跳舞

“你的綵帶會和好朋友小腳一塊跳舞嗎?”

②幼兒自由組合,創編舞蹈

“找幾個好朋友,一起用綵帶編一個好看的舞蹈。”

(評析:教師把個體創造和羣體的合作緊密地連成一個整體,

既尊重個體發展,又注重羣體合作。使孩子學會分享合作的喜悦。)

4、展現欣賞

遊戲“大舞台”。

(1)、幼兒到前面老師佈置的舞台上,表演自由創編的舞蹈。

(2)、欣賞教師表演的手絹和扇舞,感受中國民族舞蹈的美。

大班音樂舞蹈教案5

設計意圖:

我園一直在開展園級課題《民俗傳統節日與幼兒園教育相融合的實踐與研究》的研究工作。在課題的實施過程中,我園教師和幼兒逐漸對本地區、本民族的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特別是南寧每年的民歌節更是給老師和孩子們瞭解廣西的風土人情搭建了更廣闊的平台。合理地利用身邊的教育資源,把本民族的藝術融入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深受孩子的喜愛。“扁擔舞”是廣西壯族文化中一塊瑰寶,是壯族人民喜歡的一項民俗活動,它的節奏強烈有力,聲響清脆高亢,非常熱鬧而具有感染力,能激發孩子參與舞蹈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我選擇扁擔舞的學習作為教學活動,試圖通過與“扁擔舞”的接觸,讓孩子在熱烈、歡快的氛圍中,感受本土藝術的魅力。

活動目標:

1、感受壯族扁擔舞強烈有力的節奏,體驗歡快、熱鬧的氣氛。

2、初步學習扁擔舞的典型打法,並嘗試進行創造性表現。

3、感受扁擔舞中相互配合,合作舞蹈的'快樂。

4、通過教師講解舞蹈動作學會跳。

5、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活動準備:

1、知識方面:

瞭解扁擔的作用,觀看影像——《可愛的廣西》初步瞭解壯族人民的生活習俗。

2、場景佈置:

壯族人民慶豐收的場景——金黃的玉米和稻穗、火紅的辣椒、飽滿的大蒜、壯族的常見飾物——繡球、壯錦袋和香包。

3、物質方面:

(1)扁擔與幼兒人數相當;條凳若干張;

(2)錄音機、磁帶《大地飛歌》、《碰蛋歌》;

(3)圖譜一張;

(4)大鼓一個

(5)煮熟的紅蛋與幼兒人數相當。

活動過程:

一、遊戲:到壯鄉做客——教師扮演壯族“劉三姐”在壯族原生態音樂《壯鄉春早》中帶領幼兒感受壯鄉豐收的氣息,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引導幼兒探討壯族人民慶祝豐收的方式,並大膽地表述。

指導語:你都知道壯族人民哪些慶祝豐收的方式?

三、出示扁擔,在《大地飛歌》的音樂中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拿扁擔舞蹈。

指導語:跳扁擔舞是壯族人民慶祝豐收的一種方式,讓我們一起拿着扁擔舞蹈吧。

四、請幼兒分組進行自編扁擔舞的表演展示。

五、欣賞原生態扁擔舞的VCD,引導幼兒發現扁擔舞的典型動作特點和節奏特點。

1、欣賞VCD中扁擔舞的場面。

2、將幼兒分為“小阿牛哥”和“小劉三姐”兩隊,通過有趣的搶答遊戲,引發幼兒説出扁擔舞的特點。

指導語:

(1)扁擔舞是一個人在舞蹈還是很多人在舞蹈?

(2)扁擔舞的道具有哪些?

(3)跳舞時,扁擔都敲打了哪些地方?是怎樣敲打的?

(4)扁擔敲打時,你感覺它的節奏是怎樣的?

(5)扁擔要怎樣拿才不會打到別人或自己?

六、師生共同學習扁擔舞典型的打法。

1、討論:我們能夠用身體的哪些部位來表示扁擔敲打的位置?

2、引導幼兒看圖譜,用拍打身體的各個部位來練習扁擔敲打的位置和節奏。

3、教師按照圖譜的節奏敲擊大鼓,引導幼兒聽鼓聲跳扁擔舞。

七、鼓勵幼兒自由結伴,在音樂《大地飛歌》中跳起歡快的扁擔舞,並大膽創編出與別人不同的打法與節奏。

八、壯族傳統遊戲:碰蛋——進一步體驗壯族人民慶豐收的喜悦心情。

活動反思:

我們在活動中所看到的,是幼兒通過一系列循序漸進的活動,在音樂、舞蹈、語言、創造、合作等方面獲得的綜合發展。這樣的高質量的發展,是教師精心培養的結果。同時,也正是因為有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在這次活動中該班級的幼兒才能夠有這樣精彩的表現。

大班音樂舞蹈教案6

活動目標

1 在原有的基礎上將新創編的舞蹈表演得更加熟練。

2 應用原有的動作、隊形知識和教師新提供的動作語彙,分小組進一步完善自己創編的B段舞蹈。

3 在小組活動中體驗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務的樂趣。

4 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 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能夠根據教師提供的舞譜比較熟練地表演A段舞蹈。

2 三個小組各自創編了不同的B段舞蹈和舞譜,並能夠比較熟練地表演各自的舞蹈。

活動過程

1 幼兒表演已經學會的舞蹈。

2 欣賞和模仿教師示範的新動作。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段歡快的太平鼓舞,請你們欣賞。看一看,老師都做了哪些優美的動作?

幼兒饒有興致地觀賞老師表演的太平鼓舞。教師表演之後,組織幼兒自由討論。

教師:請小朋友説説,你喜歡老師表演的什麼動作?為什麼喜歡?

幼兒1:我發現袁老師做了一個在後背打鼓的動作。

教師:噢,後背打鼓的動作像什麼?

幼兒2:像人們在搓澡,很有意思。

幼兒3:我看到老師打鼓時,頭先往後繞一下,再轉到前面來打鼓,像照鏡子一樣!

教師:請你來學一學這個照鏡子的動作好嗎?(幼兒3模仿表演這一動作)

幼兒4:我喜歡腿下打鼓的動作,像滿族人騎馬的樣子,很勇敢、很神氣!

教師:咱們一起來表演腿下打鼓的動作,看看像不像騎馬?(全體幼兒跟隨着老師表演這一動作)

幼兒5:我喜歡兩邊打鼓的動作,這個動作特別有氣勢。(幼兒4邊説邊表演)

幼兒6:袁老師“向上跳打”的動作,好像要摸白雲!

教師:“向上跳打”這個動作特別有氣勢,表現出滿族人豪放的性格,請小朋友一起來表演這個動作。(全體幼兒跟隨着幼兒6表演這一動作)

教師:剛才小朋友們説的是,由身體時不同部位敲打鼓面的動作。還有哪位小朋友有不同的發現?

幼兒7:我喜歡老師敲鼓沿的動作,感覺像跑步一樣。(幼兒7邊説邊表演)

幼兒8:我覺得老師扭腰鈴的動作特別好看,鈴聲也好聽。

教師:你們知道扭腰鈴的動作,為什麼又好看又好聽嗎?

幼兒9:老師前後扭腰鈴,扭得很用力。

教師:小朋友説對了,因為滿族的腰鈴特別長,所以要前後扭動,才能使腰鈴發出清脆、好聽的聲音。咱們一起來扭一扭吧!(全體幼兒跟隨着老師表演扭腰鈴的動作)

(本環節。教師舞蹈中出現的一些新的舞蹈語彙,激起了幼兒發現學習的慾望。教師適時將新的舞蹈動作學習與幼兒的生活經驗聯繫起來,引導幼兒去發現新動作,聯想豐富的動作,並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言描述動作,以加深幼兒對新步法和舞法的理解、學習和掌握。)

3 分段創編。表演展示。

(1)根據A段樂曲的節奏鼓譜,引導幼兒進行自主創編。

教師:上節課中,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為《滿童樂》這首樂曲設計了節奏鼓譜。請小朋友看A段樂曲的節奏鼓譜。(出示A段樂曲的節奏鼓譜)

教師:小朋友都知道,鼓譜中四分音符的節奏是用“大鼓的圖形”標誌出來,為什麼這樣設計?

幼兒1:用四分音符打鼓,能發出又響、又有力的聲音。

幼兒2:能表現出滿族人民的勇敢。

教師:請小朋友想一想,什麼動作適合打大鼓?

幼兒1:一隻手把鼓高舉在頭上,用另一隻手來打鼓。

幼兒2:兩邊打鼓。

幼兒3:上跳打鼓。

幼兒4:在腿下打鼓。

幼兒5:下腰打鼓。

教師:八分音符的節奏,我們用“小鼓的圖形”標誌出來,打起鼓來比較俏皮、有趣。請小朋友想一想,哪些動作適合敲小鼓?

幼兒1:跪着敲小鼓,要用快的動作敲。

幼兒2:敲鼓沿。

幼兒3:轉圈打小鼓。

教師:四分休止符的節奏,我們用“腰鈴的圖形”標誌出來。扭腰鈴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除了原地站着扭腰鈴,還可以有什麼變化?

幼兒1:蹲下扭腰鈴。

幼兒2:半蹲扭腰鈴。

幼兒3:跪下扭腰鈴。

(教師出示直觀形象的節奏圖譜,引導幼兒通過分辨“大鼓、小鼓和腰鈴”的圖形標記,複習和鞏固了幼兒原有的知識技能,並通過有序的提問,引導幼兒將其擁有的豐富經驗應用到新舞蹈的創編中去。)

教師:現在,請小朋友把你自己喜歡的動作編到A段樂曲的鼓譜中去,要注意給大鼓、小鼓和腰鈴選擇合適的動作,過一會兒,老師邀請小朋友來表演。

(幼兒根據圖譜中的節奏型展井了熱烈的討論,有的幼兒自主創編、有的幼兒與同伴合作創編。教師鼓勵幼兒把已掌握的舞匯、發現的新動作和自己創意獨特的動作,融入到A段樂曲的創編中。)

教師:剛才,老師發現許多小朋友編出了非常好看的動作。下面,老師請小朋友來表演。

全體幼兒安靜地坐在地上,觀看個別幼兒的表演。

教師:請小朋友説説,你喜歡他們表演的什麼動作?

幼兒1:我喜歡兩邊打鼓的動作,因為兩邊打鼓很漂亮。

教師:這個動作我也喜歡,因為兩邊打鼓,像滿族的小女孩在行禮,真好看!

幼兒2:我喜歡上跳打的動作,胳膊伸得很直、很好看!

教師:剛才小朋友們表演的太平鼓舞很精彩!在表演的時候,能夠把自己創編的動作和鼓譜節奏配合在一起,非常好!(教師指着活動室的場地對幼兒説)現在,這裏就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請小朋友用你們優美的舞姿,隨着音樂盡情地跳起來吧!

教師示意幼兒安靜地聽前奏音樂,然後,全體幼兒自主、激情地表演創編的A段太平鼓舞。

(本環節的創編活動,突出了幼兒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意性。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能夠把創編的動作與A段樂曲的節奏建立聯繫,體現了動作與節奏的和諧統一,表現了舞蹈的創意美,為B段進行合作創編、合作表演奠定了基礎。)

(2)根據B段樂曲的節奏圖譜,引導幼兒進行合作創編。

教師:太平鼓舞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有適合個人表演的,也有許多人在一起合作表演的。現在,老師請你們欣賞一段錄像。看看人們是怎樣合作打太平鼓的。

幼兒1:在外面圍個圓圈打鼓,裏面有一個人在中間跳舞。

幼兒2:大家一起跑個大圓圈打太平鼓。

幼兒3:兩個人對臉打鼓。

幼兒4:有串排的動作,兩排人換位置打鼓。

(本環節的教學目的,是讓幼兒通過觀看錄像片,自主地發現太平鼓舞隊形的變化和夥伴間配合表演的形式,為小組合作創編太平鼓舞做好鋪墊。)   教師:(出示帶有“紅、黃、藍”標記的B段樂曲的節奏圖譜)現在,老師把小朋友們分成三組:第一組是紅隊,第二組是黃隊。第三組是藍隊,請各組小朋友按照你們預先設計好的節奏圖譜創編太平鼓舞。

教師提示:各組在編舞的時候,能根據鼓譜中的節奏變化,注意小夥伴之間的合作與配合,要體現出舞蹈隊形的變化,可以把滿族人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情編進舞蹈中。

(3)幼兒按照“紅、黃、藍”的標記開始分組,並進行自由討論,商量動作的編排。

(4)各組按照編排的動作,進行變換隊形的練習。

(B段樂曲的節奏鼓譜,是各組小朋友在上節課中預先設計好的。教師將幼兒分成三組討論,目的是讓幼兒在合作中學會尊重和接納別人的意見和想法,感受相互配合的默契,體會共同創編的快樂。)

(5)大組交流。

教師:下面,請各組的代表説一説你們是怎樣創編的?

第一組幼兒:我們小組編的是,草原上小朋友們在玩翹翹板。一個小朋友站起來打鼓,另一個小朋友蹲下打鼓。

教師:讓我們來欣賞紅隊小朋友的表演吧!看看他們合作表演了哪些好看的動作?(第一組紅隊的幼兒進行表演展示。)

幼兒1:有的小朋友先站着向上跳打。有的先蹲下來扭腰鈴,然後再交換動作,很好看!

幼兒2:打大鼓時,他們做了好幾個不一樣的動作,有上跳打,有腿下打,有後背打。

幼兒3:晃腰鈴時,有站着搖,有跪着搖。

教師總結:第一組小朋友表演的動作很新穎,特別是兩個小朋友蹲、起的動作配合得非常好!咱們來看看第二組黃隊的小朋友是怎麼編的?

第二組幼兒:我們編的是,草原上賽馬比賽。前後串排的動作像賽馬一樣,比賽結束了大家很高興,一起跳了起來,做後背打鼓的動作。

教師:原來你們是草原上的小騎手在賽馬呢,表演給我們看看吧!(第二組黃隊的幼兒進行表演展示。)

教師總結:黃隊的小朋友表演出了太平鼓舞的隊形變化,在表演“前後串排”的動作時,小朋友眼睛相互看着,就更好了!最後,我們來看看第三組小朋友是怎樣編的?

第三組藍隊的幼兒:我們編的動作是,一個小朋友當大樹,另一個小朋友當小動物,圍着我轉,就像在森林裏捉迷藏一樣。

教師:噢,你們的創意真好!請小朋友欣賞他們的表演吧?(第三組藍隊的幼兒進行表演展示。)

教師總結:第三組小朋友創編的“圍着一個小朋友轉圈跑,然後把鼓放在頭上扭腰鈴”的動作很有趣,很好看!

教師:現在,我請三組的小朋友共同合作,隨着B段樂曲的節奏,表演你們創編的太平鼓舞!(播放B段樂曲,三個組的幼兒進行合作表演。)

(從本環節我們不難看出:沒有先前積累的豐富的太平鼓舞知識技能和先前逐漸培養起來的想象、聯想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樣水平的創編、合作和交流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完整表演

教師:《滿童樂》是一首歡快的樂曲,小朋友在表演時,要用好看的表情把我們喜悦的心情表現出來。現在,請小朋友隨着這首歡快的樂曲完整地表演吧!

教師語言提示:A段樂曲,小朋友們用自己創編的動作表演:B段樂曲,用小組合作創編動作的表演:c段樂曲和A段樂曲一樣,還用小朋友自己創編的動作表演;當音樂停止時。每個小朋友要非常高興地做出一個喊起來的動作,看誰的動作造型最優美、最獨特。

(本環節,是完整的樂曲與完整的表演融合再現的過程,是把幼兒個人創編的舞蹈與小組合作創編的舞蹈進行完整展示的過程。表演中,幼兒根據樂段的變化調整着自己的情緒,表達着對太平鼓舞藝術的獨特理解與喜愛,此時孩子們的激情表演把教學活動推向了高潮。達到了“藝術整合”的教學效果。)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在發現學習、舞蹈創編、合作能力培養等幾方面,並在教學活動中着重體現了以下四方面的教學策略:

1 運用了啟發聯想,激發情感的教學策略。教師經常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説出“你創編的動作像什麼”“你能學一學這個像照鏡子的動作嗎”“咱們一起來表演這個動作,看看像不像騎馬的姿勢”等,幫助幼兒感知、理解和記憶新動作,並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言和豐富的詞彙去描述他們的動作,使幼兒在此過程中既能夠更好地理解和領悟動作學習的要領,又有效地鍛鍊了語言表達的能力。

2 運用了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策略。教師經常通過適時的提問,如“你喜歡老師的哪個動作”“你覺得哪個動作更適合大鼓?適合小鼓”等,支持鼓勵幼兒自由地表達和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同時也使幼兒通過語言的表達加深了對動作的理解和掌握。

3 運用了發現學習的教學策略。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教師先後播放了兩次錄像片、一次由教師個人示範表演了舞蹈。通過觀看紀錄片,使幼兒瞭解了滿族文化與民俗風情特點,發現了太平鼓舞各種隊列的變化和多人合作表演的方式,為幼兒進行創編活動提供可供參考的“高級榜樣”。通過欣賞教師的表演,讓幼兒從中發現了許多新動作,這也為幼兒自主創意性表演提供了更豐富的可用舞蹈語彙。

4 運用了節奏圖譜的教學策略。《滿童樂》是一首在曲調上富於變化的樂曲,為了幫助幼兒理解樂曲的結構特點,教師引導幼兒集體設計了鼓譜,把鼓譜中的4分音符、8分音符、4分休止符分別用大鼓、小鼓、腰鈴等圖形標誌出來,按照樂曲的結構組織排列。在小組合作創編活動中,還分別用“紅、黃、藍”幫助各組區分各自原先創編好的鼓譜。直觀形象的鼓譜較有效地降低了幼兒理解和記憶的負擔,為幼兒的創編、語言交流和合作表演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總之,我們在活動中所看到的,是幼兒通過一系列循序漸進的活動,在音樂、舞蹈、語言、創造、合作等方面獲得的綜合發展。這樣的高質量的發展,是教師精心培養的結果。同時,也正是因為有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在這次活動中該班級的幼兒才能夠有這樣精彩的表現。

大班音樂舞蹈教案7

【設計意圖】:

愛音樂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他們聽到音樂便能隨着音樂的節奏做出相應的身體反應。因此,從音樂入手培養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是十分重要的。《綱要》指出藝術活動是幼兒獲得自我滿足感的最佳舞台,是“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使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本次活動,利用身體動作幫助孩子認識節奏,注重音樂對幼兒的整體影響,重視讓幼兒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運用多種感官感受音樂、主動地表現音樂,重視從節奏入手,讓幼兒感受互相合作的樂趣,領略音樂歡樂的氣氛。

[活動目標]:

1、看懂節奏圖譜,並能根據圖譜的提示打出節奏。

2、能看指揮協調一致地用鈴鼓、碰鈴、圓舞板、小鑼等打擊樂器合奏歡快的樂曲《小看戲》。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學會舞蹈《小看戲》。

2、《小看戲》音樂,手絹花。

3、樂器:鈴鼓、碰鈴、園舞板、小鑼等打擊樂器。

4、樂器圖片,“身體動作圖譜”。

【活動重難點】:

幼兒能根據“身體動作圖譜”,用打擊樂器合奏樂曲《小看戲》。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共同舞蹈,熟悉樂曲旋律。 師:孩子們,聽着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扭起來嘍!(舞蹈《小看戲》)

2、幼兒在舞蹈動作的.基礎上,創編身體動作圖譜。 師:剛才我們跳的舞蹈叫什麼名字?(小看戲)《小看戲》是一首東北民歌,樂曲活潑、歡快,我們剛才用舞蹈表現了這首樂曲的節奏,要是不用手絹花,你會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這首樂曲的節奏嗎? (1)教師引導幼兒在轉動手絹花時,做拍肩動作,表現樂曲的節奏:X X ︳X XX ︳。 (2)用拍腿、叉腰等動作表現節奏:XX XX ︳XX XX ︳ (3)用拍手、跺腳的動作同時表現結尾節奏:X X ︳X X ︳

3、教師指導幼兒集體、分組練習“身體動作圖譜”。 (1)教師帶領幼兒做整節奏動作。 (2)將幼兒分成兩部分,師指揮練習節奏動作。

4、教師引導幼兒探索打擊樂器配樂方案。 (1)師出示樂器鈴鼓、碰鈴、園舞板、小鑼等,幼兒説出樂器名稱,師帶幼兒鞏固演奏方法。 (2)引導幼兒根據樂器發出的聲音,為樂曲配樂。 {配器建議}:

拍手:鈴鼓、碰鈴、圓舞板(齊奏)。

拍肩:小鑼。

拍手、跺腳:編制上的全部樂器。

5、幼兒自由選擇樂器,教師指揮幼兒進行樂器演奏。

6、交換樂器看教師指揮練習樂器演奏。

7、聯繫“六一”,師帶幼兒去找園長老師審查節目,走出活動室,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將節奏樂譜張貼於表演區,並投放大量樂器或自制樂器,供幼兒繼續練習。

大班音樂舞蹈教案8

設計意圖:

幼兒對線有很大的興趣,為了使幼兒知道更多線的用途,而且大班幼兒的身體動作的發展較快,故設計此創編舞蹈的活動。

活動目標:

1、熟悉旋律及歌詞內容,邊唱歌邊按歌詞合拍地繞線,拉線,釘鞋等動作。

2、藉助修鞋的經驗及歌詞情境,自己創編動作。

3、體驗鞋匠勞動時的愉快心情,並瞭解線的用途。

4、經過舞蹈活動促進全身運動。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悦。

活動準備:

錄像機、錄像帶《老鞋匠的故事》。錄音機,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柳樹姑娘》進入活動室。

二、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 做拍手、拍腳、拍肩的動作,感受音樂 的旋律和節奏,進一步熟悉歌詞內容。

三、看錄像《老鞋匠的.故事》,讓幼兒感受鞋匠師傅勞動時的愉快心情,知道線的用途。

四、聽音樂創編動作。

1、鼓勵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按自己的意願大膽地表現繞線、拉線的動作。

2、將幼兒編的動作與老師編的動作串起來,師生隨音樂共同表演。

3、引導幼兒在前奏是迅速找一個同伴,在音樂開始時面對面地共同白哦眼。

五、複習音樂遊戲《抬花轎》,並離開活動室。

活動反思:

這一節音樂欣賞活動。孩子們忘情地隨樂拍手,盡情地隨樂舞蹈,享受着音樂帶來的快樂與滿足。活動中尊重幼兒的目標、多通道參與的方法、注重宂餘度的程序等,對於幼兒園音樂欣賞來説,是最為合理和有效的,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音樂欣賞的最高境界——讓孩子發自內心地喜歡。

大班音樂舞蹈教案9

活動名稱:音樂活動——哈達獻給解放軍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在跳邀請舞時,邀請者與被邀請者互換位置跳舞。

2、培養幼兒熱愛和尊敬解放軍的情感。活動準備:歌曲。

活動過程:

一、律動練聲。

1、《山谷迴音真好聽》

2、《小鳥醒來了》

3、《擠奶》

4、《採茶》

二、複習歌曲,進一步熟悉樂曲節奏。

1、播放歌曲錄音,引導幼兒回憶歌曲名稱。

2、這首歌曲講的是什麼事情?獻哈達的動作怎麼做?

3、複習歌曲,要求幼兒唱準附點音符,並有表情地演唱。

4、教師帶領幼兒在音樂伴奏下複習歌曲。

三、學習歌表演。

全班幼兒站在位置上。

前奏(樂曲的.最後一句):邀請者右腳開始踢踏步前進(第一拍右、

左腳各跳動一次,第二次拍右腳腳跟伸向前方點地),同時兩手從胸前經兩側擺起,右臂屈成弧開,手心向上(託掌)在臂側平舉手指翹起(順風旗)。最後站在被邀請者前。

1- 2小節:邀請者右腳開始做彈簧肯四次,同時兩手落下後從兩側下方向胸前漸漸托起(手心向上),做託哈達狀。

3-4小節:繼續做彈簧步,同時兩手向左繞一小圈後襬向右上方(手心向上),眼睛看右手。

5-6小節:右腳開始原地做踢踏步兩次,同時手臂動作同前奏動作。

7-8小節:右腳原地頓四次,同時左臂輪流向上甩袖四次。

9-10小節:邀請者與被邀請者右臂屈舉肩上方,左手叉腰,用彈簧步互換位置。

11小節:右腳開始原地踢踏步一次,同時兩臂動作同前奏動作。

12小節:兩腳做踢踏步一次,同時上體前彎,兩手從胸前向內翻掌後向兩側打開(手心向上),做獻哈達狀。

四、表演律動

1、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表演律動兩遍。

2、全體幼兒表演律動。

3、教師帶領幼兒學習弓箭步和跪姿的擠奶動作。

4、幼兒表演律動《哈達獻給解放軍》。

5、個別幼兒上前表演律動。

大班音樂舞蹈教案10

活動目標:

1、 協調合拍地做動作,學跳雙圈集體舞。

2、 通過創編、模仿來學習舞蹈動作。

3、 用動作友好地與同伴交流,體驗跳集體舞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經驗準備:幼兒會沿逆時針方向站成一個圓。

2、 磁帶、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 開始部分,熟悉音樂。

請小朋友聽音樂,一邊聽一邊隨音樂做動作。

2、 學習基本動作。

引導幼兒隨歌曲學習基本動作。

3、 幼兒在雙圈上學習與舞伴一起做動作。

(1)組織幼兒站雙圈。

(2)重點學習圍着舞伴繞圈。

4、 引導幼兒和舞伴面對面做動作。

5、 探索交換舞伴的想法,

引導幼兒想出交換舞伴的方法。

6、跟音樂完整的舞蹈。

大班音樂舞蹈教案11

活動目標:

1、學習秧歌基本步伐

2、知道秧歌是一種傳統的民間活動,感受秧歌熱鬧、喜悦的舞蹈特性。

活動準備:

1 、舞蹈錄象、錄音資料

2、秧歌道具手巾花、綢帶等

3、十字步圖譜

活動過程:

一、觀看錄象,東北秧歌,引出課題

1、師提問 :有誰能告訴我這個舞蹈的名稱?錄象中看到了什麼?(師小結:秧歌舞最早流行在東北,東北地區的人們在喜慶的日子裏,就會用扭秧歌的`形式來慶祝,後來我們江南的人們把秧歌改變成地方秧歌,因此手裏的道具呢,用的最多的是阿姨們用手絹花,叔叔們呢則用綢帶。)

2、在看一次,提出要求:仔細看,試着學一學。(試試手,腳的動作)

二、 學習秧歌十字步

1、師:今天我們也來學一學秧歌的基本步伐,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秧歌十字步”(出示秧歌十字步大圖示,為幼兒講解圖示的看法,並讓幼兒試着看圖自己先走一走,老師指導 理解圖譜意思 )

2、老師示範秧歌步動作

秧歌步:第一拍,左腳起步向前交叉方向走,第二拍,右腳向前交叉方向走,第三拍,左腳向後交叉方向走,第四拍,右腳向後交叉方向走。注意,準備的時候,雙腳站在小腳印上,走步時,可以根據圖譜上的口令提示走。注意腳步和顏色的對應。

3、幼兒學習秧歌十字

師:小朋友們彆着急,我們隨着秧歌十字步圖示,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學習,很快就能學會了!

幼兒人手一塊十字步圖譜,幼兒練習老師觀察輔導.

鼓勵幼兒跟隨音樂邊唱邊練習秧歌十字步,老師個別輔導。

4、小朋友們快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道具,手巾花、綢帶。男小朋友拿綢帶,女小朋友拿手絹花,今天老師還請來了幾位奶奶,她們也是扭秧歌的高手,現在我們請奶奶跟我們一起跳起來。雙手自由舞動聽音樂練習。

三、小朋友們跳得真好,讓我們回家表演給爸爸媽媽看好嗎?

大班音樂舞蹈教案12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節奏,積極參與活動。

2、能用椅子作為道具創編動作。

活動準備:

人手一把椅子,攝像機,音樂

活動重難點:

自由創編並組織舞蹈動作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兔子舞(入場)

2、談話:師:“小朋友們,你們累嗎?那你們想幹什麼呢?(休息)要怎麼休息才最舒服?(坐椅子)咦,我們的椅子去哪了呢?

3、找椅子坐好。

二、中間部分

1、談話:“説説椅子的用途,激發幼兒喜歡椅子。

(小結:椅子是我們的好朋友,他每天陪着我們吃飯,看書,我們都很喜歡)

2、欣賞歌曲

師:“小椅子也很喜歡我們,它帶來了一首好聽的.音樂,一起來聽聽吧。

3、熟悉旋律,拍打節奏

提問:“你聽了音樂,有什麼感覺?

“你能用多種方式拍打出節奏嗎?(再次播放音樂,幼兒打出節奏)

師:“我特別想和椅子跳舞。(教師隨意幾個動作)

4、幼兒自由創編舞蹈動作

幼兒自由探索動作,教師巡視並請個別幼兒上台表演(教師攝像)

教師把幼兒創編動作串聯起來,幼兒學跳

5、師幼跟隨音樂表演一次

師:“我特別想和椅子跳舞。(教師隨意幾個動作)

6、幼兒自由創編表演(教師攝像)

7、分享視頻

師:“小朋友創編的舞蹈真是好看,我們一起來看個視頻吧。

三、結束部分

師:“我們今天又學會了一個本領,接下來,我們抬上椅子到操場上探索更多的好看動作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wudao/e1d7o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