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個人範例 >心得體會 >

研學的心得體會

研學的心得體會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研學的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研學的心得體會

研學的心得體會1

“請記住: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

很多時候在琢磨“後進生”這個詞語,細細想來不得不佩服中國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用詞的準確在於含蓄地給了差生一個稱謂。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感到不安和羞愧。且不説加德納提出的七種智能,就每一個學生而言,他是一個生命,是生命就就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理解。我們非得給他們畫上一條線,再打上一個印,末了還起個好聽的名字。

“後進生”對應“先進生”是不言而喻的兩羣人。是什麼讓他們不同,做教師的都心知肚明就是成績,就是分數。儘管我們批評了很多年唯考試和成績論,而且素質教育的口號喊了一年又一年,但考試依然是考試,分數依然是分數。“語文數學考高分就必須能做一名好廚子?”“語文數學不好就肯定妨礙他成為出色的修理工?”錢鍾書的數學不及格,他同班數學好的',有幾個寫出了《圍城》?上帝讓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面貌、個性、特長、給這個世界的色彩都不一樣。但我們每個人恰恰都要和上帝對着幹,把每個就應不一樣的,培養成一樣。我們用標準的大綱、標準的教材、標準的評價、標準考試規範大家,我們不允許不一樣,不鼓勵不一樣。這是我們教育的最大的缺陷。任何一個人,要取得成就,他就務必有特色。

“鶴善舞,牛能耕,老鼠生來就打洞。”我們生活在一個健全的社會,我們需要科學家,也需要負責的送奶工。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給每人一個發展的空間。儘管這是一份夢想,但我依然堅持。

研學的心得體會2

中國很多企業都已漸漸認識到,現代的企業制度必須配合以現代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建設與管理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重視,企業文化建設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企業肯定和開展。於是,各大企業開始着手建設、量身打造自己的企業文化,在許多行業中,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齊頭並進,已經湧現出極富個性和魅力的傑出代表,如華為、聯想等。

內部機理存在嚴重缺陷

雖然企業文化的研究與實踐都越發務實和貼近管理實際,但仍有很多企業在大張旗鼓地展開企業文化建設之後,發現員工對企業所形成的企業文化宣言或綱領並不認同,也無法將企業的核心價值觀落實到企業和全體員工的具體行動中去。

以上問題的存在,反映了一些理論界和實踐界對企業文化的內部機理、內部系統的把握仍存在嚴重的缺陷。

在企業文化建設實踐中,在一些企業文化研究機構和諮詢機構的理論中,在一些關注企業文化的人士的眼中,企業文化往往會與《易經》、《中庸》等所謂的“國粹”中的某些詞句聯繫起來,如“大象無形”、“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博厚悠遠”等,或者與贊助某某活動、參加某某活動聯繫起來,或者與企業的某某品牌的內涵聯繫起來,或者認為企業的.公共關係與企業倫理就是企業文化,不一而足。

作為一種文化氛圍,企業文化不是管理方法,而是形成管理方法的理念;不是行為活動,而是產生行為活動的原因;不是人際關係,而是人際關係反映的處世哲學;不是工作,而是對工作的感情;不是地位,而是對地位的心態;不是服務,而是服務中體現的精神境界。總之,企業文化滲透於企業一切活動之中,而又流溢於一切企業活動之上企業文化不是單純的思想或矯揉造作的文字,不是企業與文化的嫁接,更不是企業家與文化人的聯誼會。如同知識本身並不承載價值一樣,為企業文化而建設企業文化基本上是徒勞的,很多企業想通過某一局部的取巧來建設企業文化,卻從根本上忽略了企業文化無形的存在和作用。

“研、產、學”嚴重脱節

另一方面,雖然企業文化研究“熱”持續升温,但是“研、產、學”嚴重脱節。一些學院派的研究者往往是“讀後感式”的研究,從博士畢業到大學教授,幾乎沒有深入到企業做過調研,只是翻譯一些國外企業文化的研究資料,查閲一些經管類的雜誌,就有了研究成果發表在某某學術雜誌上。這樣的研究成果被企業的實踐者照搬照用,很容易使企業文化建設步入誤區。企業文化雖然已經作為企業管理的一個分支學科開始進入大學的課程設置,但學生們僅僅通過課堂的學習無法把握企業文化(組織文化)的真諦。而很多企業文化的實踐者往往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出身,很難擺脱以前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維,很難實現現代企業文化理論,從而導致企業文化建設政工化、表面化、割裂化等誤區,與企業經營管理實踐相脱節。

這些“問題”和“誤區”嚴重阻礙着我國企業文化研究與實踐的健康發展。希望通過更多的企業與諮詢機構、企業與大學、諮詢機構與大學的深度合作,企業文化的研究、培訓與實踐能夠緊密結合起來,這也是未來我國企業文化研究與實踐工作的大趨勢。

研學的心得體會3

“教師是一份奉獻的職業”,在這一年來,我一直遵循這句話,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地耕耘着、收穫着,國小教師教學工作體會。信息技術是一門特殊的學科,是一個走在時代前沿的科目,雖然它不是學校教學中的“主課”,但它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中卻處於領導的地位。經過一年的努力,我開始明白,我們這一學科有自己獨特之處,要想教好、學好是一件很不容易事。

1、愛崗敬業,執着追求,俗話説:幹一行,愛一行,沒有愛崗敬業的精神你怎樣善待自己的學生?教師是憑良心上課的,尤其是對於一個信息技術教師來説。因此,我把這句話作為自己教學的準則。要想有所作為,首先應該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但僅這樣還不夠,還應努力的鑽研業務。信息技術不像其它學科,它的發展速度太快了,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須要有“一缸水”。

2、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慾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托爾斯泰曾説:“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在新授前,我都通過精心設計的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探求和認知興趣,這樣一節課下來,才會有教為理想的效果。例如講WORD中的插入圖片時,我這樣引導學生:朋友過生日時候,你們喜歡買賀卡送給他,其實運用今天我們所學的知識,你可以製作出漂亮卡片,不但經濟,而且有意義,但是,你們得好好聽,否則是做不出來的'。這樣一來,學生有興趣了,帶着疑問去學,效果會很好的。

3、使教學過程具體、明瞭。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是非常實在的過程,教師不能空談。例如在講軟件、硬件時,我們應拿一些實物,讓學生真正明白其中的含義。要給學生足夠的操作、嘗試時間,讓他們自主的去掌握相關的知識操作技能。再有,作為一名教師要學會歸納。一節課下來,我們應讓學生明白自己到底學了什麼。

4、利用各種教學方式方法,使教學過程形象、生動。除了利用多媒體教學外,在上課時,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我會將每班分為若干組,每組有小組長,進行比賽,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觀,這樣,學生們在“玩”中就自然學到了東西。

研學的心得體會4

坐上大巴車許久,我們終於到達了夢寐以求的目的地——黔陽古城。

充滿古風,幽靜萬分,是黔陽古城的身份證。我們踏着青石板,在這狹窄遊戲上的小路上,走着走着,便到了芙蓉樓,一位大詩人,又有“七絕聖手”之稱的文人,他就是王昌齡。人們見到這棟木建築,回回想起《芙蓉送辛漸》這首詩,我彷彿看到了在芙蓉樓下,王昌齡正在與他的.好友辛漸舉杯同飲,不醉不休,窗外的雨越下越大,愈來愈響......從芙蓉樓離去之後,我們便到了許願樹,導遊阿姨説這棵許願樹,許願靈驗萬分——據説這棵樹下出過一名文狀元,我們拿着老師發的紅絲帶,許了一個願望——學習步步高昇,天天向上。讓這條小而細長的紅絲帶帶上我的夢想,永遠的留在這棵許願樹上,此時此刻,千千萬萬條紅絲帶隨風飄蕩,偷走了同學們心裏的落寞,偷走了千年以來的芙蓉樓的清冷。

不知不覺,火紅太陽出現在我的頭頂——已經到了中午了。銅須門來到一個小餐館吃了午飯,我們便又踏上了學剪紙的道路。

剪紙——一門中國藝術的瑰寶,一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我一學就入了迷,喜愛上這門傳統學科,久久不能自已,它博大精深,樸素而不失華麗,老師就像是一個偉大的魔法師,他讓一張普普通通的卡紙像孫悟空的“七十二變”一般,瞬間出現了千萬種花樣。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着,轉眼間,就到了該返回的時候,大家依依不捨,只好與這個迷人的黔陽古城緩緩道別……

研學的心得體會5

早聞朱家角的名聲,知是千年古鎮,我們研學第二日便慕名前往,一睹其真容。

也曾去過些古鎮:周莊,同裏等,古鎮的格局,無非是青天碧水,古樹圍岸,楊柳垂絛,幾葉漁舟飄蕩,幾聲漁舟唱晚。小橋流水,白牆黑瓦,即是江南水鄉之特色。看得多了,卻覺得千篇一律,無甚新鮮感了。

思慮着,踏入朱家角古鎮。遠望之,確是一排排白牆黑瓦,典雅的房屋,藴含着深厚的歷史文化。綠水縈繞,一條溪流隔開兩岸的商鋪,水文化與古文化在此交匯。一棵棵粗壯的古樹,佝僂着腰背,守護在溪流兩岸,灑下一片綠蔭。舟子駕着木筏緩緩而過,微蕩漣漪。也許是我薄倖,只聞水聲潺潺,未有漁歌互答。碧水,綠樹,古屋,如此看來,倒是有江南水鄉的風味。

於是沿石板路緩緩而行,左顧右盼,恐不得盡覽這水鄉的文化。屋檐不高,踮起腳便能夠着,磚瓦的罅隙中,積澱着千年的底藴。古色的外形瀰漫着古香,古香浸透了古色,若不看檐下內容,着實不失典雅。檐下盡是賣冷飲的,賣小玩意、小飾品的,總覺得與古鎮有些格格不入,古鎮與現代在此初次相會。昨日一陣大雨,今日石板路上水窪仍在。看那溪流,碧綠澄澈,映着兩岸風物,映的是歷史遺物,還是現代商鋪?兩者不可分割似的,在湖中依偎,清風拂來,波光粼粼,倒影短暫的破碎,又迅速的復原。走近了看那些古樹,盤虯卧龍,枝椏纏繞,吃力地延伸出去,像一個老人,歷經滄桑,歲月劃去它身上一層層的老皮,樹幹甚至出現了青色。它們靜默着,與小商鋪對立。

走過時寬時窄的石板街道,我們來到了上海最長、最大、最高的五孔石拱橋——放生橋。此橋相傳為慈門寺性潮和尚募金所建,每逢農曆七年級,當地僧人都要在橋頂舉行隆重的儀式,將活魚投入河中放生,遂名之曰放生橋。放生橋長如帶,形如虹,故有詩讚曰:“長橋駕彩虹,往來便是井。日中交易過,斜陽亂人影。”台階很薄,走起來如履平地。橋下,澱浦河無聲流淌,河中的魚兒,不知可有近來放生的?倚橋邊,任湖風吹去夏日的煩躁,撩起衣角,風與水流,此刻獨與相伴。河上之輕舟,撥開一圈圈圓暈,惹得魚兒四散而逃,“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久久不願離去。走下橋,穿梭於巷中,卻見滿巷盡是芡實糕,阿婆粽,有的打着老字號的.牌匾,門可羅雀;有的放着電視裏的報道,倒也有些人來;有的乾脆連名號都不打,若不叫賣,實難有人光顧。想起別處似乎也有這等“特產”,於是與朋友去問導遊,導遊跟我們説:“現在各地的特產都在外流,其他地方看見這裏的特產也就不奇怪了。”

我再一次審視着這些小店:賣糕的,賣脯的,賣酒釀的,有多少是真正的特產呢?我想,恐怕大部分都是藉着“古鎮”、“老字號”的噱頭,賣着所謂的“特產”,致使真正的特產在林立的商鋪中隱沒。商鋪中不乏有飾品店、奶茶店等有着濃厚現代氣息的,它們藏在古樸的建築之下,漸漸地佔領了古文化,古鎮與現代在此再度相會。麥當勞、星巴克,竟乾脆脱去了這層偽裝的外衣,不再寄身於古屋之下,顯得那麼刺眼,不免令人唏噓。

固然,現代化、商業化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但古鎮濃厚的古文化,豈容侵蝕?如今,古今交匯,當以何立?若皆是此等商鋪,古鎮的特色又在何處?

如今古鎮,當於古典中孕育新生,而新生,也必須浸透在古典之中。

我期待着一個真正的古鎮。

研學的心得體會6

“這一切都歸功於讀書,時間每過去一年,學校教科書這有一滴水在教師的知識海洋裏就邊得越來……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

又一次捧起大師的經典,想起初讀的時候,自己還是一個剛出學校的學生,懷着對大師的崇敬拜讀了它。教了近十年的書,當讀書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明白的是那樣的少。

年少時總覺得教育是一件簡單的事,教師是一份簡單的活,教書的日子久了,越來越發覺做一名好老師不是那麼容易。就簡單的讀書而言,學生是一個裝不滿的水桶,自己永遠是被他們追趕的送水工。要想在課堂上成竹在胸,縱橫馳騁,不斷讀書是一條不錯的捷徑。社會的飛速發展,知識更迭的速度,讓人時刻感到知識的滯後。教科書的背景越發寬廣,學生的生活接觸豐富多彩,社會信息交流的通暢。作為課堂教學的行為主體,教師和學生就應有交流的基礎,從而也能夠從學科知識的'背景中取得相應的知識給予學生富有成效的啟發。

西漢的劉向有句名言:“書猶藥也,善讀之能夠醫愚。”教師雖然不言愚鈍,但讀書,能夠讓你充滿內涵;能夠讓你變得深刻。讀書,使你聰慧;讀書,使人明理;讀書,使你站得高看得遠,使你的見解和視野更加開闊。應對學生捫心自問我準備好了嗎?感到不足,讀書是一種不錯的選取。

研學的心得體會7

綿延的黃土高坡,神祕的窯洞,高亢的民歌,是我腦海中對延安最深的印象。20xx年8月27日南京市愛心傳遞社會服務中心開展的“紅色黨建活動”安排下,有幸赴延安參觀學習。

延安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民族英雄劉志丹、謝子長創立的陝北革命根據地,成為中央紅軍長途征戰的落腳點。

延安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的家園,在短短的三天時間裏,我們參觀了棗園革命舊址、楊家嶺革命舊址、延安革命紀念館等,瞻仰了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經戰鬥了13個春秋的延安革命遺址,讓我進一步瞭解了延安精神形成的歷史背景,學習延安精神的科學涵義,深刻認識到延安精神是黨的先進性重要體現,讓我親身感受了抗日戰爭的艱苦歲月裏,延安人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打敗了日偽軍的嚴密封鎖,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挽救了中華民族。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張聞天、王稼祥等等讓我們難以忘懷;白求恩、張思德等人更讓我們有了學習的榜樣,我讓獲益匪淺。

這些都增強了我對延安精神的感受,提高了對黨的認識水平,更加堅定了共產主義信仰。

在參觀的過程中,雖然沒有導遊生動的講解,但是通過革命舊址實地參觀、觀看那些珍貴的鮮活的歷史照片、圖片,包括對比在網上搜尋的一些資料,讓我對1935年—1948年中國的歷史和我黨的歷史都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進一步瞭解到了這一時期重要歷史事件發生的具體細節與事件背後的原因,比如瓦窯堡會議、洛川會議、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七大”,加深了我對這些歷史事件都是在什麼背景下召開,解決了什麼問題,產生了怎樣的後果的認識。

在參觀之前,可能延安精神在我的腦海裏只是簡單的一些描述,但是實地探訪後,更能體會這背後的意義。

“延安精神”有着非常豐富的內涵,不僅僅包括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四個方面的精髓,還有隨處可見的愛國精神、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無私奉獻精神、忘我工作精神以及白求恩的國際友愛精神等等。延安精神引導和哺育無產階級革命者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使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延安精神把共產黨人和革命者融入到廣大人民羣眾之中,官兵一致,軍民一致,水乳交融,使我們黨獲得了最廣大人民羣眾的擁護和支持,這是我們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最大政治優勢。雖然我們現在物質條件豐富多了。但是我們仍然要學習延安精神,我們要把延安精神落實到實際行動上,落實到生活和工作之中,學習“延安精神”更重要的'在於實踐,在於用“延安精神”指導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延安精神是鮮活的,它凝結為時代進步的動力。作為新時代的一員,更要學習延安精神,要勤於學習,堅持向書本學、向羣眾學、向實踐學,學理論、學經驗、學方法。在工作實際中堅持用心幹事、用情幹事,紮紮實實地做好每一項工作。做到與時俱進,創新思維,以適應時代和科學發展的需要,要築牢防線,在日常工作中,要嚴格遵守紀律,把為人正派擺在第一位。要淡泊名利、甘於奉獻。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誘惑,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遇事多溝通、多協商、多補台,做到工作務實、勤奮和廉潔。

學習延安精神只有起點,沒有終點。雖然在延安學習只有短短的三天,但幾天來的感受使我的黨性得到了鍛鍊,延安精神給了我更大的信心和力量,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實事求是、理論聯繫實際、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延安精神落實貫穿於自己工作的始終,進一步解放思想,立足崗位,努力工作,為中華民族建設做出自己更大的貢獻。

研學的心得體會8

我們來到了嚮往已久的首都北京,在此進行了為期三天的研學活動。走出了生活了一年的學校,見識了很多學校裏沒有的東西。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國家博物館,見證了中國的發展史,以及世界的交流史。看到了很多以前只在圖片上看到過的東西,每見到一件古物,自己的內心都十分激動。當我見到炎帝和黃帝的雕塑時,心裏頓生敬畏之情。隨後我們進入了故宮,不僅看到了幾百年前帝王生活的地方,還看到了許多外國友人。後來我們來到了全國最高的。兩座學府——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北大見到了博雅塔、未名湖,還有北大之父蔡元培的石像。看到了蒙民偉音樂廳以及著名的清華校門,最後在此合照。

若是要説在整個行程中我最喜歡的部分,就是在科技館的'參觀。走進科技館,走進華夏之光的展廳,我們感受了中國古代的科技變遷。當我看見《張衡傳》中描述的地動儀時,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悦。我還和同學一起拼成了七巧板,雀躍極了,就像在學校中攻克了一道數學難題。我們還見到了基因豎琴,細胞結構,血液流動……本以為來到科技館就只能看見一些物理的東西,但是沒有想到的是,與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有關的知識都可以在這裏看到。晚上,清華學姐和北大教授和我們分享了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對我們以後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在這次研學過程中,我不僅增長了見識,還感受到了濃濃的師生情和友情。

最後,非常感謝山老師,李老師,劉向導,張嚮導給了我們這一場安全精彩的旅行,感謝鄭校以及十四中給了我這次寶貴的機會。

研學的心得體會9

這是一次收穫頗豐的旅行,這是一段如詩如畫的回憶。在距離家鄉五百多公里外的貴州,與同學一起享受了出行的快樂,感受到了大美中國不一樣的風土文化,學習了革命先輩們永載史冊的拼搏歷程。

這四天,是要用一生去咀嚼的。

初次踏上貴州的土地,我的內心是不安的。嘈雜的車站,街旁略顯陳舊的建築,令人沒有安全感的方言。我的內心不禁產生了一個疑問,這個地方,真的比昆明發達,真的有值得學習的東西嗎?

但僅僅是參觀的第一站,就改變了我的看法。湧流的數據,錯綜複雜的代碼,小到個人信息,大至國家安全,都成了一條條數字與字母呈現於屏幕之上,而貴陽——中國的.“數谷”,正是彙集與保衞這些數據之地。先前對貴州還一直停留在“多山多雨,充滿民族風情”的印象中,而眼前如此科幻的貴州,真是大大出乎了意料。

於此同時我也意識到,當今時代需要的是真正的高精尖人才。我們應該更加刻苦努力地學習,求真知,做真學問,努力成為一個能夠貢獻於祖國與社會的人。

紅色文化作為研學旅行的重要內容,也給了我頗多的收穫。在婁山關景區裏,在遵義會址前,面對着刻有《憶秦娥·婁山關》和《七律·長征》的巨型石碑,聽到自己和同學們高聲朗誦這兩首詩詞時,我的內心都是心潮澎湃的。紅軍將士在長征道路上展現出的驚人毅力與魄力,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後人,而我也成為了其中的一員。

回頭想想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碰到的挫折與困難,又會有什麼是無法克服與戰勝的呢?在那金戈鐵馬、戰火漫天、四有敵困的艱難歲月,紅軍將士卻能做到出奇制勝,書寫了人類戰爭史和人文史上的奇蹟。那種驚人的頑強,我恐怕得要用一生去學習。

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恐怕是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了。刺眼的標語,被保留在了四周的圍牆上。幽暗的牢房,四處橫生的苔蘚,鏽跡斑駁的鐵銬,刺痛着人的神經。貴州今日氣温驟降,寒氣逼人,但一股熱流卻在胸腔中流淌,那是恐懼,是憤怒,是敬仰。

很巧的是,當我站在昏暗狹窄的走廊上,參觀完了那幽閉的牢房時,一種難以描述的苦澀在心頭湧起,但回首望去,一面團旗恰好被放在了最亮堂的前堂,那一剎那,淚水險些從我的眼中奔湧而出。也許所有的鮮花,都不如這一面小小的紅旗美麗。

“如果置身於昏暗狹小的樓房中,戒備森嚴的高牆裏,慘叫聲都無法傳出的溶洞中,我們又會做出怎樣的選擇?我想,一定會同無數先輩們是一樣的。因為自強的內心絕不會讓我們向這樣的羞辱與磨難低頭,追求真理的決心絕不允許我們在謬誤和黑暗前叩首。正因一代又一代堅忍不拔的中華兒女的不懈奮鬥,有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氣節,中華,不會亡。”我在班級的新聞稿中這樣寫道。

歷史需要被銘記,未來也需要被開創。短短七十多個小時內,有多少歡笑,有多少收穫,有多少不捨。繁重的學習壓力又將來臨,而我也會將本次活動中的見聞與感悟,化為自己前行動力,力爭上流,勇創佳績。別了,這終生難忘的一場美夢。

研學的心得體會10

前幾天,我們學校組織了一次研學旅行的活動。這是我們第一次離開家去外面熬煉的機會,我踏着輕鬆的步伐,聞着春天的花香,感受着春天的氣息,坐上了大巴車。在車上,我們有的唱歌,有的吃零食,一路上説説笑笑。不一會兒就來到了長沙市雷鋒紀念館。

教官帶着我們下了車,走進雷鋒紀念館,一進門,一個巨大的雷鋒雕塑映入我們的'眼前,我們來到了雷鋒生平事蹟陳設館,我們跟着教官走進了文廊,裏面有雷鋒的日記,雖然有許多字我看不懂,但我清楚得記着雷鋒日記裏有這樣一句話:“做一顆永不生鏽的釘子。”是呀!雷鋒就是一顆這樣的釘子。我們隨着講解員上了二樓,看到了很多驚心動魄的畫面,我覺得自己似乎穿越到了鬥爭時期,看到了以前那落後的中國,看到了人民子弟兵想振興中國的決心。我不禁想,國家的興盛發達是革命前輩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我們肯定要好好珍惜現在的華蜜生活。

離開了雷鋒紀念館,一個小時後,就來到了我們的最終目的地千龍湖。我們稍作休息,吃完午飯,教官就帶着我們來到了體育館,開展“團隊浮橋”的活動。我們分成兩隊,面對面扛着木板,就像一座真的浮橋,不過橋墩就是我們的肩膀。教官讓另外一些同學從浮板上爬過去,教官同時還選了幾名同學作為地保隊員和安保隊員,以為拉拉隊。儘管有很多人愛護,但我還是有些忐忑擔心,教官就激勵我去試一試。儘管我有些膽怯,卻也想挑戰一下自己,輪到我過橋時,我英勇跨上了第一步,同學們大喊加油,我不再那麼膽怯了,英勇的爬了過去,加油聲更加大了,自信充溢了我的胸膛,我最終順當過了浮橋,我為戰勝自己而驕傲。晚上,老師分發宿舍,我一進宿舍,簡潔洗漱之後就睡了,睡的很熟,睡得很好,連自己帶的零食都遺忘吃呢!其次天下午,我們乘着大巴車回到了學校,參與了感恩活動,那專家的一番話把我們感動的流淚了,從這次研學旅行活動中,我知道了要好好孝敬父母,敬重老師,團結友愛,學會感恩。

研學的心得體會11

作為年輕的教育事業的接班人,轉眼間今年已是我踏上光榮的教育崗位的第四個年頭,這四年如一日,充實並快樂着,也讓我從一個剛走出校門的懵懂大學生,成長為初涉職場的青年。深深的感受到永小的同事之間和睦、友善。

中華五千年自古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少年強則國強,下一代是國家的未來,教育乃興國興邦之本。“我們國家要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從何着手呢?我想,要從科學和教育着手”,同時我們也可以從其他大國崛起中發現教育起着很大的關係。教師不光是一份職業,還擔負着民族未來的事業。不僅感受到教師職業的.榮耀,更體會到身上肩負起的一份責任,是一份良心工作。

當老師太不容易。學歷水平不等於崗位水平,能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教師則是在崗位上修煉的結果。因此,做一個老師要謙虛謹慎,如果自己知足意滿,就等於一杯水已經滿了沒辦法再倒了。需要不斷更新,學科知識和教育理念。每一節課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生命的質量。每一個學生的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上課就是用生命在歌唱。就是用你的生命來影響他們、感染他們,讓他們熱愛父母、熱愛老師、熱愛學校,熱愛祖國,讓他們懂得做人的道理。師愛超過親子之愛,親子之愛是有血緣關係的,而師愛是大愛,仁愛,要熱愛每一個學生。寫在紙上,説在嘴上,不叫懂道理,身體力行才是真正地懂道理。

教育是接力棒,一棒一棒地接下來,現在我們年輕一代即將歷練成為骨幹教師,我們要準備好傳承人類文明、民族復興的使命即將落在我們身上,教師不僅要業務專,還要對社會上的誘惑具有抵抗力,守護教育者的尊嚴。

研學的心得體會12

六一國際兒童過後,我們學校和站前國小開啟了“白山鬆水,大美吉林’’北國科技研學行。

這次活動有三天,我將三天兩夜離開家和老師同學們在一起生活。早上是媽媽送我去的學校,和媽媽告別後我們整裝帶隊便出發了,首先來到了四平市中國小示範性教育基地,老師安排了寢室後,我們舉行了隆重的開營儀式,之後有基地的叔叔叫我們疊了豆塊被子,還講解了如何防禦火災等等,吃過基地叔叔們準備的豐盛午餐之後下午我們去了塔子山戰鬥遺址,在一路歡歌笑語聲中我們佔領了最高地,通過這次的實踐學習瞭解到了軍人叔叔是怎樣保衞塔子山的,讓我們大為感動。晚上給基地的叔叔們獻上了一場精彩的晚會,這一天過的真是充實,同學們也都累了,回到寢室洗漱之後就一覺睡到天亮了。

第二天早上吃過早餐整理完畢之後我們坐了一個多小時的客車,來到了吉林省科技文化中心。這是個神奇的世界,裏面有各種各樣的好玩事物。讓我們目不暇接,看什麼都是那麼新奇。離開了科技館,當天下午向淨月潭人造衞星觀測站出發了。那裏的老師給我們講了關於星空、星座的知識,讓我們感受到了宇宙的'神祕與碩大。又是一個充實而愉快的一天。第三天,我們參觀了“長春中醫藥大學”,在那裏我知道了偉大的臨牀醫生張仲景,認識了地龍、水蛭、瓦楞子、珍珠、珍珠母、杜礪、海螵蛸、石決明、全蠍、斷腸草等等。醫藥大學裏有許多藥,光是動物類的就有一百多種,可想而知,全館一共有多少藥材。

愉快的研學之旅結束了,謝謝我們學校的高校長和站前國小的張校長。感謝你們帶我們走出校園,走進科技館,塔子山,醫藥大學等地方學習,讓兩校的學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謝謝為此次研學付出辛苦的老師,感謝你們照顧的叮嚀。這次研學活動讓我終身難忘,祝願我們的祖國各項科技越來越發達,我要努力學習將來也能加入到振興祖國的隊伍中。

研學的心得體會13

今天我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早早的起牀,洗漱完畢後吃完早飯,穿好校服,繫好紅領巾,高高興興的來到學校等待去曲阜研學。上午我們坐近6個小時的大巴車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到達曲阜後,我們先用中餐,然後赴研學基地。

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廟堂,是儒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古典建築羣,以建築時間久遠,保存最為完整著稱,被譽為天下第一廟。

孔府,是孔子後代居住的地方,樓堂宏偉壯觀,真是一座富麗堂皇的典型貴族莊園,感受到了孔府的地位顯赫,威嚴與榮耀。

孔林,是安葬孔子及後代子孫的地方,肅立孔子墓前,緬懷先輩,體會孔子與弟子間深厚的師生情誼,品味中國“落葉歸根”的人文情節。

晚上我們看了一段視頻,裏面的故事情節讓我們在座的師生淚流滿面,就連男同學也哭了,我的'同學王昱涵哭的稀里嘩啦,但是很快又恢復了平靜。晚上用完餐後,我們回宿舍休息,這是一間可以住8個人的房間,很漂亮。這是我第一次在外邊住宿,一開始有點想爸爸、媽媽,但是一想,這是聖人居住過的地方,我也要立志做一位學識淵博的後來人,心情又無比激動起來,不知道什麼時候睡着了。

研學的心得體會14

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

一、教師,珍惜兒童對你的信任。

孩子們對老師非常信任。 “教師面對的是兒童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進另一個頭腦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裏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事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為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啟發和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

二、教學相長,取長補短

“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兒童練習本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麼這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級裏學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想一想,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其實真是這樣的,“練習本”就是學生習慣養成的一面鏡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師的教學效果。對於教師而言,學生習慣的養成是今後有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這一點,要時刻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得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對同事們的經驗加以研究和觀察,並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俗話説::“活到老,學到老'雖然我是一位語文教師,但對數學教學也從不放棄,我堅信只要自己肯努力,學生就會給我回報,我做了,我也得到了。

以好帶差,以小組牽動班級整體,發揮小老師的'作用,以習慣培養為重點,以學科知識為基礎,以拓展思維、能力為目標,不斷提高學生的能力是我教學工作的宗旨,也許正是自己在平日的工作中做細點點滴滴,所以期末考試,學生的書面書寫乾淨整潔,能夠仔細的答題; 低年級的小科課較少,大量的時間都是我們自己支配的,加強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搞好輔導也成了我們平日的重頭戲,及時調整教學狀況查漏補缺,讓學生不僅在課堂教學中有收穫,在輔導中也能拓展思維。

大量的輔導,必然規律帶來批改量的增多,尤其是低年級,不批改是根本不行的,低年級必須面批面改,自己也能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在漂亮的字上畫個圓圈,在乾淨的本子上畫朵小花或者小五星。班級38名同學,每位同學的本上都留下我認真批改、圈圈點點的痕跡。也正是因為種種原因,學生很願意把自己的作業本整理乾乾淨淨讓我欣賞,讓我評價。在批改輔導中,我特別注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本着上課多叫幾次,批改多圈幾次的原則,把更多的機會送給他們,只要他們肯努力,我願意這樣去做,不厭其煩。

還記得和學生多種多樣的識字方法,清楚流利地表達,還記得學生清脆悦耳、富有情感韻味的朗讀,讀課文各種不同的表演,識字也很有趣,可以加動作或者表演,如:“躲藏”我躲起來。在教學中我注意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朗讀能力、書寫習慣正在學生身上紮根,這又一次讓我深深體會到在教學中,教師注重什麼,學生就會展現什麼,同時也就收穫什麼。班級的各項成績好。

研學的心得體會15

今天學校組織了去中國地質大學參觀的活動,對於此次活動有許多收穫。不僅是知識上的收穫,更是精神上的收穫。

首先我們參觀了學校的攀巖館,中國地質大學以攀巖為主。他們的“七加二”計劃是十分著名的,所謂“七加二”即攀登七大洲的各自高峯以及北極點和南極點。在這段過程中的艱難是難以想象的,然而中國地質大學的攀登熱愛者不畏艱險,勇往直前地完成了這個目標。後來,當年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峯的四人之一,也是唯一的女性攀登者——陳晨也給我們分享了一些攀登故事。

她先給我們簡單講解了一下攀登的工具與基本方式,也給我們分享了她攀登至7990米時與氧氣瓶的小故事,即使她現在平靜地講出這個小故事,但是當時那種背部冒冷汗,猛然地在夜中驚醒救助與同伴,那種生死一線的感覺真的很難以想象。此外,她還表示她並不是女英雄的代表,而是整個攀登團隊的代表。她説在她攀登上峯頂時,那是因為背後有堅強的後盾在支持着她。最後她還教育我們的人生也是在攀登,是的啊,在這人生途中,就像在攀登,我們的背後總有人在支持着我們,我們有時會幸運的被機會選中,但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去走出路來。

後來我們參觀了逸夫博物館。很喜歡館長的解説,既讓我們領悟了知識,又十分的有趣。將地理與歷史事件,文化習俗結合在了一起,通俗易懂又富有趣味。講解主要是地球的誕生與發展。當我們進入博物館,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一個一百平方米的幕牆,看起來平淡無奇,只是一堵白牆罷了,但是館長的`詳細介紹讓我們知道了幕牆描繪的是中生代“龍”的足跡,旁邊的文字也對“龍”進行了解説,讓我們進一步瞭解了幕牆,感受到了其壯觀。於是我們開始了正式的參觀。首先就是介紹了我們的地球,然後講到地球的發展史,首先便是困擾科學家們許久的未解之謎——生命大爆發,並主要介紹了我國的澄江生物羣。後來隨時間推移又分別介紹了植物登陸,脊椎動物登陸以及恐龍時代。最後還介紹了博物館的一個保存較完整的海百合化石。

對於這次的參觀真的受益匪淺,很感謝地大的知識提供與精神傳播。

標籤: 心得體會 研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gr/xinde/9ong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