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數學面積的教學設計

數學面積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面積的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面積的教學設計

數學面積的教學設計1

教材説明

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知道面積的含義,初步認識面積單位和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量面積的基礎上教學的。學生在用面積單位直接量時,體驗到這樣做很麻煩。因此教材開始提出能不能找到其他比較簡便的方法,以引起學生思考。

教材採取引導學生自己試驗、探索的方法來學習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讓學生先用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量長5釐米、寬3釐米的長方形紙,在量的過程中找出長方形的面積與它邊長有什麼關係,從而找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這樣不僅有助於理解面積的含義,面積計算公式的來源,而且有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學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則在掌握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完全讓學生自己去推想。這樣有助於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

在練習題中,注意安排讓學生實際計量的'問題(如練習二十六第3、4題),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練習還出現少數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的題目(如第12*題和思考題),但不作為共同要求,也不作為考試內容。

教學建議

1.這一小節可用2課時進行教學,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完成練習二十六的習題。

2.教學長方形面積之前,可以給每個學生準備好一張長5釐米、寬3釐米的長方形紙,20個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先讓學生用擺小正方形的方法,求出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啟發學生同時想下面的問題:怎樣能較快地確定可以擺多少個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這個長方形所含的平方釐米數與它的邊長有什麼關係?長方形的面積該怎樣計算?然後讓學生在自己操作和思考的基礎上對三個問題逐一進行討論。最後教師參照課本説明:長5釐米,沿着長邊一排可以擺5個1平方釐米,是5平方釐米;寬3釐米,沿着寬邊可以擺3排,一共是15平方釐米。(邊説邊演示),可以看出,長方形包含的平方釐米數,正好等於長和寬所含釐米數的積。所以要算長方形的面積只要把長邊的釐米數和寬邊的釐米數乘起來。寫算式時要強調正確寫出面積單位平方釐米。

3.教學例題中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可以讓學生聯繫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推想出來。遇到學生中有不同的算法,如少數算成5×4=20(平方分米),可以引導學生討論,這樣計算對不對,為什麼不對。結合正方形圖使學生明確正方形每邊長5分米,就想到一排擺5個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要擺這樣5排,所以要算5×5。

4.關於練習二十六中一些習題的教學建議

做第3題時,要實際量出黑板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分米。如果遇到黑板的長和寬不是整分米,可以向學生説明量到最後不夠1分米的,按四捨五入法省略。就是滿5釐米的,分米數加1,不滿5釐米的捨去。確定長、寬的分米數以後,再計算黑板的面積是多少。

第12題,要讓學生明確這道題求的是什麼,根據題目的已知條件能否直接求出?要先算哪一步?然後讓學生自己去完成。

本節的思考題,實際是求組合圖形的面積。需要先分析出塗色部分與兩個正方形的面積有什麼關係。塗色部分可以分成左上和右下兩個相同的圖形,而每個圖形的面積等於一個大正方形的面積減去一個小正方形的面積。每個大正方形的邊長是4釐米,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從圖上可以算出是4-2=2(釐米)。由此可以求出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積分別是16平方釐米和4平方釐米。從而算出左上部和右下部的面積各是16-4=12(平方釐米),陰影部分的面積應是12×2=24(平方釐米)。

數學面積的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充分認識了三角形的特徵以及掌握了長方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安排的。其推導方法與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有相通之處。同時本課也是學習梯形、組合圖形面積的基礎,在實際生活中這部分的應用也非常廣泛,所以本課內容的學習是很重要的。

學情分析

學生在掌握了正方形和長方形面積的基礎之上才能學好本課,讓學生動手操作去探索數學的奧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夠正確地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通過操作和對圖形的觀察、比較、發展空間觀念。使學生知道轉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三角形的面積時的運用,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運用轉化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探索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探索意識、合作精神與創新精神;同時使他們獲得積極、成功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掌握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會運用公式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2、理解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方法。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 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你還能記住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嗎?(S=a×b)那麼,這個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呢?

2、同學們,請大家自己看看胸前的紅領巾,知道紅領巾是什麼形狀的嗎?(三角形)如果叫你們裁一條紅領巾,你知道要用多大的布嗎?(求三角形面積)。要想知道這條紅領巾的面積時多少,就要用到三角形的面積公式,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板書:三角形的面積

二、 講授新課

1、上節課,我們在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時,是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方法形或正方形來研究的。今天,我們能不能將三角形也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從而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呢?

2、提問:請同學們回想一下,三角形按角分類可以分為幾類?分別是?

(鋭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3、我為大家準備了這些三角形,請你們自己試圖去拼一拼,看你能發現什麼?

4、拼圖推導公式,按三角形類別的不同,可以有以下幾種方法

⑴、兩個完全一樣的鋭角三角形

提問:兩個完全一樣的鋭角三角形能拼成了什麼圖形?你發現了什麼?

兩個完全一樣的鋭角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於三角形的底,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於三角形的高,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當於三角形面積的2倍,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底乘以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積等於底乘以高除以2。

老師把圖形貼在黑板上,再請説推導過程,並板書: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底 × 高

三角形的面積= 底 × 高÷2

⑵、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

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⑶、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

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個長方形。

5、小結:我們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利用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了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如果用字母a表示三角形的底,h表示三角形的高,s表示三角形的面積,你能用字母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嗎?

板書:s=ah÷2

三、鞏固練習

5、練習:出示教材第85頁的例2,請學生獨立完成,指明板演。

6、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85頁的“做一做”及第86頁的練習十六的第1、2題。

四、課堂小結

提問:這節課我們探索了那些知識?學到了些什麼?

這節課我們主要通過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利用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了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從而得到三角形的面積等於底乘以高除以2。 這種“轉化”的數學方法是數學研究的重要手段,相信同學們今後能應用這一數學方法探究和解決更多的數學問題。

五、思維拓展

教材第87頁第6題。

六、佈置作業

教材第87頁第3題。

數學面積的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學習內容與任務説明

1.學習內容:

①什麼是平面圖形的周長與面積?比較周長和麪積的區別。

②用網絡圖形構建平面圖形周長與面積推導公式體系圖,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繫。 ③平面圖形周長與面積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任務説明:通過平面圖形周長與面積的複習,使學生能應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3.完成任務的過程:

①各小組同學明確學習目標,利用網絡自主學習,組內協作,共同完成任務。

②組長巡視,組織本組同學完成學習目標,彙總本組觀點。

③老師巡迴指導,答疑解惑,彙總本組的觀點。

④老師根據學生的彙報結果總結、評價、提升。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年齡特徵與身心發展來看,本課的複習對象是即將畢業的六年級學生。雖然,這一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但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已獲得了一定的發展。他們已具備了主動學習,自主思考的能力。對於老師提出的學習任務,他們有主動回憶,主動複習的內驅力。他們能對具體要求有序地進行思考、討論,獲得豐富的知識再現。並且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渴望與他人進行網上交流和合作學習。網絡環境下的課程學習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是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應用,學生興趣很濃,但對信息的分析能力欠缺,基於以上思考,我擬採用情景教學法和自主學習法為主,利用情境、合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主動探究、主動發現,主動建構知識意義,完成學習目標。

教學目標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①引導學生回憶、整理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麪積的意義及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並能熟練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②引導學生探究知識間的相互聯繫,構建知識網絡,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並從中學習整理知識,領會學習方法。

2.能力目標:

①讓學生在設計的網頁上瀏覽複習內容,初步培養他們獲取信息、分析信息、比較信息的能力。

②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從貼近學生實際的身邊出發,通過形象的動畫演示,豐富的網絡資源,使學生體驗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的過程,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思想。

②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繫”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引導學生探尋知識間的相互聯繫;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數學來源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的數學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習重點:引導學生探究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麪積,根據它們間的聯繫構建知識網絡,並應用平面圖形周長與面積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對策:

①給學生提供相關資料,提出學習目標,讓學生自己上網學習,獲取信息,分析歸納形成結論。

②在老師引導下,通過交流協作,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難點:

①在網絡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差異,完成自主協作學習。

②教師怎樣扮演好課堂的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的角色。

對策:

①巡視瞭解,觀察學生的反饋狀況,及時輔導、調整。

②激勵措施,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在線測試。

③學習內容與學習任務的具體化。

數學面積的教學設計4

教學時間

1課時(40分鐘)

學情分析

通過前幾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的有關知識,會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本節課也通過學生拼擺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來觀察與長方形的長和寬的關係,進而概括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學生總結長方形面積公式也比較容易。因此,本節課應讓學生親自動手、動腦、小組合作共同推導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滲透“實驗---發現----驗證” 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小組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

2.通過學生親手操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二、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小組合作通過用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擺一擺,掌握實驗---發現----驗證的學習方法。

三、知識與技能

1.經歷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理解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2.會正確運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經歷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並會應用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2.讓學生自主探究,推導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並理解長方形所含的平方釐米數正好等於長方形長所含的釐米數與寬所含的釐米數的乘積。

教學資源

(1)教學課件(2)每人15個邊長1釐米的卡片、每2人一個長5釐米,寬3釐米的長方形卡片。(3)每4人一張表格。

數學面積的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能應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能力,領會割補的實驗方法;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發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嚴謹的科學態度,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和事物間相互聯繫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探索並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過程:

一、巧設情境,鋪墊導入

師:(在實物投影儀中出示教具,如下圖)這是一個長方形框架,它的長是8釐米,寬是5釐米,它所圍成的長方形面積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適時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師:如果捏住這個長方形的一組對角,向外這樣拉,(教師演示,如下圖)同學們看看,現在變成了什麼圖形?(平行四邊形)

師:這樣一拉,形狀變了,面積變了嗎?

師:(對認為面積不變的同學質疑)你認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的?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相鄰兩條邊的乘積)

師:究竟這個猜想是否正確,下面我們一齊來驗證一下就知道了。

請同學們用數方格的方法來算出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師把拉成的平行四邊形框架放在方格紙上,用實物投影儀顯示,如下圖)數的時候要注意,每個小方格的面積是1cm2,不滿一格的當半格計算。(通過學生數一數,得出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32cm2,使學生明確 .拉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變少了,相鄰兩條邊的乘積不能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師:看起來,用相鄰的兩條邊相乘不能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那麼,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應該怎樣計算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平行四邊的面積計算吧。(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二、合作探索,遷移創造

1、圖形轉換

師:(教師展示一個平行四邊形卡片)這是一個平行四邊形,我們不知道它的面積如何計算,能不能把它轉換成我們已學過的圖形呢?(能)可以轉換成什麼圖形?(長方形)

師:四人小組合作,用課前準備好的平行四邊形卡片和剪刀,把平行四邊形剪拼成長方形。(學生動手操作)

2、探討聯繫

師:同學們真能幹,很快就把平行四邊形轉換成了長方形,請大家認真觀察,轉換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和高分別與轉換後的長方形的面積、長和寬有怎樣的聯繫?(小組討論交流,引導學生邊動手操作邊觀察,從中得出轉換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和高分別與轉換後的長方形的面積、長和寬相等。)

師:(結合黑板上的圖形説明)這個長方形的面積與這原來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長方形的長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長方形的寬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

3、推導公式

師:我們知道長方形的面積等於長乘寬,那麼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以怎樣計算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底乘高)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師: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a表示底,h表示高,怎樣用字母來表示這個公式?(引導學生説出用字母表示公式)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S=ah)

4、驗證公式

師:究竟這個公式是否正確?下面我們來驗證一下,(把導入時拉成的平行四邊形框架放在方格紙上,用實物投影儀顯示)請同學們利用剛才推導出來的.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來計算這個平行四邊形框架的面積。(先讓學生明確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再列式計算。)

師:計算出來的結果和我們數方格得出的結果一樣嗎?(一樣)

師:這證明我們所推導出來的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是正確的。

5、提問質疑

師:剛才同學們的表現都不錯,下面請大家閲讀課本80—81頁,還有什麼疑問,請提出來。(學生閲讀課本和質疑)

三、層層遞進,拓展深化

1、算一算

師:(課件出示如下圖)算一算停車場裏兩個不同的平行四邊形停車位的面積各是多少。(學生動手算一算,再讓學生彙報。)

2、選一選

師:(課件出示,如下圖)要計算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下面幾個選擇,你選哪個?為什麼?(引導學生理解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時候,底和高必須是相對應的。)

3、畫一畫

師:請同學們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面積是24 cm2的平行四邊形,看誰畫得又對又快。(先向學生説明這個方格紙中的每個小方格的邊長都是1cm,要求學生想清楚該怎樣畫,再動手畫一畫。)

4、想一想

師:(課件出示如下圖)學校裏有一塊草地,想在草地的一邊修一條小路通向另一邊,下面的有三種設計方案,你認為哪種設計方案的面積最小?為什麼?(先小組討論,再讓學生自由地發言,引導學生從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來思考問題。)

師:你發現了什麼規律?(引導學生理解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

面積相等。)

四、總結全課,提高認識

回顧剛才我們的學習過程,你有什麼收穫?

教學反思:

本設計巧妙地利用學生計算長方形面積的經驗設置懸念,整個過程引導學生經歷了類推(負遷移)→試誤→驗證→尋求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推廣應用→拓展等過程,充分體現了“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的全新教學理念。全程層層推進,環環相扣,流暢又不失創新特色。主要體現以下兩個特點。

1、前後呼應,渾然一體

利用長方形框架巧設情境,複習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推導作鋪墊,然後把長方形拉成平行四邊形,向學生提問:面積變了嗎?引起學生的好奇與爭議,以此為契機,再用數方格的方法來證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相鄰兩條邊的乘積是錯誤的,激發學生進一步探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的求知慾望。

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公式出來以後,讓學生再一次驗證公式,這一過程前後呼應,渾然一體,培養了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2、合作探索,遷移創造

在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與合作交流,使學生主動地探索和發現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在這過程中,學生議論紛紛,各抒己見,主體地位發揮得淋漓盡致,充分體現了“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的全新教學理念,同時,點燃了學生。

數學面積的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探索比較大數大小的方法,體會比較較大數據的實際意義。

2、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重點:

會比較多個大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

在小組合作中探索出比較大數大小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解決問題。

1、出示一幅中國地圖,教師提問:你們知道我們回家有多少個省份嗎?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我國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政區共34個省級行政區。(板書課題:國土面積)

2、請同學們觀察地圖,你能看出我國的哪幾個省或自治區的面積比較大嗎?學生觀察並學生回答。(有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四川省)

二、探究新知

大數的比較:

師:讀了這些信息你知道了什麼?你能將四川省、西藏自治區、和新疆。

維吾爾自治區的'面各從大到小排列嗎?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並將你們的排列結果寫在你們的小黑板上,一會請每組的組長來彙報你們組是用什麼方法進行排列的。

數學面積的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使學生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含義.

2.初步學會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3.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建立表面積概念,初步學會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教學難點

正確建立表面積的概念.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長方體的特徵是什麼?

2.標出自帶長方體紙盒的長、寬、高,並説出右面、上面的長和寬是多少?面積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導入 :同學們對長方體的每個面的面積都會計算了,那麼整個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怎麼計算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內容.

(一)建立長方體表面積的概念.

1、教師提問:什麼叫做面積?

長方體有幾個面?

(用手按前、後,上、下,左、右的順序摸一遍)

2、教師明確:這六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3、學生兩人一組相互説一説什麼是.

4、教師板書:長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二)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演示課件】

1.學生歸納:

上下兩個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長方體的長和寬作為長和寬的.;

前後兩個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長方體的長和高作為長和寬的;

左右兩個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長方體的高和寬作為長和寬的.

2.教學例1.

做一個長6釐米,寬5釐米,高4釐米的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釐米硬紙板?

教師啟發:做這樣一個長方體紙盒要用多少平方釐米的硬紙板就是要計算這個.首先要找出每個面的長和寬.根據長方體的長、寬、高可以計算每個面的面積,把每個面的面積合在一起就是表面積.

第一種解法:

長方體表面積=6個面積的和

64+64+45+45+65+65

=24+24+20+20+30+30

=148(平方釐米)

答:至少要用148平方釐米硬紙板.

第二種解法:

長方體表面積=上下面面積+前後面面積+左右面面積

652+642+452

=60+48+40

=148(平方釐米)

答:至少要用148平方釐米硬紙板.

副標題#e#

第三解法:

長方體表面積=(下面面積+前面面積+右面面積)2

(65+64+54)2

=742

=148(平方釐米)

答:至少要用148平方釐米硬紙板.

3.思考:你認為哪種解法簡便?

(根據乘法分配律可以把第一個式子和第二個式子改寫成第三個式子;第三個算式更簡便些)

4.教師小結:

計算長方體表面積的關鍵是找出每個面的長和寬.

5.練習:

一個長方體長4米,寬3米,高2.5米.它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我們學習了有什麼用?(鋪地磚、粉刷牆壁、計算長方體罐頭商標紙的大小,都要用到這部分知識)

四、隨堂練習.

1.用兩種方法計算自帶.

2.計算下圖的表面積.

①計算.

②有幾種計算方法?

③哪種方法比較簡便?

五、課後作業 .

一個長方體的形狀大小如下圖:

它上、下兩個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分米?

它前、後兩個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分米?

它左、右兩個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分米?

這個是多少平方分米?

六、板書設計 .

長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例1.做一個長6釐米,寬5釐米,高4釐米的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釐米硬紙板?

64+64+45+45+65+65

=24+24+20+20+30+30

=148(平方釐米)

=60+48+40

=148(平方釐米)

652+642+452

=60+48+40

=148(平方釐米)

(65+64+54)2

=742

=148(平方釐米)

答:至少需要148平方釐米硬紙板.

數學面積的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

探索活動(二)《三角形的面積》教材第25頁——26頁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①使學生經歷、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②能正確運用公式進行三角形面積計算,初步學會用轉化的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能力目標:①通過動手操作、認真觀察、比較、思考等方式,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和較強的動手能力;②通過討論及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和相互協作學習的能力。

德育目標:①利用教材上的德育資料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②通過練習中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

【教學重點】

理解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理

【教學難點】

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課前準備】

三個學習小組分別準備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一組準備直角三角形,二組準備鋭角三角形,三組準備鈍角三角形,四組任意)、直尺、剪刀。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一份、演示教具一套

【教學進程】

一 複習引入

1、出示課件

師:比一比,下面兩個圖形哪個面積大?

生:觀察 比較 説説你是怎麼比較的

師小結,比較兩個圖形的大小,可以用數格子、旋轉、平移的方法。

2、回顧平形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

師:誰能告訴老師平形四邊形面積公式推導過程

生答後,師課件演示

師:在這個過程,我們運用了一個什麼數學思想。

生:轉化

師板書:轉化

師:現在,我們已經掌握了幾種圖形的面積公式了呢?

生答後,師簡要小結

3、設疑,引入新課

小明有一張彩紙(課件出示),他想知道這張紙 面積,前面我們已經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可這卻是個三角形,怎麼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呢?大家想不想來探究一下這個問題?(生答)好,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知識

師板書:三角形的面積

二、探究新知

1、知識猜想

師:學習之前,大家先猜一猜,三角形的面積可能跟什麼有關?

生討論、作答(可能和底、高有關)

2、動手實踐

一組學生拿出直角三角形學具

二組拿出鋭角三角形學具

三組拿出鈍角三角形學具

四組拿出任意三角形學具

剪一剪、拼一拼,你能發現什麼?

師巡迴檢查、指導

3、實踐彙報

各組彙報實踐結果

一組:我們是拿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通過旋轉、平移拼成了一個平形四邊形或長方形(長方形也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原三角形面積的2倍,可以通過平行四邊形面積算出三角形的面積。

二組:兩個完全一樣的鋭角三角形也可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三組: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也可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四組:用一個三角形,從他的高的中點處畫一條底邊的平行線,沿着平行線剪開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梯形,再旋轉,也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而且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等於原三角形的面積。

各組就實踐彙報展開討論。

4、演示總結

師:同學們非常聰明,發現了這麼多的方法,教師也想了幾種方法,大家看一看和你們想的一樣不一樣?

出示課件(演示1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邊形)

師引導生觀察

(1)、拼成的平行四邊形和原三角形面積有什麼關係?

生:平行四邊形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

(2)、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三角形的哪些部分有關?

生:平行四邊形的高等於三角形的'高;

平行四邊形的底等於三角形的底

師小結並板書

平等四邊形的面積= 底 × 高

三角形的面積= 底 × 高 ÷ 2

出示課件(演示2一個三角形剪拼成平行四邊形)

師:觀察平行四邊形面積與原三角形面積有何關係?

生:相等

師: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三角形底、高有什麼關係?

生:平行四邊形的底等於三角形的底

平行四邊形的高等於三角形的高的一半

師小結並板書

平行四邊形面積= 底 × 高

三角形面積= 底 × 高 ÷ 2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字母表示: S=ah÷2

5、師生一起回顧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6、基本練習

師:現在大家可以幫幫小明,算算哪張彩紙的面積了嗎?

生:能

師:好那大家幫他算一算

生解答,師巡迴檢查

強調:1、注意運用公式 2、注意面積單位

三、鞏固檢測

1、出示課件

師:每天上學回家,教師、家長都要叮嚀同學們注意交通安全,大家認識下列交通標誌嗎?

生答、師訂正

師:大家觀察,這些交通標誌都是什麼形狀?我們能不能算算他們的面積呢?

生獨立完成

師統一訂正

2、出示課件

師:紅領巾中是我們少先隊員的標誌,我們每個少先隊員都要佩戴並熱愛他,下面就是一面紅領巾圖,你能算一算做100面紅領巾需要多少布料嗎?

生板演 師講解訂正

四、回顧總結

師:學完這節課,你都有些什麼收穫呢?

生討論、作答

師小結:這節課,我們運用能比的數學思想,通過旋轉、平移、剪拼的方法把三角形能化成了已經學過的平行四邊形,發現其中的聯繫,然後通過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推導出了三角形的面積公式。通過幾道練習,同學們已基本掌握了面積公式的應用,收穫了不少新知識,希望以後每節課同學們都能象今天這樣滿載而歸。

附:【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面積

平行四邊形面積 = 底 × 高

轉化

三角形面積= 底 × 高 ÷ 2

S= a×h÷2

數學面積的教學設計9

【教材解讀】

自讀:例5教學面積公式的應用。求出學生最熟悉的數學書封面的面積大小,並用數學書封面的面積去測量課桌的面積。

做一做,用學生身上的尺子來測量長度,進而求出教室的面積。(反思:知道了這樣做,要再深入問:為什麼要這樣做?)

細讀:例5的編排意圖與前面“做一做”的編排意圖基本相同。在計算數學書封面面積後,又安排利用計算結果估計桌面面積的活動,一方面體現了上面計算的`價值;另一方面提示,可用自己熟悉的物品面積作為“非標準”的面積單位,估計其他面積,從而發展學生的估測意識與能力。

“做一做”利用學生自己的“步長”作為單位,測量教室的長和寬,並估測教室面積。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瞭解自己,用自己隨身攜帶的“標尺”,隨時隨地地認識更多的事物,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發展學生的估測意識與估測能力。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面積公式的含義;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面積公式的計算;

【教學流程】

一、面積公式的複習

1.出示:練習十五的第1題。

學生獨立計算

如果滿鋪是這樣的 如果半鋪又是怎樣的 你會選擇鋪嗎?

2.完成練習第2題

出示:兩個信息,學生提出問題?

二、教學例5

1.出示題目

讀題計算

468平方釐米到底有多大呢?

我們熟悉的數學書封面是500平方釐米,估計一下我們的課桌面積大約有多少?

師:你是怎麼估測的呢?

小結:我們可以用尺子量出長和寬計算出桌面面積的大小;但當沒有尺子時,可以用已知的數學書封面面積來測量桌面面積。

2.做一做

如果沒有尺子,如何測量我們教室的面積呢?

生預:用課本面積;

生預:用課桌面積;

生預:用身上的尺子。(腳步的“尺子”)

小結:用自己隨身攜帶的“標尺”,隨時隨地地認識更多的事物。

3.目測實物面積和測量計算面積

黑板的面積;長方形的面積;地面方格的面積。

猜測 依據 測量。

三、鞏固練習

1.練習第7題,面積和周長(練習本上)

2.第9題,知道周長,如何求面積?

3.第8題,選擇。1.全部的面積;2.正方形的面積;3.剩下的面積

四、拓展題

練習第10題:面積減去後,面積相等,周長變了。

數學面積的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教科書第九冊69頁至71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指導實際操作,幫助學生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並能運用它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2.使學生明白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繫,可以轉化和變換的。

3.通過交流,觀察、比較,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探究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和運用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

設計特色:針對本課的知識特點,課前設計目的性明確、可操作性強的前置性作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課前預習的效果,為成功的課堂教學做好鋪墊;在課堂上,運用小組交流的學習方式,每個成員都有機會展示自己,小組交流後再進行全班的彙報,根據學生彙報的情況教師有目的地板書,然後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進而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的?

總結:把沒學的圖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從而推導出面積計算公式。

2、今天,我們也用同樣的方法推導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板書課題。

二、討論

小組交流課前小研究。

三、推導

1、彙報課前研究的方法,老師根據學生的彙報有目的地板書。

2、推導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公式。

四、應用

1、教學例1

2、強調格式

五、練習

1、下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12平方釐米,斜線部分三角形的面積是多少?

(口答,並説出理由)

2、判斷:

(1)三角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2)三角形的高是2分米,底是5分米,面積是10分米。()

3、説出求下面三角形的面積

板書設計:

課前小研究

研究者:班級:

前言:我們已經學過用轉化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從而推導出它的面積計算公式,請你想一想:能否也把三角形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從而研究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可以在學具盒或在附圖中選材料)

1、我用的材料是:

我的做法(文字或畫圖表示):

我的結論:

2、我用的材料是:

我的做法(文字或畫圖表示):

我的結論:

3、我用的材料是:

我的做法(文字或畫圖表示):

我的結論:

4、我用的材料是:

我的做法(文字或畫圖表示):

我的結論:

附圖2

材料一

材料二

數學面積的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一課時P87-88

教學目標 :

1.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等活動,初步認識轉化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概括、推導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探索並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並能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使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學具:課件、一個平行四邊形、剪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故事導入

2.從平行四邊形的地中引出課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面積。

(1)課件出示教材第87頁方格圖:現在請同學們用這個方法算出這個平行四邊形和這個長方形的面積。説明要求:一個方格表示1平方米,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把數出的數據填在表格中(見教材第87頁表格)

(2)學生完成,彙報結果。

(3)觀察表格的數據,你發現了什麼?

通過學生討論,得到:平行四邊形的底與長方形的長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高與長方形的寬相等;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等於長方形的'面積。

2.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1)提問:如果不數方格,能不能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

(2)引導解決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

(3)學生動手操作:拿出你們準備的平行四邊形,以同桌為一小組,用課前準備的平

行四邊形和剪刀進行剪拼,教師巡視指導。

(4)學生彙報演示剪拼的過程及結果。

(5)教師用課件演示剪—平移—拼的過程。

(6)我們已經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請同學們觀察拼出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你發現了什麼?

(7)出示討論題,小組討論。

(8)小組彙報交流,教師歸納:

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面積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

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

這個長方形的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

因為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所以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3.教師指出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用a表示平行四邊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高,那麼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用字母怎樣表示?

S=ah

三、鞏固應用,分層提高

1.教學例1

例1、一塊平行四邊形花壇的底是6米,高是4米,它的面積是多少?

(1)讀題並理解題意。

(2)學生試做,交流做法和結果。

S=ah=6×4=24(m2),

答:它的面積是24平方米。

2.練一練

(1)一個停車位是平行四邊形,它的底長5米,高2.5米。它的面積是多少?

(2)判斷題

(3)選擇題

(4)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5)擴展題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2.用本課所學的知識證明老財主沒有偏心。

五、板書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ah

數學面積的教學設計12

一、教材分析:

這是國小數學人教版第九冊第五單元的內容。學生已經學習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在此基礎上學習組合圖形,一方面可以鞏固已學的基本圖形,另一方面則能將所學的知識進行綜合,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本節課重點探索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教材安排的內容除了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外,更注重將解決問題的思考策略滲透其中。通過學生親手的“拼”、“剪”,將組合圖形進行分解,計算出組合圖形面積,從而掌握這類題的思考及解題方法。

二、學情分析:

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對組合圖形的認識並不很難。學生已經系統的學過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對轉化思想也有所滲透。對於方法的借鑑、交流、思考、創新都需要教師的引導和點撥。

三、教學目標

1、掌握組合圖形面積計算的方法並正確計算。

2、能根據各種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計算方法並進行正確的解答。

3、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初步解決生活中組合圖形的實際問題。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掌握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理解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方法,讓學生學會這類題目的思考方法。

3、學會運用“分割”與“添補“的方法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

五、教學過程

(一)、謎語激趣,以舊引新

(課前)將一些教學用具的紙片發給學生

1、談話導入,課件出示謎語。(①草地上來了一羣羊。打一水果名稱 ②又來了一羣狼。 打一水果名稱)

(1)思考:謎語的謎底是什麼?(①草莓 ②楊(羊)莓(沒))設計意圖:抓住教學內容的特點,運用知識的正遷移。給學生以啟示,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提問:你們覺得哪個謎語好猜?為什麼?(第二個,因為第二個問題有了第一個問題做基礎,所以容易些。)

(3)學生回答後教師出示答案,從而導出新課,並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用猜謎語的形式讓學生來明事理,從而導出新課。

2、課件出示各種學過的基本圖形。(如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三角形)

(1)同桌交流、討論。(小動)

(2)代表回答。

(3)複習平面圖形面積公式。

設計意圖:鞏固所學幾種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及計算方法。

(二)、自主探究新知

1、小組合作,交流探討。

(1)教師要求:拿出課前準備的圖片從中任意選擇兩個圖形,拼成一個新的圖形。邊做邊思考,你拼的圖形像什麼,是由哪個基本圖形拼成的,小組討論這個圖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的。

(2)2人小組討論並計算出圖形的面積。(小動)

設計意圖:以學生為主,讓學生進行分工、討論,通過集體的力量來計算這個圖形的面積。

2、自主合作,探索方法。

課件出示例題:小華家買了新房,計劃在客廳鋪地板,請你估計他家至少需要買多少瓷磚鋪地板,再實際算一算,並與同學交流。(有圖例)

(1)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圖片中組合圖形的學具,與小組合作,先估一估,再通過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這個圖形的面積。(學生合作討論,教師巡視並作簡單的提示和指導。(大動)

(2)學生動手剪一剪,拼一拼(沿虛線剪下,將組合圖形分割成一個大長方形和小長方形或兩個梯形或補一個小正方形等多種割補法。)計算圖形的面積。

(3)根據學生的解法,教師進行分析、點評。

設計意圖:讓學生親手參與學習,通過拼剪與討論,明白能將組合圖形進行多種分割或割補後再計算其面積。

(三)、聯繫實際,鞏固拓展

1、課件出示課本中多種組合圖形,學生辨別圖形是由哪些平面圖形組成的。

2、學生獨立完成,代表發表自己的解題方法。

3、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點評:通過分解圖形的面積相加或補成所學的平面圖形再通過面積相減,都可以計算出組合圖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圖形關係,推算出圖中的隱藏條件,讓學生明確解組合圖形的面積方法不是唯一的。

(四)、回顧全課,小結

1、學生小結 2、教師總結 3、佈置作業。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小結,教師再總結,即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又能將本堂課的內容進行了總結。最後佈置作業來鞏固本節課所學的內容。

六、板書設計

組合圖形的面積

組合圖形分割、添補 基本圖形

數學面積的教學設計13

設計説明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主要關注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進一步紮實幾何知識的學習。現將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作以下簡要説明:

1.動手實踐,多維探究。

數學知識是抽象的,而國小生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顯然,數學學科的特點與國小生的思維特點是矛盾的。要解決這個矛盾,提高國小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就要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重視動手操作是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數學能力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教學時先出示一個與長方形面積相等的平行四邊形,讓學生認真觀察,用數方格的方法數出它們的面積,並填寫表格,引導學生觀察表格,通過討論發現: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長方形的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並且兩個圖形的面積相等。這一實踐操作實際上是讓學生了解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之間的內在聯繫。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與它面積相等的圖形來計算它的面積,學生積極討論後再動手操作,用割補法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2.分層運用新知,逐步理解內化。

新知需要及時組織學生鞏固運用,才能達到理解內化的效果。本着“重基礎、驗能力、拓思維”的原則設計練習題。整個習題設計部分,題量不要太大,但要涵蓋本節課的所有知識點,題目呈現方式多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面對挑戰時充滿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思考,發展思維。同時,練習題的設計要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層層深入,這樣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情檢測卡 課堂活動卡 平行四邊形卡片 剪刀

學生準備 練習卡片 平行四邊形卡片 剪刀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2.出示教材87頁情境圖,觀察這兩個花壇,猜測一下,哪一個花壇的面積大呢?假如這個長方形花壇的長是6 m,寬是4 m,怎樣計算它的面積呢?

根據“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得出長方形花壇的面積是24 m2,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我們還沒有學過,所以不能算出平行四邊形花壇的面積,我們能不能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會計算面積的圖形呢?本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尋找解題思路。用長方形的面積引入新課,使學生感受平面圖形之間的聯繫,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做好鋪墊。

⊙操作實踐,探究新知

一、數方格法。

1.複習舊知。

師:以前我們用數方格的方法求長方形的面積。今天我們也用同樣的方法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出示方格紙)

師:這是什麼圖形?(長方形)如果一個方格代表1 m2,那麼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24 m2)

師:這是什麼圖形?(平行四邊形)如果一個方格代表1 m2,自己在方格紙上數一數,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多少?

師:方格紙上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説出數方格的結果,並説一説你是怎樣數的。

2.填寫並觀察表格。

設計意圖:由長方形可用數方格的方法求出面積,推導出平行四邊形也可以用這種方法求出面積,學生很有興趣去數,且從中發現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之間的聯繫,為下一步探究提供了思路。 3.小結:如果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等於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那麼它們的面積相等。

二、割補法。

1.討論:你們準備怎樣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呢?

預設 生:沿着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高剪開,重新拼一下,可以拼成長方形。

2.組織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3.教師示範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過程。

(1)先沿着平行四邊形的高剪下左邊的直角三角形。

(2)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部分,把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邊慢慢向右移動,也叫沿着底邊平移,直到直角三角形的斜邊與平行四邊形右側的邊重合為止。

4.觀察思考。(在剪拼成的`長方形左面放一個與原來一樣的平行四邊形,便於比較)

(1)這個由平行四邊形轉化成的長方形的面積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比,有沒有變化?為什麼?

(2)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底有什麼關係?

(3)這個長方形的寬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高有什麼關係?

(4)思考後填空。

①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底與長方形的( )相等。

②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 )與長方形的( )相等。

③這兩個圖形的( )相等。

數學面積的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體會某些數據改寫單位的必要性,能用萬、億為單位改寫大數。

2、體會較大數據的實際意義。

3、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能夠熟練地改寫多位數。

教學難點:

能夠歸納多位數改寫的方法。

教具:

小黑板、卡片、中國地圖、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這節課,我們學習新課《國土面積》,請看老師板書課題。

2、教師出示中國地圖,問:誰知道中國的國土面積是多少?生回答。

老師這裏還有我們國家新疆等地的面積數據,出示小黑板:

新疆唯吾爾自治區土地面積約:1660000平方公里。

西藏自治區土地面積約:1220000平方公里。

黑龍江土地面積約:450000平方公里。

江蘇省土地面積約:100000平方公里。

誰來讀一讀這些數?學生讀數。説説讀後你有什麼感覺?覺得這些數怎麼樣?

二、探究新知

1、師:我們在收集數據的時候發現,我們的國家的國土面積一些數據是這樣顯示的960萬平方公里,板書。

仔細觀察這兩個數是不是相等?讀一讀。那麼這兩個數有什麼不同呢?後面的一個比前面的少了什麼又多了什麼?(少了四個0,多了一個萬字)

那麼你認為應該怎樣把整萬的數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呢?(生回答:把整萬的數萬位後面的.四個零去掉,然後再加上一個“萬”字。)

2、下面同學們動筆,把小黑板上的四個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3、指名彙報師板書,並讓學生回答是怎麼想的。

4、完成書上的試一試,指名到黑板上寫其他同學在書上寫,然後討論:如何把整萬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教師注意追問為什麼要去掉整萬的數末尾的四個零?

師板書:10000000000讓學生想一想怎麼把這個數改寫成以億為單位的數?指名到黑板前面寫,其餘自己在練習本上寫。

5、同學們,剛才我們學習了整萬的數和整億的數的改寫,説一説,該如何改寫?

書中還告訴我們一個有關國土面積的小知識,誰來讀一讀?

學生讀書,教師問:讀了這個資料,你有什麼感受?教師適當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三、拓展練習

1、昨天老師讓大家回去查資料,瞭解我國西部的12個省市自治區,誰查到了?説一説。

2、我國西部地區有豐富的土地資源,是我國21世紀重點開發的區域,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全國西部地區土地情況表。

學生看錶讀出表上的數據。

動筆將這些數據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然後互相交流。

3、老師還收集了這12個省市自治區的土地面積情況,大家想不想知道?

師出示12個省市自治區的面積數據卡片,學生讀出來,然後把它們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比較一下哪一個省份的面積最大?哪一個地區的面積最小?

4、同學們收集生活中的大數了嗎?,在小組中交流一下,把這些數改寫成以萬或者億為單位的數。

四、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有什麼收穫?

數學面積的教學設計15

預設目標:

使學生認識弧、圓心角和扇形。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認識弧、圓心角和扇形。

教學過程:

一 、複習:

1、一個圓的周長是18.84釐米,這個圓的面積是多少釐米?

2、一個環形花壇的外圓半徑是5米,內圓半徑是2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二、新課

1、認識弧.

教師拿出圓規和直尺,先畫一個虛線圓,在圓上取A、B兩點,再用實線畫A、B兩點間的部分。(出示小黑板)

教師:請同學觀察一下,這兩點間的實線部分是在什麼上畫出來的?接着指出:圓上A、B兩點之間的部分叫做弧,讀做“弧AB”。然後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先畫一個虛線圓,再畫一段弧,並讓學生説一説什麼是弧。

2、認識扇形

教師可在上面作圖的基礎上,用彩色粉筆畫出半徑0A、0B和弧AB(如書上右圖)。指出:一條弧和經過這條弧兩端的兩條半徑所圍成的圖形叫扇形。並用彩色粉筆把扇形部分塗上色。強調塗色部分就是扇形,讓學生也在練習本上畫出扇形。

教師:我們看到扇形是由兩條半徑和一條弧圍成的,誰能説一説扇形中三角形有什麼不同?使學生認識到: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而扇形中有一條不是線段是弧,這條弧是圓的一部分。

3、認識圓心角。

教師在上面右圖的基礎上標出∠1,指出:像∠1這樣,頂點在圓心上的角叫做圓心角。使學生認識到:圓心角是由兩條半徑和圓心組成的,所以圓心角的.頂點在圓心上。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幾個角,讓學生判斷哪些是圓心角。

教師接着在黑板上畫一個圓,在圓上分別畫出圓心角150度、30度、45度的扇形,使學生明確:在同一個圓上,扇形的大小與這個扇形的圓心角的大小有關,圓心角越大,扇形就越小。

4、課堂練習:

做練習四的第1——3題

創意作業:自己畫一個扇形,標出圓心角的度數,半徑。

標籤: 教學 數學 面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ydeo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