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生活範例 >家居 >

阿房宮賦

阿房宮賦

《阿房宮賦》作於唐敬宗寶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啟》中説:“寶曆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下面是有關《阿房宮賦》的相關介紹,一起來學習。

阿房宮賦
阿房宮賦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六王畢, 四海一; 蜀山兀, 阿房出。 覆壓三百餘里, 隔離天日。 驪山北構而西折, 直走咸陽。 二川溶溶, 流入宮牆。 五步一樓, 十步一閣; 廊腰縵回, 檐牙高啄; 各抱地勢, 鈎心鬥角。 盤盤焉, ??鎇桑 蜂房水渦, 矗不知乎幾千萬落! 長橋卧波, 未云何龍? ?道行空, 不霽何虹? 高低冥迷, 不知西東。 歌台暖響, 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 風雨悽悽。 一日之內, 一宮之間, 而氣候不齊。

妃嬪媵嬙, 王子皇孫, 辭樓下殿, 輦來於秦, 朝歌夜弦, 為秦宮人。 明星熒熒, 開粧鏡也; 綠雲擾擾, 梳曉鬟也; 渭流漲膩, 棄脂水也; 煙斜霧橫, 焚椒蘭也。 雷霆乍驚, 宮車過也; 轆轆遠聽, 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 盡態極妍, 縵立遠視, 而望幸焉; 有不得見者, 三十六年。

燕、 趙之收藏, 韓、 魏之經營, 齊、 楚之精英, 幾世幾年, ?柯悠淙耍 倚疊如山。 一旦不能有, 輸來其間。 鼎鐺玉石, 金塊珠礫, 棄擲邐迤, 秦人視之, 亦不甚惜。

嗟乎! 一人之心, 千萬人之心也。 秦愛紛奢, 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盡錙銖, 用之如泥沙? 使負棟之柱, 多於南畝之農夫; 架樑之椽, 多於機上之工女; 釘頭磷磷, 多於在庾之粟粒; 瓦縫參差, 多於周身之帛縷; 直欄橫檻, 多於九土之城郭; 管絃嘔啞, 多於市人之言語。 使天下之人, 不敢言而敢怒; 獨夫之心, 日益驕固。 戍卒叫, 函谷舉; 楚人一炬, 可憐焦土。

嗚呼! 滅六國者, 六國也, 非秦也。 族秦者, 秦也, 非天下也。 嗟乎! 使六國各愛其人, 則足以拒秦; 使秦復愛六國之人, 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 誰得而族滅也? 秦人不暇自哀, 而後人哀之; 後人哀之而不鑑之, 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譯文

六國的君主滅亡了,全國(為秦所)統一;蜀地的山(樹木被砍盡,)光禿禿的,阿房宮建造出來了。它(面積廣大,)覆壓着三百多裏地面,(宮殿高聳,)把天日都隔離了。它從驪山向北建築,再往西轉彎,一直走向咸陽。渭水、樊川浩浩蕩蕩的,流進宮牆裏邊。五步一座樓,十步一個閣,走廊如綢帶般縈迴,牙齒般排列的飛檐像鳥嘴向高處啄着。樓閣各依地勢的高低傾斜而建築,(低處的屋角)鈎住(高處的)屋心,(並排相向的)屋角彼此相鬥。盤結交錯,曲折迴旋,(遠觀鳥瞰,)建築羣如密集的蜂房,如旋轉的水渦,高高地聳立着,不知道它有幾千萬座。沒有起雲,為什麼有龍?原來是一座長橋躺在水波上。不是雨過天晴,為什麼出虹?原來是天橋在空中行走。(房屋)忽高忽低,幽深迷離,使人不能分辨東西。歌台上由於歌聲響亮而充滿暖意,有如春光融和;舞殿上由於舞袖飄拂而充滿寒意,有如風雨淒涼。一天裏邊,一座宮殿中間,氣候卻不一樣。

六國的宮妃和王子王孫。辭別六國的宮樓,走下六國的宮殿,坐着輦車來到秦國。他們早上歌唱,晚上奏樂,成為秦國的宮人。明亮的星星晶瑩閃爍,這是宮妃們打開了梳粧的鏡子;翠綠的雲朵紛紛擾擾,這是宮妃們在梳理晨粧的髮髻;渭水漲起一層油膩,這是宮妃們拋棄了的胭脂水;煙靄斜斜上升,雲霧橫繞空際,這是宮中在焚燒椒、蘭制的香料;雷霆突然震響,這是宮車駛過去了;轆轆的車聲越聽越遠,無影無蹤,不知道它去到什麼地方。每一片肌膚,每一種容顏,都美麗嬌媚得無以復加。宮妃們久久地站着,遠遠地探視,盼望着皇帝來臨。有的宮女竟整整三十六年沒能見到皇帝。

燕趙收藏的金玉,韓魏營謀的珍寶,齊楚的精華物資,在多少世代多少年中,從他們的人民那裏掠奪來,堆疊得像山一樣。一下子不能保有了,都運送到阿房宮裏邊來。寶鼎被當作鐵鍋,美玉被當作頑石,黃金被當作土塊,珍珠被當作沙礫,丟棄得到處接連不斷,秦人看起來,也並不覺得可惜。

唉,一個人的意願,也就是千萬人的意願啊。秦皇喜歡繁華奢侈,人民也顧念他們自己的家。為什麼掠取珍寶時連一錙一銖都搜刮乾淨,耗費起珍寶來竟像對待泥沙一樣。(秦皇如此奢侈浪費,)致使承擔棟樑的柱子,比田地裏的農夫還多;架在樑上的椽子,比織機上的女工還多;樑柱上的釘頭光彩耀目,比糧倉裏的粟粒還多;瓦楞長短不一,比全身的絲縷還多;或直或橫的欄杆,比九州的城郭還多;管絃的聲音嘈雜,比市民的言語還多。使天下的人民,口裏不敢説,心裏卻敢憤怒。(可是)失盡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驕傲頑固。(結果)戍邊的陳涉、吳廣一聲呼喊,函谷關被攻下,楚項羽放一把火,可惜(華麗的阿房宮)化為了一片焦土。

唉!滅亡六國的是六國自己,不是秦國啊。族滅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可歎呀!假使六國各自愛護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來抵抗秦國。假使秦王朝又愛護六國的人民,那就順次傳到三世還可以傳到萬世做皇帝,誰能夠族滅它呢?(秦王朝滅亡得太迅速)秦人還沒工夫哀悼自己,可是後人哀悼他;如果後人哀悼他卻不把他作為鏡子來吸取教訓,也只會使更後的人又來哀悼這後人啊。

註釋

(1)六王畢:六國滅亡了。六齊、楚、燕、韓、趙、魏六國的國王,即指六國。[ 畢 ] 完結,指為秦國所滅。

(2)一:統一。

(3)蜀山兀,阿房出:四川的山光禿了,阿房宮出現了。兀,山高而上平。這裏形容山上樹木已被砍伐淨盡。出,出現,意思是建成。蜀,四川。

(4)覆壓三百餘里:(從渭南到咸陽)覆蓋了三百多裏地(裏是面積單位,不是長度單位。古代五户為一鄰,五鄰為一里。三百餘下里,約合7500户人家的面積。300裏地,即150公里,現代人也無法做到,誇張過度,難以令人信服)。這是形容宮殿樓閣接連不斷,佔地極廣。覆壓,覆蓋(覆壓:應當是指“層層疊疊”)。

(5)隔離天日:遮蔽了天日。這是形容宮殿樓閣的高大。

(6)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阿房宮)從驪山北邊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陽(古咸陽在驪山西北)。走,趨向。

(7)二川溶溶:二川,指渭水和樊川。溶溶,河水緩流的樣子。

(8)廊腰縵回:走廊長而曲折。廊腰,連接高大建築物的走廊,好像人的腰部,所以這樣説。縵,縈繞。回,曲折。

(9)檐牙高啄:(突起的)屋檐(像鳥嘴)向上撅起。檐牙,屋檐突起,猶如牙齒。

(10)各抱地勢:各隨地形。這是寫樓閣各隨地勢的高下向背而建築的狀態。

(11)鈎心鬥角:指宮室結構的參差錯落,精巧工緻。鈎心,指各種建築物都向中心區攢聚。鬥角,指屋角互相對峙。如今指各自用盡心機互相排擠。

(12)盤盤焉,???qūn qūn)焉,蜂房水渦:盤旋,屈曲,像蜂房,像水渦。焉,相當於“凜然”“欣然”的“然”,意為...的樣子。樓閣依山而築,所以説像蜂房,像水渦。盤盤,盤旋的樣子。??錚???難?櫻??芻匭?難?印?/p>

(13)矗不知其幾千萬落:矗立着不知它們有幾千萬座。矗,形容建築物高高聳立的樣子。下文“杳不知其所之也”的“杳”,用法與此相同。落,相當於“座”或者“所”。

(14)長橋卧波,未云何龍:長橋卧在水上,沒有云怎麼(出現了)龍?《易經》有“雲從龍”的話,所以人們認為有龍就應該有云。這是用故作疑問的話,形容長橋似龍。

(15)複道:在樓閣之間架木築成的通道。因上下都有通道,叫做複道。霽:雨後天晴

(16)冥迷:分辨不清。

(17)歌台暖響,春光融融:意思是説,人們在台上唱歌,歌樂聲響起來,好像充滿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樣融和。融融,和樂。

(18)舞殿冷袖,風雨悽悽:意思是説,人們在殿中舞蹈,舞袖飄拂,好像帶來寒氣,如同風雨交加那樣淒冷。

(19)妃嬪(pín)媵(yìng)嬙(qiáng):統指六國王侯的宮妃。她們各有等級(妃的等級比嬪、嬙高)。媵是陪嫁的侍女,也可成為嬪、嬙。下文的“王子皇孫”指六國王侯的女兒,孫女。

(20)辭樓下殿,輦(niǎn)來於秦:辭別(六國的)樓閣宮殿,乘輦車來到秦國。

(21)明星熒熒,開粧鏡也:(光如)明星閃亮,是(宮人)打開梳粧的鏡子。熒熒,明亮的樣子。下文緊連的四句,句式相同。

(22)漲膩:漲起了(一層)脂膏(含有胭脂、香粉的洗臉的“脂水”)。

(23)椒蘭:兩種香料植物,焚燒以薰衣物。

(24)轆轆遠聽:車聲越聽越遠。轆轆,車行的聲音。

(25)杳:遙遠得蹤跡全無。

(26)一肌一容,盡態極妍:任何一部分肌膚,任何一種姿容,都嬌媚極了。態,指姿態的美好。妍,美麗。

(27)縵立:久立。縵,通“慢”

(28)幸:封建時代皇帝到某處,叫“幸”。妃,嬪受皇帝寵愛,叫“得幸”。

(29)三十六年:秦始皇在位共三十六年。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中國,到三十七年(前209年)死,做了十二年皇帝,這裏説三十六年,指其在位年數,形容阿房宮很大,有36年都沒有見到皇帝的宮女。

(30)收藏:指收藏的金玉珍寶等物。下文的“經營”也指金玉珍寶等物。“精英”,形容詞作名詞,精品,也有金玉珍寶等物的意思。

(31)??piāo)掠其人:從人民那裏搶來。? ,搶劫,掠奪。人,民。唐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民為人。下文“人亦念其家”“六國各愛其人”“秦復愛六國之人”的“人”,與此相同。

(32)倚疊:積累。

(33)鼎鐺(chēng)玉石,金塊珠礫:把寶鼎看作鐵鍋,把美玉看作石頭,把黃金看作土塊,把珍珠看作石子。鐺,平底的淺鍋。

(34)邐迤(lǐ yǐ):連續不斷。這裏有“連接着”、“到處都是”的意思。

(35)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心,心意,意願.

(36)奈何:怎麼,為什麼。

(37)錙(zī)銖(zhū):古代重量名,一錙等於六銖,一銖約等於後來的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錙、銖連用,極言其細微。

(38)負棟之柱:承擔棟樑的柱子。

(39)磷磷:水中石頭突立的樣子。這裏形容突出的'釘頭。

(40)庾(yǔ):露天的穀倉。

(41)九土:九州。

(42)獨夫:失去人心而極端孤立的統治者。這裏指秦始皇。

(43)固:頑固。

(44)戍卒叫:指陳勝、吳廣起義。

(45)函谷舉:劉邦於公元前206年率軍先入咸陽,推翻秦朝統治,並派兵守函谷關。舉,被攻佔。

(46)楚人一炬:指項羽(楚將項燕的後代)也於公元前206年入咸陽,並焚燒秦的宮殿,大火三月不滅。

(47)使:假使。

(48)遞:傳遞,這裏指王位順着次序傳下去。

(49)萬世:《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下詔曰:“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然而秦朝僅傳二世便亡。

(50)族:使...滅族。

(51)不暇:來不及。

(52)哀:哀歎。

作者介紹

杜牧(803年-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

寫作背景

《阿房宮賦》作於唐敬宗寶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啟》中説:“寶曆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唐敬宗李湛十六歲繼位,善於擊球,喜手搏,往往深夜捕狐,與宦官嬉戲終日,貪好聲色,大興土木,遊宴無度,不視朝政,求訪異人,希望獲得不死之靈藥,曾在長安洛陽有興修宮殿的龐大計劃。後因平盧.成德節度使藉口“以兵匠助修東都”想趁機奪取洛陽,才作罷。作者預感到唐王朝的危險局勢,與黑暗現實,就寫這篇賦,表面上寫秦因修建阿房宮,揮霍無度,貪色奢侈,勞民傷財,終至亡國,實則是借秦之故事諷唐之今事,規勸唐朝的當政者,要以古為鑑,不能哀而不鑑,最終只能落得“後人復哀後人也”的結局。本文借寫阿房宮的興建與毀滅,揭露了秦朝統治者的窮奢享樂,並借古諷今,闡述了天下興亡的道理。希望唐朝的統治者不要只圖自己奢侈享樂,重蹈覆轍。但是杜牧的忠告沒有使統治者更改。兩年後,王死,半個世紀後,黃巢起義後唐王朝與秦王朝一樣歸於滅亡。

文章賞析

從內容結構上看,此賦可分為四段。

第一段,寫阿房宮的雄偉壯觀。

開篇先用四個三字短句領起,音節緊湊,氣勢不凡,達到了先聲奪人的效果。這12個字,既寫出了秦始皇一統天下的豪邁氣概,也寫出了阿房宮興建營造的非同凡響,語言簡練到不能刪削分毫的程度,筆力千鈞。接下來從全景到本體構築,寫阿房宮的雄偉壯觀。“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勾勒出阿房宮佔地廣闊、凌雲蔽日的宏偉氣勢,給人一個總體的印象。“驪山北構而西折”四句,寫阿房宮是依着山勢、就着水流而修建的,仍然突出了它利用自然、巧奪天工的氣派。以下由寫渭水和樊川的“流入宮牆”,自然地過渡到寫阿房宮的建築特點。其中實寫了樓閣、廊檐,描繪得細緻入微;虛寫了長橋、複道,想像得神奇瑰麗。然後用誇張和襯托的手法,借寫歌舞的冷暖,描述阿房宮“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的怪現象,陪襯出它的宏大寬廣。

第二段,寫阿房宮裏的美人和珍寶,揭露秦朝統治者奢侈的生活,為下文的議論設伏。

先寫“妃嬪”的由來,説明是“六王畢,四海一”的結果,照應篇首。作者一連用了“明星熒熒,開粧鏡也”等六組排比句式,寫宮人梳粧打扮、“縵立遠視,而望幸焉”的悽慘生活。鏡如明星,鬟如綠雲,“棄脂”漲渭水,焚椒蘭成煙霧。這些生動的描寫,既表現了宮女命運的悲慘,也揭示了秦始皇生活的驕奢淫逸。“燕趙之收藏”以下,由寫人的被欺辱轉而寫物的被踐踏。在這裏,原來六國珍藏的玉石金鼎,像土塊、鐵鍋一樣堆棄着,“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第三段,由描寫轉為議論,顯示出作這篇賦文的本意。

先以“嗟乎”發出感歎,對比人心事理,指出“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進而質問道:“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接着,用了六組“使……多於……”的比喻句排比,盡情地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經過重重鋪墊,筆鋒一轉,讓“不敢言而敢怒”的“天下之人”同“日益驕固”的統治者進行較量,結果阿房宮成了一片焦土。

第四段,總結六國和秦滅亡的歷史教訓,向當世統治者發出警告。

作者連續慨歎,情不能禁。“嗚呼”之後提出論點,闡明興亡自取的道理;“嗟夫”以下申述論據,指出愛民與長治久安息息相關。最後,用“後人”的委婉稱謂,提醒唐統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轍,意味深長。

藝術手法上,此賦運用了以下手法。

一、想像、比喻與誇張

阿房宮毀於戰火,其形制如何,早已無人能夠説清,《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見“有關資料”霍松林的《〈阿房宮賦〉鑑賞》引文)也不很詳。這給寫“阿房宮”造成了困難,但卻給作者留下了馳騁想像的空間。可以説,杜牧在這篇賦中藝術地再造了阿房宮。無論是對樓閣廊檐的工筆細刻,還是對長橋複道的潑墨揮灑,都是出自想像。這些奇特的想像不但不給人以造作之感,反而能帶動人沿着他開闢的路徑走下去,在頭腦中活現當年這座宮殿的盛況。這種效果的取得,和本文運用生動的比喻、大膽的誇張有直接關係。如“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一段出於想像,既是比喻,也是誇張,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二、描寫、鋪排與議論

從整體結構來看,此賦前兩段以描寫為主,後兩段以議論為主。前面的描寫是為後面的議論作鋪墊的。但是,無論描寫還是議論,都大量採用了鋪排的手法,敍事言情,極盡其致,氣勢奪人,令人耳目一新。描寫中鋪排的例子,如“明星熒熒,開粧鏡也”一段;議論中鋪排的例子,如結尾一段的正反述説。這固然是賦體的傳統寫法,但值得稱道的是杜牧沒有像編類書一樣堆砌相同詞語,而是寫得不繁縟宂雜,恰到好處。

三、駢句散行,錯落有致

此賦發揮了駢文的某些長處,如鋪排、對偶、押韻等,但也大量使用單句散行,增強表現力。如在用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鈎心鬥角”六個四字句後,接以“盤盤焉,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一個散行的長句。這樣,句子整散結合,長短不拘,節奏鮮明,更富於表現力。

寫作特點

這是篇典型的賦。賦是一種文體,講究鋪張敍事,重視辭藻押韻,本文體現了賦的特點。比如發端之辭“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不僅有氣勢,而且含義尤豐,寫盡秦王朝暴興速滅的歷史,其中“畢”、“一”、“兀”、“出”錘鍊極佳。“畢”、“一”概括了六國互喪、天下為秦的史實,而“兀”、“出”,則形象説明“阿房出”是由“蜀山兀”換來的。作者以誇張的藝術手法,不僅寫出了阿房宮規模宏大,而且生動地揭露了秦始皇的腐敗、荒淫。這些無不反映賦的藝術特點。

賦是一種鋪陳辭藻、描繪事物、抒寫情志的文體。

賦的特點有:

1)鋪陳描寫:做大量鋪墊、伏筆,用以説明最終觀點

2)誇張渲染:大量排比、比喻、誇張的運用

3)駢散結合:使句式張齊、錯落有致

4)音律和諧:讀之琅琅上口

標籤: 阿房宮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sh/jiaju/pn6r1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