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加法和減法教學設計

加法和減法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加法和減法教學設計,歡迎閲讀與收藏。

加法和減法教學設計

加法和減法教學設計1

本課題教時數: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的聯繫,初步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進一步增強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探索並解決新問題的意識,不斷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方法與手段:

使學生經歷探索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的聯繫,探索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具學具:多媒體光盤。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導入。

1、出示例1的情境圖。

談話:這是同學們在文具商店購物的畫面。你能從中瞭解到哪些信息?

學生交流後提問: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減法計算的問題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下面的問題及相應的算式:

(1)小明和小麗一共用了多少元?

(2)小明比小麗多用多少元?

(3)小明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元?

(4)小芳比小明少用多少元?

(5)三個人一共用多少元?

2、揭示課題。

提問:同學們不但提出了許多的問題,還列出了算式。請大家觀察這些加減法算式,你能發現它們有什麼特點嗎?

談話:怎樣計算小數加減法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板書課題:小數加法和減法)

二、探究。

1、教學例1的第(1)問。

談話:你能用豎式計算“4.75+3.4”嗎?先試一試,再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流。

討論:你是怎樣計算的?又是怎樣想的?

圍繞學生採用的算法進行比較,要求學生具體地解釋思考過程。

小結:用豎式計算小數加法時,要把兩個加數的小數點對齊,然後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分別相加。

2、教學例1的第(2)問。

談話: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探索,知道了用豎式計算小數加法時要把小數點對齊後再算,那麼怎樣計算小數減法呢?

學生完成後,指名説一説自己是怎樣算的,怎樣想的,再進一步追問:用豎式計算小數減法時,為什麼要把被減數和減數的小數點對齊?

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

3、教學“試一試”。

談話:這裏還有兩道題,你能用剛才學到的計算方法自己算出結果嗎?

學生計算後,再要求説一説是怎樣算、怎樣想的。然後提出把計算結果化簡的要求,讓學生説一説化簡的結果和依據。

4、總結和歸納。

談話: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探索學會了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你能説一説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計算時有什麼相同點嗎?計算小數加減法要注意些什麼?

學生活動,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然後組織機交流。

三、練習。

1、完成“練一練”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後,讓學生説一説計算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2、完成“練一練”第2題。

先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找出每道題中的錯誤,再分別改正,並組織交流。

3、完成練習八第1題。

4、完成練習八第2題。

根據學生完成的情況適當加以點評。

5、完成練習八第3題。

讓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根據題中的數量關係,還可以自己補充問題:問學生你還想到了什麼?

四、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有哪些收穫?你認為自己今天學得怎麼樣?

五、延伸。

同學們在開始上課的時候,提出了許多用小數加減法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很有價值。其中,有些問題我們已經解決,剩下的`問題下節課在繼續研究。

六、課堂作業

《補充習題》

學生回答。

學生根據條件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

學生口答算式。

學生思考、交流後回答:算式中都用小數。

學生用豎式計算,並在小組內交流。(同時指名板演)

學生説出自己的想法。

同學間交流自己想法。

學生獨立計算,指名板演。

學生交流後明確。

學生獨立計算,並説説自己的想法。

同學們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流。

引導學生歸納: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都要把相同計數單位上的數分別相加、減,都要從低位算起。計算小數加減法時,需要把小數點對齊後再算,最後在得數裏對齊橫線上的小數點,點上小數點。

學生各自在書上填出得數,並回答。

學生獨立完成,

結合線段圖學生説説對前3個問題的理解

學生交流。

問題的提出來自學生本身的思索,這讓學生更有興趣去探索、嘗試。

圍繞學生採用的算法進行比較,要求學生具體地比較“數位對齊”、“相同數位對齊”和“小數點對齊”,最終讓學生明白“小數點對齊”也就是“相同數位對齊”。

這一環節讓學生自己嘗試解決。教師鼓勵分小組相互交流,然後全班交流,進而探討小數加、減法的基本算理。這樣學生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既掌握了知識,同時也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聯繫以前學過的整數加、減法,溝通新舊知識間的聯繫,使學生對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形成比較完整的認識。

通過一系列的練習,既鞏固了本課的相關知識點,又提高了學生靈活計算的能力。

板書設計:

小數加減法

4.75+3.4=8.15(元)4.75-3.4=1.35(元)

4.754.75

-3.4-3.4

8.151.35

加法和減法教學設計2

[新知識點]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分數數的加法和減法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要求】

1.理解分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出結果。

2.理解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對分數加法仍然適用,並會運用這些運算定律進行一些分數加法的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簡算能力。

3.體會分數加、減法運算在生活、生產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建議】

1.加強直觀,凸顯過程,培養數感。

學習分數加、減法的關鍵是讓學生理解“只有相同單位的數才可直接相加、減”的算理。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應注意充分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加強直觀認識,藉助直觀圖的演示或學具操作,建立表象,理解算理;另一方面要為學生創設參與、探索、概括計算法則的空間,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猜想、驗證的過程,鼓勵學生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揭示算理,概括法則,培養數感。

2.加強對比,溝通聯繫,促進遷移。

本單元中教材從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推導到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推導,從整數和小數加、減法的意義,計算法則,加減混合運算順序到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加減混合運算順序直至加、減法運算定律和性質的推廣,無一不體現着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教學中,應充分利用這種內在聯繫,注意對比和溝通,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感悟新舊知識之間的共同點,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學習新知,這樣不僅省時、突出重點,還培養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遷移、類推能力。重視口算,強化關鍵,培養能力。本單元中,分數加、減法中的分子、分母一般都不大,很多計算題可以直接口算出來,因此在計算正確的基礎上,提倡能口算的儘量口算,以便提高學生的計算熟練程度和口算能力。

除重視口算訓練外,還應注意練習的針對性,抓住分數加、減法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進行練習。當學生計算熟練後,要注意指導學生的計算法則,適當省略式題計算的思考步驟,簡縮思維過程,培養求簡思維。同時根據計算式題的具體特點,鼓勵學生選擇靈活的算法或進行簡便運算,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及思維的`靈活性。

4.認真審題,自覺檢查,培養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重點關注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要引導學生整體感知算式的特點,確定題目的運算順序。教學中還應重視教給學生險驗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檢驗習慣。

[課時安排]

1.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3課時

2.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2課時

3.分數加、減混合運算………………………………………………………………2課時

4.第五單元實力評價…………………………………………………………………1課時

1、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一)教材第104一106的內容及第108頁練習二十一的第1、2題。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2.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能力。提高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和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規範書寫和仔細計算的良好習慣。

三重點難點

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和計算方法。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的分數單位是(),它有()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2)()個是,裏有()個。

(3)3個是(),是4個()。

2.談話:我們在三年級已經學習過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這個知識。

(二)教學實施

1.出示例1。

提問:觀察圖,你都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把一張餅平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張餅,媽媽吃了張餅,求爸爸和媽媽共吃了多少張餅。

提問:要求爸爸和媽媽共吃了多少張餅,怎樣列式?為什麼?

學生思考並口答:+,表示把兩個分數合併起來,所以用加法計算。

提問:你能算出結果嗎?怎樣想的?

學生可以這樣思考:是1個,是3個,合起來也就是。

提問:+的和是,為什麼分母沒變,分子是怎樣得到”的?

(因為和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們的分數單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用兩個分子相加,分母不變。)提問:你會寫出計算過程嗎?

板書:+===

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上面的計算過程:

觀察圖可以看出結果是,也就是。注意: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2.提問:通過解答上題,想一想分數加法的含義是什麼?怎樣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法?

小結:分數加法的含義與整數加法相同,都是表示把兩個數合併成一個數的運算。在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法時,分母不變,只把分子相加。

3.出示例2。

請學生看題,試列式並計算。

請學生彙報計算過程:—===

加法和減法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進一步理解小數加、減計算的算理,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2.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熟練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3.結合現實情境,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進一步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三、教學難點:

能正確熟練的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口算熱身

學生完成練習八的第7題

學生直接把結果寫在書本上。

學生完成後,指名交流得數,

同桌互批, 全對的打一顆星。

(二)自主練習,鞏固算法

學生獨立完成, 練習八第8題

0.45+2.85= 17.6+3.9=

6.1-5.78= 143.9=

集體校對,分別訂正。

説説計算時的注意點。

提醒:用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時一定把小數點對齊後加減。

(三)分層練習

練習單

1.練習八第9題。

學生獨立練習

説説如何思考的過程。

如何求王曉芳比李明跳的低的高度,數量關係式怎樣?

2.練習八第10題。

(1)讀取題中表格中的信息。

(2)完成書中的`三個問題。

提醒:正確找到他的最高體温和最低體温,開始時的體温和一天結束時的體温。

3.練習八第11題。

(1)獨立解答前兩個問題。

(2)同桌互相再提一些問題進行解答。

點撥:媽媽付出40元,求找回多少元,可以用付出的錢減去物品的價錢。

提醒學生提出問題時不要隨意增加條件,符合用加減法計算的意思。

4.練習八第12題。

學生獨立練習

全班交流,説説如何思考的。

點撥:要求這一天一共耕地多少公頃,要知道上午耕地數和下午耕地數,根據書本上的兩個條件可以求出下午的耕地數。

5.創編題

① 修一條公路,已經修好了136米,比剩下的少86.4米,這條公路全長多少米?

點撥:先求出剩下的米數,再求出公路的全長。

②一桶油連桶重10.5千克,用了一半後,連桶還重6千克,原來的油和桶各重多少千克?

點撥:先求出半桶油的重量,然後乘2求出一桶油的重量,最後求出桶的重量.關注學生不同的方法。

6.智力迷宮(練習八中思考題)

(1)學生自己獨立審題,小組交流想法。

(2)請學生自己解答,再次説説想法。

教師提示:引導學生先寫出5.1一( )=2.76,利用已有經驗算出減數,然後再用5.1加上算出的這個數。

(四)課堂作業

《補充習題》第38頁的第1、3、5題。

《補充習題》第39頁6、7.

提高題:

小馬虎在計算3.42加一個一位小數時,由於錯誤地把數的末尾對齊,結果得到了4.25。正確的結果應當是多少?

(五)家庭作業

《課課練》44頁。

加法和減法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加、減法估算,並説明估算的思路。

2、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培養數感,體會算法多樣化的思想。

教學重點:

學生能結合具體情景進行加、減法估算,並説明估算的思路。

教學難點:

探究加減法估算的方法,初步形成估算的技能。

學情分析:

雖然在1年級教學中,已經進行了有關“多一些”“少一些”的'估計的初步滲透,但是在本課時教學前,學生接觸的都是口算和筆算,不僅習慣於精確計算,而且口算100以內的加減法已經達到了比較熟練的程度。因此,當面對現實的估算問題時,學生首先就會調用精確計算的經驗來解決問題。另外,學生在這之前沒有接觸過“近似數”,同時還未形成“整十數相加比較簡便”的認識,這也影響了學生對估算方法的理解和運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小朋友去過超市嗎?我們在買東西時有時並不需要算的很精確,你只需要算出一個大概的數就可以了。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

二、合作探究

1、教學例4。

想一想,説一説,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情況不需要進行精確計算,只要計算出大致的結果就可以了?

(1)、出示主題圖。媽媽帶了100元錢夠不夠,需要精確計算嗎?

(2)、學生運用自己的方法進行估算,並交流。學生彙報估算方法。觀察、比較這些估算方法,再交流發現。學生彙報,歸納。

(3)、精確計算一下這三樣東西一共要花多少錢,還剩多少錢,來檢驗一下自己的估算結果是否合理。教師巡視、指導。指名彙報。檢驗以後學生彙報想法。

2、完成P31頁做一做。仔細看圖,理解題意,然後交流估算方法。

[設計意圖]: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同一問題可有不同的方法。提高估算意識和能力,增加數感,體會算法多樣化的思想。

三、鞏固練習,檢驗效果

1、完成P32練習六第1題。學生討論完成。學生彙報,並説明是怎樣進行判斷。

2、完成練習六第2題。看圖理解題意,思考解題方法。學生彙報,並説明估算方法。

3、完成練習六第3題。教師指導學生交流彙報。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加減法估算的能力。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學會了什麼?學生彙報,教師引導梳理。

五、隨堂練習

加法和減法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人教版教材一年級下冊第78頁例5及相關練習

教材簡析:

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積累了一些簡單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如畫圖等。本課時是“減去相同數”的實際問題,對學生來説有一定難度,也具有挑戰性。用學生以往掌握的兩數相減的方法不能直接解決問題,需要學生充分理解題意,能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達解決過程,並探索和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教材在呈現畫圖策略的基礎上,又呈現倒着連減等方式。體現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豐富瞭解題的策略。對“減去相同數”的問題有了較清晰的認識,積累解決此類問題的經驗。在實際應用中進一步領會減法的意義。有了這樣的經驗基礎,為今後能將減法與除法有機聯繫起來,對認識除法的本質,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究“可以裝滿幾袋”這實際問題的過程,讓學生掌握解決這類題型的基本策略。

2.通過觀察、操作、討論等活動,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培養學生認真傾聽、合作交流,辨析比較及優化意識的能力。

3.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促進學生應用意識的形成並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圓片學具。

教學重點:進一步理解減法運算的意義,掌握減數相同連減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在實際問題中靈活運用“減去相同數”的策略。

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複習引入

(一)數一數。(課件出示)

1.兩個兩個地數,從10數到20;

2.五個五個地數,從70數到100。

(二)説一説

教師:像剛才這樣數數,在我們生活中你見過或者你也這樣數過嗎?

學生彙報。

(三)想一想。

出示印章圖片。(課件出示)

教師:這些印章小朋友們都很熟悉,老師每次給表現好的同學蓋一個印章,每5個印章可以換一個小蘋果,貼在教室裏“比一比,誰的進步大”的展示欄裏。

出示明明小朋友得到的印章圖。(課件出示)

教師提出問題:這位小朋友可以得到幾個小蘋果?你有什麼辦法算一算。

學生彙報:每5個蘋果圈起來,看有圈了幾個圈,就能換幾個蘋果。

教師肯定方法,但不及時反饋結果,為新知學習做孕伏。

【設計意圖:通過數數複習,結合身邊熟悉事例,在談話交流中讓學生初步感知“幾個相同的數”的意義,為新知的學習積累感性經驗。】

二、引導探究,形成策略

(一)情境引入,解讀信息

1.讀懂主題圖,瞭解信息和問題

教師:勤勞的小猴子來到果園,採摘一些橘子。準備把橘子裝回家,卻遇到了數學問題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課件呈現教材第78頁例5主題圖。要求演示中先呈現小猴,再出示橘子,最後出示問題。陸續的出現讓學生對情境有想象的空間,對情境的描述有層次感。)

引導學生觀察。

教師:從圖中你獲得哪些信息?問題是什麼?

學生彙報交流。教師要引導學生完整表述題意。

教師追問:“裝滿”是什麼意思?

可能會有學生回答:每袋都要裝9個,才能算裝滿。如果一袋中比9個少就是沒裝滿。

教師:我們今天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你有什麼好的方法來解決?

給學生思考空間和時間,説説自己想解決這題的思路。

引導學生結合上節課探究“相同數連加的問題”過程,可能會有:畫圖、列算式、列表格,圈一圈等方式。

【設計意圖:課件的層次演示,讓學生對情境圖有了淺層的數學故事的意識,為解決問題提供研究的素材。信息和問題的出示讓學生從情境圖抽離,為解決問題提供思考空間。對於“裝滿”意義的理解源於生活經驗,學生易表達易接受。】

(二)嘗試解決,方法多樣

1.動手操作,直觀感悟

學生活動:

要求:同桌合作,嘗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完成後與同桌互相説一説。教師巡視。

(1)擺一擺

請同學們可以藉助自己準備的.學具,把你的方法試着擺一擺。

(2)圈一圈。有學生會仿照剛才記錄印章的方法進行思考。

(3)數一數。倒着數的方法。

2.分析研究,初步形成策略

交流學生的作品,在分析比較中感悟解決問題的方法,直觀理解“相同的數”—“9個”。

學生彙報結果,預設情況:

方法一:擺出的方法,如下:

一行9個,擺了3行,能裝滿3袋,還餘1個。

方法二:圈出的方法,如下:

在數學書上每9個橘子圈一起,能裝滿一袋,圈了3次,就能裝滿3袋,還多1個。

方法三:計算的方法。如下:

28-9=19,19-9=10,10-9=1

連續減9,減了3次,最後等於1,説明可以裝滿3袋。還多1個。

教師引導學生減3個9用算式過程圖把表示出來。每次都減“9”。可以寫成

方法四:列表法。在上節課連加的經驗基礎上會嘗試列表法。

個數

28

19

10

每次減9

-9

-9

-9

還剩個數

19

10

1

每次都減9,減了3次,最後等於1,説明可以裝滿3袋。還多1個。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操作對問題解決的過程,直觀呈現方法多樣化,體現學生參與中加強對“9個橘子擺一行,圈一個圓,減相同數”的理解,初步建構瞭解題策略,也為符號表徵的理解奠定了基礎。】

(三)分析比對,內化解題策略

1.對比分析,再次體會

教師:為了讓全班小朋友看得更清楚,老師用電腦把小朋友幾種方法記錄下來。請看大屏幕。

(課件呈現前3種方法,動態演示。)

在演示過程中,請學生説説各種分橘子的過程。指導學生在交流中,讀懂、聽懂他人的想法,還應幫助學生完善表達不清的地方,感悟分橘子方法多樣化的同時,培養學生傾聽、交流、互助以及表達能力的習慣。

教師追問:這些方法中,你發現什麼相同之處?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每“9個”橘子。感悟相同減數的含義。

師生小結:小猴把28個橘子裝滿3袋,還剩1個。

2.回顧反思,檢驗結果

教師:這樣裝的結果正確嗎?

有學生可能會提出要檢驗。教師追問:有什麼方法檢驗?

可能會出現:

(1)用加法檢查。用上節課所學的內容:9+9+9+1=28(個);

(2)用數的方法。一個一個數數完3袋再加1個,共28個。

【設計意圖:把學生操作的方法通過課件呈現,完善學生思考的過程。豐富學生對相同減數概念的理解,檢驗的過程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減法之間的關係,強化檢驗的意識,教給學生基本的檢驗方法。】

3.變式促疑,引發衝突

(1)圖示練習。

教師:要求“明明小朋友的印章能換幾個蘋果”你打算怎麼解決?試着在稿紙上列式子。

(課件出示印章圖)

先數出共有18個印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

彙報交流。可能出現解決的方法有:(課件出示)

圈一圈,每5個圈一次

圈了3次,還剩3個。可以換3個蘋果。

用連減的方法。

(2)文字練習。

問題:有25個蘋果裝入紙箱中,每箱裝8個,可以裝滿幾個紙箱?

教師:要想很快解決這個問題,你會使用哪種方法?

師生小結:畫圖能使小朋友直接看出分成的結果,但是利用連減的算式能快捷簡便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兩種題型比對,理解解決策略的多樣化中,讓學生能辨析在具體解決問題時能靈活運用策略,方便快捷完成思考的過程。豐富學生對相同減數概念的理解,也是為今後學習除法奠定基礎。】

三、鞏固練習,應用體驗

(課件出示)

1.

2.口算接龍。

3.

【設計意圖:通過幾個層次的練習,讓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對於第三題屬於文字題型,沒有出現全部18根羽毛。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允許方法多樣化,但鼓勵運用連減的方法進行解答。】

四、評價反思,收穫小結

師:本節課你有什麼新收穫?

加法和減法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累計30多個常用偏旁部首,能説出其名稱、表示的大概意思,能寫出偏旁部首和例字。

2、學會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能夠根據偏旁部首猜猜字義。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師:孩子們,這學期我們認識了很多的部首,也交了很多朋友,快到期末了,部首們想挑戰你們,看看你們還記不記得它們,你們敢接受挑戰嗎?

生:敢

師:部首們可聰明着呢,它們設置了許多的關卡,看看你們能不能闖關成功。

二、 闖關

1、第一關:説出下列生字中的部首名稱和表示的意思。要求每人依次説一個部首並説説它所表示的意思,再讀讀字。(抽生彙報)(設計意圖:部首與生字相結合,生字大多數為本學期認字表中及寫字表中生字,既鞏固了部首又複習了生字)

師:你們好厲害啊!全都認識了。你還知道什麼部首?

師:恭喜過關,繼續闖關。有的部首寶寶們長得可像了,你們來

2、第二關:火眼金睛 辨一辨(生字中的部首有什麼不同)(抽生説

出部首的名稱,再教讀部首對應的生字)(設計意圖:區別本學期所學的相似部首)

師:哇,我們又闖過一關了。部首寶寶們可喜歡交朋友了,除了你們,它們還想交更多的朋友,你能給他們找找朋友嗎?

3、第三關:找朋友(讓生寫出部首對應的.漢字,可以出示相應題單,抽三名,依次展示並及時讓其他孩子補充)。(注:既然是寫一寫,就可以結合寫字表。所出部首為語文天地中應掌握及寫字表部首出現較多。設計意圖:既鞏固部首又複習生字)生彙報

4、第四關換新衣 快過年了,部首們也想穿穿新衣,看看你能給它換幾件新衣服呢?(做做部首加減法,可出示題單。請一人彙報然後再讓他出一個字考考其他同學)(注:所找練習題為語文天地中題)生彙報

5、做遊戲還有些部首寶寶們也想換新衣,拿出你們的製作的卡片,在小組內拼拼字吧!(設計意圖:鞏固部首和字)

小組彙報,師出示“訟”讓生猜猜,拿出字典查查。引出捉迷藏。

6、第五關 捉迷藏 現在想和你們捉迷藏,你瞧,都跑到字典裏去了,你能快速地在字典裏面找出它們相對應的字嗎?要求,分組查字(ppt出示用表格的方式出示要查的字 覽、舀、翔、醉,分組查字)(注:所選字為認字表中生字,部首是本冊要求掌握的。設計意圖:運用部首查字)生彙報。

師:孩子們, 好朋友就應該互相幫忙,部首給你們的幫助可大了,如果你在閲讀中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根據部首猜一猜哦。

7、第六關 想一想 猜一猜 (設計意圖:學會運用。根據部首猜字義猜讀音)

加法和減法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藉助學具的直觀操作,理解100以內的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的算理,明白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當“10”的道理。掌握計算方法,並會筆算100以內的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

2.能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目標解析:

通過情景的創設,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理解100以內的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的算理,親身經歷個位上不夠減時應該從十位退“1”當“10”來減,同時在交流、計算中掌握100以內的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筆算的算法。

教學重點:掌握100以內的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的算理和算法,並會筆算100以內的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理解100以內的`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的算理,明白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當“10”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件、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一)口算。

15-7= 20-8= 17-9= 13-7=

指定某名學生説説口算時是怎樣想的,提示:利用小棒來説明理由。

(二)課件出示“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三名金牌榜”情境圖。

代表團

金牌數

中國

51

美國

36

俄羅斯

23

1.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2.根據圖中的數學信息,你能提出有關減法的什麼數學問題嗎?

3.學生彙報有關減法的數學問題,收集如下:

(1)中國比美國多多少枚金牌?(美國比中國少多少枚金牌?)

(2)中國比俄羅斯多多少枚金牌?(俄羅斯比中國少多少枚金牌?)

(3)美國比俄羅斯多多少枚金牌?(俄羅斯比美國少多少枚金牌?)

4.學生先獨立解決問題(3),指定某名學生板演,全班交流,筆算時應該注意到什麼?

(板書: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

5.學生根據問題一、問題二列出算式:51-36=,51-23=

【設計意圖:複習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計算能力的平台,這個展示過程,激活了學生已有的兩位數減一位數、100以內不退位減法的知識經驗,也是幫助學生理解10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理做好鋪墊,完成知識的遷移、提升,為後續的學習提供有力的支撐。】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一)嘗試練習,製造衝突。

1.學生試着口算51-36= 。

2.嘗試列豎式計算,同桌交流遇到的困難。

3.指定某名學生彙報,引發衝突:個位上的數不夠減。

(二)動手操作,建立表象。

1.小組內藉助小棒進行探究,教師巡視。

2.彙報交流,理解算理。

預設:①11-6=5,40-30=10,5+10=15

②10-6=4,4+1=5,40-30=10,5+10=15

問:為什麼都要拆開一捆啊?

3.課件演示擺小棒的過程,加深學生對算理的理解。

(三)明確算理,掌握算法。

1.根據擺小棒的過程,學生列豎式計算,同時指定某名學生板演。

2.全班交流,掌握算法。

(1)個位:當被減數的個位上的數不夠減時該怎麼辦呢?當被減數的十位上退1後被減數的個位上就是多少?個位上減得的差是多少?它表示什麼意思?(提示:幾個幾)

(2)十位:現在被減數的十位上是多少?十位上減得的差是多少?這時減得的差表什麼意思?(提示:幾個幾)

(3)結合擺小棒的過程,列豎式計算。

(4)學生交流:個位和十位分別怎樣算?並形成如下板書:

強調: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減起,退位點記住點。

3.練習鞏固。

列豎式計算問題(2):51-23,指定某名學生板演,然後全班交流。

(四)運用知識,拓展提高。

1.出示題目,理解題意。

小明到書店買了一本24元的書,付給售貨員50元,應找給小明多少元?

2.學生列式,並列豎式計算,指定某名學生板演,然後全班反饋,強調:從十位上退“1”後,個位上要算10減3。

3.比較51-36和50-24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五)觀察比較,全面認識。

今天學的列豎式計算和前面學的有什麼不同?計算時要注意些什麼?

【設計意圖:結合生活背景,體會減法的意義;藉助學具幫助學生理解100以內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算理,有效地溝通了算理與算法之間的聯繫。同時放手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去解決問題,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把學生推向主體地位。】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一)教材第19頁的“做一做”。

先讓學生獨立在書上完成,同時指定某名學生板演,強調:退位點要點。

(二)教材第20頁的第5題。

先讓學生獨立在書上完成,然後全班交流,着重強調:十位上應該怎樣算。

(三)教材第21頁的第6題。

課件逐題出示,學生搶答,説明錯誤的理由,然後強調計算時注意的問題。

【設計意圖:練習設計着重讓學生學以致用,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使學生能積極思考,主動參與,活躍了課堂氣氛,能輕輕鬆鬆做數學。】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這節課我們在動手操作中學會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覺得自己學得如何?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己的評價,讓學生享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

五、課後小練筆

教材第20頁第4題。

加法和減法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的算理。

2、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訓練點

1、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

2、繼續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

3、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總結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的算理。

教學難點

理解退位的道理。

教具學具準備

數字卡片、小棒、例題小棒圖、課件。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12-7= 20+4= 35-3=

2、學生完成口算練習後,師生根據第四組的口算,回顧兩位數減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並強調口算兩位數減一位數時先用個位數減個位數。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題。

設疑導入:

引入:剛才同學們回顧了位數減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你們能不能按照剛才的口算方法做一做這道題呢?教師出示例題。

(板書:36-8=)

操作探疑:

引導學生進行操作,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每位同學拿出兩捆小棒表示3個十,再拿出6根小棒,表示6個一,在課桌上擺好。

從這些小棒中要去掉8根小棒,想一想應該怎麼辦呢?同學們自己動手試一試。同桌同學可以互相議一議,説説你是怎麼擺的?怎麼想的?在學生操作的同時,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解疑明理:

指名説説學生的操作過程,然後依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進行演示。教師引導學生有序回答。

先擺兩捆小棒和6根小棒。單根小棒不夠8根,就得把一捆小棒打開,變成10根。

打開的10根小棒和原來的6根小棒合起來就是16根單根小棒。從16根單根小棒中減去8根,還剩8根,和剩下的一捆小棒合起來就是28根小棒,所以,36減8應該得28。

歸納算法:

引導學生對照黑板上的操作過程議一議:算式中的36應該先怎麼辦?再幹什麼?

引導學生明確:個位上的6不夠減時,要從十位上拿出1個十,也就是10個一,與個位上的6合起來,然後用16減去8得8,再把8和剩下的2個十加起來。

學生回答計算過程,教師把板書補充完整。

師生回顧學習過程,強化口算方法。

2、反饋練習。(投影出示,師生共同完成)

3、看教科書:並完成“做一做”第2題。

(三)全課小結

小結時啟發學生找出今天學習的兩位數減一位數與以前學的不同之處,教師點明課題:“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

板書設計:

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

例2、

一共有36個足球,我們班借了8個足球,還多少個?

怎樣列式,為什麼這樣列?

36-8=28 36-8=28

16-8=8 10-8=2

20+8=28 26+2=28

加法和減法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能根據情景提出數學問題,並選擇適當的算法。

2、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能結合具體情況年進行估算,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並對結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釋。

3、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提出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正確估算。

教學難點:

能結合具體情況年進行估算,並對估算結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同學們,你知道礦泉水瓶可以回收嗎?礦泉水瓶是用塑料作成上午屬於可回收物質,可以回收再次利用。大家看看二年級一班一個月來回收礦泉水瓶子的.情況。出示主題圖。

收集礦泉水瓶子的情況

第一週 180個

第二週 340個

第三週 192個

第四周 219個

二、自主探究。

1、發現信息,提出問題。

讓學生觀察主題圖,提出數學問題,學情預測:

第一週和第二週一共收集多少個礦泉水瓶?

第四周比第三週多收集多少個礦泉水瓶?

第三週和第四周大約一共收集多少個礦泉水瓶?

…………

哪一個問題是我們以前沒有遇到過的?現在就來解決它。

2、解決問題,培養估算能力。

第三週、第四周大約一共收集多少個?

怎樣列式?

板書:192+219=

不計算,估一估得數是多少?

小組合作討論,再交流,彙報各自的估算方法。

①192接近190,219接近220,190+220=410

②192接近200,219接近200,200+200=400

③192接近190,219接近200,190+200=390

教師要肯定每一種估算方法,並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掌握一般

估算方法:

在估算時,可以把書3看成接近的整十數或整百數。

提問:如果沒收集500個送一次,大約再收集多少個有可以送一次?討論交流,彙報結果。

①500-410=90

②500-400=100

③500-390=110

3、還能提出什麼問題?小組合作,交流彙報。

一個月能收集這麼多礦泉水瓶,你有什麼想法?引導學生討

論,適時進行環保教育。

三、應用拓展。

1、估一估,連一連。

完成練習二十第5題。

2、估算。

583+417= 719+179

631-409= 529-247=

3、解決問題。

①北京到大連,飛機票620元,火車票147元,乘火車比乘飛機大約便宜多少錢?

②一本書又37頁,看了142頁,大約還有多少頁沒有看?

③電風扇245元,電飯鍋187元,媽媽有400元,夠嗎?

4、開放題

調查你的家庭收入:爸爸月收入( )元,媽媽月收入( )元。

每月的家庭開支情況。節餘情況。

加法和減法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人教版教材一年級下冊教科書第64頁例1及相關練習。

教材簡析:

本課是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的內容,是在學習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基礎上學習的。計算教學因純數字的教學會顯得抽象且枯燥,教材中以學生熟悉的情境引入,瞭解信息,提出問題,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問題,並根據學生特點進行實物操作,直觀呈現算法過程,再通過語言表徵,簡化思維,理解算理。豐富學生對本課知識建構,同時為以後學習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打下基礎。

教學問題診斷:

1.在教學中,學生通過擺小棒的操作,25+20在彙報時往往都會説“先算整捆,2捆加2捆,就是4捆是40根,再加上5根共45根。也就是先算十位(高位),再算個位。因為本單元主要是讓學生掌握算理,熟練算法,且計算過程都以口算為主,計算順序可能顯得不很重要,但是教師如果不引導,強調,鼓勵這種方法,這與今後教授列豎式的方法發生矛盾,此時教學過程在這環節中把握好這個度。

2.本課研究的計算方法有部分同學是掌握的,只是朦朧感覺到應該是這樣計算,但説不出算理,表述或思維過程中不夠系統,不夠規範,教師可在講解中稍微提示以使學生便於理解,而這個環節的直觀呈現也是本課重點,是讓學生從直觀學具操作到抽象數字理解過程。

如果在授課中缺乏直觀操作、演示、對比、辨析的過程,只是簡單講解,反覆練習,學生雖然也會逐漸掌握計算方法,但是藉助學具,直觀感悟,利用數的意義和組成,探索數字系統的結構,會用數學語言表徵,能更好地發展學生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也更符合新課標的精神。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情境發現問題,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能利用所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並且理解其中的算法和算理。

2.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學具輔助、算式比較等方法,逐漸豐富學生由抽象到具體的思維發展過程,來理解算理,得出算法。

3.培養學生探究意識,獨立思考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生之間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準備:教具:課件、小棒、計數器;學具:小棒、計數器。

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相同數位相加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舊知複習,引入新知

(一)複習數的組成

課件出示數字卡片:每張蘋果卡片中都藏着一個數寶寶,你能説出它表示的意義?

1.先出示22、5

教師引導:説數意義時可以按照這樣的'句式,如:這是一個兩位數,十位上的4表示()個(),個位上的()表示()個()。

2.再出示53

教師:如果用小棒你怎樣擺出這個數?

3.最後出示40、4、20

出示“40”和“4”

教師:如果在計數器上,你怎樣撥出這個數?它們表示的意義相同嗎?

再出示“20”

教師:這個數與“40”相加是多少?表示幾個十?

以不同的形式提高學生對數意義的理解的知識。根據教師依次出示的數字卡片,指定學生説出數的意義。

(二)課件出示:口算題(開火車)

40+20 50+30 40+2 50+3

(三)新課引入

教師:看來小朋友們對數的意義知識掌握很好。在寫字課上,小林和小紅兩位小朋友也在談論着完成的作業情況。

【設計意圖:以不同的形式複習數的組成,突出加幾和加幾十的區別,加強舊知與本課相關的已有知識的聯繫,促進對新知學習的遷移思想的滲透。】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課件出示主題圖:

1.瞭解信息。

教師:從圖片中你瞭解到什麼信息?

請學生回答,教師摘要信息並板書;

小林:我寫了25個大字,還要寫2個;小紅:我才寫了20個。

教師: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你想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2.完整表述,摘錄可探究問題。

讓學生能完整地把條件和問題完整説一説。可能學生會提出一些問題,教師可以有選擇性進行板書,作為本節課要解決的問題。

課件出示問題

(1)小林一共要寫多少個字?

(2)小林和小紅已經寫了多少個字?

3.嘗試列式,比較“一共要寫”和“已經”的含義。

教師:解決這些問題,怎樣列式?學生説出算式,教師依次板書出:

25+2= 25+20

師生分析,肯定算式。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觀察信息,收集信息,提出問題。這個過程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及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能力。】

三、自主探究,直觀建模

(一)嘗試計算,觸發疑問

教師:這兩個算式結果是多少?

可能有學生會計算,請學生説出結果,教師可用粉筆輕輕寫在算式的後面。並追問:這個結果是否正確呢,我們一起來檢驗吧。

教師:我們準備了小棒,可以通過這些學具擺一擺,把過程清晰展現出來。

(二)藉助學具,實際操作

(1)小棒演示,學生板演。

算式25+2,先擺出“25”,擺出2捆再擺出5根,再擺出2根表示加上2。

算式25+20,先擺出“25”,擺出2捆再擺出5根,再擺出2捆表示加上20。

師追問:為什麼他倆擺完25之後,一個擺了2根,一個擺了2捆?

指定學生表述過程(課件演示),注重引導根數與根數相加。也就是個位上的數與個位上的數相加,捆數與捆數相加,也就是十位上的數與十位上的數相加。

師生歸納,用擺小棒的方式驗證這兩個結果是正確的。

教師:你會用計數器撥一撥的方式計算嗎?

(2)計數器直觀呈現相同數位相加的特點。

學生板演。

教師:請學生演示先撥出25,在增加2個,在個位上再撥出2個,最後是27個。

教師:如果加20在什麼數位上撥?撥幾個?表示什麼?

(課件演示過程,並提出問題)

這兩題中,在計算時有什麼不同?

在學生用語言表徵過程中簡化思維,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數位的概念。

(三)過程呈現,理清算理

師生回顧,計算過程,板書呈現,直觀感悟。(課件演示)

(四)學以致用,鼓勵多種方法。

學生彙報計算方法,鼓勵個性化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採取不同方式進行探究,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四、鞏固應用,內化算理

(一)小猴摘蘋果。(糾錯題)課件呈現

請學生觀察,同桌交流。説説自己的判斷理由。

師生小結,歸納計算方法,突出本課重點:“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並彩色粉筆板書。

(二)我來試試。(課件呈現)

5+3= 2+6=

35+3= 2+46=

35+30= 20+46=

讓學生在練習卡上直接寫出得數,指名彙報結果。

預設:如果有學生髮現每組算式有一定的規律,教師可以適時拓展學生思維。突出“在加法算式中,一個加數不變,另一個加數增加,和也增加”的變化規律。

【設計意圖:在練習過程中讓學生感悟對不同算式進行計算時,熟練掌握算法,在比較中有助於學生的策略評價意識的形成。】

五、創造發現,回顧點題

課件再次出示蘋果卡片上的數字。

(一)創造算式,比較大小

教師:老師把蘋果卡片張貼在黑板上,根據這些數字,一起創造符合條件的算式。

(課件呈現)條件

(1)兩位數加整十數的算式

可能會有:22+40 53+40

追問:你能比較出這兩個算式的大小嗎?

(2)兩位數加一位數的算式。

可能會有:22+6 53+6

22+5 53+5

追問:你能比較出這兩個算式的大小嗎?

(二)列式設疑,孕伏新知

課件添加數字“9”,教師提出問題:還能組成新的算式嗎?

學生可能會回答出這樣算式,教師板書:22+9 53+9

追問:這兩道算式你會算嗎?

教師:這就是下節課要學習的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

【設計意圖:將“枯燥”的練習通過遊戲的方式呈現出來,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積極學生的情感體驗,無聲把所學知識滲透並延伸到遊戲中。】

六、全課總結

教師:在今天學習的計算中,你有什麼新的收穫?

加法和減法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

練習五(教材第46-47頁第1-5題)

課時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5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的理解,能正確熟練地計算5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

2、在練習過程中,讓學生初步感受加、減法計算在生活中的應用,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3、在練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

教學重點

加深對5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的理解。

教學難點

正確熟練地計算5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

教學具準備

口算卡片。

教學環節

一、複習

口算卡片練習:教師隨機出示卡片,學生讀題後報出答案。

二、進行練習

1、第1題。

(1)課件依次出示第1題的四幅圖,引導學生觀察,説説每幅圖的意思。每題要説清楚從圖中知道了什麼,可以求什麼。

(2)讓學生獨立把書上的算式填寫完整。

(3)彙報交流,説説每道算式表示的意思,再説説是怎樣算出來的。

2、第2題。

(1)課件出示第2題圖,引導學生弄懂題目的意思。提問:怎樣可以知道小雞的家在哪裏呢?讓學生理解:先要算出小雞口銜的算式的得數,再把這些算式與相應的房子連起來。

(2)學生獨立思考後小組交流。

(3)集體反饋,課件進行演示。

3、第3題。

(1)課件出示題目,讓學生在書上獨立寫出結果。

(2)比較,説説每組中上下兩道算式有什麼不同。

第一組重點體會:一個數加0和一個數減0都得原來的數。

第二組重點體會:看清運算符號並認真計算的重要性。

第三組重點體會: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後,得數不變。

4、第4題。

(1)課件出示第一幅主題圖,讓學生看圖説説圖中畫了什麼。

(2)教師示範提問:有三個小朋友在跳繩,又來了兩個小朋友,一共有幾個小朋友在跳繩?

(3)學生在書上列出算式後進行交流。

(4)根據圖上畫的,你還能提什麼用加法計算的問題。

(5)學習第二幅主題圖。可以直接讓學生提問。

5、第5題。

讓學生先在書上描一描,並寫出結果。再在寫字本上獨立寫一寫。時間不夠,可安排作業。

三、總結評價

通過這節課的練習,你有什麼收穫?

加法和減法教學設計12

教學內容

練習六(教材第52-53頁第1-8題)

課時

第七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得數是6、7的加法和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2、在練習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學生應用學過的加、減計算的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練習過程中,繼續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重點

熟練掌握得數是6、7的加法和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熟練地計算5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

教學具準備

口算卡片。

教學環節

一、複習

口算卡片練習:開火車,教師隨機出示卡片,學生讀題後報出答案。

二、進行練習

1、完成練習六第1、2題。

(1)教師將數字卡片貼在黑板上。

(2)讓學生找一找,哪兩張卡片上的數加起來等於6,並且説出兩個算式和得數。

(3)先讓學生對老師説,之後學生互説。

(4)再讓學生找一找,哪兩張卡片上的數相減等於7,並且説出兩個算式和得數。

(5)先讓學生對老師説,之後學生互説。

(6)教師拿出兩張卡片,用大數減掉小數,讓學生説出得數。

2、完成第3題。

(1)學生按要求獨立完成,時間2-3分鐘。

(2)反饋瞭解完成了幾題,有沒有全部做對,錯了幾道題。

(3)和學生一起分析錯例。

3、完成第4題。

(1)課件出示第4題,學生觀察,説説題目的意思。

(2)學生獨立連一連。

(3)彙報交流,老師根據學生彙報的情況進行演示和評價。

4、完成第5、6題。

(1)課件依次出示兩題的主題圖,讓學生説出圖意。

(2)讓學生看着圖畫列出兩到算式,寫在書。

(3)彙報交流,説説每題列出的算式表示什麼意思,相互之間有什麼關係。

(4)集體訂正。

5、完成第7題。

(1)課件出示主題圖,指導學生説説從圖中能知道些什麼?

(2)師:這道題告訴了我們什麼?問我們什麼?誰能完整地説一説?

(3)要求一共有多少也就是求總數,用什麼方法計算?

(4)讓學生口頭列出算式,再進行彙報交流。

(5)師:看了圖,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

6、完成第8題。

(1)找規律: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説説每根線上排列的物體的形狀,看一看,每一串形體是按照什麼規律排列的?

(2)教師和學生共同讀一讀這些形體,發現規律。

(3)猜一猜:1號盒子裏裝的是什麼形狀?

(4)讓學生獨立發現2號、3號盒子裏物體的形狀,並進行交流。

(5)反饋,交流正確答案。

三、總結評價

通過這節課的練習,你有什麼收穫?

加法和減法教學設計13

教學內容:蘇教國標本五年級上冊P40~41 例1及練習六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的聯繫,初步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運用計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增強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探索並解決新問題的意識,不斷體驗成功的樂趣。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學習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小數加減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相同單位要對齊”的道理。

教學流程:

一、情景引入

1、情境:開學前,同學們都要去商店買一些學習用品。(出示情境圖)你能從中獲得哪些信息?

2、信息:一枝鋼筆16元,一個計算器138元,一本筆記本3.4元,一個講義夾4.75元。

3、問題: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只用一步計算的加減法數學問題嗎?並請説出算式。

4、複習:同學們問題意識很強,提出了很多問題,老師從中選擇了一些,138+16,4.75+3.4,4.75-3.4,138-4.75,哪道算式我們已會列豎式計算了?誰來試試。(生板演)請其他同學注意觀察,他是怎樣列豎式的?他做得對嗎?(板演者介紹方法)你是怎樣列豎式的呢?(強調: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

5、揭題:同學們整數加減法學得很紮實,剩下的三題都涉及到小數,今天我們就研究這樣的計算,給個恰當的課題。(板書:小數加法和減法)

二、感知體驗

1、教學4.75+3.4

嘗試練習:我們先討論4.75+3.4,行嗎?你會用豎式計算嗎?算之前,先估一估結果是多少。(學生嘗試練習,教師巡視。)

比較分析:(教師展示學生的做法,估計有三種)

引導質疑:同一道題,怎麼可能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會不會算錯了,回頭檢查計算過程。小組內交流一下,你認為哪種做法正確,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嗎?

互動交流:⑴辯一辯:説出你的答案對錯的理由,預設方案:估算,轉化成整數計算,小數的意義等。

⑵比一比:對比算式,豎式不同在哪?你認為哪種豎式對了,哪種錯了,為什麼?

⑶想一想:②③兩種列式方法,可能是怎樣想的?與整數加法列式有矛盾嗎?(在學生不同的“算法”比較中,突出“相同數位對齊,相同的計數單位才能相加,小數點需要對齊”的算理。)

正確算法:現在小數加法列豎式計算你會了嗎?請②或③做法的同學説給老師板演,教師注意提醒學生用直尺打上橫線。

歸納算理:小數加法是怎樣計算的?(1~2名同學用自己的語言敍述)

實踐體驗:如果把3.4改成3.45,你會算嗎?算之前還是先估一估計算的'結果。展示兩種做法,提醒學生根據小數的基本性質,對結果進行化簡。

2、教學4.75-3.4

嘗試練習:你能象計算小數加法一樣列豎式算4.75-3.4嗎?先估計一下,差大約是多少?再試試看。(嘗試練習,板演)做好的同學小組內交流計算方法。

歸納算理:請板演的同學説一説是怎樣列豎式計算的?為什麼要將小數點對齊?(1~3名同學説説)

驗算:我們學計算,不僅要學會計算的方法,還要通過計算來養成認真做事的好習慣,會驗算嗎?怎樣驗算?下面請你用喜歡的方法驗算4.75-3.4。通過驗算你做對了嗎?

三、建構生成

1、説一説,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與整數加減法有什麼相同點?(板書: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算起)計算小數加減法要注意什麼?(列式時小數點對齊,得數中不要忘記點小數點,計算結果能化簡的要化簡)

2、算一算

3、改一改

4、用一用

① 在北京奧運會男子50米三種姿勢射擊決賽中,我國選手邱健以99.5環的成績獲得冠軍,烏克蘭選手以98.4環的成績屈居亞軍,請算出他們的成績相差多少環?

②“神舟七號”飛船預定於今晚(9月25日)發射升空,將在距地面約341千米的高空繞地飛行,它的飛行高度比“神舟六號”約少3.73千米。“神舟六號”的飛行高度約離地面多少千米?

從射陽到鹽城走哪條公路比較近呢?

5、賽一賽

比賽要求:小組接力,自己要確保計算正確,後面的同學先要檢查前面同學計算是否正確再做。

(1)檢查評比 (2)聯繫反思,通過比賽,你有什麼感想?

四、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還有哪些收穫?

我們一起解決了三個問題,剩下138-4.75這道題,同學們課後可以先嚐試着做一做,如果遇到困難,可以先預習下一節課的內容。

教後反思:

本節課本着“真實、樸實、紮實、常態、有效”的原則,力圖使計算教學返璞歸真,關注數學的本質來設計教學,我在以下幾方面做了一些嘗試。

1、抓住算理本質,重組教材,促進新知的內化建構。

小數加減法教學的切入點是“計數單位相同的數,才能直接相加減”,全課因此始終圍繞這一算理為主線。課前談話中的“1()+1( )=11( )”的目的是讓學生在遊戲中感悟“只有計數單位相同的兩個數才能直接相加減”。為了溝通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計算算理上的一致性,我們大膽改編課本中的素材,去掉了水彩筆2.65元,添加了計算器138元。用意在於,學生根據情境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的一步加減法計算問題中,出現了整數加減整數,整數加減小數,小數加減小數三種類型。教師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抽取了四個作為今天研討的話題,即138+164, 75+3.4,4.75-3.4,138-4.75。學生列豎式板演138+16後講清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特別是相同數位對齊這個核心算理,為探究新知做知識鋪墊。然後對比引入新知,學生憑藉已有經驗嘗試練列豎式計算4.75+3.4。課堂中正如課前所調查的那樣,學生出現了三種不同的算法,教者引導學生檢查計算過程看計算有無錯誤,進一步激發學生從估算、化成元角分採用整數算、從相同計數單位相加等角度去尋找算理,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互動,去判斷、分析、理解、建構小數加法正確的計算方法,內化計算小數加法時要相同數位對齊(小數點對齊)的要求。這部分教學設計時就想成為本課的亮點之一。

2、關注學生學習,強化互動,促進三維目標的落實。

整節課我能小心翼翼地呵護孩子的學習熱情,“沒有提前的滲透,沒有矯情的暗示”,全力以赴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注意面向全體,傾心聆聽後進生的發言,給他們改正錯誤,成功展示自己的機會,通過剖析錯誤,從而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讓所有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數學的價值。在最近發展區上做文章、下功夫,注重發揮學生的獨立性,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以及學習責任感,加強教學的針對性,使教學走在發展的前面,使學生在本節課中有實實在在的認知、收穫和數學感悟。賽一賽後請獲得勝利和失敗的小組分別談感受,以加強團隊精神、精確計算等方面的教育。力圖體現北師大周玉仁教授所提倡的:凡是學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的,決不暗示。為學生多創造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餘地,多一點表現自我的機會,多一點體嘗成功的愉悦。

3、注重思維訓練,加強估算,促進計算好習慣養成。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是發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智慧的生成。思維訓練是計算教學的核心。本課教學中,我能借助計算教學這個平台,讓學生學會學習,重視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注重轉化等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通過知識遷移、嘗試練習、估算反思、算理辨析、建立模型、實踐應用這一系列步驟鍛鍊學生的思維習慣。從思維方法的指導入手,着重理解為什麼小數加法就不能簡單地模仿整數加減法末位對齊的方式,引導學生破舊迎新;加強直觀教學,重視學生板演及算理敍述,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重視估算以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加強驗算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細心的計算、規範的書寫是學生學習計算的根本,真正落實估算、驗算作為計算教學重要環節的要求。應該説這也是設計之初希望呈現的又一個亮點。

4、精心練習設計,聯繫生活,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為了使學生順利進行建構生成,我設計了説一説、算一算、改一改、用一用、賽一賽等練習,使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量關係,並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在練習中貫穿始終的要求是“算得又對又快”,強化估算在計算中的作用,即重視多樣化練習,又注重學生計算技能的訓練。如説一説中讓學生充分比較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的共同點,在算一算中改編了一道題,17.56-7.56以加強學生對小數性質的理解和應用;改一改中,選擇了相同數位不對齊、得數中忘記點小數點、整數部分為“0”的處理等三道題,提醒學生關注小數加減法計算的錯誤點,以提高計算的正確率;用一用中,精心選擇了奧運會射擊成績、神七的飛行高度(恰好上課當晚發射)、射陽至鹽城的路線選擇等,希望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數感,增進學生對計算算理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以上是我在執教本節課時,意圖體現的一些想法,可能實施得還不夠到位。比如,有一位同學在計算4.75+3.4時,採用了第三種算法,可是通過估算得數大約等於8,所以將5.09改成8.09,因為上課時實物展台出現問題,對這個課堂生成的內容處理得還不夠到位。賽一賽中,儘管教師在練習之前已經強調了“又對又快”的要求,但因為是比賽,結果導致學生片面追求速度,而忽略了計算的正確率。這些都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不斷探究,以提高計算教學的實效和質量。

加法和減法教學設計14

教學內容:人教版教材一年級下冊第70頁例2及相關內容。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掌握100以內整十數加、減法計算,且剛學習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不退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此時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是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較熟練,在上個單元“認識人民幣”計算中也有退位減法的習題,能理解“破十法”的基本含義。但對於100以內的較大數的退位還需要進一步理解算理,掌握方法。本課教學內容較難,要藉助學具,讓學生動手操作,直觀呈現,觀察思考,幫助學生從抽象理解到具象化的內化過程,重點要利用舊知遷移,與學具直觀操作、對比分析、語言表徵等活動相結合,體現算法多樣化,理解減法的意義及對算理的.感知,並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解決數學問題。

教學目標:

1.探索理解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的算理,感受算法多樣化,理解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的算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引導學生經歷探究、比較、合作交流,學具直觀感知等過程,體驗由具體到抽象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3.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抽象思維能力以及歸納概括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感受退位減法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繫。

教學重點:

能正確進行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的計算。

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操作,探索理解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算法。

教學準備:

課件、情境圖、小棒、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舊知複習,引入新知

(一)口算(課件出示)

第一組:48—6 59—9 87—5

第二組:18—9 16—8 12—6

1.學生分組進行練習。

2.觀察兩組算式,比較兩組算式的不同。

(二)看圖列算式

(三)找朋友

出示數學卡片

請學生在這兩個數中選擇一個數填入方框,組成算式。

24—()= 3()—7=

學生可能列出4個算式,如下:

24—(3)= 3(8)—7=

24—(8)= 3(3)—7=

學生嘗試計算,再比較算式,引發學生認知衝突,發現後兩個算式是退位計算,引發探究慾望。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練習進行教學前測,瞭解同學們對這節課教學內容的認知程度,既為揭示課題做鋪墊,又可以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

二、新知探究體現多樣

(一)出示主題圖,引導觀察。(課件出示)

教師談話引入:同學們都喜歡體育課吧,一(1)班體育委員到體育器材室去借足球,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課件出示主題圖)

1.圖中有哪些數學信息?

2.需要解決什麼問題?

教師引導學生完整把信息和問題敍述出來。(課件出示)

3.交流彙報,板書算式。

36—8=

教師追問:算式中各數表示的意義,加強對減法意義的理解。

(二)比較算式,猜測結果。

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複習題中的算式:36—5=與36—8=

這兩題有什麼不同?“36—8”這道題結果是多少?

學生彙報,會出現:“36—5==31”,而“36—8=”個位上的“6”不夠減“8”

2.可能有學生會算,保留學生的結果。

教師追問:一定是這個結果嗎?我們一起來驗證吧。

(三)利用學具,探究算法。

1.讓學生用擺小棒的方法試着算一算。引導學生拿出3捆和6根小棒,嘗試擺一擺來計算如何“減8”。

教師:“6減8不夠減,怎麼辦”?

2.引導學生提出:可以再打開一捆再減的方法。

3.同桌合作擺小棒,算出得數。

教師引導:6根小棒減8根小棒,不夠減,需要“打開一捆再減。”

同桌合作,互相説説如何擺

4.學生彙報用小棒進行計算的過程,老師根據彙報進行展示。

(三)算法呈現,比較優化

1.呈現擺法,直觀感知

可能出現兩種擺法:

2.小組交流討論計算方法。

老師根據彙報板書:

3.分析算法,明確算理

教師:引導學生髮現這兩種方法中,前一種是採用破十法,也就是直接拿出一捆打開中的10根減去“8’,剩下的根數相加;後一種擺法是把打開的一捆10根與原有的根數相加,再減去“8”剩下的數與整十數相加。

(四)整理歸納,小結算法。

1.同桌交流,相互説説計算方法。

引導學生用語言表徵:把36分成()和(),先算……,再算……,所以36—8=28。

2.即時練習。教材第70頁“做一做”的第1題。(課件出示)

引導學生對照小棒直觀圖,先在圖中圈一圈,整理口算過程,再算出得數。

【設計意圖:利用學具,通過引導學生操作,經歷“6減8不夠減的前提下引導學生”打開一捆再減的方法,為認識“退位”建立直觀表象,鼓勵學生藉助小棒進行思考,感悟算理,相互交流,給學生提供充分發揮的空間,從而建立“退位”減法數學模型的形成,實現由抽象到具體感知的過渡。】

三、拓展探究,深化算理

出示教材第70頁“做一做”的第二題。(課件出示)

1.自主探究,嘗試計算

2.彙報結果,結合提示語,完整表述。

3.即時練習

20—5= 50—8=

【設計意圖:選擇的這道練習都是教材上的練習,是整十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沒有出示直觀圖,只提供學生算式的分解式,幫助學生由直觀向抽象思考過渡,能熟練掌握計算方法,深化算理。】

四、鞏固應用,反饋練習

(一)教材第73頁練習十六第11題“奪紅旗”。(課件出示)

以開火車形式口算各題。

(二)教材第72頁練習十六第7題“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思考問題,再進行計算。

【設計意圖:選擇的兩道練習都是教材上的練習,關注全體參與,採用形式多樣的練習方式,讓學生不再感到計算枯燥和無趣,還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體現數學的價值。】

五、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加法和減法教學設計15

課題

小數加法和減法

課型

新課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逛超市”,讓學生髮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並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途徑。

2、通過感受生活,讓學生明確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探求科學、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師生教學互動過程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創設情境:超市購物

出示幾件物品的標價

鋼筆、筆記本、講義夾、記號筆、書包、鉛筆盒、美工刀………

2、根據自己的需要挑其中兩件商品然後想想自己要付多少元。

先列出算式。

根據自己的喜好列出算式,並嘗試計算

二、新授

1、你會用豎式計算嗎?先把豎式寫下來,列舉部分同學的豎式你們覺得計算時要注意些什麼?要求學生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讓學生試着計算一下還是剛才的幾位同學上去板演。逐個點評,糾正計算中的一些問題。

2、小結加法的'計算法則。

3、同桌的兩人比較一下,誰用的錢多些?多多少用什麼方法去求?先列式並列出豎式你會計算嗎?要注意些什麼?試着計算出來,並投影一些同學的計算。逐個點評,表揚做得較好的同學。

4、小結減法的計算法則。

5、歸納小結

比較整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的相同點和比整數加減法更需注意的地方:

都要數位對齊,都要從低位算起;

計算小數加減法需要把小數點對齊後再算,最後在得數裏還要對齊小數點並點上小數點。

組織學生再進行交流。

提醒:和或差小數部分末尾有0的,要去掉0把結果化簡。

根據同桌實際情況列出算式,並嘗試計算

三、練習

四、總結

五、課堂作業

六、延伸

1、你們同桌兩人一共用了多少元?交流一下計算結果。

2、你買的兩樣東西價錢一樣嗎?哪種多些,多多少?把你的想法用算式寫出來。

3、誰最會花錢,花了多少?誰用得最少?他們倆相差多少元?

4、每個同學如果都有10元錢,售貨員還應找回你多少元?

5、完成”練一練”的第1題

讓學生先説計算方法,需要注意些什麼?

6、完成”練一練”的第2題

先找出錯在哪裏,把錯誤的地方改正過來

7、做49頁試一試題目

讓學生觀察與例2中的計算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啟發學生利用例2的計算經驗先獨立完成這裏的計算,再小組內交流。

8、完成49頁”練一練”的第1題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什麼?有哪些收穫?你認為自己學得怎麼樣?

練習八第2題

談話:同學們還可以根據例1提供的信息,再解決一些用小數加、減法計算的數學問題。

同桌交流

幾位學生上去板演,集體訂正。

學生練習,集體訂正。

先獨立完成,再小組內交流。

標籤: 減法 加法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wpomo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