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精】《論語別裁》讀後感範文

【精】《論語別裁》讀後感範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論語別裁》讀後感範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論語別裁》讀後感範文

《論語》。這部儒家經典,從小讀到大,也曾細細讀過。對於其中訓誨般的言論,也曾冥思苦想,並且熟記於心。然而終歸才疏學淺,並不能完全理解《論語》裏那些金玉良言。對許多篇幅的理解,也僅僅停留在字面上的意思。比較深化地再讀《論語》,一是百家論壇的于丹的心得領入,再就是讀了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讓我又一次沉醉在《論語》裏那些來自兩千多年前的至理名言。

南懷瑾先生於上個世紀七十年頭註解《論語》時就對當時的教化導向和制度進行了無情批判。南懷瑾先生在當時説,此時教化的最大失誤,在於教化的功利性。學生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一張文憑,尋得一個飯碗,而對青年的人文教化,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視而不見。其最終的後果就是整個社會的人文缺失、精神泯滅、信仰不在,和諧更無從談起。而孔子的教化宗旨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

其中,我最有感受的是南懷瑾先生提到的“行”南懷瑾先生認為狹義的講是行為、品德,廣義的講是指一生事業的成果。我們要教化學生的行為品德,首先要正己。“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意思是説:使民如此,對學生又何嘗不是如此?以莊重的看法對待學生,學生就會敬重你。

在正己修養方面,最使我心有慼慼是南懷瑾先生對樊遲與孔子有關修養的那段説明。樊遲問孔子:“敢問崇德、修匿、辨惑?”孔子答:“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匿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讀《論語別裁》,學習了《論語》的精髓,重要的是要把這些感悟運用到詳細的實踐上。不行坐而論道,玄思辯難,所謂知性合一。作為黨員老師,我再次學習了《論語》,領悟到關於教學的見解,應把這些聖人的見解貫徹到教學實踐中,促進教學的進步和革新。這才算真正讀過《論語》,才算真正接受聖人的訓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l7l6k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