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生活範例 >評論與鑑賞 >

《晚泊潯陽望廬山》孟浩然唐詩鑑賞

《晚泊潯陽望廬山》孟浩然唐詩鑑賞

孟浩然(689—740 ),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市)人。早年隱居家鄉襄陽附近的鹿門山,閉門讀書,以詩自娛。

《晚泊潯陽望廬山》孟浩然唐詩鑑賞

曾遊歷長江南北各地,巴蜀、吳越、湘贛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四十歲時遊長安,應進士不第。

張九齡鎮荊州時,署其為荊州從事,不久,患疽而卒,終年五十二歲。有《孟浩然集》。

《晚泊潯陽望廬山》孟浩然唐詩鑑賞

【作品介紹】

《晚泊潯陽望廬山》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一首五律。此詩上半首敍事,略微見景,稍帶述情,落筆空靈;下半首以情帶景,以空靈之筆來寫內在的情感。

全詩簡淡自然、空靈無跡,頗有隨筆的'味道,而在隨意揮寫間,不但勾畫了江山風景,而且抒發了傾慕高僧慧遠、嚮往隱居勝地的隱逸情懷。

【原文】

晚泊潯陽望廬山

掛席幾千裏,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峯。

嘗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

東林精舍近,日暮空聞鍾。

【註釋】

得陽:江州治所,今江西省九江市。

掛席:張帆。

郭:外城。

遠公傳:樑代釋慧皎《高僧傳》有東晉東林寺慧遠法師的傳記。

塵外蹤:謝靈運《田南村園激流植授》:“唯開蔣生徑,永懷求羊蹤。”

東林精舍:即東林寺,在廬山峪嶺以北。精舍,僧人所居。

【白話譯文】

經過了幾千裏江上揚帆,竟然都沒遇到一座名山。

當我在潯陽城外泊了船,才看到香爐峯非同一般。

我曾讀過慧遠公的小傳,其塵外之蹤永使我懷念。

東林精舍雖然近在眼前,卻徒然聽到傳來的鐘聲。

【創作背景】

唐開元二十一年(733)五月,詩人孟浩然漫遊吳越之後,自越州返襄陽,途經潯陽(今江西九江)時,晚泊江邊眺望廬山,發思古幽情而作此詩。

【賞析】

這首《晚泊潯陽望廬山》,一開篇便是“掛席幾千裏,名山都未逢”,淡筆輕輕揮灑,勾勒出一片寬廣的大自然,不精雕細刻個別景物,卻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餘地。

上半首是從眼中所見直寫“望”廬山之意,下半首則是從意中所想透出“望”字神情。

其實所謂“韻”和“神韻”,就是指詩人用平淡自然的語言和高度傳神的筆法寫景抒情罷了。

由於筆墨疏淡,景物在若有若無,若隱若現之間,卻藴藏着豐富悠遠的情思,餘味無窮。

這首詩流露出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傾羨,企圖超脱塵世的思想;

藝術上,詩人以簡淡的文字傳出景物和人物的風神,表現豐富的情意,給人以言簡意賅、語淡味醇、意境清遠、韻致流溢的感受。

縱觀全詩,氣勢不凡,色彩清幽素淡,神韻自然貫通,詩人用“晚泊潯陽”的所見、所聞、所思,表露了對隱逸生活的追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sh/jianshang/2vqmp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