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教學設計範文15篇

教學設計範文15篇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設計範文15篇

教學設計範文1

【教學目標】

1、體會作者在寫“吆喝”時的內在情感,瞭解“吆喝”中包含的民風民俗等。

2、學習文章合理安排結構、注意語言的銜接過渡的方法。

3、培養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結構和語言特色。

難點:體驗作者在寫“吆喝”中的內在情感。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

2、討論點撥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範朗讀磁帶、接頭吆喝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一年四季,一天從早到晚,你聽到街上的吆喝聲了嗎?請大家模仿一下。(學生自由發言,表演)這是老師收集的吆喝聲,我們來聽聽,看誰學得最像,最有藴味。(教師播放街頭吆喝聲錄音帶,學生品評)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一篇專門介紹街頭巷尾經常回蕩着的吆喝聲的文章,它就是著名記者、作家、文學翻譯家蕭乾先生的《吆喝》。

街上每天都有“民間藝術家”免費演出。那或悠長或短促或生動或沙啞的吆喝聲,在無心人聽來或許頓生厭煩,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聽來,卻是優美動聽的音樂。這不,在蕭乾的筆下,街頭吆喝就有了動人的意藴。

吆喝聲,是“生活的交響曲”質樸簡單但趣味良多。如果時光倒流,在舊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們常常聽到商販叫賣的各種吆喝聲。如今,這些清脆悠揚的叫賣聲大多已經淹沒在都市的喧囂聲中,但聽一聽蕭乾的.《吆喝》,依舊能引發我們的無盡遐想,那往昔的生活片斷,人生的種種印象彷彿都隨着這吆喝聲而鮮活起來。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2、學生交流初讀課文的感受。

教師總結:本文介紹了舊北京街大街小巷各種吆喝聲。圍繞吆喝聲,介紹了吆喝聲所代表的經營品種、介紹了各種吆喝聲的具體內容、表現方式以及音韻節奏等。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讀,把握文章結構,理解文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3、學生精讀課文,對文章進行圈點勾畫,提出疑難問題。

4、就疑難問題小組成員展開討論,合作探究,共同解決。如有同學不能解答的疑問,以提交紙條的形式向老師提問。

5、教師總結歸納共性問題,並演示,全班共同討論解決。

老師提出問題,學生小組討論,大家共同明確。

⑴ 文章重點是寫北京街頭的吆喝聲,為什麼要從洋人對北京街頭吆喝的文章寫起?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主要介紹了北京街頭的哪些吆喝聲?是按什麼順序介紹的?

⑵ 作者是如何將紛繁複雜的事物介紹得有條不紊的?

⑶ 作者為什麼能對吆喝內容、聲調、韻律進行概括歸類?這些內容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⑷ 你喜歡哪些描寫?為什麼?

四、品讀課文,揣摩語言,體味作者的語言風格

1、教師提示:

本文是用地道的北京口語寫的,特別是描寫吆喝的語句,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試找幾例,仔細品讀,體會其中的意味。

教師可就語音、語調、語速以及動作談自己的認識和看法。也可播放現實作品中有關吆喝的片斷供學生觀摩。

學生自由表演,其餘同學評點。

教師也可選課文中的例子示範,如“混沌喂──開鍋”“硬麪──餑餑”“行好的──老爺──太(唉)太──有那剩飯──剩菜──賞我點兒吃吧!”“蒸而又炸呀,油兒又白塔。面的包兒來,西葫蘆的餡兒啊”語言不乏生動幽默的特點。

學生自選例品評。

【課堂小結,遷移拓展】

同學們,聽馮驥才先生這麼一介紹,還真讓我們咂摸出吆喝聲的一些味道來。吆喝是一種口頭文化,隨着時代的發展,這些聲音將被淹沒在都市的喧囂中,我們應搶救這種具有獨特蒐集的材料加以分析、整理並且提出自己的看法。

調查方法,有問卷調查、訪問座談、查閲文獻、攝影錄像等。

以四人一組為宜,以論文的形式上報自己的調查結果。

【佈置作業】

1、把文章改寫成一個相聲腳本,然後在班內表演。

2、課後蒐集整理街頭吆喝聲,體味“吆喝”的韻味。

【板書設計】

吆喝(1~3)引出話題

(5~9)從早到晚

(10)一年四季

(11~14)對吆喝聲進行評價、品析

教學設計範文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2年級下冊《平移和旋轉》

教學目標:

1、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例,感知平移與旋轉的現象,並會直觀地區別這兩種常見的現象。

2、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培養空間觀念。

重、難點:

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教學手段:

課件、練習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活已有經驗

我們來做個“猜詞遊戲”,願意嗎?願意的話就請聽好遊戲的規則:首先請一位同學根據老師出示的詞語,作出相應的動作,看看哪個同學能根據他的動作猜出詞語,讓我們比一比看哪個同學最棒。

師:分別出示“開汽車”、拉拉鎖、 “風車”、“氣管子”詞語。

生分別猜出這些詞語。

師:同學們可真棒啊,這些詞語都沒有把你們難倒。

二、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物體運動時的錄像。

1.分類、感知

(1)出示直升飛機的螺旋槳、纜車。誰來説一説,他和剛才這位同學做的哪個動作的運動方式是一樣的?

(2)依次出示6個運動的畫面(火車、門、風扇的葉片、升旗、鐘錶面指針的運動)它們的運動都相同嗎?(不同)你能根據它們不同的運動方式,給它們分分類嗎?想一下為什麼這樣分?

(3)引導學生自己説出平移和旋轉的定義。

(4)小結:像火車、電梯、纜車這樣沿着一條直線運動的方式叫平移,物體可以上下平移、左右平移、前後平移。(板書)

像風扇的葉片、直升飛機的螺旋槳、鐘面上的指針它們這樣繞着一個點或者一條軸做圓周運動的叫旋轉。(板書)分別説説圖上的物體繞什麼旋轉。用你手中的物品做一個平移。

生活中你在哪兒見到過平移或旋轉現象呢?教室裏有嗎?遊樂場裏呢?你的玩具呢?

小結: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還是很多的。

2.用手勢表示平移或旋轉現象。

⑴老師這兒還有一些物體運動時拍下來的照片,請你先跟着模仿做照片上的動作,一邊做,一邊想一想這個運動現象是平移還是旋轉。(依次出示9個平移或旋轉運動的照片)

⑵現在老師把剛才的照片再重放一遍,你認為是平移現象的,就做這個動作(師演示:舉掌);你認為是旋轉現象的,就做這個動作(師演示:握拳)

⑶(放課件)生做動作。

3.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什麼樣的運動現象是平移,什麼樣的運動現象是旋轉。下面我們要重點來研究平移現象。

4.請你判斷一下河裏的小魚,把能平移到紅色魚的`位置的塗上顏色。生判斷,並説出原因及平移的過程。(播放課件)

三、研究平移

1.感知平移的特徵

⑴你們看這裏有一條金魚,它就在做平移運動,(課件)我們用虛線圖形表示原來的圖形,用實線圖形表示平移後的圖形。你看這條金魚往哪個方向平移的?(向左)這個很容易看出來,那麼它向左平移了幾格呢?(生髮表不同的意見)

你們通過自己的觀察,有的説它向左平移了4格,有的説它向左平移了7格,那麼這條金魚到底向左平移了幾格呢?為了研究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這條金魚各個部分的平移情況把。(出示一些點)

⑵我們先來數一數金魚的嘴巴向左平移了了幾格?(師示範)哦,金魚的嘴巴向左平移了7格。

誰願意帶着大家一起來數一數金魚的鰭向左平移了幾格呢?(請一生上屏幕數:鰭也是經過了7格)

金魚的尾巴又向左平移了幾格呢?請你數一數吧,你發現了什麼?

⑶小結:哦!金魚的每個點、每個部分經過的距離是一樣的,它們都向左平移了7格。這樣,我們就可以説這條金魚向左平移了7格。

⑷是不是這樣呢?來,請大家閉上眼睛,我們來想像一下,我們把金魚想象成在遊動,你腦子裏的金魚在遊動了嗎?下面我們來跟着金魚的遊動想象它的平移。現在金魚的嘴巴向左平移1格,金魚的各個部分怎麼樣?(跟着向左平移了1格)金魚的.嘴巴又向左平移了1格,整個這條金魚呢?(也跟着向左平移了1格)好,就這樣往左平移,現在金魚的嘴巴向左平移了7格,金魚怎麼樣?(也跟着向左平移了7格)

剛才判斷這條金魚向左平移4格(或其它)的同學想通了嗎?

2、蠟燭平移圖

這裏有一隻蠟燭,你會看它向哪邊平移了幾格嗎?

交流。你是怎麼數的?(多問幾位學生)

大家看了蠟燭向右平移了4格。

是不是很有意思?

3、畫平移後的圖形

剛才我們已經學會怎麼看一個物體平移的方向和距離了,如果請你畫出一個物體平移後的圖形,你可以嗎?

⑴(實物投影儀)這裏有一個三角形,題目中要我們把這個三角形怎麼樣?(請你畫出向右平移6格後的圖形。)這個三角形大致移到什麼地方,指一指,具體位置究竟怎樣確定呢?請你先試着畫一畫吧。

跟你的同桌説一説你是怎麼畫的,要説清楚你先畫了什麼,再畫了什麼,最後畫了什麼?

⑵展示交流。(實物投影儀)説一説是怎麼畫的?

四、評價

1、你覺得自己這節課表現的怎麼樣?(自評)

2、你覺得這節課誰表現的好(互評)

五、全課小結

1、我們今天學習了什麼?

2、我們做了哪些事情?你對什麼事印象最深?

教學設計範文3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教學活動不應僅限於課堂,而應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中,英語課外作業就是對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新課程標準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方式已發生了深刻的變革,課外作業作為教學流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再沿襲傳統的“一背”、“二抄”、“三練習”;拘於書本、讀寫、限於室內的作業形式,顯然是有悖於新課程的。下面就結合本節課,談談我對作業設計的看法。

一.講究作業的目的性

設計課外作業,既要做到為內化知識,發展能力服務,又要為活躍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服務。因此,我在設計本節課作業時,就將課程目標與作業設計有效的結合起來了。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是:學會用現在進行時介紹照片。主題十分貼近學生的生活,於是我設計了這樣的作業要求:找找一年級你剛入學時的活動照片,和同學麼談論照片上的你們正在做的事情,共同回憶自己的成長經歷。學生們都十分期待看到自己小時候的樣子,更想聽聽同學們對自己的評價,因此大家對下節課上將要進行的彙報已經是拭目以待了。

二.講究作業的差異性

人的五個手指長短不齊,更何況是學習呢。教師必須承認學生間的差異。教師在佈置作業時,同樣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量體裁衣,為學生提供形式多樣的“自助餐”式的作業,並引導學生自主選擇。本節課我設計了三種類型的作業:A:模仿課文,描述課文中的圖片;B:根據自己的照片,運用本課句型描述正在發生的事情;C:根據自己的照片,創編對話或短文,描述自己的童年生活。學生自主選擇來完成這一作業。令我驚奇是,學生對自己的能力都有着正確的評價,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作業,甚至有幾個我認為比較頑皮的“學困生”也選擇了B項,且高效地完成了。

三.講究作業的交際性

英語是一門交際性語言,脱離了生活語言就沒有了意義。不但在課堂上我們要設計情景性的交際活動來引導學生使用語言,更重要的是要將語言還原於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語言進行交際。在本節課第一模塊的作業設計中,我就考慮到了語言的交際性,設計了這樣的作業任務:新來的外教老師很想了解中國學生的日常生活,你們是否可以講六年的學習生活中的某一件趣事,寫成email的形式,還可以附上照片,發給DAVID老師呢?讓他更多的瞭解中國的孩子們,把我們的快樂也帶給加拿大的孩子們,好嗎?大家聽了我的命題後,沒有了像以往佈置完作文時的惆悵,而是很開心的答應了。我將DAVID的郵箱地址寫在黑板上,還説下週四前發到就行,孩子們甚至開心的跳了起來説:“太好了!”大家彷彿真的要完成一次跨文化的交流了似地,各個信誓旦旦。

一次教學活動,引發了我對作業設計的思考。看到孩子們對新的作業形式的期待,我的思緒將不再停息。花點時間,動點心思,讓學生在寫作業時也能綻放笑臉,全情投入,這就是我思考的目標。

教學設計範文4

一、教學目標

1、會用感官和簡單的實驗器材研究液體的性質;

2、能運用多種方式將觀察到的現象表述出來;

3、願意與同學合作與交流,體驗合作與分享的快樂。

二、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燒杯、試管、油、水、蜂蜜、牛奶等

分組實驗材料:試管、燒杯、滴管、蠟光紙、上述四種液體各一杯、實驗記錄等

學生準備:事先分組,明確分工

三、教學過程

(一)認識液體

1、指導學生認識物體的方法

認識一種物體,我們可以運用哪些方法?(看、聞、摸、嘗等等)

2、出示四種液體:水、油、蜂蜜、牛奶

師問:這是四種液體,你們知道它們分別是什麼嗎?(動作誇張,語氣神祕)

3、學生分小組進行觀察認識,鼓勵學生運用多種觀察的方法去認識。如:看、聞、嘗等方法。

4、觀察完畢後,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觀察所得,並説説自己這樣判斷的理由。

(二)初步猜想

1、我們認識了這四種液體,現在老師給你們一個試管。你們最想怎樣做實驗?

鼓勵學生大膽説出自己的實驗設想,並且引導學生把這四種液體倒在試管裏。

2、猜想:假如我們把這四種液體倒在一起,會發生怎樣的現象呢?

學生交流各自的猜想,並説説這樣猜想的'理由

(三)驗證猜想

1、我們的猜想到底對不對呢?我們怎樣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呢?

2、指導學生填寫實驗記錄,並根據實驗記錄去完成實驗。

3、學生交流實驗的結果,把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描述出來。

教學設計範文5

 教學目標:

1、學習第四五兩段,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在剝削制度下,窮人孩子的悲慘命運,體會當時波蘭社會的黑暗。

 教學重點和難點:學會讀懂句子含着的意思

 教具準備:錄音帶(配樂音帶)、投影片、小提琴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前引入:同學們,張老師今天和大家是第二次見面,對同學們還不夠了解,但是從你們的班主任老師那裏瞭解到我們班人才濟濟,興趣愛好廣泛,請你用一二句話向張老師以及在座的所有老師介紹一下你的興趣和愛好!

下面歡迎我們的小提琴小小演奏家來表演一曲!

(同學上台拉小提琴)

2、上課:同學們,你們覺得剛才這一段樂曲怎麼樣?

3、小提琴的樂聲的確十分美妙呀!所以在學習第三段時,有一個句子強烈地表達了揚科對小提琴的願望?(出示實物投影?要是能有一把小提琴,揚科真願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換。只要讓他摸一摸,哪怕只摸一下,他也夠滿意的了。)讓我們一起深情地再讀一遍!

4、老師過渡:課文就是圍繞着這一個伏筆逐步推向了高潮。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的四五兩段。

二、學習第四段:

教師範讀:請同學們把書打開,先聽老師朗讀第四大段,同學們細細地聽,從中你有什麼感受?(放音樂)

1、聽了這一遍朗讀,你有什麼感受?

2、教師板書:渴望小提琴

熱愛音樂

教師小結:同學們,在這裏我們再一次感受到了揚科對小提琴的萬分渴望對音樂的無比熱愛之情。

那麼課文這個部分哪些詞句寫出了揚科的這種感情呢?這些句子又是怎麼寫的?你是怎麼體會的呢?下面就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第四大段,用讀書符號劃出有關的詞句,聯繫上下文體會一下!

(2分鐘獨立理解 半分鐘一位置交流討論)

5、全班交流: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交流??説説你找出了哪個句子?是怎麼體會的'?

重點理解:

他望了很久很久,他怕,他不敢動,

但是有一股無法抗拒的力量在推着他往前走,

推着他那柔弱的、瘦小的身子悄悄地向着門口移動。

引導學生理解含義,體會情感:

(1)望了很久很久

(2)從矛盾中發現:對音樂的熱愛、對小提琴的渴望最終戰勝了害怕與恐懼,壓倒了一切。(怕、不敢動與往前走、悄悄移動)

(3)從對比中發現:身體的弱小與音樂誘惑力量的強大,進一步突出對音樂的熱愛、對小提琴的渴望。

過程:一位同學提出這一句後??

你這個句子找得很好,體會到了什麼呢?

能不能有感情地把剛才的想法表達出來?

這是個含義深刻的句子,還可體會到其他的許多含義。下面,就請大家再讀讀這個句子,抓詞語聯繫上下文理解。以四個人一小組討論討論!

教師點撥引導!(從中你還有什麼問題嗎?)(從讀中感悟,剝筍深入)

指導朗讀??同學們體會得很不錯,那麼能不能把這種體會到的感情用朗讀表達出來呢?A、自練B、指名評讀(中等、優秀各一)C、男女比讀D、讓我們的感情凝聚到一起吧!齊讀

(繼續交流)??注意:悽慘一句,引導學生質疑,小提琴的聲音是十分美妙的,課文這裏怎麼寫成了悽慘?

4、(過渡:通過對含義深刻句子的理解朗讀,我們體會到揚科對小提琴的渴望和對音樂的熱愛以及揚科的可憐、無奈!

5、下面,讓我們一起用朗讀有感情地把第四大段朗讀一遍,感受這種複雜的情感。

齊讀第四大段!

三、學習第五段前三個自然段

(過渡:這個充滿着音樂才能的可憐的孩子在第二天又捱了一頓毒打。這是一頓怎樣的毒打?請同學們自由讀下面三個自然段。找找有關的詞句,你從中體會到什麼?教師板書:捱打 毒打 兇殘 小小的願望 可憐

1、學生交流是怎樣毒打揚科的!

2、教師:(引導發現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1)這個瘦小的孩子睜大了驚恐的眼睛。

(2)更夫點了點頭,夾起揚科,像夾一隻小貓似的,把他帶到一個小木棚裏。

(3)孩子一句話也沒有説,他也許是嚇壞了,只是瞪着眼睛,像一隻被抓住的小鳥。

(4)他母親來了,把他抱回家去。第二天,他沒有起牀。第三天傍晚,他快要死了。

四、學習最後二個小節

1、(過渡)揚科的命運真悲慘呀!僅僅想看一眼摸一下小提琴,竟遭受了這樣殘酷的毒打。揚科的要求過分嗎?地主和僕人的毒打過分嗎?他們是那麼兇殘!那麼沒有人性!可是,在當時的波蘭,那是一個十分殘酷的社會,哪有窮人説話的份。(板書:社會殘酷)

2、下面就請同學們再聽老師讀最後二個自然段。想想你有什麼問題?(教師放音樂)

3、聽了最後兩個自然段,你有什麼問題?

學生交流:(1)揚科馬上要死了,課文為什麼還要寫那麼美的景物?那麼美妙的聲音?

(2)揚科死了,為什麼還要寫揚科睜着眼睛?

(3)白樺樹是不會號叫的,課文為什麼説白樺樹在不住地號叫?

教師引導理解1、2兩個問題後,重點體會第3個問題:

教師放音樂。請同學們邊聽音樂,邊看圖。你們聽到了白樺樹在號叫嗎?僅僅只是白樺樹在號叫嗎?

讓我們和白樺樹大自然為小音樂家揚科鳴不平!來控訴這個吃人的殘酷社會吧!

教師引導學生説話訓練。

4、讓我們飽含深情齊讀課文的最後兩個小節。

5、比較:揚科死得太可惜了!從小小的願望 狠狠毒打 悲哀死去。從中你又會體會到什麼?(板書:社會殘酷)

五、教師小結:

作者對揚科小小的願望竟也無法實現,被毒打而死的細膩描寫 控訴當時萬惡的波蘭社會。字裏行間體現着作者對小音樂家揚科的深切同情!讓我們飽含深情再一次齊讀??(手指板書)小音樂家揚科。

教學設計範文6

教學內容:教材P5~10,幻燈中的服飾圖。

教學目標:

1、在幻燈片中插入圖片和自選圖形;

2、學習對文字和圖形進行簡單的修飾;

3、比較三種插入圖片方法,瞭解其不同特點;

4、瞭解更多的方法,使幻燈片靚麗。

教學重、難點:

1、在幻燈片中插入圖片和自選圖形;

2、學習對文字和圖形進行簡單的修飾。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為了讓更多的人瞭解我們的民族服裝,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設計、製作民族服飾幻燈片,以此向人們宣傳我國豐富多彩的民族服飾。

二、講授新課

1、自制民族服飾幻燈片

老師對照PPT一邊操作一邊指導,學生一邊聽一邊上機操作。

打開PowerPoint,製作幻燈片的標題

插入圖片

插入一張新的幻燈片,選擇合適版式後,再插入圖片。

插入圖片的方法:單擊”插入”菜單,選擇”圖 片”選項,單擊”來自文件”

調整圖片的大小和位置

1、選擇圖片,拖動圖片四周的控點,改變圖片的大小

2、拖動圖片調整其位置

選擇圖片,拖動圖片四周的控點,改變圖片的大小

拖動圖片調整其位置

插入新的圖片,調整疊放次序

在圖片上點擊鼠標右鍵,在“疊放次序”選擇“下移一層”

在圖片

上點擊鼠標右鍵,在“疊放次序”選擇“下移一層”

小提示

插入的圖形將被分成不同的“層”。先插入的默認在下一層,後插入的默認在上一層。當不同層的兩個圖形疊放在一起時,上一層的圖形就會遮蓋住下一層的圖形。對一個圖片執行了“置於頂層”命令後,以後不論將它置於何處,始終在頂層,不會被別的圖片覆蓋,除非你又對其他圖片執行了“置於頂層”命令。

為圖片配上對應的文字,選擇合適的“設計模板”

幻燈片的背景設置

對圖片進行修飾

如果你對幻燈片中插入的圖片不滿意,可以對它進行縮放、裁剪等操作,還能夠改變圖片的亮度和對比度。單擊插入的.圖片,然後在“圖片”工具欄中選擇相應的操作。

完成幻燈片製作,保存文件

想想看,應該怎樣操作?

三、學生自主探究

插入圖片方法很多,你已經學過的就有兩種。一種是點擊“插入”菜單,然後在“圖片”選項中選擇“來自文件”;另一種是在“繪圖”或“圖片”工具欄中選擇“插入圖片”按鈕。

請你試一試另一種方法:在瀏覽圖片時,“複製”一幅圖片,再“粘貼”到幻燈片裏去。比較這三種方法,看看它們各有什麼特點。

使用圖片工具欄裏的其他工具,對圖片進行不同的修飾。

插入了圖片、剪貼畫、自選圖形,確實給你的幻燈片增色不少。你還能夠發現其他的辦法,能使你的幻燈片更靚麗嗎?

課後反思:

本次教學是在上期學生初識PPT軟件基礎上的深化學習。掌握在幻燈片中插入圖片和自選圖形的方法;並學習對文字和圖形進行簡單的修飾。涉及調整圖片大小、疊放次序、配置圖片説明文字、選用模板、背景設置及圖片修飾;最後,探究比較三種插入圖片的方法。

有關插入圖片的操作,教科書都有較圖示例指導。關鍵在於學生能否認真的應用每一項功能。試一試它們的作用以及效果。

課堂中,發現很多學生仍在不斷的瀏覽網頁,尋找滿意的圖片。幾乎沒有按照教材的引領,去探究對圖片進行處理的方法。此時,我才意識到,本教材每單元分三次活動展開的妙處。每個第一次活動都是第二次活動學習的準備。也就是今天課堂中出現的收集、準備活動。只有做好第一次活動,才能更好得學習掌握第二次活動中要求的學習內容,造就一個真真的PPT製作高手。

而我在第一次教學活動時,沒有意識到它的重要性,沒有認真檢查指導,讓學生切實完成教學目標,為本次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在第一次活動教學中,如果學生按要求收集到了各種服飾圖片,文字説明,並形成了文件。今天的課堂他們就會選擇“來自文件”的圖片,插入到幻燈片中,然後按照教材的引領,探究對圖片進行處理的各種方法,製作出精美的幻燈片。從而明確收集整理資料,形成文件備用,是製作精美幻燈片的必要準備,引起高度重視,形成良好習慣。

教學設計範文7

一、説教材:

《威尼斯的小艇》是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第八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文從小艇的樣子、船伕的駕駛技術以及小艇在威尼斯市民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等幾個方面,介紹了水城威尼斯獨特的交通狀況和特有的風土人情。

本單元閲讀訓練重點是按事物的幾個方面給課文分段,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9個生字,能讀準多音字譁,理解新詞;聯繫上下文説出操縱自如、沉寂、靜寂、籠罩等詞語的意思;結合課文第4題理解疑難句子的意思。

2.技能目標:初步學會按事物的幾個方面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3.情感目標:瞭解威尼斯是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感受威尼斯的風土人情。

這樣確定教學目標,使傳授知識,發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緊密結合,在同一教學過程中,互相滲透,共同完成。

重點的確定:

由於本課是第三單元閲讀訓練重點按事物的幾個方面給課文分段的首篇課文,要着重訓練學生按事物的幾個方面給課文分段,所以我把按事物的幾個方面給課文分段作為教學本課的重點。

難點的確定:

《威尼斯的小艇》介紹了威尼斯這個水城獨特的交通狀況和異國的風土人情,這對國小四年級學生來講是比較陌生的。而課文最後幾句話又描寫了威尼斯夜晚的景色,這與小艇的作用有什麼關係呢?學生很難理解。故我把本課的教學難點定為理解課文最後幾句為什麼要寫威尼斯夜晚的景色,這與小艇的作用有什麼關係。

二、説教法:

教為學服務,這是當前把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的教育思想。《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講讀課文,在其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揚教學民主,充分發揮教師的潛能。所以我採用了學議練的教學模式,所謂學就是自學,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自學;議就是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通過讀課文提出問題,並儘可能自己解決疑問,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動腦、動口、動手,獲得新知;練就是加強語言文字訓練。

三、説學法:

因為教為學服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不越俎代庖,放手讓學生運用讀讀、劃劃、議議等學習方法。這樣通過動腦、動口、動手等方式,培養學生觀察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提高自學能力。

四、説教學程序:

教學過程,我設計了四個環節:

(一)揭示課題,激發求知慾:

一上課,揭示課題,齊讀後問:本文是寫威尼斯還是小艇?這樣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接着介紹了威尼斯的情景,豐富了學生課外知識,有助於理解課文內容。

(二)定向自學,整體感知:

這一環節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首先讓學生認真聽老師有表情地朗讀課文,要求找出一個多音字,並邊聽邊思考:本文主要介紹了什麼?在初步瞭解課文的大致內容後,教師出示自學題:

(1)劃出帶生字的詞語讀一讀,記住字形,利用字典理解其意思。

(2)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小艇、操縱自如、簇擁、譁笑、沉寂、靜寂、矗立、籠罩。

(3)輕聲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關於小艇的哪幾個內容?

在完成教學目標1時,我認為,對於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能力的訓練,應一步步在課堂上進行為好,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這樣既提高了學生查閲工具書的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自學能力。

通過第一次定向自學,學生已掃除了閲讀課文的障礙,這時有必要初步瞭解文章的完整形象,為深入理解課文提供條件。

接着進行第二次定向自學,小黑板出示自學問題:

(1)默讀本單元的學習提示,思考本單元閲讀訓練重點是什麼,並劃出有關詞句。

(2)默讀課文,結合學習提示思考課文是分幾個方面寫威尼斯的小艇?並給課文劃分段落。

心理學表明,強烈的目標意識是導讀成功的關鍵,閲讀之前目標明確與否效果大不一樣,無目的讀的效果,只是有目的讀的效果的1/3。閲讀課文前必須使學生明確為什麼而讀,要思考什麼問題,完成什麼任務,能幫助學生納入正確的學習軌道。這就是設計這幾個問題的意圖所在。

按課文的幾個方面給課文分段是本單元本課的訓練重點,在完成問題(2)時要進行分段方法的訓練。我採用了討論方式,讓學生自説、同桌説、四人小組説等形式,使人人都參與,人人都落實。

(三)學習課文,質疑問難

閲讀並不是被動的接受,而應成為主動的探索過程。為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根據單元訓練目標和本課的特點,指導學生把對學習提示的學習與對課文的學習多次緊密地結合起來,自己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提高理解課文,訓練新的分段方法的效率。

講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時,先讓學生劃出本段的中心句。接着讓學生把中心句與本單元學習提示中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進行比較,有什麼不同。然後説説為什麼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板書:交通工具)這樣使學生既有了對事物的整體概念,又設置了懸念,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然後,根據問題,逐層理解課文。

1.威尼斯的.小艇是什麼樣子的?讓學生四人為一組進行自學第二自然段,用____劃出描寫小艇外形的詞。用~~~劃出比喻句,並思考把什麼比作什麼;提出本段中不懂的問題,儘量四人討論解決。第二自然段採用了三個比喻句,使語言表達更生動、形象,所以我把比喻句作為本段的語言文字訓練點,進行説話訓練。同時,結合插圖及板畫,進行看圖説話,發展學生的言語思維。

2.坐在船艙裏的感覺又如何呢?用此句導入第3自然段的學習。反覆朗讀本段後,讓學生説説如果自己坐在這種船艙裏看書、觀光,會有什麼樣的感覺?讓學生展開想象,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至此,再齊讀二、三自然段,總結、概括這一段的意思。

3.船伕是怎樣駕駛小艇的?用這一問題將學生引入下一段的學習。這裏,放手讓學生去自學,在自學前先讓學生總結出學習方法,讓學生用讀讀、劃劃、議議、想想的方法自學課文。這樣就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自己去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4.課文第四部分着重講了小艇在威尼斯起了什麼作用這個問題。這部分分兩個自然段來描寫,於是我先設計了這樣的問題:這一段為什麼要分兩個自然段?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然後,採用引讀的方法,進行朗讀訓練。再作小結過渡到下一自然段的學習:這一自然段寫了威尼斯的男女老少白天生活、工作離不開小艇。那麼,夜裏呢?

在學習第6自然段時,我用小黑板出示了兩個思考題:①這一自然段寫的是威尼斯城從哪一種場面到哪一種場面的變化?②課文最後幾句為什麼要寫威尼斯夜晚的景色?這與小艇的作用有什麼關係?然後根據這兩個問題進行自學之後展開討論:

a.寫出了從熱鬧到靜寂的情景。靜寂表現在哪裏?是什麼原因迫使威尼斯沉沉入睡了?

b.假如小艇不停,威尼斯又是一幅怎樣的景象?

這樣變繁為簡,化難為易,一步一步,環環緊扣,突破難點就不成問題了。

(四)總結全文,深化重點。

學習了全文之後,再次要求學生聯繫學習提示深入朗讀課文,質疑問難,提出問題。通過質疑問難,師生共同總結,明確本課的學習方法:

(1)狀物的文章常用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分段的方法;

(2)運用這種方法分段的步驟是:

先理解課文描述了事物的哪幾個方面;接着按幾個方面將自然段進行歸併,給課文分段;最後看看每部分是怎樣記敍事物的某一方面。從內容與語言形式結合上加深理解。總結是深化知識的重要環節,必不可少,這樣有助於學生對學習方法的鞏固。

五、説板書

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再加上孩子們對威尼斯這個水城獨特的交通狀況及風土人情比較陌生的實際情況,我邊分析課文邊直觀形象的板書,這樣可以使學生一目瞭然地知道威尼斯的小艇的特點及重要性。

教學設計範文8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3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朗讀課文,瞭解鯨的形體、種類、進化過程和生活習性。

3。培養學生熱愛科學,探索自然奧祕的興趣。

課前準備

1。蒐集一些有關鯨的文字、圖片或錄象。

2。有生字、新詞和重點語句內容的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出示鯨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這種動物嗎?你們對它有什麼瞭解嗎?請和同桌談一談,自由發言。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鯨》這篇課文,看看通過學習,你對鯨有了什麼更深的瞭解。

學習生字,讀順課文

自由讀課文,認準本課生字,不認識的字解決。有些字的音容易讀錯,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寫的字1個,注意重點指導容易寫錯的字。如:“肺”字右邊不是“市”,而是“市”,右半邊的筆順是一、廣、斤、市。

認識生字後再讀一遍課文。看看哪些詞語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畫出來,一會兒提出來大家討論。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的`情況,再根據講讀課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點詞語,請同學們或聯繫上下文來理解。

自讀課文,看看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每段主要講了什麼?指名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重點指導難讀的句子。

教學設計

整體感知,瞭解內容

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你對鯨有了哪些瞭解?

精讀課文。體會寫法

自由讀第l自然段,你從哪兒看出鯨很大,畫出有關語句,然後讀一讀。指名彙報,大家補充,讀出體會。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鯨約有十六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

從這兩個數字我們體會到了鯨確實很大,這段話中還有描寫鯨很大的數字嗎?

出示句子:我國發現過一頭近四萬公斤重的鯨,約十七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麼重。

自己試着讀一讀,想想應該怎樣讀,才能表達出鯨的確很大。體會用列舉數字方法來説明的好處。

你還從哪兒看出鯨很大,把有關語句讀一讀。自由讀第1自然段,讀出自己的體會。

小結寫作方法:作者運用了作比較和舉數字的方法把鯨的大描寫得非常具體。

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了舉數字的方法。

全班交流,試着用舉數字的方法説明一事物。

第二課時

圍繞重點,全班研討

自由讀第2自然段,説一説鯨是怎樣進化的?把你自己當作鯨,給同組同學説一説“你”的進化過程。

學生彙報:我們鯨在很遠古的時代,和牛、羊一樣生活在陸地上。後來環境發生了變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陸地的淺海里。又經過了很長時間,我們的前肢和尾巴漸漸變成了鰭,後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現在的樣子,適應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們並不是魚,而是哺乳動物。

快速讀第3自然段,説説你知道了什麼?指名彙報,你是從哪裏瞭解到的,把這些讀給大家聽一聽。

鯨生活在海洋裏,可它又不是魚,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習性方面又有什麼特點呢?默讀4~7自然段,想想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課文從吃食、呼吸、睡覺、生長這四個方面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

鯨分為兩類,它們在生活習性上有什麼不同嗎?自由讀第4、5自然段用“——”畫出鬚鯨的生活習性;用“~~~~~”畫出齒鯨的生活習性。填好表後在小組內交流。

吃食(吃什麼,怎麼吃,特點)呼吸(用什麼怎麼呼吸)

共同點都吃魚蝦用肺呼吸浮上海面從鼻孔噴氣

鬚鯨

小魚小蝦吞進吃的多

噴出的水柱垂直細高

齒鯨大魚海獸咬住兇猛噴出的水柱傾斜粗短

鯨在睡覺時是什麼樣呢?學習第6自然段,想像一下鯨睡覺的樣子,並把它畫下來。

輕聲讀一讀第7自然段,説一説你還知道了什麼?

回顧內容,朗讀記憶

我們對鯨的生活習性已經有了一些瞭解,哪個方面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這部分讀給小組的人聽,看看哪個同學能把自己喜歡的內容背下來。

出示資料,延伸擴展

出示“資料袋”的內容,自由朗讀,談談感受。

通過學習課文,我們對鯨已經有了一些瞭解。其實,我們人類對鯨還有許多地方都不夠了解,這些都等待着同學們去探索。佈置同學蒐集課外資料,以“鯨的自述”為題,圍繞某一方面的內容寫一篇短文。

教學設計範文9

教學思路:

本節語文課,我認為最好從分自然段、識字等基本環節入手,但在劃分段落和識字環節都有不同程度的發揮和創新。確定到底有多少個自然段,最好將權力下放給學生,由他們來商量確定,最後得到一個比較一致的答案。我想學生的探究和學習積極性一定會得到提高,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也得到了很好的貫徹。在識字環節,同桌之間進行互動,可以調動了孩子朗讀的興趣,超越了一般教學模式下的效果,用開火車的方式來提高認知難度,以及將剛學會的書面語(如端詳),及時運用於老師與學生的對話中(咱們看看玲玲的這幅畫,你覺得這幅畫怎麼樣,請你仔細端詳端詳)。這些施教的小細節,能及時鞏固了初學的生字。探究用形狀相似的字來記憶的方法,既達到掌握生字的效果,還辨析了易錯的字類,可謂一舉兩得。對趴等動詞的強調,直接為理解課文做了充分準備。

除了對動詞的探究,對重點詞彙的解讀外,我認為還要有意識地讓學生根據情景,模仿玲玲的語氣,讀出人物的思想活動和感情來。讓學生成為其他學生又成為模仿者的評判人,到底是不是讀出了課文中人物焦急、疑惑、茅塞頓開和高興的語氣,不由老師説了算,而是認真傾聽的其他學生。通過這樣的環節,學生之間一定能形成了感情和思想的交流評價,事實上是走向了對課文的深層次理解。

學習目標

1.會認8年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生活中有些事真是有意思!一塊弄髒畫面的墨漬,眨眼間能變成可愛的小狗;蜜蜂竟然當嚮導引領着列寧順利地找到了養蜂人;拔苗助長,守株待兔,天底下還真有這樣的人!醜小鴨經受那麼多的磨難,為什麼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沒有放棄?那些因為它長得醜而欺負、譏笑它的人看到它就成了美麗的白天鵝又會怎麼想,怎麼説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第一個故事玲玲的畫

二、識字

1.識字指導。

(1)出示課題,認讀玲字,注意是後鼻音。

(2)學生在自由讀課文中圈出生字,畫出生字所帶的詞語,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自主想辦法認記生字。

(3)同桌互相交流認記生字的.方法。如詳可以放在端詳這一詞語中,通過模擬端詳(認真仔細看)的動作來感悟。獎、叭、催、髒等,可以運用生活經驗,在組詞和説話中認記。玲、詳、叭、髒、幅等字,可以用熟字加偏旁、換偏旁的方法識記。

(4)檢查生字認記情況。可以在給偏旁或生字找朋友的遊戲中完成。

三、寫字指導。

(1)寫正確。玲字右邊是令,不是今。糟字右邊的曹字學生沒寫過,是難點,建議作細緻的指導,特別是筆順,應該引導學生認真書空、反覆臨寫。

(2)寫美觀。藉助兩個帶木字旁的字(樓、梯)的書寫指導,可以複習鞏固木字旁的書寫方法。樓字右半部,女的橫畫要長。可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同樣是米,在糟字中捺變成了點,在樓字中捺卻沒變。同樣是月,在腦字中瘦而長,在筋字中要寫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變成了豎。反犬旁的第二筆不容易寫好,指導寫狗字時要注意示範。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出示小女孩的畫像,猜猜她是誰?

2、她是怎麼解決掉畫上的墨跡呢?

二、自讀自悟

1.讀爸爸説的一段話:好多事情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2.聯繫課文,説説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3.聯繫自己的實際,説説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4.小組合作,交流自讀成果。

四、朗讀感悟

1.讀了課文,你感悟到什麼?

2.小組分角色,按自己的體會讀課文。

3.選夥伴表演課文。

三、積累運用

1.讀課文,勾出你喜歡的新詞。

2.把喜歡的新詞抄寫在自己的日積月累本上。

3.把課後練習讀讀抄抄中的句子抄下來,讀一讀,背一背。

四、實踐活動

1.根據課後泡泡裏的提示,讓學生説説自己遇到的類似事情,以強化感受。

2.回到家裏,可叫爸爸媽媽講一個類似的故事,或自己通過閲讀書刊再找一個開動腦筋、變壞事為好事的小故事,然後抽時間講給班上的同學聽。

教學設計範文10

1、不要放過身邊出現的問題

2、不要迷信權威

3、要善於借鑑和遷移

4、多想想物體的其他功能

歸納:方案的構思方法有很多,這裏我們只談到其中的一部分。在構思時,應該開闊視野,利用和創造更多的方法為構思服務,最後形成豐富的,既體現創造特徵,又遵循一般設計原則和設計規範的多個方案,從而為方案的比較和權衡奠定基礎。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能就具體的設計任務進行一定的設計分析,並且要綜合考慮物、人、環境三個方面,在設計分析的'基礎上,能夠使用適當的構思方法,形成比較滿意的設計方案。

教學設計範文11

【學習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⑴認識淑、撅、叟、滌4個字。

⑵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索溪峪風景區天然野性的自然風光。

⑶⑶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先概括表達再具體描寫的表達方法。

2、能力目標:

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言語表達的能力。

3、教學重難點:

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先概括表達再具體描寫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聽説過索溪峪嗎?索溪峪位於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區,是張家界的一個主要風景區,它以奇特風光而著名。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走進課文,隨作者一同去感受一下索溪峪風景區奇麗的風光。

出示課題,齊讀課題:索溪峪的野,知道這是一篇寫什麼的文章嗎?看峪怎麼寫?溪字很容易寫錯,請你用手指在桌上寫一寫。讀了課題,想知道些什麼?

那課題中的野字為什麼加引號?為什麼的本來意思是什麼?在文中也是這個意思嗎?如果不知道,那我們通過學習課文來了解野在文中的意思。

(原始的,自然的,不加任何雕飾?)

二、初讀課文,感知索溪峪的野

1、自由地、快速地讀課文,要求把句子讀通順,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2、讀完課文,你有什麼樣的印象?

3、文中哪些段能概括全文意思?還有嗎?哪些地方在進行具體描寫?知道這種寫法嗎?(首尾呼應)文章是什麼結構?(總──分──總)

4、現在,我們來看看剛才自學的情況?

出示課件:我來讀讀。

老叟、盪滌、撅屁股、斷壁懸崖、拔地而起、膽顫、磅礴、千峯萬仞、綿亙蜿蜒、隨心所欲、不拘一格、旁逸斜出、崛起、窈窕淑女。

5、能理解這些詞語嗎?你知道哪些理解詞語的方法?

三、合作研讀,感受索溪峪的野

1、默讀課文,想想索溪峪給你總的印象是什麼?(野)

課文通過那幾個方面的描述來寫出索溪峪的野?

瀏覽課文用──畫出有關句子。

抽答:你讀懂了什麼?

板書:

山、水、動物、人。2、以四人組選擇喜歡的一部分,研讀、交流、討論、再勾畫重點詞句,體會作者是怎樣描繪索溪峪的山、水、野物和遊人的野的。

抽4人組讀,喜歡這部分的同學也可以一起讀。其他同學注意傾聽。

⑴賞析山是野的:

①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來具體描述山是野的這個特點?看圖(課件3),課文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

②從圖上可以出山有什麼特點?山驚險在哪兒,用筆在書上畫出能突出驚險的詞語。讀句子,學習描寫方法。這段話作者怎麼來描寫山的特點,老師範讀這部分,學生讀,喜歡這部分的學生再讀。

③圖上的山給人什麼印象?能用書上的詞説嗎?這是一種怎樣的美?(磅礴),抽讀,小組讀(齊讀)。再看這段話作者又是怎樣進行描寫的。

④從圖上看,這些山的形態怎樣?誰來讀讀這段話?女同學再來讀一讀,其餘同學體會一下,這段話寫出了山的什麼美?(隨心所欲,不拘一格),再來看看作者又是採用怎樣的方法進行描寫的。

⑤小結:

(從高而陡的角度體現一種驚險的美,從山峯綿亙蜿蜒體現一種磅礴的美,從山的形狀怪異多變的角度體現一種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作者採用抓特點,先總的概括再具體描寫的方法。對索溪峪的山進行形象的描寫。

(先概括特點,再具體要求描寫。)板:總──分。

用一句話談談自己讀後的感受,説説:索溪峪的山真是──,板:姿態各異。

剛才我們用了哪些學習方法來學習這部份內容?

⑵用剛才學習方法,感受水的野:

①抽4人組代表説本組劃出最能體現索溪野的句子。

出示課件5:索溪峪像一個去了。

男孩子跟他(她)一起讀這個句子,全體再讀一次看圖課件6。

②你覺得索溪峪的水野在什麼地方?在常人眼中這溪水是什麼樣子?(溪水彎彎曲曲,一路朝前流去)為什麼讀課文時你覺得它野趣十足?(引導體會表達效果:抓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用擬人的手法進行描寫),你會用一會兒一會兒説一個句子嗎?

③這段話中作者還有哪些奇特想象?

索溪峪是一個野孩子,山路是它哥哥,樹木是它大叔,石頭是它弟弟。

④用一句話説説你的感受,説説索溪峪的山真是──(板:蜿蜒變化)

⑶體會野物的野:

瀏覽第4自然段,拿筆用──劃出體現野趣的句子。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猴子不懼怕人類與人類有着特殊感情?(板:自由自在。)

⑷體會人的野:

人們親自感受了索溪峪的山、水,猴子的十足野性,也變得野了。

同桌讀讀課文的第五自然段,哪一個詞最能看出這一點?

板:

返樸歸真讀帶有這個詞語的句子:人們,會在俗氣。

怎樣理解返樸歸真這個詞?

(去掉外在的`裝飾,恢復原來的質樸狀態。)

課文中怎樣寫遊人返樸歸真?用自己話説。

⑸齊讀最後一段,要求有感情朗讀:

作者在這樣境界是完全被感染了,感覺此時自己是從未有過的快慰,從未有過的清爽,哪個詞最能説明作者這時的感覺?(盪滌)你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感情?

四、讓我們隨着攝像鏡頭,再一次來欣賞索溪峪的野(出示課件)

五、總結(出示課件)

啊,索溪峪確實是野的,這裏的山野、水野,這裏的野物野性十足,連來這裏遊覽觀景的遊人也返樸歸真,漸漸變得野起來,它的野盪滌着作者的胸懷,你感受到了它的野嗎?這是一種來自大自然的天然的美。

板:

天然美現在你們知道課題中的野是什麼意思了嗎?

(不經過人工雕琢,一切順其天然,返樸歸真。)

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作者怎樣的描寫方法?

(抓住景物特點先概括特點,再具體描寫,前後照應)還學到了什麼?知道作者想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嗎?

(通過描寫索溪峪奇麗的風光,讚頌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的美,表達了作者暢遊其間無比愉快的心情。)

結束語:

這節課我們領略了野味十足的索溪峪。其實,在我們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還有很多很多的風景名勝,很多美麗的地方,如險要的華山、秀美的桂林、神祕而質樸的西藏,還有咱們美麗的爐霍,願你們有時間用心去感受,去欣賞,更希望你們能像作者一樣用自已的語言去表達你眼中的美!

【板書設計】

山姿態各異

索溪峪的野水蜿蜒變化天然美

動物自由自在

教學設計範文12

《魚游到了紙上》是新教材六年制第九冊的新增課文。課文記敍的是作者在西湖玉泉看魚時,發現了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經過多次觀察,作者不僅發現他所畫的魚活靈活現,還發現了他是一位聾啞人,所以欽佩之情油然而生,在敍事的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情感。教學時如果能把握好課文的脈絡,順着作者發現這位舉止特別的聾啞青年及其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這條線,就能逐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讓學生悟出要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就離不開典型的事例和材料這樣一個道理。而這些典型材料恰恰源於自己身邊發生的事,只有平時留心觀察和積累,寫起文章來才能做到內容真實感人。因此,教學本文,要先理解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歸納總結寫法。可採用以下的步驟:

一、整體入手

瞭解全文每一篇文章拿到手上,都必須先大概瞭解內容,目的是讓學生精學課文之前對全文有一個初步印象,掃清閲讀中生字、新詞的障礙,並理清作者思路,文章寫作順序。所以可以讓學生帶着問題去自讀、輪讀或範讀。教師設問:課文講了發生在什麼地方的事?主要人物是誰?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二、緊扣課題

理清主線題目是文章的眼睛,課題就是統率全文的靈魂。“魚游到了紙上”正是青年刻苦練習、勤於觀察的結果。在弄清了這個句子的意思以後,從課文中再找一找與它類似的句子,比較每一次出現的語句有什麼不同,每一次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再設問為什麼魚游到了紙上,使學生初步明確“游到紙上”和“先游到心裏”的關係。可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表明二者的關係,這樣為深入理解課文找到突破口,也為下面理解“從哪裏看出游到了紙上”和“從哪裏看出先游到了心裏”作了鋪墊。

三、精講重點詞句

體會作者感情變化為了讓長文短教,就要讓學生透徹地理解重點詞句,這樣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還可以在體會句子內涵的同時,使學生情感的閘門大開,心靈也會受到觸動,以達到與作者產生共鳴的效果。幾個重點句子處理方法如下:

一句:“我認識了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舉止”是什麼意思?“舉止特別”是什麼意思?從哪些地方表現了青年的舉止特別?通過以上幾個問題的討論,便能直插重點,也是全文的難點,就是那位青年人看魚如醉如痴,忘卻了周圍的一切,從而引出“忘我的境界”,這樣對“忘我”一詞的理解就不空洞了。再輔以朗讀指導,加深印象。這也是作者留心觀察的一個着眼點,把一個專心、認真看魚的青年形象呈現在我們眼前。

二句:“金魚游到他的紙上了!”①這話是誰説的?用什麼口氣説的?作者擠進去又會用什麼口氣説?什麼叫讚歎?②你認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從哪裏看出魚畫得活靈活現?青年人用了什麼方法畫魚?這句話出自一個小姑娘之口,但代表了所有人的心聲,而對問題②的理解,更有助於加深學生對這句話所包含的讚歎之情的理解。由於青年人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畫魚時又是那麼專注、勤奮,以至於受到所有圍觀的羣眾一致誇讚,小姑娘驚奇地大叫,説明所畫的魚栩栩如生,非同一般。至此,青年人忘我的'觀察魚的原因也有了交待,作者自己對這位青年人的觀察也就興致更濃。“他好像和游魚融為一體”的祕密何在?由此引發作者更強烈的好奇心,想盡快了解清楚,可見作者的觀察是有目的的、積極的。至此學習第三句“他好像和游魚融為一體了”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接着引導學生聯想青年人可能在想什麼,作者從中可以知道什麼,進一步為理解下文作鋪墊。

三句:“魚游到了你的紙上”與“先游到了我的心裏”。這是作者從青年人的廠徽上發現他是個聾啞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為了進一步瞭解他,作者與青年進行了筆談,這是筆談中的兩句話。前一句是作者對青年人的稱讚,後一句則是青年人的回答。首先理解前一句,設問,如:作者的話是什麼意思?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感情?重點挖掘後一句的含義,可以順着這樣的思路啟發學生:“心”是指什麼?為什麼魚先游到了青年的心裏?遊字説明魚的特徵在青年腦海中形成什麼樣的印象?“先”是指什麼先?先字點明瞭這兩句話的關係是什麼?

明晰了兩句話的意思以及弄清它們之間的聯繫,就更明確了這位聾啞青年由於勤奮觀察、刻苦練習,才達到了忘我的境界。那麼作者感情也是伴隨着對青年人的觀察一步步深入而變化的。

四、把握時機

有機滲透寫法每一堂課教學都應該有一個重點、難點,難點的突破,便是這堂課最大的收穫,如果能在這時將讀寫結合,課文對學生的寫作起的作用就更大。

理解了《魚游到了紙上》的內容,體會到了作者感情的變化就是課堂上的一大收穫。此時,讓學生根據作者感情的變化給課文分段,是寫法滲透之一,然後説説每段之間有什麼聯繫。因為作者經常去玉泉看魚,所以發現了這位舉止特別的青年人,再經過多次留心觀察,發現青年人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畫魚十分刻苦細緻。在觀察中進一步發現他是聾啞人,才採取筆談的方式深入瞭解。為了表達自己對聾啞青年的欽佩之情,作者就以“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為線索,把材料加以整理、篩選,才寫成了《魚游到了紙上》這篇文章。最後,因勢利導,鼓勵學生要像作者那樣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用心去發現,善於發現,並把觀察的事物記錄下來,注意積累,那麼作文時就有取之不勁用之不竭的材料。

教學設計範文1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小數學二年級上冊第44~46頁例1和“做一做”及練習題。

學情分析 :

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時,學生已學習了加法的相關知識,並且也學習了找規律、分類等一些數學認知策略,具備了一些知識經驗。學生在生活中有一組一組數的經驗,通過一年級的學習,學生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為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奠定基礎。有些學生在生活中聽説過乘法,有的學生甚至還會背乘法口訣,但不知其所以然,教師若能很好地把學生帶入學習乘法的數學園地,一定能激發學生探究乘法的慾望,根據課標的要求,教材的編排意圖和學生的學習狀況,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認識相同加數相加可以用乘法計算,認識乘號,能正確讀、寫乘法算式。

2、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比較、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體驗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3、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更加熱愛數學,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知道乘法運算的意義,能把相同加數連加改寫乘法算式。

教學難點: 初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理解乘號前、後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識別相同加數。 教具準備: 課件 小棒若干 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師:孩子們,假期的時候爸爸媽媽都帶你們去過遊樂園吧,那裏是小朋友們最喜歡去的地方,今天老師就帶你們這些聰明的孩子去逛一逛。大家看這裏都有什麼呀?

學生可能説:小火車、過山車、摩天輪、小桌子等等。

師:①摩天輪上有多少人?你會列式嗎?學生列式,教師板書 4+4+4+4+4=20 同意嗎? 師:一起來讀一讀這個算式

你為什麼這樣列式?(每組有4個人,一共有5組) 有幾個4相加?

②過山車上有多少人? 你會列式嗎?學生列式,教師板書 2+2+2+2+2+2=12

你為什麼這樣列式?(一組有2人,一共有6組)有幾個2相加?

③小火車上有多少人?你會列式嗎?學生列式,教師板書 3+3+3+3=12

你為什麼這樣列式?(一組有3人,一共有4組)有幾個3相加?

好,那咱們一起看看,他們這樣列式你們同意嗎?(同意)

二、探索新知

1、觀察P45擺小棒的情境圖

看老師這裏的小朋友在做些什麼?(課件出示P45的情境圖)這裏正在進行有趣的拼圖遊戲。 師:誰能説説每個小朋友擺出了什麼圖形?

(雨傘,菱形,房子,樹,三角形,五角星)

小明擺的是什麼?擺了幾把雨傘?每把雨傘用了多少根小棒?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怎樣列式? 學生説算式,教師板書

分別觀察每個同學擺的圖形,請同學説一説擺的是什麼?擺幾個?每個用幾根小棒?一共用多少根?學生列式,教師板書

(相同加數的算式寫左邊,不同加數的算式寫右邊)

(2)分類。

師:仔細觀察左邊的算式,默默地讀一讀,你發現了什麼?左邊這些算式都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加法算式,加數都一樣

師:再仔細觀察右邊的算式,默默地讀一讀,你又發現了什麼?這些算式和左邊的算式比較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生:加數都不相同

師:那這樣看來,黑板上這些算式就可以分為兩類,是哪兩類?

生:??

師:對!一類是加數不相同的,另一類是加數都相同的。左邊每個算式加數是都相同嗎?(引導學生再次觀察黑板左邊的算式,感知每個算式中的相同加數)

師:這麼長的'算式讀時或寫時方便嗎?麻煩嗎?(麻煩)你們想不想知道數學家是用什麼方法進行簡便計算的?(生:想)300多年前,英國的數學家歐德萊想出了用乘法計算,並一直沿用到今天。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 “ 乘法的初步認識”(板書:乘法的初步認識)。

(3)認識乘法、乘號

觀察黑板左邊第一個算式4+4+4+4+4=20

師:在這個算式中加數是幾?(板書 4 ) 有幾個相同加數?(板書5) 這個算是表示幾個幾相加? 表示5個4相加可以用乘法算式5×4表示

5 ×4 5是什麼?相同加數的個數4是什麼?相同加數

乘號

這個符號×與我們以前學過的 + 有什麼不同地方?

師:乘法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加法、減法一樣,也有一個運算符號,加法算式裏的這個符號叫加號,乘法算式裏的這個符號叫什麼?叫乘號。乘號的寫法是“×”,乘號像什麼?乘號在寫的時候,先寫 “/”,再寫“﹨”,學生書空。乘號在讀的時候,我們讀“乘”。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來表示。 這個算式讀作:5乘4等於20 表示5個4相加 5個4相加還可以用乘法算式4 ×5表示 4 ×5=20 讀作:4乘5等於20

你會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了嗎?下面幾個加法算式請你自己在練習本上改寫

寫完後投影展示交流

(4)擺小棒

現在每個小朋友都有一捆小棒,你覺得用3根小棒可以擺什麼圖形?三角形

老師計時,看誰在規定的時間內擺的多,開始!

學生擺圖形,師:擺好了嗎?你擺一個圖形用幾根小棒?擺了幾個這樣的圖形?擺了幾個幾?一共用了幾根小棒?把加法算式寫到題卡上,再改寫成乘法算式,集體交流。

三、應用拓展 鞏固乘法

1、基礎練習:

①、改寫加法算式

②、做一做讓學生先説一説圖意,明確計算“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盪鞦韆?”的問題之後,獨立填寫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然後,請幾名學生説一説自己寫的算式和想法。

③、遊戲 老師每次拍4下,拍3次,老師一共拍了多少下?請同學寫乘法算式。

④、延伸應用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

(古詩中的字數)、(藥片數??)、(小組人數)等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乘法,我們知道許多相同的數加在一起可以用乘法來表示,而且寫成乘法特別的簡便。我們以後還會學習許多有關乘法的知識,還會遇到更多的挑戰。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運用自己聰明的頭腦和靈巧的雙手戰勝每一次挑戰,學到更多的知識!你們能不能做到?

板書設計:乘法的初步認識

4+4+4+4+4=205×4=20 讀作:5 乘4等於20 4+1+4+1+4

4×5=20 讀作:4 乘5等於20

2+2+2+2+2+2=12

3+3+3+3=12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內容,是學生學習了100以內數的加減法後進行的教學,也是學生學習乘法的初始課,因此這節課就顯得尤為重要。

1、初步感知

在準備階段,我出示遊樂場情景圖來創設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同時讓學生感到加數相同的情況在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有。

2、引導探究

主要是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通過列連加算式從直觀到抽象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加法與乘法的比較,幫助學生體驗乘法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參與“相同加數”、“相同加數的個數”、“幾個幾”、“乘法算式”等數學知識的“再創造”,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3、矛盾引出乘法,認識乘法。

這麼多數加在一起,你覺得怎樣?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以3+3+3+3+3+3=18為例,6個3,10個3,20個3呢?突出矛盾,計算不方便,學生討論,老師板書出有代表性的想法。比較算式,你們知道數學家是怎麼想的?板書:6×3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生可能問“×”叫什麼?6從哪裏來?3呢?乘號是加號斜過來的,因為乘法和加法有密切的聯繫,乘法就是由這樣的加法得來的,因此,科學家就把加號斜着得來的。怎麼讀呢?師領讀6乘3,生齊讀。

4、改寫算式,應用比較。

在應用中培養學生的乘法意識。有效的數學教學應着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讓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乘法意識作為數學意識的一種,在學生初步認識乘法時就應該進行培養。整堂課中,結合乘法知識的學習,始終注意培養學生自覺溝通幾個幾的生活經驗和乘法的聯繫,讓學生不斷聯繫生活實際,用乘法的眼光去觀察生活現象,解決實際問題。

上完這節課我才發現並不像我想像中的那樣好,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

課後我想,如果不用書上的情境圖,能不能讓學生直接來一個擺小棒比賽呢?如擺三角形比賽,擺小樹比賽,擺正方形比賽,擺小房子比賽??擺之前要明確要求,在規定時間裏,比一比誰擺得圖形又快又多!接着再來一個計算比賽:我們比一比看誰最先算出自己擺的圖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然後,組織學生進行比賽。學生會説出很多個相同的數相加的情況,如3+3+3+3+3+3+3;4+4+4+4+4;5+5+5;6+6+6+6??教師可以再追問一次,如果100個4相加呢?給學生一分鐘的時間,在練習本上進行計算,這時學生會“啊”的一聲或者愁眉苦臉,這時教師還不講乘法,問學生你為什麼會“啊”?你怎麼不算了呢?這時學生會説這樣太麻煩,教師這時趁熱打鐵引入乘法,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我覺得這樣做,學生會更加清楚我們為什麼要學習乘法,乘法是怎麼得來的,突破重難點會更容易一些。

教學設計範文14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彙,掌握難字、難詞和一詞多義。

2、體會本文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方法,掌握比喻這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教學重難點】

1、掌握難字、難詞和一詞多義。

2、掌握比喻的運用。

【教學準備】

1、準備課文朗讀帶。

2、製作知識歸類和問題思考的投影。

【設計思路】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國中生能閲讀較淺易的文言文。學習文言文貴在積累,“滴水穿石”就是説的這個道理。學習這篇文章的方法主要是讀,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分以下幾步去做:

第一步,通讀全文,解決字音字義問題,然後疏通文意。

第二步,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然後由教師作總結、歸納,學生自己理解掌握比喻的用法和作用。

【教學時間】

自讀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記遊小品。滿井是明、清兩朝北京近郊的一個風景區。文章用極精簡的文字記遊繪景、抒情諭理。歷歷如畫的景物描寫,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氣息,勃勃生機。作者借景抒感,給讀者以人生哲理的感悟。

二、解題

明神宗萬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職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讓他進京。他只好收斂起遊山玩水的興致,來到北京,被授予順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為國子監助教。本文就寫於這一年的春天

三、朗讀課文,歸納段意

1、要求:朗讀課文,注意不讀錯音;讀好句子的節奏、重音,讀出作者喜悦的感情。

(投影。)

⑴ 讀準字的音,特別是一些難字。

廿 鵠 鬣 蘑 蹇 倩 髻 鬟 浹 乍 澈 面 曝 呷

⑵ 對一些較長的句子能恰當地斷句:

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

如/倩女之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⑶ 歸納加粗詞的意義:

之:侷促一室之內

髻鬟之始掠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吾欲之南海何如

然:呷浪之鱗,悠然自得

然徒步則汗出浹背

吳廣以為然

2、學生先朗讀後回答,老師歸納:

“之”的用法主要有三種:

⑴ 當助詞,可譯為“的”,也可不譯,如①②;

⑵ 當代詞,第三人稱,可代人。也可代物,如③;

⑶ 作動詞,可譯為“到、往”,如④。

“然”的用法主要也有三種:

⑴ 用在形容詞詞尾,表示“……的彈子”,如①;

⑵ 用在詞頭或句首,表示轉折如②;

⑶ “正確,對”的意思,如③。

(播放課文朗讀錄音,學生聽讀並糾正自己的錯誤。)

四、自讀課文,疏通文意

(投影。)

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

1、第1自然段:

凍風時作:凍風.冷風。作,起。侷促一室之內:侷促,拘束、侷限。

每冒風馳行:馳行,坐車出行。

未百步輒返:輒,總是,就。

2、第2自然段:

廿二日天稍和:和,暖和。

土膏微潤:土膏,肥沃的土地。膏,肥沃。潤;滋潤,潤濕。

於時冰皮始解:於時,在這時。冰皮,河牀上結冰的表面。潑色乍明:波色:水波的顏色。乍;初:始。

鱗浪層層:鱗浪,像魚鱗似的浪紋。

晶晶然如鏡之新開:晶晶然,亮晶晶的。然,形容詞詞尾。新開,剛打開。

娟然如拭:娟然,美好的樣子。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靧面,洗臉。掠,梳掠。

柔梢披風:披風,在風中散開。披,分開,散開。

淺鬣寸許:淺嫩的麥苗高一寸左右。鬣,獸頸上的鬃毛,這裏形容麥苗。

泉而茗:用泉水煮茶喝。泉,用泉煮。茗,泡茶喝。泉、茗名詞活用為動詞。

而歌者:端起酒杯唱歌的。,酒杯,名詞用為動詞,端起酒杯。

紅裝而蹇者:蹇,本文跛足的,引申為驢,用作動詞,騎驢。

凡曝沙之鳥:瀑,曬太陽。曝沙,在沙灘上曬太陽。

呷浪之鱗:呷,吸而飲。鱗,借代魚。

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毛羽鱗鬣,鳥的羽毛,魚鱗魚鰭。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未始,未嘗。

3、第3自然段:

夫不能以遊墮事:墮,壞,耽誤。

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瀟然,心中沒有牽掛的樣子。

惟此官也:此官,當時作者任順行府儒學教授,是個閒職。

而此地適與餘近:適,正好。

惡能無紀:惡,安、怎麼。無紀,沒有記遊的文章。

五、集體朗讀,思考討論

(投影。)

閲讀思考:

1、北京一帶早春氣候有什麼特徵?

2、寫城中餘寒景象表達作者什麼心情?第1自然段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3、第2自然段描寫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還寒”、萬物復甦的特點,分析作者描寫了哪些景物,怎麼描寫的?

4、第3自然段表達了作者什麼願望?

5、本文在記敍描寫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以物比物。試舉例説明。

討論明確,歸納要點:

1、氣候特徵是“餘寒猶厲”“凍風時作”“飛沙走礫”。

2、表達作者“侷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的無奈心情。作用是:用烘托、反襯的手法,欲揚先抑,寫出燕地的氣候特徵,暗示作者渴望出遊的心情,為後文做了鋪墊。

3、先寫全景:“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及其獨特的感受:“若脱籠之鵠”;再以獨特感受為審美中心,分別描寫“冰皮”“山巒”“柳條”“麥田”“遊人”“鳥”“魚”等種種景物,抓住了初春的特徵,運用新穎生動的`比喻,描繪了一幅幅生機勃勃、喜氣洋洋的畫卷。在景物的描寫中也寄寓了作者歡快、恬適的心情。寫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4、“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既高度概括了上述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的內容,表現了作者的歡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對哲理的追求。從這次出遊他認識到城居時所以不知有春,是因為自己“侷促一室之內”,而實際上春已降臨人間。這是思想境界昇華的表現。這就表明:美是一種客觀存在,而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常常由於這樣那樣的限制而看不到它,這是很可惜的。懂得了這個道理,人們才能自覺地擺脱某種限制,不斷地去擴大自己的視野,去發現生活中本來就有的美好的東西。表達自己將以這次遊覽滿井為中國,在公事之餘繼續出遊的願望。

5、比喻句:

⑴ 若脱籠之鵠:以人比物(把人比作物)。

⑵ 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以物比物。

⑶ 如倩女之釀而髻鬟之始掠也:以物比人(把物比作人)。

⑷ 麥田淺鬣寸許:以物比物。

六、自讀小結

1、本文是寫景的小品。小品是散文的一種,特點是:在説理上深入淺出,在記敍上簡明生動。明清兩代這種體裁最為盛行。這篇遊記短文,在寫景狀物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⑴ 白描的筆法:

作者寫景,不堆砌詞藻,而是用極為簡練的筆法勾勒出來。

⑵ 擬人的寫法:

作者寫山,用倩女新粧作喻;寫魚鳥,説它們洋溢着喜氣,都是用了擬人的寫法。這種表現方法,可以增加景物的動感或“靈氣”,同時也融人作者的主觀情感。把景物擬人化,是袁宏道常用的寫景方法。

⑶ 生動的比喻:

比喻的表現方法雖然很常見,但在這篇遊記中,比喻大多是用來寫景的,也有的是寫人(自身)的,如形容自己出城遊玩為“脱籠之鵠”。這些比喻都很恰當,因為是出自作者深切的體會和感受。

2、袁宏道反對復古,並努力實踐,他寫文章強調。‘性情”,強調自然、天真、趣味。他主張自然地流露個性,語言流利淨潔。這篇遊記,就是他這種主張的實踐範例。他的缺點是題材狹窄,往往只是寫些風景名勝之類,因而成就受到一定的限制。

3、我國遊記的傳統寫法,在末尾寫出作記的原故,同遊者姓名,遊覽的時間。本文選人課本時,末了幾句話刪掉了:刪文大意是作學務這種閒官,沒有什麼心中牽掛的事,遊滿井僅僅是開始而已。於此可見袁宏道為人的閒適之致。

七、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研討與練習”一、二、三題。

2、選用《作業設計》。

【資料鏈接】

作者簡介: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一字無學,號石公,公安(今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進士,曾任空部郎中等職。明代著名文學家。宏道詩主妙悟,提倡“獨抒性靈,不拘俗套”,反對仿古,追求自然;重視通俗小説和里巷民謠,作品以小品成就最高,內容多寫身邊瑣事和自然景物。有《珂雪齋集》二十四卷傳世,後人輯為《袁中郎全集》。因宏道兄弟詩文風格相近,時人稱之為“公安派”,稱他們的詩文為“公安體”。二、公安派明代文學流派。代表人物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其籍貫為湖廣公安(今屬湖北),故世稱“公安派”。其重要成員還有江盈科、陶望齡、黃輝、雷思霈等人。

公安派成員主要生活在萬曆時期。明代自弘治以來,文壇即為李夢陽、何景明為首的“前七子”及王世貞、李攀龍為首的“後七子”所把持。他們倡言“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大曆以後書勿讀”的復古論調,影響極大,以致“天下推李、何、王、李為四大家,無不爭效其體”(《明史·李夢陽傳》)。其間雖有歸有光等“唐宋派”作家起而抗爭,但不足以矯正其流弊。萬曆間李贄針鋒相對地提出“詩何必古選?文何必先秦”和“文章不可得而時勢先後論也”的觀點,振聾發聵,他和徐渭等實際上成為公安派的先導。

教學設計範文15

教學目標

1.認識五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大瀑布發生變化前後不同的景象以及大瀑布是怎樣被葬送的。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強環保意識,維護生態平衡。

教學重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目標教學,激學引欲

當看到這個課題時,你們的心裏在想些什麼呢?在課前的自主學習過程中,你們曾遇到哪些不理解的地方,通過下面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過程可以提出來嗎?

二、自主學習,導疑凝思

導疑凝思。(教師巡視,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1.巴西總統菲格雷特為什麼要為一個瀑布主持葬禮?

2.這一聞名世界的大瀑布為何而聞名,後來又怎樣了?説明什麼?

3.巴西總統在主持葬禮時那飽含深情的話語説明了什麼?

4.如果你當時就在葬禮現場,你會想些什麼?説些什麼?

現在問題與要求都提出來了,大家説運用什麼方式進行討論?

(學生:合作探究)

三、合作探究,難點分析

1.引欲。同學們剛才所提的問題都不錯,説明大家在自主學習時都很認真,現在就請同學們帶着以上這幾個問題來合作探究學習課文。

2.組合。(要求以4人為一小組,可選一位組長,爭取小組成員都能參與討論。)

3.釋疑。(教師巡視,發現學生疑惑之處給予指點,釋疑。)

四、組際交流,反饋互補

1.交流。(每組派1~2名代表報告本組成員已知和未知的'問題)

2.反饋。

(1)巴西總統之所以要為這聞名於世的大瀑布舉行葬禮,是為這個大瀑布的逐漸消失而深感遺憾。

(2)為什麼説大瀑布一直是巴西人的驕傲?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

①瀑布雄偉壯觀。(板書:壯觀)要求學生找出描寫壯觀的有關詞句。

②瀑布是著名的旅遊勝地。要求找出描寫旅遊情境的有關詞句。

(3)後來的大瀑布又怎樣了呢?

(學生回答後)板書:衰敗

(4)衰敗之後的大瀑布又是怎樣了呢?(板書:葬送)葬送的原因是:

①上游建起了水電站;

②水資源浪費,周圍工廠用水毫無節制;

③破壞森林,亂砍亂伐,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學生再讀課文,找出有關語句,反覆誦讀。)

3.引探。

正因為這種種原因,瀑布不見了,人們是慕名而來,失望而去,直至哀悼。而哀悼的目的又是什麼呢?是號召人們都要重視和保護生態平衡,要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板書:保護?

為了拯救大自然,巴西總統菲格雷特為大瀑布舉行了葬禮。在葬禮的現場,人們的心情一定是沉重的,心裏也一定有很多話想説出來。現在就讓自己置身於情境之中,進入角色準備演一演、説一説吧!?生分角色扮演?

4.師結:保護好生態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已是人類所面臨的大事,但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也有許多不重視環保的實例,為此,小記者們!你們願不願意為拯救大自然而盡一份力?願不願意拿起筆來呼籲社會、呼籲人們保護環境,保護大自然,保護生態平衡,為人類提供更好的生存空間?

五、多元練習,差異發展(大屏幕出示要求)

(1)題目自擬,文體不限,如倡議書、讀後感、書信、詩歌等都行。

(2)形式不限,可兩人合作寫,也可多人合作寫。

(3)要求能説能演的,也可露一手。

六、師結全文,激勵再學

好!今天這一節課,由於同學們都認真自學,大膽質疑,從自學到質疑、議疑,到理解彙報,無不説明同學們都以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來對待學習,希望下節課同學們會發揮得更好!

標籤: 範文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9rlel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