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優)評課稿優秀

(優)評課稿優秀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評課稿,評課有利於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形成教學風格,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優秀的評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評課稿優秀,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優)評課稿優秀

評課稿優秀1

本學期的組內相互聽課,已經結束。在本次培訓活動中,老師們都精準備,虛心學習,中肯評課,認真總結。老師們都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盡顯各自的風采,都講出了自己的特色,形成了獨到的教風。讓聽課的老師耳目一新、受益匪淺。為了更好的提高教學工作,現將我在培訓活動中的感受總結如下:

一、 課前廣集資料,努力探索教學路子。

老師們都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善於運用網絡輔助備課,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善於自己動手製作精美實用的教學課件,使教學直觀,使訓練到位;善於汲取先進的教學思想敢於闖出自己的新路子。使課堂教學活潑新穎,趣味無窮。

二、 吃透教材,精心備課

老師們在本次講課培訓活動中講得都很成功,這都是與課前精心備課分不開的。老師們不但精心地備教法、學法,還精心地選擇製作切實可行的教具。嚴密考慮如何開拓學生的思路,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三、 發揮自身優勢,講出自己的特色

青年教師可塑性強,教學思路新穎,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在教學中,注重了自身的形體語言的運用,使自己的一舉手,一投足,都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思路清晰,語言親切。善於組織和調控課堂。善於開拓思路,激發創新。使學生學得生動有趣。老師們在課堂上力求語言精當,雖言語不多,但多點睛之處。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點撥下,拓寬思路,發現規律,從而掌握方法。

四、 小組合作式的學習逐步成熟

本次培訓活動中,老師們都特別注重學生的互動培訓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在小組培訓活動中充分發揮自身作用,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較上學期,我們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小組合作式學習已不在流於形式,而是真正發揮了其應有的作用。

總之,在本次培訓活動中,我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案,使自己在培訓活動中得到了鍛鍊。在聽課評課中,學到了許多先進的教法,真是受益頗豐。

評課稿優秀2

《儒家文化複習專題》是我在這次參加青年教師教學比武所選擇的課題。

複習課比起新課來説要枯燥很多,作為公開課並不討好。多媒體課的優勢在於對各種圖文影音資料的利用,不僅能夠豐富教學內容,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複習課很難真正發揮出多媒體課的這一優勢。

但是結合近期教學的情況,我還是選擇了這樣的課題,原因有二。

一是近期複習剛好涉及到中國傳統文化方面,儒家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核心,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

二是複習儒家文化需要大量的文言文資料,利用多媒體來進行展示會提高上課的效率。也許作為一節多媒體公開課會略嫌枯燥,但是我個人還是比較滿意的,因為不僅完成了教學比武,也完成了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複習任務。

在本節課結束之後,不僅歷史組的同事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其他學科的老師也給予了不少具有建設性的意見,讓我對這次公開課的得失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除了課題的選擇之外,本節課還有一處是讓我比較滿意的,就是本節課上的十分的流暢。學校對於本次活動比較重視,作為年青教師我也十分珍惜這次機會,所以在上課之前做了比較細緻的準備,無論是課件的製作,還是在教案的撰寫上,都花費了不少的時間,準備的很充足,所以在講課的過程中才能保證授課的流暢性。由此也充分的説明了一點,如果想上好一節課,態度是第一位的,充足的準備是最基本的前提。

當然,這節課也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逐漸的進行調整和修正。經過這節課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有如下兩點。

一、上課的時候缺乏激情。

雖然歷史教學本身就比較沉悶,但是也正是因為如此,想讓學生喜歡歷史,喜歡上歷史課,才更應該保證上課的氣氛不至於太低沉以牢牢的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而無論是本次公開課,還是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的授課都相對沉悶,缺乏激情。雖然在上課的時候我一直很注意用比較輕鬆的語氣,再搭配一些笑話來改善課堂氣氛,但是始終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從孫豔麗老師,徐雪琴老師等人的課中讓人深刻的感受到充滿激情的語言能夠帶給學生多麼強烈的聽覺衝擊,從而極大的提高課堂效率。在未來的教學中,我應該會更加註意這方面,希望能夠逐漸的克服這個缺點。

二、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不夠。

隨着新課標的推行,對於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觀能動性強調的越來越多了,單純的講述法和如今的教學理念顯得格格不入,因此師生間的互動已經成為評價一節課是否優秀的重要標準。鑑於我在以往上課中一直存在着和學生互動不足的.問題。在這次課中,我採取的是用材料來引出結論的方式,因此設計讓學生來回答的問題是比較多的。但是在課後還是有老師提出了和學生之間互動不夠的意見。反思這次課,確實存在着這樣的問題。雖然問題設計的很多,但是因為儒家思想大多是由大段文言文材料所反映出來的,對學生的要求比較高,所以真正能夠起來回答的就只有少數幾位基礎比較好的幾位同學。所以這節課,提問不少,但實際上並沒有真正的的把整個班都調動起來。

學校教科處所組織的這次教學比武對年輕教師而言是一次不錯的展示自身才華的機會,同時也是強化學習不斷增強自身業務能力的機會。通過這次公開課以及在聽其他老師講課中所學習的經驗,我再一次的反思了自身在授課中的優缺點,希望能在以後的教學生涯中揚長補短,將教育變成一門真正的藝術。

評課稿優秀3

聽了王峯老師的公開課,我認為王鋒老師執教《鄉愁》一文中有許多值得借鑑的地方。

一、在教材解讀上,比較熟悉教材的主要內容和重難點。執教中能結合學生的學習認知特點和學生的生活經歷經驗,充分挖掘教材的內涵,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

二、在設計理念上,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為主,教師適當地加以點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和表現欲,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集體榮譽意識,有助於培養學生傾聽、思考和表達的能力。

第三、在教學目標上,設置了由易到難的學習目標,能滿足不同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學生要求。具體的學習目標板書在黑板左邊,分別為:1。瞭解相關的作者、作品背景;2。朗讀、感悟課文內容;3。分析、歸納內容。用一課時基本完成了學習目標。着重點放在第2和第3學習目標。重視朗讀形式的多樣化。例如,學生個人朗讀全文,個人分段朗讀,小組比賽朗讀,男生個性化朗讀,,女生個性化朗讀,聽錄音跟讀,教師範讀等豐富多樣的朗讀形式。

第四、在教法學法上,不再是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填鴨式教學局面,而是由教師有效組織的、學生積極參與的、安靜而活躍的課堂。多數學生能積極表現自己。例如,學生主動站起來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主動提出問題,積極回答問題。這些都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覺自主地參與學習活動的出色表現。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坐,每六人一組。這種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在我校只有王老師一人敢大膽地嘗試。經過多次教學實踐檢驗證明,學生是比較喜歡這種新式的.課堂的。每個學生都明白學習目標以及自己的角色和責任。同組的成員互相合作、互相監督學習,很少講閒話和搞小動作。

課前學生的預習準備是非常充分的。絕大部分學生都在書上或者筆記本上做了較為詳盡的筆記。

第五、在教學過程上,以教師的組織、引導、提問、點撥、釋疑穿插於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主要活動中。教師的民主、謙虛、平等、鼓勵、温和等情感因素和語言藝術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鼓勵和表揚下,學生更能大膽地、積極地、自在地表現自己的才藝。

第六,在信息技術的輔導教學中,教師利用電腦播放《鄉愁》的錄音資料,並藉助打印機打印彩色照片(詩人余光中的)給學生欣賞,簡介作者時出示彩照,加深學生對作者的印象。

以上六點是我認為王老師字教授《鄉愁》一詩中的優點。至於教學方面的不足,我不敢妄加評論。只是提出我的一些疑惑:

1、學生説出的答案几乎與參考書上的一模一樣,這是學生真正理解了嗎,還是不動腦筋思考照搬照抄答案?

2、教學中怎樣與會考考點緊密聯繫起來呢?

3、教師對學生的答案的不完善的地方如何引導、糾正並完善呢?

4、由少數的學生積極表現、活躍在課堂的學習活動中,而多數學生充當着什麼角色呢?教師能全程熟悉學生的學習表現嗎?

5、教學中的重難點是否需要教師反覆強調呢?

6、學生説出的答案几乎與參考書上的一模一樣,這是學生真正理解了嗎,還是不動腦筋思考照搬照抄答案?

感謝王老師上這節精彩的公開課,讓我開了眼界,知道了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希望今後能多開展這樣的教學交流課。

評課稿優秀4

趙老師執教的對象是三年級學生,三年級學生由於剛剛接觸英語,對英語非常感興趣,但於此同時存在的是他們的基礎還非常薄弱,還不會説很多的英語句子。這一節課上的是牛津教材第一冊Module 3 Unit 1,關於七種顏色的詞彙課。如果是按照傳統的方法進行教學,會顯得枯燥乏味,並略顯簡單。在本課中,趙老師能突破傳統的教學思路,大膽實踐,把重點放在單詞的運用過程中,充分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活動的設計有趣味性

趙老師能根據國小生的年齡特點設計生動活潑的活動,如:本課一開始,教師通過歌曲:Clour song 既起到複習熱身作用,也為後面的運用做好鋪墊。在新課導入的時候通過多媒體呈現美麗的彩虹,還有一朵紫羅蘭花,自然引出七種顏色,通過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的景物自然過度到今天的單詞教學。在練習鞏固的時候,趙老師用what‘s missing? Let’s chant等的遊戲的活動,進行操練,既培養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思維力和想象力。

二、活動的設計有層次性

本課中,趙老師在教學中先讓學生學説表示顏色的單詞,如:red 讓學生掌握單詞的音、型、意。再讓學生找一找身邊有什麼東西是紅色的,用簡單的句型進行表達,如: I have a red bag/pen等等,。最後,讓學生運用所學語言進行拓展性練習,挖掘學生創造使用語言的能力,從教師的.語言輸入轉為學生的語言輸出,符合語言的習得規律。能遵循語言教學源於生活並用於生活的道理,注重活動設計的生活性。

三、活動的設計有生活性

趙老師在課堂一直在進行英語語言的滲透,如:think it over , let me see , here you are , you‘re welcome , what colout is it ……使學生在無意識中學習英語,這樣幾年下來,

需探討的地方:

1、整堂課缺少一個大的語言情景,是否應該課件呈現一副自然美景,讓學生感受自然之美並且給孩子一個語言運用的素材。如果能夠一條線索貫穿起來就更加好了。

2、對學生的小組活動需加強指導,培養學生用英語交流的習慣。整堂課中小組活動比較少,可以讓學生在合作中更好的學語言並且運用語言。

總得來説趙老師的這堂課是非常成功的課,值得我們學習和鑑戒。以上是我對趙老師整堂課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有不妥之處,敬請大家的批評指正。

評課稿優秀5

今天,我聽了王老師上的《口算乘法》這一課後,有以下的想法:

1、 能聯繫學生的生活,尊重學生原有的基礎知識。

王老師讓學生自主的從主題圖中尋找信息,並提出問題,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體會到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着,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並在生活中得以應用。

2、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王老師讓學生自己發現圖中的數學信息並提出數學問題,從而引出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繼而讓學生自己探索口算方法,然後在多種算法中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比較“怎樣算比較簡便?”使算法得到了更優化,從而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探究口算算理時深入淺出,使學生也很容易地掌握了口算方法。這可從學生的反饋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王老師給學生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能在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的氛圍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確自己的思想,並有機會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親身體驗和探索中認識數學。

3、 口算練習的呈現方式多樣,並能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具有一定的開放性。

評課稿優秀6

美國著名的教育學者斯皮爾伯格就教育評價説過一句非常精闢的話:評價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評課,一是對課堂教學的優劣作出鑑定;二是對課堂教學成敗的原因作出評析,總結經驗教訓,提高教學認識;三是對課堂教學亮點進行交流,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1)樹立健康的評課心理。一要克服“老好人”思想。評課是一種教研活動,不要擔心自己的觀點不能被人接受而“得罪”人。二要克服從眾心理。如果人云亦云,隨聲附和唯恐出錯,評課就沒有意義了。三要克服附和權威心理。教育隨着時代的發展不斷前進,沒有一位教師能自詡為權威。大家所存在的差異是學識、經驗、能力上的差異。所以沒必要為冒犯權威而瞻前顧後。

(2)評課要把學生的發展作為關鍵點,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教學的本質是學習活動,其根本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的發展。而且,教師教學活動是否有效取決於學生是否有效的學習。因此學生學習活動的表現以及經過學習活動後得到的`結果勢必成為評價課堂教學好與壞、優與劣、成功與否的關鍵要素。因此,對課堂教學評價的重點應該從授課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如何轉向學生學習活動的過程和結果如何。

(3)評課要把重點放在“評學”上面,堅持評教與評學相結合。課堂教學是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過程,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實現具體發展目標的過程。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學目標的。落實最終是體現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之中。因此,課堂教學評價要改變傳統的以“評教”為重點的現象,把評價的重點轉到“評學”上面,以此促進教師轉變觀念,改進教學。

(4)評課要提倡創新,培育個性。正確地評價一堂課,既要體現課堂教學的一般特徵,又要提倡創新,鼓勵個性化教學。教師的個性化教學,是新課程標準理念實施的需要,是張揚學生個性的需要,是創造教學藝術魅力的需要。新課標需要的不是拘泥於教參的教學設計,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作靈活的調整,發揮自身優勢,拿出具有個性化的教學設計。

(5)評課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課堂教學評價要符合課堂教學改革的實際,評價的標準是期待實現的目標,但又必須是目前條件下能夠達到的,以利於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評課必須從實際出發,從觀察到的、感受到的情況出發,不能想當然。既充分肯定成績,總結經驗,又要揭露問題,提出改進措施,評價的內容和要點必須是可觀察、可感受的,要以實際情況進行判斷。

(6)讓學生參與評課。新課程強調學生是教學服務的對象,是學習的主體,理應是評課的主體之一。讓學生參與評課,發表自己對教師一堂課的想法和要求,這對授課教師和其他聽課教師都會很有啟發和幫助。同時,由於學生的參與,評課主體呈現多元化、民主化,對一堂課進行多角度、全方位掃描,有利於增強評課的針對性、科學性和實效性。當然,受年齡、閲歷和認知水平的限制,學生的意見有時不夠成熟、全面,教師可權作參考。

評課稿優秀7

第二週是高二物理組研討周,大家共同聽了解鵬翔、李霞、王景軍等老師的《電源和電流》一課。王校長參與了整個聽課和評課過程。

陳紅靈老師評課:

1、課程內容多,課時無法完成。

2、明確電源作用,用水位差類比,形象易理解,力爭把電源理解透徹。在教學中可以用家庭中常見的水錶類比。

謝鵬翔老師從初高中銜接方面説出了自己的感受,國中教材中有抽水機和電源的類比,水流和電流的對比。

李主任建議大家認真鑽研課標,不要把問題講難。

趙京南提出物理課堂應當多引入生活當中的例子,增加物理課堂的趣味性。

最後王校長作了總結:

1、重視初高中銜接,建議各位教師把國中教材學一遍,高中教學應該站在更高的高度上。並清醒認識到,哪些是自己的經驗,哪些是根據已有經驗提出的新問題。

2、教學過程應該是螺旋式上升,充分體現新課程的理念,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方式。

3、統一教學目標,統一重難點,經常引用生活中的'例子進行類比,學生體會到生活當中就有物理。

4、教材整合。教師用教材教,但又不要拘泥於教材,可以有自己的思想。(王校長就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指導了教材的整合。)

5、教師的語言應該精煉,邏輯性要強。

評課稿優秀8

一、對教材概貌的理解:

文中的插圖基本反映了課文中描寫的桂林山水的特點。

作者以詩一般的語言,帶着讀者觀賞了風景秀麗的桂林山水。

課文從桂林山水甲天下講起,既概括説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國名勝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緣由。同時引起了我們對桂林山水的嚮往。然後,用對比的方法描述了灕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點。最後,把桂林的山和水聯繫起來,作為一個完美的整體,展現在讀者面前。

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以激情的讚歎引出了灕江水的特點:靜、清、綠。在點出特點之後,又具體描寫了灕江的水怎樣靜,怎樣清、怎樣綠。這種以讚歎的語氣寫實,讓讀者和作者一樣,猶如親臨灕江,盪舟觀賞這一美景。接着,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以同樣的筆法,描寫了桂林山的特點:奇、險、秀。文中二、三自然段以抒情的語言寫實,並運用排比、比喻的手法讓讀者切實地感受到灕江的水美,桂林的山美,《桂林山水》這篇課文的語言更美!文章第四自然段,綜合觀賞印象。山水相映,雲霧迷濛,綠樹紅花、竹筏小舟點綴其間,構成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是全文的總結,和開頭“桂林山水甲天下”首尾呼應。

本課較難理解的是最後一段的“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一句。這句話的意思是:遊船航行在碧綠的河水上,船上的遊人就像在一幅美麗的畫卷中游覽。

這篇課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點,以優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桂林風景的喜愛之情。

二、本堂課的幾個比較成功之處:

1、教學目標定位適中。李老師把《桂林山水》分三節課進行教學,從教學目標的制訂到實施教學的效果看,李老師對文本知識、能力培養、情感體驗三維教學目標的定位比較適中。對文本知識的定位是“學習課文第二、三、四自段,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對能力方面達成的目標是“理解文章的表達方式,能夠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的練習”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情感方面“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從教學設計到實施過程來看,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是比較好的。

2、教學設計安排緊密、合理。同樣的文本,可以設計出千差萬別的精彩教案。整堂課的設計以“桂林山水甲天下”統領全文,談話導入就直奔主題讓學生以去探究、尋找“桂林山水甲天下”原因,讓學生以激情的讚歎尋找引出了灕江水的特點:靜、清、綠。又讓學生具體感受灕江的水怎樣靜、清、綠。接着,教師挖掘身邊語文教學資源,媒體出示三幅圖片,學生進行排比句的練筆。爾後,再讓學生找出描寫了桂林山的特點:奇、險、秀,又用學習第二段的方法讓學生具體感受桂林的山怎樣奇、秀、險,還安排小導遊介紹桂林的山的獨特,最後用第四段文字進行總結,進一步突出“桂林山水甲天下”。學生感悟了作者採用排比、比喻、對比的.手法給讀者描繪了灕江的水美,桂林的山美,課文的語言更美!

3、教學環節較流暢,教師語言較得體、優美。比較突出的是,談話引入新課的導語,學習了第二段抓住特點描繪灕江水的寫法進行練筆和進入第三段桂林山的教學的導語都比較優美精彩,促使教學環節的順暢。

4、體驗文本,注重朗讀。

我們每個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在理解文本內容時,李老師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通過對個句和句羣的分散和集中朗讀,請學生用最最生動的語言讀出山水的優美等。李老師採用自主選擇,練習朗讀和展示朗讀,體驗文本等多種方方法法閲讀。

5、探究文本,形式多樣。

A較好地引導歸納特點

水:靜、清、綠

山:奇、秀、險

(寫“水”時,先寫大海和西湖的水;寫“山”時,先寫泰山和香山:用對比的方

B較好地指導感情朗讀

C、感情朗讀

指名讀——師生引讀——齊讀——自由讀(或同桌互讀)

D、模仿説話、寫話:

(1)反覆品味,概括方法。

讀,説説寫山和水的句子有什麼特點?(排比、讚賞、比較)

(2)提供句式,練習説話。

6、整合文本,課堂豐滿。

李老師能抓住“桂林山水甲天下”統領全文,讓學生感受了“山”與“水”、樹與花、景與畫完整結合起來,把灕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獨特形成一個完整的美。這裏我非常強調的山和水的融合。我們處理教材時應該把她們作為一個整體交給學生理解,那才真正理解了桂林山水的獨特美。如果安排教材時教師有意把山和水分兩節課上,我覺得這就無意中破壞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教學中李老師注重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同時注重學生口語能力和仿寫能力的培養。

7、超越文本,感情昇華

一是引用古典。課堂接近尾聲,李教師設計了“‘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然名不虛傳!古代詩人和當代詩人在暢遊桂林後,都熱情洋溢地寫詩讚美她。”李老師接着引用了唐朝的韓瑜和現代詩人賀敬之寫了一首《桂林山水歌》,我們一起來分享作者的激情。出示詩歌:

桂林山水歌(節選)把學生的情感引向了高潮。

二是自編小詩。今天,我們一同領略了桂林山水的美好風光,或許你也被桂林山水的美深深感染。請你試着吟一首小詩或者寫幾句話,表達自己的感受。

8、其他:

李老師在課堂中儘管較緊張,但教態還是比較親切、自然。讀文感悟,學習寫法進行動筆訓練,做小導遊進行口語訓練等是比較合理和成功的。

三、幾個有待改進之處:

1、新課程提倡“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統一”,這是素質教育的要義之一。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的面太窄,這與新課改以學生為主體,主動參與探究文體有點距離,

2、學習本文時,要把朗讀時間給夠、給足,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讀出語感,感悟桂林山水的美,但李老師給學生以文體的解讀,深度的理解不夠到位,即沒有充分利用課本資源,在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上還缺少火候,所以也導致了上面第一點不足的產生。

評課是教學、教研工作過程中一項經常開展的活動。今天小編推薦的這篇桂林山水評課稿,希望對大家的教學有所幫助,同時也歡迎您的補充和建議。

評課稿優秀9

今天聽了鄧老師的一節計算教學課,深受啟發,鄧老師把枯燥的教學內容,賦予了生命力。

一、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

新課程標準教學新理念指出:數學內容的呈現形式應多樣化,以保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整個學習過程,使他們的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主動的、生動活潑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雖然每個學生的生活與數學知識背景、數學活動經驗、所處的文化環境、自身思維方式都各不相同,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喜歡參與遊戲。如何把握這一理念的指導,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而不再是定論式的學習數學知識。於是在開課前鄧老師首先和學生玩了一個遊戲:老師説喜歡幹什麼,學生接着説我也喜歡幹什麼。這個遊戲的趣味性、層次性引得了學生的熱情參與,調動了學生的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的上課激情。接着老師創設了遊樂場的情景,抓住了學生的興趣,使他們一開始便以一種愉悦的情緒進入學習情境,為能主動探究新知打下基礎。課堂順着一根主線:創設情境―自主提出問題―討論解決問題―選擇最優的計算方法―實際應用找出規律,充分發揮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運用遷移類推進行學習,讓學生在愉悦的氛圍中獲取成功的體驗,從而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精心搭建平台,讓學生經歷算法形成的過程,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題地位,提倡算法多樣化,感悟算法的最優化。

只有在教學中讓學生親自去經歷、去感受口算方法的形成,才能記得更深、理解得更透。鄧老師鼓勵學生自主創新:“你還有什麼算法?”提倡算法多樣化,支持並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熟悉的方法去解決問題,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張揚個性。但是在張揚個性的同時也讓學生通過對各種方法進行分析、討論、比較,悟出最佳方法。在這節課中,鄧老師首先用9人玩旋轉木馬需要多少元引入課題,這個問題學生可以用表內乘法解決,從而引出要是有10人玩需要多少錢?接着引出20×3等等, 將學生置於現實的問題情境之中來學習數學,既可增強學習的興趣,又能使學生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然後在學習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把題目擴展到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的能力,層層深入地進行質疑,乃至整百、整千的數乘一位數,把所要學的新知有效地進行分解、分散重難點,讓學生既能夠得着,又得跳一跳,最後適時引導學生總結,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整個過程鄧老師圍繞着數的組成這個中心思想而展開,不僅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經歷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現了算法多樣化的理念,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而且讓學生明白了口算乘法的算理,在具體的情境中去感受計算方法、在計算方法中感悟口算的規律,深刻感知數的組成。於是學生交流算法的過程中,通過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等多種形式較好的進行算法最優化的`滲透。大多數學生都自主的選擇先把整十、整百數後面的0不看,轉換成表內乘法,再看因數末尾分別有幾個0就添寫幾個0,認為這種方法最簡便,而且更適合自己。

通過與同伴的比較,學生自己達到對算法的優化,這一過程是學生自己的優化,最佳方法的得到不是老師強加給他們的,而是在他們與同學的交流中、在自己的探究中感悟出來的,重要的是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和類推的能力。

三、給學生一個跳躍的機會,讓學生在課堂中逐步掌握學習的方法並有效地運用到以後的學習中去。

俗語説: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本節課的知識是很容易的事,但在如何體現新理念,如何讓學生真正掌握有用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呢?在後面的中獎遊戲這個練習中體現的淋漓盡致:開放性、有序性、趣味性。在這個練習中不僅對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靈活的進行了鞏固,更為部分基礎好的同學鋪墊了展示的平台。很好的對本節課簡單的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進行了延伸。於是在學生學會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時,滲透了整百數、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思考得出可以用類推的方法進行口算,這也是數學中的一種學習的遷移方法。

評課稿優秀10

為了打造有效課堂,提高課堂有效效率,育“名師”,講“名課”,創“名校”,20xx年12月14日,我到楓香國小聽了文元強,彭虎銀和侯健這三位老師的課,通過聽課和評課等一系列的教研活動,經過教師的精心準備與執教,都展示了各自的風采。同時我們也有幸到該校一起向這三位老師學習。聽了各位教師的講課,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略寫幾點心得體會,與同行共勉。

一、直觀而有效的情景創設

各位教師都能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對學生進行情景教學,這樣,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饒有興趣。文元強老師在講《雞兔同籠》時,課件製作精良直觀有趣,這樣,學生的印象非常深刻。

二、學生由被動變主動,成為課堂的主人,而教師只是一盞“指明燈“

新課堂中強調,教師要讓學生“學會”變為“會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彭虎銀老師在講“複習分數除法”時,把學習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文元強老師在執教時,在時間安排上恰到好處,什麼時間合作學習,怎樣合作?正確處理好了合作學習與自主探究的關係。

三、練習形式的多樣化

侯健教師在設計練習時的思想比較新穎,練習的安排從基礎到提高到拓展,層層遞進,不斷開放,科學實在,學生基本上都能掌握本節課的新知識,也符合新課程的教學要求。古人云:人無完人,金無赤足。各位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失誤和不足之處,所以,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努力加強學習,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不斷改進,爭取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四、真正的關注到每一個孩子。

趙老師在評課中對三位任教的老師提了這麼一個問題:“你還記得上課中那道題目提問的是那些孩子嗎?”這個問題問得驚奇,讓兩位老師不知所措,一時不回答不上來。這讓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我們對孩子的關注,可以説是要無處不在啊,若要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對於教案要精心設計,而不是機械化,而是要做到課前備好每個孩子的準備!因為精心的預設能有效地促成了智慧課堂的生成,提高課堂的有效性。無論是哪個環節,都要在課前做精心的預設及巧妙地把握,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作深入研究,甚至做到具體哪道題目讓哪些學生來回答。課題的引入要講究實效,不要過分花哨,更要注意時間的分配,以35分鐘為宜。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也提倡這種教法,但是往往處理到最後,好多孩子還是沒法接受,他們沒能按照我的意願去做。陳老師接下來的`評講就提到了複習引入還要鋪墊好中下生,不要去提問優等生,優等生不教都會,中下生不會,課堂的有效性很難提高,根據學情,那麼這節課就需要做一個課前小測練習

五、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講究學法的指導,注重小組合作的實效性。

在本次活動中,兩位教師對學生的讚揚和鼓勵不斷。對於整個教學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當程度的積極影響。彭老師提到小組合作學習,在安排上要合理,可以兩個學生互説或四人為小組討論,並引導學生哪些不懂,哪些明白了,合作學習的過程一定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廣泛的空間,這樣對問題的理解才能深入、到位。

這樣的教研活動,不僅上課的老師得到了鍛鍊,更重要的是在聽課、評課和專家的具體指導的過程中,全體數學老師的教學素養都得到了提升,為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指明瞭方向。

評課稿優秀11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再次讓我們領略到田老師的風采。田老師的課跟她的講座一樣精彩!雖然田老師給我們展示的一個教學片斷,但是卻魅力四射。

首先,我們看到,課伊始,情已生。開課時,老師用她那親切、熱情的話語征服了學生,凝聚了學生的注意力。在課中我們更感受到田老師那不同凡響的課堂藝術,導語的過渡自然流暢,評價語言的貼切、適當,讓課堂的學習氛圍總是那樣的和諧、融洽。

其次,教學設計的精彩,以克林頓的'話導出奇蹟,緊扣奇蹟品讀長城的句子,感受了民族的自豪感,最後還是以克林頓的話結課,昇華了奇蹟,從孩子們朗讀中,我們感受到這不僅僅是克林頓的話,這也是孩子們心中想説話。可以説教學線索非常清晰,重點突出。

第三,田老師通過一畫面的欣賞,情境創設,使朗讀的指導不着痕跡又那麼順理成章。並且朗讀層次分明,首先,老師指導學生抓住“巨龍、連綿起伏、曲折蜿蜒”瞭解長城的待點,讀出長城的雄偉壯美,這是第一層次。然後,老師又設計一些問題啟發學生進行聯想,(想想看,這樣一座前不見到,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需要多少人去建築?又需要多少條石和城磚?當時,建造長城的條石,一塊有二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着什麼?)通過聯想,瞭解長城的建築,讀出民族的自豪感;第三層次,瞭解長城的歷史,理解“不朽”,指導學生深層次地感悟長城,突出長城的不朽。

四、語言文字訓練紮實。在課中,將“穿行”換成“爬行”可以嗎?通過換詞比較,幫助學生理解,在這作者是在飛機上看長城的,用穿行更恰當生動。另外在教學起伏這個詞的時候,老師非常注重詞語的積累:山峯可以有起伏,長城可以有起伏,那麼還有什麼可以有起伏呢?(江水、麥浪)有時候,心情的變化,故事情節的變化,也可以有起伏。師:運用這樣的方式學習語文,積累詞語,這叫舉一反三,你就找到了學習的竅門。(還教給學生一種學習的方法)

我覺得今天田老師給我們展示一個真實、樸實、紮實的語文課例。

評課稿優秀12

聽評課活動是一項長期的,常態的日常教學活動。通過聽課、評課活動可以強化教學管理,規範教師的上課行為,避免教師上課的盲目性,全面提高教師備課、授課質量。現將本次聽評課活動總結如下:

一、 提升了教師參與的力度,保證了活動的順利實施

大多數教師都積極地投入到這次活動中,在自己沒有課的情況下,抽出時間去聽其他老師的課,去點評其他老師的課,鍛鍊了自己,提高了能力,做到取長補短。

二、 體現新理念,注重多媒體教學

通過此次活動,所有參與教師提高了備課、授課的質量,課堂上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同時也把多媒體及白板及時在課堂上應用,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做到科學評價

大多數教師能夠公正、客觀地評價所聽教師的課,不誇大,實事求是,優點估的足,缺點找的準。點評到位,並指出有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

四、關注教師的發展

參與聽評課的教師能夠站在新課改的.要求的高度看待教師處理教材和教學行為,去評價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對新課改做出明確的定位,使教師明確了今後努力的方向,充分體現了激勵性與問題性的結合。

五、關注了教師對學生參與課堂學習過程的積極性的調動。

評課時注重教師在組織課堂活動中的學生積極性的調動,授課教師所講內容目標的達成,學生能力的培養,教材的使用,教學方式和學習方法,教學效果教學特點等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抓住了重點,説到了關鍵,評到了點子上。評出了教學的教學風格。

不足:

1、有的教師應付性大一些,不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是隨大流,你去聽課我也去聽課,聽不出什麼,更評不出內容來。

2、出課教師(被聽課教師)上課準備不充分,沒做到“六備”,更不會使用多媒體及課件。

3、不改變教法和學法,不改變評價方式,還是用老一套來進行教學。

評課稿優秀13

x月x日,一個好日子。我們xx國小語文課改組一行x人,在xxx校長和xxx主任的帶領下,五點多就起牀,六點鐘出發,七點十分就趕到了xxx國小。觀摩了在xx國小舉行的小語課堂改革研討會。此次活動的內容有名師課堂教學、校長評課、網絡作文教學等。課型有“主題閲讀”下的以文帶文、展示分享、整體識字、讀寫聯動。還有一場別開生面,大氣宏偉的“百人詩會”深深吸引了我……每一堂課都具有學習意義,每一個教師的精心展示不僅令學生陶醉痴迷,而且對於正在語文教學路途上摸索前進的我來説,無疑也是醍醐灌頂,收穫頗多。

下面我就談談我對此次活動的心得體會:

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

聽完幾位老師的彙報課後,我認為他們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都能抓住題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xxx校長親自上陣,在教學《人物描寫一組》時,她先以評書的味道朗誦了《紅樓夢》中描寫王熙鳳外貌的語段,生動形象,別有韻味,受到了大家的讚賞,指導學生聲情並茂的朗讀,為學生的讀打好了紮實的基礎。課中,她抓住經典著作中,形象的人物描寫,引導學生對王熙鳳的“辣”進行細緻的分析。最後,她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以文帶文的形式,對人物的拓展品讀,即對嚴監生和胖墩小嘎子的品讀,激發了學生的無限樂趣。整節課在朱校長優美生動的語言中層層展開,使聽者回味無窮。

二、注重啟發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學。

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是這個主體的引導者。這幾位老師都充分的做到了這點。例如x老師《望天門山》時,通過課件的設計,精彩的品讀,引發學生邊讀邊想象,體會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的美。

三、注重引導學生朗讀。

大部分老師都非常注重指導學生朗讀,但決不是為了讀而讀,而是在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去讀,並且對讀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x老師和x老師的同課異構,老師在上《掌聲》這課時,首先讓學生大聲自由的讀並找出描寫掌聲的語句,體會那掌聲熱烈而持久的情感;再讀課文,讓學生找出掌聲響起的原因;配樂讀,讓學生深情並茂的體會英子的感情昇華。學習中還穿插着齊讀、分組讀、示範讀,進而激發同學閲讀興趣,讓學生在閲讀中更好的'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愛的精神,層次非常清晰。

四、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

很多老師會在課堂上穿插着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穫這些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力量解決。例如x老師就要求在正文學習前為每段標上序號,便於在學習課文時迅速找到所講的內容。她還要求在讀文章時對有生字或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這樣就能“讀書百遍,其意自見”。老師在學生閲讀的過程中及時的糾正文字的發音,潛移默化的教導學生字音要讀準的習慣。還有的老師一直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做好批註,有利於培養學生集中精力的好習慣。

五、親切的評價語言。

幾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到位,如有的老師運用“你最聰明、你會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經告訴我答案了”等來鼓勵學生。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後的課堂上,我也試着讓我的學生感受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

通過此次活動,我對語文教學應是動情去讀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但是還有一絲遺憾:由於時間關係和活動的大型性,有些好課,特別是網絡作文的讀寫聯動課沒聽到。

培養學生去有意識的修辭煉句,善於發現、善於反省和領悟情感。這些能力的習得需要語文老師去教,去想方設法的教,多種形式,但要求實效。我想我是應該閲讀更多的書,更努力地鑽研教學這門學問了,還要從心底愛上這門課。

評課稿優秀14

閲讀提示:

優秀美術評課稿《畫情緒》評課稿,這堂由余老師執教的《畫情緒》一課屬於繪畫•表現的學習領域,內容和形式貼近兒童生活,符合學生心理,旨在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的習慣。首先,餘老師從備課,教學準備來看,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設計,從課堂教學來,優秀美術

這堂由余老師執教的《畫情緒》一課屬於繪畫?表現的學習領域,內容和形式貼近兒童生活,符合學生心理,旨在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的習慣。

首先,餘老師從備課,教學準備來看,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設計,從課堂教學來看,通過靈活多樣、風趣幽默的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來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教師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終以引導學生善於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的習慣,以培養表現能力為目標,做到教學目標明確。

餘老師整堂課的結構分如下幾塊來完成:

一、創設情境:

看一看:人們不同的表情。猜一猜他們不同的情緒。(並給每個表情配上合適的聲音,來加深情緒感受)

二、遊戲表演:

以“我”為主題表現出一種情緒,用語言、動作來表現不同的情緒。

三、名畫欣賞:

蒙克《吶喊》,先從局部色彩和用筆分析、感受畫面所表現的情緒。再從整體畫面感受。

四、教師示範:

當場畫不同色彩、形式的線條,讓學生猜一猜,老師所要表現的不同情緒。

五、範畫欣賞:

展示一組不同色彩、形式的線條。説一説你覺得它分別表現的是哪種情緒。並總結規律。

六、名畫欣賞:

康定斯基、米羅的作品

七、畫展作品:

教師本人去參觀畫展與作品的合影,拉進藝術品與學生的距離感。

八、學生作業:

試用不同色彩、線條表現現在的`情緒,併為作品取個題目,寫上簡單文字説明。

九、展示作品:

讓學生帶上自己的作品,來給大家説一説自己表現的了什麼樣的情緒。

在課堂上,餘老師以他特有的幽默自然的教學風格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民主、平等

的課堂氛圍,讓人感到親切、自然,應該説,這是一堂重主體、重過程、重生活、重創新的在新課程背景下洋溢着現代教育氣息的美術課,讓人感受耳目一新。

本節課的亮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營造開放自由的課堂氛圍

美術教學是一個預設和開放並存的系統,很多時候我們的教學都屬於“封閉教學”,按部就班,缺少開拓精神,隨着新課標的落實,由“封閉教學”走向“開放教學”已是一種必然。陸老師打破了常規的課堂教學形式,在導入部分就運用一組同學們都熟悉的人物表情圖片,讓學生猜猜他是什麼樣的心情,並給人物的表情配上合適的聲音,加深對情緒的理解。(如奧運冠軍劉翔的照片,劉翔學生都認識也是學生心中的偶像,容易引起同學們的興趣)營造了一個和諧、互動、探究、創新的良好學習環境和氛圍,並做到靜中有動、動而有序、活而不亂。

二、 採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自主探究”的學習,是一種學生通過遊戲、欣賞等方式來自主探索學習的方式。使學生學會學習,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陸老師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充分實施了這一方式。第一、遊戲。以“我”為主題表現出一種情緒。創設情景:如果你被老師指定代表班級參加開學儀式。如果你被綁架了。

根據情景請學生用語言和動作表演你當時會是什麼樣的情緒。國小生的表演慾望比較強,這樣的情景表演,不但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並能使學生更好的體會情緒表現。第二、根據重難點,“自主探究”。首先,通過欣賞蒙克的作品《吶喊》(局部),從色彩、線條來感受畫面表現的情感。其次,教師當堂示範,用淺綠、桔紅畫出柔和的線條。再用深藍、深紅重重的畫出雜亂的線條。讓學生更直觀的體會老師在畫兩組線條時的不同情緒。接着,馬上欣賞兩組不同色彩、形式的線條。

體會表現的不同的情緒,並通過自己的觀察總結出規律。(愉快的情緒:色彩明亮、對比柔和、點線圓潤、曲線較多;不愉快的情緒:色彩灰暗、對比強烈、點線錯亂、折線較多。)

三、 樹立學生主體理念,堅持“授之以漁”

課改中非常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我們教育的對象是有思想、意識、情感、慾望、需求的活生生的人,教育與教育研究的基本出發點和最終歸宿都應該是人,我們不僅要將學生視為教育的主體,更應切實地將他們看作教育過程的平等參與者、合作者。教,關鍵在於“授之以漁”,教師給予學生的不應是“魚”,而應該是捉魚的方法。

丁老師在指導學生製作方法時採用讓學生欣賞範圖,並讓學生自己分析思考,總結規律,學會繪畫表現的方法。陸老師已經改變了原有灌輸現成知識的教學方法,他讓學生拿着自己的“杯子”,用自己的方法不斷找到適合他的“水”,即學會學習,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學力。

這是一堂完整、充實而精彩的美術課,給我留下很深的影像,值得我慢慢推敲和學習

評課稿優秀15

《盤古開天地》這篇神話傳説講的是名叫盤古的巨人開天闢地的故事。故事極富想象力,文字敍述生動。課文的脈絡非常清楚,分三個部分,把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的過程描寫得非常清楚。課文處處充滿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動準確的語言塑造了盤古雄偉、高大的形象,讚美了他為開闢天地而勇於獻身的精神。聽了趙老師的'課後,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指導個性朗讀

在朗讀指導“他見周圍一片漆黑,就掄起大斧頭,朝眼前的黑暗猛劈過去。”時,老師先讓學生找到描寫盤古動作的詞,自己做動作,感受掄的力度,再指名讀,學生讀得不理想時,耐心指導,問:“他掄起斧頭時會怎麼想呢?”生答“我一定要劈開。”就這樣引導學生帶着這份決心再讀,體會掄的力量。並通過範讀指導學生重音輕讀。比如:引導學生“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輕聲讀,“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重音讀。通過這樣一步步的引導讀,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感悟能力。

二、在表演中體會

讓學生在閲讀中表演,能加深對文本的理解。為了讓學生體會盤古因為每天頭頂着天,用腳使勁蹬着地而累得倒了下去。趙老師邊範讀邊讓學生表演,學生兩腳蹬地,兩手頂着天,當老師讀完,問你們有什麼感覺時,學生都紛紛説累死了。老師馬上過渡説:“你們堅持了幾分鐘就感覺累了,可盤古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持着……”,從而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了盤古開天地的艱辛。

三、充分發揮想象

教學時,趙老師扣住重點,在引導學生朗讀的時候,通過引導學生想象,來理解課文內容,如第四自然段盤古倒下後身體發生的巨大變化描寫很具體,她讓學生學習後問:“作者在第四自然段偷偷地把一個想象空間留給了大家,你們發現了嗎?”讓學生從書中省略號引導到讓學生自己想象盤古身體還會發生哪些變化?讓學生想象,同學們説得很生動。

四.重視方法指導

趙老師教學過程中很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時刻提醒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讓他們一邊讀書一邊做批註,無論學生的程度是高還是低,無論學生體會得是深還是淺,他們都在品嚐學習的快樂,他們都在收穫着。

語文課堂是缺憾的藝術。我聽了這節課後,有兩點想法,提出來與大家商榷。

1、藉助媒體教學,固然有它的獨到的優勢,但學生閲讀文本還是要回歸課本中來,近距離接觸,或許效果更好。

2、可適當添加小練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9oyq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