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水》課堂實錄與評析素材

《水》課堂實錄與評析素材

  一、 定格畫面,感受“名”之文化

《水》課堂實錄與評析素材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課文??《水》。(生齊讀課題)同學們課前都預習過課文了,老師來考考大家。(師出示三幅圖畫)仔細看圖,想想三幅畫面對應的是課文中哪些內容?能不能給這些畫面分別起個名字?

生:第一幅圖片是文中第1自然段,講村民挑水的畫面,我想到的名字是“挑水”。

師:村裏人挑一擔擔水的畫面,印在同學們的腦海裏,也給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板書:挑水 一擔水)

生:第二幅圖片是孩子們在雨中洗澡的情景,我給它命名為“洗澡”。

師:哦,洗澡正是因為下了一場難得的雨。(板書:洗澡 一場雨)

生:最後一幅圖是我們四兄弟一起洗澡的畫面。

師:因為只有一勺水,與其説“洗澡”,不如説“沖涼”更準確。(板書:沖涼 一勺水)

師:“勺”是個生字,你知道“勺”字中間為什麼是一點嗎?

生:我猜是因為一勺中的水很少,所以是一點。

師:咱們來看它的甲骨文。它像舀東西的用具,上面是柄,這部分是空心的半球形,“一”就是勺中之物啦!一起再來想想這三個畫面、讀讀這六個詞。(生齊讀)

挑水 一擔水

洗澡 一場雨

沖涼 一勺水

師:同學們給這三幅畫面起的名字和老師起的名字,如果只能選擇其一,你會選擇哪一個?

生:我喜歡同學們起的,因為這三個名字清楚地交待了文中的三個場景。

生:我不同意,我覺得老師起的名字更好,因為三個“一”可以體現出水之少,也與文中“我出生在一個缺水的地方……水,成了村子裏最珍貴的東西”相呼應。

生:我也同意他的意見,這樣的名字更有深刻的含義,能夠表現作者的想法。

師:同學們,看來給畫面起小標題很有學問。你們在思考的過程中,既關注到文字體現的內容,更體會到文字表達的情感。讓我們一起來讀讀。

生:(齊讀)一擔水 一場雨 一勺水

【點評】圖與文相對照,學生在這樣生動的圖片面前,能很快地梳理文章的內容,並將目光聚焦到三幅畫面中。教者的巧妙之處是緊扣取“名”之道,讓學生在比較、推敲中感受到取“名”之學問、“名”之內涵、“名”之文化。我們可喜地看到,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之上,有了老師基於學情起點的教學設計,課堂的生成更加精彩,有了基點才能將高點做有效地提升。

  二、 聚焦畫面,揣摩“讀”之文化

師:讓我們循着作者的寫作思路,進行交流。誰先來談談第一幅畫面?

生:我從這段文字中的“一個村子”“一個小時”“一擔”這些詞語中,感受到那個村子非常缺水,水在那個村子顯得非常珍貴。

生:我還想補充。在這個村子裏,想挑上一擔水回家是非常不容易的,得到“十公里之外”,還得等上“一個小時”才能挑回“一擔水”。這“一擔水”也只解決一家人一天的吃水問題。

師:同學們的描述都與這句話密切相關,你們更關注到了這段文字中的數字。誰能通過朗讀,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生動情朗讀)

師:同學們,抓住數字看背後,你會發現數字也會説話,數字也會傳情。當地還有這樣一首民謠呢!

師:(出示:半夜起來去爬山,爬過一山又一山。雞叫天亮找到水,回家太陽快落山。)你感受到什麼?

生:老師,我從這擔水裏感受到了村子裏的人生活的艱辛。

師:(板書:艱辛)讓我們把這種感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生齊讀)

師:聽得出,這充滿艱辛的一擔水已經深深地印在大家的腦海裏。

【點評】這個片段的教學,側重點落實在了抓住關鍵詞??數字的感悟上。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品讀語言文字的能力,老師要做的就是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加以點撥、啟迪。同時,民謠的引入加深了學生對取水之不易、取水之艱辛的體會,“苦”之味在一串串數字中迴盪。這樣的拓展,基於學生認知水平,拉近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

師:那麼,從一場雨的畫面中,我們又能體會到什麼呢?

生:我從雨中孩子們“奔跑跳躍”“大呼小叫”,看出這場雨給孩子們帶來了無限的快樂。

生:孩子們全身脱得光溜溜的,還用嘴巴去接水,可見孩子們對水的渴望,也能看出那個地方缺水的嚴重。

師:如果此時此刻,你就在現場,你是其中的一員,你會怎樣呢?

師:(指一男生)你就是那個在雨中奔跑的小孩子嗎?你在大叫什麼?

生:我在叫:“太爽啦!雨再下得大些吧!”

師:(指另一男生)你的衣服呢?怎麼光着身子呢?

生:脱啦!難得有這麼一場雨,我都好多天沒洗澡了,還不得脱了衣服好好享受一把呀!

師:(再指一男生)天啦!你把頭仰起來幹什麼?

生:我在張大嘴巴吃雨呀!

師:哇!吃到雨了嗎?什麼味道?

生:吃到了,好甜好甜……(生滿臉的陶醉樣)

師:看得出這雨已經甜到你的心裏去了!男孩子們在雨中真是忘乎所以了,女孩子們也沒了往日的矜持,姑娘你在雨中做什麼?

生:我在玩雨水呢!

師:你呢?

生:我在雨中快樂地舞蹈。

師:(引讀)哦,你們在雨中??盡情地享受??還??

師:瞧,你奔、他跑、你跳、他躍、時而大呼、時而小叫……你們在雨中真是開心、盡興,好不痛快呀!(板書:痛快)不光是你們,老師在這場久違的雨中也忘情了!咱們一起把這種痛快酣暢的感受帶到朗讀中,好嗎?(生動情齊讀)

師:此時,痛快的只有孩子嗎?(出示“然後大人們也加入到了洗澡的行列裏來……女人們則穿着長衣長褲。”)大人們又會在雨中做什麼呢?讓我們想象一下他們在雨中的情形,把你想象到的畫面寫下來。(生小練筆) 師:誰來讀讀你筆下的場面。(實物投影)

生1:大人們也加入到洗澡的行列中來了,男人們在雨中痛快地洗着澡,還拿盆接水往別人身上澆。女人們在雨中跳起了華爾茲,好不快活!他們盡情享受着雨水帶來的清涼與愜意。

生2:你寫得很好!你分別寫出了男人們和女人們在雨中不同的表現,但我覺得有一處描寫不恰當。

生1:你能具體説説嗎?

生2:“女人們在雨中跳起了華爾茲”,這些女人可都是村裏的婦女,她們會跳華爾茲嗎?我覺得扭秧歌還差不多。(同學們都笑了)

師:對,描寫人物時就應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的特點,這一點她沒注意,你卻看到了,真是獨具慧眼。

生1:嗯,謝謝你的建議,回去後我就修改掉。

生3:我還有一個建議,你的這段話中還可以加入人物的語言,比如:然後大人們也加入到了洗澡的行列裏來,也在雨中奔跑跳躍,大聲地喊着:“終於下雨了!我們有水啦!”

生4:我認為可以加上點的描寫??“看,一個年輕的小夥子赤膊上陣,開心地笑着,跳着,叫着,還拍打着水花,任水肆意地親吻他的皮膚。”

生1:謝謝你們的意見,這樣,我的這段話就更加生動具體了。

師:同學們給了你這麼多幫助,你的收穫一定不小吧?(生1使勁地點點頭)

師:剛才我們經歷了傾聽、思考、評價、再思考的過程,把大人們在雨中的情景展現得淋漓盡致。老師真欣賞同學們這樣的對話呀!可是,作者為什麼就省去了對大人們的描寫呢?(一生激動地高舉小手)你有什麼發現嗎?

生:我覺得這段文字,突出這個村裏孩子們在雨中洗澡的快樂,才更能體現這個村子裏是多麼的缺水,這裏的人們缺水的生活是多麼的苦。

生:作者這樣描寫,就是為了更多地體現孩子們的快樂,而且寫作講究詳略得當,不能面面俱到。

師:同學們真是馬朝虎的知音呀!作者描寫得有詳有略,目的是突出孩子們的歡樂。我們發現根據人物不同的年齡特徵、性格特點,描寫的語言也會不同,讓我們分角色來讀讀這段文字。

【點評】這是學生的課堂,學生在一場雨中,經歷了村裏孩子的角色扮演和想象情景兩個過程,他們在讀、聽、思、評的過程中進行交流,使學習過程中的.收穫已不侷限於文本。在這種開放、互動的生生學習過程中,學生收穫了怎樣寫、怎樣説、怎樣讀的技巧,更是一種與人溝通文化的滲透。這樣的過程是學生綜合能力得到提升的有效路徑。

師:雨天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結合板書)一場雨的酣暢淋漓讓人痛快,更令人期待的是母親打開水窖那一刻!那一勺水啊,太具有誘惑力了。哪位同學來發表自己的見解?

生:我特別喜歡這三個“滑”字,把我們當時的舒服與涼爽的感覺表達了出來,也看得出我們對水是多麼的飢渴,更顯示出水在我們那個村子是多麼的珍貴。

師:一勺水從頭頂澆下一直到腳板,速度是很快的。作者在這裏用慢鏡頭,讓我們看到一勺水緩慢滑行的過程。你能通過朗讀讓我們有這樣的感受嗎?(生朗讀第一句)

生:老師我覺得有矛盾的地方,“一勺水”怎麼可能像一條小溪流呢?而且就這一勺水能剛剛好撫摸過我們四兄弟的每一寸肌膚嗎?

師:問得好!同學們,你們覺得呢?

生:我覺得這只是作者的一種感受,正是這種獨特的感受,讓我們體會到水對於村裏人來説是多麼的珍貴,也看出我們四兄弟是多麼地渴望這一勺水。

師:是呀,有些感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它需要通過朗讀才能把這種獨特的感受表達出來,這是讀書的文化。現在,咱們就是四兄弟中的一個,你們現在乾渴難忍,多麼期待母親打開水窖呀,多麼渴望那一勺水呀,伴着清涼的氣息這一勺彌足珍貴的水來了。(一段一段出示文字,指導朗讀)它從頭頂??(指名讀)你們感覺到有水滑過你的臉了嗎?水緩緩地、涼涼的,感覺到了嗎?順着脖子??(指名讀)緩緩地滑過你的背,有什麼感受?然後又??(指名讀)摸摸你的膝蓋在哪?這一勺水滑過了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這還有個省略號呢?我們繼續往下想象:它又滑過了??(小腿、腳面、腳跟)

師:誰來完整地把這句話讀好?(一生深情朗讀)

師:這真是一種“享受”。(板書:享受)

師:老師還想給你們配上音樂,請大家推薦一位朗讀水平最高的同學來讀這段文字。

(推薦的學生)配樂讀:“從頭頂傾注而下的水……地上幾乎沒有一滴被浪費掉的水。”

師:聽你讀,真是享受至極呀!

【點評】慢鏡頭的朗讀,教師輕柔舒緩的話語,將水慢慢地滑過每一個學生身體的每一個部位、每一寸肌膚。教師關注到學生理解水平與文本之間的差距,這樣品讀語言的設計,能讓學生在一遍又一遍地朗讀中將文字充分內化為一種感受,學生的身心在這種形式的朗讀中,都帶入到了當時的情境中,這是一種深入骨髓的學習,更是“讀”的文化的滲透。

三、 指導書寫,感受“字”之文化

師:在剛才的學習中,我們將目光聚焦到三幅畫面中,從“一擔水”中看到了艱辛,從“一場雨”中品出了痛快,這珍貴的“一勺水”也讓我們好好的享受了一回。這樣的生活有苦也有樂呀!現在讓我們把目光轉移到文中的三個生字中。

師:大家觀察一下,你會發現這三個字的筆畫懸殊。(“儲”與“膝”的筆畫多,“勺”的筆畫少)如何在同一行中寫好這三個字?就要做到疏密有致。大家看老師寫,“儲”字左中右,豎畫站站直,言小讓一撇;“勺”字半包圍,撇畫如柳枝,一點把字正;“膝”字肉月瘦,左低右高點,上下收中間放。

師:請同學們在卡片的背面寫好這三個字。

師:(展示學生書寫)誰來評價?

生:他的字寫得很漂亮,而且每個字的大小差不多,看上去很工整。

師:你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師:(總結,手指板書)同學們,一字一文化,“儲”在於避與讓,“勺”在乎斜與正,“膝”則是收與放。漢字的美,在疏與密的映照之間,這便是漢字的書寫哲學。而生活之美,就在這苦和樂的交替之間,這便是一種生活的哲學。

師:老師給同學們佈置一個課後思考題??“題目的文化”:課文題目《水》與作者原題目《餓水》這兩個題目,你更喜歡哪個?依據課文內容,也可以瞭解作者創作經歷,表達你的觀點。

【點評】寫字教學對於高年級的學生同樣重要,關鍵在於教師要教給學生什麼。這個設計就關注了書寫的行款和漢字的文化,把高年級的寫字教學帶上了一個新台階,更激發學生對漢字的興趣。教者巧妙地將漢字書寫的哲學與文本傳遞的生活的哲學巧妙嫁接,將文本的理解推向了對生活態度的追問,於無聲中實現了語文教學的價值觀的引導作用。

【總評】聽李老師的課,在如水的文化中靜靜地感受着、享受着……這位充滿靈氣、善於鑽研的年輕老師,讓課堂充滿了語文的氣息,充滿了水般清新明澈的味道,更充滿了文化的韻味。首先,李老師的教學能基於學生學習的起點,利用三幅畫面,帶領學生在推敲取“名”中,體會“名”之意藴,進入文章的中心,感受作者的情緒。其次,李老師注重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會讀書,會思考,會提問,會想象,會評價,會表達,注重了思維的訓練。如:在走進“一場雨”的教學中,李老師讓學生在角色遷移中,通過想象、感受、表達,再有感情地朗讀,來品味村裏孩子雨中洗澡的痛快之情。這樣的語文學習就落在語詞上,落在句子中。又如:在學習“一勺水”這一部分時,李老師讓學生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讀中感受那段如水的、詩一般的文字,這樣的朗讀是植入人心的。這樣的朗讀指導讀出了畫面,讀出了情感,讀出了見解,讀出了文化。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這節課的寫字教學。確實,到了高年級的寫字教學到底應該怎麼教?李老師的課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高年級的寫字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漢字書寫文化的薰陶和感染的重要途徑,激發學生對漢字的熱愛比寫好漢字更重要。而漢字書寫的哲學恰巧又與本文中生活的哲學互相映照。最後設置的懸念又迴歸到文本的體味,迴歸到課題的對比,迴歸到對生活的追問,迴歸到“人”的文化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720pk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