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思品教學設計

思品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思品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思品教學設計

思品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提升在集體中與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2、嘗試自己處理和解決班級生活中遇到的矛盾。

3、強化自覺遵守班級規則、學校紀律的意識。

〖教科書分析〗

參見第13~14頁。

〖教學準備〗

1、瞭解班級同學關係的狀況。

2、瞭解班級遵守規則的狀況。

3、瞭解近期班級中是否產生過矛盾,後果如何。

4、根據上面瞭解的情況,請一些同學寫下自己的“心裏話”。

〖教學活動及過程〗

第一課時

1、導入。教師引導:“作為集體的一員,同學都願意為集體做好事,但也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試着解決這些問題。”

2、閲讀與討論。教師引導:“今天,我們不僅要解決教科書中‘紅領巾信箱’中提到的問題,還要打開我們班的‘心裏話’信箱,並在下節課召開‘我的心裏話’發佈會。讓我們先從教科書中樂樂所在班級同學的來信開始吧!”

教師請學生分別朗讀教科書第5~6頁上同學們的“苦惱”,然後請學生以自由發言的形式表達自己的看法,並聯系實際談談體會。教師可以適當加以引導,使學生懂得在班集體中,同學間應團結友愛、互相關心、互相理解、互相幫助。

3、小組探究。教師拿出課前蒐集到的同學中的“心裏話”,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並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也可以讓各個小組閲讀事先準備好的故事,並做好向全班介紹的準備。教師在巡視學生的討論時,應特別注意幫助學生思考解決辦法的妥當性。

4、教師總結。督促學生利用課下的時間為下次的發佈會做好準備。

第二課時

1、以小組為單位,繼續為“心裏話”發佈會做準備。

2、全班交流。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説説“心裏話”,並根據小組的討論結果,説説解決的辦法,同時引起全班學生的討論與交流。

3、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和總結。

〖給老師的建議〗

1、為了使活動順利進行,説説“心裏話”可以採用不記名的形式。

2、在討論教科書中同學的“苦惱”時,教師要幫助學生學會全面分析問題,學會換位思考,以便有針對性地解決自身遇到的問題。

3、課前教師應儘可能深入瞭解在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和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矛盾,為課上學生聯繫自身實際做準備。

4、為了保證教育的效果和質量,教師應對學生的發言做出有針對性的肯定、鼓勵、建議、補充等評價。

〖評價建議〗

1、對學生提出的好的意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給予口頭表揚。

2、對學生小組合作的情況給予評價。

思品教學設計2

〖活動目標〗

1.體驗參與保護環境實踐活動的樂趣,形成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意識。

2.明確自己應有的實際行動,提高環保的自覺意識。

3.學習利用廢紙製作工藝品或生活用品的技能,發展討論、策劃、交流的能力。

〖活動準備〗

(一)學情分析

我所教的學生都是城市、油田子女,個個聰明、好學、見多識廣。他們都是獨生子女,節約意識較差,不注意節約用紙,對紙浪費嚴重。針對這種現象,用“保護森林,節約用紙”這一主題活動,來啟發、引導、教育學生,讓他們知道紙與生活密切相關,紙來得不容易,廢紙可以利用,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生存環境,就要從我做起,從節約用紙做起。

(二)物質資料準備

1.錄像:被砍伐後的森林,《一張紙的話》。

2.學生收集有關環境保護的資料。

3.實物投影儀。

4.用廢報紙做模型的材料。

〖活動時間〗

1課時。

〖活動過程〗

(一)引發活動

師:我們知道造紙的主要原料是樹木,節約用紙就等於保護森林,保護環境。反之浪費紙張,會引起什麼後果呢?

放錄像――森林被砍伐後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請學生交流課前準備的環境保護資料。

師:通過看錄像和收集的資料,同學們有什麼感受?

(二)交流彙報討論的結果

大量砍伐森林會使水土流失,使草、莊稼受到破壞,牛、羊就沒有了食物,人也少了食物,沒有足夠的樹木為我們提供氧氣,人呼吸的空氣就不夠新鮮,沒有及時種植,使木材減少,建築材料和燃料也就少了,人的居住受到影響,動物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家園。

師:樹砍多了,環境就被破壞了。要保護好環境,就要從節約用紙開始。

(三)廢紙利用,製作展示作品

1.分組活動,請學生利用廢紙,設計出美麗的作品。

2.用實物投影儀演示學生的作品。

如利用廢紙做的花瓶、筆架、儲蓄罐、紙船、機器人、窗簾、環保標誌等。

3.用廢報紙做模型。

(1)分組製作,把課前準備好的紙漿捏成各種動物。

(2)展示各小組用再生紙合作製作的模型,如熊貓、小猴、獅子、大象等。

4.總體評比。

四人小組互評,選出優秀作品在教室、走廊內展示,也可在校園、社區展示。

5.小結:生活中還有許多廢舊物品可以巧妙利用。這樣不但保護了環境,更美化了我們的生活。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生活中,不斷地發現美、創造美,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四)集思廣益,為環保出力

1.制訂節約用紙公約。

(1)小組討論:保護森林,節約用紙,我們能做什麼?

(2)彙報討論結果。

愛護書和本子,不亂撕本子。

用過一面的紙,還可以用背面來打草稿。

少用賀年卡,用電話拜年。

把信箱裏、地上扔的廣告紙、舊日曆收集起來送到廢品站。

把廢報紙收集起來再利用。

在班上放一個廢紙箱,把廢紙、廢紙盒收集起來再利用。

建議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訂一個班裏(小組)的節約用紙公約。

和同學一起辦一期以節約用紙為主題的牆報。

(3)寫成切實可行的公約,並選出監督員,隨時檢查執行情況。

2.設計環保廣告。

(1)分組設計環保廣告語或宣傳口號,也可以畫宣傳畫。

(2)把設計的廣告語、宣傳口號或宣傳畫貼在學校的廣告欄裏,讓大家樹立愛護環境、珍惜資源的意識。

3.大家都來保護環境。

(1)在校園或廠區自覺保護樹木,愛護環境。

(2)宣傳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五)質疑、探究、解決問題

1.課件演示:把學生生活中經常出現的浪費紙的現象展現出來,讓學生探究、思考。

2.重點質疑。一位同學説:“一堆紙扔掉了真可惜,若是一張紙扔了不能算什麼。”

(1)用課件展示“一張紙很少”。

(2)小組每人一張紙。

(3)全班每人一張紙。

(4)全校每人一張紙。

(5)全國1.3億少年兒童每人一張紙。

學生總結:可以積少成多。

課件演示《一張紙的話》進行小結。

(六)反饋學習成果

1.把自己身邊的廢紙整理好,教師注意抓典型(觀察學生是否每一張廢紙都撿起來,都放到垃圾箱裏)。

2.朗頌兒歌:廢紙莫亂丟,統統可回收。造出再生紙,用途多又多。

(七)總結

通過今天的活動,我們知道了森林是大自然的保護神,節約用紙就等於保護了森林,保護了環境。每個同學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節約每一張紙,合理利用每一張紙。

〖教學反思〗

1.本課以活動為主,讓學生自己探索,合作學習,如學生通過看錄像,交流蒐集的資料,展示學生作品,集思廣益創作環保廣告等活動,使學生在嘗試中有所發現,在討論中明白道理,在合作中享受成功,在質疑中發展自我,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效率,從而使學生懂得保護森林,節約用紙,愛護環境,要從我做起。

2.值得説明的是,學生小,自我監控能力差,不能長期堅持“保護森林,節約用紙”的公約,因此教師要經常提醒,以便更好地執行。

〖點評〗

點評一

本次活動的設計,以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為指導,通過教師的多種引導,調動學生全身心地參與,較好地實現了活動目標。而且在活動中,通過多種聯繫與延伸,充分地體現了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一門“活動型綜合課程”的特點。

1.活動空間和時間從課上延伸到課下。

學生課前就進行了調查,蒐集環境保護方面的資料;課上相互交流,從而瞭解了紙的問題,既與自然有關,又與人的活動有關,更與自己的學習生活關係密切。課上的“變廢為寶”的各種作品,把活動空間從教室擴展到了走廊、宣傳櫥窗。班級的節約用紙公約監督員,在課後會時時處處地提醒同學注意節約用紙。

2.加強了學科之間的聯繫。在“廢紙利用”上,教師請學生利用廢紙設計美麗的作品。學生通過畫、剪、貼、塗、捏等美術技能做出了花瓶、紙船、環保標誌以及各種小動物,一張張廢紙和舊報紙紙漿,通過學生們靈巧的手,變成了絢麗多彩的美術作品。

3.從感性上升到了理性。

“小組討論,集思廣益”的設計,學生暢所欲言,提出了許多保護森林、節約用紙的想法。有學習上的節約,生活中的節省和廢物的利用,更有思想上的昇華。

4.正反對比,統一認識。

多媒體課件的演示,讓學生從“一堆紙扔掉了真可惜,若是一張紙扔了不能算什麼”的不以為然中醒悟過來,深刻地認識到了“自己的一張紙”與“全國1.3億少年兒童每人一張紙”的關係,從而使“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節約每一張紙”的意識油然而生。

總之,本次活動的設計,通過學生課前的問一問、看一看,課上的剪一剪、畫一畫、貼一貼、捏一捏、想一想、説一説、議一議,課後的展一展、做一做等多種形式,充分地達到了活動目標。

點評二

活動前教師作了充分的準備,不僅有聲像資料還有廢紙製作模型的材料。這表明教師對這次活動的組織和安排進行了細緻的思考。活動中,教師注意引發學生體驗和抒發感受。在看過錄像後,教師請學生説説自己的感受。在學生直接感受的基礎上,教師啟發學生妙用廢紙,通過製作、展評等環節激發了學生活動的興趣。教師適度地啟發學生“保護森林,我們能做什麼”,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進行設計和規劃。設計環保廣告是比較有創意的活動,但是學生活動的具體情況如何,我們從案例中看不到。案例還要詳細記錄下教師和學生的活動情況。

在活動順序的安排上,教師還要反思。在活動的最後,教師通過課件演示在學生生活中出現的浪費紙的現象,這不太符合學生感性、直觀思維的認知特點。如果將學生身邊的事例和錄像結合,給學生鮮活的印象,再進一步開展設計環保廣告等活動,實效性可能會更強。

思品教學設計3

一、播放歌曲《黃土高坡》

説一説你心目中的黃土高原

學生交流自己對黃土高原的瞭解

認識黃土高原投影黃土高原的圖片

在地圖上找到黃土高原並瞭解其範圍。東南西北的界限

説説黃土高原的環境特徵。

黃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二、走進窯洞

1.提出問題:你能從當地人的生活中找到人們適應黃土高原環境的例子嗎?

2.學生暢所欲言,教師抓住黃土高原的民居——窯洞,引導學生進行探究。

3.探究:窯洞為什麼能夠成為黃土高原上的主要民居。

4.交流探究成果,體會窯洞的特點,感受人類的智慧。

活動三:民風民俗展示會

1.課前佈置收集整理黃土高原上的人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資料,瞭解當地人的生活習慣。

2.將信息進行整理,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呈現出來。

3.教師組織學生分成不同的專題對研究成果進行交流彙報。

4.做一做:同學們相互學習,製作一件黃土高原上的典型工藝品。

第3課時

導言:黃土高原原本是個林木茂盛,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我們的先祖黃帝就生活在這裏。你們還了解哪些這裏的文化遺蹟呢?

活動四:製作文化卡片

1.學生交流對黃土高原上的文化遺蹟的瞭解。

2.用剪貼、寫、畫等形式將自己最感興趣的文化遺蹟製作成“文化卡片”和大家交流。

3.教師將學生製作的文化卡片收集起來整理成冊或做成展牌在班級或學校裏展示、交流,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這項研究中。

活動五:我為環境“開處方”

1.教師利用圖文、音像資料向學生呈現黃土高原上嚴重的水土流失現狀。

2.學生思考、討論造成這種環境現狀的原因。

3.將討論、分析的結果以報告的形式呈現出來。

4.結合自己的環保知識為

黃土高原的環境“開處方”。

活動六:心繫西部開發

1.瞭解我國西部開發的計劃以及這些年以來多獲得的成就。

2.結合教科書介紹分析西部開發的有利和不利因素都有哪些。

3.討論西部開發的好辦法。

思品教學設計4

〖學生實態〗

學生雖然在生活中時刻得到父母等長輩的關心與呵護,但他們將長輩的關懷視為理所當然,常常熟視無睹,加上中國特有的“四二一”家庭結構,使多數學生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他們對周圍事物反應淡漠,很少考慮別人的感受,往往難以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但是,學生從小生活在温暖的家庭中,對父母的關心照顧有切身的體驗和感受,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能夠從學生的家庭生活出發,從他們的出生、成長入手,使學生理解和感受父母的養育之恩,從而萌發尊重長輩、孝敬父母的情感。

〖教科書分析〗

本課題的學習重點是以學生的家庭為切入點,藉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感受,體驗並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從而萌發對長輩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教科書中呈現的圖片和作文等材料都是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一些雖然普通卻又非常典型的畫面和事例,它提示我們,應從不同的側面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生活實際中的細微小事,去發現和體會父母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付出的辛勞,體會家庭成員間的親情,通過體驗,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課程資源的開發與運用〗

(一)學生準備

1.蒐集、整理自己與家長的合影和家長撫育自己成長的小故事。

2.觀察爸爸或媽媽一天的作息,體會爸爸、媽媽的辛勞。

(二)教師準備

1.蒐集動物和人類撫育子女的圖片和錄像片斷。

2.邀請幾位熱心的家長參與本節課的課堂教學,請他們做精心的準備,列舉生活中鮮活的小事例,講述撫育孩子的切身體會。

〖本課題教學目標〗

1.知道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庭,體會是父母給了自己生命,體會父母對自己的養育恩情,懂得個人的健康平安是家長呵護的結果。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體驗能力及收集資料的能力,進而發現和理解生活中藴涵的道理。

3.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長過程中所付出的心血,萌發對父母、長輩的感激、尊重和孝敬之情,形成熱愛家庭的態度和情感。

〖教學結構〗

(一)課時安排

1課時。

(二)教學結構整體設計

〖實施過程〗

〖反思〗

為了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在課前啟發學生回憶父母疼愛自己的事例,並蒐集與父母的合影照片、父母給自己購買的紀念品等,為教學做好準備。

在教師的組織與引導下,課堂教學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注重他們的情感體驗,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及家長的熱心參與,使學生始終處在濃郁的家庭氛圍之中。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通過觀察、交流、體驗等層層深入的活動,使他們深刻地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養育之恩,懂得個人的健康成長是家長呵護的結果,從而萌發對父母、長輩的感激、尊重和孝敬之情,形成熱愛家庭的態度和情感。

我讓學生把自己寫給父母的感人至深的小短文讀給父母聽,並請家長談談自己的體會。令我意外的是,我得到了許多家長的親筆信。在他們的字裏行間充分體現出,雖然撫育孩子的過程非常艱辛,但孩子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歡樂。這一課堂教學的延伸,給家長和學生搭建了一個心與心溝通的平台;父母對自己孩子提出的殷切期望,本身就是對學生的一次潛移默化的教育。

〖評析〗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學過程及過程中的情感因素被提到了一個新的層面。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作為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內涵變得更加豐富了,教師將其有意識地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之中,使其成為課程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節課從學校、家長、學生三個方面入手,着眼於學生的日常生活,讓他們在課前準備“兩個一”:一張自己與家長的合影,一個家長疼愛自己的故事,同時邀請部分家長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讓學生傾聽家長講述養育孩子的小故事,使課堂教學與學生的家庭生活聯繫起來,更能觸動學生的心靈。

體驗是情感產生的基礎。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關注學生的體驗和感悟,創設多種教學情境幫助學生體驗父母撫育子女的辛勞,使學生在體驗和感悟中產生情感,建立認識。同時,教師做到了讓學生通過多個角度,運用多種形式瞭解和感受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如讓學生觀看動畫片、請家長座談、同唱歌曲、吟詠古詩、編排模擬體驗活動等,這些形式的運用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在輕鬆的課堂氛圍中,感受到父母的養育之恩,懂得自己的健康成長是父母呵護的結果。

課堂教學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也不應拘泥於預先設定的固定不變的程式。教師通過學生的觀察、收集、整理、製作,實現了對教科書內容的二度開發,使學習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此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家長之間相互交流,使學生在真情實感中切實體會到家長對自己的養育之恩,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延伸,給爸爸、媽媽寫一封信的活動為學生提供了與家長情感交流的機會,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教師、家長互動參與的過程,使課堂教學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延伸,使學生在家庭和學校共同努力下健康成長。

思品教學設計5

主題目標:

1認識國旗、國徽,知道國旗、國徽出現的一些場合。

2體會到國旗、國徽和祖國榮譽的關係。

3知道關於祖國的一些淺顯常識,如首都等。

教學重難點:認識國旗、國徽,體會到國旗、國徽和祖國榮譽的關係。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升國旗、奏國歌的音像資料;準備幾則愛旗護旗的小故事。

2學生調查: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見到國旗和國徽。收集有國旗、國徽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節

(一)找一找、認一認

1出示祖國的版圖,提問:這是什麼圖?(是我們祖國的版圖,我們祖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

2找一找,指一指,我們祖國的國旗是什麼?國徽是什麼?首都在哪裏?

3找到了,認對了,把相應的序號填在課本中。

4説説其他幾個圖上畫的是什麼?

(二)升旗活動

1放學校升旗時的錄象,提問:升旗時我們是怎樣做的?同學看錄象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

2升旗時應怎樣做?

教唱兒歌:(1)

五星紅旗真美麗,

全國人民熱愛你。

升旗國時要敬禮,

唱國歌時要肅立。

(2)

國旗國旗真美麗,五顆星星在一起,

一顆大來四顆小,金光閃閃照大地。

國旗國旗真美麗,國小生們熱愛你,

升旗國時要立正,我們向你敬個禮。

3具體指導學生升旗時要有的規範姿勢(目視國旗、立正、敬禮),讓學生明白規範的姿勢體現着我們對國旗的尊敬。

小結:升旗時要態度嚴肅、認真,立正站好,眼睛看着國旗生起,這叫行注目禮。我們一年級小朋友還沒有入隊帶上紅領巾,我們就可以行注目禮。

4模擬升旗活動。

5講幾則愛旗護旗的小故事,激發兒童對國旗的愛護和敬仰。《五星紅旗少先隊員向您敬禮》《他留下熱愛五星紅旗的一顆童心》

(三)老師小結:同學們非常嚴肅認真,行注目禮,唱國歌聲音洪亮,充分表達了我們愛國旗的情感。

第二節

(一)觀察升國旗的主要場所

1師:你們在哪些地方能看到我國的國旗?

小結:在學校的操場上、天安門廣場、國家機關、輪船、飛機、火箭、邊防哨所、我國駐外大使館等,都能看到我國的國旗。每逢重大節日,家家户户都掛起國旗。自從第一面五星紅旗升起以後,國內外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我國的五星紅旗高高飄揚。

2出示圖片: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

師:每天按照太陽升起的時間,武警戰士在天安門廣場升起鮮豔的五星紅旗。

3出示圖片:國際比賽領獎台上升起五星紅旗。

小結:作為中國人,我們會感到無比的激動、光榮和自豪。同學們盼望着自己快快長大,和這些運動員一樣為國爭光。

4出示圖片:火箭上的國旗。

5出示圖片:邊防哨所有國旗

小結: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邊防哨所,表明這裏是我們中國的領土,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解放軍叔叔日夜守衞在祖國的邊疆,護衞着國旗,保衞祖國。

(二)認識國徽

1出示國徽圖案:國徽上有什麼圖案?

2出示圖片:界碑上的國徽

3師:你們還在哪些地方看到過國徽呢?

(三)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國旗、國徽,知道了國旗、國徽、國歌是代表國家的,熱愛祖國就要熱愛國旗,愛國旗是熱愛祖國的表現。

板書設計:

二祖國媽媽在我心中

國旗五星紅旗真美麗,

圖案全國人民熱愛你。

國徽升國旗時要敬禮,

圖案唱國歌時要肅立。

代表國家

課後小結:通過書上的一組圖片,是同學們獲得了有關祖國的一些基本常識。通過尋找國旗和國徽,進行升旗活動的模擬表演,激發學生對國旗、國徽的敬重,體會做一箇中國人的自豪。

思品教學設計6

〖學生實態〗

我所教的班級中多數學生生活在城鎮,在他們生活的社區周圍有着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購物場所。但是他們大多為獨生子女,平時生活起居多依賴父母,獨立生活能力相對薄弱,雖有簡單的購物經驗和能力,但合理購物的能力較差。特別是三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尚缺乏對商品質量的識別能力,缺乏對形形色色購物場所的區別能力,自我保護意識較差。因此,引導學生探究正確合理購物的方法,瞭解購物中的知識和技巧,並從中體驗消費的奧妙和趣味就成為本課教學的主旨。

〖教科書分析〗

《合理購物ABC 》這一課題的內容從激發學生購物的興趣入手,幫助他們回顧自己的購物經驗,並通過辯論,學會自主地選擇適當的購物場所。通過調查、分析、比較,幫助學生初步瞭解正確合理購物的相關知識,旨在引導學生學會了解商品、合理選購商品的方法,培養和提高他們的購物能力。

〖課程資源的開發與運用〗

(一)學生準備

1.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觀察、訪問,瞭解父母或他人是如何購物的。

2.調查瞭解並比較海滄社區的各種購物場所。

3.學生親身體驗一次購物活動,並將喜愛的物品的包裝袋或瓶子帶進課堂。

(二)教師準備

1.拍攝部分學生在超市購物的情況,並製成課件。

2.拍攝海滄社區的各種購物場所並製成課件。

3.準備實物投影儀,學生小組合作的表格及課件等。

〖本課題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在活動和調查中學會有關商品的基本常識,如:生產日期、保質期、條形碼等。

2.培養學生調查蒐集資料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正確購物的能力等。

3.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正確合理購物的方法,從而養成正確的消費觀,提高作為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結構〗

(一)課時安排

1課時。

(二)教學結構整體設計

1.交流購物情況,體會購物的快樂與重要性。

播放錄像,展示部分學生在超市中購物的情境,引出學生常見的購物活動,激發學生探索購物學問的樂趣。

2.在交流討論中發現並學習正確合理購物的方法。

小組活動一:交流討論自己所購物品的名稱,回味購物的快樂,並對小組成員所購物品進行統計,建立起合作交流的良好氛圍。

小組活動二:討論交流怎樣購買飲料,探索購物的技巧並初步培養正確的消費觀。

小組活動三:辨認商品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3.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及購物的注意事項討論如何選擇合適的購物場所。

4.課外拓展實踐:讓學生把他人的、課堂上學到的,或自己探索到的購物方法應用到生活中去。

〖實施過程〗

(一)交流購物情況,體會購物的快樂與重要性

1.播放錄像。

播放部分學生在超市購物的錄像片段。

2.教師敍述。

師:同學們,購物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卻藏着很大的學問呢?今天,老師將與大家一起去探索購物的學問!

(課件出示課題)

師:課前老師佈置同學們去購買自己或家裏需要的物品,請在小組裏和同學交流一下。

(二)在交流討論中逐漸發現並學習正確合理購物的方法

1.小組活動一。

在小組內向同學們説一説自己購買了什麼?每人拿出自己的物品進行交流,小組長進行登記,並做好向全班彙報的準備。(6人為一個小組,小組同學交流自己購買的物品,出示物品的包裝袋和瓶子,並進行統計。)

小組長向全班彙報小組成員的購買情況,(課件出示統計表,教師在表格中進行統計)

生:我們這一組購買的東西令人眼花繚亂,購買飲料類的有3人,購買食品類的有5人,購買生活用品的有2人……

(表格如下):

續表

師:同學們購買的物品可真是多種多樣呀!(老師抽取其中的一瓶礦泉水)

問:同學們是怎麼購買礦泉水的呢?

生:我先看看水瓶子髒不髒,髒的不買,破的變形的就不買。

生:我同意他的説法,但我還有補充。還要看是不是有廠家名字。我覺得買正規廠家生產的好。

生:瓶子上標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我買時先看是不是過期了。

……

(學生的回答有可能是不正確或不全面的,可以由其他學生加以糾正和補充。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也可以通過調查得到的資料來敍述。讓學生在敍述和傾聽過程中瞭解和掌握購物的方法。)

學生提到有關商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時候,教師相繼出示課件,播放錄音。(我們的老朋友――豆博士來了:同學們,你們好,我聽到你們的討論了。是的,購買物品時要先看有沒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比如這瓶水的保質期 是12個月,生產日期是20xx年4月1日,同學們,用你們智慧的腦袋想一想,這瓶水有沒有問題呢?)

生:這瓶水有問題,因為它已經過期了。

生:這瓶水的生產日期是20xx年4月1日,現在是20xx年6月,它已經過了保質期了,我們不能購買。

生:我有個補充,我們如果在20xx年4月1日前購買就可以了。

師:同學們真聰明。我們一定要學會辨別商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這樣才能買到合格的產品,還要記住合格產品都有檢驗合格證哦!

2.小組活動二。

(課件出示要求:(1)找一找你喜歡的食品中是否標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2)找一找自己手中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標在哪兒,再交流一下,找找小組中的其他同學手中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標在哪兒。)

先小組交流討論,然後全班進行交流。

生:礦泉水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有的標在蓋子上,有的標在瓶子底部。

生:我這兒的是標在瓶子的商標紙上。

生:這個麪包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是標在合格證上。

……

師:(小結)原來購買東西也有這麼大的學問,同學們可真是生活的有心人呀!我們的老朋友豆博士學問可大了,同學們回答這麼積極,豆博士忍不住又想説話了,我們聽一聽他説了些什麼。

豆博士:同學們,你想購物時又開心又放心嗎?那就一定要會識別“三無產品”,不購買“三無產品”。所謂“三無產品”就是:無生產廠家,無檢驗合格證,無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產品。

3.小組活動三。

師:你們還買了什麼物品,也用豆博士的方法檢查一下,把結果寫在報告上。

(1)學生小組合作,找出一樣物品,檢查一下有無生產廠家,有無合格證,有無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組長記錄檢查結果。

報告表

商品名稱

①生產廠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產日期: 年 月 日;保質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有(無)檢驗合格證或生產許可證。

(2)全班交流。

生:我們調查的是這種物品(舉高),它有生產廠家,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有合格證,像這樣的產品我們可以放心買。

生:我們調查的是這種同學們最愛買的飲料,它沒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也沒有合格證,所以同學們要警惕呀,我們不要再購買這種產品了。

師:(小結)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有一些不法商人,不顧他人的生命安全,以假充真,以次充好,進行違法經營。所以在購買商品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擦亮眼睛,學會保護自己呀!

,合理購物ABC1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

(三)引導學生討論如何選擇合適的購物場所

師:社會發展越來越進步,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方便了。比如在海滄,我們購物的地方就越來越多了(課件展示:位於海滄地區各式各樣的購物場所)。這麼多的購物場所,我們該怎麼選擇呢?相同的商品在不同的商店價格一樣嗎?我們應該怎麼合理選擇呢?

學生討論,並舉例説明。(以一支筆為例,在不同的商店價格是不一樣的。可以貨比三家,選擇便宜的買。)

(四)課外拓展實踐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探索了這麼多購物的學問,你想告訴誰呢?

生:我想告訴爸爸、媽媽,讓他們也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生:我想告訴小弟弟、小妹妹,讓他們在買東西的時候也要注意。

生:我想告訴我們鄰居的爺爺、奶奶,讓他們別為了省錢,去購買假冒偽劣商品。

師:(總結)同學們,你們可以在課後做一名小小宣傳員,讓人人都瞭解購物的學問。在今後,希望同學們學會用父母辛苦賺來的錢買到價廉物美的東西。

〖反思〗

學生雖然有簡單購物的經驗,但由於他們年紀小,正確合理購物的能力薄弱。因此,這節課我充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了一系列學生參與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正確地消費,合理地消費,引導學生探究消費的奧妙,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在活動中學生的學習是自主的,人人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因此他們的體驗就特別深刻。學生親身體驗到正確購物的重要與快樂,幫助他們樹立了正確的購物觀念,培養了他們基本的購物能力。

〖評析〗

購物是我們生活中最常做的事情。但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説,如何正確合理購物還的確不是一件容易做好的事。蔡老師這節課能夠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區資源,把學生熟悉的社區購物場所及學生購物的真實情境引入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學生實際出發,重視學生已有的購物經驗,通過課前調查瞭解、親身體驗,再到課堂學習的三次小組活動、全班討論交流,最後是課外拓展延伸――這一系列活動,引導學生交流討論,提高認識,培養能力,並且層層深入,使學生在活動中自主習得正確合理購物的初步知識。在本課題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按照教科書的提示,精心設計了三組以小組為單位的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有利於教學目標的實現。但是如果能夠把這些探究活動再拓展得深入一些,學生參與的範圍再寬泛一些,例如在第2組活動中,學生對所收集的食品或飲料包裝進行鑑別的時候,把學生對商品生產日期、保質期的探究,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出來,供全班交流,就可能使學生得到更多的啟發,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思品教學設計7

一、教學準備:

熟悉教材上提到的周恩來等的事例。熟悉關於自我意識等的心理學知識。 準備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簡單的行為規範、規章制度如交通規則等。

準備角色遊戲所需的道具、扮演者(或錄像帶、或圖片)。

角色遊戲1:A、甲乙二人是同桌考試的好朋友,乙某題不會,甲主動把答案悄悄遞過去,乙擺擺手表示不要,自己認真思索。

角色遊戲1:B、甲乙工人同桌考試,乙某題不會,向甲偷窺,多次被甲拒絕,最後乙被教師專沒收考卷。

角色遊戲2:A、甲將用後待洗的調色盤隨手放在課桌角邊,乙匆匆忙忙跑過桌邊,衣角將調色盤帶翻,顏料濺在二人的衣物上。甲趕快向乙道歉:“對不起,我不該把調色盤放在桌子邊上,弄髒了你的衣服!”乙也趕快向甲道歉:“是我不好,我不該跑得那麼急,把你的調色盤帶翻了,快看看摔壞了沒有?”

角色遊戲2:B、甲將用後待洗的調色盤隨手放在課桌角邊,乙匆匆忙忙跑過桌邊,衣角將調色盤帶翻,顏料濺在二人的衣物上。甲看見自己的衣服被弄髒了,怒氣衝衝地對乙吼道:“你會不會放調色盤,你賠我的衣服!”乙也不甘示弱:“你沒長眼睛啊?在教室裏瘋跑個啥?你賠我的調色盤!”

角色遊戲3:A、下課時,甲乙二同桌領到新發放的課本,乙放下新課本出去玩了,甲發現自己領到的課本有一點破損。同學丙見他羨慕地把乙的課本拿起來看了又看,向他出主意説:“趁乙沒在這兒,把乙的課本和你自己的課本對調過來不就行了。”甲想了想,最後搖了搖頭説:“不行,我不能這樣做,我要先和他商量了才行。”

角色遊戲3:B、下課時,甲乙二同桌領到新發放的課本,乙放下新課本出去玩了,甲發現自己領到的課本有一點破損。他羨慕地把乙的課本拿起來看了又看,然後趁別人都沒注意他的時候把乙的課本和自己的課本對調過來。

二、教學啟動

教師講述周恩來嚴於律己時的故事,突出渲染其嚴格、自覺、持之以恆的自律精神。讓學生邊聽邊想:如果沒有堅持嚴於律已的能力,一個人是否能形成各種優良的心理品質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主要教學活動

(一)闡述培養自律能力與形成其它心理品質的關係

根據學生對上述問題的回答,闡述自律能力的培養是一種重要的自我修養的途徑,是形成其它的心理品質的前提和保障。

(二)講解自律的含義:

1、提問:聽了上述周恩來的故事,請同學們想一想:什麼叫做自律?

2、學生思考時,板書:什麼是自律?

3、請學生們回答問題,根據學生們的回答,引導學生理解自律的概念。

4、以“遵守交通規則”為例,組織學生討淪:怎樣做才能算是在交通行為中做到了“自律”?注意學生是否掌握了“自律”概念的三個要點。

(三)板書並講述“自律的表現—一自愛、自省、自控”

1、板書並講述:自律與自愛

教師提問:當我們喜愛一個人的時候,我們是希望他更加美好,更加優秀呢,還是希望他醜陋無比,一踏糊塗呢?問樣,當我們珍愛自己時,我們成不變是不是

也希望自己有美好的形象,高雅的情趣,希望自己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成為一個不斷進取,自立自強的人呢?根據學生的回答。結合果學生對課本上“自我形象的自評”,引導學生理解自愛的含義和自愛表現於自律中的不下而上同方面——儀表的、內在的;自尊、自強;

2、板書並講述:自律與自省

請學生閲讀課本上“河豚魚説”的典故,並思考:河豚魚撞了橋柱後,是怎樣做的,它遭到了怎樣的命運,它應該怎樣做才對?組織學生討論:一個嚴於自律的人,為什麼會經常自省?

3、板書並講述:自律與自控

引導學生回憶自律的含義中“嚴格要求自己和約束自己”,指明這就是“自控”。提問並組織學生討論:人為什麼要學天會自控?

(四)總結並結束本節:

教師總結:強調:

1、自律是形成一切良好的心理品質的根本保障;

2、它要求我們針對實際情況;以—定的標準和規則指導自己的言行,嚴格要求自己和約束自己;

3、一個有自律能力的人也是一個懂得自愛、自省、自控的人。

思品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發現、欣賞自己和同學的優點和長處,並以恰當的方式讚美。

過程與方法目標:認識自己的優缺點,學會自我肯定和自我完善,從而更好地接納自己,發展自己,增強自信心。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積極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使他們能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形成正確的、全面的自我意識,主動進行自我完善,並勇於展示自我。

教學重點:

瞭解自己,悦納自己

教學難點:

正確對待他人評價

教學過程:

一、我漂亮、我真棒

1、同學們你們的桌子上都有一面小鏡子,你猜一猜這節課我們用它幹什麼呢?我們用它照一照我們自己,説一説自己哪長的最好看?(學生説)

2、同學們為你們的大膽與真誠而自豪,你們真棒!老師這沒有鏡子,你們就是老師的小鏡子,你們給老師評價説一下,老師那長的最好看?(同學説)

二、我多才、我真棒

1、同學們沒想到老師在同學們的眼中還挺漂亮。老師真高興,可見讚美一個人漂亮會給別人帶來好心情,更給人帶來自信,你們只是看到老師的外表,老師還有更了不起的地方,你們想知道嗎?(老師唱種太陽)

2、老師真棒!你能不能向一樣棒!(同學表演才藝)

三、我能行、我真棒

1、同學們我們要想做一個很棒的孩子,除了多才多藝我們還應做到哪些呢?(學生説)

2、同學們我們每天在學校學習文化知識,學習做人的道理,學習吧自己變得很棒,在我們有一點進步的時候就希望有人來誇一誇,我們就更有自信,你最想得到誰的誇獎?(學生説)

3、有的同學想得到爸爸媽媽的誇獎,你們爸爸媽媽平時都是怎樣評價你們的?今天老師把你們的爸爸媽媽都請來了,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説了什麼嗎?(放視頻)

四、我自信、我真棒

1、聽了爸爸媽媽的話、你們想説什麼嗎?

2、同學們如果您們的爸爸媽媽聽到你們的話一定會為你們感到驕傲與自豪,你們真的很棒。同學們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優點也有缺點,只有找到自己的優點,改正自己的缺點,我們才能更棒對不對?同學們我們的桌子上都有一張心願卡,你在心願卡上寫出自己的優點,再寫出要改正的缺點,如果你認為我能使優點越來越多,我能改正缺點你就在紙上畫一個笑臉。然後把你的心願卡放在我們班的“心願箱”裏等到下個月我們打開“心願箱”希望你會有更多的優點,缺點越來越上,你就會更自信的喊出“我真棒”!

三、結束活動,昇華主題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感受?老師將有三句話送給大家,請同學們站起來,跟着老師一起做,大聲説“我很棒”“我真的很棒”“我真的真的很棒”,最後連起來大聲説一遍。同學們,你們真的真的很棒! 今後,在學習過程中老師希望你們保持自己的優點,做一個獨特的人;學習他人的優點,做一個滿懷自信的人。讓我們再一起大聲地説一遍:“我很棒”“我真的很棒”“我真的真的很棒”。不要忘記用這三句話不斷地鼓勵自己。因為相信自己棒,才是真的棒!

思品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究活動,讓學生了解太陽和影子的關係,體驗到人與自然的依存關係,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

2.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中的自然現象,並能夠從中提出問題,引發思考,養成愛觀察、好提問的好習慣,初步培養學牛的創新意識。

課前參與

課前讓學生分別觀察、記錄不同時間段(上午8:00、中午12:00、下午6:00)自己在同一個地點影子長短和方向的變化。通過觀察思考:影子的長短和方向有什麼變化?這些變化與什麼有關係?能否通過查找資料進行解答?

教學過程

活動一:討論、合作、交流,引導學生探究陽光與影子的變化

師:小朋友們,上節課老師佈置給大家一個非常艱鉅的任務,你們還記得嗎?

生:記得。

師:是什麼艱鉅的任務?

生:在操場上選一個地方,在上午8:00、中午12:00、F午6:00觀察影子的變化。

生:還要做記錄。

師:請各組拿出記錄表,哪組願意彙報一下你們的觀察記錄結果?

生:我們組發現影子的長短是不斷變化的。

師:怎麼變化?

生:我們發現上午和下午的影子都很長,而中午的影子最短,就在我們的腳底下,我們都沒法量了。

師:你們觀察得可真仔細,其他的組還有什麼發現?

生:我們發現早晨影子在我後面,中午影子在我們腳底下,下午影子在我們的前面。

師:當時你們面對哪裏?

生:我們面對着太陽。

師:還有哪組願意彙報?

生:我們組觀察的和他們組不一樣,早晨影子在我的前面,中午影子在我腳下,下午影子在我的身後。

師:你們面對哪裏?

生:面對的是學校操場上的甬道。

師:那是背對着太陽的方向,也就是面朝西站着。你們發現沒有,不管你面朝哪裏站着,我們的影子和我們自己還有太陽都在一條直線上。(畫示意圖)不管你怎麼站,早中晚影子的方向都發生了──

生:變化。

師:小朋友們,你們觀察得可真仔細,通過觀察和記錄,我們發現一天中影子的長短和方向是不同的。當我們面對太陽時,早上我們的.身後會有一個很長很長的影子,中午我們的腳下會有一個小小的影子,下午我們的身後又會出現一個很長很長的影子。

師:你們還有什麼問題嗎?

生:老師,為什麼地上會有影子?

師:有同學可以解答嗎?

生:因為我們的身體遮住了陽光,所以地上會有影子。

師:你是從哪知道的?

生:書上。

師:看!這就是一種得到知識的最好的辦法,我們一定要多讀書。

生:為什麼影子一會兒長,一會兒短,一會兒在身前,一會兒在身後?

師:這個問題問得好!誰能幫他解答?

生:那是因為在我們頭頂的太陽總在變呀!

師:對!就是這樣,因為太陽在不停地運動,使得太陽照在我們身上的角度也發生了變化,所以影子才有長短、前後的變化。

活動二:實踐活動,探究陽光色彩組成的奧祕

師:咱們通過觀察和研究,知道了陽光和影子之間的奧祕,我們一起去和陽光做個遊戲,你們願意嗎?

生:(非常興奮)願意!

師:那好,我們一起到操場去,做個吹泡泡的遊戲吧!不過,老師還有一項要求呢一請大家仔細觀察我們吹出的泡泡是什麼顏色的。遊戲時要遵守遊戲的規則,老師給每人一張生命卡,卡上有三條命,如果一次沒有遵守遊戲的規則就會喪失一條命,三條命都沒了,對於你來説遊戲就結束了,你只能看着別人做遊戲了。遊戲規則是:1.在指定的範圍內做遊戲;2.聲音不能太大,以免影響其他班級上課。

(學生在教室外列隊,有組織地來到操場上。大家在操場上吹泡泡、做遊戲,顯得特別的興奮。教師提醒大家要觀察泡泡的顏色。學生集合後──

師:剛才你們觀察到的泡泡是什麼顏色的?

生1:七彩的。

生2:五顏六色的。

生3:我覺得紅色的比較多,還有其他顏色我沒法形容。

師:剛才有一個同學問老師為什麼泡泡有那麼多的顏色?有人能替老師回答嗎?

生1:是因為有光的反射。

生2:不對,是光的折射。

生3:是因為太陽是七彩的。

師:你們的知識真豐富,太陽公公的光有好幾種顏色,當光線經過折射後我們就能看到紅橙黃綠藍青紫七種顏色,我們看到的泡泡的顏色就是陽光在泡泡上折射出來的顏色。

活動三:拓展活動:我們和太陽在一起

師:同學們,我們和太陽做了這麼多的遊戲,你們有什麼感受?

生1:太陽公公真神奇。

生2:我喜歡太陽公公。

生3:這些遊戲太有意思了。

師:你們願意自己設計一些和太陽做的遊戲嗎?

(請學生分組自由設計和太陽做的遊戲。)

師:你們都設計了哪些和太陽公公做的遊戲?

生:我們可以玩手影的遊戲。

師:你們會做手影嗎?

眾生回答:會!

生l:(邊説邊比劃)大家看,老鷹。

生2:(邊説邊比劃)我的是一雙高跟鞋,嘎達嘎達。

生3:(邊説邊比劃)我的是一隻可愛的小兔子。

生4:(邊説邊比劃)

我是樹木的醫生啄木鳥,看我在給樹木治病。

師:還有其他遊戲嗎?

生:我們還喜歡玩踩影子的遊戲。

師:我們一起來做踩影子的遊戲吧!遊戲規則和剛才吹泡泡的規則一樣,提醒大家在遊戲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學生和老師在操場上做踩影子游戲。在距離下課三分鐘左右的時間集合整隊將學生帶回班級。)

師:在遊戲的過程中,大家還發現了很多有關陽光的奧祕,可是,我們一下子還不能解答。那麼,請選擇一個你最感興趣的和陽光有關的現象,課下通過看有關書籍、上網查找、向家長、老師詢問等方式揭開謎題。

教學反思

在《我們和太陽做遊戲》中,我進行了這樣的教學設計。

首先,我佈置了學生課前參與的活動內容,通過觀察和記錄,啟發他們從觀察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能夠用已經掌握的一些探究方法以及查找資料等來進一步進行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究的興趣,在這個拓展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的意識。

其次,教學中為學生提供的教學內容來源於他們的實際生活。這些現象是平時經常看到的,但是沒有引起大家的關注,教師將這些現象在課堂上一一呈現。學生對於教師提供的生活現象充滿着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操場上吹泡泡的遊戲活動。這次活動不僅僅在進行遊戲,同時也幫助學生進行觀察,從而引發學生的思考。在教學過程中,當即就有學生提出疑問:老師,為什麼我吹出的泡泡有那麼多的顏色?學生在提出這個問題時充滿笑容的臉上洋溢着對問題答案的渴望。

在這個探究過程中,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多問“為什麼”,不僅要求知其然,而且求知其所以然。從中教育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突破。這次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喚起了學生的探索慾望,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在生活實踐的“復演”,過程中,培養了其創新的意識和能力。

思品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通過呈現快樂場景,帶動學生去細心觀察、發現快樂;知道快樂並不難找,並在尋找快樂的過程中感受快樂。

2、知道快樂有很多種,付出努力換來的快樂更持續長久。

教學建議:

1、最好讓每個學生都傾訴自己快樂感受的機會。班容量大的可以採取小組代表發言。

2、關注缺少快樂的學生,用同學快樂的感受感染啟發他們對生活的樂觀情緒。

教學過程:

一、圖畫導入,揭示課題。

1、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幾幅美麗的圖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展示表現快樂場景的圖片)

2、生活中到處是快樂,讓我們一起走向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快樂吧。(出示課題:生活中的快樂)

二、收集已知,感受快樂。

1、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自己的快樂,讓我們彼此分享,説説自己的快樂吧!

(1)、交流自己的快樂與感受。

(2)、小結:快樂並不難找,只要你用心去發現,就會發現快樂有很多種,平凡的事也可以讓人感到快樂。(課件展示)

三、深入體會,找尋快樂。

活動一:汗水換來的快樂

1、播放錄象(運動員奪冠、科技人員實驗成功等)

2、思考:這些人為什麼這麼激動?他們的快樂從何而來?(討論交流)

3、小結:快樂有很多,有的快樂是輕而易舉就得到的,有的快樂需要付出努力和汗水。

4、啟發: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想大家談談付出努力後得到的快樂感受。(自由發言)活動二:給予的快樂

1、當我們做了對他人有益的事情時,我們就給了他人一種愛心,同時自己也獲得了快樂,這就是給予的快樂。(出示教材6頁圖片)

2、你感受過這些快樂嗎?

(1)、完成下面的問卷:你作過對他人有益的事嗎?如果有,是什麼事?你感受如何?(2)、統計結果。

(3)、做了這些事你為什麼感到快樂?

四、昇華感情,理解快樂。

1、你心目中的快樂是什麼?

2、在生活中要用心觀察、發現快樂。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你會永遠快樂。板書設計:

汗水換來的快樂

生活中的快樂(珍惜)

……

幫助他人的快樂

設計説明:通過簡明扼要的板書,加深學生對本課學習目標的認識,讓學生明白應該珍惜生活,懂得“快樂他人也快樂了自己”的快樂真諦。因為快樂存在於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快樂地過好每一天。

思品教學設計11

一、教學指導思想:

歷史與社會:以新教改的基本思路為指導;以《歷史與社會課程標準》為依據;根據學部總體教學計劃,結合本年級教學需要,創新課堂教學方法,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前提,以學生終生髮展為教育目標,落實學科教學任務,特擬定此教學計劃。

思品:1、堅持認真學習,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發展學生"的思想為指針,以"激勵學生、相信學生"為主線,以"提高學生"為重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

2、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原則,在班級中提倡民主平等、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的精神,進一步加強班級的學習風氣精神建設,增強班級學習積極性的凝聚力。

3、堅持德育教研,以心理健康教育為重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

二、教材分析

歷史與社會:(一)凸顯時序線索,充實歷史內容;

(二)強化綜合;

(三)運用史料更注意適合學生的認知能力;

(四)豐富教材的思想內涵;

(五)充分發揮閲讀卡的功能;第一單元講述多元發展的早期文明,繼續強調人與自然關係的線索。

第二單元講述相繼興衰的中古歐亞國家。

第三單元講述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一):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發展。

第四單元講述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二):“多元一體”格局與文明高度發展。

思品:本冊書依照“成長中的我”、“我與他人”、“我與集體、國家、社會”為主線,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社會實踐能力。共有四個單元:第一單元塑造自我,由“自尊自信”、“明辨是非”和“自我負責”三課組成,樹立自尊自信的健康人格;明辨是非,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自我負責,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第二單元善待他人,由“誠實守信”、“平等待人”和“與人為善”三課組成,使學生懂得誠實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是最重要的交往品德;認識人格平等的涵義,懂得平等待人的道理;認識善良是美好品德的基石,培養與人為善、助人為樂的美德。第三單元相處有方,由“理解與寬容”、“欣賞與讚美”和“競爭與合作”三課組成,這一單元是對第二單元的延伸和擴展,講的是幫助學生進步掌握與人相處的道德原則、相處藝術和相處技巧。第四單元胸懷天下,由“關愛社會”、“情繫祖國”、和“放眼世界”三課組成,本單元引導學生認識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國家、民族、個人與世界的關係。

三、學情分析

本人任教的八年級學生,由於是接班,要想提高班級的歷史與社會成績和學習能力,困難很大。而且學生對於八年級的歷史內容相對較為陌生,所以針對學生的這種狀態,教師需要在近段時間內根據學科特點對學生的學習歷史的習慣進行引導,以便他們形成較好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目標:

歷史與社會:

1、引導學生對本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

2、課堂創新,高效,讓每個學生學有所得;

3、培養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親近自然、建設和諧社會的情感;

4、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思品:

1、首先要讓他們説出來,會説會表達,做題的能力也就能得到相應的提高,育人的效果也能體現出來。

2、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綜合性學習創設使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情景,從中激發學生進行討論,多角度的去思考問題。

五、教學實施措施

1、切實瞭解學生的知識結構,認真分析其學習狀況,在此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從大多數同學的實際情況出發,同時也要兼顧兩頭。重視基礎知識教學,注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突出能力目標的主導。

2、注重學科間知識的融合與滲透;教師應從總體上突破原有學科之間的界限,注重各人文學科知識間的合理滲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聯繫。

3、進行愛國主義優良傳統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實,增強學生愛國認知。初步用歷史辯證唯物主義觀教育。使學生學會科學分析評價史實及人物,培養分析歸納能力。

4、強化史地知識的聯繫。一方面,在歷史敍述中,注意地理知識(包括地圖)的運用,幫助學生營造空間觀念,理解地理因素對歷史發展的影響,深化學生對相關歷史知識的認識。另一方面,在活動設計中,注意引導學生開拓思維,從地理角度思考問題,培養學生多個角度分析、解釋歷史現象和歷史事件的能力。

六、教學進度安排:

歷史與社會:教學進度表

周次

思品:

課 題 號

思品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知道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危險,知道最基本的緊急求助和自救辦法。

2、遠離危險,愛護自己的身體和生命,健康安全的成長。

3、通過分析危險事故的原因,探討如何減少危險事故,培養學生良好的對待事物的態度及正確認識事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

1、學生向家長了解一些遇到危險如何自救和求助的辦法。

2、收集一些安全小常識,準備好剪刀和一張卡片紙。

3、師生都去收集一些安全標誌。

4、學生課前調查生活周圍或報刊、電視等媒體上了解近期發生的各類事故.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演一演,揭示課題

1、設計以下情境,請學生演示:

(1、)下雨天,沒有活動場地,幾個小朋友就在大樹底下玩遊戲,結果……

(2、)星期六,爸爸媽媽加班,紅紅一個人在家,這時,有人敲門説是爸爸的好朋友,小紅開門讓陌生人進屋坐。(學生邊觀看邊想,這些小朋友這樣做好不好?為什麼?)

2、學生回答,揭示課題:遇到危險怎麼辦?(師板課題)

二、看圖,認識身邊潛在的危險

1、説説圖中的小朋友會有什麼危險,怎樣使危險不發生?

(生看圖同桌互説,再個別起立説)

2、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事故?

師:剛才幾個同學都説得很好,確實生活中一不留神,事故就發生了,有時甚至危害到人的健康與生命.那麼除了這幾種事故,你們還知道哪些類似的事情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①:學生介紹蒐集到的圖片資料,(師根據學生的介紹板書:遇到毒氣、樓道騷亂擁擠、火災、地震、遇到壞人……)②:師提問:看了這些情況,你想知道什麼?你有什麼問題要提出來嗎?你最想知道什麼?(學生提問)

三、遇到危險時怎麼辦?

師:剛才同學們提的問題真多呀。問得最多的就是遇到某種危險時怎麼辦?確實當危險不可避免地發生時,“怎麼處理危險?怎樣減緩或減少危險所造成的危害?”這樣的問題便顯得特別的重要。下面就請同學們自由組合,選擇一個你們自己感興趣的事故主題,研究一下遇到這種危險時怎麼辦,可以如何避免?(小組討論)

四、體驗

師:針對各種事故,剛才同學們都想出了各種應對辦法,下面老師想請同學們再次自由組合,人數以五六人為好,選擇一個事故主題進行模擬表演。

①:各小組自排自演.②:演一演、説體驗、試一試

每一組表演結束,師都提問:能説説你們自排自導自演的過程中有什麼感受和體驗嗎?你們有什麼成功經驗? ③師生互演:李華放學了,在校門口等媽媽來接,這時,一位阿姨走過來……(生看——評價)

五、認識安全標誌,儘量避免危險的發生

1、認一認,書中的安全標誌各表示什麼。

2、你還知道哪些安全標誌?(學生出示課前收集的安全標誌,向同學介紹)師幫助學生把標誌貼在黑板上。

3、師也出示自己收集的安全標誌,學生認,再貼黑板。

六、活動:動手製作安全愛心卡,在親人、朋友之間架起一座愛心橋

1、教師出示各種形狀的小卡片,講明製作方法:把卡片紙剪成各種形狀,在卡片上寫上安全小常識或遇到危險自救的辦法。

2、學生在音樂《祝你平安》中製作卡片。

3、學生互相交換、贈送卡片。

六、總結:危險隨時存在,但是如果我們時刻把安全知識牢記在心,並認識許多的安全標誌,就能遠離危險,遇到危險懂得自救和求助,就一定能健康、安全的成長!師板:健康、安全地成長

七、課後延伸:

1、課後出一張安全小報,在班上交流。

2、向小朋友及自己生活的社區宣傳安全知識或贈送愛心安全小卡片。

思品教學設計13

一、教材分析

1、對教學目標的理解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心和撫育,尊重父母的勞動和情感,培養學生權利與義務的意識,承擔起自己的對家庭的責任。

能力目標:辨證看待家庭中父母與子女權利義務關係的能力;收集父母為家庭作貢獻的具體事例的能力,感受家庭親情的能力。

知識目標:體會家庭中親情的温暖,明白撫養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義務,而父母也理應受到子女的孝敬。

2、對教學重難點的認識

教學重點:感受家庭的温暖。

教學難點:擔負起自己的責任,與家人一起營造温馨的家。

3、對教學內容的分析

“我愛我家”,主要講三個問題。一是大人講我小時候,主要是讓學生回憶小時候受父母呵護的甜蜜時光,把自己的童趣講給同學聽。二是無悔的奉獻,主要是讓學生感受父母對家庭的貢獻、父母的優秀品質。三是感受家庭温暖,主要從不同方面讓學生體會父母所給予的愛、家庭的温暖。

二、學生分析

1、針對的問題:

有些孩子可能在學校表現得很乖,對老師和同學都很温順,但在家中卻判若兩人。孩子之所以會頂撞父母,對父母出言不遜,主要原因就是他們跟父母太熟悉了,不知珍惜身邊的愛。教師應該幫助學生認識到父母對他們的養育之恩,為了他們的成長父母要傾其一生的心血。

2、學生的需要:

不少學生雖然每天與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對父母的情況不一定知道,特別是父母的辛勞,即使學生看到了,也很少去體會。可以以“説一説”的形式導入,讓學生説説自己對父母的瞭解情況,父母的生日、工作和辛勞。通過“説”,促使學生思考:為什麼我對自己的生日、愛好全都知道,而不知道父母的?這樣導入新課,學生更易信服。

三、綜合設計思路

新課導入

在一個小生命還醖釀在母體的時候,已經傾注了家人對他的關愛,那就是他的名字。請學生説説他們的名字的用意。以此來體會家人的期待和關愛。

教學過程

1、愛的回憶

活動內容:先讓學生回憶小時候受父母呵護的甜蜜時光,並把自己的童趣講給同學聽。再設問:在你的家庭中,有沒有發生過令你感動的事?

設計意圖:這一活動的目的在於讓學生通過回憶,感受家庭的温馨,感受父母對自己的呵護。

教師行為:開展這一活動,一要注意正面引導,防止學生討論親子矛盾,而要着重引導學生感受父母的愛;二要注意辨證地看待這些事,因為許多家長對子女愛護有餘,嚴格要求不足,所以要對學生反映出來的問題作具體分析。

2、無悔的愛

活動內容:讓學生填寫表格,即“在你家,下列事情通常由誰來做?”另外,討論兩個問題:“説説自己家中貢獻最大的人是誰,要説出具體理由”和“誇誇自己的父母,並講給同學聽”。

教師行為:指導學生開展這一活動,一要讓學生根據家庭情況如實填寫,通過填寫體會父母的貢獻;二要引導學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滲透在家盡責的教育;三是説説家人的貢獻,包括物質方面的,也包括良好道德、優秀思想方面的精神貢獻;四是找父母的優點,誇誇自己的父母。

教學建議:開展這一活動,可以不限於教材表格中所列的項目,由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填寫。家中的事,凡學生能做的,要鼓勵學生做,這既能培養學生能力,又能陶冶學生情操,而且有助於增進學生與父母的親情,與父母更好地溝通。在學生的討論中,可以講“大”的事情,也可以講感人的具體事例,有些小事反而更能體現父母的一片苦心,容易感動人。在活動中,要注意家庭有缺陷的學生的反應,防止傷害這些學生。

3、愛的低訴:

活動內容: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寫一段他對母愛或父愛的認識,交流自己對這種愛曾經的誤會或曾經的感動。

教師行為:呈現兩個關於母親的故事(見附錄),並引導學生用心感悟他對母愛或父愛的認識,並將優秀作品展示給全班同學。

設計意圖:這一活動意在讓學生體會原來未曾注意的東西,也是豐富學生情感、促進其良知發展的重要環節。有的老師説,現在的學生不知感恩,不被感動,認為父母對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原因之一是我們的教育忽略了學生的體驗,缺乏正確有效的引導。有的學生對家長不滿甚至看不起父母,也與他們缺乏對父母的理解,不會感受或感受不到親情呵護有關。因此,要通過這一活動,讓同齡人自己教育自己,在輕鬆的氛圍中深切感悟在家庭中獲得的愛。

教學建議:開展這一活動,老師要善於引導,可以用具體事例來啟發;要注意以情感人,烘托出良好氛圍;不必面面俱到,只要發動學生積極地説、積極地體驗就行了;要有意識地從父母的良苦用心、子女的責任兩個方面來啟發,突出正面教育的效果。如果有學生從反面衝突來講,要注意剖析分析的本意和期望,剖析其中所藴涵的愛,把學生引導到愛父母、愛家庭上來。

4、愛的告白:

活動內容:讓學生給父母寫寄言,即在感激父母撫育、理解父母心情的基礎上,寫幾句話並交給父母,表達自己對父母的心情。

設計意圖:設計這一活動,在於讓學生與父母心靈碰撞,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感激之情,表達自己對父母的責任和決心。

教師行為:指導學生開展這一活動,第一步,可以讓學生寫父母的優點長處,也可以讓學生寫父母對自己的呵護和期望,還可以讓學生寫自己的感受和決心。第二步,在同學中互相交流,互相感染啟發。第三步,把自己所寫的交給父母,與父母溝通互動。

教學建議:在這一活動中,要注意展示學生的才氣,如讓他們寫詩歌、散文等形式來寫。要強調寫出自己的情感體驗,避免説空話,避免應付。要注意引導學生把情感和意志結合起來,即要把自己的決心和打算反映出來。這件事是一個學生與家長的互動過程,要注意發揮家長的作用,如將學生的感受反饋給家長,有條件的可以讓家長也給學生寫寄言,在互動中加強對學生的教育。

5、愛的成長:

活動內容:討論:當你們的父母發生了矛盾,你是怎樣做的?若父母一方或雙方下崗怎麼辦?為了使你的家庭更美滿,你還應做些什麼?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體驗温馨的家庭需要全家人的齊心協力。

四、教學中存在的疑問

個別學生的家庭可能不幸,比如父母離異、父母一方或雙方離開人世,甚至有學生受繼父或繼母的虐待等。對此,不宜這些學生將家庭情況公之於眾,對他們要理解、保護,防止傷害這些學生。我們的教學,只從一般意義上講,從普遍現象講,只是關與“度”的把握是個難題。

思品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瞭解在長期的傳統農業生產實踐中,人類發明了簡單的農具,這些農具是人手的延伸,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體現了人類的智慧。

2、初步瞭解從傳統農業到現代機械化農業的變革過程,知道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生產發生了飛速的變化。

3、通過體驗,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崇尚勞動、崇尚勞動者的態度。

〖教科書分析〗

參見第30~31頁。

〖教學準備〗

1、蒐集本地區常用的簡單農具的資料,既可以是文字、圖片等文本資料,如果有條件,也可以準備一些小農具實物。

2、讓學生調查本地區經常使用哪些簡單的農具,使用這些農具有什麼好處。

3、讓學生調查近年來本地區農村在農業機械化發展方面的資料。

〖教學活動及過程〗

1、導入。

“農作物的生長不僅依靠自然規律,在從種植到收穫的過程中,重要的是還要依靠人們的辛勤勞動,為此,人類發明了各種各樣簡單的農具。這些農具都是人手的延伸,是人類的偉大創造。正像教科書第12頁第一段課文中所説的那樣:這些看似簡單的農具,設計都非常巧妙,藴含着科學的道理,它們不僅減輕了勞動強度,而且提高了勞動的效率。所以,這些看似簡單的農具,其實都凝聚着勞動者的聰明才智。”

2、觀察活動。

通過教科書第12頁的五幅插圖,探究“這些是什麼農具?是做什麼用的?使用這些農具有什麼好處?”也可以依據插圖和學生在課前的調查和生活經驗進行探究,教師要加以指導。

3、體驗與交流。

根據調查成果交流:“本地區經常使用哪些簡單的農具,使用這些農具有什麼好處?”如果能夠找到小農具,最好讓學生體驗一下,使學生理解與徒手進行勞動相比,這些看似簡單的農具設計的巧妙之處,是怎樣減輕勞動強度和提高勞動生產效率的。教師加以輔助説明,幫助學生了解一點有關農具的常識。在學生體驗簡單農具的使用時,教師一定要注意學生的安全。

4、閲讀討論。

“人們把農業生產稱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叫做‘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動,農業勞動時間長,勞動強度大,體力消耗大,是很辛苦的。所以,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人們並沒有滿足於使用簡單的手工農具和使用畜力耕作,而是不斷髮展、不斷變革的。”教師指導學生閲讀和觀察教科書第13頁的課文和插圖,並思考:這四幅插圖反映了農業生產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生產效率有什麼變化?

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後知道,農業生產經歷了使用簡單的手工農具和使用畜力耕作的階段,而且不斷髮展、不斷變革,直到工業化以後,生產出來的農業機械越來越多了,在田野裏勞動,機器更多地代替了人力和畜力,農業生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用拖拉機耕地,翻得深,耕得細,耕地的效率高;用收割機收割,可以做到大面積農作物的收割、脱谷、去除雜質等勞動一次完成,不用人工一項一項地去做了;另外,用插秧機插秧,省去了農民整天泡在水裏、彎腰手工插秧,且栽得又快又好;用中耕機鋤草,由拖拉機牽引,可以把大面積農田裏的雜草很快除去,比人工一鋤頭一鋤頭地鋤草高效又省力。

5、教師總結:

“農業生產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衣食之源。人類從雙手採摘開始了農業勞動,後來人類學會了種植與收穫,從徒手勞動到發明簡單的手工農具,從依靠人力、畜力發展到現代農業機械化,無不凝聚着勞動的力量,凝聚着勞動者的智慧,凝聚着勞動者的偉大創造。”

〖給教師的建議〗

要重視對簡單傳統農具的資料收集,既可以是圖片,也可以是實物,重要的是理解這些農具是怎樣省力、高效的。

〖評價建議〗

觀察學生對本課題內容探究過程的參與和關注程度。

思品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能在老師的幫助下,與同學分享自己的感受。

2、體會成為國小生角色的變化,感受成長與變化帶來的喜悦。

3、表現對國小生生活的美好憧憬。

教學重點和難點:

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都有什麼變化,這是本文重點。想想自己的願望並畫出來是課文的難點。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準備:準備一張自己在幼兒園時的活動照片;彩筆;畫紙;書包文具。

教學器材:歡迎新同學圖片放大的課程表

教學課件:電腦

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

回憶開學第一天

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

我的願望

進行好好學習教育1、小組看圖片、集體看錄像、自由發言

2、看圖片、看照片、看學習用具談體會。

3、先小組間談談自己的願望,再用筆把願望中的自己畫下來。

4、學習《上學歌》結合發言情況給與提示、指導

對學生的活動情況進行補充總結。

指導同學畫畫,選出畫得有特色的貼在展板上。

進行愛學習教育。

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

錄音:開學了,我們揹着書包走進了學校,和我們一樣,小兔貝貝也和我們一樣高高興興地來到學校了,電腦動畫,一隻小白兔揹着書包,一蹦一跳的跑出來向大家招手。教師:聽,小兔貝貝和我們説話了:(電腦錄音)嘿!同學們,你們好!我是小兔貝貝:現在我是一年級的國小生了,我的心裏特別高興,你們呢?

教師:同學們也是一年級的學生了,還記得開學第一天的情景嗎?(觀看新生入學的錄像)開學第一天,是誰把你送到學校的?當時你是什麼心情?爸爸媽媽或家裏的其他人對你説了什麼?學校的大哥哥大姐姐是怎樣歡迎你的?小組間説一説。請同學彙報自己第一天上學的情況。

看看現在自己都擁有些什麼?比比現在的生活和以前有什麼不同?自己的用品與以前有什麼不同?同桌互相展示自己的照片,看看現在的自己和以前有什麼變化?小組間互相交流,請同學到前邊彙報彙報時要把他的照片放在實物投影上放大展示給全班。

工人做工,農民種田,解放軍保衞祖國。我們一起去看一看他們的工作。(放錄像,解放軍邊防站崗,工廠工人做工,農民種田錄像。)我們是國小生,我們的工作是什麼呢?

我們來到新學校,有了新生活,那你對未來的學習與生活有什麼想法?小組間互相交流然後把未來自己的形象畫出來。畫完之後,全班互相展示。選出好的作品到前邊展示並貼在展板上。

讓我們以我們都喜歡的歌曲來結束我們的第一節課。(電腦放錄音同時配有動畫《上學歌》)同學們跟着學唱。

小結:你們喜歡上學嗎?請把學校裏的事情講給爸爸媽媽聽

教學反思:

《我上學了》是孩子入學後上的第一節品德與生活課,效果還是不錯的.但是,上完課後,反思課堂生成過程,發現了一個教學契機被我放走了,在課堂上,向孩子們提問:"你們上學第一天的感受是什麼".全班的孩子都沒有舉手,於是我進一步啟發,"簡單説説自己的想法就行了,沒有對與錯的".有一個孩子舉手説:"老師,我的心情很緊張".我聽了,説:"希望你以後快樂地和老師同學一起生活好嗎,不要再緊張啦".其實,如果這個時候,我能夠把話題引到你為什麼會緊張?其他同學也因為緊張而沒有發言嗎?引導孩子們正確適應學校生活,克服緊張不適應的情緒等等,教學一定會更有效果!

標籤: 思品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emw0d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