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有趣的平衡教學設計(精選3篇)

有趣的平衡教學設計(精選3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趣的平衡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有趣的平衡教學設計(精選3篇)

  有趣的平衡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通過實驗,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2、樹立團體合作意識,培養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學習重點:

掌握比例的意義和性質。

學習難點:

體會和理解數學思想方法的具體內容及應用。

教 法:歸納法 總結

學 法:複習法 歸納法

教 具:課件

學習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2)

課件出示生活中的平衡現象。板書課題

二、請你説説杆稱與天平的結構有哪些相同點?(2分)

1、杆稱左右兩邊離支撐點的距離不相等。

2、天平左右兩邊離支撐點的距離相等。

三、小組合作實驗,探索規律(3分)

1、每組都有一根標有刻度的硬塑料管,15個質量相等的棋子,2只塑料袋,請同學們根據實驗記錄單(1)的實驗步驟進行操作。

2、小組實驗時,由一位同學負責填寫記錄單;兩位同學分別負責操作兩邊的棋子數和刻度數;另一位同學負責策劃、協調操作。

3、完成實驗後,把實驗記錄單(1)填寫完整。

4、從表中你發現刻度數和所放棋子數成什麼比例?

(這兩種量成反比例)

5、觀察表中數據,你有什麼發現?

左右兩邊刻度數和所放棋子數的積相等時,竹竿才能保證平衡。

四、課堂檢測:(2分)

你能利用平衡的原理,算出嗎?

(用反比例解答)

解:設左側物體的質量為xg.

左=右

2x=5×500

2x=2500

x=1250

答:左側物體的質量為1250g.

  有趣的平衡教學設計2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聽説過“槓桿原理”嗎?知道它在生活中的應用嗎?可能大家都沒有想到,槓桿原理的背後隱藏着數學原理,那就是反比例關係。下面就讓我們通過實驗來體驗它的奧祕吧。

⊙實踐與操作

1.明確提出活動要求。

“有趣的平衡”活動由三部分組成。

(1)製作實驗用具。

(2)探索規律,體驗“槓桿原理”。

(3)應用規律,體會反比例關係。

2.小組合作,自主活動。(教師巡視,適當點撥)

3.展示製作實驗用具情況。

4.彙報探索到的規律。

觀察實驗二、實驗三的操作過程,你有什麼發現?

預設

生1:如果左右兩個塑料袋放入同樣多的棋子,只有把它們移動到與中點距離相同的位置才能保證平衡。

生2:若滿足“左邊所放棋子數×左邊的刻度數=右邊所放棋子數×右邊的刻度數”,則竹竿一定平衡。

生3:在“左邊所放棋子數×左邊的刻度數”的積保持不變的條件下,右邊的刻度數增大,所放棋子數反而減少;右邊的刻度數減小,所放棋子數反而增多。

生4:在“左邊所放棋子數×左邊的刻度數”的積保持不變的條件下,右邊所放棋子數和所在的刻度數成反比例關係。

5.活動小結。

“左邊所放棋子數×左邊的刻度數=右邊所放棋子數×右邊的刻度數”,在物理學上,這個規律叫做“槓桿原理”,拴繩的那個點就是槓桿的支點。

⊙典型例題解析

你能利用槓桿原理算出左邊物體的質量嗎?

分析 根據槓桿原理“左邊物體的質量×左邊物體與支點的距離=右邊物體的質量×右邊物體與支點的距離”進行解答。

解答 500×5÷2=1250(g)

⊙探究活動

1.課件出示探究內容。

星期日,爸爸帶小明和妹妹到公園去玩蹺蹺板,小明體重44 kg,妹妹體重35 kg。如果要讓蹺蹺板兩邊平衡,至少可以想出幾種辦法?

2.小組討論、分析、解答。

3.交流、彙報。

(答案不唯一)

⊙全課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佈置作業

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應用了槓桿原理。

板書設計

有趣的平衡

有趣的平衡:左邊所放棋子數×左邊的刻度數=右邊所放棋子數×右邊的刻度數。

  有趣的平衡教學設計3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有趣的平衡》屬於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整理和複習》中的綜合應用的第一課時,活動內容分為製作實驗用具、體會槓桿原理、體會反比例關係三個部分組成。教與學好這部分內容,不僅是對比例知識的鞏固,而且是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一般條件下竹竿保持平衡的規律,有利於學生對反比例關係的理解,有利於學生分析動手、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

2、學情分析

有趣的平衡是在學生掌握了比例知識的基礎上設計的,六年級學生屬於國小高年級學段,學生對有用的數學更感興趣,平衡現象對於六年級的學生來説,並不陌生,但學生很少對其進行理性分析,他們更多的是感性的.生活經驗,而未上升到科學的層面。為此,重視有趣的平衡的教學,其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實驗,發現左邊的棋子數乘刻度數等於右邊的棋子數乘上刻度數,初步感知槓桿原理。同時發現左邊的棋子數刻度數的積不變時,右邊的棋子數與刻度數成反比例關係,加深學生對反比例關係的理解。

3、教學目標

⑴通過生活中平衡現象的實驗,體會所學的比例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繫,能利用掌握的比例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⑵通過實驗尋求規律,培養學生動手實踐、抽象概括和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⑶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體會學好數學的應用價值。

4、教學重點

體會槓桿原理,加深對反比例關係的理解。

5、教學難點

能利用掌握的比例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説教法

這部分內容體現了從特殊到一般的探究過程,因此,教學時,可採用動手操作、直觀發現、探究概括、應用昇華等措施進行教學,使學生體會到右邊刻度數增大,棋子數反而減少;刻度數減小,棋子數反而增大的規律,真正對棋子數與刻度數成反比例關係的理解。

三、説學法

由於學生的智力是多元的,在思維上存在着差異,有的善於形象思維,有的善於邏輯推理,有的善於動手操作,綜合考慮,本課應以學生為主體,以合作交流為主要形式,調動學生的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讓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上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讓人人學習到有價值的數學。

四、説教程

㈠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1、談話引思。同學們,玩蹺蹺板時,怎樣使它平衡呢?

2、交流引新。剛才同學們的交流,實際上是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繫,這個活動的名稱就是有趣的平衡。(板書課題)

[意圖: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學生探究知識的過程,總是從問題開始,讓學生從熟悉的玩蹺蹺板活動中產生疑問,引出新知,從而增強學生參與探究的興趣和好奇心。]

㈡合作互動,探索規律

1、感知平衡現象

投影:教師出示蹺蹺板、天平等圖片。

提問:①這幾幅圖都共同反應了一種什麼樣的現象?你是怎麼知道的?②這裏的平衡與什麼有關?

追問:質量是不是平衡的唯一標準呢?

[意圖:通過觀察,讓學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平衡現象,提出質疑,激發了學生探究、實踐、驗證的慾望。]

2、實驗探索規律

⑴活動要求。在動手之前,一要明確活動每一步的任務和要求;二是以小組為單位,按照活動步驟合作活動;三是活動時要邊動手邊思考:與前面學習的哪方面知識有聯繫?怎樣應用我們學習的知識來更好地完成這個活動?

[意圖:活動之前,先提出活動要求,這樣讓學生活動的目的性更強,活動更規範有序,從而增強活動的效果。]

⑵實踐探索

實驗活動一:

談話思考:活動的第一個步驟做什麼?

觀察回答:課件出示第114頁第一幅圖。

教師小結:一要注意竹竿粗細均勻;二要選好中點;三要從中點向左右兩邊,每隔8釐米做一個刻度記錄,儘量相等。

小組活動:按上述要求操作,檢驗是否平衡。

[意圖:通過圖片來反映活動,學生看得比較具體,同時通過觀察、分析、操作,為活動的準確性奠定了基礎。]

實驗活動二:

提問思考:①如果兩個塑料袋掛在竹竿左右兩邊刻度相同的地方,怎樣放棋子才能保持平衡?②如果兩個塑料袋放入同樣多的棋子,它們移動到什麼樣的位置才能保證平衡?

討論交流:先在小組內互相討論,再派代表在班上交流。

小組活動:動手驗證交流觀點的正確性。

左右兩邊刻度相同,放入的棋子同樣多,就能保證平衡;當左右兩邊棋子同樣多時,槓桿中點兩邊的刻度相等才能保證平衡。

[意圖:引導學生從具體到抽象在特殊條件下竹竿保持平衡的規律,從而讓學生初步體會到,拴繩的那個中點是支點,當支點兩邊等距離的物體質量相同的時候,竹竿保持平衡。]

實驗活動三:

操作思考:①如果左邊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4個棋子,右邊的塑料袋在刻度4上,放幾個棋子才能保證平衡?②如果左邊塑料袋在刻度6上,放1個棋子,右邊的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幾個棋子呢?在刻度2上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34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