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藝術 >

高校藝術對鄉村文化建設的幫扶初探論文

高校藝術對鄉村文化建設的幫扶初探論文

摘要:鄉村文化的發展彰顯着每個地域獨特的人文地理和傳統藝術。從鄉村振興計劃到精準扶貧的過程中,高校人才都起了關鍵性作用。以婺源鄉村文化建設幫扶作為切入點,高校藝術專業師生通過設計實踐,融入鄉村文化建設,將婺源優秀的民族文化應用於現代產品設計中,使婺源鄉村文化得到繼承和發展。探討藝術介入鄉村文化建設的具體方法以及設計出具體的案例。

高校藝術對鄉村文化建設的幫扶初探論文

關鍵詞:鄉村文化;高校藝術;幫扶

鄉村文化是在村民在千百年的自然生活模式下發展而成,雖然沒有統一的規劃發展,但是其歷史文化、因地制宜的特點使傳統村落在格局和風貌上有着合理性與獨特性。隨着中國現代城市的興起和外來文化的普及,鄉村文化逐漸走向衰落,尤其民居建築的破壞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無人問津等問題。本文以婺源地區徽州建築與傳統木雕藝術手工藝為切入點,通過與當地村民協同設計,將優秀的鄉村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結合,從而提高鄉村文化的活力,將優秀的鄉村文化發揚與傳承。

一、婺源地區鄉村文化產業現狀及成因

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鄉村傳統勞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鄉村居民不僅僅依賴傳統的生產方式賺取收入,鄉村民宿、鄉村手作逐漸走入人們的視線,受到大眾的喜愛。新鄉村文化得以發展,因此傳統民居的保護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問題迫在眉睫。位於江西省婺源最北端邊陲的沱川地區,地理位置偏僻,村民文化水平落後,保護傳統文化意識薄弱等原因。導致鄉村遺產日漸脱離了生活,特別是傳統民居的拆遷、新蓋新修,傳統木雕藝術失傳等問題。其傳統民居建築結構逐漸腐朽、人為破壞嚴重、無法使用現代生活需求等原因,開始逐漸地被村民拋棄。導致傳統民居風格、傳統村落格局、傳統文化都遭到了極大破壞。婺源地區若不對這些現象進行合理指導與幫扶,傳統民居的保護和文化傳承將會面臨極其嚴重的危機。

二、高校藝術在鄉村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婺源鄉村地理位置偏僻,村民文化水平落後,保護傳統文化意識薄弱等原因,導致鄉村遺產日漸脱離了生活,特別是傳統民居的拆遷、新蓋新修,傳統木雕藝術失傳等問題,使得優秀的鄉村文化走向衰落。然而,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是鄉土文化保護與發掘的重要推動者,在鄉村文化建設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一方面,高校師生利用科學的文化知識和先進的設計理念,將婺源傳統民居建築“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進行深入挖掘與整理,將婺源優秀的民族文化應用於現代產品設計中,使婺源鄉村文化得到繼承和發展,又重新賦予其更多的實用性與現代美。另一方面,高校藝術專業師生通過設計實踐,融入鄉村文化建設,幫扶鄉村傳統文化資源走向商品化。鄉村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帶動鄉村經濟收入增長,從而增加鄉村就業機會,實現鄉村知識青年回鄉發展。最終,實現鄉村社會和諧穩定,為鄉村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高校藝術對鄉村文化建設的幫扶

1.傳統民居建築再設計。婺源鄉村的民居風格屬於傳統徽州建築,是實用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馬頭牆的設計更為別緻,其結構防火、防盜,降温、防潮,使各家嚴格區別,房子的白牆灰瓦,將民居建築與天空之間勾勒的錯落感非常明顯,在青山綠水中,十分的美觀。從外型上看,婺源傳統民居多為天井式的磚木結構,可通風透光,色彩淡雅,雕刻精良,四水歸堂的寓意有適應了中國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樸素心理特徵。整體設計增添了幾分層次感和韻律感。高校藝術專業師生在傳統美學與現代設計的角度,在保留原有建築韻味的基礎上,採取修舊如舊,使其古為今用,在保持原有的建築特色,適度運用現代建築材料的手法,對破損、殘缺的部分進行二次修復,這樣既不破壞傳統民居的肌理關係和原始風貌,同時也滿足了現代居住與商業化民宿的使用,同時教授當地居民傳統文化保護方法和現代特色民宿經營理念,使傳統民居建築新與舊產生對話。

2.木雕藝術品創新設計。婺源木雕有着兩種文化屬性,一是雕刻作品,二是文化含義。婺源木雕十分清晰地體現了儒家文化思想,以“仁愛”為核心,以“忠義”為理念,強調“禮”的規範。婺源民居中的木雕作品大多是清代保留下來,多用於堂內,取材十分講究,多用於百年的樟、柏木材,細膩繁多,提倡鏤空的設計,有的木雕作品鏤空層次多達十餘層,層次分明,栩栩如生,展示了中國古代高超的工匠水平和優秀的民間文化。高校師生通過對當地木雕作品的調研與分析,對木雕文化藝術符號的提煉,在現代設計創意的視角下,將婺源獨特的木雕文化應用在現代建築裝飾、旅遊產品和傢俱產品等。婺源地區的木雕手工藝與文化通過“再設計”的方式得以傳承發展。在保留傳統優秀文化的同時,也滿足了現代工業化發展的需求。實現婺源“一村一品”的鄉村文化品牌建設與推廣。高校藝術對婺源地區的鄉村文化有巨大的傳播和推動作用,對婺源地區的鄉村文化建設幫扶要以基礎功能為中心,以傳統文化為脈絡,以地域風貌為特色,以尊重自然為精神,以當代審美為視角,以高校參與為手段。從而促進鄉村與高校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協同發展的實現。

四、總結

鄉村文化創意設計作為文化、藝術與技術的融合體,是我國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藝術介入鄉村文化建設,應該對當地的民居建築、傳統手工藝和人文環境等進行充分調研,將其中的傳統民居建築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文化建設幫扶的切入點,在保護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探討鄉村居住環境中人與自然的關係和人居交往環境的屬性,重新改造與思考傳統鄉村文化的和諧精神。探索鄉村文化發展的新思路、新方向、新模式。對於高校藝術在鄉村文化建設的基本現實具有實證性的探究,也必然對探尋高校服務新鄉村建設的路徑和措施提供經驗與幫助。

參考文獻:

[1]王曉暉,顏安.農村精準扶貧:政策內涵、實踐困境及政策建議——一個系統性的述評[J].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2):184—196.

[2]宋鴿.論傳統文化與現代建築之間的關係[J].經營管理者,2010.09.

[3]張海林,儲雅珩.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民俗藝術的保護與傳承[J].包裝工程,2016,37(18):5-8.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ishu/km1oy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