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其他 >

《獅子和鹿》評課稿(必備4篇)

《獅子和鹿》評課稿(必備4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評課稿,所謂評課,是指對課堂教學成敗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評估,並且能夠從教育理論的高度對課堂上的教育行為作出正確的解釋。評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獅子和鹿》評課稿,歡迎閲讀與收藏。

《獅子和鹿》評課稿(必備4篇)

《獅子和鹿》評課稿1

謝老師親切自信的教態、娓娓動聽的教學語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獅子和鹿》這篇寓言故事屬於略讀課文。下面談談自己初淺的看法:

一、注重學法,關注成長。

在整堂課中,謝老師根據閲讀提示,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並教給方法:如何利用簡單凝練的板書,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主要內容。

二、抓住一點,統領全文。

在整堂課中,謝老師始終抓住“美麗的角和難看的腿”不斷地循環推進,製造衝突,使學生逐步理解寓意。利用簡單凝練的板書,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並使學生對寓意的`理解趨於理性化。

本課的閲讀提示建議將本文與《陶罐和鐵罐》進行比較,是學生對寓言故事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其實這應該是這篇課文需要突破的難點。學生雖然沒有學習過前面這篇課文。但是我想這並不妨礙我們進行此環節的操作。我們可以把學生二年級學過的寓言故事拿過來進行比較,以突破這一難點。謝老師這堂課的設計環節中,在語氣詞的學習上花費了很多時間,這個難點問題只是一語帶過,兩者的比重其實應該對換好一點。

另外,本課的教學其實可以讓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課文中引發的道理。通過讀説到感悟,深化道理,讓學生明白通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懂得世間的一切都在變化,面對變化着的事物,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去看待,要使自己的的想法和行為順應這樣的變化,啟發學生關注和發現生活中不斷變化的人和事,引導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解決問題。

語文是學生精神棲息的家園,語文最終的意義是對學生心靈的滋潤、靈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領。這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追求。

《獅子和鹿》評課稿2

有幸聆聽了朋老師執教《獅子和鹿》一課,朋老師親切自信的教態、娓娓動聽的教學語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受益匪淺,接下來我就來談談我聽了這節課後的淺薄感受。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講的是在叢林中,一隻鹿遇到獅子奮力脱險的故事。鹿非常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看的細長的腿。當遇險時,鹿的四條有力的腿救了它,而美麗的雙角被樹枝掛住,差點讓它丟了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了它的長處。不要光圖美麗,更要講實用和它的存在價值。在這節課中,朋老師教學亮點很值得我學習。

一、關注學法,把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放在第一位

朋老師的這節課是一堂注重學生的學法指導,關注學生生命成長的好課。如:當學生出錯時,朋老師能及時指出並鼓勵學生再思考,這樣,學生在出錯時也不會擔心老師的批評和同學的嘲笑了。在指導朗讀時鼓勵學生將來能成為像趙忠祥一樣的配音員。

從這一節課中,不難看出朋老師的心中把學生放在首位。只有老師的心中有學生,眼中有學生,才能在實施教學時,處處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己任。

二、在朗讀、感悟中積累

朋老師教學時的朗讀指導很有技巧,隨機應變能力強,真令我佩服!如在學生“啊!”字讀不出感覺時,教師就指導學生先深吸一口氣再讀,學生便自然而然地讀出了“啊!”字,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所以當後來學生讀到“唉!”字時,學生就能自己體會到小鹿的心情了,使孩子的朗讀讀出了聲,讀出了味,讀出了神。朗讀指導很到位。在品讀鹿討厭自己的腿的時候,讓學生通過做動作去理解“噘嘴”“皺眉”等詞的含義,更好的去體會鹿對自己的腿的討厭。再如教學第六自然段時,教師通過創設情境填補空白“好險哪”的方式來體驗小鹿的心情,很有創意,這樣的設計使學生自然而然地走進文本,和文本對話,為下文體會鹿的思想轉變,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概括寓意做好了鋪墊,朋老師這樣的設計學生非常喜歡,同時也達到了積累情感的目的。

三、疏密有致營造美的教學節奏

朱光潛老先生在《美學談》一書中指出:“節奏,是一切藝術的靈魂。動靜相生,收放相間,張馳有度,曲直相映的和諧統一,便是節奏的理想境界,也是理想課堂的詩意追求。”

朋老師的教學疏密有致,她能抓住一點,統領全文。整節課給人一種“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感覺”。在整堂課中,朋老師始終抓住“美麗的角和四條難看的腿”不斷地循環推進,利用簡單凝練的板書,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加上多種形式的朗讀和感悟,使學生對寓意的理解更趨理性化。

整堂課,如流水般過來,學生學得輕鬆,老師聽得舒心。總的來説,朋老師的課預設充分,所以課堂上,老師能夠全神貫注地傾注,耐心地傾聽學生的朗讀,細心地聆聽學生的心聲,充滿童心地體悟學生的感悟,課堂節奏不緩不急。然而,語文課堂是缺憾的藝術。聽了這節課後,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教師的課堂語言是一門藝術,如果我們平時課堂上語言能精簡些,那留給學生的將有更多的想象和表達空間,成長得會更快,更好。

《獅子和鹿》評課稿3

聆聽徐老師的課,如同欣賞一支活潑歡快的小曲,賞心悦目,令人如沐春風。我特別欣賞徐老師的詞語教學,她拓寬了詞語教學的外延,提升詞語教學的效度,讓詞串教學成為語文課堂上既紮實又活潑的課堂新亮點,形成了一道立體鮮活的風景線。

1.以詞串為支點,感知文本

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對中年級學生來説難度較大,徐老師先借助“欣賞、抱怨”引出句段,朗讀感悟,再讓學生用上“欣賞、抱怨”説一説剛才學習的內容,用詞語巧理脈絡,以詞串文,既發展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把詞語作為感知文本的工具,連接文本、學生、教學的紐帶,賦予詞語教學以更多的內涵與價值,使詞語教學一舉多得。

2.以詞串為焦點,濃縮文本

徐老師以一組動詞“撒、甩、扯、掙脱”為教學抓手,濃墨重彩,潑墨如雲,以詞串為出發點,先找出段落,朗讀感悟,再創設“語用”情境,用上這些動詞複述鹿獅口逃生的驚險場面,讓學生學以致用。

這樣多元輻射,把詞語教學的觸角延伸到語文教學的'方方面面,點“詞”成金,超越詞語的範疇,讓詞語最大限度地增值,追求詞語價值的最大化,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但是,對這節課我認為也有值得探討的地方:教師的主導作用是淋漓盡致地發揮了,但是學生始終被牽着走,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略讀課文應該試着放手。換個思路:設置懸念——“兩隻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再讓學生去解決這個疑問,抓住“美麗的角和四條難看的腿”層層推進,還可以聯繫生活實際説説這個故事對我們的啟發。課文前面的連接語也有提示聯繫實際説説自己的體會,還有提醒學生比較與《陶罐和鐵罐》的相同點。

《獅子和鹿》評課稿4

聽了陳老師執教的《獅子和鹿》,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來談談幾點感受。

感受之一:字詞教學,紮實有效。

這節課上,生字教學非常紮實。檢查預習時,老師出示幾組詞語。讓學生用上上述的一些詞語講一講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巧妙地把課堂推向下一個環節。

感受之二:巧設問題,層層遞進。

寓言是通過一個簡短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老師抓住了三年級兒童的.好奇心理特點來設計問題。小鹿剛開始很喜歡他那漂亮的角、討厭他那難看的腳,後來它的這種想法就改變了,老師讓學生通過讀、劃、説等各種方法,讓學生感悟文本。

最後的課堂小練筆,讓這隻小鹿又一次來到池塘邊看到自己的倒影,老師讓學生走進文本,又走出文本,從而達到突破教學重點。這種精心的設計問題,小步子,多階梯,快反饋,在課堂教學中融入了思維發展的訓練目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qita/q9m5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