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歷史知識總結合集15篇

歷史知識總結合集15篇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鍊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總結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歷史知識總結,歡迎閲讀與收藏。

歷史知識總結合集15篇

歷史知識總結1

科舉制的影響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

2、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風氣盛行。

3、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尤其因為進士科重視考詩賦,也大大有利於唐詩的繁榮。

4、科舉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廢除。

“和同為一家”

唐朝時,唐太宗和武則天在今新疆地區先後設立了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

一、西南──吐蕃(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2、7世紀前期,吐蕃傑出的贊普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係。

4、8世紀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贊普尺帶珠丹。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經成為“和同為一家”了。

二、北方──回紇的勃興

1、回紇是今天維吾爾族的祖先。

2、8世紀中期,唐玄宗封回紇首領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後來,回紇改名為“回鶻”。

三、東北──靺鞨(“車書本一家”)

1、7世紀末,粟末靺鞨部首領大祚榮統一了周圍各部,建立政權。

2、8世紀前期,唐玄宗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加授渤海都督。從此,粟末靺鞨政權以“渤海”為號。粟末靺鞨有“海東盛國”之稱。

3、唐朝管理東北邊疆的機構是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

四、西南──蒼山洱海間的南詔

1、六詔居民是今天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2、南詔首領皮羅閣統一六詔,唐玄宗封他為雲南王。

民族活動地區與唐朝的關係今何族的.祖先

吐番西南和同為一家: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尺帶珠丹與金城公主通婚。藏族

回紇西北唐玄宗封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維吾爾族

靺鞨東北唐玄宗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滿族

南詔西南唐玄宗封皮羅閣為“雲南王”。彝族白族

民族吐蕃回紇靺鞨南詔

地理位置青藏高原一帶色楞河流域東北松花江、黑龍江雲南蒼山洱海

生活習俗遊牧、農耕、紡織和冶鐵水平高崇尚勇敢、作風淳樸驍勇強悍、能歌善舞建築藝術高超

傑出首領松贊干布懷仁可汗渤海郡王雲南王

與唐關係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和親唐玄宗封其首領為懷仁可汗唐玄宗封其首領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其首領為雲南王

對外友好往來

隋唐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以至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望,各國人稱中國人為“唐人”。

一、唐與日本的關係──遣唐使和鑑真東渡

1、隋唐時,中日兩國交往密切。貞觀年間,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學生和留學僧來唐學習。

2、遣唐使回國後很受重用,他們以唐朝的制度為模式,進行政治改革,還參照漢字創制了日本文字,在社會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風尚。

3、唐朝赴日本的使節和僧人中,最有影響的是鑑真,曾六次東渡日本,在日本傳播唐朝文化。

二、唐與新羅的關係

1、方式:①派遣使節和大批留學生到唐朝學習;②新羅商人來中國經商,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首位。

2、表現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採用科舉制選官吏、引入了中國的醫學、天文、歷算等科技成就。

三、唐與天竺的關係──玄奘西遊

唐朝時中國與天竺交往頻繁,最傑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貞觀初年,他從長安出發,前往天竺。回國後,專心翻譯佛經,還寫成著名的《大唐西域記》。這部書是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思考:根據所學知識,結合教材內容,説説唐朝時期對外交往的特點嗎?促使唐朝對外交往活躍的因素有什麼呢?今天的中國正處於改革開放,經濟迅速發展時期,唐朝的對外交往情況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特點:①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乃至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②唐政府鼓勵各國商人到中國貿易,允許他們長期居住。③長安、洛陽、廣州、揚州等地都有頻繁的外貿活動。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望,各國稱中國人為“唐人”。

因素:①國家安定統一;②經濟文化繁榮;③對外開放政策;④對外交通發達。

啟示:第一,必須有穩定的政治局面,堅持對外開放的政策。第二,提高自身素質,努力發展經濟文化。第三,學習唐朝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在傳播先進文化的同時,要善於吸取其精華,為己所用。

輝煌的隋唐文化

一、科學技術

1、建築:

特點:規模宏大,氣魄雄偉,整齊而不呆板,華美而不纖巧。

代表:①隋朝李春設計並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七百多年後,歐洲人才建成類似的橋。②唐都長安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城市(大明宮含元殿)。

2、印刷術:①我國在世界上最早發明印刷術,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②隋唐時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經、日曆和詩歌等。③唐朝印刷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醫學:“藥王”孫思邈《千金方》。

二、文學:詩歌

1、唐朝是我國詩歌創作的黃金時期,流傳至今的有兩千多位詩人的近五萬首詩歌。

2、代表詩人:

①李白(盛唐)──“詩仙”(《早發白帝城》、《蜀道難》)

②杜甫(盛-衰)──“詩聖”“詩史”(“三吏”“三別”)

③白居易(中唐)──《秦中吟》《新樂府》,詩歌反映現實。

三、書法:“顏筋柳骨”

1、顏真卿:創立雄渾敦厚的新書體,稱“顏體”,是繼王羲之之後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代表作為《顏氏家廟碑》《多寶塔碑》。顏真卿。

2、柳公權:博採眾長,別出新意,成“柳體”,其字方折峻麗,骨力勁健。代表作為《玄祕塔碑》。

四、繪畫

1、(唐朝)閻立本:擅長人物畫,代表作為《歷代帝王圖》《步輦圖》。

2、(唐朝)吳道子:“畫聖”,開後世寫意畫先河,代表作《天王送子圖》。

五、藝術寶庫

代表:甘肅敦煌莫高窟(大部分隋唐開鑿,壁畫和彩色塑像,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六、盛大歡騰的樂舞

1、唐初:《秦王破陣樂》

2、盛唐:《霓裳羽衣曲》

以上內容用表格可簡化歸納為:

一、科技方面

類別朝代設計者成就

建築隋朝李春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雕版印刷術唐朝《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的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二、文學方面(詩歌)

代表人物生活時期代表著作詩歌特點人稱

李白盛唐時期《早發白帝城》《蜀道難》即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詩仙”

杜甫由盛轉衰“三吏”、“三別”或氣魄雄渾,或沉鬱悲愴,語言精練凝重“詩聖”

白居易唐朝中期《秦中吟》《新樂府》現實主義,諷喻社會,同情人民。詩歌直白如話,通俗易懂

三、書法、繪畫和石窟藝術

類別代表人物著作成就

書法顏真卿《顏氏家廟碑》創立了新書體“顏體”,是繼王羲之後,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

柳公權《玄祕塔碑》自成“柳體”

繪畫閻立本《步輦圖》《歷代帝王像》擅長人物故事畫

吳道子《送子天王圖》開後世寫意畫先河,被稱為“畫聖”

石窟藝術甘肅西部的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歷史知識總結2

壟斷資本主義時代的世界

1.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邁入“電氣時代”

(1)時間:19世紀70年代(2)開始的標誌:電力的廣泛應用

(3)在電力技術運用方面,領先國家:美國和德國

(4)主要成就:發電機(西門子)電話(貝爾)電燈(愛迪生——發明大王)

內燃機(卡爾·本茨——解決交通動力問題,推動石油加工工業的發展。)

(5)交通工具:汽車(德國人)和飛機(1903年,美國人萊特兄弟)

(6)新能源:電力和石油

備註:

A.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原因:

a.南北戰爭廢除了奴隸制度,維護了國家的統一,進一步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

b.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在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B.工業革命的啟示:

a.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科學家的創新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b.工業革命造成的社會問題,如環境的破壞、資源的短缺

C.第二次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的影響:

a.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力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於此同時,資本主義開始從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發展。

b.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繼進入了帝國主義階段

c.帝國主義國家加緊殖民侵略,在世界範圍內造成“窮者越窮,富者越富”的局面

2.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7月——1918年11月)

(1)根本原因:帝國主義的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這一結果原因:第二次工業革命)

(2)矛盾實質:爭奪殖民地和世界霸權

“讓別的國家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滿足於藍色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也要求陽光下的地盤。”········德國外交大臣皮洛夫(“陽光下的地盤”指殖民地)

(3)性質:帝國主義非正義的侵略戰爭(由戰爭的'目的決定)對於交戰雙方而言都是非正義的

(4)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加快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核心國:德國)(核心:英國)(兩大集團中位置最南的國家是意大利。 )

(5)導火線:1914年6月,薩拉熱窩事件説明恐怖手段不能解決國際爭端歐洲變成一隻“火藥桶”,只等一粒火星將它引爆:一戰前歐洲的“火藥桶”:巴爾幹半島“火星”:薩拉熱窩事件

(6)開始標誌:1914年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不久意大利見風使舵,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説明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關係一切以利益為轉移)

(7)轉折點戰役:凡爾登戰役(凡爾登絞肉機)

(8)1917年發生的大事:俄國發生十月革命,退出一戰;美國參戰

(9)結束:1918年11月,德國投降,以同盟國失敗而告終

(10)一戰中已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火炮、潛艇、飛機

一戰中的新式武器給我們的啟示:科技是一把雙刃劍,要合理、和平利用科技

(11)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的啟示:

一戰是一場災難。所以我們要遠離戰爭珍愛和平。

歷史知識總結3

九年級歷史知識點:早期國家的形成

1、禪讓制和世襲制的比較

統治者產生方式特點

禪讓制民主選舉“天下為公”

世襲制父死子繼“家天下”

2、為什麼説《漢謨拉比法典》是一部代表奴隸主意志的法律?

①法典規定了奴隸主對平民和奴隸所享有的特權;②法典規定了奴隸可以買賣、抵債,使奴隸買賣合法化;③在法典中,奴隸的生命和安全毫無保障。④法典嚴格保護奴隸主階級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⑤法典保護商人和高利貸者的利益。

3、《漢謨拉比法典》對當時的意義:是國家出現後的產物,是鎮壓勞動人民反抗、加強和鞏固王權統治的工具,是維護奴隸制統治秩序的工具。現在意義: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便於我們全面瞭解古巴比倫當時的社會情況,是珍貴的歷史資料和文物,是人類由史前時代向農耕文明時代過渡時期的重要文明成果。地位: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實質:法典是維護奴隸制統治秩序的工具。與現代法律精神的不同:漢謨拉比法典體現了當時刑法的殘忍,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這同現代法律所弘揚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平等精神是不同的。

九年級歷史知識點:統一國家的建立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措施及意義。

2.陳勝吳廣起義意義: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它沉重打擊了秦朝的殘暴統治。

3.張騫通西域的史實:西漢時期,漢武帝時為聯合西域的大月氏夾擊匈奴,派張騫出使西域。

4.絲綢之路:在這條路上運輸最多的商品是絲綢。(識圖:絲綢之路示意圖)

作用: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樑,至今仍發揮着重大作用。

5.漢武帝大一統措施:採納董仲舒建議,把儒家學説定為治國的指導思想,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儒家學説被確立為專制王朝的正統思想;頒佈“推恩令”削弱封國勢力;強化監察制度。

結論:漢武帝時中央集權空前加強,大一統帝國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九年級歷史知識點:巴黎公社

背景:

(1)1870年法國同普魯士發生戰爭,法國戰敗,普軍兵臨巴黎城下。

(2)資產階級政府對外屈膝投降,對內準備鎮壓人民。

(3)1871年3月,政府軍隊同巴黎市民武裝——國民自衞軍發生衝突,導致巴黎工人起義爆發。

影響:

(1)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2)公社戰士在強大敵人面前表現出的大無畏精神永遠激勵着後人。

九年級歷史知識點:美國南北戰爭(美國內戰)

根本原因:奴隸制的存在阻礙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南北兩種不同經濟制度的矛盾(缺乏生產力)

核心矛盾:奴隸制的存廢問題

時間:1861—1865

戰爭目的:維護國家統一

領導者:美國總統林肯文獻:《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宅地法》(革命中頒佈)

作用:調動了人民羣眾,特別是黑人奴隸的革命積極性;使戰爭局面開始有利於北方,為北方取勝創造了條件

性質:南北戰爭是美國曆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影響:美國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發展資本主義的又一大障礙,為以後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第二次工業革命)

北方勝利的原因:

(1)內戰中,北方政府得到了廣大人民羣眾和黑人奴隸的支持。(2)北方實行了資本主義制度,順應了歷史潮流。(3)北方政府維護國家的統一,具有正義性。

歷史知識總結4

一、經濟領域

1.資奉主義生產組織方式的變化在l9世紀自然科學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電磁學理論產生和發展的基礎上,新的科技成果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在生產力提高的同時加速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最終形成了以科技為依託、壟斷形式組織生產的經濟模式。

2.經濟結構的變化

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後,最早出現壟斷組織的是鋼鐵和電力工業。之後汽車、飛機制造等工業部門也相繼出現壟斷組織: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工業結構實現了從輕工業到重工業的飛躍,最終形成了以重工業為主導的工業佈局,資本主義生產進人成熟階段。

3.能源結構的變化

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隧着發電機的創制成功,電力逐漸成為補充和取代蒸汽的新能源.人類社會進人“電氣時代”以煤氣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以及之後創制成功的柴油機,推動了石油開採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產生。在此基礎上“電力”和“石油”成為人類社會使用的主要新能源。

二、政治領域

隨着壟斷組織在國家經濟生活中佔據主導地位,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資本主義民主制度日益完善,英法美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建立了較為健全的議會民主制度。

伴隨着資本主義經濟的高速發展.資產階級調整統治政策,實行政治民主化和社會立法在政治上工人階級已經取得了普選權、組織政黨等權利,階級矛盾相對緩和;經濟上,工人的生活狀況有所改善,工人運動失去了暴力鬥爭的環境,多以經濟鬥爭和合法、和平鬥爭為主。

三、思想領域

19世紀中期出現的三大思潮——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下到I9世紀末也有所發展甚至出現了新的'變化。

1.自由主義到干預主義

隨着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進行,資本主義經濟從自由競爭階段進人壟斷階段,資產階級從要求實行自由經營、自由競爭、自由貿易到越來越多的干預國家的經躋政治生活.與國家政權相結合.藉助國家政權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思想已從自由主義轉向干預主義。

2.馬克思主義到列寧主義

19世紀末,隨着工人隊伍的壯大,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工人運動再度高漲。在俄國+以列寧為首的多數派,堅持把實現無產階級專政寫入黨綱,最終形成了以列寧為代表的布爾什維主義。帝國主義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誕生。

3.民族主義

面對帝國主義列強的殖民擴張和民族壓迫,亞非拉美地區的民族解放運動不斷高漲,在鬥爭中日益成熟的殖民地人民更加註意本國的實際情況.民族主義思潮日益民族化,如中國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三民主義、印度的提拉克主義等。

四、國際關係

1.世界格局

第二次工業革命影響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各國發展的不平衡性加劇。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相對緩慢,尤其是英國喪失了“世界工廠”的地位,而美德等國抓住機遇發展迅速,到l9世紀末20世紀初,工業產值超越英法分別位居世界第一、第二位。

面對日益變化的經濟格局,列強要求按照變化的實力重新瓜分世界,到l9世紀末20世紀初,亞非拉美的絕大多數地區已淪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原料產地、商品市場和投資場所,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形成,同時標誌着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確立。

帝國主義國家對外侵略擴張的同時,列強問爭奪殖民地和霸權的鬥爭日益尖鋭,在勾結和鬥爭中形成了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大軍事侵略集團,各國更加瘋狂的擴軍備戰,最終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

2.對中國的影響

l9世紀末,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發動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面對日益嚴重的民族危機中國人民掀起反帝反封鬥爭的新高潮,先後發動了維新變法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等,在打擊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的同時,加速並最終了腐敗的清王朝,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4.第二次工業革命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異同點:

1、相同點:

(1)兩次科技革命都受到本國政府的重視,都促進了生產力發展;

(2)都引起社會關係的鉅變。第一次科技革命導致兩大對立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出現;第二次科技革命導致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國家機構開始和壟斷組織結合;

(3)都對世界格局發生巨大影響。第一次科技革命,形成了東方從屬於西方的局面;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世界資本主義的殖民體系;

(4)從經濟上看,都加速了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發展。

2、不同點:

(1)第一次科技革命的發起者主要是勞動者,他們憑藉經驗或技能取得許多成果,這些發明成果都是生產經驗的總結;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發起者多是科學家和工程師,各種發明無一不是在精確的自然科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取得的。

(2)第一次科技革命開始於英國,約半個世紀後才在各國真正展開;第二次科技革命則是多源的。

(3)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輕工業為突破口;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重工業為突破口。

歷史知識總結5

★1、黃帝時期有哪些發明創造?(為什麼稱黃帝為“人文初祖”?)黃帝建宮室,製作衣裳,挖井,發明舟車為後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礎。他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繅絲。他的屬下倉頡發明了文字;伶倫編出樂譜。所以稱黃帝為“人文初祖”

★2、什麼是禪讓制?它被什麼王位繼承製度所代替?標誌性事件是什麼?

民主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叫禪讓制世襲制代替。

標誌性事件:“禹傳啟,家天下”

★3、什麼是西周分封制?目的?分封制下的諸侯是怎樣的?發揮了什麼歷史作用?

內容:

①周王根據血緣關係的遠近和功勞的大小,將宗親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們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力,建立諸侯國。諸侯具有較大的獨立性,但需要向周王交納貢物,並服從周王調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已的封地內進行再分封。

②諸侯的義務:交納貢物,並服從周王調兵

目的:穩定周初政治形勢,鞏固疆土。

分封制的意義或歷史作用作用:保證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同時穩定政局,

擴大統治範圍。

分封制的實質:確立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社會等級制度。

★4、學習夏商西周興亡應吸取的歷史教訓是什麼?有何意義?

歷史教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啟示:作為統治者應實行“仁政”為政以得,勤政愛民,關心百好生疾苦,努力創建和諧社會,才能求得穩定健康的發展。

★5、春秋爭霸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麼?

答:根本原因:社會生產力的提高,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廣。

直接原因:春秋時期,諸侯不再聽從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於強大的諸侯。各諸侯國不斷進行戰爭,強大的諸侯,迫使各國承認他的首領地位,成為“霸主”。(周王室衰微)

★6、齊桓公成為春秋第一霸主的原因?

答:1、齊國在山東北部,盛產魚鹽,經濟富庶。2、任用管仲為相,積極改革內政,發展生產。3、改革軍制,組建強大的軍隊,以“尊王攘夷”為口號。

★7、怎樣評價春秋(戰國)的戰爭?

1、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給社會帶來種種災難;(消極影響)

2、但在爭霸戰爭中,有些諸侯國被消滅,出現了一些疆域較大的國家。為統一奠定基礎(積極影響)

★8、商鞅變法內容及其歷史影響?

時間:公元前356年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變法。(商鞅是法家代表)

目的:富國強兵,在兼併戰爭中取勝。

商鞅變法的內容:(法令規定)

在政治方面:

1、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

4、嚴明法度,禁止私鬥。

在經濟方面:

1、廢除井田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

2、鼓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統一度量衡。

在軍事方面:獎勵軍功,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並賞賜土地。

商鞅變法的作用或影響: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盛的諸侯國。為後來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9、商鞅變法是否成功,為什麼?

答:成功了,商鞅變法順應了社會發展規律;使秦國強大起來。

★10、戰國時期變法的的結果(作用、意義、影響):

各國經過變法,封建制度逐步建立起來;地主階級統治代替了奴隸主階級統治,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我國封建社會形成了。

★11、秦始皇創立了怎樣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

1.統治者是皇帝,總攬全國一切軍政大權。

2.在中央設立政府機構,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統領,分別掌管行政、軍政、監察,最後由皇帝掌控。

3.在地方推行廢除西周以來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轄的郡縣制,這樣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國各地的權力,並把政治,法律,軍事土地及賦役等制度推向全國。

★12、秦朝(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

政治上:

1.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治者是皇帝,總攬全國一切軍政大權。

2.在中央設立政府機構,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統領,分別掌管行政、軍政、監察,最後由皇帝掌控。

3.在地方推行廢除西周以來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轄的郡縣

制,這樣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國各地的權力,並把政治,

法律,軍事土地及賦役等制度推向全國。

經濟上:

1.統一貨幣,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半兩錢。

2.統一度量衡。

文化上:統一文字,把毛畫規整的小篆作為全國規範文字。

思想上:為了加強思想控制,實行“焚書坑儒”。

軍事上:1.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2.修築萬里長城。

交通方面:1.下令統一車輛和道路的寬窄2.修建靈渠溝通了湘江和灕江。

★13、秦長城起止點,秦朝疆域四至?

萬里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作用:抵禦匈奴的侵犯。

秦的疆域:東至東海,西到隴西,北至長城一帶,南到南海。

★14、秦統一的意義(作用)影響?

意義: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長達數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據、的局面,建立起我國曆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15、陳勝吳廣起義相關史實?

時間:公元前209年

起義地點:大澤鄉

根本原因:秦的_

口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含義:號召人們起來反抗秦的_。)

政權地點:陳(張楚政權)

結果:秦二世調集大軍進行反擊。在秦軍強大攻勢下,起義軍缺乏後援最終失敗,吳廣陳勝相繼被部下殺死。

陳勝吳廣起義的歷史意義:是中國曆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後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

★16、秦_的表現?

1、沉重的賦税

2、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3、法律殘酷

4、秦二世的殘暴統治。

★17、秦始皇的貢獻?

1、完成了統一中國的事業。

2、實行了各項鞏固統一的措施

3、創立了郡縣制等後世沿用的制度。

西周的分封制知識點

含義:周王朝的社會等級制度,貴族等級分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目的:為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疆土。

方式:周王根據血緣關係遠近和功勞大小把宗親和功臣分封到各地。

特點:層層分封,等級森嚴。

諸侯權力:周天子授予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力,允許建立諸侯國,有較大獨立性。

諸侯義務:需要向周王進納貢物,並服從周王調兵。

作用:①保證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穩定政局,擴大統治範圍。②維護了西周王朝嚴格的等級制度。

夏朝的興衰

1.建立:約公元前20xx年,禹建立夏朝,這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標誌着中國早期國家的產生。

2.“家天下”局面。家天下的局面是從啟開始的。

啟繼承父位,成為夏朝第二代國王,標誌着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標誌着“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3.鞏固統治:建立了軍隊,制定刑法,設置監獄,制定夏曆。

4.都城遺址;二里頭遺址;

5.滅亡:桀統治殘暴,約公元前1600年被商湯所亡。

歷史知識總結6

1、年代和地域

2、生活情況

①普遍使用磨製石器。

②原始農業和畜牧業。

③弓箭的使用。

指導學生觀看《氏族公社重要遺址示意圖》,瞭解這兩個氏族公社所處的地理位置。並結合上節課講到山頂洞人的內容,指導學生閲讀教材有關內容並提供一些有關圖片資料,使學生熟悉到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經普遍使用磨製石器,製造出弓箭、魚鈎、魚叉等工具。建議教師結合政治課的有關內容引導學生理解生產工具、生產力的關係即由於生產工具的改進,標誌着生產力的提高,而隨着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的產生。在講述原始農業的同時應強調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河姆渡)和粟(半坡)的國家。以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④製陶業

教師出示彩圖2以及補充的'一些圖片,介紹半坡和河姆渡居民製作的陶器,並簡單加以區分陶、瓷的不同。重點介紹一下半坡的人面網紋盆,(這件彩陶盆上繪有人的頭像,圓圓的頭,粗粗的眉,兩眼眯成一條線,耳部各有一條小魚緊連着,形象生動有趣,可以説是一件珍貴的原始工藝美術品。)建議教師多提供一些精美的圖片給學生一方面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讓學生看到祖國博大精深的藝術。

⑤建造房屋,過定居的生活,會挖水井

指導學生觀看《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頂井架復原圖》、《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子復原圖》並向學生介紹半坡人建造的房屋式樣有方、圓兩種,通常為半地穴式,即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是由穴居發展而來的一種土木合築的建築。它以坑壁作牆基,在居住面和牆上塗抹草筋泥,抹平後烘烤使其變硬。牆壁依次安豎木柱,以支撐房頂。房頂用草木搭成,並且抹一層草筋泥,以便抵禦風雨。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多為長方形,是由巢居發展而來的"幹欄式"木結構建築,它以豎立的木樁為底架,在木樁上鋪樑搭木板,在木板上建長脊短檐房屋,房頂覆蓋茅草,木構技術已相當成熟,樑柱間用榫卯接合。有了房屋,可以避風雨寒暑,防禦蟲蛇猛獸,定居比自然洞穴條件好多了。教師在介紹完情況後再結合圖片試着指導學生製作一個半坡或河姆渡居民復原的房屋。

⑥處於母系氏族公社時期

教師指導學生看書,指出氏族公社分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兩個階段。然後提問:半坡和河姆渡居民處於什麼階段?在得到正確答案後,繼續提問:他們有什麼特徵?(婦女在生產、生活中起着主導作用;沒有階級區別,人們過着平等的生活。)

歷史知識總結7

第1課時繁盛一時的隋朝

1、隋朝的建立與統一:

581年北周外戚建立隋朝,定都長安,他就是隋文帝;年,隋滅掉陳,統一南北。

2、隋朝大運河:(1)目的:加強南北交通,鞏固____________________。

(2)時間:在在位時開鑿。從605年起。

觀察課本第4頁的隋朝運河圖,填寫下面(3)至(6)項:

(3)三點:中心在,北達,南至。

(4)四段:大運河從北向南依次為、、邗溝、。

(5)地位: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的運河。

(6)作用:。

第2課時貞觀之治

1、隋朝的統治跟(朝代)很相似,只經歷兩代皇帝。隋朝第二位皇帝實行暴政,最終導致隋末農民起義。(隋朝:581-618年)

2、唐朝的建立:時間年,建立者是李淵(唐高祖),都城在。高祖退位以後,傳位於李世民即唐太宗,年號。

3、唐太宗在位期間,採取了許多鞏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強盛,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

唐太宗採取的措施有:①吸取隋亡的教訓;②重視農業生產,減輕人民負擔;③注意節儉;④整頓吏治;⑤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

4、“房謀杜斷”指的是唐太宗時期重用的兩為宰相:、。而當時最著名的諫臣是,唐太宗把他比喻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鏡子。

5、是我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唐朝的國號為,她在位期間,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選拔賢才的政策,使唐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人們稱她的統治“”。

6、元謀人約170萬年打製石器會使用火採集、狩獵

北京人約70-20萬年保留猿特徵打製石器會使用火保存火原始羣居採集、狩獵

山頂洞人一萬八千年和現代人基本一樣打製石器磨光、鑽孔人工取火審美氏族採集、狩獵、捕魚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人類是元謀人

2、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製造工具

3、我國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170萬年前

第3課時開元盛世

1、前期年號是開元,在他統治前期,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

2、唐玄宗在位前期的統治跟唐太宗的相似點有:善於任用賢臣,重視地方吏治,重視農業生產,注意節儉等。

3、唐朝經濟繁榮表現在:

農業方面:①水利事業發達;②耕作技術和栽培方法的進步;③新植物品種的出現(有新蔬菜品種和茶葉。唐朝時,飲茶之風全國範圍盛行,)④生產工具的改進——和。

手工業方面:①絲織業發達;②陶瓷業發達,和(最為有名)

商業方面:商業繁榮的`大都市有長安、洛陽、廣州、揚州。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4、“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這句詩讚頌的哪位皇帝在位時出現的什麼盛世局面?你能歸納一下該盛世局面出現的原因嗎?

第4課時科舉制的創立

1、科舉制的誕生:

⑴隋文帝時期,為改變魏晉以來的選官制度,開始用的方法來選拔官吏。

⑵隋煬帝時,正式設置,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科舉制度正式誕生。

2、科舉制的完善:唐朝時科舉制逐漸完善,常設的考試科目中以、兩科最為重要,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是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

⑴唐太宗:①擴充規模,擴建學舍,增加學員;②嚴格錄取應試者(進士的錄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⑵武則天:武則天時創設了殿試和。

⑶唐玄宗:①唐玄宗時,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②玄宗曾八次親自面試應試者。

3、科舉制的影響:⑴科舉制改善了;

⑵科舉制促進了的發展;

⑶科舉制促進了的發展;

瞭解:科舉制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廢除。

第5課“和同為一家”

1、被稱為天可汗的是。之所以這樣稱呼他是因為他奉行的民族政策。

2、在西域設立軍事和行政機構的皇帝是和。

3、人是藏族的祖先。7世紀前期,吐蕃傑出的贊普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

4、唐太宗時把嫁給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係。8世紀初,唐中宗時又將嫁到吐蕃。吐蕃贊普上書唐朝皇帝説,吐蕃和唐朝已經“和同為一家”了。

5、是維吾爾族的祖先。其首領被唐玄宗封為懷仁可汗,後來回紇改名為回鶻。

6、居民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後來南詔統一六詔,唐玄宗封其首首領為雲南王。

7、連線搭配:

千尋塔吐蕃維吾爾族

大昭寺南詔藏族

布達拉宮回紇彝族、白族

第6課對外友好往來

1、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望,各國都稱中國人為。

2、“”指今印度半島;“大食”指今阿拉伯半島;“波斯”指今伊朗。

3、隋唐,中日兩國交往非常頻繁。日本為了學習我們唐朝先進的文化,派遣了許多使者來到中國,這些使者被稱為“”。

4、唐玄宗時,高僧六次東渡日本,為中日兩國的友好和文化傳播作出重大的貢獻。與他相關的建築是。

5、唐太宗時,高僧西遊印度取經,並寫成《》,是研究中亞、印度和新疆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第7課輝煌的隋唐文化

1、隋朝李春設計主持建造的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歐洲年後才建有類似的橋。

2、唐朝最繁華的城市是,唐朝的是建築藝術的代表。富麗堂皇。

3、唐朝印製的《》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印刷品。

4、“人命至重,有貴千金”這是唐朝醫學家的名言。他的醫藥學著作是《》。

5、唐朝是我國詩歌創作的黃金時代。唐詩內容豐富,風格多樣,才華橫溢的詩人層出不窮。今天,我們依然能讀到唐朝多位詩人的近萬首詩歌。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詩人,有、和。

詩人稱謂生活的時代代表作作品主要特點

詩仙初唐

盛唐轉衰“三吏”“三別”

白居易中唐

6、完成下列表格內容

7、提倡詩歌要更多的反映現實生活,達到教育目的的詩人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維

第8課輝煌的隋唐文化

1、唐朝著名書法家有:和。繼王羲之之後,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是,他自創“顏體”。柳公權自創“柳體”,後人把他們並稱為“”。

2、唐朝著名的畫家有:和。被後世稱為“畫聖”。

3、、連線題:

顏真卿《步輦圖》

柳公權《多寶塔碑》

閻立本《玄祕塔碑》

吳道子《送子天王圖》

4、石窟藝術在時期大為發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肅西部的。大部分洞窟是時期開鑿的。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因為裏面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畫,其內容主要是宣揚佛教。(飛天)

第9課民族政權並立的時代

1、10世紀初,族傑出首領,統一契丹各部,建立(遼),都城在。阿保機就是遼太祖。

2、960年,後周大將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史稱北宋定都(開封),趙匡胤就是宋太祖。

3、北宋宋真宗時期,遼軍大舉進攻北宋,在寇準的建議下宋真宗來到澶州城親自作戰,宋軍士氣大振,打退遼軍。遼宋議和,遼朝退兵,宋朝給遼歲幣,史稱澶淵之盟。此後很長時間,遼宋之間保持和平局面。

4、11世紀前期,族首領建立西夏,都城在。元昊稱帝后,連年與北宋交戰,雙方損失很大。後來,雙方議和,元昊向北宋稱臣,北宋給西夏歲幣。

5、12世紀初,女真族的首領,在會寧稱帝,國號,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6、金建立後,先滅遼,後又於1127年滅掉北宋。1127年,建立南宋,都城在(杭州)。

7、南宋著名的抗金將領,他帶領的岳家軍英勇殺敵,大敗金軍,收復許多失地,後來奸臣以所謂“謀反”罪殺害了岳飛。(炸秦檜——油條)

如何評價岳飛?——女真貴族在對南宋的戰爭中擄掠殘殺,對北方經濟造成嚴重的破壞。岳飛抗金,保衞了人民的生命財產,符合廣大人民的利益,這是正義的。

8、岳飛被害後,宋金達成和議,南宋向金稱臣,並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宋金對峙局面形成。

第10課經濟重心的南移

1、五代十國、宋朝時期,江南經濟發展的原因(江南農業發展的原因)

2、五代十國、宋朝時期,江南農業發展的表現

3、五代十國、宋朝時期,南方手工業的發展表現

4、五代十國、宋朝時期,商業發展表現

北宋時,著名的商業城市市是和,南宋時最大的商業城市是。宋朝的海外貿易很發達,和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加以管理。

5、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紙幣的產生,有利於商業發展。

歷史知識總結8

一、列寧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1、背景:

國內戰爭結束後,蘇俄進入和平建設時期。蘇維埃政權面臨的首要任務是恢復被戰爭嚴重破壞了的經濟。

2、探索:

①內容:農業上糧食税代替餘糧收集制(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恢復自由貿易等

☆②特點:允許多種經濟並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

③作用:促進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到1927年,國家經濟恢復到戰前1913年的水平。

3、啟示:

①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從本國基本國情出發,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按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辦事。②列寧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實事求是、勇於創新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4、蘇聯的建立:

1922年底,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

二、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斯大林)

1、蘇聯的工業化:1928~1933年,蘇聯人民在斯大林的領導下,先後完成了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重點發展重工業。這兩個五年計劃完成後,蘇聯由傳統的農業國變成了強盛的工業國,國防力量也大大加強。

2、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1936年,蘇聯通過新憲法,宣佈蘇聯是“工農社會主義國家”,新憲法的制定,標誌着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形成。 (經濟表現為計劃經濟;政治表現為個人權力獨斷)

3、對斯大林模式的評價

(1)積極作用:在帝國主義包圍和國內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的情況下,使蘇聯迅速發展成為一個先進的工業化國家,國防實力也大大加強,為以後蘇聯打敗德國法西斯的侵略打下了基礎。因此,在一定歷史階段對蘇聯曾經發揮過積極作用。

(2)存在嚴重弊端

①優先發展重工業,使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處於落後狀態;(啟示:均衡發展)②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片面強調產值和產量,造成了產品品種少、質量差;(啟示:注重產品的質量)

③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農民沒有生產積極性,農業產量長期停滯不前;(啟示:維護農民的利益)④經濟發展粗放,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費了資源,因此,從長遠看,它嚴重阻礙了蘇聯的進一步發展。 (啟示:節約資源,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三、啟示

1、列寧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實事求是,勇於創新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2、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從具體國情出發,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遵循客觀經濟規律。

歷史知識總結9

(一)雙百方針的提出

1、背景

①經濟: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

②政治: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如何調動知識分子積極性建設新文化;

2、文化方針制定:1956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3、成果:小説、散文、詩歌、話劇、電影、史學

(二)遭遇曲折

1、19 57年反 右派鬥爭的`擴大化,雙百方針受到嚴重干擾和損害;

2、文革 十年,雙百方針受到嚴重破壞;

(三)文藝的春天

1、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重新落實雙百方針;

2、成果:見教材130頁

歷史知識總結10

大學聯考歷史知識點總結:馬克思主義的產生與發展

1.19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三大工人運動失敗的歷史根源不是沒有科學理論的指導,而是社會經濟還沒有發展到能夠剷除資本主義的程度。

2.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最基本的歷史條件是工業革命深入發展,資本主義的弊端日益暴露;必要條件是無產階級已經覺醒,並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

3.《共產黨宣言》發表後,並不是立刻成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陽光”,而是經過幾代人的豐富和發展,才成為歐亞美非諸洲工人階級和人類解放的陽光雨露,等人成為馬克思主義薪火相傳的火炬手。

4.馬克思主義是一套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歸宿和落腳點,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

5.巴黎公社革命的爆發具有偶然性與突發性,並不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因為當時資本主義正處於上升階段,因此巴黎公社的失敗是必然的。

6.《和平法令》宣佈俄國退出帝國主義戰爭,實現“不割地,不賠款的和平”。《土地法令》宣佈無償沒收地主的土地,把土地分配給勞動者使用。

7.俄國十月革命並不是在俄歷10月全部完成的,而是在大中城市的起義成功帶領下,廣大鄉村到1918年3月才完成革命,並開始社會主義改造的。

歷史知識總結11

【—國中世界歷史總結清單:三角貿易】三角貿易是同學們需要識記的知識點,同學們好好記憶。

三角貿易

識記 簡述“三角貿易”的基本內容,瞭解資本原始積累的野蠻與殘酷性。

影響:①大批黑人在運送途中喪身。②使非洲喪失大量勞動力,長期貧窮落後。③歐洲積累了鉅額資本,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快速發展。

北:九上P54-55 從16世紀起,歐洲殖民者為補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勞動力,開始從非洲販運黑人。他們帶着廉價工業品從歐洲出發,到非洲購買、換取甚至直接獵取黑人,用船運到美洲,賣給種植園主充當奴隸,然後帶着滿船的黃金、白銀和歐洲需要的經濟作物返回歐洲。由於這種交易的全程航線呈三角形,因此史稱“三角貿易”。

“三角貿易”持續了幾百年,使非洲喪失了難以計數的人口。許多黑人在運往美洲的途中喪生。

通過以上對第一次工業革命歷史功績的學習,同學們要認真學習,很好的掌握第一次工業革命對歷史的影響。

通過上面對三角貿易知識點的學習,希望同學們可以很好的掌握此知識點,並能很好的幫助同學們的考試工作。

國中歷史總複習資料之武昌起義和中華民國成立

【—總之武昌起義和中華民國成立】以下的內容是對武昌起義和中華民國成立複習資料的學習 國中物理,同學們認真看看。

武昌起義和中華民國成立:

a、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內新軍工程營的革命黨人起義,第二天起義軍佔領武昌,接着,漢陽,漢口的`新軍起義,革命在武漢三鎮取得勝利。這一年是舊曆辛亥年,歷史上稱這次革命為辛亥革命。10月11日,起義軍成立湖北軍政府,宣佈廢除宣統年號,建立中華民國。

b、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C、《同盟會的政治綱領》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成為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希望上面對武昌起義和中華民國成立歷史知識的複習學習,同學們對上面的知識能很好的掌握學習。

歷史知識總結12

1、時間——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變法。

2、內容——A: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

B:獎勵耕戰,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據軍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

C: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3、影響:①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封建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加強,逐步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②戰國時期,各國經過變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確立起來。

(各國的變法:李悝在魏國變法;吳起在楚國變法,商鞅在秦國變法,其中最徹底的'是商鞅在秦國的變法。)

例:材料“春秋以來,由於生產力的發展,一些奴隸主轉化為封建地主,租種土地的人們成為農民。秦國的商鞅變法是比較徹底的。”

1)商鞅變法的目的是什麼?

答:為確立封建統治,發展封建經濟,使國家變得富強。

2)商鞅變法取得勝利的原因:

答:A:順應了封建制發展的歷史趨勢;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辦法;C:敢於同舊勢力作鬥爭。

今天的內容就介紹到這裏了。

歷史知識總結13

第1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的內容:

中央:○1王位世襲製取代禪讓制;○2參與決策相、卿士,負責祭祀占卜和記錄王朝大事的卜、祝、史,執掌軍權的師等。

地方:侯、伯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響: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對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響。

2、西周的分封:○1被封的諸侯國的義務:鎮守疆土、隨從作戰、繳納貢賦、朝覲述職

○2影響:積極影響: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形成了對周王室眾星

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極影響:西周後期王權衰弱,春秋戰國暑期列國紛爭

○3結果:西周後期分封制受到破壞;戰國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權

3、西周的宗法制:

○1內容:用父系的血緣關係的親疏來維繫政治等級,鞏固國家政治的制度。 ○2特點:嫡長子繼承製

○3影響:保證貴族的壟斷和特權地位,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第2課 秦朝的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1、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特點:一人獨尊;皇權至上;皇位世襲

評價:標誌着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誌。

2、中央集權的基本特徵:權力高度集中

3、中央集權制的'作用及影響:

積極作用:○1使秦實力增強,通過戰爭擴大疆域,形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

的封建國家,成為當時世界大國。

○2使秦能一實行各種鞏固統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 用,且不斷得到加強和完善。

消極作用:依靠皇帝的專制權威,加強對人民的壓榨,造成階級矛盾迅速激化。 第3課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變:

漢朝 漢承秦制

有所變化 中央設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

中朝 決策機構

外朝 執行機構

尚書枱 中樞機構

魏晉南北朝 逐步形成三省體制

隋朝 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為中央政府最高統治機構

唐朝 中書省 掌決策,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詔令

尚書省 負責執行政令。下設吏、户、禮、兵、刑、工六部。

門下省 掌審議,負責審核政令。

宋 二府 中書門下 最高行政機構

樞密院 最高軍政機構

參知政事 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權

三司 管理財政,分割宰相的財權

元 中書省 最高行政機構

樞密院 最高軍事機構

宣政院 統領宗教事務和管理西藏地區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

漢 漢初,郡國並行制;漢武帝后期:設刺史制度隋唐 唐中後期,地方軍鎮長官節度使越設越多,發展成藩鎮割據局面

宋 文臣做地方官;州縣兩級制

元 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別為路、府、州、縣。 行省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它的創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

邊遠民族地區高寒宣政院進行管理

3、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特點:相權不斷削弱,皇權不斷增強。地方權力不斷削弱,中央權力

不斷增強。

第4課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1、明朝:君主專制強化,中國的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

2、清朝:君主專制達到頂峯,設置軍機處,由皇帝挑選新任的滿漢官員充任軍機大臣。全

國的軍政大權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第二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第5課 古代希臘政治民主政治

1、基礎:梭倫改革

確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黃金時代:伯利克里統治時期

2、特徵:人民主權、輪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內部平等

3、積極作用:促進希臘民族性格形成;推動古希臘文化事業發展;開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消極作用:男性公民民主;小國寡民的直接民主;抽籤選舉,輪番坐莊的弊端 第6課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1、《十二銅表法》標誌着羅馬成文法的誕生。

《民法大全》(查士丁尼組織編纂)標誌着羅馬法律體系的最終完成。

2、影響:維護羅馬帝國的政治、經濟統治;是現代歐洲大陸法律體系的基礎;是反封建和

鞏固資本主義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歷史知識總結14

1、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變中國為英國的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

2、林則徐禁煙原因:鴉片的輸入,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的災難:(1)鴉片走私,白銀大量外流,加劇中國的貧弱;(2)鴉片摧殘吸食者體質。

措施:派人暗記密查,緝拿煙販;強迫外商交出鴉片;虎門海灘,當眾銷燬鴉片。

3、虎門銷煙及意義:1839.6.3,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全部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燬。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鬥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領導這場鬥爭的林則徐,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4、鴉片戰爭的史實:1840年6月,英國艦隊開到廣東海面進行挑釁,鴉片戰爭爆發。1841年初,英軍佔領香港島。

5、《南京條約》的簽訂:1842.8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內容: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税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6、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國中歷史知識點大總結2:第二次鴉片戰爭

1、主要侵略者:英法聯軍幫兇:美、俄兩國

2、火燒圓明園: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爭先恐後,掠奪珍寶。搶不走的東西他們就砸碎。為了掩人耳目,他們又放火燒燬了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

3、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後,俄國趁火打劫,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佔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

1858,中俄《璦琿條約》割佔東北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1860,中俄《北京條約》,割佔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1860,中俄《北京條約》——1864,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佔巴爾喀升湖以東以南44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4、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桂平金田村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1853年,太平軍佔領南京,把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建立起與清朝對峙的政權。

5、1860年,中外反動勢力勾結,成立了“洋槍隊”,由美國人華爾統領。8月,洋槍隊配合清軍進犯青浦的太平軍。李秀成率軍抵抗,把洋槍隊打得落花流水。1862年9月,太平軍圍攻浙江寧波。在慈溪的戰鬥中,太平軍擊斃華爾,嚴懲了洋槍隊。

國中歷史知識點大總結3:左宗棠政復新疆

1、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進軍新疆。1878年,清軍收復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區。

2、19世紀80年代初,中俄兩國簽約,中國收回伊犁。為了加強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根據左宗棠建議,1884年在新疆設立行省。

國中歷史知識點大總結4:甲午中日戰爭

1、日本發動戰爭的目的:日本為了實現征服朝鮮、侵略中國,稱霸世界的目的。

經過:1894.9,北洋艦隊與日本艦隊在黃海上激戰。北洋艦隊將士奮勇殺敵,重創日軍。日艦直逼中國旗艦,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為保護旗艦,指揮艦艇衝鋒向前,迎戰敵艦,致遠艦彈藥將盡,管帶鄧世昌下令開足馬力,衝撞日艦吉野號,不幸中了敵人魚雷,全體將士壯烈捐軀。

2、威海衞戰役,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3、日軍佔領旅順後,瘋狂屠殺當地軍民,死難者達一萬八千餘人。

4、中日《馬關條約》時間1895.4

主要內容:清政府割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開放沙市、重慶、杭州為商埠;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等。影響:《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國中歷史知識點大總結5: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八國聯軍侵佔北京:1900年春,義和團勢力發展到京津地區,鬥爭矛頭直指帝國主義侵略勢力。6月為鎮壓義和團反帝國主義鬥爭,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聯軍20xx多人,由英國海軍西摩爾率領,從大沽到天津向北京進犯。義和團奮起狙擊侵略軍,在廊坊一帶把侵略軍圍困,經過激烈戰鬥,侵略軍死傷多人,狼狽逃回天津。

1900年8月,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充分暴露了帝國主義兇惡本質。

2、《辛丑條約》:時間1901年簽訂國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奧

主要內容: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税收作擔保;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清政府拆毀大沽炮台,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紮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影響:《辛丑條約》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負擔,嚴重傷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歷史知識總結15

1.鄧小平理論的內涵:

(1)十一屆三中全會前,提出要實行改革開放。

(2)改革開放後,提出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3)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4)1987年,中共十三大闡明瞭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制定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展分三步走的戰略部署。

(5)1992年,南巡講話,指出特區姓“社”不姓“資”,發展才是硬道理。

2.一句話評價鄧小平:他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

3.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的確立:

(1)1992年,中共十四大高度評價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確立了它在全黨的指導地位。

(2)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寫進黨章,並確立它為黨的指導思想,這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要意義。

標籤: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p51k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