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藝術 >

大班藝術教案(集合15篇)

大班藝術教案(集合15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藝術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藝術教案(集合15篇)

大班藝術教案1

一、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摺疊、剪、卷、捏拉等技能製作大樹和小花。

2、發展幼兒協調能力,培養耐心、細緻的良好習慣。

二、和的內容

1、製作大樹:從長條皺紋紙的短邊起鬆鬆的捲成比手指略粗的圓筒,邊緣塗膠水粘住。用左手食指拇指捏住下方的口,右手拿剪刀由開口伸入縱向剪幾下(約剪至一半以下位置,但不要剪到底),然後用食指由下方開口處向上頂,另一隻手捏住圓筒上方最裏層輕輕向上提拉,大樹即完成(圖①—④)。

2、製作小花:長條彩紙從短邊起連續對摺幾次(圖⑤),照圖⑥畫好一半小花的輪廓,沿線將陰影部分剪掉,打開即成連在一起的小花(圖⑦)。

3、組合粘貼: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範例,學習將小花背面塗膠粘在圖畫紙上(略靠下端),大樹在樹幹部分背面塗膠分別粘在兩朵花之間(附效果圖)。

三、活動建議

1、準備綠色長條皺紋紙,紅色長條彩紙;剪刀,膠水,擦手巾,彩筆和範例。

2、重點掌握剪花邊的方法。難點是幼兒易將細節處剪斷。因此要特別強調:首先畫輪廓要大而準確,其次剪時由一端開始嚴格沿線來剪,細節部分(如花莖)要特別小心。剪時雙手配合好,一手固定住紙一手剪,可以靈活轉動紙的方向,注意把重疊的幾層紙一起捏牢。

3、組織形式

(1)觀察感知。

教師出示範例,請幼兒觀察後説出畫面上有什麼?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你想想看是怎樣做的?

教師總結:這幅作品名字叫《大樹和小花》,是用紙經過折、卷、剪、提拉等方法制作而成。在一排整齊的小花中穿插排列着繁茂的大樹。平面折剪與立體制作巧妙地組合在一起,統一中求變化,使作品形成一種有節奏、有韻律的美感。

(2)示範講解剪紙方法。

(3)幼兒製作,教師指導。

在製作過程中提示幼兒雙手要協調配合。做大樹時鬆鬆地卷,一點一點向上提拉,最後粘貼時要把大樹樹冠部分整理得好看些;剪小花時,要特別注意不能把線剪斷,否則花就不能連在一起了。教師要根據幼兒出現的問題及時加以引導和幫助。

(4)幼兒組合粘貼時不硬性統一粘的位置,提倡由幼兒自己設計構圖。

(5)對能力稍差的幼兒可以考慮分工合作。

4、作品展評

教師引導幼兒互相觀摩作品,評論:誰剪的花邊邊緣整齊光滑?誰的大樹做的好?誰粘貼時有創造性,構圖和老師不一樣?

大班藝術教案2

活動目標:

1、在竹竿遊戲中,豐富幼兒身體移動的經驗,提高身體的控制、協調、靈敏度。

2、學習與同伴相互協作,培養小組及團隊協作精神,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3、幫助幼兒瞭解身體結構,對以後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評析:能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從認識、能力、情感角度提出了適合幼兒最近發展區的目標,目標符合《綱要》《指南》要求,能抓住關鍵性經驗,表達明確具體。]

活動準備:

背景音樂、1。5米長的竹竿8根、圖片、方位箭頭、隊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熱身活動師:今天我要請小朋友們和我一起來做遊戲,在做遊戲之前我們要先活動一下我們的身體,那現在就請你們和我一起動起來吧!

[評析:音樂節奏清晰、明快,能激發幼兒運動的興趣。同時,利用走、跨跳、雙腳跳、單腳跳等基本動作進行熱身,能為後續活動打下基礎。]

二、基本部分

(一)遊戲——巧過竹竿

1、介紹玩法今天我們要和好朋友,一起合作過竹竿。怎麼玩呢?

(1)一個小組一根竹竿。

(2)5個人為一組,每個組員必須一起手拉手用相同的方法過竿。

(3)5個組員要同時過竿。

2、示範玩法[評析:師幼共同示範,便於幼兒快速準確地把握遊戲的玩法和規則。]

3、提出要求

(1)每組拿好和你相同顏色的竹竿,然後一個舒服的地方試一試。

(2)在試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4、分組遊戲[評析:提供了幼兒自主探索學習的機會。幼兒分成4組進行嘗試。教師指導有重點,一是鼓勵幼兒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大膽嘗試,二是引導幼兒能同時過竿。]

5、分享交流師:你們成功了嗎?過竹竿的過程中,有遇到什麼問題嗎?

[評析:通過小組展示和教師拋出的問題,幼兒踴躍將嘗試中遇到的問題大膽表達出來,教師組織幼兒思考討論,在討論中教師梳理出成功的祕訣。這種方法不僅符合幼兒學習發展的特點,而且也提高了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6、教師小結:我們過竹竿成功的祕訣是:首先要和同伴商量好方法,然後根據口令,同時過竿。

[評析:本次遊戲主要讓5人合作用跳、走、下蹲等方法過竹竿,這些不同的動作對幼兒身體移動核心經驗的獲得極有作用。]

(二)遊戲——與竹共舞

1、介紹玩法教師結合圖片,講解遊戲玩法:小組成員要一起手握竹竿朝箭頭方向一起移動。

[評析:藉助圖片,能讓遊戲玩法變得形象易懂。]

2、提出要求(1)拿好竹竿,根據屏風上的數字找到位置去試一試。

(2)每個方向都要嘗試。

(3)在試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3、分組遊戲[評析:每組一份操作圖示,不僅能讓幼兒的嘗試更有目的性、次序性,而且也利用於目標的達成———朝同一方向一起移動。]

4、分享交流師:在和竹竿跳舞的過程中你們成功了沒有?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

5、教師小結:在和竹竿跳舞的時候,每組組員要朝同一個方向一起移動,移動的速度也要一樣。

[評析:小組遊戲後的經驗的梳理提煉能為後續集體遊戲打下基礎。]

6、集體遊戲(1)提出要求:在跳舞的過程中4橫排要對整齊、速度和方向要一樣。

(2)集體嘗試(3)分享交流;師:有的組移動速度不一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4)再次嘗試(5)隨樂移動[評析:音樂的使用,不僅增加了遊戲的趣味性,而且提升了遊戲的難度,使幼兒必須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去改變方向和動作,去適應環境,其協調、控制、穩定性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6)教師小結:看來我們不僅要看着圖示方向統一移動,而且還要聽着音樂跟着節奏,用同一速度來跳舞,這樣跳出來的舞蹈才能整齊,又好看。

[評析:本次遊戲側重幼兒腿部肌肉羣的鍛鍊。通過小組遊戲——集體三次遊戲,讓幼兒在前進後退、左右側移動中體驗運動方向,鍛鍊腿部的靈活性,也促使幼兒身體協調能力有效提升。]

(三)遊戲——開汽車1、第一次:四散開。

(1)介紹玩法師結合圖片介紹:每組手握兩根竹竿;一邊一根,最前面的小朋友要握住竹竿的最前端,最後面的小朋友要握住竹竿的最後端。

[評析:細節圖片的展示,讓幼兒明確了握竹竿的方法。]

(2)提出要求:大家一起配合開汽車;汽車在馬路上行駛時不能和別的車輛相撞,要注意安全;等音樂停了之後,就要把竹竿放回原來的位置。

(3)幼兒遊戲[評析:《小汽車》音樂的加入,增加了遊戲的情境性。]

(4)分享交流:師:剛剛小朋友在開車的時候發現了什麼問題?

(5)教師小結:開車的時候大家也要保持同一速度、同一方向,特別是最前面的小朋友,不僅要把握好方向,避免碰撞,而且還要隨時調整速度,這樣才能把車開好。

2、第二次遊戲:集中開(1)介紹玩法師:剛才你們都是一組一組自由的開,現在我們要根據指示牌大家一起來開,比比哪組既能遵守交通規則,又能把車開好。

3、大班音樂遊戲誰是灰太狼案例分析教案

遊戲是孩子們所鍾愛的,同時也是孩子們的一個年齡特點,會玩才更會學習,兩者是相互聯繫的。音樂遊戲又是幼兒園遊戲中的一個新"產物"自然很受孩子們的喜歡,但是對我而言這還是比較欠缺的,需要專業的引領,這次我觀摩。

了名師執教的音樂遊戲《誰是灰太狼》感受頗多。

※對選材的思考

熱點:一部《喜羊羊灰太狼》讓孩子們着迷得不得了,幾隻小羊的可愛機智和的灰太狼不服輸的形象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次談起孩子們都能侃侃而談每個細節,足見孩子們的關注度。

興趣:執教老師善於捕捉孩子的興趣點,以"灰太狼"形象展開,非常受到孩子們的關注,充分調動了孩子們想參與的積極性。

思考:孩子們有了關注就有了經驗,有了興趣就有了參與性,老師抓住了一個很好的契機,選材非常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這是一個活動成功的關鍵。

※對過程的設計

●環環相扣

一環:雙圈舞聽聽小羊是在參加化粧舞會還是在尋找灰太狼。教師採用了圓圈舞的形式,在圓圈上尋找舞伴集體跳。

二環:追組跑找找灰太狼,灰太狼在舞會上留下了腳印,找找誰是?聽音樂?教師演示?教師提問……強調遊戲的規則,找到灰太狼。

三環:木頭人統一方向,綁帶子,往綁帶子手的方向跑,腳下是黑色圓點的為跑步者。灰太狼開始抓小羊了,根據音樂的強弱,轉身後小羊們馬上定住不動。

四環:完整遊戲雖然是幾個不相干的遊戲執教老師能夠利用音樂本身將幾個遊戲巧妙地結合起來,體現了環環相扣的教學風格。

●層層遞進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學習規律都是從易到難,執教老師的每個環節都是遵循了從簡單到複雜,層層遞進的原則。《誰是灰太狼》的音樂遊戲可以説是由三個小遊戲組成的一個大遊戲,大遊戲的整合勢必離不開小遊戲的推波助瀾。

一層:情景導入參加舞會,以雙圈舞的形式配上簡單的拍手扭腰動作等熟悉音樂的旋律。

二層:據音遊戲在瞭解音樂性質的基礎上開始深層,採用木頭人的形式進行音樂遊戲。

三層:誰是灰太狼將最複雜的最難的放在了最後來完成,因為已經有了先前的經驗了,所以最後一部分對於認真遊戲的孩子來説並不算什麼。

●樂在其中

樂思執教老師對於每一個步驟都考慮得很周到,善於發現孩子們在遊戲中存在的問題,隨機接過孩子們拋過來的球再用相同的方式拋還給幼兒。教師能用自身的情緒去感染幼兒,尤其是臉部德爾表情那份時而緊張時而誇張的神情感染着每個幼兒,加上肢體的動作讓孩子們融入在"灰太狼"的情景中。

樂學執教老師創設了寬鬆愉悦的氛圍,每個孩子都是活動的主體,孩子們在遊戲時的那份自在那份"心情"都張揚着快樂的氣氛。每個孩子在老師的引導下或者説指導下都能主動投入到遊戲中,善於學習,善於思考,真正做到了快樂學習,快樂遊戲。

其樂無窮遊戲分為三個小遊戲和一個整合遊戲,前前後後有10次左右,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的很多遊戲也很有趣又好玩,但是真正讓孩子做到盡情盡興的還真是不多,而這位執教老師的設計環節的=巧妙,同樣的時間內讓孩子們有了充分的參與機會,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同時讓我們的孩子在遊戲中感受那份音樂遊戲的其樂無窮。

※對我的感受

每個活動都會有其不足的地方,本活動對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執教老師對整個遊戲活動的設計: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善於抓住孩子的興趣,從孩子的經驗出發。其次是老師的機智,整個遊戲活動在開展的時候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小朋友們遊戲進行時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很欣賞執教老師的那份從容那份尊重,將幼兒拋過來的難球進行點撥後又拋還給幼兒,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提高幼兒的思辨能力。

《誰是灰太狼》的音樂遊戲很精彩,就如我的案例題目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樂在其中!讓我們受益匪淺。

大班藝術教案3

目標:

1、初步瞭解豫劇中的臉譜、服飾,運用廢舊材料進行戲曲服裝的創作。

2、幼兒通過看、説、做,激發幼兒喜愛豫劇的情感,知道豫劇是河南特有的地方戲。

準備:

豫劇光盤,各種廢舊材料(舊報紙、舊毛線、珠子、舊毛線編的長辮子等)剪刀、固體膠棒

過程:

一、看光盤,激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好看的碟子,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幼兒討論,同伴之間互相説説。

“和平時我們看到的動畫片一樣嗎?有什麼地方不一樣?

誰知道這裏在表演的是什麼?”

小結:我們剛才看到的是我們河南特有的地方戲曲---豫劇。

是我們河南的傳統文化,人們通過唱、説,多變的臉譜,華麗

的服飾進行表演,深受大家的喜歡。

三、再播放一遍,佈置任務。允許幼兒邊看邊説。

要求幼兒觀察豫劇中的臉譜、服飾與我們平時有什麼不一樣。

小結:他們的臉上畫了很濃的油彩粧;服飾非常的漂亮、華麗

頭上有很多美麗的髮卡,頭髮很長;鬍子也非常的長,而且多

四、幼兒自己動手做服裝

引導幼兒看看準備的材料都可以幹什麼用?互相説説你想幹什麼?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選擇。

幼兒可以分成四組進行操作:

1、製作帽子

2、製作臉譜

3、製作鬍子

4、製作辮子進行裝扮

五、幼兒説説自己的創作

六、利用自己的作品進行表演、展示。

大班藝術教案4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建房子創意比賽,激發動手操作的慾望。

2、學習按圖構建,發展空間知覺和動手操作能力。

3、能與同伴分工合作,激發集體榮譽感。

活動準備

1、幼兒園現有的積木或者桌面玩具等。

2、構建的房子圖片若干。

3、活動前,可以分好組,並畫好創意作品的設計圖,商量好名稱和口號。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請幼兒回憶房子的基本特徵,説説它們的功能和作用。

二、小組按圖構建。

將幼兒分成若干組,給予固定的材料,根據教師出示的房子圖片,在規定時間內,看哪組搭建的房子又快又好。

三、小組創意構建。

在規定時間內,自由選擇材料,看哪個組搭建的房子又快又有創意。

四、創意分享。

——每個組喊出自己作品的名稱和口號,並由組長介紹自己組的創意作品。

——邀請其他班級幼兒參觀欣賞本班幼兒構建的作品。

活動應變

1、在活動過程中要適時根據積木的多少調整遊戲的人數,避免幼兒發生爭搶等行為。

2、可以將小組創意構建改在第二個活動進行。本次活動可以進行不同材料、不同主題的房子的按圖構建,重點鍛鍊幼兒合作構建的能力。

活動延伸

有條件的幼兒園也可以用沙子或者泥土堆建房子。

區角活動

建構區:放入各種積木、廢舊物品,讓幼兒自由搭建自己的創意房子。

環境創設

用幼兒創意作品的照片佈置主題牆,也可以拍一些幼兒合作構建的方法的照片供幼兒學習借鑑。

家園同步

1、鼓勵幼兒在家用積木學習搭建房子,也可以利用廢舊紙箱、廢舊物品和孩子進行親子構建活動。

2、路過一些建築工地的時候,可以引導幼兒觀察,看看工人師傅建房子和自己建房子的不同。

隨機教育

日常活動時,鼓勵幼兒學會與同伴協商、合作,豐富幼兒交往語言和合作能力。

相關鏈接

上網欣賞視頻《撲克牌建築——美國白宮》,感受搭建藝術的魅力。

附錄:《蓋房子》

搬塊磚,疊塊磚,

砌塊磚,加塊磚,

我的房子蓋得高。

搬塊磚,疊塊磚,

砌塊磚,加塊磚,

房子堅固不會倒。

抹呀抹,抹呀抹,

抹呀抹,抹呀抹,

快把水泥都抹好,

蓋上大屋頂,

再開一扇門,

歡迎你來我家坐。

搬塊磚,疊塊磚,

砌塊磚,加塊磚,

我的房子蓋得高。

搬塊磚,疊塊磚,

砌塊磚,加塊磚,

房子堅固不會倒。

抹呀抹,抹呀抹,

抹呀抹,抹呀抹,

快把水泥都抹好,

蓋上大屋頂,

再開一扇門,

歡迎你來我家坐。

大班藝術教案5

一、設計意圖

豐收的季節給了我們無限喜悦,豐富的農村資源給幼兒帶來了創作慾望。本案例及時抓住這個教育契機,充分利用現有的農村資源,利用幼兒熟悉的且在農村唾手可得的玉米皮進行創作,並且為每個幼兒提供了平等參與、自由表現的機會。使幼兒感受到自由表達和創造的樂趣。

二、活動目標

(1)根據玉米皮的特徵,製作出形態各異的作品,從而體驗成功的喜悦。

(2)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和審美能力,增強合作意識

三、活動準備

a)玉米皮及小剪刀、彩紙、膠、掃帚、苗兒、樹枝輔助材料

b)玉米皮製作的`成品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師:念兒歌《我是小司機》

我是汽車小司機,小司機運送糧食正在忙,正在忙。

小貨車亞跑的快,跑得快。

嘟嘟嘟嘟喇叭響,喇叭響。

嘟嘟嘟嘟,到家嘍!

(師做開汽車動作,帶幼兒進活動教室)師:小朋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教師事先擺好每人一個玉米棒子。

師:瞧,小貨車把玉米幫我們運回了家。我們的爸爸媽媽收玉米特別辛苦。小朋友你們能不能幫爸爸媽媽做一些事情呢?

幼兒:能,我們可以剝玉米皮。

師:小朋友們真是長大了,懂事了。知道幫爸媽做事情啦。好!那我們就開始吧!

還沒等老師説完,小朋友們就開始行動了。看似簡單的勞動,孩子們做起來卻很困難。因為孩子手勁小,掰不動。我給他們做了示範。各別幼兒倆個人合作,幹得特別起勁。(幼兒在這一環節,特別認真也特別興奮。)師:小朋友,玉米皮離開了玉米棒。一定很傷心,我們把他撿起來和他們一起做遊戲好不好。(孩子們有些茫然,都用期待的眼光看着老師)玉米皮變魔術師:請小朋友閉上眼睛。師出示去玉米皮成品。

一二三。睜開眼吧!

幼兒齊聲:“哇!真漂亮!”“老師這是用玉米皮做的”(孩子一眼就看出來了)師:小朋友,你們能用玉米皮做什麼呢?

孩子們思考了片刻,就爭先恐後的説了起來,“我能做拖把”“我會做金魚”“我會做小姑娘的辮子”“我奶奶會做蒲墩”“我會做小姑娘”“我能”聽着孩子們的話,我説:好,那就用我們這雙靈巧的手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來,好不好?

幼兒:“好”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到。並且迫不及待的用玉米皮做着自己想象的作品。

二、幼兒動手操作由於孩子們在此之前做玉米娃已有些基礎他們動起來真是得心應手。不多時,一件件漂亮的作品就出現了“老師我做了一多漂亮的菊花”“我做的是一隻可愛的小金魚”“我的是一個大蘿蔔”“我的是望遠鏡”“我的是大鬍子”更有意思的是:思思小朋友做的動物園裏面有好多的小動物。她用玉米皮捲成卷,貼上小動物五官。有小兔、小貓、小豬、栩栩如生。

在這一環節,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創造力,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多給他們自由的空間、自由方式、自由交流、使他們體驗創造的快樂。

三、比比誰做得好幼兒互相介紹作品。比比誰做得好。要用賞識的眼光去關注每一個幼兒。教師要尊重、肯定、接納每一個幼兒的想法。分享他們的快樂,使他們感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樂趣。

四、活動延伸

1、把作品投放到區域活動中,回到家和爸媽一起創作新作品。

2和玉米娃娃放在一起創設情境進行講述活動。

五、教育反思

《玉米皮變魔術》這節活動課,充分利用農村特有的自然資源。指導幼兒進行手工創作活動。幼兒聞樂,並且為每個幼兒提供了平等參與自由表現的機會。對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有了進一步提高。

在幼兒操作的這一活動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興趣極高。當我把玉米皮成品展現給孩子們時,我發現孩子們的眼睛亮了。他們積極思考、試圖用桌子上這些玉米皮做出各種寶貝。並且在操作中做到了同伴之間互相幫助。並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大班藝術教案6

活動產生

現在的家長普遍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但在生活上一手包辦,忽視孩子動手能力、自理能力的培養。針對這一現象,我們進行了“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的研究,設計了一系列相關的生活活動來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生活能力,促進幼兒全面、健康地發展。

活動目標

1、掌握繫鞋帶的正確方法。

2、理解故事,記住短句“先繞一個圈,兩頭交叉繞一繞,拉拉緊”。

3、提高動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活動準備

《一雙有蝴蝶結的鞋》故事圖片,短綢帶人手一根,幼兒鞋帶的鞋上幼兒園。

活動一:故事《一雙有蝴蝶結的鞋》

1、教師有表情的完整講述一遍故事。

2、結合掛圖,教師邊講述邊提問。

(1)開始,媽媽為什麼不給佳佳買這雙有蝴蝶結的鞋?

(2)佳佳是怎樣學習扎蝴蝶結的?

(3)到了佳佳的生日,媽媽真的給她買了這雙有蝴蝶結的鞋,佳佳是怎樣穿好這雙這雙鞋的?心裏又是怎樣想的?藉此複習前面的短句。

3、學扎蝴蝶結

發給幼兒人手一根短綢帶,練習扎蝴蝶結。提醒幼兒根據短句,運用正確的方法。先繞的兩個圈要小一些,交叉的也要小,不要拉緊容易拉過頭。形不成蝴蝶結。

4、娛樂活動

幼兒互相幫助把蝴蝶結紮在食指上,顫動食指模仿蝴蝶飛動。

活動二:學系鞋

1、討論:早上,爸爸媽媽是怎樣給你係鞋帶的?

2、請會繫鞋帶的幼兒表演一次,激發幼兒學習鞋帶的願望。

3、引導

幼兒根據扎蝴蝶結的經驗,學系鞋帶。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提醒幼兒一定要繫緊鞋帶,不然鞋帶容易散開。

4、比一比,誰的鞋帶系得又快又好。

活動延伸:

在區角中增設自理區,投放扎蝴蝶結的短綢或可穿鞋子的娃娃,可讓幼兒繼續學習繫鞋帶。

活動評析

本活動設計體現出以下特點:

1、循序漸進,巧妙過渡。

繫鞋帶是一項幼兒較難掌握的技能,練習時幼兒往往會因為枯燥難學而失去興趣,扎漂亮的蝴蝶結卻是幼兒樂於學習的。該活動從讓幼兒聽故事開始,先學主人公扎蝴蝶結,再遷移至學系鞋帶,如此循序漸進,巧妙過渡,幼兒願意學,有興趣學。

2、以語言指導行動,且貫穿整個學習活動。

故事中的短句實際上把繫鞋帶的方法具體詳細地表達出來,而且念起來象兒歌般朗朗上口,很有韻味,幼兒樂於接受。在整個活動進程中,教師充分發揮了這一指導語的作用,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3、教育、保教並重。

活動一是一次正規的教育活動。活動二則是保教方面的學習內容。整個活動,教育是為保教服務,保育中又有教育的成分。兩者相互聯繫、相互促進。

值得一提的是,最後的活動延伸非常必要,因為幼兒動手能力、自理能力的提高,絕非一兩次學習活動所能達到的,必須在平時多次練習、鞏固。

大班藝術教案7

教學目標:

1.通過講解激發幼兒的塗色興趣。

2.通過教師要求讓幼兒不出邊、不空白塗色。

3.培養幼兒手眼協調。

教學重點:

按塗色要求讓幼兒不出邊、不空白塗色。

教學難點:

一張畫多色塗。

教學準備:

3只小花貓

背景圖一張

4張作品畫

1張塗好的魚

油畫棒若干

小魚圖片若干

垃圾箱

小貼畫

輕音樂

教學過程:

(一)手指遊戲《線條》(30秒)

我的手臂是條線,躺在這裏是橫線,站起來是豎線,

一橫一豎十字線,十字線倒一倒是交叉線,交叉線分開來是兩條小斜線,左斜斜,右斜斜。兩條斜線面對面,原來是條平行線。

(二)表象訓練:教師唱《我愛我的小貓》出示小貓圖片。引起幼兒興趣。(1分30秒)

教師:今天範老師請3只小貓來嬰大班做客。請小朋友們認真觀察。每隻小貓長的一樣嗎?

幼兒:不一樣

教師:哪裏不一樣

幼兒:顏色不一樣

教師:第一隻小花貓穿着什麼顏色的衣服?

幼兒:藍顏色

教師:第2只第3只小花貓穿着什麼顏色的衣服?

幼兒:黃顏色

紅顏色

教師:每隻小花貓衣兜是什麼形狀的?

幼兒:半圓形

教師:每隻小花貓身上都有一個不同顏色的半圓形。(遮擋第一隻小花貓的半圓形)提問題問

幼兒:回答回答

教師:第一隻小花貓身上的半圓形是什麼顏色的?

幼兒:粉色的

教師:你們真棒!鼓勵一下自己

幼兒:(我最棒打3/4節奏)

教師:小花貓要跟嬰大班的小朋友們做一個遊戲。做遊戲之前請小朋友們把小眼睛閉上,要數3 2 1才能睜開。3 2 1有一隻小花貓在你們閉眼睛的時候,悄悄的藏起來了。那請問小朋友們第3只小花貓穿着什麼顏色的衣服?

幼兒:紅顏色

教師:你們真棒

(三)教師講解示範(5分鐘)

教師:玩了半天,小花貓都餓了!你們知道小花貓最愛吃什麼嗎?

幼兒:魚

教師:(出示塗好的魚)範老師為小花貓做了一條魚,小花貓可喜歡吃了,可是嬰大班來了那麼多小客人,還有範老師、盧老師、王老師就一條小魚能吃飽嗎?

幼兒:吃不飽

教師:那請小朋友每人做一條魚給嬰大班的小客人吃好不好?

幼兒:好

教師:範老師把魚帶來了。看看你們的小魚能吃嗎?

幼兒:不能吃

教師:生的、還沒熟呢。那怎麼把魚做熟呀?把魚塗上漂亮的顏色

教師:在發小魚之前,我看到小花貓往垃圾箱裏扔了4條魚。你們知道小花貓為什麼把這4條魚扔進垃圾箱嗎?讓小貓告訴你小貓:1.第一條小魚你看還沒熟呢。生的不能吃。所以小朋友們在塗色的時候,空白的地方要用油畫棒塗均勻。

2.第二條小魚長毛了,小花貓吃到肚子裏,就會拉肚子。要求嬰大班的小朋友不出邊界塗色

教師示範:我們可以沿着身體內部邊緣塗一層保護膜,然後在上下上下

大筆塗均勻。

3.第三條小魚忘記放鹽了,沒有味道。所以小朋友們在塗色的時候,不同的地方要用不同的顏色去塗。要不然小魚就失去了味道。

4.第四條小魚被桌布給蓋住了,小花貓都找不到小魚了,小花貓傷心的落淚了。塗背景色的時候,小魚我們已經塗好了,就不用再塗了。要不然小花貓就找不到她的小魚了

教師:(出示背景圖)你看小花貓都着急了,把桌布都鋪好了,等着吃小魚呢。強調不同的地方要用不同的顏色塗。

塗色前教師提要求:

1.我們的右手的三個手指要像小雞的嘴一樣,捏住油畫棒。身體要像大白鵝一樣。

2.要先塗小魚,塗完小魚然後再塗背景

3.要求小朋友們不出邊界、不空白。

4.不同地方要用不同顏色去塗。

(四)幼兒操作(17分鐘)

幼兒塗色,放輕音樂。教師個別化指導。

(五)結束部分(1分鐘)

1.幼兒作品展示,教師點評,對好的表揚鼓勵,對弱一點的進行鼓勵,希望你下次XXX做,會更好。

2.發小貼畫,今天嬰大班的小朋友們表現那麼棒,太陽小鳥也要誇獎你們,唱《太陽小鳥誇獎我》小便洗手。

大班藝術教案8

設計意圖:

新《綱要》在藝術領域的目標之一是:“初步培養幼兒感受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並指出藝術是幼兒的另一種表達認識和情感的“語言”。

幼兒音樂教育應讓幼兒在童年有藝術的體驗,在藝術的氛圍中快樂的成長。因此幼兒園藝術教學形式和內容應該是豐富多樣的,開發本土化的民間藝術課程是培養兒童藝術發展的良好途徑。在我們幼兒園早已開展了開發民間藝術的課題研究,我們結合許多本土化的教學內容,如撥子書、抹布畫、西瓜燈節、九彩龍等等豐富了我們的園本課程。九彩龍是平湖家喻户曉的民間傳統藝術,它氣勢宏偉、造型美觀、色彩絢麗、舞姿優美,又是幼兒熟悉和喜愛的藝術作品,是幼兒園本土化課程很好的教材內容。

活動目標:

1、瞭解平湖的九彩龍,感受舞龍節奏、動作、造型的藝術美,激發幼兒熱愛家鄉民間藝術和積極參與的情感。

2、初步學習舞九彩龍的基本動作,在鼓聲的提示下能協調動作。

活動準備:

1、“平湖九彩龍”的錄象。

2、自制“小龍”若干條,“大龍”一條、大鼓一個,小鼓若干,鈸,自制“龍珠”一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

1、你們見過舞龍嗎?你們在哪裏見過舞龍?

2、引入討論平湖九彩龍。

二、欣賞“平湖九彩龍”。

提問:

1、你看到九彩龍表演時,感覺怎麼樣?

2、人們是在什麼時候舞龍的?

三、嘗試舞龍。

1、幼兒自由舞龍。(師生評價)

2、再次欣賞舞龍錄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舞龍時的節奏與動作,再次感受舞龍的藝術美。

3、引導幼兒根據節奏創編舞龍動作。

4、根據幼兒的創編情況,出示跑龍、盤龍、甩龍幾種舞龍動作的標記。

5、合着節奏看着標記學習舞龍。

四、合作舞龍。

1、幼兒自由組合(二人一條小龍,五人一條大龍),進行舞龍表演。

2、帶領幼兒舞出活動室,到場上繼續舞龍。課前已讓幼兒自己去收集有關九彩龍的資料,通過談話,對幼兒所收集到的知識積累。

大班藝術教案9

設計意圖:

在我們的生活中鬧鐘對於孩子們來説印象漸漸模糊,看時間,鬧鐘起牀都被手機所替代,本次活動我想讓孩子們在幽默風趣的音樂聲中,用身體動作和打擊樂器去模仿鬧鐘,從而加深對鬧鐘的瞭解。所以選擇了美國作曲家指揮家安德森的管絃樂《調皮的鬧鐘》進行活動。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樂曲的旋律,並掌握兩種節奏型

2.在掌握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嘗試看指揮隨音樂演奏樂器。

3.享受集體合作的快樂

活動重點:感知理解樂曲的旋律,並掌握兩種節奏型

活動難點:在掌握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嘗試看指揮隨音樂進行樂器演奏。

活動準備:

教具學具:小鬧鐘、雙響筒、三角鐵,框子、音樂

環境創設:幼兒半圓圍坐

知識經驗:知道鬧鐘的作用,認識打擊樂器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感知理解樂曲的旋律掌握節奏型。

1.出示小鬧鐘,引導幼兒去看去聽、去模仿上發條的動作。

2.讓幼兒在情境中去用身體動作模仿鬧鐘滴答滴答的走路聲及響鈴聲。

3.聽音樂用身體動作完整表演一遍。

二、看指揮隨音樂樂器進行演奏。

1.介紹雙響筒演奏方法,並示範演奏。

2.介紹三角鐵演奏方法,並示範演奏。

3.用手臂練習樂器演奏。

三、拿樂器看指揮聽音樂完整演奏

1.教師指揮幼兒演奏。

2.按要求送還樂器。

四、教師總結評價,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用廢舊物自制樂器,讓幼兒在角色區進行演奏

大班藝術教案10

設計意圖:

秋天到了,秋風陣陣,孩子們驚奇的發現路邊的樹葉隨風飄落,撿起來一瞧兒,奇怪了,怎麼樹葉的顏色和形狀都不一樣呀?有的綠綠的,有的黃黃的,還有的紅紅的;有的像扇子,有的像小船,還有的像小魚的尾巴,真奇妙!好奇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他們敏感、活潑,總是帶着清澈的眼睛去發現身邊所有美好的事物,正因為如此,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機無所不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能實現這種無聲的教育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的夢想,在這個夢想的旅程上我們只有感幼兒所感、想幼兒所想、觀幼兒所觀、答幼兒所問,才能隨時間的沉澱到達理想的彼岸!

近階段,我們開展了以“拜訪大樹”為主題的一系列活動,如“大樹,抱抱”、“樹皮,畫畫”、“我的樹筆記”、“大樹媽媽”等,活動中,我們創造了讓幼兒直接感知和體驗的機會,通過不同的途徑(看、聽、講、畫、做),採用多種形式(語言、音樂、美術、體育遊戲)幫助幼兒感知並積累了有關知識經驗。家長們也特意帶着孩子去拜訪了周圍的各種樹木,還和孩子一起動手收集起了落葉,慢慢的孩子們對落葉的感知能力更強了,興趣濃度也增加了。

藝術活動“樹葉貼畫”就是為了滿足這一強烈的願望而生成的。本次活動通過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創作材料,提供了一個自由、寬鬆的環境供幼兒大膽設計造型。幼兒在設計、構思、創造、製作的過程中,活動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表達與表現的慾望也得到滿足,真正實現了原有經驗的再現、整合與提升。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樹葉進行拼圖、粘貼,並能表現出物體的主要形象特徵。

2.激發幼兒的創作慾望,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重、難點:

重點: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樹葉進行拼圖、粘貼,並能表現出物體的主要形象特徵。

難點:幼兒在創作貼畫時能注意樹葉大小、顏色、形狀的搭配,畫面的完整性強。

活動準備:

1.環境準備:寬敞的活動室;在活動室中間的桌子上分類擺放各種製作材料。

2.知識準備:幼兒在日常觀察和實踐活動中對樹葉的顏色、形狀和名稱有所瞭解。

3.物質準備:壓平後的樹葉、花瓣以及樹枝、樹果等自然素材;膠棒、雙面膠、勾線筆、油畫棒、剪刀、白紙、籃筐;電腦、電視、秋天的攝影作品、“樹葉貼畫”範例若干。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欣賞秋天的攝影作品。

1.討論作品所表現的季節特徵。

師:小朋友們,這些作品給你什麼樣的感覺?你覺得這是哪個季節?

(攝影作品是經過精心挑選、比較有代表性的,奪目的金黃色給予幼兒視覺上的衝擊,也為幼兒提供了一次美的體驗。)

師:秋天都有哪些特徵?

(幼兒紛紛發表意見,有的説秋天會颳風;有的説樹葉會變黃、會掉在地上;有的説秋天很美、很漂亮。)

2.設置情境:對落葉進行情感體驗。

師:秋天到了,風婆婆把小樹葉和樹媽媽分開了,但小樹葉並不害怕,它們飄落到地上,有的為小昆蟲過冬當棉被;有的和泥土作伴,給禾苗當養分;有的喜歡漂亮,想讓小朋友給它化化粧。

二、認識各種樹葉的形態特徵並初步展開想象。

1.依次出示不同的樹葉,請幼兒仔細觀察樹葉的顏色、形狀等。

師:你見過這樣的樹葉嗎?它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呀?

(看到我手中的樹葉,幼兒的小眼睛一下亮啦,思維也被觸動了,珂珺小朋友忙搶着説,“老師,這種葉子我見過的,黃黃的、像扇子一樣,是銀杏樹的葉子。”真棒,孩子不知不覺中已經習得了這方面的知識。)

2.為幼兒明確不同樹葉的名稱。

師:樹葉和我們一樣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哦,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

(依次介紹梧桐樹葉、銀杏樹葉、楓樹葉、楊樹葉、柳樹葉等,在日常生活隨時隨地鞏固幼兒這方面的認知能力。)

3.鼓勵幼兒大膽展開聯想,根據樹葉原有的形狀初步設計形象。

師:今天呀這些樹葉朋友對自己的樣子不是很滿意,要請小朋友用筆給它們化化粧,你們願意嗎?你會怎麼添畫呢?

(這個環節不僅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主動性,而且為下面幼兒的具體想象創作環節奠定了基礎。孩子富於愛心,從幫助別人的角度出發,他們自然成了活動的主人,添畫這一活動也變得有意義起來,幼兒的想象有了明確的方向性,如彭勃小朋友把楓葉當做小魚的尾巴,然後想要添畫小魚的腦袋、身體等。)

三、欣賞“樹葉貼畫”範例,再次引導幼兒想象創作。

1.激發創作興趣。

師:瞧,老師手上的“樹葉貼畫”美嗎?你想不想也來試一試呢?

(所有的範例作品都是出自同齡幼兒之手,代表了大班幼兒的想象能力和特點。作品有“海底世界”、“小雞撲蝶”、“龜兔賽跑”等,幼兒看到後欣喜萬分,躍躍欲試。)

2.討論具體制作方法。

師:這些作品是怎麼完成的呀?

(通過討論,讓幼兒感知不同形狀和顏色的樹葉經過不同的組合、修剪、粘貼和適當添畫後,可以變成不同的物體,我們還可以利用樹枝、花瓣等輔助材料拓展創作的廣度。)

3.師示範進行“貼畫”,交代具體制作細節與要求。

師:老師想完成一幅“狐狸抓蝴蝶”的作品,黃色的銀杏葉呀既像狐狸的腦袋,又像蝴蝶的翅膀,橢圓形的樹葉可以變成狐狸的身體和尾巴哦!

(示範的過程是鮮活、靈動的,教師的語言描述是為了讓幼兒能有意識的去選擇製作材料,幼兒還能通過觀察摸索一些拼圖、粘貼、畫面佈局的技巧。)

四、幼兒自主創作。

1.確定選材方式。

指導幼兒以小組的形式有序、自主的選擇所需製作材料。

(這種選材方式較開放,真正放手把任務交到了幼兒的手中,對幼兒的自主性要求很高。比起教師一股腦兒的為幼兒分發好材料,幼兒更享受自選的過程。)

2.幼兒利用手邊的材料進行“樹葉貼畫”,師巡迴指導。

(任務一下達,活動室馬上熱鬧開了,同組的小朋友相互討論個不停,心燕説要製作“海底世界”,甜甜説要拼出美麗的蝴蝶,晨葉一聲不吭,認真的設計着自己的作品。此時,教師只是以合作者、參與者、指導者的身份參與制作,為他們出謀劃策。)

3.幼兒作品交流與展示。

(鼓勵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創意作品、為作品取個名字,從中體會創作的樂趣及成功的喜悦;並引導幼兒進行彼此評價、相互欣賞,幼兒獨具審美情趣,看到優秀的作品忍不住驚呼、拍起手來。)

4.活動結束,整理各種製作材料和幼兒的作品。

活動反思:

《樹葉貼畫》是一次生動有趣的藝術活動,對幼兒的動手、想象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大班幼兒經過中小班的過渡,剪剪、貼貼、拼拼、畫畫的技能得以發展,同時也積累了很多實踐操作經驗。因此,活動前我對孩子們的表現就十分有信心。

本次活動準備充分,首先,幼兒在觀察、收集落葉的過程中,對樹葉的形狀、顏色等有了充分的感知。其次,豐富的材料為幼兒的發散性創作提供了物質基礎。一開始,考慮到材料的紛雜,我打算隨機為幼兒分組準備材料以節約時間,可如此一來,幼兒缺乏了一個在頭腦中對樹葉原有形象加工改造、按需求挑選材料的過程,所以最終我把幼兒吃“自助餐”的經驗遷移到了活動中,效果較好,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有序的完成了任務。今後,我會繼續沿用這種選材方式,進一步發展幼兒的主觀能動性。

好模仿是每個幼兒的天性,我們經常需要藉助一些範作開展教學。“樹葉貼畫”的範作較典型,物體的主要形象特徵咋一眼就能捕捉到。然而範作提供的只是一個表象,為了讓幼兒把握製作細節,我示範貼畫,引導其注意樹葉顏色、大小、形狀上的搭配。示範完成,孩子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在實際操作活動中,幼兒的表現可真不賴。有的模仿能力強,智慧的“小烏龜”可愛極了,鵬悦的“小白兔”也惟妙惟肖;有的富有創新精神,允哲將樹葉繞圈、重疊做成了一個温暖的鳥窩,裏面還住着一隻可愛的小鳥呢。最令人欣慰的是我發現孩子開始關注他人的需求、願意與人分享自己的東西了,夢雪主動把銀杏樹葉分了些給思圓。作品完成,孩子們互相欣賞起來,開心極啦。

在整個活動中,我僅以支持者的身份參與其中,引導幼兒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動手操作,從做中玩、玩中樂,注重幼兒情感的交流。總體來説,活動是成功的,但難免有不足之處,如“樹幹、樹枝”等輔助材料的使用不夠充分;個別幼兒能力有限,作品無鮮明形象特徵;活動耗時稍長等。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仍會不斷的鑽研,從教材出發,從幼兒主體出發,以幼兒的發展作為衡量自己教學成果的標尺!

大班藝術教案11

活動目標

1、學習集體舞,感受和表現樂曲輕快、愉快的情緒。

2、感知簡單的節奏型,嘗試做出即興動作。

3、在集體舞中準確的交換舞伴,享受交換舞伴、與舞伴共舞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西納西搖擺舞》音樂;

2、手腕花人手一個(帶右手);

3、小猴頭飾、圖譜、小桃子標記若干。

活動過程

入場:跳躍入場。使用“小兔跳跳跳”感受節奏 XX XXX

一、感知節奏。

聽節奏語言做動作

看教師動作感受節奏:使用節奏型 XXX XXX XXXX XXX

二、幼兒創編即興動作。

教師引導幼兒以“小猴子”為原型,大方的表現自我,創編“小猴”舞蹈動作。

三、教師示範動作。

播放《西納西搖擺舞》音樂,教師帶小猴子的頭飾,扮演小猴表演舞蹈。

四、幼兒練習動作。

出示舞蹈圖譜,根據圖譜做動作。

五、隨音樂跳雙圈集體舞。

幼兒找好“小桃子”標記,站好隊形。

內圈幼兒不動,外圈幼兒向手腕花方向(逆時針方向)旋轉交換舞伴。

內圈幼兒順時針轉動,外圈幼兒逆時針轉動,交換舞伴。

六、放鬆運動。

做拍拍手、拍拍胳膊、拍拍大腿等動作,進行放鬆運動。

大班藝術教案12

設計意圖:

我國有着豐富的傳統民族文化,讓孩子初步瞭解基本知識,能激發孩子的愛國熱情。結合現在孩子學樂器熱,特設計此活動。希望以點帶面,讓孩子接觸民族文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活動目標:

1.學習聽辨民族樂器—古箏的音色,簡單瞭解古箏的知識。

2.體驗樂曲濃郁的江南韻味。

3.初步感知民族音樂,萌發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紫竹調》錄音(獨奏與合奏)

2.古箏一架

3.圖片四幅:高樓大廈熱鬧的馬路江南田園風光江南水鄉秀麗景色

4,錄像(1)熱鬧的街口(2)江南美景、(3)合奏《紫竹調》

活動過程:

1.欣賞民樂《紫竹調》

幼兒可以閉着眼睛欣賞

2.瞭解“民族樂器”、“民族音樂”的概念

(1)“你覺得這段樂曲好聽嗎?”“那你知道這麼好聽的樂曲是用什麼樂器演奏的嗎?”(古箏)

“它是由古箏單獨演奏的曲子,我們叫它古箏獨奏曲。”

(2)出示古箏,瞭解它的簡單知識

“有誰知道古箏是哪個國家的樂器?”

(中國)“對了,它是中國才有的,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經出現了,它是我們民族自己的樂器,我們叫它民族樂器。”

(3)熟悉古箏音色

“古箏的音色特別好聽,現在,你可以過來彈一彈,聽聽它發出的聲音。”

(4)“民族音樂”的概念

“你知道民族樂器演奏出來的音樂叫什麼音樂?”民族音樂簡稱民樂,“剛才我們欣賞的就是民樂《紫竹調》。”

3.欣賞樂曲第二遍(老師彈)

(1)提問:你聽了感覺怎樣?

小結:這是一首抒情、緩慢、優美的樂曲。

2)出示四幅圖,教師簡單介紹圖片內容

“這四幅圖中,有二幅表現的就是樂曲的內容,請你再次欣賞,然後把這二幅圖選出來。”

4.欣賞樂曲第三遍

(1)自由討論

(2)幼兒回答

(3)“接着請你邊聽音樂邊來看兩段錄像,看看到底適合什麼內容。”

提問:這下你知道了嗎?再次肯定錄像與圖片內容。

教師小結:民樂《紫竹調》優美動聽,正是描繪了江南鄉村秀麗的景色,給人—種清新、愉快和美好的感覺。

5.欣賞合奏曲《紫竹調》

“我們國家還有很多民族樂器,象二胡、琵琶、笛子等,這些樂器除了可以進行獨奏,還可以進行合奏.

現在請大家欣賞合奏曲《紫竹調》,你可以學一學各種樂器的演奏,也可以輕輕地用拍手等身體動作來表現。”放錄像配音樂“民間音樂中還有很多好聽的樂曲,我們下次再來欣賞好不好?”

大班藝術教案13

設計意圖:

根據《綱要》中藝術領域方面的目標,要求在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還要避免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依據這些目標,我為本班幼兒設計的這個美術活動主要讓幼兒享受參與繪畫活動的快樂入手,發展幼兒運用美術進行藝術表現的能力,提高幼兒的繪畫的技能,同時讓幼兒感受到動物皮毛紋路的神奇和美麗,給幼兒美的體驗。

活動目標:

1.欣賞幾種常見動物身上的花紋圖案,感受動物皮毛紋路與色彩的神奇與美麗,瞭解動物斑紋與環境的關係。

2.嘗試用用塗染的畫法畫有斑紋的動物。

活動準備:

1.掛圖27號;《小朋友的書.美工》。

2.水粉顏料及水粉筆。

3.活動前豐富有關動物皮色花紋與環境關係的知識。

活動過程:

一、欣賞動物身上的美麗花紋

1.教師用一張留有小洞的紙覆蓋在圖片上,引導幼兒觀察斑紋,猜猜是什麼動物?

看看老師這裏有什麼。

2.仔細觀察動物,説説這種動物的斑紋是什麼樣的?

二、你還知道哪些動物身上有斑紋嗎?

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身上有斑紋,是什麼樣的嗎?

三、畫一畫有斑紋的動物

1.欣賞《小朋友的書.美工》第21頁“有斑紋的動物”上小朋友的畫,説説他們畫什麼了?每一種動物身上的斑紋是怎樣的?像什麼圖案,有什麼顏色。

2.幼兒作畫。

四、展示幼兒作品,幼兒介紹作品。

活動反思:

在活動剛開始看圖片那個環節,帶着神祕感進入,幼兒的興趣很高。可是到了後面有些幼兒就管自己在那玩起來了。第一、圖片準備太少,所以幼兒的認識不夠多,導致幼兒的想象空間不足,到後面繪畫環節的時候畫出來的圖畫都差不多,應該在活動前先豐富幼兒知識,讓幼兒先了解動物皮色花紋與環境的關係,這樣在繪畫過程在幼兒的繪畫就不會怎麼單調了。在幼兒繪畫結束時不應該考慮時間的問題,應該讓幼兒幫忙把動物塗上美麗的顏色,讓他們感受色彩的變化。作品展示的時候應該讓幼兒自己自願的展示自己的作品,而不是老師自己在那裏選作品讓幼兒介紹。

大班藝術教案14

目標:

1、欣賞名畫《向日葵》,感受畫面的美。

2、瞭解葵花向陽開放的現象,激發幼兒探索此現象的興趣。

3、觀察葵花的形態特徵,學習用顏料畫表現向日葵。

重點:

通過觀察葵花,學習用顏料畫表現葵花。

難點:

大膽作畫,色彩搭配協調。

準備:

掛圖、作畫工具。

過程:

1、欣賞名畫《向日葵》

請幼兒説説畫上有什麼,向幼兒介紹作者。引導幼兒從向日葵的造型、色彩、線條等方面感受畫面的美。

2、引導幼兒觀察向日葵的外形特徵:葵花的花頭有圓盤狀的花序,裏面結子,就是我們常吃的葵花子,成熟後顏色較重。周圍長有舌狀的黃色花瓣。

3、幼兒交流關於葵花向陽開的經驗。

4、出示範畫,教師示範作畫。

(1)用各種彩色線勾畫輪廓。先畫幾朵不同大小的花頭,花頭有前有後,被擋住的花頭只能看到一部分,再把花插到一個大花瓶裏。線要勾的粗壯有力。

(2)填色。選擇好自己認為合適的好看的顏色進行塗色。先畫淺色,後畫深色,花瓣用淺色,花序就塗深色。背景色根據花的色彩考慮,當花的顏色重的時候,背景的色彩就亮,當花的顏色亮的時候,背景色就濃重。

5、幼兒作畫,教師指導。啟發幼兒大膽勾畫向日葵的輪廓,大膽使用顏色。

6、欣賞交流,展示幼兒的畫,引導幼兒互相欣賞。

大班藝術教案15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中都説了哪些春天的祕密,並能融入自己的創造性想象。

2、瞭解連環畫創作的基本特點,能用連環畫的形式表現是個內容。

活動準備:

1、《春天的祕密》語言CD

2、一副典型的連環畫作品

3、水彩筆、連環畫、紙若干

4、生活環節多次傾聽詩歌,熟悉詩歌內容。

活動流程:

一、欣賞詩歌,引導幼兒充分理解詩歌內容。

1、幼兒欣賞詩歌《春天的祕密》,根據需要設計提問:春天都有哪些祕密?小河、垂柳、桃花、燕子、麥苗、拖拉機是怎樣説出這些祕密的?

2、再次欣賞詩歌。引導幼兒想象詩歌所呈現的春天的美好景色,初步感受文學語言的美。

二、展示典型的連環畫作品,幫助幼兒進一步瞭解連環畫的特點。

1、一般連環畫特點:畫面合理分解為幾個部分,注意畫面背景、色彩等前後的一致性,要完整的表現作品的內容。

2、分析詩歌《春天的祕密》連環畫創作過程:畫面可以分為六個部分,色彩的選擇要能突出春天的特徵。

3、組織幼兒討論自己想怎樣畫連環畫《春天的祕密》。

三、播放《春天的祕密》,幼兒創作連環畫。

1、幼兒自由創作連環畫(教師應加強對個別幼兒的指導,適宜的幫助)。

2、鼓勵個別提前完成作品的幼兒進行詩歌仿編,並將其內容加到連環畫作品當中。

四、播放輕柔的背景音樂,鼓勵幼兒一邊欣賞連環畫作品,一邊嘗試用詩歌中的語言進行朗誦。

五、活動延伸:

將幼兒畫好的連環畫做成小畫書,投到閲讀區供幼兒欣賞。

標籤: 大班 教案 藝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shu/mo4jv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