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材 >

有關自然之道的課文教材理解

有關自然之道的課文教材理解

1.教學本文,可以參考下面的教學思路:

有關自然之道的課文教材理解

(1)自由朗讀,自主預習。教師提出預習要求,佈置學生自讀自學。如,把課文讀兩三遍,達到正確、流利朗讀;認識生字,查字詞典理解生詞,標自然段序號,想一想課文大意。(2)瞭解學情,確定目標。教師檢查學生朗讀是否正確、流利,讓學生彙報已讀懂的內容,提出疑問,師生共同確定學習目標與重點。(3)突出重點,精讀研討;一個重點是交流大家的閲讀感受,指導有感情朗讀,主要是結合具體語境交流;另一個重點是交流從這件事中受到的啟示,這要結合全文交流,要注意尊重學生個性化的見解──如果不按自然規律辦事,往往事與願違,好心辦壞事;大自然中的現象是十分複雜的,沒有調查清楚就不要亂作決定或指揮;當人自作聰明時,就可能以主觀意志代替客觀規律,聰明反被聰明誤等等;對學生的不同見解,要加以引導。最終學生要明確做事情要遵循“自然之道”。(4)回顧小結,啟動綜合性學習活動。

2.要通過本文的教學,學生能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並瞭解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一般方法:先把整篇課文讀一讀,對課文內容有個大致的瞭解,然後一部分一部分認真閲讀,瞭解每部分內容主要講的是什麼,再把每部分內容連起來想一想,就抓住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教學本文,不要過於追求主要內容概括得特別簡練,學生能説出大致意思,瞭解一般方法就可以了。在這樣的訓練過程中,逐步引導學生概括的能力,直至最終做到所概括的.內容正確、語言簡練。這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不要急於求成。

3.小綠龜的命運牽動着“我和同伴”及“嚮導”的心,也清晰地展現出各自思想感情的變化:“我和同伴”因好心而焦急進而發展到震驚與後悔;“嚮導”由心平氣和進而發展到發出十分難過的悲歎。兩者對太平洋綠龜習性的瞭解以及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導致了他們在這件事情上做法與感情的不同。要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就要結合上下文,採用聯繫對比、換位思考、抓重點詞等方法,重點體會“嚮導”的話語與思想感情,並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現出來。具體説來,就是要抓住第4自然段和最後一自然段中嚮導的話,結合課後思考練習第3題,細細體味,“悲歎”比“感歎”表現的感情更強烈,更突出了嚮導傷心難過的心情。其實,嚮導的態度、做法也是一個激活學生思維發表個性化感受的引發點,可以引起課堂的爭辯:嚮導明明知道“我們”的想法會害了幼龜,為什麼不制止,反而抱起那隻幼龜朝大海走去?他這樣做你是贊同還是反對呢?

4.本課生字詞較多,要加強指導,引導學生運用過去所學的知識方法。“偵、嘲、蠢、徹”的聲母都是翹舌音,“籲(xū)”不要讀成“yū”,“幼”要和“幻”區別開,“啄”不要少寫一點。必要時,教師要範寫難寫的生字。課文中生詞的理解可以讓學生在查字詞典的基礎上結合上下文理解,不要照搬詞典意思。

5.關於“綜合性學習”。

本課安排了綜合性學習,目的是提示教師此次綜合性學習應從本課的教學為開始,及早進行課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把綜合性學習貫穿全組的學習的始終。綜合性學習的目的是把語文學習與科學探究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觀察大自然,增長知識,瞭解大自然,並在這樣的活動中,提高語文能力。

組織這次綜合性學習,首先是要調動每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明確任務與方法,落實小組分工與活動安排等。可以根據學習提示自主確定某一活動方式:觀察大自然探究發現(某一種動物、植物或自然現象)、收集資料、調查訪問、動手實驗、進行小發明等。其次,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掌握信息,適時調控指導。可以通過與學生日常交流、召集小組長彙報活動進程、與課文學習有機結合、適時小結(如學生的奇思妙想、靈感火花,教師表揚典型的人或事,提出注意事項)、與家長和任課教師及時溝通等方式調控,使學生保持積極的活動心態,應用多種方法去發現與探究。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側重組織某項活動,把活動抓紮實。

這次綜合性學習,重點在於使學生對大自然有新的發現,並從中獲得啟示,要注意與三年級下冊第二組安排的綜合性學習有所區別。可以引導學生採用這兩種思路進行:一是直接去觀察,邊觀察邊思考邊發現,特別是要引導學生細緻觀察身邊熟悉的動植物或自然現象;二是聯繫生活經驗與閲讀積累,確定重點觀察對象,把觀察、思考、查資料、提出創意,乃至動手實驗緊密結合起來。

標籤: 課文 教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cai/7w5r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