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高一語文上冊《鴻門宴》的教學實錄

高一語文上冊《鴻門宴》的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大家好!讓我們一同先來讀兩首詩,好嗎?

高一語文上冊《鴻門宴》的教學實錄

生(學生顯得很興奮):好的!

(PPT: 垓下歌 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風歌

劉邦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師:那我們一起來連讀兩遍。

(學生齊讀詩歌兩遍。)

師:很好,第二遍明顯比第一遍要好,充滿了情感,説明大家已經體會到了詩歌中所藴含的情感,那麼通過這兩首詩,你們讀到了些什麼呢?

生:項羽是一個“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大英雄,可是“時不利”、“騅不逝”,最終“奈若何”無可奈何的結局。

生:兩首詩中都使用到了“兮”字,可能是一種詩歌的形式要求吧。

生:劉邦功成名就,榮歸故里。

師:説的真好,“兮”字是“楚辭體”詩歌所特有的標誌,等我們學習了必修三屈原的《離騷》之後,大家就會有所瞭解的。偉大的英雄最終沒有成功的確是一種歷史的遺憾,那麼大家不禁要問,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項羽真的一點機會也沒有嗎?那好吧,我們今天就一同走進《鴻門宴》中,一探究竟吧。

(PPT出示課題及作者:《鴻門宴》 司馬遷)

師:什麼是“鴻門宴”呢?

生:在鴻門開的一場宴會。

師:好的,既然是一場宴會,那麼我們可以粗略地將它分為幾個部分?

生:三個部分,宴會前的準備——宴會中的情況——宴會後的結果。

師:非常好,我們就按照他的思路來,把文章也分為三個部分去學習。我們先來學習文章的第一部分:宴會前——幕後活動。

師:文言文的學習,我們大體可以按照這樣的思路來學習。

(PPT:一、解字詞,完成積累;

二、品文意,理解形象;

三、析手法,鑑賞評價;

四、積材料,提升寫作。)

師:我們就按照這樣的思路來一起學習吧,我們先來讀文章的第一、二段。你們喜歡什麼樣的朗讀方式,個人讀,齊讀還是其他方式?

生:先齊讀,然後再讓讀得好的同學再讀一遍。

師:好的,那我們就一起來讀。

(師生齊讀文章的第一、二段,再由班裏兩名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各讀一段。)

(PPT:讀準並積累這些字音

饗(xiǎng)士卒 説(shuì)項羽 美姬(jī)

鯫(zōu)生 卮(zhī)酒 有?(xì))

師:剛才讀的過程中,有兩個字的讀音有問題,大家也發生了爭執,“毋內諸侯”中的“內”和“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中的“蚤”,這兩個字都是通假字,那到底該怎麼讀能呢?

(學生爭執,各種讀法都有。)

師:“內”通“納”,“納”是本字,而“內”是借字,在這裏只是臨時借用,所以通假字必須讀本字,這裏應該讀nà;同理“蚤”通“早”,也必須讀zǎo,大家明白了吧。

師:既然讀已經沒有問題了,那麼現在我們就開始藉助課下的註釋,疏通文意,將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標記,可以同桌互相討論,或者隨時向我提問,也可以寫到黑板上來我們大家一起商量。

(學生有的自主學習,有的同桌交流,有的上黑板寫出不懂或者翻譯不通的文句;教師或傾聽或給予適當的暗示。)

(學生寫在黑板上的問題:沛公欲王關中。皆為龍虎,成五采。急擊勿失。具告以事。毋從俱死也。為之奈何?項伯殺人,臣活之。吾得兄事之。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師:好了,黑板上的問題可真不少啊!有人能幫我解決一些嗎?我最多隻講解五個,你們可要把握機會啊,熱烈歡迎,誰先來?

生:“沛公欲王關中”是説:沛公也就是劉邦想要在關中稱王,這裏的“王”是名詞活用做動詞,是稱王的意思。

師:謝謝,請坐。老師補充一點“王”作動詞時,應該讀wàng。

師: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沒有,剛才這位同學的翻譯踐行了我們文言直譯的'要領,將單音節的字譯成了雙音節的詞,特別是實詞,必須這樣。非常好,同樣的方法我們也就可以解決“急擊勿失”了,誰來試試?

生:趕快攻打他不要失去機會。

師:太棒了,就是這樣。

生:“具告以事”可以調整成“以事具告”,把這件事全都告訴了他。

師:非常好,這是一個倒裝句,具體地説是介賓短語後置了,需要還原回來放在動詞的前面,同時這個句子還省略了主語和賓語,完整的翻譯是:(項伯)把這件事全都告訴了(張良)。所以我們在翻譯文言時,可以通過“增、刪、留、換、調”的方法,使我們所要翻譯的句子變得更加通順。

生:“毋從俱死也”這裏“從”後面省略了“之”字,代指的是劉邦,項伯對張良説:你不要跟他一起死。

生:“皆為龍虎,成五采”這個句子裏的“採”字,是不是應該通假成“彩”呢?可是書上沒有説明。

師:太好了,説明你們在認真地思考,的確如你所説,這個字可以通假為“彩”。因為從漢字造字開始,凡是有“彡”,讀shān ,它就表示鬚毛和畫飾的花紋,都是外在的能夠看得到的。比如:人的“須”,我們的“形”體,衣服的色“彩”,老虎的花紋“彪”,表彰的“彰”等等。大家在國中學過的“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的“章”就通“彰”,需要加三撇,是花紋的意思。所以這裏的“採”字就通“彩”,五顏六色。大家明白了嗎?

(學生都露出了豁然開朗的笑容。)

師:那剩下的句子我來提示大家吧,“為之奈何?”中的“為”是介詞“對”,“之”是代詞,代這件事,“奈何”是“怎樣、如何”的意思。大家一起説。

生(齊説):對這件事該怎麼辦呢?

師:很好麼,就是這樣的,那我們繼續。“項伯殺人,臣活之。”表面上看:項伯殺了人,我活着。這兩個句子之間就沒有關係了,那這兩個句子之間怎樣才能有關係呢?

生:我使他活,我救了他。

師:這就對了,這就是“使動用法”,主語“臣”使得賓語“之”具備了謂語“活”的狀態,所以這兩個句子之間便有了關係,同時也使得項伯和張良之間產生了關係?

生:張良是項伯的救命恩人。

師:那項伯應該怎麼辦呢?

生:湧泉相報,以死相報。

師:很好,我們繼續看“吾得兄事之”,這裏首先注意“得”是需要、必須的意思;其次“兄”是這裏的關鍵,是名詞活用做狀語,像……一樣,像兄長一樣;最後“事”作動詞對待、侍奉的意思。這句話還是大家一起説吧。

生:我必須像兄長一樣地侍奉他。

師:好的,我們一起來看最後一句“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首先從句式上看是什麼句式?

生:“者也”為標誌的判斷句,翻譯成:……是……的模式

師:很好,“所以”也是一個較為固定的結構,一般有兩種用法:一種是,……的原因;另一種是,用來幹……的人或物。“非常”是一個古今異義,這裏的意思是:意外的變故,今天我們通常把這個詞當副詞使用,用來表示程度。好了,我們大家一起來翻譯這最後一個句子吧!

生:派遣將領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防備其他盜賊的出入和意外的變故。

師:還有什麼問題嗎?

生:“孰與君少長?”這個句子該怎樣譯呢?

師:對,這個句子也變形了,它的基本形式你們很熟悉,我提示一下國中時學過的《鄒忌諷齊王納諫》中“我與城北徐公孰美?”怎麼譯的?

生: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誰更漂亮呢?

師:那這個句子就應該是?

生(齊説):你與項伯孰長孰少?你和項伯比誰大誰小呢?

師:很好,還有嗎?

(學生默然)

師:好的,既然大家沒有什麼問題了,那我們就一起進入緊張激烈的故事情節吧!

(PPT:瞭解相關背景:

前209年 7月陳涉起義,9月項羽、劉邦起事。

前208年 6月立楚懷王為共主,12月陳涉死。

前207年 8月秦二世為趙高所弒,子嬰為王。

前206年 10月子嬰降劉邦,12月會與鴻門。

前203年 9月劉邦、項羽講和,劃鴻溝為界,以東歸楚,以西歸漢。

前202年 12月項羽兵敗垓下,烏江自刎。)

師:《史記》最擅長把人物放在尖鋭的矛盾衝突中去塑造,故事一開始就緊張的讓人喘不過氣起來。擁有四十萬軍隊的項羽與僅僅只有十萬人馬的沛公,可謂實力相差懸殊。再加之不同於一般流言蜚語的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的“告密”,直接將沛公置於命懸一線的境地。項羽聽到這樣的消息後會怎樣做呢?

(板書:無傷告密)

生:大怒,“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坦率勇猛,憑藉着自己佔有的絕對優勢,又是楚王后裔,不會把沛公放在眼裏,驕傲自大。

師:為了堅定項羽滅掉沛公的決心,亞父范增又是怎樣獻計的?提示大家,你的分析必須緊扣文本,一定要有理有據。

(板書:范增獻計)

生:沛公由一個“貪財貨、好美姬”的市井小人一下子變成了一個“志不在小”的領袖,范增於是提醒項王小心,或者説是警醒他,千萬不可大意。

生:古人非常迷信,范增故意説“龍虎之氣,成五采”,目的還是想要引起項羽的高度重視,千萬不可小視劉邦。

生:“急擊勿失”的言外之意就是抓住目前最有利的形式,趁自己的實力遠遠超過沛公的時候將其消滅,避免後患無窮。

生:可見范增對沛公的瞭解是很深入的,也可以看出范增絕不是等閒之輩。

師:太好了,你們有理有據地還原了那個緊張的場景,所以説在曹無傷和范增兩人的“合力”之下,沛公必死無疑了,可是為什麼他最終還能統一天下,建立大漢王朝呢?關鍵的轉機又在哪裏?又是誰改變了這一切的呢?

生:項伯和張良。

師:那他們兩個人又做了些什麼呢?

生:項伯告密。“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因為張良對項伯有救命之恩,所以項伯要藉此機會來報恩。

(板書:項伯告密)

師:可以看出項伯是一個怎樣的人?

生:講義氣,重感情,不忘舊恩的人。

師:那張良是怎樣做的呢?

生:“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可見張良也是一個講義氣,對沛公忠心耿耿的人。

師:沛公聽到這樣的消息之後有什麼反應?表現了怎樣的性格特徵?

生: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十分害怕,不知道該怎麼辦呀!可見他是一個十分懦弱,沒有主見的一個人。

師:請坐,這樣的分析我個人覺得有些片面,我有點不同的理解,老師先補充一點東西,劉邦曾經這樣評價過自己,“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也就是説,我出謀劃策比不上張良;保護國家,安撫百姓,發放軍餉,有充足的補給我比不上蕭何;統帥百萬大軍,打仗一定勝利,我比不上韓信。這三個人都是少有的人才,我能用他們所以我能夠得到天下。這樣看來劉邦絕對不是一個懦弱,沒有主見的人,而是一個很有主見,知人善用的人。這樣寫劉邦很可能有太史公個人的情感取向。所以,這也提示我們大家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要全面的看待,動態的去評價,千萬不敢以偏概全。

生:劉邦很圓滑,當他得知張良對項伯有救命之恩時,立刻讓張良“要項伯”,“吾得兄事之”好好地恭恭敬敬地“卮酒為壽”招待人家;然後又“約為婚姻”,很自然的就成功地拉攏了項伯,這種情況下項伯就肯定會替劉邦説話的。

生:我接着他剛才的話説,項伯是項羽的叔父,肯定在項羽的面前是有分量的,這種情況下項伯必定會替劉邦説話,就像課文中所説的“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項羽又是一個很講義氣的人,所以聽完這些話後項羽也就很自然的答應了。

生:我覺得劉邦很聰明,很巧妙地利用好了項伯這顆棋子為自己服務,幫助自己化險為夷,走出了困境。

生:我覺得劉邦很狡猾(學生們笑),他明明有稱王的想法,文中説“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雖然是鯫生説的,但這何嘗又不是劉邦最真實的想法呢?後來又能夠利用項伯幫自己,不也正是他高明的地方嗎?

師:還有嗎?説出你們的想法,太精彩了!

生:我想説説項羽,前面“大怒”,當他聽完項伯的話之後就立刻“許諾”,這也太容易相信別人了吧,這也預示了他最後的悲劇結局。

(板書:劉邦訂策)

師:我完全同意你的觀點,的確如此,所以很多評論家都説項羽的悲劇是性格悲劇而不是社會悲劇,這也是無法改變的。另外,老師再告訴大家,《史記》還善於通過對比的手法,劉邦和項羽,張良和范增,曹無傷和項伯等等,不同身份的角色都形成對比,從而突顯出人物的性格特徵。你們看是這樣的嗎?

生:是。

師:時間好快啊,因為《史記》太精彩了!真不愧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麼短的時間內,我們無法領略到它所有的魅力。僅僅一個開篇就如此的精彩,後面的兩部分一定更加扣人心絃,希望大家能按照剛才我們學習的方法,自己先探究一下後面的內容吧。好的,下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14r1w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