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報告 >

課程實施報告範文

課程實施報告範文

在生活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那麼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課程實施報告範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課程實施報告範文

課程實施報告範文1

根據魯教基字[20xx]23號文件和《山東省普通中國小課程實施水平評價方案》精神,我校認真研讀課程實施水平評價指標,並依據指標對本校課程實施水平科學地進行了自評,現將自評情況形成報告如下:

一、認真學習,深刻理解新課程理念。

為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學校制訂詳細可行的學校發展規劃、工作計劃和新課程理念學習制度,每位教師充分利用週六學習和自學時間學習新課程標準,並建立相應的業務學習筆記,通過家長會等形式將新課程理念宣傳到家長中去。

二、開齊課程,上足課時,課程資源滿足需要。

按照《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我校按照相關要求,開齊所有課程,並根據我校實際情況,配齊所有課程教師,但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因部分教師是非專業教師,對學生的指導不夠到位。

學校圖書、器材、器械、場所等設施均達省二類標準,均能滿足教育教學需要。在使用各類設施過程中,均制定相關制度,並及時做好使用記錄和相關活動記錄。

三、深入開展教研活動,全面提升育人質量。

教學活動是學校的中心工作,高水平的教育質量是學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不竭動力。為此,我校制訂了切實可行的教研製度,並根據教研計劃,定期開展各級各類教研活動,鼓勵全體教師積極撰寫論文和舉行公開課、優質課。

在課堂教學中,全體教師認真備課,既備教材,又備學生,施教過程中,注意過程與方法的落實,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作業批改及時,符合有關規定要求。但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養成,是一項長遠艱鉅的.工程,該項工作仍需下大力氣,進一步抓好。

四、健全規範辦學長效機制,培養品學兼優學生。

我校始終將學生的養成教育放在首位。通過班隊會、升國旗等形式,利用重大節日和傳統節日,校園文化活動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法制道德教育,並積極開展以調查、探究等形式的綜合實踐活動,學生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逐步養成。

為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學校取消任何形式的考試排名,採用等級評價制度,嚴肅作息和作業佈置制度,嚴禁任何形式的補課等活動。鼓勵學生積極開展陽光健身活動,保證每天1小時的體育活動鍛鍊時間,學生體質健康,檔案健全,體質狀況良好。

課程實施報告範文2

根據《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施方案》要求和《山東省國小課程實施水平標準》,積極開展新課程實施工作。根據上級的要求現對我校的課程實施水平,進行了認真、細緻的自查。

現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彙報: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確保課改工作順利開展。

1、保證課改工作的順利推進。

根據教育局教研室的要求,多次召開了學校領導班子和骨幹教師會議。對如何紮實開展課改工作進行了認真的討論和部署,制定相關制度和措施,組織指導開展課改工作。

2、開展學校課改領導小組成員“隨堂聽課”活動。

正副校長堅持經常性隨堂聽課,瞭解真實的課堂教學現狀,掌握課改工作實施情況;同時緊扣課改精神和要求,對新的課程標準、新教材及其所體現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等進行了全面、細緻的分析,提高了教師實施新課程及實驗教材的能力。

  二、課程設置與管理

1、為確保學校順利且有效地實現課程實施,我校制定了明晰的新課程理念學習制度,以集體與自學相結合為學習方式,每位老師做到學習有記錄。在校園文化建設上,能夠緊緊圍繞先進的教學理念,使校園的自然和人文環境盡最大努力地體現教育理念。在新課程實施中,結合學校實際,確立了符合素質教育的辦學思想,有自己的學校規劃、工作計劃和總結。

2、嚴格按山東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綜合)設置課程。開齊了國家課程科目,從不隨意增減每週的課時數,教師個人課程表與學校總課程表、班級課程表安全一致;嚴格遵守統一的作息時間。

3、教學研究和教學活動,做到了教研機構健全、制度完善、計劃有針對性,便於操作;定期開展主題明確、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一部分老師的教研論文發表,參與了公開課、優質課的評選。

5、教師上課,備課上能準確把握課程標準,吃透教材,對重難點的分析到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教學目標;合理的設計教學環節,練習安排適當,絕不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教學以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基本能力為中心,運用靈活的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並分層次培養,面向全體,因材施教。作業設置和批改有記錄分析,及時矯正。學校同時開展了常規教育和主題教育活動,有班會、校會、升國旗制度,利用重大節日開展各種主題活動,對學生進行愛國、愛家鄉、安全、道德法制等活動,有效地落實素質教育目標。

三、學校的課時及作息時間安排

學校嚴格按照課程標準設置課時。一、二年級每週26節課,其他年級30節課。學生每天在校時間不超過6小時,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只留有語文、數學書面家庭作業,作業總量不超過1小時,保證學生有9小時的睡眠時間。

四、學校課程實施效果

課程實施,重要的着眼點是幫助學生形成一種對知識進行主動探求,並重視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實際問題的.學習方式。我們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自然、關注生活,強調聯繫實際解決問題,注重開發利用學校和本地區的各種教育資源。我們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方法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收穫和體會,兼顧結果,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取得了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走向社會,學會理解;學生在體驗失敗、挫折和成功中得到鍛鍊;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與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等教育效果。

五、課程評價、考試、作業情況

圍繞課程標準,我校在對學生評價上以激勵性評價為核心,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幾方面進行評價,內容上分成過程評價和期末評價兩種。過程評價主要有課堂表現、作業、寫字、學習態度等構成平時成績,記錄以等級進行;期末以書面考查、口語表達構成期末綜合成績,記錄以等級進行。學校不公佈學生考試成績,不排列名次。對於地方課程,學校也制定了相應得評價方法和標準。各學科的評價以激勵性評價為核心,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發揮評價作用,促進學生的發展。

學生課業完全依照省標準執行,學生每天在校時間不超過六小時,雙休日與其他法定節假日從不安排上課。作業部置,講鞏固也求實踐,嚴格遵循不同年級的不同要求佈置作業。

六、教材與教輔資料使用

一切教材和教輔資料,均由上級主管部門做主,學校從未私自給學生訂買任何資料,教師更無向學生攤派或強迫性地推銷教輔資料。

七、學校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情況

1。對學生的評價既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也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的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滿足學生髮展的要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2。對學生終結性評價,要全面反映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考試內容加強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繫,體現學習過程,方法和情感態度目標。學校班級不公開學生的考試成績,或按考試成績給教師排隊,給學生排名次。

通過本次自查,我們清楚地看到,我們學校的新課程實施工作和其他兄弟學校一樣,做了大量的工作,進行一系列的嘗試,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為新課程的進一步深入打下了基礎,積累了經驗。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尚待解決的問題,如自由、合作、探究等學習方法在課堂上運用是否實用有效;制訂的教師、教學、學業評價方案是否合理可行,真正發揮評價的正確導向作用等等,需要我們在以後的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完善與總結。

課程實施報告範文3

一、概述

隨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縣教育教學正沿着正常的軌道良性運轉。自20xx年秋季,我縣實施了新課程改革實驗,前期準備工作和培訓工作運作良好,為了更好地瞭解新課程的實施情況,我們中學組分為兩個小組,其中每個小組一行7人,於20xx年10月13日至23日,分別深入東寶中學、時家店中學、亨通中學、太平川中學、安口鎮中學、和平中學、駝腰嶺中學、涼水中學、姜家店中學、三中、二中、朝完中、柳河九中和柳河十****14所中學,進行了有關教育教學情況的調研。採取的主要措施是:查教案、下課堂聽課、評課與交流、結果反饋的形式。共聽課280節課,查教案約140餘本。此次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瞭解七年級新課程的實施情況;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情況;教研製度的落實情況;我們對全縣的教育教學工作有了初步的瞭解,充分地認識到新一輪課程改革勢在必行。目前,全縣各中學新課程的實施基本啟動,廣大教師對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有所瞭解,並在實施過程中,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新課程實施已初見其形。通過調研瞭解到,基層學校的領導和教師們身上的壓力很大,困難和困惑同時尚存,但是他們的進取精神和積極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和讚賞的。成績與問題也同在,現把有關的調研情況進行如下彙報。

二、主要成績

1、從新課程的啟動至今,近一年半時間,歷經三個階段:學習階段;通識培訓階段;實施嘗試階段。經過這三個階段的運作展示出來的成績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部分學校開展的校本培訓,使教師們對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教材有了全新的認識,並積極地投身於新課改的嘗試中去。

(2)部分學校的教師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認真研究課程標準,積極嘗試教學方式的變革。在課堂教學中,大膽倡導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能力,增強學生對所學學科的熱情和積極性。

(3)大膽嘗試利用新的評價體系進行施教,能夠從知識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入手,努力探索學生髮展性評價,重視學生的過程管理。

(4)“新課程、新理念”在課堂教學中有所體現。教師們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能夠主動地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嘗試改變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方式為“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課堂上倡導學生的動手實踐、自主創新。(5)教師的角色有所轉變。由原來的`課程規範的複製者、知識的施予者、分數的評判者轉變為課程的創造者、教學的交往者和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者。

(6)課堂上能夠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能尊重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能夠關注性格內向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儘可能為他們創造實踐的機會。

(7)教學設計有所突破,能夠自覺地改變原有教案格式的約束,認真學習和準備,巧妙設計教學,適應於本校特點與個性發展。

(8)作業能做到詳批詳改,作業量足,作業本整齊規範,批改次數多。

(9)實施新課改的進展程度直接與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有關,事實證明,哪個學校領導重視,積極地深入課堂,學校的課程改革就搞得好;哪個學校領導不重視,教師就不肯行動起來。

三、實施新課程給教師們帶來的困惑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由於是初次嘗試,一些新的理論與操作無法使教師們正確認識和適應,出現的困難很多,困惑也很多。具體表現為:

1、經過假期培訓,在開始使用新教材的時候,教師們有較高的熱情,可是過了一個半月後,面對教學中的一些困惑,尤其是擔心期末考試時學生的學習成績不理想,既影響自己在學校、家長、社會中的地位,又影響自己評優、評職等切身利益,於是又加強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走原來的“老路”,用原來的方法教學了。

2、新一輪課程改革要從“某某年起”,似乎課程改革只是起始年級的事,與其他年級無關。難道是因為起始年級用的是“符合課改”的新教材,而其他年級還用老教材,所以才會新舊有別,所以課改就該是起始年級的事,而與其他年級無緣,那麼其他年級的教師就該理所應當地不參加培訓,不進行學習和研究。

3、新一輪課改提倡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於是新教材相應地編排了一系列有利於操作與實踐的活動,諸如“動手做某某實驗”、“訪問某某工廠”、“到圖書館或網上查閲資料”等等。然而,經過聽課調研,尤其是農村中學,實際的做法是在黑板上“做實驗”,從口裏“變顏色”,在黑板上“上網”------培養學生的操作與實踐能力成了空談。

4、個別學校沒有把新課程當回事,安排接受培訓的教師參差不齊,有的教師經過培訓後被“調整”到九年級,而一大部分沒有經過培訓的教師在“實施”新課改,必然是用老辦法來嘗試新課程,其結果是不倫不類。

5、實驗教師在嘗試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得不到領導的支持,同事的認同和家長的理解,總是説:“那樣教不行,學不到什麼知識”或是“某某教師上課管不住學生,班上鬧嚷嚷的,紀律差,影響其它班學生的學習。”等。

6、要考慮課改的具體成效,關鍵還要看師生在教與學方面發生了哪些變化,也就是説,教學方式的變革是這次課程改革的關鍵所在。就目前而言,通過調研,多數教師和領導仍停留在觀念是否轉變的問題上,至於教學方式的變革仍無從着手。

四、存在的問題

引起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不利因素有很多,例如:學校內班額過大的問題;政府投入不到位的問題;評價體系滯後的問題;教學的內部硬件設備滯後的問題;中國小銜接差的問題等等均屬於課程改革普遍存在的問題。還有一些因素是因為認識不足或是具體實施過程中方法不對路所導致的。具體表現為:

1、新課程實驗教師的師資配備比較薄弱。國中的師資缺編嚴重,各校的非主科教師隊伍很不穩定,有的素質較好的教師改教主科,代課和改科的教師比較多,而這一部分教師一般都安排在七年級任教,再加上學校領導較多地考慮近期的教學效應,增強了九年級師資的配備力度,從而加劇了七年級教師師資相對薄弱的趨向。

2、教學方式的轉變和教師角色的轉換還不到位。新課程新理念要求教師平時課堂教學中“能創設一定的情境,多開展一些活動,讓學生去探索發現、交流討論,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而在調研聽課中,我們發現絕大部分教師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仍無法擺脱傳統觀念的束縛。課程標準新了,教材新了,但是教師的教學理念還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仍然在用傳統的方法實施新課程。教師講得較多,學生主動參與的程度較少,擠佔了開展小組活動和討論的教學時間,從而淡化了新知識的形成過程的教學,剝奪了學生自己親自去獲取新知識的時間和機會,又落入了應試教學的誤區。

3、觀念轉變亟待解決,師資培訓應當始終如一。通過調研和檢查,有近1/4的教師未參加培訓,其授課狀況不言而喻,仍舊是走老路。有的教師確是“邯鄲學步”教案草草幾行,只寫寫程序。一個教案可以推而廣之用於全冊。不能體現教師的創造性勞動,“三維”的思想無從查找。個別教師畏難和抱怨多於勇氣與思辨,應付多於積極,守舊多於創新,浮躁多於研討。

4、教師的素質仍需亟待提高。有些教師教學時,還不能夠準確地把握教材,駕馭教材,多數教師照教材講教材,尤其是“重結果,輕過程”,教師只單純地教給學生某些結論,不能及時“點撥”和“引導”學生思維,使學生只掌握結論,而忽視了結論背後的豐富事實,對結論的發生、發展沒有充分的認識,不能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教學,而是照搬現成的教案教學。

5、學生的主人翁感沒有得到體現。課堂上仍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跟着老師轉,學生總是處於從屬地位,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形成“給家長學習”、“為老師作題”的怪念頭,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創造有利於教與學雙方達成平衡的雙邊活動機會,沒有改變學生“獨立學習”和不會學習“的現狀。

6、有些課改教師缺乏上進心,不願花精力鑽研,教學中缺乏創意。教師的惰性心理是課堂教學不精彩的一個主要原因。有的教師總覺得自己課改的課和原來的課差別不大。課改後的教材內容同以前相比,淡化、粗化了具體知識。雖然內容淺顯了,知識點少了,難度降低了,但這並不説明教師的課好上了,如果不投入地去挖掘,那就覺得一節課內容太少,沒什麼可講的,也沒什可學的。

7、有的學校領導重視程度不夠,缺乏對新課程的認識,將着眼點仍放在升學率上,部分學校的教師沒有參加培訓,對於新課程理念沒有認識,導致用老辦法實施新課程。有的教師有為難情緒,不敢放開手腳來做。

8、有的學校三大主科搞得較好,忽視其它學科課程的實施,以至於學科教學不能同步實施。

9、傳統的模式化的教學方式已經根深蒂固,很多教師既謀求“革新”,同時又不能“棄舊”,而陷於迷離狀態。多數教師在嘗試教學方式的轉變,但缺乏對教學方式變革的正確認識,使“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流於形式。

10、缺乏對教學設計的正確認識,教案依舊遵循着老教案的格式,缺少教師自主思考的空間,缺少課後的教學反思。

11、課程資源不能合理地開發和利用,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來支撐課改。實驗室不足,實驗室中的儀器和藥品不足的問題相當嚴重,導致許多簡的演示實驗都不能完成。教師的創造性不強,消極地對待課改。

五、建議與策略

1、加大對各學校領導的管理與培訓力度,使之迅速掌握新課程理念與實施方法,只有領導的積極性得到有效的提高,才能更好地帶領教師們搞好課改,才能指導到位。

2、支持和鼓勵教師們學習,重點放在教學方式的轉變方面。採取“走出去”和購買一些課堂實例的光碟等學習的方法,多讓一線教師走出去,學習外地經驗,開拓自己的視野,轉變觀念“他山之石,可以改玉”。使教師們盡步入實施新課程的軌道上來。

3、課改的培訓,應貫徹始終,不能一勞永逸。應象大連甘井子區一樣,納入繼續教育的範疇,同時教師的評優、晉級等項掛鈎。

4、應儘快構建教師評價體系、教學評價體系和學生評價體系。要通過期末試題的導向性,促進教師的教學。認教師們放開手腳,大膽嘗試,儘快探索出適應於本地的較好的教學方式。

5、教研員應多參加國家、省、市級新課改的培訓,以利於充實自己,更好地進行指導,否則“閉門造車、孤芳自賞”,無法同真正意義上的新課改接軌,導致指導上的偏差。

6、教育行政部門應設立關於新課改的專項資金,來促進新課改的實施,調動教師們的積極性和開展各項專題研究與學習。

7、教育行政部門應給予教研部門一些傾斜政策或權限,才能增大其指導力度。否則,教研部門前面指導,指導後教師們仍然我行我素。組織的培訓,教師參加也行,不參加也行。

8、改變教案的書寫格式,給教師們創設一個自主的空間。

9、加大對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的監控,對於“老三室”的利用不能放鬆;鼓勵教師學習和利用現代教育教學手段,真正使課堂教學的形式豐富起來。

10、在教學實驗中,努力搞好各學科的教研活動,把好的經驗積累起來,與其他學校進行交流,以豐富自己的教育思路。

課程實施報告範文4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中華民族是一個講究禮儀的民族。禮儀教育應該從小樹起!那麼作為我們國小老師來講對學生進行有關禮儀方面的教育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通過學校的進一步培訓,我們對自己身兼的責任甚是重要。禮儀是在人際交往中,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過程。它涉及學生的一舉手一投足等各個方面。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説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的表現。從交際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説是人們在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的做法。足見禮儀在社會交往以及人們生活中佔有多麼重要的地位了。

因此,我們應該在以身作則的基礎上,在訓練學生禮儀方面下足功夫,踏踏實實訓練學生各方面的良好的習慣。讓學生轉轉明白為什麼要學習禮儀,要做到舉手投足都有一個一定的標準,早早養成良好的習慣,懂得如何約束自己,如何規範自己的行為,如何與她人和睦相處,如何尊重家長以及長輩等!從真正意義上訓練學生,讓學生懂得禮儀在他們身上的重要性!

懂得一個知禮懂禮的人,是值得交往!也是能夠贏得尊重的人!而一個不知禮、不懂禮、不講禮的人必定會遭到人們的恥笑的!

課程實施報告範文5

我是新興中學音樂教師劉冰。下面由我來介紹我校校本課程情況。我到新興中學不到一年的時間,在這不到一年的時間裏,我對我校的校本課程情況有了初步的瞭解。從20xx年開設校本教材以來,我校一直在不斷探索適合我校的校本課程,曾經使用過不同內容和形式的校本課程,從20xx年9月份開始到現在,我校採用的是有關電聲音樂的校本課程。下面,我從選題、設計、實施三個方面介紹我校校本課程情況。

一、選題

我校是我區一所重點的城市中學,不論是硬件還是軟件一直走在我去其他中學的前面,這一點是我校開設有關電聲音樂的基礎。選擇有關電聲音樂課程一方面是它與社會發展是密不可分;其次是電聲音樂對學生有着很強的吸引力,這也是我校課設這一課程的動力所在。

二、課時設計

我校以地方教材為主,校本教材為輔,在教育大綱的.要求下實現個性化教育。在具體的操作上,七、八年級保證地方教材每週每班1課時,校本課程七年級每週每班1課時,八年級兩週每班1課時。

三、實施

1.採用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在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引領和指導的作用,一切的知識和內容需要學生自主探究來完成。例如,在課前教師交代本課時要研究討論的課題,學生在課前可以通過收集圖書、雜誌、網絡平台等手段收集材料,課上與老師和同學來完成本節課課題。

2.採用小組合作的手段展開教學活動。每班分成幾個小組,由組長分給組員任務,並負責整理材料。每小組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收集整理材料。例如,利用文字敍述、表格、ppt、圖片等等形式整理材料,每小組可以根據本組同學不同的特點,採用不用的手段展開學習。3.採用學生展示的形式,交流成果。學生利用1課時收集整理,第2課時展示交流。以小組為單位展示成果,小組之間相互補充,評價交流。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和視也鍛鍊了學生的表現力。在不到2年的時間裏,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學生對電聲音樂知識及欣賞能力有了系統的掌握,學生的知識豐富了,視野開闊了,學生的表現、表演能力也提高了,但是在開展校本課程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學生只是停留在欣賞的階段,沒有實踐的過程。

2.八年級的內容有些觸不可及,好像學生就變的有些被動。藉助這次教研活動的機會想聽聽大家的建議。

解決問題:

1.學生只是停留在欣賞的階段,沒有實踐的過程。基於這樣的現狀,我利用電腦軟件,讓學生通過對軟件的操作,感受電聲樂器的駕馭感,讓學生體會到演奏電聲樂器的真實感。學生的積極參與,課堂氣氛活躍,學習熱情高漲,把校本課程推向了高潮。2.八年級的內容有些觸不可及,好像學生就變的有些被動。

我把校本課程的分成兩個階段,七年級建立起系統的知識結構和欣賞能力的提高階段,把初級內容作為基礎,使學生建立初步欣賞能力。八年級進行軟件的操作和樂器的演奏階段,這樣內容不至於過於深奧,學生也能一直保持學習熱情。

課程實施報告範文6

為認真貫徹落實《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規範我校辦學行為,推進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我們本着“全面落實國家課程、開全地方課程、開發校本課程、開足課時、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原則,努力提高我校課程實施水平和教育質量,使我校的課程實施逐步走向了規範化,取得了良好成效。現彙報如下:

1、課程理念方面。理念是工作落實的前提,我們高度重視課程理念學習,為確保學校順利且有效地實現課程實施,我校制定了新課程理念學習制度,以集體與自學相結合的學習方式,每位老師做到學習有記錄,並通過理論測試、課堂實踐等形式作為檢查學習效果的主要方式。對於新的課程理念,學校通過會議進行宣傳;在校園文化建設上,由於學校正在改建,資金不足,未能使校園的自然和人文環境盡最大努力地體現教育理念中。在新課程實施中,結合學校實際,確立了符合素質教育的辦學思想,有自己學校規劃、工作計劃和總結。

2、課程開設方面。我們將課程開設上升到政治、法律的高度來對待,按照《山東省中國小管理基本規範》《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山東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設置指導意見》的相關文件精神開設各類課程、開齊各類課程,開足各科課時,堅決杜絕隨意增減周課時數的現象發生發生,教師個人課程表與學校總課程表、班級課程表安全一致。學校成立監督監控領導小組,每週進行不定時巡查,對違反課程設置計劃、私自調課的現象進行督查,發現問題就地解決,使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按要求、按規定進行正常開課,從未發現任何違規現象。我們立足學校和學生實際,在實踐活動中針對不同年級開設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我校始終堅持科技為先的教學宗旨,加強師生科技探索意識,引導學生動手習慣積極,着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奠基!學生們在小發明、小製作活動中,自己動手,搜尋各種廢舊材料,創作了各種科學器材,且行之有效。我校在校刊《望之園》的基礎上,又增設了《望之園》特刊《地震來了——怎麼辦》、《禮儀。育人。安全。環保》、《行為養成教育》等,以學校周圍的歷史文化名人、歷史典故為題材,讓學生了解本地的文化資源,從而激發學生愛校之心。並形成了我校自身特色。

3、課程資源方面。教師隊伍建設及辦學條件,在配備上雖然沒有配足配齊音、體、美、英語等專職教師,大部分語文、數學任課教師與學歷也不對口,老齡化嚴重,但努力發揮現有教師的作用,每位老師都兼代多門課程,保證了開齊課程。教學設施(實驗室、圖書室、器材等)配置上正逐步完善。

我們在合理配置校內資源的基礎上,積極開發其它資源。利用家長會、家長學校上課,從人力、物質、時間、信息資源上開發利用家庭資源。學校對校外的'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進行分析,讓學生能夠到仲村集場進行實踐活動,使學生的書本知識能夠得到應用,自身能力能夠得到鍛鍊,為此學校制訂了切實可行的活動實施方案、落實活動措施,使我校的課程資源得到了開發和利用。

4、課程實施方面。教學研究是學習教學工作的重點,我們高度重視學校的教學研究工作。建立了完善的教學研究制度、研究機構;有針對性地制定操作性強、切實可行的教學研究計劃;定期開展主題明確的、形式多樣的教學研究活動。如每學期都進行聽評課活動、人人一節公開課活動、課堂教學示範研討活動、講課比賽活動、課堂教學質量測評活動和專題研究活動,並詳實記錄活動開展情況,並及時進行總結,不斷積累豐富經驗,使我校的課堂教學研究水平不斷提高。教師上課,備課上能夠把握課程標準,吃透教材,對重難點的分析到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教學目標;比較合理的設計教學環節,上課採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模式,以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基本能力為中心,運用靈活的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並分層次培養,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練習安排適當,絕不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學校同時開展了常規教育和專題教育活動,利用重大節日開展各種主題活動,對學生進行愛國、愛家鄉、安全、道德法制等活動,有效地落實素質教育目標。學生每天早上8:00到校,在校學習時間不超過6小時,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9小時,從不利用雙休日、節假日給學生補課。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每天家庭作業總量不超過1小時。學生集體體育鍛煉時間不少於1小時。一切教材和教輔資料,均由上級主管部門做主,學校沒有集體給學生訂買任何資料。

5、課程評價、考試及成績反饋方面。縣鎮教育主管部門高度重視《管理基本規範》的落實,取消了一切形式的統一考試,我們積極響應號召,取消百分制,統一使用等級制評價;平時的檢測成績反饋實行“三不”,即不公佈、不張貼、不排隊;測試題符合課標要求,密切聯繫實際,重視能力考查,;學生評價以激勵性評價為核心,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幾方面進行評價,內容上分成過程評價和期末評價兩種。過程評價主要有單元考查、課堂表現、作業、寫字、學習態度等構成平時成績,期末評價用試卷進行,成績記錄以等級進行。對於地方課程的評價,以激勵性評價為核心,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6、學校特色教育方面。在校本開發方面,我校在堅持“教學質量是關鍵,科技創新為中堅”的思想指導下,形成特色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學校注重學生的自身潛能,根據自己的特長,全方位給學生創設發展個性平台。如我校師生在xx年蒼山縣首屆藝術節上製作的運載火箭、天文望遠鏡、潛望鏡、攝影等榮獲一等獎,製作的各種根雕作品有六人獲得二等獎、七人獲得三等獎,並且榮獲團體二等獎的好成績。又在今年(xx年)小發明、小製作活動中,我校師生創作了綠色能源綜合發電裝置、地震報警系統榮獲一等獎。我校始終堅持“富民強國”應以“科技為先”的教學理念,加強了師生科技探索意識,全面引導學生的動手習慣,着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努力奮鬥!

總之,新課程的改革,需要我們孜孜不倦地探究;新世紀的教育,需要我們兢兢業業地奮鬥!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進一步改進教學管理,分析課程實施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使課程改革之路越走越穩!

課程實施報告範文7

  一、指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精神,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堅持素質教育方向,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良好品格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的育人意識、服務意識,增強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的精神,以德立教,愛崗敬業,為人師表,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業務素質,狠抓常規管理,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課程設置與管理

1。為確保學校順利且有效地實現課程實施。我校制定了明晰的新課程理念學習制度,以集體與自學相結合為學習方式,每位老師做到學習有記錄,並通過理論測試、論文撰寫及課堂實踐等形式作為檢查學習效果的主要方式。對於新出爐的課程理念,學校通過會議、網絡等渠道進行宣傳;在校園文化建設上,能夠緊緊圍繞先進的教學理念,施校園的自然和人文環境盡最大努力地體現教育理念。在新課程實施中,結合學校實際,確立了符合素質教育的辦學思想,有自己學校規劃、工作計劃和總結。

2。嚴格按山東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綜合)設置課程。開齊了國家課程科目,從不隨意增減每週的課時數,教師個人課程表與學校總課程表、班級課程表安全一致;嚴格遵守統一的作息時間。一~三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四~五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針對不同年級開設生命教育、信息技術課、國學啟蒙課,三~五年級開設英語課,都能夠符合山東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設置的要求。雖然在師資上,還不能夠有專職教師,但與從前相比,實在是為學生提供了學習過程中的空間選擇和內容選擇,體現了教學內容的多元性和選擇性。

3。教師隊伍建設上,在配備上我們雖然無能為力,但努力發揮現有教師的作用,每位老師都兼代多門課程,保證了開齊課程。教學設施配置上正逐步完善,力爭與現在的'教學要求平衡。

4。教學研究和教學活動,做到了教研機構健全、制度完善、計劃右針對性,便於操作;定期開展主題明確、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一部分老師的教研論文發表,參與了公開課、優質課的評選。教師上課,備課上能準確把握課程標準,吃透教材,對重難點的分析到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教學目標;合理的設計教學環節,練習安排適當,絕不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教學採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模式,以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基本能力為中心,運用靈活的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並分層次培養,面向全體,因材施教。作業設置和批改有記錄分析,及時矯正。學校同時開展了常規教育和主題教育活動,又班會、校會、升國旗制度,利用重大節日開展各種主題活動,對學生進行愛國、愛家鄉、安全、道德法制等活動,有效地落實素質教育目標。

  三、課程評價、考試、作業情況

圍繞課程標準,我校在對學生評價上以激勵性評價為核心,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幾方面進行評價,內容上分成過程評價和期末評價兩種。過程評價主要有單元考查、課堂表現、作業、寫字、學習態度等構成平時成績,記錄以等級進行;期末以書面考查、口語表達構成期末綜合成績,記錄以等級進行。學校部公佈學生考試成績,不排列名次。學生的成績只是作為調整和改進教學的依據,不做他用。對於地方課程,學校也制定了相應得評價方法和標準,為每個學生建立了評價檔案,評價結果都以等級形式表達。各學科的評價以激勵性評價為核心,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學生課業完全依照省標準執行,學生每天在校時間不超過六小時,雙休日與其他法定節假日從不安排上課。作業部置,講鞏固也求實踐,嚴格遵循不同年級的不同要求佈置作業四、教材與教輔資料使用一切教材和教輔資料,均由上級主管部門做主,學校從未私自給學生訂買任何資料,教師更無向學生攤派或強迫性地推銷教輔資料。新課程的改革,需要我們孜孜以求的不斷探究和反思;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提高教學水平;需要我們進一步改進教學管理,分析課程實施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使課程改革之路越走越穩!

課程實施報告範文8

由武漢市漢陽區教科中心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研員文斌承擔的課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化”實施策略研究》系武漢市教育科學規劃“十一五”重點課題(課題編號為:2006A050)。課題組成員開展了認真紮實的研究工作,經過五年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取得了預期的研究成果,達到了預期研究目標,現提交課題研究報告。

本報告共分為五個部分:一、 問題的提出;二、國內對本課題研究現狀的綜述;三、研究的目標和內容;四、研究的對象、方法和過程;五、研究的主要結論與觀點。

一、問題的提出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本次課程改革的產物,是對基礎教育課程結構作出調整之後增加的一種新的課程形態。它折射出時代的精神,集中體現出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成為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亮點”。然而因為它是一個由國家規定、地方管理、校本實施的跨三級課程,至今尚沒有成熟的課程標準,也沒有固定的教學內容,其管理的難度大,實施的開放性強,同時又成為課改的“難點”。該課程在執行中呈現如下特點:

1.穩定性差。學校一門課程的執行離不開四個最基本的要素:教師、學生、內容(載體)、課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執行中亦或缺乏教師,亦或課時被擠佔,亦或內容(載體)不明確,亦或不是全體學生的參與,其中任何一個要素的缺失,都導致課程的消失。

2.臨時性強。即便課程要素齊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能正常運行,也不能堅持一個學期,一個學年,一個學段,而是突擊式,運動式,應付式的實施,比如,某個時段為迎接某些檢查,為參與某些賽事而開課,檢查過後,賽事結束,課程即終止。

3.隨意性大。師資安排隨意,學校有“富餘”的老師就開課,沒有就不開;而且師資變換頻繁,沒有相對固定的師資培養規劃。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隨意,每位老師憑自己對課程的理解開發教學內容和選擇教學方法,課程質量差參不齊。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落實的穩定性、普遍性及有效性並不理想。相對於其它課程有成熟的課程內容、穩定的教師隊伍、固定的教學課時的“常態”實施而言,該課程的執行呈現臨時的、應急的、隨意的、間斷的狀況,且不是每所學校都在實施,全體學生都在經歷的“非常態”。因此,本課題提出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由“非常態”走向常態的“常態化”實施策略研究。

二、國內對本課題研究現狀的綜述

自2005年以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常態化”實施成為各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設者們關注的.焦點問題,研究者們提出的常態實施策略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宏觀層面,是自上而下的區域整體推進策略,如課程理論培訓是前提;教育行政部門相關政策制度支持是保

障;各級教研、培訓和科研機構業務管理和指導是推動力;二是中觀層觀,自下而上的校本化實施策略,如制訂學校計劃,成立教研組,建立綜合實踐活動基地等;三是微觀層面,指教師在課程中的有效指導策略,如不同課型的不同指導策略。

這些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常態實施,由於它們多是將影響課程常態實施的因素歸結為外在因素,如課程認識不到位、課程制度不健全、課程實施不規範、教師素質不全面以及課程評價不科學等,事實是問題仍大面積呈現,而且常期得不到妥善解決,本課題研究轉換視角,反求諸已,從課程設計本身去尋找障礙課程常態實施的內在因素,本課題組認為課程內在設計的高度綜合性、開放性、模糊性以及於當下教育文化之間的矛盾帶來的課程執行難度,不可小覷,面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這樣一門崇尚經驗的課程,崇尚活動的課程,崇尚綜合的課程,亦或是一接觸就使學校和教師無所適從,不知如何下手;亦或一段時間之後,教師累了,學校乏了,學生疲了,不得不終止,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程的常態實施。本課題的研究旨在忠實課程理念的前提下,調適課程設計,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零為整,使課程執行更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探尋更具有本土化、實效性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化”實施策略。

三、研究目標和內容

(一)研究目標

1.調查本地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現狀, 分析影響課程“常態化”實施的因素。

2.研究綜合實踐活動“常態化”實施的相關策略,推動本地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走向常態。

(二)研究內容

1.本地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現狀。

2.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化”實施的相關策略。

四、研究對象、方法及過程

1.研究對象

對本地區7--9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及實施情況進行調查及研究。

2.研究方法及過程

主要採用行動研究法,輔以調查法和案例研究法等。

行動研究法。本課題研究主要以二十三國中,翠微中學,楚才中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為樣本,研究工作與實驗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實施的推進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邊研究邊提升,促使該課程達到常態實施。

調查法。本課題研究採用調查問卷的方式瞭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現狀,由課題組成員組織部分學校師生集中獨立答卷並當場回收問卷。採用教師座談的方式,瞭解現有課程資源包的利弊。

案例研究法。以二十三國中,翠微中學,楚才中學等幾個學校為案例,進行深入剖析研究,提煉常態化實施策略。

研究歷時五年,經歷了課題設計、實證研究和研究總結等三個階段。

2006年9月——2007年8月成立課題組,制訂實施方案,對本地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現狀作調查研究,分析影響常態實施的因素,進一步確定課題研究重點。

2007年9月——2010年8月,編寫《7—9年級綜合實踐活動學習指南》並投入教學實驗;組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實施推介會,研究本地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化”實施策略。

2010年9月——2011年8月,提煉課題成果,研究總結。

在研究過程中,課題組立足於本課程在本區的實施現狀、教育改革與發展對新課程的要求,堅持將課題研究與提升課題組成員專業素養與推進該課程常態實施結合起來,開展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反思總結相結合。課題組成員在研究過程中及時收集研究資料、分析總結,始終注重反思、調整、修改,完善行動研究,最後形成研究成果。

五、研究的主要結論和觀點

(一)瞭解了本地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現狀,明確了課程實施存在的問題

課題組通過問卷調查,課堂調研,訪談交流等一系列研究活動,瞭解了本地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現狀,發現本地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存在着機構散、師資缺、課程虛的問題。

1.機構散。由於學校機械地按科技製作1課時,勞動技術教育1課時,信息技術1課時,學校課程1課時等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分開安排,直接導致課程門類過多,對課程的管理又因情況不同分屬不同的管理部門,如在區域層面,勞技教育由教研室負責,科技製作與信息技術由電教科技中心負責,心理健康及專題教育由基教科負責。在學校層面,課表由教務處安排,綜合實踐活動與學校課程資源開發由教科室負責,學生“創新素質實踐行”活動由政教處佈置。部門職責分割,課程內容分割,師資組建分割,課程評價分割,沒有統一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之下進行新的課程組織、設計與管理。

2.師資缺。由於學校把課程分得太細,導致教師嚴重缺乏。學校認為信息技術教師就只能教信息技術,勞技教師只能參加勞技教研活動,校本課程教師就不能擔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師等等,把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師窄化到就是教“綜合實踐活動資源包”的教師。學科絕然的對立和分開,使得學校在師資配備上總是捉襟見肘。

3.課程虛。一方面,有的學校雖然科技製作,勞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專題教育等都寫進了課表,進入了課堂,但從這些課堂中看不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靈魂,也許從形式上看具備了綜合活動課程的某些性質,但從實質上並沒有達成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目標。因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更多的是一種理念的落實,對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

另一方面,武漢市素質教育品牌“創新素質實踐行”,一路走來,遭質疑和詬病不斷,其實最應該反思的是武漢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落實與質量。現在,大多數學校開展“創新素質實踐行”活動的操作方式是,在九年級的時候由學校政教處將該活動佈置給班主任,班主任以“會考可以加分”為宣傳點,在班上動員學生寒假後交報告。然而,學生在七、八年級的時候並沒有接觸到真正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並沒有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掌握科學規範的研究方法,對於如何選題,如何做研究,如何寫調查報告,並沒有體驗和訓練,要拿出象樣的研究報告,豈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出現學生作品由家長操刀也就不足為怪了。在一定意義上,本地區“創新素質實踐行”是檢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質量的標杆。

(二)明晰了核心概念以及相關概念之間的關係

關於“常態”。通常指有固定的姿態或形態,或本來的狀態。是指“正常的狀態”,“常態”是經常,是習慣,是要求。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常態”, 是課程實施的正常狀態,也是課程執行的最低要求,指課程組成要素教師、學生、內容、課時完整且落到實處,課程在執行中能明確:做什麼、怎樣做、何時做、何地做、何人做,有效地消除課程的隨意性和臨時性,課程運行正常不間斷。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常態化”, 即課程在執行層面由“非常態”趨向“正常的狀態”,它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

(三)提出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化”實施的原則

1.順序漸進原則

課程實施是將規劃的課程付諸實際教學行動的實踐歷程。現實影響課程常態實施的因素很多,“常態化” 不是一蹴而就,要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順序漸進。

2.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是經驗的課程,是活動的課程,是以兒童為中心的課程,執行難度大,“常態化”要在課程設計層面,化難為易,化繁為簡,使課程更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3.本土化原則

充分結合本地的教育實際,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資源,尤其是教育政策資源,紮根於本地的教育環境,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常態化”實施之路更順暢。“武漢市中國小生創新素質實踐行”活動是具有武漢特色的素質教育的一種運作模式,其課程化的發展就是武漢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範式。

4.適應性與超越性相結合原則

適應性指的是“常態化”要適應當前的教育文化,而超越性指的是“常態化”要衝破當前的教育文化。如果一味強調適應性,“常態化”則會削減課程的價值,過分強調超越性,學生、教師難以接受,“常態化”則難以達成。超越是在適應的基礎上的超越,實現後的超越又成為新的現狀而有待於繼續的超越,“常態化”之路要注重兩者的辨證統一、有機結合。

課程實施報告範文9

課程在學校教育中處於核心地位,教育目標和價值主要通過課程來體現和實施。xx年9月英語新課程已登堂入室,正式走進全國九個省份的高中校園。它除了遵守語言教學規律,滲透思想情感教育,融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更加充分體現當前課程改革的最新精神和時代特徵,真正把英語教學轉變到了“以學生為本”的軌道上。新教材走出了單純以學科規律為導引的傳統的教材設計,立足於學生的生活,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心智潛能等主體意識的培養,來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然而,要使每個教師都能從本質上接受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在教育教學理念上完全從傳統模式中轉變過來,不走樣,有一個過程,甚至是較長的一個過程。新課標從理論上講無疑是美好的,但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存在理論與實際的衝突,存在着理想價值觀與現實價值觀的衝突,使相當一部分在教學第一線上的老師常常感到難以把握,常常被困惑所煩惱。如何使教師們解除困惑,正確面對現實問題,積極摸索出適合國情、省情的教學路子是英語新課程實施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筆者基於上述考慮提出下列四個問題與英語同行交流。

一、關注高中起始階段的英語教學

新課標的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學習態度,樹立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良好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説、讀、寫均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這跟過去的大綱是有區別的,過去大綱是先寫基礎知識,後寫交際運用的能力。現在反過來,先寫非智力因素,這體現了以人的發展為本而不是以知識為本的新理念。但在實際的教學中,教育質量在對教師的評價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教師很難,甚至不可能去考慮興趣培養,從培養能力的態度及建立長遠計劃的角度體現發展觀的問題。高中的新課程一開始,教師在同行競爭的壓力下,都採用大容量,快節奏的教學方法。一開始就用上,學生根本沒有接觸過的詞彙和內容,給學生當頭一棒,致使相當一部份學生由此喪失了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興趣。若降低起點,減小坡度,放慢速度來激活同學的學習興趣和心智潛能,無疑是正確的,但對教師進行教學質量評估的學校管理制度使教師在這二者的選擇時,處於兩難的境地。所以要真正落實新課標新理念要求廣大教師摒棄功利思想,牢牢記住以人為本,注重人的發展觀。新課標的實施受到現實價值觀的阻撓。看來,全面實行新課標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和現存教學評價體系改革相配套。只有對教師教學評價體系改革同時啟動,才有助於對學生學習信心培養把開發心智潛能落到實處。

二、關於課堂教學模式問題

新課程進入課堂後確實給課堂帶來生機。其中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課堂模式的確體現了新課程的以學生為主體和學生髮展觀的教學理念。它對打破教師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模式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在有令人可喜一面的同時,在眾多中學校也有令人憂慮的一面。筆者在全國各地中學聽了不少課,總體來説授課老師有着良好的教師素質和駕馭課堂的基本功。從整堂課的環節來看,似乎非常完美,無懈可擊。但最大的通病就是對學生來説,沒有體驗的時間,信息輸入量對中等及其以下的學生都不夠。整堂課似乎也很熱鬧,但學生所獲不多,而是被老師安排的教學環節牽着走。我和幾位老師在聽完我校一些青年教師的觀摩課都有些同感,缺少足夠的輸入哪來足夠真實的輸出?這些通病看似環節的問題,其實本質是理念問題,説到底還是為了追求課堂形式完美,而犧牲學生體驗,對以學生為本的思想缺乏深刻認識。在課堂上真正會回答問題的只有少數優秀學生。這種課堂行為説到底還是沒有面向全體。面向全體學生不能以是不是全體學生都有沒有參與課堂活動來衡量,要看是這種課堂活動對他們是否有效來決定。

最近,我看專家講話,講話人是高中英語教科書與教師用書編者,特級教師夏谷鳴。他受人民出版社委託,對在長沙蔘加英語優質課比賽的十二位教師進行點評。在評課講話中,他認為這十二名教師的有一個共同的典型的問題,那就是,一堂課下來,究竟要達到什麼語言目標呢?——不明確。我們這些老師都追求什麼呢?——純粹的活動。

如果長期都是這種課堂模式的話,我們的學生就不可能有紮實的語言基本功,更談不上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正確的學習策略。省級乃至國家級的教師優質課尚且如此,一般學校的創優課出些毛病,也就更不足為奇。問題是我們應該加大對這方面的探索研究力度。

三、關於教材處理問題

新課標要求,學生不再是教材的被動受體,而是對教材進行能動的實踐創造的主體,教材已不再是隻對教育經驗的完美的設計,而是給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所表現的積極性,自覺性,能動性,創造性和自立,自主,強烈的“我要學”等主體意識的發展留有充分的空間,真正變教材為“學材”,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而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既然就課標精神説學生不是教材的被動的受體而是對教材能動的實踐主體,那麼教師就可跟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大膽進行取捨。跟我同年段的老師經常覺得我的教學進度飄忽不定,有時快,有時慢,那是因為我對教材進行了處理,有的捨去,有的教材雖然還沒有要求,但根據學生的實際必須補充。因此造成教學進度有時快,有時慢。

我很贊同著名英語教育專家夏谷鳴先生關於教材與教科書之間關係的獨到見解。他認為,包括到現在為止,存在相當普遍的現象就是把教材與教科書等同起來,講教材就是教科書,講到教科書就是教材。他認為,全體教育界的同仁都必須反思,對教材進行深刻的反思。他認為教科書只是教材的一部份,如果一個老師把一本教科書從頭到尾教下來,什麼東西也沒有落下是誤人子弟。我認為要讓學生拓寬知識面,英語週報是極好的教材,它形式生動活潑,內容新穎,體裁廣泛是很好的教材。除了文字教材還應該有聽力教材,包括磁帶都應該發給學生。但是這個理念的轉變光靠老師轉變沒有用,首先分管教學的領導觀念也要轉變,而且更關鍵的是他們必須先轉變。

四、關於教法的理解

教學方法有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指途徑。這途徑是對語言本身和語言教學規律而言,另一個層面是指技巧,是指教師在課堂上採用的具體的辦法。兩者有聯繫,又有區別,“教學有法,教學定法”。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首先我們應該認識到,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它的時代性,它的產生和存在在當時都是有積極意義的。但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是有它的優點和缺點。比如任務教學法是我國最流行的教學法。任務教學法反映了外語教學目標與功能的轉變,體現了外語教學從關注教法轉為關注學法,從以教師為中心轉為以學生為中心,從注重語言本身(結構,功能,系統)轉到注重語言習得與運用的改革與趨勢,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內因,培養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説,任務教學法在學生母語與外語之間架起一座橋樑,為學生提供互動機會,能開掘學生運用語言的潛力,激發他們創造性運用語言的能力。

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任務型教學法的實施存在一定的困難。首先,目前我們國家尚缺乏以任務型活動為主線來編寫的教材,設計既符合新課標要求,又符合教材總體框架要求的任務有一定的難度。其次,教材的編者在設計的時候考慮的是總的需要,很難針對不同區域,不同對象的實際情況,任務性活動必需靠第一線教師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地組織實施。再則,作為任務設計與實施的主體教師,我們往往對任務教學法的理論缺乏一定深度的研究學習,同時缺乏必需的資料,研究條件也不足。再者,目前任務型設置,難易度的確定以及學生成績評估尚無法與目前一卷定終生的考試製度接軌,因此,實施起來有一定難度。鑑於此,我認為我們對教學法的採用應博採眾家之長,對傳統的教學法不應一律拋棄而應該揚棄,即取其合理的面,去其過時不合理的部分。比如我國著名外語教學專家劉道義就曾經説過,她並不排斥傳統的語法翻譯法。

在她所編寫的教材中,都有翻譯練習。而語法翻譯教學法就是傳統教學法中最xxx內容之一。xx年九月劉道義老師為福建省中國小英語學科帶頭人做了一場專題報告,在報告中她再次重申:“語法教學不可過分強調,也不可太淡化。過去幾年我一直強調淡化語法,但現在我覺得各階段不一樣,國小可以淡化,但到了國中就得加以重視了。語法教學很重要,其作用就在於提高語言的準確性,規範性,最實際的是筆試,考試確實需要語法知識,不然的話,學生寫出來的句子只能是詞彙的堆積。”聯繫我們自己學生實際情況,確實如此,淡化語法確實有點過了頭。看一看學生寫的文章,大部分句子沒有語法,可讀性很差。這值得反思。筆者認為在任何時候只能是“優化語法”而不是“淡化語法”。教學方法從總的來説,授學生與“漁”是對,但有的時候,對有的學生來説,不妨先授之與“魚”,然後授之與“漁”,因為沒有一定知識的鋪墊,沒有可行的方法做依託,沒有紮實的基礎,再聰明的學生也難以高飛。

新課標的實施已拉開了我國英語基礎教育改革的序幕,我們只有不斷學習和探索新教育教學理論,不斷反思更新理念,才能使自己從“教書匠”轉為教學與科研型相結合的教師,為國家培養出更多複合型,有發展後勁的人才。

課程實施報告範文10

一、課題價值:建立和諧師生關係既是教師教法改革,也是學生學法的改革。尊重學生是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係的前提,教師通過語言,手勢,微笑等方式肯定學生,通過作業評語溝通師生感情,在課堂教學中"倡導人人表現",對學生的賞識和激勵是尊重學生重要的方面。走下講台,與學生一起學習探討。師生關係的轉變,徹底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他們可以隨心所欲提問,教師就象他們的朋友,教師和學生交朋友時,可以對學生進行一些情感,態度的培養。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對學生身心全方位的發展,為社會的發展,教育的發展帶來無窮無盡的益處,無限的價值。

二、國內外意義:2002年教育工作會議指出:"十五"期間將加快課程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決定指出:加快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適應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的認知規律,優化課程結構,調整課程門類,更新課程內容,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等"。這就要求教師與學生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師以教為主,學生以學為主的教育模式。良好的和諧師生關係的建立將逐漸成為教育改革研討的焦點。其實,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學導式教學法"。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教育家,思想家都是十分重視師生關係。2001年中國首屆師德建設論壇會首次正式提出"教育以人為本"的師德內涵。它以鼓勵人的自主發展為旨意,以教育,愛為核心,以正確認識人,尊重人,信任人,開發人的心志,提升人的道德為指南,提倡人的教育。

國外的教育家們更是重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和諧關係的建立。他們認為教育家必須是心理學家,依據心理學提出的學生的情感影響着學生學習結果的結論,更重視研究人的心理勝於研究教法的模式。教育家卡羅爾的一篇論文"學校學習模式"指出了影響學生在校學習程度的主要因素,重點指出了學生的主觀學習能動性,師生之間良好的和諧關係對學生學習結果的影響。近幾年風迷全球的"學習的革命"這本書也就和諧師生關係對學習的影響做了一些闡述。

三、研究思路:從以下兩方面展開研究:⑴深入調查研究,確定師生之間能存在哪幾種關係,在什麼情況應表現何種關係,學生願意接受哪幾種關係 ⑵深入研究如何才能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四、出發點:國內外教育專家在無數的教育論壇中提及良好的師生關係,對於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對於教育改革的重大作用,但都未深入研究師生關係如何才能和諧建立,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成績,實驗方案的設計從理論上講科學規範,內容具體,措施得當,但隨着方案的逐步實施,師生關係發展一定存在許多不可預見性。和諧師生關係的研究將有助於對未來學生身心全方位的發展。

五、研究工作安排:本着喚醒學生的情感意識,開發學生情感資源,培養學生智商與情感和諧統一,爆發出更大的潛力,以達到素質教育的更高境界,以互動――創造興趣――培養思維能力――參與創造新課程――培養和諧統一產生美妙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習效率為基本主線,創建課堂教學形式自由化,民主化,平等化,讓學生感受知識是由他們產生和創造的,由他們去提高和發展的,讓學生思想的火花大放光彩。在起步階段,我校課題主持人組織成員學習相關理論,悼念資料,備寫實驗方案及細則,認真完成實驗前期的各項準備任務,以保證實驗有效進行。在運行階段,具體操作實驗,將實驗應用於實際教學活動中,並改進完善實驗方案,加強同類課題相互交流和研討,對實驗中期階段成果進行考核,評估。

課程實施報告範文11

20xx年秋季,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正式拉開了序幕。乘着湖北省新課改的東風,我校20xx屆高一年級在以南學中校長為首的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認真遵照湖北省課改精神和市、縣教育局的要求,全體師生投身到了這場轟轟烈烈的教育改革大潮中。一年來,我們認真學習了《湖北省普通高中課程設置方案(試行)》等綱領性文件,反覆領會新課程改革精神和核心理念,在教育教學工作的具體部署和管理中,本着“積極參與,穩妥推進”的原則和“一切以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為本”的指導思想,圍繞學校總體工作目標,結合我校實際情況,腳踏實地,繼承傳統,大膽探索,並進行了一些嘗試,從而使新課改在我校得以順利實施。在整個實施過程中,我們積累了些經驗,留下了教訓,經歷了痛苦,存在着困惑。現將我校(年級)一年來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所做的工作做一簡要彙報。

一.實施準備階段

(一)成立浠水實驗高中課改小組,擬定我校新課改實施系列具體方案,確保新課程正常有序地開展實施。

20xx年暑期,學校成立了以熊偉校長為組長的課改小組。接着,在熊校長的直接帶領下,年級牽頭組織高一各備課組的骨幹教師認真學習湖北省的課改實施方案,學習並借鑑全國其它省份課改經驗,根據我校實際,擬定了《浠水實驗高中課程改革實施方案(試行)》、《浠水實驗高中課程設置方案(試行)》,《學生指導手冊》、《學分認定實施辦法》等十二個具體實施方案。根據這些方案的指導思想,高一年級制定了新學期具體的管理措施和工作計劃,確保了新課程正常有序地在我校的開展進行。

(二)着力開展了新課程師資隊伍的培訓

教師是新課程實踐的主體,是最關鍵的課程實施者。高中新課程實施的成效從根本上説,取決於廣大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與實踐。為此,20xx年暑期,學校和年級組織進行了系列新課程教師培訓。

1、組織管理者隊伍和骨幹教師隊伍的培訓。在暑期,學校主管教學的校、處幹部、高一年級負責人、各備課組組長、骨幹教師和班主任先後參加了了省、市和校級等不同層次的新課程理論培訓學習。

2、依照“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組織20xx屆高一教師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全員培訓。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兩大塊:通識培訓和學科培訓。通過通識培訓,全體教師深入瞭解了高中課程改革的背景、意義、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高中新課程的教育理念、結構、內容和實施策略。學科培訓包括學科課程標準培訓、新教材培訓和專題培訓。培訓的方式採用了網上專修,集中學習,自主學習、分組討論和交流等方式。通過觀看課改專家的系列講座,學習《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方案》、《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培訓,全體高一教師開闊了眼界,更新了觀念,認識到了新課程“新”在何處,瞭解和掌握普通高中學科課程標準,掌握了新教材在編寫思路、結構、內容和要求等方面的新特點以及相關教學方法、評價方式等,為新課改在新學期的開始實施做好了充分準備。

二.實施階段

新學期一開始,我們按照學校工作的總體部署,精心制定好年級工作計劃,嚴謹、紮實、細緻、創新地抓好教育教學管理,積極落實新課改實施方案。

德育方面,為了落實普通高中新課程背景下的德育工作新目標、新內容,一年來,年級以愛國、愛校、愛班、愛師、責任感和誠信教育為主線,教育學生如何做人;以班風學風建設為突破口,規範學生的言行,淨化學習生活環境,增強學習氣氛,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平台,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其中,以養成教育為重點、以情感教育為紐帶,狠抓常規落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抓好初高中的銜接。同時,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年級以班會、晨會、講座或觀看視頻等形式,組織進行了學生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誠信教育、審美教育、心理健康和生理衞生教育等等。所做主要工作如下:(1)新生入學教育,包括軍訓、學習《浠水實驗高中學生一日常規》 《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等、新課程培訓介紹;(2)選拔、培訓年級學生會、班級學生幹部;(3)制訂了班級管理十條建議和有關學生違紀的三條禁令(紅線);(4)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積極調動和指導學生參與年級管理,設計班務日誌,每週反饋各班紀律、衞生、學習等情況,一週一通報,強化日常常規的管理。(5)舉行了“三管七不”和在校期間學生“禁止攜帶和使用手機”簽名活動;(6)協助政教處,在寢、教室進行了多次管制刀具清查,消除安全隱患。並邀請縣公安局法制科幹部來校為學生做了兩場法制講座;(7)結合新生軍訓,學生實踐周,並利用節假日等時間,組織和佈置學生進行了社會實踐活動、社會調查和社區服務,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培養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意識;(8)發揮榜樣示範作用。一是邀請已經畢業的優秀同學做報告,讓同學們從他們的成功經歷中汲取有益的啟示,二是樹立身邊的先進典型,讓全體同學學有方向,趕有榜樣。(9)每次月考或期中期末考試之前,以聚會或班會的形式對學生進行了誠實做人,誠信應考,端正學風,嚴肅考紀的教育。(10)多次組織觀看愛國主義影片;(11)邀請本校心理諮詢師王凱老師做了“如何適應高中學習”、“正確處理男女同學之間的關係”的主題講座;並由年級女生輔導員南策林老師組織了兩場有關女生生理和心理的專場報告。(12)20xx年春季,全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統一到湖北課改網網絡平台上實施。高中學生每學期完成一次綜合素質評價。按我省高中課改方案設計,綜合素質評價包括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交流能力、學習能力與學業成就、體育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個性與創新等六個方面的內容,根據這些要求,年級制定出了《浠水實驗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標準》,根據這個標準各班已按學生自評、互評、班主任評語、班級審查、年級審查、學校認定等六個方面的程序進行了一次綜合素質評價,並已真實完整地上傳到湖北課改網學生個人電子成長檔案袋。同時,班主任已指導學生收集和保存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個性特色的重要實證性材料,建立學生個人成長記錄袋,準確地反映學生的成長過程。

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滿足全體學生的終生髮展需求。新的大學聯考又注重考查學生的綜合素養,而綜合素養的提高靠的是全面實施課程計劃。新課程無論怎麼“新”,課程改革無論怎麼“改”,教學質量仍然是我們的生命,大學聯考仍然是我們教育教學的風向標。為了使新課程的實施和三年後的大學聯考能有最大的交集,在過去的一學年中,我們在課程設置、教學管理和課程評價等方面始終不忘“積極參與,穩妥推進,瞄準大學聯考”的原則,紮實有效、大膽創新地開展了新課程實施的系列教學工作。

1.在課程設置方面,在高一上學期,按照湖北省新課程實施方案的要求,我們開設了語、數、外…..體、音、美、研究性學習等14門必修課程。高一下學期雖然進行了側文側理分班,但課程並沒有減少只是在具體課時設置上文理有個側重而已。

2.教學管理方面

(1)集體備課常抓不懈,貫徹好備課組長負責制,全組一盤棋。新課標、新課程、新教材是我們面臨的全新的考驗,加強備課組建設,發揮集體教研和備課,匯聚集體智慧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為此年級制定了制定了《高一年級備課組工作細則》和《浠水實驗高中高一年級教師教學常規管理辦法》,規範和強化了各備課組教師的集體備課。一年來,依照細則各備課組已基本形成了“個人備課—集體備課—主備説課—集中討論—完善個案—公開課—評課”的教學模式。每一備課組年級均設一名年級幹部蹲點,年級組每位組長堅持每週下班隨堂聽課。每週每組確定一主備人(公開課主講人)。各組集體備課、公開課、聽課、評課等活動情況,每週年級均通過幾種途徑(巡查、學生反饋、上交相關此材料等)進行考查並詳細記錄在案。總體看,各備課組都已形成齊心協力、團結合作的工作風氣,集體備課分工明確,認真到位,教研氣氛濃厚。(2)課堂教學狠抓精講精煉。緊扣教學大綱和新課標要求,精選課堂教學內容,講要精,重在練。增加學生的活動和參與程度。要求教師上課提高激情、增加趣味、啟發學生,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打造“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高效課堂模式。(3)落實分層教學、分層練習。本着打好基礎、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原則,作業實行分層練習,目的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各有所獲。周測周練要求選好題目,全收全改,及時發現學生的掌握情況並加以反饋。大型考試後及時做好試卷和成績分析,找出教學中存在的不足。(4)兩個學期中,各備課組圍繞新課程先後開展了組內的研討課、骨幹教師的示範課、青年教師的達標課的講授活動,還舉行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比武。一課多講,一人多講的教研活動在各組競相開展。(5)把培養青年教師作為教學工作的着重點。高一教師隊伍中有許多大學畢業生和新進教師,因此,我們始終高度關注青年教師的成長工作。開學初,對新進教師進行了座談、培訓。同時,結合學校教研室的工作部署,年級組織所有新進教師逐一講授了一堂過關課並進行了考核評定。組織實施了師徒結對,發揮骨幹教師的傳幫帶作用,並對“師”的“指導”和“徒”的“學習”提出了具體要求。(6)20xx年秋季,制定了《高一年級英語數學學科分層教學實施方案》。十月中旬,高一全體學生開始進行了英語和數學兩學科的部分時間的分層學習。首次進行走班教學模式的嘗試,並取得初步效果。(7)研究性學習首先在高一年級語文學科開始嘗試實施。整個過程為:確定以《論語》作為研讀對象——制定《關於《論語》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背誦和研讀《論語》——開題。確定研究論題——學生選題並分組分工實施研究——結題。研究結果展示與評價。目前語文組研究性學習正處在學生各研究小組在導師的指導下撰寫研究性報告階段。許多小組已將總結報告上傳至湖北課改網學生個人電子檔案中等待老師和學校的最終評價。語文組的先行為今後研究性學習在其它學科的全面鋪開實施積累了寶貴經驗。

(8)組織高一全體學生進行了4次黃岡市統一舉行的模塊修習考試,對考試未及格的學生組織進行了兩次補考。

(9)按照《湖北省普通高中課程設置方案(試行)》文件精神,年級制定了《浠水實驗高中學生髮展性評價手冊》併發放給所有任課教師,要求全體教師嚴格遵循在新課程理念下對學生進行發展性評價的原則,依照《浠水實驗高中學分認定辦法(試行)》,結合學生的學習過程表現、平時作業完成情況、平時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和模塊結業考試成績等,按一定比例和程序,對學生的學科學分進行4次嚴肅、科學、公正、公平地認定,並及時公示學分認定結果。補考後仍未獲得學分的學生年級均告之其家長。(10)組織進行了系列學科競賽和其它課外活動。其中有語文組舉行的“迎中秋,慶國慶”詩歌朗誦比賽、數學和物理組組織的國家級比賽的初賽,英語組的英語單詞記憶拼寫比賽和學校組織的藝術節活動。(11).加強校際間合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課程,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有許多東西需要我們去學習和探究。我們不能閉門造車,必須走出去學習。期間,學校先後派老師到南京、武漢、海南、陝西等地外出學習、聽課。把別人的經驗帶回來,並傳達落實到我們的工作中去。

以上是一年來,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所做的一些主要工作。

三.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

(一)評價制度如何操作、落實

新課程評價制度是課改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在目前的教育環境下,想把評價制度落實到位,可謂困難重重,因為我們面臨着操作上的諸多的矛盾。如新課程評價制度與已有的應試教育評價體系的矛盾,參與改革的實踐者(校長和教師)與具有評價權的評價者(教育行政部門、社會、家長等)之間的矛盾等。再加上新課改評價制度強調採取“評價貫穿於教學實踐與研究全過程”的策略,特別注重過程評價,而傳統評價只注重結果,這給新課程的實施帶來了諸多問題。具體説來有以下幾點:

1、新課改的教育評價由側重甄別轉向側重發展,對學生的評價更多的是學習過程中的評價,而學生髮展過程評價中的很多方面都無法通過考試的方式加以考查,更難以用量化的方式進行準確客觀的描述,這就給老師的具體操作帶來了難度,即使有評價結果,效果也未必理想。許多評價仍流露於形式。

2、對學生個體綜合素質的測評,尤其是對學生在非認知因素、思想道德品質、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的測評,缺乏科學有效的技術手段;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缺乏堅實的科學依據,操作性差;評價體系過於龐雜,影響評價的信度和效度。

3、家長強烈追求分數的願望,使教師和學校課改揹負沉重的思想壓力。學校“以分取人”的觀點與新的人才觀錯位,教師以“成績論英雄”的現實與新的教學觀錯位,社會、家長的以“升學率看學校”的現實與新的教育觀錯位。顯然,這些傳統的觀念對課改考試評價制度改革形成了巨大的社會阻力。

(二)課堂教學如何體現課改精神

1、課程的開設與大學聯考模式對應的問題

20xx年我省拉開了新課程改革的序幕,3年後的我省到底採用哪種大學聯考模式仍不明朗。面對新的教材和教學內容與原有教材發生較大的變化,如何把握好深度、廣度;怎樣解決好課時緊張與知識延展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客觀存在的追求升學率使新課改理念的實施、提高與大學聯考成績之間形成的矛盾。這些都是新課改與大學聯考銜接之間存在的問題,目前難以找到有效的結合點。顯然大學聯考制約着新課程改革實施的力度。

2、課堂教學與學生個性發展的銜接問題

由於傳統思想的影響,目前的課堂教學模式雖然較以前有一定的變化,但與新課程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如何在教學中使學生建構新的學習模式,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如何使課本知識與生活實踐有機的結合並應用到生活中去,或用課本知識去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如何在教學中關注每位學生的發展、教會學生學習,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內容;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現代教學手段的作用,改進知識內容的呈現方式,進而提高課堂效率等教學中的一系列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3、國家課程與校本課程的設置問題

我們現在的課堂教學主要是以國家規定的課程為主。而新課程改革要求建立國家、地方和校本三級課程體系,在實施國家課程的同時要開發校本課程。以我們現在的客觀情況,在如何開發校本課程資源,形成完整的課程體系,特別是校本課程開發怎樣才能與發展學生能力、開拓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大學聯考能力相結合等方面,我們一無經驗,二無借鑑。

4、課程教學與教師素質之間的矛盾

教師是新課程改革的主要實施者,教師能否適應新課改的要求,關係到教師將來的工作崗位,更關係到學校的發展。因此學校應積極營造全員參與課程改革的氛圍,全體教師都要燃起參與新課改的熱情,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但目前不但氛圍不濃,老師的參與意識也不強。對新課改,僅高一的教師有一定的認識,但認識也不到位。並且就高一看,存在着學科與學科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由這支隊伍完成高一到高三的教學相當困難。另外,新課程改革着眼於教材、課堂的操作層面,但如何搞,怎樣搞,搞到什麼程度,學校如何評價教師,對這些問題教師困惑,年級也困惑。由此,因教師素質不高,加上教學設施的限制,新教材的教學理念難以得以充分地體驗、體現,對新課改的精神理解不到位,對教材的實質掌握不到位,對教學內容深淺把握不夠、寬廣拓度處理困難等現象,在課堂上屢見不鮮。

5、學習方法、大學聯考備考反映在教學進度方面的矛盾

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進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多數情況下出現了教學內容與教學時間嚴重對立的現象:一方面新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通過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感悟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另一方面課程量大,教學任務重,講多了講難了,趕不上進度,講少了講淺了又達不到要求。總體體現為時間越來越少,教學內容多,教學時間緊,學生學習科目多,任務重,學習蜻蜓點水,沒有時間訓練、落實、鞏固。教師為了趕進度,沒有辦法回到過去的老路上去。

6.缺乏與課改教材與教學相配套的'難度和量都適中的學生訓練資料。目前,市場上資料繁多,但都是訓練量大,難度偏高,每天幾科作業佈置下去,學生整天埋在作業堆裏,苦不堪言。用這些資料要慎之又慎,更何況我們的備課組每學期在選訂練習資料時竟是局外人,要解決!

8.我們的學生從國小到國中都是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方式“教”出來的,許多學生在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課堂上他們不主動,不參與。教師該怎麼調動?

9.資源匱乏

社區資源的匱乏、學校硬件設施的暫時不足、專任教師的不到位,通用技術、社會實踐活動、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開發等只能停留在低水平上,難以大張旗鼓或根本無法實施。許多實驗仍是在黑板上做。

(三)學校管理及資金投入與課改不能匹配

1、以人為本,尊師重生。新課改要求一切管理以“以人為本”,開放管理,走向社會,這與當前學校的封閉式管理相矛盾。

2、學校對課改年級的投入與當前課改中教育教學中的實際需要存在矛盾。社區資源的匱乏、學校部分硬件設施不到位都制約着課改的順利進行。

3、學校發展過程中缺少專家支撐體系的指導,更多的是自己摸索實踐。如何建立一支強有力的課改指導機制,使其對學校和教師進行經驗指導,刻不容緩。

四,後期工作思路

1、在實施新課程教學中,以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積極探索新課程的教學改革,切實推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自主、探索、合作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究知識的意義,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的組織管理方式、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

2、建立並逐步完善學生選課指導制度,促進基於模塊的課堂教學改革。探索適應新課程需要的教學組織形式,逐步建立與新課程理念相適應的普通高中教學管理制度。教學中,組織論證教學模塊的教學順序、前後銜接要點,確立教學重難點,優化教學。

3、建立學生學分管理制度。我們根據課程方案的學分要求形成學年學分分配表。遵循客觀、公正、透明的原則,嚴格學分認定的標準、程序、規範操作過程,嚴禁學分認定中的營私舞弊、弄虛作假作為。近兩年我校學生學分認定通過率較高,其中優秀率(A等)人數較多,從而證明了我校新課程教學效果明顯。

4、加強學校教研組織的建設與重組,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建立健全課程發展的專業諮詢、指導和進修體系。組織並引導教師及時解決新課程實驗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真正使新課程的實施過程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過程。經常聘請專家學者來校講學,請外地優秀教師來校上示範交流課。與此同時,還經常選派教師去外地學習觀摩,吸取先進,增長見識。學科教研組活動中大家研究新標準,分析問題,反饋意見,解決問題,注重青年教師培訓,以提高教師整體教學研究水平的提高。

5.積極利用開發課程資源。充分利用學校圖書室、閲覽室、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和規範化體育操場等場地和設施設備等多樣性課程資源,因地制宜開發新課程資源。

6.進行評分與考試製度的改革

(1)探索高中學生髮展性評價體系,建立學生學業成績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根據《湖北省普通高中實驗年級學生學業成績測試和學分認定指導意見》及《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學校給每個學生建立學籍袋和成長記錄袋,改進考試的方式,減少次數,構建發展性的評價制度和科學有效的教學質量監測體系,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2)建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評價制度,全面、科學、準確地評價教師教學工作,將教師教學工作評價與教師專業發展評價統一起來。通過評價,促進教師提高實施、開發、創生課程的能力,發揮評價對實施新課程的促進作用,努力營造實施新課程的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變過去的一味看成績,而變為現在看綜合發展的評價模式。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我們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遇到了許多困難和困惑。但是我們相信我們敢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我們將進一步更新觀念,堅定信心,增強意識,克服困難,在各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各位專家的悉心指導下,把我校的課改工作做實、做優,為深化素質教育、培養社會主義建設優秀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

20xx.7.20

課程實施報告範文12

我校全力貫徹關於課程實施的各項文件精神,紮實有效地對課程實施進行了認真的討論和部署,不斷地深化課程改革和推進素質教育。現把我校課程實施水平自查報告如下:

我校共有12個教學班,學生544人,教職工24人,學歷達標100% 。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精神,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堅持素質教育方向,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良好品格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的育人意識、服務意識,增強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的精神,以德立教,愛崗敬業,為人師表,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業務素質,狠抓常規管理,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課程設置與管理

1。為確保學校順利且有效地實現課程實施,我校制定了明晰的新課程理念學習制度,以集體與自學相結合為學習方式,每位老師做到學習有反思。對於新的課程理念,學校通過會議、網絡等渠道進行宣傳;在校園文化建設上,能夠緊緊圍繞先進的教學理念,使校園的自然和人文環境盡最大努力地體現教育理念。在新課程實施中,結合學校實際,確立了符合素質教育的辦學思想,有自己學校規劃、工作計劃和總結。

2。在課程開設方面,我校認真落實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的設置與開發。

1)國家課程

我校嚴格按山東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綜合)設置課程。開齊了國家課程科目,從不隨意增減每週的課時數,教師個人課程表與學校總課程表、班級課程表安全一致;嚴格遵守統一的作息時間。綜合實踐和音體美課程都有專職的教師,實在是為學生提供了學習過程中的空間選擇和內容選擇,體現了教學內容的多元性和選擇性。

2)地方課程

針對不同的年級和當地的實際情況,我校按照省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設置的要求,選用的地方課程教材有《國防教育》《國學啟蒙》等都能夠符合山東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設置的要求。雖然在師資上,還不能夠有專職教師,但與從前相比,實在是為學生提供了學習過程中的空間選擇和內容選擇,體現了教學內容的多元性和選擇性。

3)、學校課程

學校成立課程開發委員會,充分利用合理的資源,編撰《傳統節日教育》作為學校校本課程。

3。教師隊伍建設上,充分發揮現有教師的作用,每位老師都兼代多門課程,保證了開齊課程。教學設施配置上正逐步完善,力爭與現在的教學要求平衡。

4。教學研究和教學活動,做到了教研機構健全、制度完善、計劃有針對性,便於操作;定期開展主題明確、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參與了公開課、優質課的評選。

教師上課,備課上能準確把握課程標準,吃透教材,對重難點的分析到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教學目標;合理的設計教學環節,練習安排適當,絕不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教學採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模式,以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基本能力為中心,運用靈活的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並分層次培養,面向全體,因材施教。作業設置和批改有記錄分析,及時矯正。學校同時開展了常規教育和主題教育活動,有班會、校會、升國旗制度,利用重大節日開展各種主題活動,對學生進行愛國、愛家鄉、安全、道德法制等活動,有效地落實素質教育目標。

5。強化體育鍛煉,確保陽光活動。

我們知道體育是為了切實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鼓勵學生到陽光下,到操場上,到大自然中鍛鍊身體,陶冶情操,有效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增強了師生的衞生意識,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形成學生健康的體魄,更好的學習,更好的生活,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本着這一指導思想,我校的做法,:①每個學習日確保有一個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學校針對課表安排課外活動內容,如果當天班內無體育課,課外活動時間班主任將帶領學生們進行體育活動。有效的保證了學生們的體育鍛煉時間。②每天上午第二節課與第三節課的課間為全校性大課間活動,由學校統一組織,統一安排活動內容。

  三、課程評價、考試、作業情況

圍繞課程標準,我校在對學生評價上以激勵性評價為核心,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幾方面進行評價,內容上分成過程評價和期末評價兩種。過程評價主要有單元考查、課堂表現、作業、寫字、學習態度等構成平時成績,記錄以等級+評語進行;單元考查是等級制,並且有試卷分析;期末以書面考查、口語表達構成期末綜合成績,記錄以等級進行。學校不公佈學生考試成績,不排列名次。學生的成績只是作為調整和改進教學的依據,不作為評價或獎勵教師的唯一標準。對於地方課程,學校也制定了相應的評價方法和標準,為每個學生建立了評價檔案,評價結果都以等級形式表達。各學科的評價以激勵性評語為核心,讓學生樹立起了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生課業完全依照省標準執行,學生每天在校時間不超過六小時,雙休日與其他法定節假日重不安排上課。作業部置,一、二、三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每天家庭作業總量不超過1小時,嚴格遵循不同年級的不同要求佈置作業,並且教師的作業佈置必須經過學科組長的審批,方能執行。

  四、教材與教輔資料使用

一切教材和教輔資料符合省教育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學校從未私自給學生訂買任何資料,教師沒有向學生攤派或強迫性地推銷教輔資料的現象。

新課程的改革,需要我們孜孜以求的不斷探究和反思;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提高教學水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進一步改進教學管理,分析課程實施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使課程改革之路越走越穩!

xx國小

課程實施報告範文13

【摘要】

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直接決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長期以來,各地區和學校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在實踐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時也要看到,近年來一些青少年中出現了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現象,勞動的獨特育人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勞動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對此,全黨全社會必須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強勞動教育。[1]綜上,勞動啟航實踐隊對勞動教育的現狀展開了調查。

【關鍵詞】

勞動教育學生

一、前言

勞動教育是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和勞動態度,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養成勞動習慣的教育,是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主要內容之一。

生產勞動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在原始社會中,人人都要勞動才能生存。在階級社會中,出現了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分離與對立,剝削階級把體力勞動者作為剝削和壓迫的對象。在社會主義中國,實現了生產資料公有制,消滅了剝削與壓迫,勞動人民當家作主,勞動是每一公民的光榮義務。各盡所能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每一個公民都應該以自己的辛勤勞動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

勞動教育一是要樹立學生正確的勞動觀點,使他們懂得勞動的偉大意義。瞭解人類的歷史首先是生產發展的歷史,是勞動人民創造的歷史;懂得辛勤的勞動是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根本保證;勞動是公民的神聖義務和權利;懂得輕視體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者,是數千年來剝削階級思想殘餘;懂得把腦力勞動同體力勞動相結合的重要意義。二是要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的情感。養成勞動的習慣,形成以勞動為榮,以懶惰為恥的品質。抵制好逸惡勞、貪圖享受、不勞而獲、奢侈浪費等惡習的影響。我們要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投身勞動實踐中去,在勞動中增長才乾和磨鍊意志;在勞動中鍛鍊身體,強健體魄;在勞動中發展智力、促進思維;在勞動中享受樂趣,感受生活的美。一個熱愛勞動的人,必然是一個不怕苦、不怕累的人,做事勤快,兢兢業業;一個熱愛勞動的人,能在勞動中學會思考,學會解決問題,開發智力、提升能力;一個熱愛勞動的人,不會被風雪、嚴寒所嚇倒,身體得到鍛鍊,體魄自然增強;一個熱愛勞動的人。最後,學習是學生的主要勞動,教育學生從小勤奮學習,將來擔負起艱鉅的建設任務。並教育學生正確對待升學、就業和分配。

二、關於勞動教育現狀調查

(一)調查目的

現在學生的教育都提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勞動教育作為其中之一本應受到重視,可現實卻不是這樣。在現在的社會中大多數的家長更加註重孩子的學習,並且很少讓他們做家務勞動,再加上學校裏勞動教育的缺失,導致了學生對勞動意義的忽視,以至現在很多青少年都輕視勞動甚至厭惡勞動。今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國小勞動教育的意見》,強調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要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為加強學生教育意識,教育部印發《大中國小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文件要求,在大(一)調查目的中國小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此外,大中國小每學年設立勞動周,國小以校內為主,國小高年級可適當安排部分校外勞動;普通中學、職業院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兼顧校內外,可在學年內或寒暑假安排,以集體勞動為主,由學校組織實施。此外,中國小每週課外活動和家庭生活中勞動時間,國小1至2年級不少於2小時,其他年級不少於3小時;職業院校和普通高等學校要明確生活中的勞動事項和時間,納入學生日常管理工作。可以看出國家在越來越重視,並着手發展學生的勞動教育。[4]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我們希望通過此次活動,為勞動教育的改革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進行大力的宣傳,讓更多人知道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調查對象

對象也就是家鄉範圍內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教師和學生等羣體,針對生源地大中國小勞動教育開展情況進行雲調研。調查對象覆蓋了各個年齡階段及不同文化層次的人羣,並且除此之外,還在網上發放了調查問卷,儘可能的擴大了調查範圍,以使獲得的數據更加真實有效。

(三)調查方法

(1)會議調查法:召集隊員在騰訊會議上進行討論,談談本次調查課題的情況以及他們對此課題內容的認識,提出建設性意見。

(2)問卷調查法:通過在網上發放調查問卷,並對問卷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形成結論。

(3)訪談調查法:活動過程中在個自家鄉對教育管理工作者、教師和學生等人羣進行線上和線下訪談,並對訪談內容進行統計分析形成結論。

(4)文獻調查法:結合網絡資源、報刊雜誌等文獻資料進行調研分析。通過知網、中國期刊、萬方數據庫等查閲勞動教育的相關知識。

(5)統計調查與綜合歸納法:對問卷調查、訪談結果進行統計與總結,高度凝練、集成,提煉觀點,圍繞着政府的相關政策的落實情況等總結成調查報告。

(四)問卷調查

此次活動以“關注勞動教育,豐富教育內涵”為主題,併為之精心設計了問卷。全隊共15人,共同選擇出了內涵相對全面、覆蓋面廣的調查問卷。包括16道選擇題以及一道主觀題。調查問卷集合了我們十五個人全體的智慧,題目涉及還是比較全面和廣泛,選題方面比較貼切且符合當下的社會環境實際情況,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強。

(五)訪談調查

本次活動,我們整個團隊分為了三個小組:祕書部,組織部以及宣傳部。大家每個人都需在線下進行走訪,最初始的三天,我們去各自的小區居委會進行調查,詢問一些有關於勞動教育類容的基本知識,並拍照記錄。因為訪談來自於各自小區,所以市民也是非常積極的參與到我們的活動中來,熱心的回答我們的各種問題。通過前期的訪談我們瞭解到了學生和青年人對勞動教育相關知識的瞭解情況,以及其對此提出的一些建議進行了討論。後期我們對我們高中的一些學生,老師以及一些教育工作者進行了訪談,老師們對勞動教育的瞭解確實比大眾要深入的多,我們也及時的進行記錄,這也是我們需要探討的重點。

(六)調查過程

20xx年7月26日,在隊長的組織下於騰訊會議舉行了團隊的'第一次會議,每個隊員都進行了自我介紹,並根據大家的能力將團隊分為宣傳部、組織部和祕書部三個小組,然後又將各組人員分配到三個小隊裏並選出負責人,同時也對本團隊接下來的調查計劃和每個部門應做的準備工作進行了明確,為後面活動的進行奠定了基礎。

20xx年7月29日,勞動啟航實踐隊組長交流會成功展開,會議伊始,各組進行了前期準備工作記錄彙報,祕書部負責人指出祕書部在前期進行了分工合作查閲資料,並對其歸納總結;組織部負責人表明組織部已初步擬定調查問卷;宣傳部負責人則表示宣傳部已完成預熱活動中H5、宣傳視頻、海報的製作。隨後各組組長對訪談內容以及形式展開討論,確定問卷調查方向。最後,隊長強調了團隊紀律,並希望團隊各組能通力合作,順利完成此次任務。

20xx年7月30日,在騰訊會議舉行了暑調第二次全體會議,會議伊始,隊長對實踐活動進行了安排部署,並確定了實踐活動的時間、對象和形式;隨後祕書部負責人強調了在訪談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和訪談問題的針對性;接着宣傳部負責人對宣傳材料的相關要求進行了詳細講解;之後組織部負責人針對紀律、安全、效率等問題做出要求。接下來副隊長進行了總結髮言,並鼓勵成員們在實踐活動中去體會勞動教育的意義。最後,全體成員對相關問題進行了交流討論。

20xx年8月1日,經過前期的充分準備後,根據相關安排,勞動啟航實踐隊的隊員們各自在家鄉開展暑調活動。本次的調查形式以線上和線下訪談的方式綜合進行,隊員們也根據實際情況各自安排時間,確認合適的調查方式開展本次活動,做好相關調查記錄,並在訪談結束後進行整理。夏日炎炎,疫情肆虐,線下訪談活動顯得更加艱鉅,但隊員們仍舊充滿着熱情,在防護工作做好的前提下積極開展調查活動。

20xx年8月2日,自入伏以來,天氣逐漸變熱,隊員們頂着烈日在各自的家鄉開展着社會實踐活動。本次實踐活動分為線上雲訪談和線下調研,而在這兩天的調查中,勞動啟航實踐隊的隊員們發現大多數人並不瞭解勞動教育,大多數學校也並沒有開設過相關的課程。針對這一現象,隊員們在訪談的過程中也對勞動教育進行了科普。

20xx年8月3日,訪談活動進行到第三天,隊員們依舊能克服網絡不暢、天氣惡劣等各種不利因素,採取線上雲採訪和線下面對面採訪的形式在各自的家鄉進行訪談活動,深入瞭解當地人對勞動教育的看法和當地勞動教育的普及情況。通過每日的訪談了解到,許多地區勞動教育的普及率並不高,人們對勞動的態度比較淡然,勞動意識相對薄弱。隊員們也通過此次與廣大羣眾交談的機會,對勞動教育進行解説,普及勞動教育的意義,提高人們對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

20xx年8月4日,副隊長對第一階段的調查活動進行了總結,並提出了活動期間的注意事項,提醒隊員們提前上交材料,以便宣傳部的同學甄選照片,做好宣傳。隨後,祕書部負責人針對採訪對象提出相關要求;接着,宣傳部負責人主要説明了照片拍攝和上傳的相關問題;之後,組織部負責人再次強調了在暑調期間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注意個人安全。會議最後,隊長對後期的工作進行部署,並表示經過前期調查發現大部分受訪者對勞動教育瞭解不多,提醒隊員們在後面的調查工作中可以適當對勞動教育進行知識普及;同時,隊長強調,在後面的工作中仍要重視調查問卷的填寫情況,廣泛發放問卷,讓更多的人幫助填寫。

20xx年8月5日,勞動啟航實踐隊走入校園,對老師以及教育工作者進行訪談。在訪談過程中隊員們發現,相對於學生,老師對勞動教育的相關知識瞭解的更加充分。有部分老師一致強調勞動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日常保潔方面,應該深入到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等。學校也對勞動教育給予了一定的重視,在下學期將開展勞動相關的課程,潛移默化的讓學生們更加重視勞動教育。要使全民普及勞動教育知識是一個艱鉅的過程,但是隻要學校、老師、同學們積極地開展相關的活動,就一定能讓更多的人更加重視勞動教育。

20xx年8月6日,根據前期安排,暑調活動的後半階段要求隊員們走進學校、教育機構進行訪談,深入瞭解教育工作者們對勞動教育的看法以及如何有效推行勞動教育。通過與教師、教育工作者的訪談了解到,近幾年學校對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但勞動課的開展還是相對較少,存在着勞動課讓位於其他課程的情況。不過,大多數教育工作者對推行勞動教育持贊成的態度,認為熱愛勞動的習慣應該從小養成且應終身進行,並支持開展勞動實踐課,在課程中做到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20xx年8月7日,在所有隊員的努力下,為期七天的暑調活動順利結束,儘管是活動最後一天,隊員們也依舊沒有懈怠,做好最後一天的採訪及問卷的發放工作。在本次活動中,隊員們分別對學生、老師、教育工作者進行了採訪,也瞭解到了不同的人對勞動教育的看法,同時,自己也從被採訪者的回答中對勞動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一)調查結果

本次活動面向實踐隊隊員各自的家鄉以及關係網,共發放了200份問卷,共192份進行了回收,按總體有效回收份額為180份。通過數據處理,我們採取了Excel進行圖表分析。

本篇報告的調查結果將其中總體問卷數進行分析,通過大眾對勞動教育知識的認識,從而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建議。

1.調查對象的性別和人員類別

此次問卷調查及訪談對象的性別結構(如圖1所示)相差有點大,主要是女性佔一半以上,這可能與她們經常出門鍛鍊,感受美好環境和逛街的生活習慣有一定的關係,而男性相對較少,佔有效調查的25%。其次,在人員類別上(如圖2所示),調查對象涵蓋了不同工作狀態的羣體,其中在職人員相對較少,佔有效調查人數的一半以上,有19人,然次是退休人員,這羣人為湖周圍的常住居民,有26人,而學生羣體人數相對較多。但是本次調查涉及的人員性質還是挺全面的,保證了調查結果的代表性和可信性。

2.調查人員年齡組成

本次調查的年齡佔比比較集中,18歲以下佔比3.62%,18-24歲佔比為82.81%,24-30歲佔比3.62%,40歲以上佔比6.25%,可見調查年齡主要集中在18-24歲,此年齡正是青年時期,是深入思想,決定價值觀的關鍵時期,此年齡具有一定的調錶性。

3.調查人員所受教育情況

調查發現,我們的調查對象主要集中於大學,高中也佔有一定的比例,大學生是祖國的最新鮮的血液,其態度與思想教育關係到祖國的未來,故此次調查範圍具有較強的研究價值。

4.調查了大眾在生活中參與了那些勞動活動類容

就調查發現參與過實踐活動的佔比81.25%,做義工的佔比43.75%,勤工儉學的佔比35.42%,專業實習佔比等31.25%,沒有參與過實踐活動的佔比有8.33%,由此可發現,大多數人都參與過社會實踐活動,而且是以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社會實踐活動對人的動手與社會交際有着極為強大的功效,説明如今大眾的社會實踐表現良好,但對於那8.33%我們也不能就此放棄,我們對此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儘快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

5.調查我國中國小存在哪些勞動教育問題

具調查發現忽略或輕視勞動教育的佔比82.29%,勞動課經常被佔用佔比84.9%,經費、場地不足。

(二)總結及建議

經過七天的調查活動,發現勞動教育的普及程度並不高,要改變現狀,我認為必須從學校開始改變,才能提升青少年的勞動教育素養,以下是我結合資料提出的四點建議。

1.加強學校管理人員的勞動教育認知

學校管理人員認識到位是學校形成濃厚勞動教育氛圍的前提。學校要加強勞動教育的實施,首先應該強化學校管理人員對勞動教育的本位認識。何為勞動教育的本位認識?即為勞動教育的目標、內容、方式、途徑、評價。首先,學校可以組織管理人員反覆學習上級關於加強勞動教育的文件精神,並要求將文件精神“吃透”、“弄懂”,適時可以組織考試檢測管理人員是否完全“消化”;其次,學校可以組織管理人員開始進行不同項目的勞動實踐,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真正體會勞動教育的意義和價值,便於管理人員把握學校勞動教育的方向;最後,學校管理人員應該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學校實施勞動教育的方案。只有學校管理人員首先認識到位,教師們才能更好地紮實落實好對學生的勞動教育。

2.對教師做好勞動教育培訓

開展專業的勞動教育培訓是提升教師勞動基本素養的根本途徑。目前全國高等院校中很少開設勞動教育專業,尤其是多數小初高教師沒有上過專業的勞動教育課程。為了更好地落實勞動教育,學校可以邀請校內外“勞動實踐導師”、“勞模”、“社會勞動方面的名流”等專業人士來校給老師們進行專業的培訓指導,便於提升全校教師的基本勞動素養。如可開展“勞模進校園”活動,將勞模精神帶到學校,同時可開展校內的勞模評選活動。只有專業的培訓和學習,老師們才能更加專業的教育學生,真正達到勞動育人的良好效果。

3.設置勞動教育相關課程

設置因地適宜的勞動教育課程是促進勞動教育落地生根的核心。當學校和家庭對勞動教育認識到位後,學校應該提早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置相應的勞動教育課程。譬如:國小生在校內每週五最後一節進行一次大掃除課,在家中幫助父母打掃衞生;中學生在校內主動承包校內一塊責任區的衞生保潔與維護工作,在家中可以幫助父母至少洗一次衣、做一頓飯;大學生則可以選擇更為開放的公益活動,如利用休息時間主動參與由團委等部門組織的公益性活動,增強自身的勞動技能。學校應該對不同學段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育課程,並進行定期督促與檢查,保障勞動教育課程落到實處。

4.進行考評或舉行活動增加學生積極性

為了激發學生參與勞動課程的積極性,學校應當將勞動課程進行定期考評,如將勞動課程參與到學生學期末的綜合素質評定中。同時,學校應該積極開張勞動實踐或競賽類活動,如:每學期舉行“疊被子大賽”、“舌頭尖上的美食大賽”、“優秀內務評選活動”、校內“師生勞模”等評選活動,定期組織學生到敬老院給老人們表演節目、洗衣做飯等。通過這些活動,不僅能讓學生學會了很多做飯技巧,在學生把自己的“手藝”帶給別人享受的同時,自己也很有成就感。學生從勞動比賽和實踐中既增長了技能,又獲得了成長。何樂而不為?

四、結語

教育青少年熱愛勞動,培養愛勞動的習慣,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當今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亦是成就青少年幸福美滿人生的有效途徑。新時代下,我們要強調勞動教育的重要性,要引導青少年弘揚勞動精神,要引導青少年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理解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後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

當前教育仍存在着重智輕德、重知識輕能力、重文憑輕素質的問題,這既不利於青少年的素質提高,也是勞動實踐能力培養的障礙。因此,我們需要轉變觀念,樹立“勞動教育從少年抓起”的勞動教育觀念,從小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養成勞動習慣。勞動教育對培青少年具有“樹德”“增智”“強體”“審美”的功能,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代替的。

課程實施報告範文14

勞動創造了人類、創造了世界、創造了我們美好的生活,勞動是每個人最基本的生活能力;

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促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培養學生獨立生活的能立,在勞動中體驗勞動創造美的樂趣,感受勞動創造美的真諦,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知道勞動能創造財富,使學生體會到爸爸、媽媽和老師勞動的辛苦,做到尊敬長輩,熱愛長輩,知道勞動是最光榮的,並讓他們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勞動知識和技能。

我校在本月開展了勞動系列教育活動:

一、學校非常重視,成立了勞動系列教育活動領導機構,在活動中各有分工,各負其責。

二、我們詳細的佈置了宣傳教育的各階段任務;利用國旗下講話及班會課開展讓勤勞成為習慣”、讓感恩與勞動同行”及用勞動創造美好”為主題的專題教育,讓學生了解活動意義,知道活動目的及活動主題。

三、開展班級衞生、校園及周邊環境衞生競賽活動。在活動中各班積極踴躍,發揚了不怕苦、不怕累、不甘落後的集體主義精神,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開展社區、村隊參加公益勞動活動。以班為單位組織學生就近結組,參加社區公益勞動,宣傳孝道傳統、宣傳勞動光榮,讓孝敬之風走出校園吹向社會,讓熱愛勞動成為學生的良好習慣;進行勞動之星、孝道之星”的評選活動,把此次活動表現好的.學生評出來予以表揚,樹立榜樣,並讓學生記錄活動過程並寫總結。

五、為把此項活動推向高潮,讓學生加深對此活動的感悟,我校又組織了開展勞動光榮、孝順可敬”徵文、繪畫比賽活動,並選出優秀國旗下講話稿和優徵文、繪畫作品參加比賽。

在本月的勞動教育活動中,學生逐漸懂得了去珍惜他人與自己的勞動成果,體會到了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提高了學生熱愛勞動的意識,增強了對父母的感恩情懷,懂得勞動最光榮;

勞動創造奇蹟,用孝心點亮人生。

課程實施報告範文15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精神,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堅持素質教育方向,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良好品格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的育人意識、服務意識,增強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的精神,以德立教,愛崗敬業,為人師表,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業務素質,狠抓常規管理,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課程設置與管理

1。為確保學校順利且有效地實現課程實施,我校制定了明晰的新課程理念學習制度,以集體與自學相結合為學習方式,每位老師做到學習有記錄,並通過理論測試、論文撰寫及課堂實踐等形式作為檢查學習效果的主要方式。對於新出爐的課程理念,學校通過會議、網絡等渠道進行宣傳;在校園文化建設上,能夠緊緊圍繞先進的教學理念,施校園的自然和人文環境盡最大努力地體現教育理念。在新課程實施中,結合學校實際,確立了符合素質教育的辦學思想,有自己學校規劃、工作計劃和總結。

2。嚴格按山東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綜合)設置課程。開齊了國家課程科目,從不隨意增減每週的課時數,教師個人課程表與學校總課程表、班級課程表安全一致;嚴格遵守統一的作息時間。一~三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四~五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針對不同年級開設生命教育、信息技術課、國學啟蒙課,三~五年級開設英語課,都能夠符合山東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設置的要求。雖然在師資上,還不能夠有專職教師,但與從前相比,實在是為學生提供了學習過程中的空間選擇和內容選擇,體現了教學內容的多元性和選擇性。

3。教師隊伍建設上,在配備上我們雖然無能為力,但努力發揮現有教師的作用,每位老師都兼代多門課程,保證了開齊課程。教學設施配置上正逐步完善,力爭與現在的教學要求平衡。

4。教學研究和教學活動,做到了教研機構健全、制度完善、計劃右針對性,便於操作;定期開展主題明確、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一部分老師的教研論文發表,參與了公開課、優質課的評選。

教師上課,備課上能準確把握課程標準,吃透教材,對重難點的分析到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教學目標;合理的設計教學環節,練習安排適當,絕不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教學採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模式,以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基本能力為中心,運用靈活的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並分層次培養,面向全體,因材施教。作業設置和批改有記錄分析,及時矯正。學校同時開展了常規教育和主題教育活動,又班會、校會、升國旗制度,利用重大節日開展各種主題活動,對學生進行愛國、愛家鄉、安全、道德法制等活動,有效地落實素質教育目標。

  三、課程評價、考試、作業情況

圍繞課程標準,我校在對學生評價上以激勵性評價為核心,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幾方面進行評價,內容上分成過程評價和期末評價兩種。過程評價主要有單元考查、課堂表現、作業、寫字、學習態度等構成平時成績,記錄以等級進行;期末以書面考查、口語表達構成期末綜合成績,記錄以等級進行。學校部公佈學生考試成績,不排列名次。學生的成績只是作為調整和改進教學的.依據,不做他用。對於地方課程,學校也制定了相應得評價方法和標準,為每個學生建立了評價檔案,評價結果都以等級形式表達。各學科的評價以激勵性評價為核心,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

學生課業完全依照省標準執行,學生每天在校時間不超過六小時,雙休日與其他法定節假日從不安排上課。作業部置,講鞏固也求實踐,嚴格遵循不同年級的不同要求佈置作業

  四、教材與教輔資料使用

一切教材和教輔資料,均由上級主管部門做主,學校從未私自給學生訂買任何資料,教師更無向學生攤派或強迫性地推銷教輔資料。

新課程的改革,需要我們孜孜以求的不斷探究和反思;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提高教學水平;需要我們進一步改進教學管理,分析課程實施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使課程改革之路越走越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baogao/j1d9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