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音樂 >

音樂的教學反思

音樂的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音樂的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音樂的教學反思

音樂的教學反思1

《拔蘿蔔》是一個歌表演活動,它主要是讓幼兒傾聽歌曲旋律和內容,感受生動有趣的音樂形象,嘗試創編歌曲中各角色的動作。為了使幼兒更能理解音樂作品,在活動進行前我做了如下的知識經驗準備:1.考慮到小班幼兒對一首音樂的興趣大多是由於具體情境、材料引發的,所在事先在圖書區角中我就投放了《拔蘿蔔》這本書意在讓幼兒引發對這個內容的興趣。並利用午間談話時間給孩子們講了《拔蘿蔔》這個故事。講完後又一起討論了故事中誰先拔蘿蔔,接着誰來了,然後又是誰,誰後面又是誰,最後是誰的人物出場順序,使幼兒對故事有了更深一層次的理解。講故事時,我發現幼兒對象聲詞“哎呦呦”很感興趣。講完這個故事後我觀察到有這樣的一幕:文傑小朋友在午睡時脱下鞋子後,也提着鞋子唸到“哎呦呦,哎呦呦”。看到這個現象我很欣喜,欣喜到他把故事進行了仿編並表演。

《拔蘿蔔》的音樂版本有很多,人物出場的順序也有很多種,所以我在網上儘量選擇歌曲節奏較慢,歌詞清晰,旋律優美的音樂且與故事人物出場順序一樣的版本進行教學活動。另外在物質準備上,我分別做了老爺爺、老奶奶、小姑娘、小狗、小花貓、小老鼠的頭飾各一份。做好了這兩項準備活動後,活動就正式開始了。我採取了先不聽音樂用表演的形式將歌詞貫穿在活動中進行表演,並請幼兒想象拔蘿蔔、請別人幫助等動作。教師在這過程中第一段哼唱,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師幼共同哼唱的形式,邊哼唱邊表演。隨後再和幼兒邊聽音樂邊表演。可是在接下來的環節時出現了一個問題:孩子們積極性很高,每個人物角色只有一個,而且一遍音樂就有兩分多種, 15分鐘一會兒就要到了,考慮到孩子們的積極性還是這麼高漲我就又請了幾組進行表演,15分鐘的課整整上了半個小時。可還是出現了很多幼兒表演不到的現象,沮喪出現在了孩子們的臉上。

課後仔細回想進行這個活動的前前後後,我體會最深的就是孩子們對音樂、對錶演的熱情。雖然這個活動整整進行了半個小時,但在這半個小時中,孩子們的熱情始終是非常高漲的。在進行這個活動前我就進行了這樣的思考:如何讓幼兒對一個完全陌生的音樂作品感興趣呢?我覺得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語言描述。特別是對小班幼兒來説,語言描述更加的直觀、清晰,可以有效地增進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和對音樂作品情感的體驗。歌曲《拔蘿蔔》,對孩子們來説很陌生,但我通過講述故事《拔蘿蔔》,使音樂與文學互相滲透,有機結合,使音樂具體形象化,有效地增進了幼兒對音樂的理解。

幼兒對這種音樂欣賞方式非常喜愛,因為這種方式符合幼兒的思維、認知發展水平,符合幼兒的心理。但活動中還是出現了不能滿足於幼兒興趣的現象,我想如果我多準備幾份人物的頭像,採取分組進行表演的話,一定能滿足更多孩子們對於表演的慾望。

音樂的教學反思2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雖然音樂課並不涉和到升學考試,但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音樂課的質量,也是極為重要的。因此,音樂教師也應該學會反思、善於反思。那麼,音樂教學反思該從哪些方面着手,又如何在反思中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呢?

一、 在備課過程中設計反思。

音樂課的備課不同於語文、數學,不需要把注意力過多地放在某些知識點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就可以先給自身設計 這樣的幾個問題以供反思。例如:“同學對本課的民歌熟悉程度如何”,“怎樣設計學習民歌的教學方式會更容易引起同學的興趣”,“在學唱民歌的教學環節中會出現哪幾種問題,如何對症處置”等等。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會覺得有的放矢,備課也不會流於形式。因為音樂課的教學目的是提高同學對音樂的興趣,所以在備課中設計的反思還是以提高興趣為主。假如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同學特別有興致,或者無動於衷,就該問問自身是什麼原因,積累經驗教訓,並在平行班嘗試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

二、 在上課的過程中驗證反思。

課堂不是車間的流水線,一成不變,同樣的教學方式方法,五十名同學可能有五十種不同的反應。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不時地調整教學的方式方法,不時驗證在備課時設計的反思,對症下藥。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再好的教學也總有它缺乏的地方,有待於進一步改進,進一步優化。因此,在課堂上發生的種種“意外”,就可以成為很好的反思資料,提供教師在不時的實踐過程中進行探索。

三、 在課後進行各種形式的反思。

反思的方式有許多種,可以通過語言也可以通過文字,可以自我反思也可以通過交流進行集體反思。 反思最具有借鑑意義的一種方式是編寫案例反思。所謂案例反思,就是通過具體的典型的教學個案,來研究和揭示其內在規律的一種寫作方式。雖然案例有其個別性、特殊性,但是也從中體現出了教師的教學戰略、教學理念等等。教師將這些典型案例通過文字的形式加以分析概括,可以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也可以提供給同行借鑑。

反思除了自我反思,也可以通過觀摩分析他人的範例來進行。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我反思,自我案例分析,都是建築在自身的基礎上,而許多事情還是旁觀者清。所以,教師應該多觀摩分析其他教師的課,學習他們的教學理念、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等等。反思假如我上同樣內容的課,會有什麼不同,什麼相同,我從中得到了哪些啟發,等等。最好也能在聽完課後寫成文字。音樂教師往往由於自身條件的不同有各自的特長,比方器樂,比方聲樂,要善於利用自身的特長,他人的特長可以作為自身的借鑑,看看他人是如何來利用的,考慮自身可以如何利用。

因此,無論是主課也好,副課也罷,教學反思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教師,我認為更應該在教學中不時地進行反思與提煉,從而發現問題,學會研究,不時地去提高教學水平,成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音樂的教學反思3

《小小羊兒要回家》這首歌曲的我的教學目標是能用親切地柔聲的聲音演唱歌曲《小小羊兒要回家》,體驗到家是個讓人感到安全、温暖、幸福的地方,增進對母子親情的珍惜與對家的熱愛;樂句之間換氣要求演唱,柔和聲音表現意境。認識全音符並準確演唱。經過這節公開課以及其他綜合其他老師的意見,我總結以下幾點不足:

1、即時評價不夠準確貼切:對於學生的回答我沒有給予一個恰當,豐富的評價,只是用你説的`真好這樣的句子帶過。沒有説出你好在哪裏的依據。

2、歌曲處理方式單一。在學習歌曲過程中,沒有采用多元的方法,比較單一;歌曲內容比較宂長,處理不太細膩,可以採用分段的方式。

3、提問方式過於直接。教師在課堂中應該是一個引導者,對於問題的拋出,應該有更多的思考。如何讓學生能夠直觀地明白你要他回答的點。

4、豐富學習內容,可以加入律動,加入樂器。

音樂的教學反思4

這節《音樂之都維也納(第二課時)》的課堂教學主要有三個板塊:一、導讀第2自然段,學習“總-分”寫法;二、依託課文第3、4自然段,在框架圖的幫助下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其中穿插詞語用意的指導;三、依託課文第5、6、7自然段,嘗試獨立閲讀。其中穿插説明方法的指導。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從學生本位出發,由扶到放,逐層遞進,最終向着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語文的方向走去。語言點的訓練和説明方法的指導旨在強調語言有時需要細細地嚼,目的不僅是為了品味,也是為了表達。課後對照新課程標準進行思考,領悟到在這節課的教學中仍有許多地方有待改進。

一、細節處理仍可提升。

新課程標準指出五年級學生學習詞語要“能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在課後練習題的引導下,這節課主要抓了“搖籃”和“摻和”兩個詞語來品讀。就“摻和”這個詞語,這堂課上的教學是這樣的:

【教師問:這裏的“摻和”是什麼意思?樂聲是聽到的,花草的芬芳是聞到的,它們似乎是不搭界的兩件事物,怎麼能混合在一起?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表達,互相補充。教師再點撥:“有這麼多相通的地方,當然可以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詞語用得妙,讓人彷彿和維也納一起沉浸在音樂聲中,享受着音樂帶來的歡樂。”】學生在提示下找到了音樂與花香可以融合的幾處,比如它們都在空氣中飄蕩,都讓人覺得非常快樂等,理解了“摻和”在文中的意思,也感受到了維也納音樂帶給人們帶來快樂。但是,要麼不教,要教就要教透,“摻和”這個詞語的“表達效果”是怎樣的呢?對於這個詞語的體會可以再深入。

勾連課題“音樂之都維也納”,維也納的魅力在於音樂,題眼“音樂”可以在這裏發揮效果。如果在學生推想出意思後,打開維也納露天音樂會的畫面,再播放一段施特勞斯的圓舞曲,啟發學生在音樂聲中想象花香飄來,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或許能將學生帶到維也納的音樂會上。那麼,花香融於音樂、音樂融於生活的感受會更真切,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的主題是不是也更清晰可表了。

參透編排的用意,這是教好這篇課文中的兩個詞語的前提,研讀新課程標準則可以指導我的教學更加深入有效。今後,要更好地利用好這把衡量我的教學的尺子。

二、小組合作仍需加強。

學生的能力是在不斷的嘗試中得到鍛鍊的,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同樣需要更多嘗試。這節課上放手由小組合作學習的時空較大,學生對文本的閲讀也比較有效。在教學準備時,我預設了這班學生的合作能力,設計了清晰的步驟(包括小組彙報的步驟),並預設了學生可能談及的感受。

實際課堂呈示的也確實是過程的條理性,儘管學生在這種方式的學習中有自己的實踐嘗試,學習反饋的質量也還可以,但從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來説還是要着力加強的。尤其是學生的表達方面,要通過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組與組之間相互的溝通,激發有質量的交流與表達。

1.説框架圖的學生表述要更清楚、準確。比如:這段話是圍繞什麼來寫的,分別舉了哪幾個例子。學生表述的語言要求規範,説得明白,其他同學才能聽清楚,方便交流。

2.説自己感受的學生要引導其它同學一起關注自己的閲讀點。比如:請同學們關注第幾自然段的某某詞,它的意思是什麼,讓我感受到了什麼。別的.同學就可以很快找到要交流的內容

3.請其它組互動的同學有導向性。比如:請某某同學也來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或者請第幾組來説一説你們的理解。一方面要指明發言人,另一方面要指明談話的內容。

另外,組與組互動的形式也可以更豐富,讓學生有更多的學習體驗,激發更多的學習靈感。

三、框架圖還可做文章。

備課的初稿不是用的框架,用的是課上常用的表格,主要服務於對課文的梳理。定稿改用了框架圖,不僅理清了課文的脈絡,理清了教與學的思路,還幫助學生輕而易舉地學會“舉例子”這個説明方法,可謂是這節課的功臣。課前,我以導讀的第二自然段為例,打好了框架圖,填好了內容給了一個學生可參照的範本。再按其它課文內容制定了三個空白的框架圖,分別是第3自然、第4自然段、第5、6、7自然段的框架圖。課上,學生便按框架圖合作學習。

現在想來,既然是放手了,何不放得更暢,既然有了可循的方法,由着學生去讀去畫好了。儘管課前無法預知學生會畫出什麼框架來,但是可以知道的是,只要學生弄明白了所學內容哪句是總,哪句是分,再畫幾個圈來做框架應該不難的。再説,抓住了“總-分”這個要點,即使學生不是畫圈,卻畫了方框,也是一樣可以表達的。

學生什麼地方需要幫助,什麼地方不需要幫助,我應該想得更明白。我想,如果給一點距離,學生就有跳一跳的機會。大膽地信任學生,該放就放,學生學習的自由度會更大,創造性會更強。

另外,最後指導學生自學一塊,如何啟發學生髮現文字的規律,簡單明瞭地用概括的語言説出來,我沒能想透徹。相信方法得益於多思勤學,勉勵自己要不斷改進,為學生髮展再多一些耕耘。

音樂的教學反思5

來到沙河二小已經許多年了,起初的時候我在想我到底應該怎樣來教我的學生,怎樣達到新的教學目標要求?果然我的擔心不是多餘的,一開始的教學就沒有我想的那樣簡單,我一直把自己在以前的教學經驗運用到教學當中去,可是我卻忽略了一個重點:從來沒上過音樂課的孩子們在音樂接受能力、音樂表現力、音樂實踐能力等方面,因此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我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了改進,選擇和摸索更適合這些孩子的教學模式,主要又以下幾個方面:

一、糾正學生對音樂的學習態度

在一開始上音樂課的時候我就發覺很不對勁,大家都是覺得音樂課是所謂的“豆芽課”,上不上好都是無所謂的,覺得上音樂課只是唱一首歌那麼簡單,更別説對音樂知識的渴望。更過分的是我在上面上我的音樂課很多同學都把自己的作業拿出來做,根本就不管我在上什麼課,聽的同學呢還動動小嘴,不聽的同學心思完全沒在這堂課上。我擔心了,這個該怎麼辦呢?國小音樂教學目標明確規定要掌握一定的音樂知識和基本技能才行的,要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孩子們連學習音樂這個的想法都沒有,我要怎樣才能讓他們學好呢?最後我想我應該以興趣來帶動大家學習音樂。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繫、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教師應該在不同的教學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於是我從以下幾點入手;

(1)增加學生對老師上課的興趣,渴望老師來上課,這裏呢不僅要求教師的業務水平高、口語表達幽默、帶動性強等外在的素質,還要教師的內心必須是以愛動其心,以禮服其人,以智動其行。愛心和責任是老師必備的東西,所以當老師上課而學生不聽你的時候記住千萬別發火,要愛他關心他,輕輕的一個

提示即可了,這時他自己也會覺得不好意,所以注意力自然就到你這裏了。再製作一些適合音樂教學的幻燈片教學,抓住學生好奇心理。其中還有教師上課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多進行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開心了自然就學了。

(2)增加學生對音樂本身的興趣。愛因斯坦曾經説過“我認為,對一切來説,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 如果孩子本身對音樂感興趣的話不需要教師花太多的時間去提醒她,而是他自己就有想學心理現象。好奇心是很值得利用的心理現象,比如給孩子們一些樂器的學習,音樂認識的簡介等學習。

二、課堂紀律性的管理

作為一個教師應該應該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徵,從而對課堂紀律進行有效的調控。在低年級的音樂課堂上,前幾十分鐘,同學們的配合還是相當不錯,但是很快課堂就出現難以收拾的“熱鬧”。本學期,我主要是從事低年級的教學,根據年齡特點,必須把握好課堂的前15分鐘,提高課堂的效率。為此我對自己的教學安排做了相關的調整,我通常把師生問候,練聲及複習前一首曲目的時間把握在前5分鐘,通過簡短的導入然後直奔主題,這樣一來學生能很好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及難點知識。而導入的方式也必須引起學生的興趣,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對於圖畫導入,故事導入或者聊天的方式導入都是相當感興趣,因此,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特徵,課堂的效率已經可以提高一半。

三、改變教學設計使學生更好的掌握音樂知識

最初的我一直都是按着自己的教學思維在走,沒有為孩子考慮得太多,只知道按着教學參考書上的教學任務,教學建議來固定我的思維,結果恰恰是時間不夠。由於農村的孩子很少接觸專業的音樂教育導致他們在學習音樂的時候接受力是有限的,基本上學習一首歌曲都要一節課的時間,而教參上的設計內容太多了,(基本都有音樂欣賞)一節課時間不能好好把握,學生學唱歌曲時間太短了還加上有遊戲活動等。因此我把學習歌曲和欣賞分開教學,遊戲適當穿插,並且在上新課之前都是進行了複習的,這樣的改動讓我在學習歌曲上還是取得了進步的。我還在上課時儘量運用電子琴教學,這樣不僅能夠對孩子的音準進行更正和掌握,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還用了音樂當中的模唱教學法和跟唱法來學習歌曲,在學習歌曲前都是先把歌詞用節奏來教學生的,這樣對歌曲的節奏能夠很好把握。

四、把舞蹈、遊戲帶進課堂,展示學生的自信

才開始上課的時候這些孩子都很膽怯,讓他們自己起來自我介紹都是扭扭捏捏的,還很害怕,很沒有自信。為了調動學生的自信,我把舞蹈、音樂表演等活動運用到教學當中得到了不錯的收益。舞蹈、遊戲在課堂的恰當運用,是可以把課堂的氣氛變得最活躍。而且舞蹈、音樂表演是你能很好培訓學生的節奏感。對於剛剛接觸接觸音樂的同學,他們會覺得學習節奏是一大難點,如果只是簡簡單單叫他們跟着老師來拍掌,這樣枯燥的學習是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某些節奏性強的歌曲中,先讓學生跟着我用嘴和手同時打節奏,並強調嘴和手要一致。然後我再作示範,,最後每組學生中挑選幾位出來表演。通過他們的表演和我的引導,下面的學生很清晰看到台上哪位學生打的是正確,那些是錯誤的。反覆地練習多幾遍,學生便很快把節奏打起來。而且這樣學習節奏,會讓他們感到趣味性增強了,學習起來就變得簡單。而在某些民族歌曲的學習中,我就會簡單介紹該民族的舞蹈手型或腳位,也上按照樂器的方式進行,這樣學生就很容易跟着歌曲跳動起來。

在音樂遊戲方面我經常叫他們進行音樂接龍,音樂情景再現(國小的低斷年級大多都是有情節的,在這種情況我就把快要學會的歌曲讓學生上台表演,下面的跟唱),在室外的遊戲大多都是設計的逮到了就要上前表演。

這就是我在國小音樂教學的一些算不上經驗只能説是一些反思,其實在課堂上還是有很多的不足,我希望自己在將來越做越好,要想學到東西,我覺得更多的是要像那些老師多學習學習實踐方面知識這樣自己在實踐方面才會越做越好。

音樂的教學反思6

《金孔雀輕輕跳》這首歌,是一首描寫傣族風情的兒童歌曲,為了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強烈興趣,我思考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新課程的理念,從感性、體驗入手,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所以我先表演了一段傣族舞蹈,營造了輕鬆愉快的音樂氛圍。

教學目標

1.為整節課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調。

2.順理成章導入課題。

如果説過去的音樂教學只是“教學生唱歌”,那麼,我感覺到現在的音樂教學不僅是教學生唱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有興趣的、主動地融入到音樂中來,這是我在備課、預設過程中的點滴思考。課堂生成亮點:

1.觀看傣族民俗文化風光視頻,把學生帶入一個美輪美奐的世界。音樂與相關人文學科屬性的集中體現。有利於擴大學生音樂文化素養,提高學生音樂鑑賞,表現;創造及藝術審美能力的.培養。

2.這節課我把感知放在重要位置。聽,是感知與理解音樂的前提條件,也是藝術實踐最重要的過程,因而要從聽入手,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情緒、熟悉音樂的旋律,再引導學生從歌詞中感受歌曲的情感。又因為少數民族的歌與舞是分不開的,所以在初聽音樂的時候,我讓學生觀看歌曲視頻,使學生感受到歌曲的抒情優美,又激發學生學習本首歌曲與熱愛傣族的熱情。

3.課堂中人人蔘與編創傣族舞,真正做到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發揮學生的編創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去帶動學生。學生們通過本節課的活動,感受到了音樂的美,更勇於表現美,真正做到了新課標以審美為核心的基本教育理念。

課堂不足之處:

1.由於初次上本節課,個別學生積極興沒調動起來,使課堂少了一些生機。

2.自己普通話還有待與提高。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藝術是永無止境的,新課程標準需要我們勇於實踐,勇於創新,更要我們勇於反思,只有不斷反思,不斷總結,才能提升自己教學理念.

音樂的教學反思7

回顧品味是一種收穫,在反思中進步,講課也是這樣。

當初,在設計這堂課時,確實煞費了一番苦心。自己感覺其中有幾處別有用心:

1、《命運》交響曲導入,拉近學生與課文主人公的距離,給學生營造一種感悟的氛圍;《命運》交響曲結尾,再次感悟主人公的人格魅力。

《命運》交響曲是學生們耳熟能詳的音樂,通過熟悉的音樂拉近不同時代,不同國籍的人的距離,給學生們一種親切感。另外,此交響曲,有一種扣人心門的感染力,隨着強勁的音樂,讓學生感慨地進入學習的氛圍,更加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

2、目標從繁到簡,學生思路清晰。

教學目標對學生的學習起着導向性的作用,短短的四十分鐘,如何利用才是最有效的?面面俱到反而會導致最終的面面不到,所以簡潔、明確、集中的教學目標有利於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的實現,使學生從看似點滴中收穫頗豐。所以,在本課時的設計上我只設定了一個主要目標:全面認識貝多芬。從而促使需要提煉學習的寫作方法盡顯其中。

3、還課堂於學生,使他們樂在其中。

越俎代庖──是平日授課中容易出現的現象。在本課時的授課中,我注意避免老師的侃侃而談,增加學生自己感悟的機會。給學生明確的思路:認識貝多芬的偉大與平凡,讓他們與課文親密接觸,自感自悟,踴躍交流,在交流中對人物總結昇華,全面認識,這樣人物的描寫方法也就躍然紙上。教師無須多言,學生感悟更深。

4、分層作業,對症下藥。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和層次,選擇難度不同的作業。這樣能使學生正視自己,尋找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上課是一種藝術,而我只是一個初學者,需要雕琢的地方還很多,但我會用心,我會用踏實與自信,虛心與好學唱響心中美麗的歌。

音樂的教學反思8

第五單元第一課時教唱歌曲《小樹葉》是一首情感豐富的擬人化歌曲。它採用問答方式,生動地表現了小樹葉積極樂觀的形象。歌曲把大樹比作媽媽,樹葉比作孩子,充滿了童趣,也洋溢着人間的温情。一問一答間,採用附點節奏強化了對樹葉飄零的不捨和對來年春天的期盼。

在新授之前我瞭解到有部分幼兒已經在中班的時候學過了,但是上台來單獨唱的時候還是有所欠缺,有的忘詞,有的音準不準確,因此應該説這首歌曲在教起來就稍微省力點了,我沒有刻意的去教,而是自己有感情地演唱,在唱了兩遍之後,他們就能區分出這首歌可以劃分為兩段,小朋友搶着就説出來了:“老師,分兩段。”“為什麼呢?”“第一段比較緩慢,第二段比較歡快。”通過聆聽感受到歌曲兩段的不同情緒。

在情感目標上我把它定位在“體會小樹葉愛媽媽的情感”上,為了讓學生感受這一情感,我採用的方法是配合曲調所進行的肢體動作表演和根據歌詞內容展示的豐富的表情,在我的帶動下,大部分同學表現積極,以熱情飽滿的情緒表演“小樹葉”愛媽媽的情感。在歌曲情感方面的'把握上,還可以加上讓學生們有感情的朗讀歌詞這一環節,兩段歌詞的段意是不同的,朗讀能夠幫助學生體驗歌曲的情感。在讀完歌詞後老師可以加鋼伴演唱歌曲,重點是傳遞給學生兩段不同的情緒。

在技能方面的知識難點是通過小馬跳的跑跳步伐引導學生掌握歌曲中的兩拍正附點的節奏(X.X)。首先,我給學生們師範了小馬跑跳的步伐,讓學生們看動作聽腳步聲音,再讓學生來模仿小馬跑跳,從而感受步伐中的兩拍正附點節奏。這種用步態感受節奏的方法能夠形象的掌握難點節奏,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積極性。但當學生們自己邊跑邊説節奏時,會出現步態和嘴巴不統一的現象。因此,在其他班級執教時,我會適當做出調整,讓學生多模仿,講節奏練熟後,再加上腳步。

音樂的教學反思9

通過這一年的音樂教學,我感覺到,井崗國小的孩子們是活潑可愛的。音樂接受能力強、可塑性大、熱情向上。在音樂教學與課外活動中,看到了這些可喜的因素。

課堂上:學唱歌曲,在處理歌曲的節拍、節奏,歌曲情感時,他們表現出很投入,到位很快。比如二年級的合唱歌曲《布穀》,是三拍子的。在處理一拍休止時,開始老是沒停頓或停的時間不夠。經過練習後,很快就唱準了。合唱的聲部配合,開始總是強聲部吞併弱聲部;一開始是兩個聲部,唱着唱着就成了一個聲部了。在老師的指導下,小朋友興趣十足地一遍又一遍地練習,也較快地唱得有點像了。

四年級的學唱,以及三年級的學唱,在認真時,都表現出較強的接受能力。那個輕聲唱法、力度的處理、節拍節奏的處理以及感情的處理,都能較好地到位,讓人感到滿意。

四乙班的音樂欣賞課《渴望春天》,在本班教室上不成,多媒體設備長期用不得,電視機上沒圖像。只好到學校多媒體教室去上,結果是聲音打不開。去請常使用機子的黃硯老師來調試,也不會。又去請專職計算機教師,得到的回話是“在上課,不來!”。本來是一堂積極調動學生參與音樂活動,在親身參與中感受音樂的美,在親身參與中得到愉悦。實踐音樂教學新理念的音樂欣賞課,卻上成了只能看到圖而聽不到音樂的“自己琢磨”課!學生學習索然無味,實踐音樂教學新理念的目的泡湯!

三年級的吹奏樂器準備得很齊,幾乎每個學生都買了一種樂器。每次上音樂課,帶來樂器的同學佔大部分,學的積極性也很高。

動作表演方面,我所教班級,絕大部分同學主動參與的積極性都很高。每到這個時候,教室裏就像開了鍋的水一樣,沸騰起來了。爭先恐後舉手要求先表演。表演中,既能按照老師的.紀律要求,又能較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創造性自編動作。很多時候,因時間問題,沒輪到自己的表演而感到失望,“哎”的一聲大叫。

每次上課,各班同學都能按要求有秩序的進出音樂教室。已養成了熱愛和珍惜學習環境的習慣。但只要四甲班全體同學到齊了,沒有被語文或數學老師留去補作業了,開始一路上還走得很有秩序,可一進教室門就紛紛衝向座位,不按我的要求有秩序地上位。這突如其來的舉動把我愣了片刻,當然很快就明白了,原來是少了幾個座位。這在他們心裏已是很清楚了的。我倒忘了。每到這時,我都很氣憤,心裏責怪總務部門不聽我的催了兩個學期的要求,要求買回缺少的坐凳!就指定沒有座位的同學趕快去總務辦公室,要黃科老師去買。至今這缺少的坐凳仍然沒有買回。還好,四甲班多半時候人都來不齊,總是被班主任或者數學老師留去幾個人補作業或者辦事。

課外活動時:部分學生積極參加音樂興趣小組活動。音樂興趣小組活動的年級跨度大,一到四年級都有同學參加。本來教導處只要求組織二十來個學生進行活動。我為了不讓學生失望,就儘可能地放寬了人數限制,發展到了三四十人,並且想把重點放在三年級,活動內容是合唱和舞蹈。

每次活動,一、四年級同學來得齊些。四年級的合唱排了幾次。後來是因為人來不齊而影響了排練。就在“六一”慶祝活動前,合唱隊裏的幾個骨幹被黃硯抽去排舞蹈,因缺人而使合唱排練中止。但還是有一部分同學一直堅持到慶祝活動前夕還在排練。

一年級的小朋友算是這個課外活動的一道亮點。每到星期三下午第二節課後,他們一羣人便嘰嘰喳喳吵吵嚷嚷地湧到音樂教室門外,往教室裏向我打招呼。這時,我總是正在下課。看到他們這麼積極又可愛,我想,怎麼勞累也要堅持一下。因為,我每天幾乎都有四節課。這時候是剛剛連上了兩節音樂課,口乾舌燥的。連續兩節課還沒來得及喝一點水的。

我給他們安排的活動內容是舞蹈。為了結合“六一”慶祝會,我為他們編排了一個適合他們的舞蹈《剛上一年級》。當然,這個舞蹈最好是一年一級時排練演出。考慮到是剛剛過去的日子,又是以後再也沒有這樣有趣的歲月了,就選擇了這個節目。

排練是由十幾個小朋友擔任。排練了還不到兩次,一大部分的小朋友來不了了。説是班主任指定去排練經典頌讀節目了,只有兩三個小朋友來排練了。人少了就沒那麼好看了,但我為了能來的小朋友不失去表演的機會,就繼續排練。

小朋友正式排練舞蹈可能還是第一次。他們學習的認真勁,模仿能力,都是很讓人感動。

我為音樂興趣小組的同學購買了一些少兒獲全國獎的文藝節目光盤,想讓他們瞭解和喜愛文藝表演。盤買回了卻沒機子放,因為音樂教室沒有放光盤的多媒體教學設備。有時只好到他們自己的教室去放,還很麻煩,要找人開門。同學們看了,興趣提高了,卻沒地方蹦蹦跳跳。

井崗國小的“六一”慶祝節目準備期間,我瞭解到不安排我編排的節目。我幾次向教導部門要求,都沒同意。説什麼這次慶祝會領導要來看,還有“手拉手”學校回來參加。

我為一年級小朋友排練的這個舞蹈,最後只有三個小朋友跳。在慶祝會這天的下午各班活動時間,我提去了錄音機,打開《剛上一年級》歌曲,這個節目在他們本班演出了。小朋友跳得很成功,得到了一年級小朋友和班主任的熱烈掌聲。

本年度關於同學們音樂學習積極性很高,可塑性很高的話太多了。總之,學生是活潑可愛的,是有很大的造就潛能的,倒是有的作為學校管理的人沒有盡到應有的職責!沒有給他們提供儘可能的好的學習環境;沒有給他們提供展示自我、培養能力的空間。我作為一個只有聽學校行政擺佈的一般的教育工作者就只能急在嘴上,煩在心裏!

音樂的教學反思10

這兩首曲子都是舞蹈音樂,描繪了兩個時代背景,兩種風格特徵。將兩首曲子放在同一課時欣賞,同學們通過聆聽、感受、聯想進行對比,很快就體驗到兩首曲子不同的音樂情緒,不同的音樂形象,不同的故事情節…

“感受與鑑賞”(欣賞教學)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學生學習音樂興趣,擴大音樂視野,發展音樂感受能力和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它以音樂為本,從音響出發,以聽為主。國小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持久。因此,教學中要採取多種形式,引導他們積極“參與”音樂活動,體驗音樂形象。我想,教學中採用“比較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音樂”、“傾聽音樂”,促使他們產生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音樂的教學反思11

《拔河》是一首遊戲性兒童歌曲,節奏鮮明、情緒歡快。本課主要的教學目標是指導學生用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拔河》,能夠用各種打擊樂器給拔河創造激烈的的場面。在完整學唱歌曲的基礎上,進行遊戲情景的再現,通過表演,加深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培養學生團結有愛、樂於助人的精神。為了更好的設計這堂課,通過這堂課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和創造活動,我主要採用了以下幾個步驟。

一、課前遊戲預熱導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低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愛玩遊戲的特點,遊戲歌曲《拔河》相關情節吸引了學生全部的注意,他們對於這個遊戲的好奇心被充分的激發了出來。

二、回到音樂本位,紮實學習好音樂相關基礎知識

音樂課最主要的`還是音樂本身,遊戲,活動都是為了音樂服務的,所以導入部分設計的時間不能夠過長,吸引學生的注意之後應該回到學習歌曲本身上來。在節奏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一二三,一二三,用力拉,一二三,一二三,用力拉。”學生把握有困難,主要是切分節奏點很不容易掌握,所以學生在這裏容易唱錯,需要單獨就這一小節反覆練習。在導入過程中,我們通過採訪問話的形式用不同的情緒攻克難點,以及急緩的情緒對比讓學生去加深情感體驗。在“一領眾和”演唱形式的訓練中,利用各種形式的變換,如請女生唱領唱,請男生唱齊唱,並且可以有不同的速度,學生進一步體會了歌曲中的音樂形象,同時,他們的音樂鑑賞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鼓勵學生大膽投入表演,激發創作表現的熱情

小孩子的想法千奇百怪,有時候會讓我們大人都感到驚奇,所以不要用我們固有的思想去禁錮他們的想法。所以,老師只需要引導好學生應該怎麼去做,比如這首歌曲,在進行情景氣氛的製造過程中,老師告訴學生各種樂器音色的特點,讓他們親身去體會後再來設計伴奏,自己以組為單位進行分組創編表演。學生在交流合作中拓展了思維同時又體驗到了合作的樂趣。

不足與思考:每堂課結束之後,我們會有很多收穫,會發現課堂上很多閃光的地方,同時也會發現很多環節設計的不足與遺憾。我們總是會想:“如果我們這樣做,會不會更加好呢?”在同軌班中,每個班學生的情況不同,我換了多種方法讓學生來表現,效果就好了很多。

由於上課時小的細節還不是很注意,所以留下了一點遺憾,我會進一步去挖掘和探索,以取得更大的進步。總之,無論是失敗還是成功,每節課都有值得自己反思和學習的地方。

最後,要在教師心理素質和調控能力方面強化訓練,爭取更好地駕馭課堂的發展。

音樂的教學反思12

愛唱愛跳是每個幼兒的天性,也是幼兒的一種語言,很多幼兒聽到音樂就會手舞足蹈,這種表現正是幼兒對音樂的領悟,更是他們藝術創造的源泉。過去我們的音樂教學活動,大部分都是以老師教,幼兒學為主,一首歌曲老師反覆教唱,幼兒機械地練習,一個舞蹈或者音樂遊戲都是老師活動前設計好動作,再手把手地教給孩子,不難發現幼兒在機械模仿過程中缺少幼兒自己對歌曲、舞蹈和各種音樂遊戲的理解,也忽視了幼兒在活動中的情感和體驗。這種以老師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大大禁錮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用心性。

《十二生肖歌》這首歌曲,主要是讓學生明白十二生肖的先後次序,能用幽默、詼諧的情緒演唱,並能透過自由想像進行表演。活動中,先讓學生講講十二生肖是什麼動物,誰排在第一?誰排在第二……又是怎樣排列?之後,讓學生學習並表演歌曲《十二生肖歌》。教師播放歌曲磁帶《十二生肖歌》,引導學生根據旋律想像十二生肖動物的表演動作,用不同的聲音進行演唱,並創編各種動物的叫聲,邊唱邊表演。最後,組織學生進行遊戲:十二生肖真搞笑。

《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藝術活動潛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步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並根據幼兒的發展和需要,對錶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結合我園開展的《如何促進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性》的教研活動,更好的貫徹《綱要》精神,我在本次音樂活動中做了如下探索:

一、創設環境,激發興趣。

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有了學習興趣就會有動力,它能促使幼兒創造性地學習,所以,激發幼兒的音樂興趣,對培養幼兒的音樂素質,健全審美心理是有着重要作用的。第一環節:猜謎語時有的同學反應敏捷,一下子就猜中了,而別的學生還沒有理解謎面。為了讓更多的學生熟悉這一種動物的特徵,我又故意問了猜中的同學是怎樣明白謎底的`,學生便列舉了這種動物的特徵。老師出的謎語猜完了,還能夠讓學生互相出題猜謎語。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已熟悉了各種動物的形象特徵。我力圖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在個性,創設學生為主的自主學習情境,以遊戲寓於教學中,使學生在玩中學,玩中悟,這樣學生的形象思維和主動性便得到培養。二、以遊戲貫穿始終。

二、以遊戲貫穿始終。

幼兒為十二生肖排序;再選十二名學生來做“生肖火車”的遊戲。總之,這次活動,學生的興趣很高,氣氛很活躍,都能主動地、用心地參與到活動中。透過讓小朋友自己選取演唱的情緒和速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潛力;透過創編動作,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造潛力。

綜觀整堂課,能透過讓學生猜謎語,講、聽十二生肖的傳説故事;學唱、表演歌曲等活動初步瞭解了我國特有的生肖文化,並感受民間傳統藝術的魅力,引發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瞭解和學習的興趣;始終貫穿“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突出情感體驗”這一理念。整個教學過程始終強調聽賞領先,在審美過程中師生共同感受、體驗、表現,從而感悟音樂的美。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把音樂的知識與技能和學生的音樂實踐活動緊密結合在一齊,使學生在興趣中學習音樂,體驗音樂。

當然整堂課也出現了許多不足的地方:如在解決難點節奏時就應給學生一個準節奏,並之後提醒一下強弱規律,把每句字頭的力度突出來,就能輕而易舉地把歌曲唱得更加歡快活潑,詼諧搞笑;又如課堂缺少一個評價,當學生表演後就應明確地給學生一個評價,這樣讓學生明白什麼樣的聲音是美的、怎樣表現是好的等。

音樂的教學反思13

本課是河少版教材的內容,經過45分鐘的課堂教學,我順利的完成的本次課的教學內容,現將本課的教學反思總結如下:

首先,導入部分,我用複習舊知識的辦法引入新課,既複習了上節課所學的內容,又很自然的導入了新的學習內容;其次,感受音樂部分,我先安排學生完整的欣賞全曲,再引入作者的介紹,再介紹一些作者李宗盛鮮為人知的作品,讓學生既開闊了視野,又增長了見識,然後帶着問題再次聆聽全曲,讓學生對整個曲子的結構和含義有了更深的瞭解;在接下來的理解音樂環節,我第三次讓學生欣賞全曲,這時候很多學生已經能跟隨音樂一起唱了,這個環節讓學生知道了,這首歌曲應該用什麼樣的情緒來演唱,並準確分析了有特點的節奏型;最後,在表現音樂的環節中,我安排了大家齊唱歌曲,在多次欣賞和分析過後,學生們已經對這首熟悉的歌曲的理解更為深刻,也能用正確的情緒來演唱了,氣齊唱後,我又找幾個同學來分角色演唱,在現場音樂會視頻的伴奏下,孩子們彷彿已經成了明星,在用心演繹自己的作品,分角色演唱後,我又讓大家拿出自己製作的打擊樂器為整首歌曲伴奏,這又增添了本課的趣味性,讓學生們對歌曲的`節奏有更深的瞭解從而更好地表現音樂,創造音樂;在課的結束部分,孩子們暢所欲言,一起討論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和遇到困難大家應該怎麼做,從課內到課外,從課堂到生活,真正做到了讓音樂迴歸生活。

雖然本課完成的很順利,但還是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在介紹作者的環節上,因為文字太多,我沒有安排背景音樂,所以顯得很是枯燥,如果在文字中加放作者李宗盛的一些作品作為背景音樂,相信效果會更好;還有,在分角色演唱歌曲的環節,八年級年級孩子比較靦腆,再加上有聽課老師,所以顯得很是放不開,不願上台演唱,顯得氣氛很是尷尬;這些問題都是我在設計課的時候沒有考慮到的,所以,在今後的上課備課過程中還要多下功夫。

以上是我對本課的一些總結,每次的上課和反思對我都是一次很大的幫助,好的地方繼續做的更好,有缺點的地方歡迎各位專家老師批評指正,只有這樣我們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才能更好的開展。

音樂的教學反思14

《雁羣飛》是人民音樂出版社20xx年出版的國小音樂教材第二冊第三課的歌曲。是一節唱歌課。這首歌曲曲調優美,旋律起伏較大,一字多音的旋律較多。起伏的旋律表現了雁羣在藍天飛翔時愉悦的心情,以及以大雁為比喻表達了平輩之間的手足之情。在這節課中力求體現以下特色:

一、激發學生興趣,體驗音樂的美《雁羣飛》是一首單樂段六樂句的抒情歌曲,旋律優美、起伏較大,歌詞讚美了少年兒童友愛團結,親如兄弟的美好情誼。本節課中,我以一個“情”字貫穿整個歌曲,一環接一環,使學生樂此不彼。首先我展示幾幅大雁飛翔的圖片,然後講一講大雁遷徙的生活習性及常識。學唱歌曲我採用聽唱法、模唱法和歌曲接龍的遊戲避免孩子在歌曲的反覆記憶中出現枯燥、無聊的現象。學生掌握歌曲之後,我用舞蹈加深學生對於歌曲的理解,先請學生們示範表演大雁飛的動作:雙手高飛,平飛,向上飛,向下飛,側飛,邊轉邊飛,活躍教學氣氛,然後帶領學生用優美、放鬆的動作讓學生盡情地唱,盡情地演。最後增加吹奏牧童笛環節,培養學生對樂器演奏的興趣和認識簡譜的能力。在音樂教學中,我真切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學生喜愛音樂,熱愛藝術。

二、注重教學細節,弘揚個性的美。本節課中,我以一個“情”字貫穿整個歌曲,以“優美、抒情、投入、神情、舒展”等感情將整節課串起來,一環接一環,使學生樂此不彼,我採用聽唱教學法使學生首先學會歌曲,再用糾正法改正學生在歌唱中的音準問題,學生唱會歌曲之後,歌曲接龍的遊戲避免孩子在歌曲的反覆記憶中出現枯燥、無聊的現象,在學生掌握歌曲之後,我用舞蹈加深學生對於歌曲的理解,採用同桌互相合作的精神,初次感受大雁互相幫助、互相合作的精神,之後我用帶頭飾的激勵方式激發學生表現欲。通過學唱充滿感情的這首歌,體會家的温暖,在音樂中去體驗親情的可貴。通過小組比賽創編動作表演,由學生自評,找出別人的不足,學會欣賞他人的優點。這節課我做了首次嘗試,讓學生在音樂聲中輕聲跟着老師按節奏讀歌詞,尤其“好像我,哥哥弟弟,相親相愛不分離”,感染力強,收穫頗豐,學生的每一句話語都沁人心脾。通過引導學生創編表演歌詞頌讀,讓學生們感受了音樂帶來的美感和快樂。學生在遊戲過程中愉快的學習,再加入樂器的演奏,學生的積極性被極大的調動,都表現出躍躍欲試的'神情,最後,我採用分組合作的方式,將學生分為三組:歌曲伴奏一組,歌唱歌曲一組,歌曲伴舞一組,學生在愉快的合作中完成最後一次表演。在快樂的歌聲中結束本節課。出現的不足,由於學生自控能力差,對於新鮮事務感觸的較少,出現了短暫的課堂紀律混亂的現象,以後應在課堂管理方面多加訓練。

三、體現音樂學科特點,體現藝術的美這節課我主要是通過體態律動帶領學生隨着音樂的高低走向擺動手臂,學大雁飛舞的動作,讓學生把聽到的音樂中的各種要素(包括速度、節奏、力度、樂句、情緒等)及其內心感受,用各種動作表現出來。我並不要求學生用優美、瀟灑的姿態,而是要求學生的動作自然放鬆、協調,與音樂各要素相符並充滿了信心。我讓學生對樂曲永遠處於新鮮狀態,課堂上及時的變換方式學習歌曲,然後通過小組比賽創編動作表演,由學生自評。在生生互評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合理地去評價他們的表現,不僅僅是找出別人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要找出他人做得好的地反,學會欣賞他人的優點。我通過不斷地鼓勵學生,給學生自信,千方百計的賞識我的“潛能生”,這節課順利地走向了成功。

音樂的教學反思15

幾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國小音樂的反思性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生活實際和認知心理出發,經過對音樂課堂教學資料、教學目標、教學策略、團體協作等多角度、多形式進行科學反思。從成功的課例中我們應當反思:“為什麼成功?”“成功的理論依據是什麼?“教學的設計與過程有什麼特色?”“如何錦上添花富有創意?”等等,從中總結規律,提煉經驗、指導實踐。

從失敗的課例中我們應當反思:“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例如:是教育思想還是教育理念的問題、是目標的設定還是資料的失當、是教學設計還是方法手段的應用等等”,從中吸取教訓,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資料的選擇、組合、調整;教學目標的'設計、達成;教學策略的合理、優化,才能使課後的反思性“教學隨筆”真正起到反思、調整、改善後續教學的進取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音樂審美本事。

標籤: 反思 教學 音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nyue/7rlwy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