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二力平衡教學後記

二力平衡教學後記

二力平衡教學後記怎麼寫?許多人並不是很清楚瞭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範文,歡迎閲讀

二力平衡教學後記

  二力平衡教學後記一

在20xx年4月開始的濱海新區教壇能手培訓活動中,我從孫立仁教授那裏學到“以學習心理學為基礎的啟發式教學設計”和“以科學思想方法為基礎的探究式教學設計”的理論與方法,為我原有的教學經驗找到了理論依據,同時又為我進行新的教學設計提供了科學的設計思想。下面結合我在這次培訓中所上的公開課《二力平衡》,談一下這次培訓對我的物理教學的改進。

一、教學內容的層次分析

孫教授指出,物理教學設計應該做到“脈絡清晰,層次分明,邏輯嚴密,有理有據”。要實現“脈絡清晰、層次分明”,最基本的工作就是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層級分析。過去備課依賴教材,教學過程的設計總是跳不出教材的思路。通過培訓,我認識到“層級分析”是教學設計中“任務分析”的一項分析技術,方法是:從教學最終所要實現的知識內容任務出發,逆向地分析要獲得這一最終的知識結果所必需的前提性知識內容有哪些,再從每個知識點出發,進一步分析獲得該知識的更次一級的知識內容……一直分析到學生可直接接受的內容為止。這個結果為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框架設計提供了分析基礎。即,這節課應分為三個教學環節:“二力平衡時物體的平衡狀態”“二力平衡的條件”和“二力平衡的應用”。每一個教學環節又由其次一級的知識內容逐次完成。

二、通過問題情境的設計引導學生主動思維

在“教學內容框架設計”的基礎上如何實現“邏輯嚴密、有理有據”的教學呢?“有意義學習”等心理學理論表明,要使學生能夠進行主動的理性思維,最基本的條件就是新知識必須與學生原有知識經驗建立起聯繫。從操作層面來説,就是通過設置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的有效思維活動。問題情境是由涉及新知識的一類事物和與此相關的學生原有知識經驗所構成。例如,在這節課的第一個教學環節,為了引導學生形成對“二力平衡”問題研究的思維脈絡,相關的原有知識應該是“牛頓第一定律”,物體在不受力的情況下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而新問題是物體在受力的情況下也能保持平衡運動狀態,從而形成探究其中原因的思維脈絡。

  三、運用學科思想方法設計探究活動

物理新課標對探究教學有明確的要求,即,有效的探究活動應該是由學生主動提出問題,主動提出猜想,然後以此為出發點主動設計實驗來驗證這些猜想,最後分析實驗的結果得到結論。以往的教學中,由於教材給出了探究實驗的方法,在提出探究任務後,教師將設計好的實驗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按照教師的實驗方法去進行探究,由於學生並沒有形成某種猜想或假設,學生不明確實驗操作的目的是什麼。這種方法只在形式上進行了探究,實際上學生只是按照教師事先安排好的要求進行實驗操作,結論的獲得也是在教師的分析下得到的。

通過培訓,我認識到,要使學生提出正確的猜想,需要通過設置問題情境來引導,並且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將猜想作為實驗設計的依據,這樣學生的探究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發展。例如,在“二力平衡條件”的探究中,我是這樣設置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提出猜想的:

剛才靜止的杯子和勻速下降的降落傘都處於平衡狀態,且只受二個力的作用,那麼符合什麼條件的兩個力才能使物體平衡呢?或者説,是不是任何兩個力都可以使物體處於平衡狀態呢?請大家看下面在二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處於平衡狀態現象。

兩個定滑輪固定在兩個鐵架台上,一小紙板兩邊各打一個孔,各用50克的砝碼通過滑輪拉兩邊,紙板處於平衡狀態。在忽略紙板所受重力的情況下,小紙板受幾個力?聯繫前面兩個例子,猜想使物體處於平衡狀態的兩個力有什麼特點。

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和交流討論,提出:這個力必須滿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作用在一條直線上”的猜想。

依據這一猜想如何來進行實驗探究呢?要想檢驗物體處於平衡狀態時所受的兩個力是否滿足所猜想的條件,只是這麼擺着看是看不出來的,只有使物體失去平衡,看所猜想的條件是否也同時破壞了。在培訓中我學習了科學歸納法,它是由培根提出來的。歸納法中的排除法,即排除偶然相關的方法來確定本質相關,然後再去發現規律和規則。在其中的“求異法”歸納中,若認為a因素是A事件的原因,則用實驗的手段,主動改變a,看若a出現,則A也出現;若a不出現,則A也不出現,那麼a是A出現的原因,反之a與A沒有因果關係。按照這一思想方法,我引導學生設計瞭如下的實驗。

1.教師:如何設計實驗來檢驗只有當兩個力的大小相同時物體才能處於平衡狀態的猜想?(啟發學生破壞平衡條件,看力的大小不同時物體是否平衡,如圖1所示,學生:看兩個力大小相同和不同時的表現,若相同平衡,不同不平衡,則條件成立。)

2.教師:如何設計實驗來檢驗只有當兩個力的方向相反時物體才能處於平衡的猜想?(使物體在受到不是相反力的時候的狀態是否平衡)如圖2所示(學生:將小紙板下拉,看兩個力的方向不相反時是否還能平衡。再看物體達到平衡狀態後兩個力的方向又如何。)

3. 教師:如何設計實驗來檢驗只有當兩個力的作用線在一條直線上時物體才能處於平衡的猜想?(學生:拿一個兩個小孔在兩個角上的紙板, 水平放置,如圖3所示,鬆手後看紙板是否能夠平衡,最後平衡時兩個力是否在一條直線上。)

4. 教師:如何設計實驗來檢驗只有當兩個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時物體才能處於平衡的猜想?(學生:將處於平衡的紙板用剪子從中間剪開,如圖4所示,使一個物體變為兩個物體時,是否平衡)

由此學生歸納出只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是平衡力,即二力平衡的條件是:同體、反向、等大、共線,這種探究不僅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刻,同時還體驗了科學歸納的思想方法。

  二力平衡教學後記二

這一節課,以學生的感性認識為基礎,從日常生活現象中歸納概括出二力平衡的概念,通過實驗與思考的觀察與分析,得出二力平衡的條件,並與日常生活中現象為基礎加以運用,體現了從簡單到複雜的`研究問題的方法;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走下講台,聽到同行們的讚揚:“好”,學生的心聲:“這節課時間過得太快了”。

我覺得這節課的成功之處,主要在於課堂學習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繫起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一方面可以拓展課堂時空,使學習不僅是一堂課所學內容,它打開了學生的視野,穿越時間的隧道,把過去、現在、將來的有關知識濃縮在一起,供學生採摘。另一方面把活生生的世界提供給學生理解和體驗,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們不斷領悟人生的意義,瞭解人不但活着,而且知道人應該怎樣活着,使他們在與大自然的相處中感受生命的崇高。

多給予肯定和讚揚,給每一個孩子以同樣的表現機會,特別是性格內向的學生,多給他們創造表現機會,曾強學生學習興趣和信心,讓每個學生的能力和素質都得到提高。趣味遊戲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最好的辦法,拔河比賽遊戲,讓學生在動感情趣中進入物理世界,使學生在輕鬆愉快中掌握知識,這也是注重過程,注重體驗的表現。多媒體輔助教學,能使抽象問題用形象生動的畫面形象地表達出來,悦耳動聽的音樂使學生勞逸結合,始終保持旺盛的情趣,並結合圖文,充分展現出知識的形成過程,是一根教鞭,一支粉筆,一張嘴不能比擬的,對學生理解問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也符合國中學生的心裏特徵,學生非常積極地參與和投入。

然而,隨着課改的不斷深入和拓展,我原有的能力已不能滿足新課程度的要求,要日日充電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既要注重各種單項能力的訓練和提高,又要着於整體的效應,使各種能力相互促進,只有這樣,教學過程才能煥發出應有的生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72gjr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