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政範例 >調查報告 >

大學生畢業意向調查報告

大學生畢業意向調查報告

隨着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那麼,報告到底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畢業意向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生畢業意向調查報告

一、調查對象

海口經濟學院即將面臨畢業學生。

所學專業類型:室內設計物流管理、信息管理、行政管理、市場營銷、旅遊管理、工程造價。

二、調查形式

問卷調查50份,收回有效的40份。

三、調查目的

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在當前市場經濟、改革開放、高校不斷擴招、就業制度改革、畢業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已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問題。瞭解當代大學生的就業傾向,有利於瞭解大學生的擇業心態,同時,也可以通過了解大學生的擇業觀的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從而讓社會了解學生真正所需,及早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擇業觀。最真實的掌握當前大學生就業現狀,瞭解未來幾年大學生的就業趨勢;最真實的掌握企業招聘大學生現狀,瞭解企業用人標準,以嘗試在畢業生和企業之間建立一次溝通對話的機會。從而能為大學畢業生、為高校、為企業提供相關有價值的信息,促進學生就業起到積極的作用。

以下是此次調查結果統計:

1、職業規劃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僅有12%的學生在其大一的時候自己進行職業規劃,在大三之前有進行職業規劃的學生僅有27%,由此可以看出有73%的學生在大學四年的前半段時間是沒有進行任何個人的職業規劃的,一半以上的同學並沒有認識到就業形勢的嚴峻,沒有強烈的就業危機感。同時,可以知道大部分的學生是沒有明確的目標的。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沒有很好的職業規劃,對於各位在校大學生來説,是很不利的。

2、大學生自身素質的評價

大學生們清楚地定位了自己應該具備的個性品質,他們認為企業看重的個性應該是“勇於創新”(18%)、踏實(17%)、合作(16%)、樂於參與競爭(10%)等,與信息時代倡導的個性特徵相吻合。

3、關於所學專業與職業需求

大學生,一定得“專業對口”嗎?

那句成語“學以致用”在找工作中似乎沒有得到太多體現。當問到大學生對“專業對口”的看法時,44%的人回答“找工作儘量專業對口,但不必強求”。30%的人認為“專業並不重要,只要工作合適就行”,也就是説有近3/4的人並不強求專業要對口,在工作中發展自己學了4年的專業知識。而認為“應該專業對口,在工作中發展自己的專業知識”的人只有兩成。甚至為了某種原因願意放棄專業的佔5%。經常聽到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説,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工作。有42.1%的學生選擇專業的時候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的,也有31.6%是聽從父母老師的建議選的,但是,卻僅有4.7%的人是非常瞭解自己所學專業的就業方向的,而37.4%的學生也只是有所瞭解。對於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也僅有31.5%的學生是有所關注,有所瞭解的。從這些數據的顯示,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大部分的學生對於自己的專業的方向以及未來可能的就業情況是不太清楚的。與此同時,有28%的同學仍然是希望在畢業後儘量找到與專業相關的工作。不過也有31.6%的同學認為大學培養的是適應社會的能力,不拘泥於是否與自己專業相關。

4、就業途徑與地點

據調查得出,現今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有自強不息的奮鬥精彩,有55%的同學畢業後是選擇依靠自己的能力參加招聘會。但也有17%的同學是希望依靠父母親戚的幫助的。在吸引人才的城市中,傳統的三強依然沒有改變,只是上海已取代北京成為有吸引力的城市,對於理想的工作地點,大部分學生會選擇東部、家鄉以及大學所在地。在大城市與小城市之間,更多的學生還是比較趨向於大城市的。

5、關於如何提高自己的就業競爭力

現在大學生人很多,競爭很激烈,找工作非常困難,大部分學生更看重的自己的優勢是:能很快適應工作以及具有團隊合作精彩,處理人際關係能力強。為了增強自己的就業機會,大部分大學生會考取如英語四六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等專業的相關證書來證明自己的能力:也有部分學生會選擇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己的能力,積累經驗:同時,還有部分同學選擇利用現有資源,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的技能以便為自己以後找工作時服務。

6、面對第一份工作與薪酬

面對自己的第一份工作,55%的學生會選擇堅持做,做多久不定,培養自己的能力,把它當作追求更高理想的平台。但是如果對第一份工作為不滿意的話,67%的學生認為,應該先幹着,再抓緊時機再找別的工作,20%的學生表示會試着接受讓自己喜歡它,但也有13%的同學認為沒商量,重新再找一份工作。大學生對職業的報酬最直接的認識就是工資待遇。在調查數據中大學生對工資待遇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異性,至於剛剛開始工作為的薪酬方面,有23%的學生能夠接受的薪酬是1000-2200,47%的學生選擇的是2200-3000,21%的學生選擇的是3000-4000,僅有9%的學生選擇5000以上。

四、我的個人建議

1、關於職業規劃的建議

在大學期間,儘早進行職業規劃,明確自己的目標與方向,有所準備。

2、關於處理所學專業與職業關係的建議

多瞭解自已所學專業的信息,瞭解其就業方向與專業範圍

3、關於就業途徑與地點的建議

就業途徑可以多樣化,儘量擴展自己的就業途徑,讓自己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4、關於如何提高自己的就業競爭力的建議

考一些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證書以及多參加社會實踐,這會有利於提高我們的就業競爭力

5、關於面對第一份工作與薪酬的建議

在做第一份工作時,我們要能沉得住氣,多學點東西,以後不管是否要在原來的單位工作,至少我們提升了自我。

此外,在我個人看來,當前大學生就業難題的出現,是社會追求片面,盲目發展的必然結果。恢復大學聯考,改革開放之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社會的整體素質大大提升,但一系列的問題也隨之而來。尤其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不少家長不由將考大學與光明的前途、有面子聯繫在一起,再加之大學擴招的推波助瀾,教育界到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雖然恢復大學聯考給了中國大學一個新生,但中國的大學還是不太成熟,區區32年,是比不上西方雄厚的歷史底藴的,向西方大學學習成為了大勢所趨。可偏偏這拿來主義用的不盡如人意,其實在高等教育這一方面,德國是一個值得學習的對象。

德國素來以注重辦教育而著稱,但德國教育所努力的方向並不是要把所有的孩子都送進大學。因為大學作為學術研究和教學綜合的統一體,它與具體的職業訓練之間還是存在一定的距離。據統計,在教育發達的德國,在15—18歲的青少年國民中有60%以上受過高素質的職業訓練,政府為此制定了《職業教育法》、《青少年勞動保護法》和《職業教育促進法》來保障這一制度的發展和運轉。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沒有豐富的資源做後盾的情況下,德國卻能以尖端的科學技術水平和精益求精的產品在國際競爭中取勝。因而高等教育僅僅集中於大學教育是不夠的,教育界應該更加註重職業教育,而社會也該正確認識職業教育,承認其作用與地位,將其與大學教育平等對待。

另外,在大學裏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是必要的。一個父親曾告誡自己的女兒:“你一定要把鋼琴練到十級,將來就是去賣藝也能養活自己。”當然這只是一個玩笑,卻又不單是一個玩笑話。將你的興趣愛好發展為特長,説不定將來這就是你的優勢。甚至可以因為愛好而選取職業方向,這樣就可以快樂的工作,快樂的生活。何樂而不為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z/diaocha/95odr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