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教學設計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氏外孫入村收麥》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教學設計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語言目標:誦讀這兩首詩,把握它們的朗讀節奏,體會其形式特點。

2.審美目標:理解詩歌內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並賞析它們的表達技巧。

3、背誦這首詩。

任務情境

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參與農事活動是大多數人一生中的主要工作和生活狀態。農事活動固然充滿了辛勤勞苦,如李紳筆下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白居易筆下的“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但同時也充溢着美好和喜悦,如唐詩裏的“把酒話桑麻”、宋詩中的“百里西風禾黍香”。在詩人的筆下,有些農事之美是靜觀所見,有些則是親自參與所感。今天,讓我們走近蘇轍,和詩人一起親歷勞作的情景,體味勞作之美。

教學過程:

一 瞭解作者誦讀全詩,理解大意

走近蘇轍

蘇轍(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二年(1057)登進士第。初授試祕書省校書郎、商州軍事推官。後因母病故,隨父兄回鄉奔喪。嘉?四年(1059)守喪期滿回京。先後任大名府留守推官、制置三司條例司檢詳文字。因議事每與王安石不合,出為河南推官。宋哲宗時官至尚書右丞、大中大夫守門下侍郎。宋徽宗時罷職居許州。政和二年(1112),蘇轍去世,年七十四,追復端明殿學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時累贈太師、魏國公,宋孝宗時追諡“文定”。

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其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歎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欒城集》等行於世。

二、誦讀全詩,理解大意

1、解題:“文氏”即文姓,蘇轍長女嫁於文氏家族,文氏外孫是長女之子。

2、指名朗讀,讀準字音。

場圃pǔ村酤gū閉廩lǐn

3、把握節奏,再次朗讀。邊誦邊讀,用“/”劃分這兩首詩的朗讀節奏,並用“ ”標出韻腳。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

欲收新麥繼陳谷,賴有諸孫替老人。

三夜陰霪敗場圃,一竿晴日舞比鄰。

急炊大餅償飢乏,多博村酤勞苦辛。

閉廩歸來真了事,賦詩憐汝足精神。

明確

朗讀指導:七律閲讀節拍有兩種方式:“二二二一、二二一二”,朗讀時要注意節奏,讀起來要有抑揚頓挫之感。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

欲收/新麥/繼/陳谷,賴有/諸孫/替/老人。

三夜/陰霪/敗/場圃,一竿/晴日/舞/比鄰。

急炊/大餅/償/飢乏,多博/村酤/勞/苦辛。

閉廩/歸來/真/了事,賦詩/憐汝/足/精神。

4.詩句理解

(1)首聯

欲收新麥繼陳谷,賴有諸孫替老人。

陳谷:陳年的稻穀。賴:幸虧。

大意:將要收割的麥子正好接上陳年的稻穀,幸虧有外孫們替代我在農忙時節幫忙收割。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物質富足,精神滿足。

(2)頷聯

三夜陰霪敗場圃,一竿晴日舞比鄰。

陰霪:連綿不斷的雨;一竿:太陽升起的高度。

大意:連續多年的陰雨浸濕了麥場,初升的太陽令鄉鄰歡欣鼓舞。

寫天氣狀況。先抑後揚,對比中突出了久雨天晴後的激動喜悦之情。“舞”形象地展現了鄉鄰歡呼雀躍的情景。

(3)頸聯

急炊大餅償飢乏,多博村酤勞苦辛。

博:討取,換取;村酤:農家自釀的酒

大意:急忙做好大餅消解外孫們的飢餓和睏乏,多多換取農家酒來犒勞他們收割的辛苦。

頸聯側面烘托收麥的繁忙和辛勞。詩人沒有正面描寫外孫們收麥的場面,而是通過做餅、沽酒、餉田從側面反映勞動的繁忙和辛苦,不僅如此,“急炊”“多博”還表現了詩人對外孫們的憐愛之情。

(4)尾聯

閉廩歸來真了事,賦詩憐汝足精神。

廩:糧倉。

大意:關上糧倉回到家裏完成了收麥事宜後,可愛的外孫們又全身心地投入到吟詩作賦中了。

尾聯寫外孫們完成收麥後的表現。他們把麥子收進糧倉,回到家後馬上投入到吟詩作賦之中。“憐”字直抒胸臆,抒發了作者對操勞農事後仍筆耕不輟的外孫們的憐愛之情。

5、指名翻譯詩歌。

快到收割新熟的麥子來接續去年的陳谷了,幸有各孫輩來替我收割。連續幾個晚上的陰雨毀壞了收打作物的場圃,初升的太陽令鄉鄰歡欣鼓舞。趕緊做好大餅給外孫吃以補償他的飢餓睏乏,多取一些自釀的酒來慰勞辛勤收割的外孫。收好新麥關閉糧倉回到家裏總算結束了農事,寫下這首詩來讚揚外孫不辭勞苦的精神。

6、用自己的話概括詩歌的主要內容。

描寫蘇轍晚年閒居潁昌時的日常生活情景。在麥收季節,外孫文驥來村裏幫助自己收割麥子,蘇轍寫此詩記錄。

補充:蘇轍後期仕途不順,接連遭貶,晚年退居潁川,潛居穎濱,他深入到農村生活之中,對百姓疾苦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這個時期蘇轍創作了大量的現實主義視作,多反映農民的勞苦生活。這首詩就寫於這一時期。

三、品讀詩歌,賞析表達技巧

品,與詩人同行

1、從這首詩的中間兩聯可以看出,這次收麥具有什麼樣的特點?

頷聯寫已經下了三夜的雨,終於盼到了日出,所以這次收麥具有抓住時間搶收的特點。由頸聯中的“飢乏”“苦辛”可以看出,收麥子還非常勞累。

2、這首詩的前兩聯都含有對比,請予以具體説明。

詩的首聯中的“新麥”和“陳谷”是新與舊對比,“諸孫”和“老人”是幼與長的對比。頷聯中,“三夜陰霪”與“一竿晴日”是天氣壞與天氣好的對比,連綿陰雨時人們的沮喪,雨過天晴時人們的歡欣,形成對比,表現了農村麥收季節久雨忽晴、宜事農桑的喜悦。

3、詩歌標題為《文氏外孫入村收麥》,但詩中並沒有正面描寫外孫收麥的情景,這樣的敍事安排是否合理?

合理。詩歌以“收麥”為敍事線索,雖然沒有正面描寫外孫在田中忙碌收麥的情景,但透過頷聯中鄰家的忙碌緊張,彷彿看到了文氏外孫幫忙收麥時忙碌的情景;而頸聯的兩個細節描寫從側面表現出外孫辛苦勞作的“飢乏”與“苦辛”;尾聯詩人毫不吝嗇的讚美再次證明了外孫收麥的辛勞。詩人雖然沒有正面描寫外孫收麥辛勞,但詩歌側面描寫麥收季節繁忙的勞動景象,處處體現出外孫收麥的辛勞。

4、詩歌裏,詩人的.感情變化是有層次的,請從每一聯中提取關鍵字,分析詩人感情的變化過程。

首聯,詩人首先交代麥子成熟的情形,然後敍述自己將依賴外孫收麥的情況,字裏行間流露出對豐收的期待和對外孫的期望;

頷聯生起波瀾,連續的陰雨毀壞了收打作物的場圃,詩人的情緒也轉為焦慮,然而“一竿晴日”的到來使得詩人通鄉鄰一樣歡欣鼓舞,對比手法的運用,將詩人由焦慮到歡喜的心情表現的鮮明可感;

頸聯寫詩人“急炊大餅”“多博村酤”來款待辛苦的外三,細節描寫既表現了對外孫的疼愛,也表現了詩人對外孫敬老的欣慰;

尾聯議論抒情,直接表達對外孫的“足精神”的讚賞。

整首詩感情表達雖然温和平靜,但富有層次,充分體現了詩人身後的生活底藴。

首聯:欲——賴——期盼

頷聯:敗——舞——焦慮、歡喜

頸聯:償——勞——欣慰

尾聯:閉——憐——讚賞

5、綜觀全詩,詩人表達了哪些感情?

明確:前兩聯寫欣慰、喜悦之情:有諸孫替老人收麥;多日陰雨,終有日出。後兩聯寫疼愛、讚賞之情:為諸孫急炊大餅、多博村酤、賦詩足精神。

四、儘管《??》《文氏外孫入村收麥》這兩首詩都是有關勞動的頌歌,但是它們在描繪勞動場景、歌頌勞動熱情方面又不盡相同,試分析其差異。

(1)表現手法上:①《??》一詩運用重章疊唱的手法,直接把快樂採摘??的全過程繪聲繪色地描寫出來,充滿了勞動的歡欣,洋溢着勞動的熱情;②《文氏外孫入村收麥》一詩運用對比、側面烘托的手法,間接展現了麥收時節的勞動場景,和諧和睦,其樂融融,其中既有對勞動艱辛的強調,更有對美滿團圓幸福生活的自足。

(2)思想主旨上:①《??》這首詩讓我們瞭解了遠古太平盛世時期人們生活的一個場景、精神狀態,同時也讓我們瞭解到了古代人的生活理念:沒有戰爭、暴政、苛捐雜税,內心安寧平靜,生活上能夠豐衣足食。

五、作業:背誦這首詩。

《文氏外孫入村收麥》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誦讀詩歌,讀懂詩歌內容,理解詩歌表現的情感。

2、理解並掌握詩歌中重章疊唱、對比及側面描寫等藝術手法。

3、通過詩歌感知古人的勞動生活,體會“勞動精神”的內涵,感悟勞動之美。

教學重點

讀懂詩歌,理解詩歌中表達的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勞動精神的內涵,感悟勞動之美。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學生回顧關於勞動的詩歌,引入《??》《文氏外孫入村收麥》的學習。

二、新課。

(一)《??》的學習

教學主線:讀——想象——感悟

古人云:反覆諷詠,自然生其氣象。自由朗讀,描述想象的畫面,並談談感悟。

引導性問題:一個人,還是一羣人?在做什麼?動作和表情是怎樣的?説明:

(1)朗讀貫穿始終,在讀中想象和感悟。(個人讀、齊讀、二重唱式齊讀)

(2)適時引入材料,輔助詩歌理解。

(3)立足文本,文本細讀。結合漢字字形,想象人們採??時的動作表情,體會“掇”“捋”“?”“?”等動詞變換的作用,以及所體現出的收穫喜悦。

(二)《文氏外孫入村收麥》的學習

任務驅動:如果將這首詩改編成一個課本劇,作為編導,説説你的理解和考量。

引導性問題:劇情梗概?舞台背景如何設置?時間?(麥收季節“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雨後初晴……)地點?(蘇轍家的院子,還是田間地頭?)主角是誰?動作、表情、心理是怎樣的?詩歌的主題?

説明:

(1)朗讀貫穿始終,在讀中想象和感悟。(2)立足文本,文本細讀。結合漢字字形知識,體會“賴”“替”“舞”“急”“多”等詞語表情達意的作用。

(三)小結。

三、作業佈置。

閲讀下面的詩歌,寫一篇不少於200字的詩歌鑑賞。

陽氣先從土脈知,老農夜起飼牛飢。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曉餉遲。

婦子同來相嫵媚,烏鳶飛下巧追隨。

紛紜政令曾何補,要取終年風雨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n63r1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