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教師 >

我們不跟你玩的幼兒教師觀察記錄

我們不跟你玩的幼兒教師觀察記錄

兒子淘淘4歲半了,在幼兒園上的是混齡班。一次放學後兒子和幾個好朋友在玩滑梯,同班一個3歲多的小弟弟過來禮貌地問:“我可以跟你們一起玩嗎?”一個小朋友大聲説:“不行!”還推了下小弟弟。小弟弟失望地轉身去找他爸爸,我兒子剛從滑梯上下來,他跑到小弟弟跟前,用手推到人家臉上:“不行!我們不跟你玩!”

我們不跟你玩的幼兒教師觀察記錄

我們整天教育孩子要懂禮貌、友好,可他今天的表現實在讓我頭疼。請問他們為什麼不跟小弟弟玩,還這樣對待人家?我該怎樣教育孩子呢?

一位苦惱的家長

案例中淘淘和好朋友都不願意和小弟弟玩兒,並且伴隨不禮貌的語言和舉動,以至於淘淘爸爸不免有些擔心。

淘淘在幼兒園上的是混齡班,混齡班為孩子們提供了與不同年齡段孩子交往的機會。相關研究表明,異齡兒童在一起玩有很多優點:孩子會感受到不同年齡孩子之間的差別,進而產生更大的激勵作用;大孩子可以成為小孩子的小老師,小孩子也願意跟隨和模仿大孩子;比起成年人,他們彼此更容易理解,在相處中獲得的樂趣和長進是成人無法替代的;當大孩子看到比自己小的孩子是怎樣一步步理解知識、掌握技能的時候,他們就能更好地理解別人、理解自己的成長軌跡,進而學會更好地處理與小夥伴之間的關係。

但是由於6歲前孩子思維的自我中心化和交往經驗的侷限,如果不做適當引導,異齡兒童在一起也會出現大孩子排斥小孩子等不良現象。

一般而言,幼兒階段的同伴關係有兩種:一種是互惠式的,這是一種朋友或玩伴之間互相接受和相互認同的關係;另一種則是單方面的(A選擇B做好朋友,但是B不願意和A做好朋友)。幼兒對於和誰一起玩有自己的選擇,並且表現出一定的獨特性。案例中兒子的表現,可能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熟悉程度與身份認同

人與人之間的熟悉程度決定了遊戲小團體的牢固和朋友身份認同的程度,當年齡相仿、共處時間稍長的小夥伴在一起時,他們之間發展水平相近、志趣相投,容易建立起彼此認同的親密關係,而小弟弟的請求加入打擾了他們,所以他們要通過拒絕來保護自己團體的穩定性。案例中的兩個大孩子就是這麼做的。

  同伴圈子與選擇模仿

很多孩子都渴望能夠有小夥伴,有一個自己的小圈子——被同伴接納、有自己的社交圈是孩子獲得情感滿足的重要來源。但是,這種小團體內部無形中會分化出不那麼平等的層級關係。有的孩子逐漸成為小團體的領導,有的孩子則成為次級領導,還有的孩子更多的是滿足於有人接納自己、不會被欺負而已。所以,很多孩子為了小圈子的和諧,會選擇地模仿他人,形成從眾行為。他們會模仿羣體中的強勢者,“他是我們默認的領袖,他做什麼都對,他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而有的是為了展示自己,“看我多厲害,誰也別想惹我”;還有的根本就沒有直接原因,只不過看到朋友做了這件事,所以下意識地附和而已。跟風從眾行為會讓孩子不用付更多的責任,因此他們做的時候會輕鬆一些、膽子更大一些;另一方面,跟風行為往往不一定代表內心真實的想法。案例中兒子淘淘的表現就有這樣的特點。他在小弟弟已經退縮的情況下,還跑過去推小弟弟的臉,而且惡言相向:“我們不跟你玩!”除了模仿第一個孩子、排斥小弟弟以外,還可能下意識地在維護和第一個小朋友的關係。

  資源有限引發私心

由於6歲前的孩子還處於自我中心的發展階段,他們常常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為別人考慮時常常是搖擺、多變的,因而表現出某種程度的自私,但這並不是真正道德意義上的“自私”。

孩子的表現還和遊戲的內容、玩具或器材的特性有關。玩具數量越少,資源的分享就越受到限制。因而先佔到玩具的孩子,或者更強壯、年齡更大的孩子更可能拒絕後到的,或年齡更小、體格更弱的孩子加入遊戲。本例中,孩子玩的是共享的公共玩具——滑梯,對於這個公共資源,每個孩子都想多玩兒一會兒,所以兩個大孩子對小弟弟的請求都一口回絕了,他們很難一下子顧及小弟弟的切身感受。

那麼,家長該如何教育孩子呢?以下建議供參考。

  1.及時對孩子進行共情教育。

對於佔據交際主動方的.大孩子來説,淘淘爸爸可以把孩子叫過來,讓他説説剛才的事情,聽聽孩子的想法,然後幫他回顧、分析整個事件,讓孩子想一想,如果你是小弟弟,被大哥哥們這樣對待,會是什麼感受。讓他明白自己的行為對小弟弟的傷害。

此外,要讓孩子認識到滑梯這樣的玩具是幼兒園的公共玩具,雖然他們先佔有了,但並不屬於他們,小弟弟也有權利玩。可以和小弟弟協商怎樣玩更好。不僅如此,還要讓孩子認識到小弟弟雖然小,卻講禮貌,這一點值得學習。家長可以陪着孩子去找小弟弟,學會用合適的語言講明自己行為的緣由並道歉。孩子不會或羞於表達的地方,家長要幫孩子説説話,讓孩子知道如何與別人禮貌地溝通。

  2.提高孩子的獨立思考與判斷能力。

家長首先要了解,在孩子的同伴圈子中有一種潛在的“規則”,這種“規則”可能無形中讓孩子的行為明顯不同於自己獨處或者和家長在一起時的行事風格。家長應該判斷自己的孩子在同伴小羣體中可能處於什麼樣的位置——他可能需要羣體的認可,或者懼怕自己像小弟弟那樣被羣體中的成員欺負或排斥,或者只是形成了一種對待弱者的不良習慣。如果是這樣,家長可以帶着自己的孩子主動與其他家長及小朋友交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和其他小朋友都是平等的,自己也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權利,同樣地,比自己小的小弟弟也是值得尊重的,不能靠欺負比自己小的孩子來確定自我價值。

平時家長還可以在講故事、看電視時,或者就身邊發生的事情,和孩子一起討論怎樣和不同的小朋友相處,讓孩子逐漸學會獨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逐步提高共情能力和獨立判斷問題的能力,最終形成正確的為人處事的方法。

  3.為孩子提供多種遊戲機會和交往空間。

遊戲內容的單一會造成孩子們為了“搶奪”資源而無暇顧及友誼,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告訴孩子或者幫孩子創造一些他們還沒發現的機會,比如根據滑梯創編遊戲情景——小弟弟可以擔任一個角色,等等。當孩子們的視野放開了,才有可能不固守眼前的“利益”,而是去挖掘更好玩的遊戲方式,和小朋友一起享受遊戲的樂趣。

文章選自:《學前教育》家教版,2017年11期

標籤: 幼兒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jiaoshi/ve5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