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信息技術 >

精選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4篇

精選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4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説課稿,是説課取得成功的前提。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4篇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1

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瑞安莘塍六小的***,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走進計算機》,拿到課題,我在想,這節課有什麼,我要怎樣教,才能讓學生學完會覺得有價值。接下來我將闡述我對本節課的設計思路,望得到在座老師的多多指導。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堂課講的是什麼?《走進計算機》是浙江攝影出版社國小信息技術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1課的內容。它是六年級的開篇之作,介紹了計算機硬件方面的一些知識和計算機的工作流程。那麼,對於我所合作的國小生而言,是不是可以跳過這些純理論知識的學習呢?答案是“NO”,因為信息技術教學不僅僅是技術上的 Enjoy,如果沒有理論知識的學習,那麼學生對於計算機的成果和應用,就是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在繼學生各種軟件學習之後,本節課的理論學習就開啟了他們對計算機綜合認識的大門,它不僅是知識鏈上的一個轉折點,更是在整個計算機學習中起到了一個脊樑骨的重要作用。

面對如此重要的教學內容,我又要和一羣怎樣的學生合作呢?六年級的學生有自己的想法,性格上開始叛逆,不喜歡聽老師長篇大論的講授,喜歡自己動手去嘗試。他們在接觸了兩年的軟件學習後,初遇較為枯燥的理論知識,這時候,尋求創造性的叛逆與力求穩定性的枯燥開始碰撞,又會造就怎樣的課堂,它將值得我們去期待!

(一)教學目標

在這樣的期待下,我唯一可以確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爭取達到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本節課的學習)

1.瞭解計算機內部的硬件組成及基本功能。

2.瞭解計算機最基本的工作流程及各設備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計算機硬件的認識,掌握計算機基本的工作流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計算機的強大能力,體驗自主探索的快樂。

(二)重點難點

根據以上教材分析和教學目標,毋庸置疑,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計算機內部主要硬件的功能。

由於國小階段的學生對具體形象的事物更容易接受,而難於理解抽象的知識,所以我將“計算機的工作流程” 確定為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二、教法學法

基於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我又該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支持學生?我將“創設情境法”和“任務驅動法”作為課堂的中心軸;建構主義認為學生才是課堂真正的主人,教師只是起到了一個支持者的作用,所以,我提倡學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去獲得知識的建構。

三、教學過程

那麼,怎樣的課堂設計,才能讓學生在樂中學,化枯燥為愉悦。我將圍繞一個“趣”字來展開,以聞趣、探趣、悟趣、疑趣的方式逐步推進課堂教學,以此來分散教學重難點,支持學生主動愉悦地去獲得知識。

基於教學內容的理論性,我將結合學生的對卡通人物的喜愛,將每種硬件的特性融入卡通形象,成為各個主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徵,以此來導入一個“瞧,這英雄一家子!”為主題的故事情境。課前將學生分為8人一組,每組分到“CPU、風扇、內存、硬盤、主板”一組計算機硬件(cpu被風扇虛蓋,不同顏色的內存條,標籤貼紙,提前擺放在桌上)。

1)聞趣

課堂伊始,以圖片自我介紹的形式,呈現這一家子的成員性格特徵和能力,除了培養學生慢慢進入課堂的情緒,也通過具體形象的事物引起興趣,喚起探究欲。

比如,我是迷糊小妹,我喜歡打扮,我的記憶力很不錯,但是因為我很迷糊,記住的時間很短暫,但是我很努力喔!不過不怕,我有一個精明能幹的姐姐,她記憶力超羣,過目不忘,記住了就不會忘喔,而且能記住很多東西,嘿嘿,自戀一下,我也是家裏的好幫手!我有一個細心又負責的媽咪,我們都很喜歡和她談心,她把我們每個人緊密的連在了一起,照顧我們的點點滴滴,承擔了整個家庭的大小事務。當然,不可不提的是我們的英雄爹地,它是我們家的主心骨,睿智的頭腦,快速的反應力、敏鋭的判斷力和果斷的行動力,讓我們離不了他,對他深深地崇拜着……英雄的身邊總是有個得力忠心的助手,老爹也不例外,隨從小風總是如影隨形地跟在老爹身邊,為他排憂解難。當然,我們還有很多親朋好友,我們一起團結合作,共同努力,解決問題,創造奇蹟。這一家子處於一箇中心地位的重要作用,將各個分離的部落連成一個整體,傳遞消息,處理問題,久而久之得了英雄之家的美名。

教師引出這麼有意思的一家子後,自然過渡到信息技術課堂上,也有這樣不可或缺的英雄之家,你知道他們是誰嗎?這樣就自然而然地進入探趣環節。

2)探趣

教師提示可以根據卡通的性格能力,參考書本的講解和網上搜索,找到桌上與人物相對應的硬件一家子。小組分工合作,組員自己確定角色,重點查找角色相對應的硬件,通過查找,能明確該硬件的名稱和作用,再與角色進行比較,看是否符合。組員用標籤記錄硬件名稱貼在該硬件上,並以簡要的方式在記事本中記錄該硬件的作用。

這一環節,提前準備了一些顏色不一的內存,讓風扇虛蓋着CPU,設置小小的難度,考驗學生的觀察力和對知識掌握的準確度。

通過本環節,學生能根據實物,初步感知硬件設備,明確其對應的名稱和功能,帶着一種興趣和可能性去發現,去證明自己的想法。教師分小組請學生分享自己的猜想過程經歷和結果後,做一個引導解釋。

當學生認為自己都掌握而驕傲自滿的時候,教師拋出問題“那他們又是怎樣緊密相連,團結合作的?”有一句話是這樣説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但是,由於場地、時間和設備的限制,我們先來借鑑一下別人的經驗,研究他們的展示,取得自己的真經!

學生視頻觀看主機的組裝,瞭解分離的個體是如何構成一個整體,承載了計算機的運行。

英雄一家子中,每個人既是獨立的個體,又是家庭中必不可缺的成員。這些硬件也如此,既各自獨立又互相依存,誰生病了,找上一個替補就可以,不需要整個更換。

3)悟趣

當課堂推進到這裏的時候,是否已經進入結束階段了呢?不,教師馬上引領學生進入情境中,以“英雄總是要去解決問題,那這些問題他們又是如何獲得,任務又是如何成功解決的?”的問題帶出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的幫助,完成計算機的工作流程。

俗話説,眾人拾柴火焰高,這就需要藉助親朋好友的幫忙!

情境中,有專門收集情報小隊,有專門分佈信息部門,他們分工合作,以英雄之家為中心,展開任務,解決問題。請學生聯想,我們內部硬件之家的親朋好友在哪兒,他們是誰,又是進行怎樣的分工合作,展開任務的?請舉例説明!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主動去探究,嘗試去發現計算機的基本工作流程:輸入設備——主機(各部件的通力合作)——輸出設備。

4)疑趣

瞭解了計算機的硬件和基本工作流程,可以説,課堂進行到這裏,學生已經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但是,社會在飛速發展,我們的思維和行動力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教師再把學生拉回課堂,在基本知識點清楚地基礎上,拋出問題“現在的電腦,越來越薄,越來越小,看看我們的筆記本、上網本、IPad,你能找着他們的情報收集和信息分佈部分嗎,他們的內部硬件之家在哪兒?你知道他們和台式電腦有哪些異曲同工之處?”

為什麼要設計這個環節,因為我考慮到,課堂的實物都不是社會上流行的趨勢,經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可能對學習的知識存在一個定勢思維,為了拓寬相聯繫的知識面,引入流行元素,在變化中找到不變,能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結束語:

本節課圍繞趣字,通過聞趣、探趣、悟趣、疑趣四個環節來展開教學,化抽象的理論知識為具體形象的卡通人物,學生能通過感知、對比、聯繫來驗證猜想,形象地理解硬件的作用,感悟基本的工作流程。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上午好!

我説課的題目是《感受千變萬化》,《感受千變萬化》是省國小信息技術教材四年級上冊第2單元“電子作文”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改變字體、字號、字型是以後學習的基礎。本節課的內容如果掌握好會大大節省今後的學習時間,為自由創作打下良好基礎。

根據本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的特點,我制定了教學目標為:

1、(知識和技能)學會用格式工具欄為文本設置字體、字號和字型。

2、(能力)通過學生的觀察、分析、創作培養學生處理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同學的互助下交流合作中,培養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通過格式工具進行字體、字號、字型的設置

教學難點:怎樣通過文字的設置體現出文章編排的美。

信息技術課是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獲取信息、處理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而皮亞傑的建構主義理論指出學生獲取知識不是通過教師教育,而是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中,藉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學習資料,能通過自我建構重組的方式獲得知識。因此,為實現教學目標我設計的設計時準備以學生“任務驅動”為主線,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二、説教法、學法

本課採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法”、“創設情境法”等。

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因此本課採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主體式教學模式。通過學生已經受過的美術教育和信息技術教育,創設一個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設置一個個任務,讓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自己動手,有機進行對字體、字號、字型的各種設置(任務驅動法),以任務驅動的方式查漏補缺,使教學內容合理流動,水到渠成。教學中,啟發、誘導貫穿始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意調節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使課堂能在生動、有趣、高效中進行。

學法指導

本課教給學生的學法是“接受任務——思考討論——合作學習”。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因此本課教學過程中,巧妙設計,讓學生帶着一個個任務通過課堂討論、相互合作、實際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三、説教學流程

1、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以“你知道孫悟空有什麼本事嗎?學生知道,有七十二變。那麼今天我們也就來在計算機上讓它變一變。設這樣情境的意圖是激發學生對這些問題的興趣,孫悟空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形象,容易激發學生的情緒。

2、講解重點、點拔難點

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必須有一定基礎知識背景,否則就只能盲目嘗試。對文字進行字體、字號、字型的設置並不是新的知識內容,在學生學習漢字輸入時,可以把這3種設置組合起來,抓住設置時的共同點展開教學。教學中鼓勵學生嘗試用不同的選中方法,體會不同選字方法的優缺點,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完成任務提供基礎。

3、自主探索、合作學習。

在明確了教學任務,創設情境後,這時就應大膽的讓學生嘗試練習。在操作過程中學生有一學生有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我想可以通過對範例激趣——個案示範——小組合作——教師指點——展示作品等,讓學生在不斷的嘗試中得到新知。

這個環節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在不斷嘗試中得到新知。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把教材、同學、教師都作為學習的幫助者,目的是為了自我學習,同時也可照顧學生之間的差異。讓先完成教學任務的同學幫助學習慢的同學。

4、千變萬化,互評互學活動。

學生在完成教學任務後,掌握一定技法,就有一種創作X望。這時教師讓學生自主創作,充分利用本節課學習內容,設置自己喜歡的字體、字號、字體,然後教師引導同學從技法的運用是否合理等幾個方面,讓同學之間展開互評。教師選幾個好的畫讓全班評。

評價本着發展學生個性和創新精神有利原則,評價方法要靈活多樣,鼓勵學生創新。上面的評價方法,旨在使評價主體多元化,評教師是自已、同學、教師、評價2、結果的多樣化,不再是單一的好和不好而是用鼓勵性活動給予肯定性評價。

這樣設計,可以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培養學生辨別的能力。讓學生不要單一的只用好和不好,而是説出好在哪裏,,實現主體的多元化。評價的結果多樣化。在這個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信息的辨別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這正在我們信息技術所致力求的目標。

(突出説課中的亮點)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感覺比較有特色的是: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學習由

1、被動接受變為愉快的學習。體現在自主學習,教師沒有把教學任務一一講解,而是讓學生自主完成任務。

2、合作作學習,交流的方式只是教師,學生之間互學,

3、創造學習,即鞏固所學的知識,對貼近生活,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製作作息時間表》是義務教育山東省國小課本(第二冊下)第四課的內容,教學對象是國小五年級的學生。這一課是製作表格的基礎,也是對word軟件的高級應用。在教材安排上,它承接常規文檔的製作,下接圖文並茂的內容。教材的內容上,採用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語言,準確地介紹信息技術的科學概念和一般原理,採用圖示法指導同學們“邊講邊操作,邊動手”,使同學們在做中學、學中練,從而使教材易懂、易學。教材的.目的是教同學們學會製作規範表格的方法。重點在於設計表格和對錶格中文字的設置。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讓學生學會建立規範表格的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我創新、團體協作的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慾,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掌握規範表格建立的方法和文字格式設置的方法。

難點:表格的設計和文字格式的設置。

  四、教法闡述

信息技術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在教學中必須“立足基本操作,滲透基礎知識”,從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信息處理任務出發,引導學生由易到難完成任務,以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使學生具有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從而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

為了讓學生掌握本課的內容,我採用了情景導學法與任務驅動法,幫助學生消化本課的內容,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慾,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教師的主體作用。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輔之以演示法、比賽法,並借用了藝術課的“三位一體(即欣賞、技能、情感)”教學法,以期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五、學法指導

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所強調的: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在這節課中,我始終引導學生帶着濃厚的興趣與求知慾進行學習與操作,通過自主探索獲取知識與技能。把“自學—嘗試—創新”的思想滲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明確目標任務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發現方法、解決問題,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六、教學環境

多媒體電子網絡教室

七、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信息技術課程學科特點,結合五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設計教學流程如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二)任務驅動,自主學習

(三)綜合運用,知識拓展

(四)作品展示,知識鞏固

具體闡述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首先提問同學們:你們什麼時候到校呀?為什麼你們會按時下課,按時來上信息技術課呢?什麼時候你們回家呀?

設計意圖:創設情景引出學校運轉是有規律的,同學們按時上下課,按時放學回家。引導同學們找出學校是怎樣有規律的運轉的。

(二)、任務驅動,自主學習

任務一:創建表格

老師出示學校的作息時間表(電子版和打印版),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仔細觀察,看看我們學校的作息時間表有幾行幾列。老師提問同學回答,一致通過後,由同學們自己來製作12行3列的表格,老師巡視指導。

任務二:在表格中輸入文字

請同學們參照老師給出的學校作息時間表填寫表格。

任務三:設置表格中的文字格式

提問:同學們注意到沒有,老師製作表格中的文字和同學們表格中的文字位置好像不太一樣哦?同學們覺得哪一種更漂亮一些呢?

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自主探究如何使用“單元格”對齊命令。

設計意圖:通過老師的提示,讓同學們通過觀察找出不明顯的差異,以此來鍛鍊同學們的觀察力並且提高同學們的審美能力。

(三)綜合運用,知識拓展

同學們既然會製作作息時間表了。那麼同學們能不能製作出你們班的課程表呢?希望同學們課下的時候證明給我看,下節課的時候展示給老師看好不好?

(四)作品展示,知識鞏固

找出好的作品展示給同學們看。同一班的同學做出好的作品,對全班同學都是一種激勵,老師就是要以此來激發所有同學的學習熱情,認真的製作表格,向好的同學看起。

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已經掌握了製作規範表格的方法,但同學們有沒有發現,你們製作的表格相比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展示給同學們的還不太一樣,是哪不一樣呢?這個問題留作課下討論,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利用課餘時間自己動手解決一下,看能不能達到老師的水平。

  八、設計理念

1、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並且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自我創新),獲取信息,掌握操作。

2、情景與任務驅動的融合。在每一個任務拋出的時候,都創設了許多適當的情景,以此讓學生在不知不覺在情景中積極主動地接受任務。

3、分層教學的實施。怎樣照顧到學生個體差異性,使得每一位學生在教學活動都獲得個體的發展。

國小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4

  一、 首先我們進行教材分析

本課是 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國小信息技術課本 年級上冊第 課的內容。本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 之後,開設的更高層次的任務,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學會 。《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標準》指出,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採用了“創設情景——探究討論—任務驅動”等的教學方法,為學生製造一個互相交流的平台,讓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本課內容操作性強,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根據本課的知識結構和在整個課程中的地位,我將教學目標設計為:

1、認知目標:瞭解 ,掌握 的基本操作;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及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體協作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慾,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掌握 的用法/操作;

本課學習的難點是:能靈活 ,

  二、 基於對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的確定,根據皮亞傑的構建理論,結合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本節課我主要採用如下教法:

1、 創設情境法

在課堂上通過有目的地引入生動的場景,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教材。

2、 講解演示法

根據信息技術學科操作性強的特點,教師要邊講邊操作,使學生邊聽邊動手。

3、 任務驅動法

通過為學生設置具體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4、 分組教學法

使學生在分組討論、合作交流、評比競賽中共同進步。

5、 遊戲教學法

通過引進一些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6、 輔助教學法

利用指法練習軟件CAL進行指法教學與指法訓練。

7、 競賽活動法

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分組比賽,檢測並提高學生的操作水平。

  三、 説學法

該年齡學生對信息技術課非常感興趣,樂於探究利用計算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且已經初步形成了使用計算機的良好習慣。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帶着任務通過小組合作、實際操作、探究學習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務,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在這個過程中我將採用“小組制”,目的是考慮到整個班級水平差異,分8-10個小組,在每組中設立一位計算機水平相對較好的學生擔任組長,負責這組學生的答疑和管理這組的紀律等工作,這樣不但能分擔教師的負擔,而且能讓更多的學生當堂掌握知識,並且有問題可以及時解決,在發揮學生的團結互助精神同時也使得本組學生的配合更加默契,也為今後的合作學習打下基礎。

教學準備:

本節課在多媒體教室進行,所需教具是教師機---學生機、投影儀、黑板、課件、圖片等。

  四、 接下來我將分析最重要的環節—教學過程設計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和信息技術學科特點,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設計教學流程如下2幾個環節:

1、展示評價 共同進步

首先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然後教師對本課內容進行梳理歸納,並對學生的總體情況進行評價分析。重點從“行為養成”、“學習內容”、“學習興趣”三個方面進行評價,要積極體現評價是鼓勵、評價是指導、評價是教學相長。在評價的最後,指出不足之處,以有利於學生進一步提高。

2、課外延伸 作業佈置

問題:是否還有其他方法可以操作?製作。

縱觀全課,我在教學中積極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將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能力放在首位,把探究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給他們多一些學習的興趣,多一些表現的機會,多一份創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體驗。同時努力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力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我的説課完畢。請各位評委老師多多指導。謝謝!(鞠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xinxi/w07g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