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音樂 >

音樂喜洋洋教案

音樂喜洋洋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音樂喜洋洋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音樂喜洋洋教案

音樂喜洋洋教案1

【活動目標】:

1、演奏《喜洋洋》樂曲,感受音樂ABA的結構和樂曲喜洋洋的情緒。

2、掌握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嘗試隨着音樂打擊樂器演奏,享受集體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ppt、打擊樂器(雙響筒,碰鈴,鈴鼓)

【活動重點】:

演奏《喜洋洋》樂曲,感受音樂ABA的結構

【活動難點】:

在掌握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嘗試隨着音樂打擊樂器演奏

【活動過程】:

一、傾聽音樂,感受音樂情緒。(約2分鐘)師:我們來聽一首曲子,聽完説説這首曲子聽上去感覺怎麼樣?

幼1:聽起來很熱鬧(感覺很熱鬧)幼2:很歡快幼3:像過年了師:這是一首很歡快、熱鬧的的樂曲,過年,過節的時候大家有時會聽到,感覺喜氣洋洋的、很開心,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喜洋洋。我們再來聽聽這首曲子,大家聽聽這個音樂可以分為幾段?

二、 聽辨樂句節奏,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樂曲。(約20分鐘)

1、出示樂句節奏圖譜,感受樂曲ABA結構(約15分鐘)師:音樂聽完了,你覺得這個樂曲,能分成幾段?

幼1:兩段師:聽得很認真,還有其他的嗎?

幼2:三段師:為什麼這樣分段?

幼:第一段很快,有點熱鬧,第二段有點慢,第三段又很快師:聽音樂的感受不一樣,所以表達也不一樣,是的這個音樂是ABA式的三段體,第一段感覺很熱鬧,像一羣人在敲鑼打鼓,第二段很舒緩像大家在一起跳舞,第三段跳完舞大家又開開心心的在一起迎新年(重複第一段)師:出示PPT,這裏有兩條樂句的節奏,一條是A段的,一條是B段的,你們來聽一聽那句是A段的,那句是B段的?

再聽一遍音樂,聽辨樂句的節奏師:音樂結束了,誰來説説哪條樂句是A段的,哪條樂句是B段的?

幼:第一條是A段的,第二條是B段的。

師:説一下這樣分的理由幼:因為第一段很熱鬧,他的節奏很快,所以第一條是A段的,第二段很舒緩,他的節奏就慢一些,所以第二條是B段的。

師:聽得很認真仔細,表達的很清楚。第一條樂句的節奏重複了幾次?

我們再聽一遍音樂(播放A段)幼:四次,師:大家同意嗎幼:同意師:第二條樂句的節奏重複了幾次?我們來聽聽音樂(播放B段)幼:8次師:大家這次聽得很認真,因為是ABA式的三段體,所以第三段重複第一段的節奏。能不能用我們的身體來打一下節奏?

2、嘗試用身體的各部位表現音樂的多種節奏型(引導幼兒學習怎樣演奏的聲音好聽)(約5分鐘)

(1)教師啟發幼兒用不同的.方式表現二拍子的多種節奏型

師:不一樣的節奏型,打出來的節奏是不一樣的,能不能用我們的身體來打一下節奏呢?

師幼共同確定節奏型的身體部位打擊方式。

(2)配樂演奏身體部位的節奏三、聽音樂嘗試用樂器分聲部演奏(8分鐘)

1、 自主選擇樂器:

師:剛才我們已經用身體來演奏過了。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幾種打擊樂器,咱們用打擊樂器來演奏。

出示樂器和節奏型,鼓勵幼兒自主配樂2、 看指揮用樂器演奏一遍(提醒幼兒要注意看老師的指揮)

師:老師這裏有一張我們配好的節奏譜,看着這張節奏譜進行樂器演奏,我們現在是一個樂隊,你們都是這個樂隊的演奏家,

師:樂隊演出是有要求的,你知道哪些要求?

幼:聽音樂(你知道聽着音樂打節奏)幼:看節奏(樂曲中有節奏,這樣打出來的樂曲會更好聽)

幼:看圖譜、看指揮(瞧,知道這麼多,很關鍵的要求)幼:要和小朋友配合好(朋友的配合,知道了樂器什麼時候用,什麼時候休息)

3、根據幼兒的自主配樂方案,進行配樂演出

4、交換樂器演奏樂曲。

教師指示圖譜,幼兒跟隨音樂地打擊樂器演奏。

關注幼兒使用樂器的方法及演奏時 教師對剛才的演奏情況進行簡單的小結,將沒有演奏好的地方提出來,指曲譜帶領幼兒練習。

活動延伸:自由選擇,交換樂器演奏

音樂喜洋洋教案2

知識技能目標:

在聽賞樂曲時,能感受樂曲熱烈歡快的音樂情緒,用身體語言表現自己所感受到的不同音樂情緒。

情感與態度目標:

感受快樂,並通過與同伴合作來表達情緒。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看一看,聽一聽,動一動,畫一畫讓學生更貼切地感受表現樂曲情緒。 教學重點:感受《喜洋洋》熱烈歡快的音樂情緒。

教學難點:感受表現樂曲情緒

教學過程:

一、情感導入:

學生在《喜洋洋》的背景音樂中進入教室。感受音樂氣氛。

師:很高興能和同學們一起進入快樂的音樂課堂,我此刻的心情就和這首樂曲一樣高興歡快。這首歡快活潑的音樂能讓你們想起什麼嗎?(學生:過年、節日……)

二、聽賞民樂合奏《喜洋洋》。

1、整體聽賞,感受情緒。

師:在這些喜慶的日子裏,人人臉上都喜氣洋洋。也是咱們聽到這首樂曲最多的時候。讓我們再一次在音樂聲中回味一下那些快樂的心情吧!

整體聽賞樂曲,隨樂輕哼,感受樂曲歡快熱烈的情緒。

(課件播放音樂,並播放喜氣洋洋的場景。)

師:同學們猜猜這首樂曲的名字叫什麼?(《喜洋洋》)

你們覺得哪個名字更適合這首曲子?為什麼?

2、分段賞析,深入感受。

師:剛才欣賞的過程中有些同學的表情發生了變化。有時候特別高興快樂,有時候又顯得放鬆一些。老師把這兩段不同的`地方記錄了下來,讓我們聽聽有什

麼不一樣?

(1)分別聽賞第一樂段和第二樂段。

師:給你們一個紅色方塊和一個藍色圓形,給這兩段音樂配色,你想怎麼配?。

然後讓學生説説兩個樂段音樂情緒的表現特點。(第一段旋律歡快,熱情洋溢;第二樂段旋律舒展流暢,非常抒情。)

3、綜合欣賞,參與表現。

師:你們的感覺真是敏鋭!現在請用你們的身體來表現一下你們所感受到的音樂情緒吧!

(1)完整播放樂曲,學生隨音樂節奏,選擇最能表現自己快樂心情的動作律動。

(2)請幾個學生按其他同學的表現為音樂標記不同樂段。

(3)課件出示樂曲的樂段標記。

師:同學們笑得可真開心!快樂的心情來自於快樂的生活!有節日的快樂,有喜事的快樂,更有豐收的快樂!聽!這裏傳來了一陣快樂的歌聲!

三、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學得開心嗎?什麼時候讓你最開心?

(生:……)

師:老師今天和同學們一起渡過了快樂的40分鐘,在喜氣洋洋的音樂中回味了幸福快樂的時光,希望快樂永遠與我們相伴!讓我們高高興興地回到教室繼續今天快樂的學習吧!

音樂喜洋洋教案3

設計意圖:

1.為了增加幼兒對過年的認識,營造過年時喜慶的氣氛,讓孩子瞭解過年是一件很開心,很快樂的事情。

2.幼兒大班年齡特點,對音樂已經達到了會唱,會跳,會打簡單的拍子的程度我設計了這一節音樂欣賞課。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ABA的結構,進一步體驗樂曲歡快的情緒。

2.在掌握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將表演動作轉化為身體動作,跟隨音樂進行打擊器樂演湊。

3.學習看指揮,對指揮的暗示及時正常的做出反應,保持自己的聲部在整體中的協調。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欣賞音樂,感受全曲歡快,活潑,充滿喜洋洋的氣氛。

活動難點:感知第一樂段,第三樂段與第二樂段不同。

活動準備:

1.打擊樂器:手玲,沙錘,小扣板各若干。

2.《喜洋洋》(音頻)。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播放《喜洋洋》音樂帶領入場。

師:哇,孩子們要過年了,真開心啊!你們過新年的時候都會幹什麼?( 幼兒自由回答)

過新年的時候你們的心情是怎麼樣? (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過新年的時候我們的心情是很開心,很快樂。

二、完整欣賞音樂和分段學習表演身體動作。

1.完整音樂欣賞

快過年了我們來演一個節目好不好啊?老師想到了一首很適合過新年的曲子,大家想不想聽一聽啊!(播放音樂,師做律動)

師:大家聽完這首曲子,心裏什麼感受?心情是什麼樣的?

小結:這首曲子聽起來很歡快,聽了之後心裏感到喜洋洋的,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喜洋洋》。

2.分段學習表演身體動作

師:你們想不想也跟着這首歡快的曲子來做一下律動啊?

出示圖譜(一段一段的出示)

師:大家看到了什麼?(頭,肩膀,手,退)那説明我們到這個地方的時候要做什麼?(拍手……………………)那拍幾下呢?

(根據圖譜提時回答)

我們一起看着圖譜做一遍動作好不好?

(師邊指揮邊動作,幼兒跟着做動作)

師:小朋友們做的不錯,現在我們跟着音樂來做一遍吧。

(師邊指揮邊做動作)

第二段,第三段跟第一段一樣上。

師:很好,現在我們把這首曲子學完了,拿着第三段旋律你們有什麼發現麼? 引導幼兒説出第一段和第三段的旋律一樣。

師:這就是ABA結構,(用字母A.B.A進行標註)

師:好,那現在我們隨着音樂,一起完整的來一遍吧。

(師邊指揮邊做動作,幼兒一起做)

師:剛才大家表演的很棒,那現在我們分成三組來表演一下好不好?

(幼兒分成三組並分配每組任務)

師:大家注意一會兒看老師的指揮我會用動作,眼神來提示的孩子們明白了麼?

播放音樂,教師做指揮,幼兒分組表演。

三、樂器表演

師:哇,大家配合的.太默契了,老師突然有一個想法,如果我們再配上一些樂器,那我們的表演就更棒了。

師:小朋友們你們都知道那些樂器啊?(幼兒自由回答)

師:你們認識這些樂器麼?(幼兒回答)

出示樂器讓幼兒自由選擇,先隨音樂進行樂器表演,然後給幼兒分配任務,這一邊表演的時候,那兩組按節湊擊打樂器無音樂先來一遍,然後加音樂完整表演。

師:太棒了,大家剛才的表演非常完美,那現在我們去做一些準備,然後,準備參加新年表演好不好? 走嘍…………

(隨音樂出場,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音樂審美感受是使兒童在學習音樂過程中,通過感知音樂作品的藝術美,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獲得美的感受。因此,音樂教育中無論是能力培養、思想認識提高,還是心靈陶冶都需要經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連續不斷的、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

音樂喜洋洋教案4

七度進階曲是一首丹麥民間舞曲。曲調歡快,音色優美,容易讓人投入到音樂的歡快氣氛中。大班幼兒對音色、節奏的變化能夠準確地聽辨,喜羊羊與灰太狼是他們非常喜歡的動畫人物,性格特徵鮮明,容易形成對比。因此我將故事與動作融為一體共同來表現音樂,這也是符合《綱要》精神,給幼兒創設多種條件感知藝術活動,讓幼兒大膽地嘗試表現音樂。並通過合作表演讓幼兒體驗與同伴交流,合作的樂趣,增進情感溝通。

一、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投入到音樂遊戲中,體驗音樂遊戲中,大膽地表現,體驗遊戲的快樂感覺,。

2.幼兒能夠根據故事情節變化,作出相應的動作,(撞、暈、抓、逃等),轉換為對音樂的表現表達,併產生幸福愉快的感受。

3.幼兒能夠積極參與活動,與同伴交流,分享。並根據音樂能雙手分角色表現音樂,迅速保住自己抓住別人。

二、活動準備

音響、MP5、圖譜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幼兒能根據音樂的變化準確地做出相應的動作,並愉快地表現出來(撞、吃驚、害怕、暈、狼的兇狠、羊的機智)大膽表達。

難點:幼兒能夠雙手分角色表演音樂,迅速逃離,

準確抓住。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

隨音樂舞蹈導入——《七度進階曲》

師:寶貝們今天杜老師來帶你們一起玩音樂遊戲,好不好?

幼:好。

師:那和我一起隨音樂跳舞吧(圍圓圈在教室跳,初步感知音樂)

[在初步感受音樂的過程中,半數幼兒能夠自主隨音樂做動作,部分幼兒只能跟隨教師的動作變換調整自己動作。

反思主要原因:1、幼兒對外國音樂接觸較少,曲風不同,初步感受不同;2、幼兒學習品質需要逐步提升,自主表現能力要鍛鍊]

(二)、基本部分

1、故事《喜羊羊和灰太狼》

師:寶貝們,剛才跳得高興嗎?

幼:高興。

師:你覺得音樂是什麼感覺的?(幼兒初步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幼:歡快的,有意思,很好玩,很累

[幼兒的音樂詞彙掌握更多的還是停留在表面體驗上,(教案 ) 也是比較侷限,需要在日後的教學中,有意識將樂曲的風格逐步介紹給幼兒,豐富幼兒的音樂體驗]

2.講故事、做動作,理解音樂

(講故事,幼兒逐個學習表演:害怕、撞暈、抓、逃的動作)

一天,灰太狼和喜洋洋在村子裏散步,走到一路口“咣”——?(撞到了一起)

1、撞、害怕

師:a.撞到一起心裏什麼感覺?

幼:害怕

b.你是怎樣害怕的?

找出做得好的示範一下(配音樂)

c.小朋友一起來隨節奏學學做做(xxxΙxxxΙ

撞到了很害怕

[幼兒對害怕的感覺很明確,有縮脖子、抱胸口、還有的閉上了眼睛。只是因為在遊戲,大家在害怕的時候,都是面帶微笑的做出上述動作。

反思:如果為提升表現害怕的層次,可以再加上害怕時的面部表情,引導幼兒學習表現]

2)、暈

師:剛撞到一起頭會怎樣?

幼:疼、暈、兩眼冒金星

師:你是怎樣頭暈?

請小朋友做暈的動作,示範(配樂)

[暈的動作,幼兒都能用頭轉圈表示頭暈,竟然有個幼兒做出了眼轉圈的.眼暈,很是吃驚。

反思:主要是幼兒對狼和羊的動畫形象瞭解深刻,在日後的教學中,只要用到幼兒熟悉的形象,那麼教師要做的功課是全面瞭解和把握,各種形象的鮮明特徵,才能有效進行引導]

3)、抓、逃

師:回過神來狼會怎樣?

幼:抓羊

師:羊會怎麼樣呢?

幼:逃跑

練習暈——抓,暈——逃的動作(配樂)

4)、給人物加動作

怎樣用手代表狼?怎樣用手來代表羊?

找出好的大家一起學(狼—五指張開;羊—伸出食指)

三、幼兒隨音樂表演

1、分開角色表演

羊先上場

師:我們先請喜羊羊上場,好嗎?

幼:好(幼兒伸出食指)

師:小羊遇到狼,會往哪裏逃?

幼:逃上,逃下,逃後,一上一下,一左一右

[幼兒對用手代表羊,及羊逃上,逃下,逃前,逃後,一上一下,一左一右的動作表現,不是完全適應。

反思:改變提示語言:動動你的小羊,想想可以幫小羊逃到哪裏?]

第一遍音樂:初步感受動作與樂曲的聯繫及感覺

第二遍音樂:主要解決暈、抓了幾次(三次)

灰太狼出場

師:現在我們請灰太狼出場,注意狼兇狠的樣子。

第三遍音樂:幼兒隨音樂做狼的動作

第四遍音樂:狼和羊同時上場,第一排小朋友向後轉當狼,第二排當羊。

(幼兒互相玩得很高興,只是,對於要狼抓羊的時機,以及抓的方法把握不好,有的幼兒抓到小朋友的身上。

反思:缺少提前示範,狼和羊的合作玩法)

師:羊沒被抓住,擺什麼造型?

幼:自主表達

師:狼沒抓住羊,會怎樣?

幼:生氣(引導幼兒擺出“我還會再回來”的經典造型。)

第五遍音樂:交換角色再來一遍(注意結束造型)

第六遍音樂:到寬闊的地方大家散開成一個大圓圈,我們來遊戲

第七遍音樂:雙手分角色表演(左手當狼,右手當羊)

(難度提升:既要保住自己,又要抓住別人。大部分幼兒不好控制,在這裏拋磚引玉,留下練習的空間)

四、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們,今天玩得開心嗎?談談感受。

幼:累,好玩

師:為什麼不希望羊被抓住?

幼:善良,可愛,聰明,我們關愛需要幫助的人

師:你們喜歡狼嗎?為什麼?遇到壞人怎麼辦?

幼:找警察、告訴大人,與他們聰明的鬥爭

【幼兒對課程隱性目標的理解,反映出幼兒內心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希望,幫助他們形成善良的人格和勇敢機智的品質】

五、活動結束

下課,下次再見!

音樂喜洋洋教案5

活動目標:

1、在欣賞理解樂曲的結構aba的形式,感受樂曲ab的不同。

2、理解樂曲並能用動作表現出來,體驗遊戲的快樂。

3、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譜、cd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聽音樂進入活動室。

師生問好,引入課題。

二、組織教學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曲子,下面就請小朋友來欣賞一遍。

提問:仔細聽這首曲子叫什麼名字?(播放第一遍樂曲。)

幼兒:喜洋洋。

2、請幼兒欣賞第二遍音樂。

提問:

(1)小朋友聽完這首曲子,你有什麼感覺呢?

聽完這首曲子,我想跳舞、想唱歌、敲鼓等。

(2)你知道這首有幾段嗎?

這首曲子有三段。

(3)你們聽出這首曲子哪裏是一樣的嗎?

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樣的。

(4)這兩段曲子聽起來有什麼感覺?

歡快的、快快的。

(5)第二段曲子聽起來有什麼感覺?

抒情的、慢慢的。

小結:這首曲子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樣的。聽起來比較歡快,第二段曲子聽起來比較抒情。

3、教師出示圖譜,請幼兒欣賞第三遍音樂。

老師還給這首曲子畫了一幅畫呢?想看嗎?

下面就請小朋友來欣賞吧!(出示圖譜)

提問:

(1)看一看圖上畫的都有什麼?

(2)鞭炮、小花、曲線、小河。

下面我們來看着圖譜欣賞第四遍音樂。

(教師手拿小棒,指圖譜欣賞音樂)

三、請幼兒給這首曲子創編動作。

1、幼兒創編動作。

教師挑出做的.好的動作請幼兒學一學。

2、組織幼兒聽音樂來表演。

四、活動小結。

今天我們欣賞的這首曲子叫《喜洋洋》,他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樣的比較歡快,第二段比較抒情。在這首曲子裏我們聽到了過年的氣氛,下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包餃子吧!聽音樂離開活動室。

活動反思:

這節課我上的不成功,主要是內容太多,我應該把這節課分成兩節課來上,圖譜也不合適,應該改進。這節課我應改為韻律活動,那樣這節課的活動效果就不一樣了。通過這次講課各位老師給我提的建議,下次上課一定注意,爭取上一節好的優質課。

音樂喜洋洋教案6

《綱要》中指出:要利用藝術活動激發幼兒情趣,幫助幼兒體驗審美愉悦和創造的快樂,體現自我表現和創造的成就感。幼兒對包餃子,吃餃子並不陌生,所以興趣很濃。首先通過音樂欣賞,結合圖譜,讓幼兒初步感知音樂,瞭解音樂結構,讓幼兒瞭解ABA三段式結構。

活動設計時,把三段式結構用擀餃皮、包餃子煮餃子三個內容來表現,其中煮餃子部分有兩個幼兒有點走神,不太投入。我覺得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師幼互動的不好,雖然我把動作的`創編全交給了孩子們,但我也不應該把自己置身事外,如果我能和孩子們一起表演,能把動作再做的誇張一點,這樣既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也能讓幼兒的表演更放鬆,跟形象。

音樂喜洋洋教案7

【活動目標】

1、演奏《喜洋洋》樂曲,感受音樂ABA的結構和樂曲喜洋洋的情緒。

2、掌握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嘗試隨着音樂打擊樂器演奏,享受集體合作的快樂。

3、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4、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活動準備】

音樂、ppt、打擊樂器(雙響筒,碰鈴,鈴鼓)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演奏《喜洋洋》樂曲,感受音樂ABA的結構。

2、難點:在掌握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嘗試隨着音樂打擊樂器演奏。

【活動過程】

一、傾聽音樂,感受音樂情緒。(約2分鐘)師:我們來聽一首曲子,聽完説説這首曲子聽上去感覺怎麼樣?

幼1:聽起來很熱鬧(感覺很熱鬧)

幼2:很歡快

幼3:像過年了

師:這是一首很歡快、熱鬧的的樂曲,過年,過節的時候大家有時會聽到,感覺喜氣洋洋的、很開心,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喜洋洋。我們再來聽聽這首曲子,大家聽聽這個音樂可以分為幾段?

二、 聽辨樂句節奏,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樂曲。(約20分鐘)

1、出示樂句節奏圖譜,感受樂曲ABA結構(約15分鐘)

師:音樂聽完了,你覺得這個樂曲,能分成幾段?

幼1:兩段師:聽得很認真,還有其他的嗎?

幼2:三段師:為什麼這樣分段?

幼:第一段很快,有點熱鬧,第二段有點慢,第三段又很快師:聽音樂的感受不一樣,所以表達也不一樣,是的這個音樂是ABA式的三段體,第一段感覺很熱鬧,像一羣人在敲鑼打鼓,第二段很舒緩像大家在一起跳舞,第三段跳完舞大家又開開心心的在一起迎新年(重複第一段)師:出示ppt,這裏有兩條樂句的節奏,一條是A段的,一條是B段的,你們來聽一聽那句是A段的,那句是B段的?

再聽一遍音樂,聽辨樂句的節奏師:音樂結束了,誰來説説哪條樂句是A段的,哪條樂句是B段的?

幼:第一條是A段的,第二條是B段的。

師:説一下這樣分的理由幼:因為第一段很熱鬧,他的節奏很快,所以第一條是A段的,第二段很舒緩,他的節奏就慢一些,所以第二條是B段的。

師:聽得很認真仔細,表達的很清楚。第一條樂句的節奏重複了幾次?

我們再聽一遍音樂(播放A段)幼:四次,師:大家同意嗎幼:同意師:第二條樂句的節奏重複了幾次?我們來聽聽音樂(播放B段)幼:8次師:大家這次聽得很認真,因為是ABA式的三段體,所以第三段重複第一段的節奏。能不能用我們的身體來打一下節奏?

2、嘗試用身體的各部位表現音樂的多種節奏型(引導幼兒學習怎樣演奏的聲音好聽)(約5分鐘)(1)教師啟發幼兒用不同的方式表現二拍子的多種節奏型

師:不一樣的節奏型,打出來的節奏是不一樣的,能不能用我們的身體來打一下節奏呢?

師幼共同確定節奏型的身體部位打擊方式。

(2)配樂演奏身體部位的節奏

三、聽音樂嘗試用樂器分聲部演奏(8分鐘)

1、 自主選擇樂器:

師:剛才我們已經用身體來演奏過了。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幾種打擊樂器,咱們用打擊樂器來演奏。

出示樂器和節奏型,鼓勵幼兒自主配樂

2、 看指揮用樂器演奏一遍(提醒幼兒要注意看老師的指揮)師:老師這裏有一張我們配好的節奏譜,看着這張節奏譜進行樂器演奏,我們現在是一個樂隊,你們都是這個樂隊的演奏家,師:樂隊演出是有要求的,你知道哪些要求?

幼:聽音樂(你知道聽着音樂打節奏)幼:看節奏(樂曲中有節奏,這樣打出來的樂曲會更好聽)幼:看圖譜、看指揮(瞧,知道這麼多,很關鍵的要求)幼:要和小朋友配合好(朋友的配合,知道了樂器什麼時候用,什麼時候休息)

3、根據幼兒的自主配樂方案,進行配樂演出

4、交換樂器演奏樂曲。

教師指示圖譜,幼兒跟隨音樂地打擊樂器演奏。

關注幼兒使用樂器的方法及演奏時 教師對剛才的演奏情況進行簡單的小結,將沒有演奏好的'地方提出來,指曲譜帶領幼兒練習。

【活動延伸】

自由選擇,交換樂器演奏

【活動反思】

教師在尊重幼兒認知特點的基礎上,利用多媒體制作的CAI課件,運用視聽結合的方法解決音樂教育中的難點,讓孩子們在輕鬆的兒童畫獲獎作品環境下感受、理解、表現音樂。從感受樂曲到理解樂曲再到表現樂曲,孩子們的參與慾望都十分強烈,他們能用連貫的語句、詞彙説出自己對樂曲的感受,能用肢體動作的快慢來理解樂曲的節奏變化,能用不同節拍來表現A、B、A’樂段,在喜洋洋的音樂聲中幼兒早教圖片,他們盡情舞蹈興致昂然、意猶未盡。整個活動孩子們都十分愉悦,最後用舞龍、舞獅、扭秧歌等民間藝術表演方式來結束活動更是把活動推向了高潮。作為一名年青的幼兒教師,我一直為上音樂欣賞課所困惑,這次教育實踐對自己是一個挑戰,但鑑於幼兒年齡特點的制約,音樂欣賞又是幼兒園音樂教育中的一個難點。本活動試圖通過多媒體直觀、生動、視聽結合幼兒早教音樂的教學形式來突破這個難點,幫助幼兒感受、理解樂曲ABA’的結構形式,從而獲得音樂欣賞的愉悦體驗,發展想象力,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音樂喜洋洋教案8

活動目標

1、學習演奏《喜洋洋》樂曲,進一步熟悉音樂aba的結構,感受樂曲喜洋洋的情緒。

2、在掌握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嘗試隨着音樂教學打擊樂器演奏。

3、能跟着指揮的演奏樂器,享受集體合作的快樂。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5、聽音樂,嘗試分辨樂曲的快慢和輕重,能跟着節奏律動。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或cd,錄音機一台。

2、幼兒座位排成馬蹄形。

3、老師帶領值日生在課前擺放樂器在椅子下面。

4、打擊樂器幼兒人手一個,具體為:鈴鼓、碰鈴、圓舞板、雙響筒。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殺雞宰鴨教師帶領幼兒隨着音樂表演唱《殺雞宰鴨》

二、分段學習表演身體動作。

1、師:快過節了,人們又是殺雞宰鴨,又是唱歌跳舞,到處呈現出一派喜洋洋的景象。讓我們伸出雙手跟着老師唱譜的節奏,一起來拍拍頭拍拍肩,拍拍我們的小手吧!

2、教師唱a段樂曲,引導幼兒跟着音樂一拍一拍地做動作(如:拍腿、拍肩、拍頭、拍手)

3、教師唱b段樂曲,帶領幼兒有節奏的做拍手合攏手腕顫抖動作。

三、完整練習身體動作。

1、教師帶領幼兒隨着音樂琴聲,完整連貫做身體動作。

2、幼兒獨立聽音樂,表演身體動作。

四、幼兒分聲部練習身體動作。

1、組織幼兒討論分組動作的方案,每組明確做一個身體動作。

2、教師用身體動作指揮相應小組有節奏做相應動作。

五、學習配器方法

1、教師(出示四種樂器):這是什麼?可以怎樣演奏?

2、引導幼兒練習正確的打擊樂器的動作。

六、幼兒空手練習分聲部打擊樂器教師用演奏樂器的動作,引導幼兒看指揮,分聲部進行徒手演奏練習。

七、幼兒看指揮進行打擊樂器演奏。

1、教師先引導幼兒看指揮拿樂器,再用擊拍指揮的動作,引導幼兒看指揮擊拍。

2、引導幼兒看教師預令提示,有節奏打擊樂器。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音樂喜洋洋教案9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歡快、舒展的曲式特點。

2、在教師的引導下,願意用動作表現樂曲。

活動準備:

1、《喜洋洋》音樂及分段音樂。

2、蟹農、蟹、蟹盒等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幼兒情感

1、今天天氣不錯,我們一起去野外遊玩吧。看,我們來到了哪裏?(出示蟹塘)

2、聽,什麼聲音(欣賞樂曲第一遍)問:這段音樂聽起來感覺怎樣?(歡快、喜悦)他們在幹什麼呀?

3、出示蟹農圖片:小朋友們好!我是蟹農。我們也和蟹農伯伯打個招呼吧!"小朋友,其實我聽這音樂在捉蟹,現在正是吃蟹的時節,我們正忙着多捉點蟹去賣呢。""哦!原來是蟹農在捉蟹!"

二、完整欣賞音樂,感知音樂性質。

1、欣賞音樂第二遍。

問:你覺得音樂有幾段?這幾段一樣嗎?

(節奏有快有慢)

2、欣賞音樂第三遍。

(1)請幼兒想想音樂快的時候做什麼動作?慢的時候有做什麼動作?

(2)教師講解,幼兒聽音樂。

天黑了,蟹兒都爬上了岸,蟹農捲起衣袖,戴上了手套,拿着手電筒去捉蟹。左一個右一個,蟹兒真多。看着這麼多蟹,蟹農真開心。蟹農拿起線兒,把一個個蟹兒都紮起來。看一看,雌蟹、雄蟹分一分,大蟹小蟹分一分,一個、兩個、三個、四個,裝進盒子裏,裝了一盒又一盒,賣到全國各地。蟹兒都賣完了,蟹農開心的歡呼起來。

三、分段欣賞音樂。

1、小朋友,蟹爬出來,蟹農怎麼捉蟹的?

2、欣賞A段音樂,幼兒做動作。

出示圖片,捉了這麼多的蟹,我們還想捉嗎?再次欣賞A段音樂做動作。

3、捉完了蟹,還要做什麼?出示扎蟹的圖片。

4、聽B段音樂,幼兒做動作。(扎線、分蟹、裝盒)

5、請幼兒找個空位置聽音樂做動作。

6、出示裝好的蟹,裝好的.一盒盒蟹都賣完了,蟹農心情怎樣?那高興的時候做什麼動作?

7、欣賞第三段(A),隨音樂做動作。

8、聽了這麼久的音樂,我們還不知道這首音樂叫什麼名字呢,這首音樂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喜洋洋》。

四、完整聽音樂做動作。

五、結束活動。

大家一起捉蟹真開心,讓我們一起記住這首好聽的音樂《喜洋洋》。

音樂喜洋洋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及價值觀:啟發學生熱愛民歌,並懂得熱愛勞動、熱愛生活,明白我們幸福的生活是要我們通過自己的雙手來創造的;

2、過程與方法:通過演唱,瞭解民歌的風格特點及演唱方法。

3、知識與技能目標:指導學生用高亢明快的歌聲來演唱《太陽出來喜洋洋》,學習波音、連音的演唱方法,並瞭解常用的知識與技能。

二、教學重點:

學會歌曲,及“波音”“連音線”這些樂理知識。

三、教學難點:

學唱歌曲,並能夠運用波音”“連音線”的演唱方法結合山歌風格特點進行演唱。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鼓、雙響筒

五、教學過程:

一、玩音樂遊戲,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玩遊戲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玩有趣的遊戲。

1、玩音樂遊戲,讓學生聽音樂,搶答歌名是什麼?是哪裏的民歌?①茉莉花(江蘇民歌)

②草原就是我的家(蒙古族)③鳳陽花鼓(安徽民歌)

2、師小結,導入新課: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玩遊戲,聽了三首來自不同民族和地區好聽的民歌。今天,老師將帶領大家繼續走進多彩的鄉音世界,去學習其他地區的民歌。

二、感受歌曲,瞭解歌曲

1、聆聽歌曲,思考:這首歌表現了什麼內容?

2、讓學生説説歌曲描繪了一個怎樣的勞動情景?他們是帶着怎樣的心情在勞動?你是怎麼知道的?從哪裏知道?

同學們説得真好。這首描繪了勞動人民上山砍柴的歌曲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四川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

3、再聽歌曲,聽聽老師拍手的地方歌詞有什麼特點?

4、學習襯詞:

(1)剛才老師拍手的地方出現的這些詞就是歌曲的襯詞,為什麼要加這些襯詞呢?(更能表現出喜洋洋的心情,還能表現出他們勞動時有力量)(2)剛才老師介紹過這首歌曲是四川民歌,四川人民喜歡在歌曲裏面加入自己的地方方言來表現歌曲。同學們再聽一聽,哪句襯詞是用四川方言唱的?

學用四川方言學習襯詞“朗朗扯光扯”(可先讓學生試説)(3)聽全曲,讓學生跟着吆喝襯詞。

三、學習歌曲

同學們吆喝得真好聽,下面,我們就來完整地學習這首歌曲。

1、跟琴唱譜,認識和學習“連音線”和“波音”的演唱方法。

2、用“lu”哼唱。

3、學唱歌詞:(1)、學唱第一段。a.跟琴唱;

b.師生接龍唱(指導學生用高亢明快的聲音演唱)。(2)、繼續學習第二至五段歌詞:聆聽全曲,心裏默唱。(3)、聽範唱跟唱全曲(提醒學生唱完第三段後有一段間奏)。(4)、有感情地完整演唱《太陽出來喜洋洋》(師在襯詞處加入擊鼓進行伴奏)。

四、表現歌曲

同學們唱得真好聽,好多樂器都想加入你們的演唱中。大家同意嗎?

1、師生合作依次為打擊樂(鼓、雙向筒)創編表現形式;

2、打擊樂合奏;

3、把學生分成三組:打擊樂組、演唱組、吆喝組;

3、集體合作,完整展示。

五、歌曲拓展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説山裏的'樵夫每天都要上山砍柴,辛苦嗎?可他們還唱着豪邁、熱情的山歌,我們可以看出樵夫們身上怎樣的品質?(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

歌詞最後一句説:只要我們多勤快,不愁吃不愁穿,説明什麼?

(我們的幸福生活是要我們通過自己的説手來創造的,培養學生以音樂為伍,與音樂為伴的樂觀主義精神。)

音樂喜洋洋教案11

活動目標:

1、在熟悉音樂曲式和性質及初步學會舞蹈的基礎上,啟發幼兒嘗試用鈴鼓的不同敲法來表現舞蹈,動作符合節奏。

2、激發幼兒探索慾望,發揮想象力、創造性。

3、在邊敲邊跳的'過程中體驗集體舞的歡快情感。

活動準備:

會跳舞蹈、會基本舞步(進退步.踮步.踏步.小碎步)、圖示譜。

活動過程:

一、感受音樂,複習舞蹈。

1、聽前奏回憶名稱:感覺怎樣?

2、複習舞蹈。

老師:我們來用好看的舞蹈把這首樂曲的活潑歡快、抒情優美表現出來。

二、嘗試用鈴鼓的不同敲法來表現舞蹈。

1、出示鈴鼓:可以怎麼敲?可以怎麼搖?(幼兒説出一個方法,老師引導全體幼兒練習一個方法。)

2、出示圖示譜:哪裏是敲,哪裏是搖?(斷斷續續練習→完整集體配樂練習。)

3、幼兒嘗試用鈴鼓跳舞。

老師:我來跳舞,你們拿着鈴鼓和我一起跳,邊跳邊試試想想做什麼動作時鈴鼓敲,怎麼敲?又做什麼動作時搖,怎麼搖?

(1)第一遍集體嘗試邊跳邊敲。

(2)第二遍老師按舞蹈順序提問,個別幼兒做出,老師重複後,再集體練習。(重點、難點:敲肩、進退步搖、在頭上方翻手腕敲。)

(3)集體完整配樂練習二~三遍。

三、節奏樂舞蹈的欣賞與練習。

1、請兩位老師表演。

2、請能力強的幼兒表演。

3、集體表演。(創造性地模仿)。

音樂喜洋洋教案12

活動目標:

1.欣賞四川民歌《太陽出喜洋洋》,感受其歡快喜慶的音樂特點;

2.嘗試根據音樂的節奏自編遊戲動作,能對輸贏結果做出敏鋭的反應;

3.有兩兩合作、協商決定遊戲規則和遊戲玩法的意識。

活動準備:

音樂、圖片(農夫、斧頭、狼)、籮筐實物一對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活動內容,激發幼兒欣賞歌曲的興趣

師:孩子們,你們今天的心情好嗎?你們覺得心情和天氣有關係嗎?

1.欣賞歌曲,介紹四川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

2.欣賞歌曲,用拍手的方式感受歌曲喜氣歡快的節奏和情緒。

3.欣賞歌曲,帶着問題:歌裏唱了什麼?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自由地表達自己對歌詞的理解(重點引導孩子用肩部和手腕動作來感受挑籮筐晃悠悠的感覺)。

二、熟悉歌曲內容,模仿遊戲中的三個角色

1.你聽到歌裏唱了誰上山崗?他是怎麼去的?(出示“挑扁擔的農夫和籮筐”)誰願意來做一做?我們一起跟着音樂來扮演農夫,練習挑籮筐動作。

2.農夫手上拿把什麼?(出示“斧頭”)斧頭的動作怎麼做?

3.山崗上有什麼?(出示“狼”)狼兇狠惡毒的樣子是怎麼樣的'?

三、學習音樂遊戲

1.瞭解角色之間的關係,明確挑籮筐、拿斧頭等標誌性動作。師:我們來看看農夫、斧頭、狼,他們誰控制誰?

2.老師示範講解遊戲。

遊戲玩法:

第一段:農夫出場

第二段:斧頭出場

第三段:豺狼出場(間奏時段猜拳並進行獎懲)

四、樂意與老師或同伴合作,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1.單人遊戲(領隊追、輸家跑、贏家不動、輸家可跑到贏家背後躲)。

2.多人遊戲(領隊追、輸家跑、贏家不動、輸家可跑到贏家背後躲)。

3.雙人對抗遊戲(兩人協商輸贏的獎懲方式)。

4.分組對抗遊戲(組內協商出拳內容,兩組協商輸贏的獎懲方式)。

五、放鬆活動,同伴間互相捶背、捏肩、撓癢、打滾等六、結束:挑着砍獲的豺狼回家咯(音樂伴隨)

音樂喜洋洋教案13

設計理念:

《綱要》中指出:要利用藝術活動激發幼兒情趣,幫助幼兒體驗審美愉悦和創造的快樂,體現自我表現和創造的成就感。幼兒對節日“包餃子”、“吃餃子”比較瞭解且很感興趣。《喜洋洋》的音樂熱情洋溢,賦予濃郁的節日氛圍,於是我結合幼兒在活動中的興趣、審美、創造、表現,活動中將“包餃子”作為引線,貫穿於整個音樂欣賞活動中,為幼兒營造一個寬鬆、愉悦的學習氛圍,在“包餃子”的表現創造中感知理解音樂的性質,感受、表現、體驗音樂的歡快情緒。

活動目標:

1、 激發幼兒與同伴一起表演的興趣,引導幼兒體驗樂曲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2、 結合圖譜,感知音樂的性質,培養幼兒對樂曲的感受力、表現力。

3、 使幼兒初步感知ABA三段體曲式結構,嘗試用“包餃子”的動作表現對音樂的理解。

4、 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 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教師物質準備:音樂、圖譜、課件。

2、幼兒經驗準備:接觸過飽餃子,知道包餃子的基本步驟。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 教師:“小朋友,你們吃過餃子嗎?”“那餃子是怎樣做的呢?”

2、教師出示圖片。教師:“首先,要擀餃子皮;接着包餡;最後煮餃子。一共有幾個步驟?”

二、結合圖譜、完整欣賞、感知性質。

1、聽音樂(欣賞樂曲第一遍)。“今天,齊老師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問:這段音樂聽起來感覺怎麼樣? (玩、遊戲、跳舞……) “你覺得這個音樂有幾段?”

2、欣賞音樂第二遍。

問:誰找出來了有幾段?從圖片上你發現了什麼?(和音樂一樣的有三段。)

3、小結:有三段音樂,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樣的,這樣的結構我們叫做ABA結構。

(通過音樂欣賞,結合圖譜,讓幼兒初步感知音樂,瞭解音樂的結構。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讓幼兒欣賞音樂,聽一聽這個樂曲一共有幾段,結合圖譜找一找這個樂曲共有幾段時,出現了想象中的答案,於是我就引導孩子直接在圖譜上了解到這個樂曲共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的符號是一樣的這孩子能從圖片上發現,就是讓孩子瞭解ABA三段體曲式結構,我也能馬上讓幼兒完整感知。但過於着急,沒有讓孩子反覆欣賞,分段欣賞,仔細聽一聽第一段、第三段的音樂是怎麼樣的?第二段的音樂是怎麼樣的?深入挖掘音樂的性質。本是活動的重點部分,圖譜也是一個很好的感知樂曲的輔助材料,活動下來發現,這部分的分量還不夠,對後面的動作創編可能也有一定的影響。)

三、分段欣賞、感悟音樂、創編動作。

1、教師:小朋友,你知道包餃子該怎麼包嗎?第一步是幹什麼呀?

2、欣賞第一段音樂。讓我們來聽第一段音樂

(1)欣賞第一段音樂第一遍。

問:你覺得這段音樂可以做什麼動作呢?你們想把身體的哪部分擀得薄薄的?

(2)聽第一段音樂做擀餃子皮的動作。

3、欣賞第二段音樂。

(1)聽第二段音樂做動作。

問:你覺得這段音樂該做什麼了呢?你們想把哪當作餡包起來呢?

(2)聽第二段音樂做包餡的動作。(提出要求)

4、欣賞第三段音樂。

(1)欣賞第三段音樂第一遍。

問:餃子包好了可以吃了嗎?那煮餃子的時候,餃子在鍋子裏幹什麼呢?請小朋友用動作來表示?

(2)聽第三段音樂做煮餃子的動作。

(這一部分主要通過分段欣賞,讓幼兒分段感悟,在音樂們的引領下進行創編動作。作為南方的孩子很多孩子也都能説出包餃子的基本步驟,這為動作創編提供了幫助,很多幼兒都能結合生活經驗,創編出源於生活,源於幼兒的包餃子的動作,跟着音樂的節奏“演奏”。但在第三段音樂中,讓幼兒表現餃子在水裏的動作,才發現南方的幼兒還是缺少一定經驗,沒有背景,沒有看到餃子放在水裏煮的樣子,很難充分想象,一些孩子只能都説到了吃,拿筷子夾出來,吃。整體上,幼兒自主創編動作,教師就做提煉指導,以幼兒為主的共同創編滿足了幼兒創造表達的.願望四、兩兩合作、充分表現、快樂體驗)

四、完整表現、快樂體驗。

1、讓我們聽着完整的音樂來包餃子吧。(聽音樂做完整的包餃子動作),教師提問回顧包餃子的三個步驟。

2、第二遍幼兒完整表演。

(這一環節主要是將在音樂中感悟的動作用於音樂表演中,讓相互的合作為幼兒對音樂的表現搭建一個表現的平台,讓幼兒在熱情活躍的情境中盡情地體驗,進一步提升對音樂的感受與理解。幼兒們都非常願意在音樂下,跟着音樂的節奏自主地進行表演。兩兩的合作表演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在教案的設計時,跟師父就在反覆琢磨到底是先教師示範,還是幼兒自主表演,最後,還是覺得幼兒的自主學習比較重要,就決定採用先讓幼兒自己商量,自主地兩兩合作表演,教師提煉幼兒優秀的地方,集體模仿學習下,幼兒再進行多種形式的合作表演。在實際的活動中,教師也沒有特定地去示範,只是孩子們在下面做,老師和一個幼兒在前面做,可能教師的隨意表演,動作也不誇張,沒有很好地起到引導作用,所以孩子們合作表演地不是特別好,也怕時間的來不及,教師也沒有再示範表演,而是採取了另一策略,讓幼兒自主表演,反而發現孩子們表演得很起勁,很投入,相信沒有體驗到合作表演的快樂,但感受了音樂表演的快樂。)

五、結束

1、在包餃子音樂的幫助下,我們小朋友很快就學會了包餃子,我們包的餃子味道也特別好!你們真棒!

2、這段包餃子的音樂有一個很喜慶的名字叫《喜洋洋》。

3、我們把包好了的餃子送給夥伴們去吃吧!

活動反思:

1、沒有欣賞音樂的經驗。音樂欣賞是音樂領域中最難的一個部分,加上在平時的音樂活動中,歌唱活動比較多,音樂欣賞接觸得不太多,幼兒在音樂欣賞這方面沒有一定的經驗所以好像也並不是特別感興趣。在活動中就調不起幼兒的積極性,激發不出幼兒的情感。

2、圖譜沒有充分利用。圖譜,運用一些符號來表現音樂的性質,幫助幼兒去解讀音樂、理解音樂。在活動前的探討中,我跟師父在圖譜的表現上花了很大的功夫,如何運用符號,運用哪些符號能夠將音樂的性質表現出來,又能幫助幼兒進行後面的動作創編。最後我們設計出來的圖譜的表現形式還是很不錯的。但在活動中,我卻沒有充分地將它利用起來,效率不高,其實是在圖譜的幫助下,去欣賞音樂,感知音樂,理解音樂。

3、完整欣賞時,分量不夠,音樂沒“吃透”。第二部分:結合圖譜、完整欣賞、感知性質應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部分,由於幼兒們沒有欣賞音樂的經驗,教師自身素質也較低,沒能夠好好地利用圖譜,(當時可能有些緊張)深入地去剖析、感知音樂,理解音樂的性質,使得重點部分的分量過輕,幼兒對音樂沒有“吃透”,這也對後面的分段欣賞、創編動作和兩兩合作表演有一定的影響。

4、背景沒有,生活經驗不夠豐富。本以為“包餃子”幼兒們都會比較熟悉,會非常感興趣。活動中發現幼兒們對包餃子是比較有興趣的。但畢竟作為南方的幼兒在“包餃子、煮餃子”方面還是很缺乏生活經驗的,雖然許多幼兒都能説出包餃子的基本步驟,像擀皮這些做起來很有趣,很簡單的動作就能表現,幼兒們很願意做,但餃子在水裏的動作,幼兒們由於缺乏生活經驗,相信我們這邊的幼兒都沒有親眼看過煮餃子的過程,包肯能很感興趣,接下去就是吃了,並沒有看過餃子在水裏的樣子,所以很難充分想象,去表現。

5、合作表演時示範不到位。由於第二部分完整欣賞時,沒有深入地感知音樂,第三部分的動作創編時,完整的欣賞不夠,加上合作表演需要兩個人的合作有一定的難度,開始幼兒並沒有體驗到兩人合作表演的快樂,這時教師可以通過教師示範、幼兒示範、動作模仿進行進一步引導,但怕時間的不夠充裕,放棄了,讓孩子們進行了自主表演,不過幼兒們在自主表演中都非常大膽、投入,相信體驗到了音樂表演的快樂。但第一個活動目標中激發幼兒與同伴合作表演的興趣,沒有達到。

音樂喜洋洋教案14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理解樂曲所表現的內容,感受樂曲的音樂形象;

2、通過多種手段來感受和表現三段體的結構和性質;

3、藉助小圖譜記憶歌詞,學唱歌曲。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圖片、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在教師帶領下聽音樂,愉快地進場。

2、練聲、複習歌曲。

二、基本部分

1、交待樂曲名稱,幼兒完整欣賞音樂,説出欣賞後的感受(歡快、優美)。

2、請幼兒完整欣賞樂曲,並討論有幾段。

3、幼兒邊聽音樂邊用拿積木的方式表示段落。

4、幼兒欣賞音樂,聽到相同的樂段就拿出相同的顏色的'積木,不同的樂段就拿不同顏色的積木。

5、教師小結樂曲的結構和性質。

6、出示圖片,幼兒邊欣賞音樂,邊聽教師完整地講故事,讓幼兒通過視覺、聽覺來理解整段音樂的意境。

7、分段欣賞第一段和第二段音樂,請幼兒想象音樂形象,並用動作表現出來。

8、完整地欣賞音樂,請幼兒用動作來表現音樂內容。

9、教師選擇兩種節奏型,幼兒邊欣賞音樂,並用不同的節奏來表現音樂。

三、結束部分

1、欣賞音樂;

2、幼兒有禮貌地和老師再見。

反思:

音樂欣賞對於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有着獨特的教育作用是幼兒園藝術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但鑑於此年齡段幼兒的年齡特點,音樂欣賞成了幼兒園藝術教育中的一個難點,本次活動通過多媒體的直觀、生動,視聽結合的教學形式來突破難點。以多媒體視聽結合的優勢。來幫助幼兒感受、理解樂曲ABA的結構形式。從而豐富幼兒的藝術情感,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活動中充分利用了多媒體課件,解決孩子難以瞭解樂曲的樂段、樂句的難點,為孩子營造一個喜洋洋的氛圍,幫助幼兒感受、理解樂曲,整個活動條理十分清晰,結構嚴謹,從感受樂曲→理解樂曲→表現樂曲為主線,層層遞進,即直觀形象的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又創設了豐富的場景,引導幼兒主動參與,充分調動了幼兒視、聽、説、動、演等各種感官,從孩子的身心發展出發,視聽結合的進行音樂教育,使其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音樂喜洋洋教案15

小班音樂遊戲《神奇的魔法棒之喜洋洋和灰太狼》是藉助德國音樂家德力勃所作舞劇中的一個片段《撥絃》展開的一節音樂遊戲活動,這段音樂分成四個大句,每個大句又可再分為四個小句,各小句一般都以帶兩個重音的跳音結束。本活動是在喜洋洋和灰太狼捉迷藏的遊戲中通過隨着音樂走動或停頓,清晰的幫助幼兒感受音樂的每一個樂句。但這對小班幼兒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們將樂曲遊戲化、圖譜化。因為音樂遊戲是將音樂以生動有趣的遊戲形式表現出來,幫助幼兒更具體、形象地感受和理解音樂,使幼兒在樂此不疲的遊戲和玩耍中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對於小班來説,音樂遊戲是最好的音樂教學手段和方法,幼兒在愉快而自由的遊戲活動中獲得更多積極的情緒體驗,從而快樂成長。

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

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新理念,目標的方向明確、全面;內容關注到了"情感、技能、知識";活動實施的過程能緊緊圍繞目標展開,並做到環環緊扣,目標的達成度高。

教學策略的運用適宜、得當,關注到了幼兒的最佳興趣點。老師選用了幼兒最熟悉最感興趣的遊戲《狼捉羊》來表現樂曲,以此作為切入點,更加激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挖掘了幼兒遊戲能力,提高了幼兒的有意注意、自我控制能力。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上老師運用了聽音樂做動作,在跳音的部分採用一動不動的形式,讓幼兒知道這裏是跳音,我們要採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示,使難點得到了比較好地解決。

活動的實施過程

老師能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選擇了音樂遊戲來表現音樂,而且選用了幼兒較為熟悉的動畫形象——灰太狼和喜洋洋,這樣更能激起幼兒的學習樂趣。在教學方法上,老師極好地發揮"引導着、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改變那種"我教你學,我説你做"的單一傳授式教學方式,使整節教學活動氣氛活躍,充滿歡聲笑語。

整個活動,各個環節緊密相連,互相滲透,處處體現着層層不斷深入的模式。在本次教學活動中,老師通過手偶、圖譜、遊戲等多種方式讓幼兒在欣賞音樂過程中感知重音,逐步讓幼兒瞭解音樂的性質和結構。

圖譜的運用是本次活動的亮點:圖譜有着強烈的視覺效果,藉助圖譜把抽象化的音樂具體化,它的出現讓孩子們很快找到了"灰太狼回頭"的音樂(樂曲中的重音出現的地方),通過視聽有效結合,引導孩子們看圖譜感受音樂的每個樂句,來突破重難點,達到了教學目的。

整個活動始終以情境化、遊戲化的方式進行,引領幼兒由表及裏、由淺入深地感知樂曲,體現愉悦性、發展性。

這個活動之所以成功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是老師的課前教具準備充分。

教具的準備:

老師用圖譜很好地再現了音樂節奏,降低了幼兒的學習難度,取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師還準備了幼兒最為喜歡的教具——灰太狼和羊的玩具,為整節課增加了亮點。

總體來看,這是一堂成功的課。

但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那怕再好的一堂課也總有疏漏之處。在整個活動的'實施過程中老師在關注活動的細節上還有些疏忽。例如:老師在與幼兒遊戲的時候還可以更激情一點,動作還要更誇張一點,童趣一點,也許更能激發幼兒的學習樂趣,讓整個活動氛圍更激昂一點。

活動反思:

本次半日活動的集體教學活動我選擇的是音樂遊戲《喜羊羊與灰太狼》。之所以選擇這首樂曲作為活動開放的遊戲教學,是因為喜羊羊和灰太狼是孩子們異常熟悉和喜愛的動畫片人物,無需做過多的渲染。用這兩個形象作為遊戲的主角,會讓孩子們更容易理解與接受。並且遊戲中可以請家長參與共同遊戲,增近親子感情;還可以讓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遊戲的快樂,在不同的動作中感知音樂的模型,提高孩子對音樂的感受力,逐步提高孩子的音樂素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nyue/44ood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