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電影 >

文化視野下中西方電影的差異

文化視野下中西方電影的差異

電影是特定文化的產物,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自然反映在他們的電影當中。因此,分析電影是瞭解不同國家文化差異的很好途徑。中西電影中的文化差異究其根源,主要與自然環境、民族傳統、思維模式、處世態度、宗教信仰、價值觀等有關。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分析中西電影中的文化差異。

文化視野下中西方電影的差異

中西電影中的宗教差異

基督教是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公元4世紀時成為羅馬帝國的主要教派,中世紀時期歐洲大部分人都成為了基督教徒,同時,基督教也在中東、北非和印度部分地區成為了少數教派。緊接着地理大發現之後,經過傳教士的不斷傳播和殖民擴張,基督教傳至美洲、澳洲,而後遍佈世界各地。因此,基督教對西方文明的成型有着重大影響作用。

佛教起源於印度,約在公元1世紀開始從古印度經絲綢之路傳至中國,並得到了皇室的重視,許多佛經被引入中國,許多印度高僧來華講道。隨着時間的推移,中國佛教又衍發出許多流派。這些流派大多融入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或其它一些哲學思想,漸漸地中國佛教摒棄了那些不適合中國社會的規則與條例,融入了一些新的教義,成為了中華文明的一部分,並帶有自己的特色。佛教對中國人的思想起着重要作用,影響着我們的美學、政治、文學、哲學和醫藥等方面,當然也影響着我們的電影。

1 基督教對西方電影的影響

基督教三大教義分別是三位一體、原罪與救贖。三位一體就是聖父、聖子與聖靈是上帝的三個不同表現。原罪是人類墮落的結果,人類始祖偷吃禁果的行為通常被認為是原罪的起因,只有上帝的恩賜可以解救墮落的人類。救贖就是上帝和其他一些更高的力量,通過賜予人類永恆的生命或來生,來拯救人類精神上的死亡與終身詛咒。基督教認為人類需要從現狀中解脱出來,然而,從長遠角度來看,人類要完全得到救贖是不可能的。救贖在基督教中是一個核心教義,意思是隻要人們心中有上帝,也終將被上帝所救。

救贖的理念代表着基督教的思想。這種思想無疑也影響着西方電影,不僅反映在宗教電影中,如《約翰福音》、《馬太福音》、《最後的誘惑》等,也反映在其它一些電影當中,如《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在信仰缺失的年代裏有關救贖的故事,救贖的是信仰,被救贖是希望。救贖是一場戰鬥,希望對絕望,自由對監禁。這也是人類尊嚴與人性的鬥爭。安迪救贖了他的獄友,因為他堅定的信仰是對邪惡與絕望最好的武器。不同於其它的宗教電影,《肖》中的救世主不是上帝,而是希望,被救贖的是自由。在安迪入獄之前,肖申克監獄的條件非常惡劣,犯人毫無人權可言。典獄長是個徹頭徹尾的偽基督,把犯人當作廉價勞動力。安迪入獄之後,這位不滿現狀的銀行家雖無力改變,但他的出現至少給犯人們帶來了希望和生命之光。至於安迪,他就是現代版的耶穌。他的受難也就驗證了“錫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贖、其中歸正的人必因公義得蒙救贖”。強者拯救自己,偉人拯救他人。安迪給其他獄友帶來希望,也拯救了他們。

 2 佛教對中國電影的影響

佛教教義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把靈魂從肉體中解脱出來,另一方面是引導眾生從痛苦走向快樂。佛教的創立者並不是命運或災難的創造者,而是引導眾生尋求祝福、避免災難。命運與災難源於因果循環,與個人的前世今生有關。每個人的想法無論是否付諸行動,都將在腦中留下印記。一個人的言行也將在他人心中留下印記。這些印象無論好壞,都將累積並影響一個人的命運,即所謂的業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無處可逃,無佛可救。

佛教提供了“因果報應”的敍事模式。中國許多古典文學主要採取佛家的因果報應敍事模式,而以曹禺先生的現代劇改編的'電影《雷雨》也處處可見佛教意藴。在第一幕魯大海剛到周公館就對四鳳説:“剛才我看見一個年輕人,在花園裏躺着,臉色發白,閉着眼睛,像是要死的樣子,聽説這就是周家的大少爺,我們董事長的兒子。啊,報應,報應。”第二幕中周樸園與侍萍相認後,侍萍説:“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爺們。這是我的報應,我的報應。”侍萍得知周萍與四鳳之間的關係之後,沉痛地説:“這怪你媽太糊塗了,我早該想到的。可是誰料得到就會有這種事,偏偏又叫我的孩子碰着呢?媽的命苦,可你們的命……”當得知四鳳已懷有周萍的孩子時,侍萍痛苦地説道:“啊!天知道誰犯了罪,誰造的這種孽!他們都是可憐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麼。天哪,如果要罰,也罰在我一個人身上。罪孽是我造的,苦也就當我一個人嘗。”因果報應的思想觀念在劇中人物身上很容易顯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ianying/vn5v5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