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淺談創新教學中的目標教學語文

淺談創新教學中的目標教學語文

人類自從有教學活動起,就有一定的教學目標。因為教學總是以實現或達到某種目標而展開的活動,隨着教學實踐的不斷髮展,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特別是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啟動,目標教學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種有效途徑,教學目標也要相應的進行創新。那麼在新課程標準下,如何在國小語文中應用目標教學呢?我認為要特別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轉變。

淺談創新教學中的目標教學語文

  一、教學目標的內容從平面到立體

目標教學從開始實施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不論是教師的備課,教學設計,還是課堂教學過程,往往把掌握知識即認知領域的目標作為重點,甚至相當一部分教師,把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作為唯一的教學目標。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個就是過去的應試教育、片面的追求升學率;在一個就是過去的教學理念陳舊,忽略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沒有實行素質教育或沒有深入實行素質教育。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把學生培養成複合型人才,要求各方面的能力都要得到發展。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目標教學也要相應的改變,除了知識目標外,還要注重能力目標,同時也要有情感目標、人格目標等等,凡是能培養人的活動都可以作為課堂上的教學目標。使課堂教學目標實現從單一到多元,從平面到立體的根本轉變,以適應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適應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教學創新改革的要求。

例如:在學習《淺水窪裏的小魚》一課時,基本的語基知識可以作為本課的一部分教學目標,同樣,理解小男孩的行為,明白小男孩將小魚兒一條一條撿起來,用力扔向大海。他不是憑着一時的好奇在玩着一種遊戲,而是在執著的完成一項使命。這麼多的小魚,他是撿不完的,但他在盡力的撿着,扔着。在他眼裏,一條小魚就是一個生命,撿一條小魚就是挽救了一個生命啊!通過學生的讀中感悟,討論,培養學生“保護動物,珍惜生命!”的意識,這也是本課的最終目標。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完成這一教學目標,那這一課的教學就是失敗的。

  二、教學目標的實現要更注重過程而非結果

傳統的教學目標往往只注重學生學習的結果,看學生做的練習題或測試題的對錯情況,得分高説明教學成績好,目標達成率高。反之,説明教師沒有完成教學目標。這種評價是否完成教學目標的方法存在很多弊端,這一是不爭的事實。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注重學生掌握知識結果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關鍵是教會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會探究知識形成的過程,不是“授之以魚”,而是“授之以漁”。教學目標的實現不應片面的只看結果,只看學生會作多少練習題,認識多少字與詞,更應考察學生是如何通過自己的領會,運用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的掌握知識,形成能力,是否掌握了學習知識的方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把思維的過程還給學生,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創造潛能,這是在備課、教學設計時就要深思熟慮的事情。如:在學習生字詞,找生字詞時,讓學生找出自己不熟悉的生字詞,不要對照課後的生字表,這樣每一個學生有每一個學生不同的生字詞;記憶生字詞時,要求學生研究各自記憶生字詞的方法,而不是告訴學生記憶的方法。通過這種學習方法,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讓學生在過程中掌握知識,達到目標。克服了教師限制學生的思維,把結果讓學生死記的注重結果的學習方法。

  三、教學目標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

不少教師認為,目標教學在落實認知領域的“記憶、理解、運用”等低層次教學目標方面是非常成功的、有效的。其實,目標教學在促進學生的一般發展,諸如能力發展、情感發展等方面,同樣是有效的。在培養創新人才日益成為我國當代教育改革主題的今天,服務於素質教育的目標教學,在培養目標上,必須儘快從以“雙基”為重點轉向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創新教育應着眼於改變學生原有的教育教學條件下形成的偏重於記憶、理解,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主動探索新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找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有效途徑。記得我教《小柳樹和小棗樹》時,我在學生眼前展示一幅小柳樹和小棗樹的圖,小柳樹枝繁葉茂,驕傲有加,小棗樹結滿果子,謙虛有禮,(先覆蓋後揭示)。然後在課堂上加上角色扮演,表情朗讀,讓學生感受小棗樹默默無聞,決不炫耀自己的那種內在美,並由此啟發學生聯想開去,讓學生學後説出自己熟悉的物品之間的語言,體會他們的品格。孩子們美滋滋的想着,一個個十分興奮,十分樂意,説出了一句句生動的語言,充分顯示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潛力。我在教學實踐中,有意識的、多次向學生贈送創新種子的土壤,專門設計教學目標,使學生滋生創新精神,然後讓學生在課堂上“討論、實踐、探索、創新”。最終是創新潛能得以激活。

  四、教學目標的評價從單一到多元

傳統教學目標的評價的弊端集中表現在用“一把尺子”來評價,它不適應學生個性差異和潛能差異的需要,不利於面向全體學生開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教育者要真正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潛能差異,反對用單一的學業考試成績的好壞來評價學生。在這裏,我主張評價學生,既要看學生的學科成績,也要看學生的音體美勞等各方面的發展,更要看學生的特長髮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評價學生的全面素質和發展水平。如:在展示台的教學中,採用“學生特長紀錄袋”的評價方法,把學生的動手、動腦積累的學習成果,統一收集的個人紀錄帶中,通過比較就很容易發現學生的特長,也很容易對學生做出客觀、公正、全面的評價,教學目標也就會輕而易舉的完成。

新課改下,語文教學目標的制定、實現、重點、評價都要作重大的調整和轉變。形象、情感、語言三位一體,相互作用,共同作用於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語感素質的形成、人文精神的培養,讓語文融入學生的血液,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從而體現新課程標準把促進學生髮展作為根本指導思想的精神,努力使目標教學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w2omd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