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林海》的教學實錄

《林海》的教學實錄

一、教學目標

《林海》的教學實錄

1.學習課文,瞭解大興安嶺的美景及產生的聯想。

2.學習抓住環境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練習感情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學習抓住環境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老舍先生的《林海》。下面齊讀課題。

生:《林海》。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詞,初讀了課文,理清了思路,學完了第一自然段,請大家回憶:

1.作者來到大興安嶺的感覺是什麼?

生:作者來到大興安嶺的感覺是親切、舒服。

師:齊讀第一自然段,讀出這種感覺。

板書:親切舒服

2.作者是從哪幾方面描寫大興安嶺的?

生:作者是從嶺、林、花三方面描寫大興安嶺的。

板書:嶺 林 花

師:這節課我們將進一步瞭解大興安嶺的美景及作者產生的聯想,學習抓住環境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並練習感情朗讀。

〔評:師生回憶,歸納第一課時學習所得。在此基礎上提出第二課時學習目標適時、明確。〕

(二)我們討論的第一個問題是:作者是怎樣抓住嶺、林、花的特點,表達親切舒服的思想感情的?

1.師:請一位同學讀寫嶺的段落,大家思考:嶺有什麼特點?(一名學生讀寫嶺的段落)

生:嶺的特點是多和温柔。

板書:多温柔

師:作者怎樣抓住嶺的特點寫的?請你按照讀句子、抓特點、談理解的步驟來説説自己的見解。

生:這裏的嶺的確很多,,我從的確很多可以看出嶺多。

生:多少條嶺啊,在疾馳的火車上看了幾個鐘頭,既看不完,也看不厭。我從多少看出嶺多,還從疾馳的火車上看了幾個鐘頭,看不完,看出嶺多。

生:可跟秦嶺的嶺字大不一樣。我從大不一樣看出大興安嶺的温柔,因為秦嶺是雄偉、險峻的,而大興安嶺和它大不一樣。生:高點的,矮點的,長點的,短點的,,我從點看出嶺的温柔,因為它們的差別不大。

生:可是沒有一條嶺使人想起雲橫秦嶺那種險句。我從沒有一條嶺使人想起雲橫秦嶺,看出大興安嶺的温柔。

(師加示意圖説明)

生:既看不完,也看不厭。我從看不厭看出了大興安嶺温柔的美。

生:每條嶺都是那麼温柔,我從每條嶺都温柔,看出大興安嶺的温柔。

生:可是誰也不孤峯突起,盛氣凌人。我從不孤峯突起,盛氣凌人看出嶺非常温柔。

〔評:突出了學生自己讀書,思考。學生從詞、句中體會到嶺的特點,體現了學習語言文字和認識事物相結合。〕

師:自由練讀並讀出感情。

(學生自由練習讀第二自然段)

師:你覺得自己哪句體會得好就讀哪句。〔評:教師十分重視、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個別練讀,指導,鼓勵)2.下面自由讀第三、四自然段,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評:鼓勵學生質疑,就是提倡一邊讀,一邊想,就是在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質疑應貫穿在教學的始終。〕生:為什麼羣嶺起伏是林海的波浪?

生:為什麼綠得難以形容?

生:為什麼只有畫家才能寫下這麼多的綠顏色?

生:為什麼第一應誇落葉松?

生:為什麼把白樺比作浪花?

生:為什麼用閃爍一詞?

生:為什麼要把林比作海?

生:為什麼只寫深的、淺的、明的、暗的這幾種顏色?

〔評:從提出的問題看,學生的確在認真地動腦筋讀書了。〕

師:大家提得都特別好,做到了積極動腦。

下面老師提一個問題:林的特點是什麼?

〔評:如果老師這樣問剛才哪位同學提出的問題涉及到林的特點?那林的特點是什麼呢不就更能體現尊重學生,把學生的質疑納入到教學思路中了嗎。〕

生:林的特點是綠而像海。

板書:綠 像海

師:請小組協作學習第三、四自然段,並且討論:林哪兒像海?

學生分組學習討論。

〔評:注意發揮學生的羣體優勢,進行合作學習。〕

學生彙報:

生:目之所及,哪裏都是綠的,的確是林海。可以看出林像海一樣的浩大、一望無際,廣漠。

生:羣嶺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可以看出林如海,有波浪,因為嶺很温柔,林又很多,連成一片,像海的波浪。

生:多少種綠顏色啊:深的,淺的,明的,暗的,綠得難以形容,恐怕只有畫家才能寫下這麼多的綠顏色來呢!可以看出林像海一樣,顏色有變化,非常多。

師:文中只有深的、淺的、明的、暗的四種顏色嗎?〔評:照應學生的`質疑。〕

生:不是,這裏包含了許多許多種顏色,像海一樣。因此説難以形容。

師:為什麼只有畫家才能寫下這麼多的綠顏色?〔評:這個問題也是學生提出的。〕

生:因為畫家對顏色特別敏感。

師:還有沒有別的原因?

生:這裏是落葉松的海洋。可以看出林像海,因為落葉松太多了。這也是第一誇它的原因。

生:海邊上不是還有些白的浪花嗎?那是些俏麗的白樺,樹幹是銀白色的。可以看出林像海,因為林海也有浪花。

師:你體會得真好,那麼你能説説作者為什麼要用閃爍一詞?

〔評:再次用學生的質疑提問〕

生:海面在陽光下會閃動、會發光。白樺樹在陽光下,如遇風吹,樹葉搖動,也會反光,所以用了閃爍。

師:所以這裏不僅寫出了林的靜態像海,還寫出了林的動態像海。

〔評:教師像討論會的主持者,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自己練習朗讀,準備讀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學生練習讀第三、四自然段。請學生個人讀。

再請願意讀的同學起立讀。

3.這麼美的地方想不想去看一看?

生:想。

師:讓我們一起去欣賞這多而温柔的嶺,綠而像海的林,同時想一想那裏的花有什麼特點。

觀看錄像。

〔評:電教手段用得適時。在學生憑藉課文展開想象的基礎上放錄像,比先放錄像,用錄像代替學生的理解、想象效果要好。〕

4.花有什麼特點?

生:花的特點是數量多,多姿多彩。

板書:繁絢麗

師:默讀,自學第五自然段。作者是怎樣抓住花的特點,表達親切舒服的思想感情的?練一練,用有感情的朗讀把自己的理解讀出來。

學生自學。

師:下面請一組同學讀。

講評。投影並重點分析:興安嶺多麼會打扮自己生:興安嶺像一位愛美的亭亭玉立的小姑娘,穿着綠色的衣服,白色的裙子,還穿着繡花鞋,實在是太美麗了。

師:俊俏、清秀,真讓人感到

生齊答:親切舒服。

師:請同學讀出這種感覺。

學生個別練讀體會。

師:作者此時置身於大興安嶺,遠處是連綿起伏的嶺,嶺上是一望無際的綠海,無風時,温柔寧靜;有風時,波浪起伏;浪花翻滾,加上腳下的多姿多彩的花,興安嶺的景色實在是太美了!使作者真切地感到了親切與舒服,並由衷表達了自己熱愛大興安嶺的美麗景色、讚歎大興安嶺的美麗景色的思想感情。

板書:愛 贊 景色美

讓老師和同學們合作,一起讀出這種感覺。老師讀各自然段的第一句,大家接讀。

師生合作朗讀。

(三)這時作者不僅看到了興安嶺的外在美,還想到了它內在的美,作者聯想到什麼?

生:作者聯想到了木材。

板書:木材

師:請男生齊讀第六自然段,找出寫內在美的句子。

投影:興安嶺的可愛板書:美不空洞師:讀句子,結合上下文談理解。

生:有多少省份用過

生:大至,小至

生:它的千山一碧

生:於是,

師:所以説,大興安嶺為祖國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板書:貢獻大。

師:請大家齊讀最後一句,讀出讚美之情,讀出親切與舒服。

學生齊讀。

(四)更使作者感到親切舒服的是什麼?

師:請女生齊讀第七自然段,大家找出寫親切舒服的句子,並準備結合上下文談理解。

生:人與山的關係日益密切

投影:人與山的關係日益密切

結合課文談理解。

生:日益密切的意思是一天比一天更加密切。

生:親切之感更加深厚,

生:我們伐木取材,也

生:我們不僅取寶,也做

師:林為人,林養人;人愛林,人育林。林與人的關係,即山與人的關係日益密切,隨着建設和科技的發展,森林會對人有更重大的意義,這裏的親切與舒服有了更深的內涵。因此,文章結尾,作者寫到

投影:我不曉得

請學生讀。

板書:興國安邦

師:請結合上下文理解。

生:興國安邦的意思是使國家興旺、安定。

生:造林護樹,科學研究,對祖國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生:興安嶺不僅對現在的祖國建設有重要作用,而且對我們的子孫後代都有深遠意義。因此作者此時的親切與舒服又有了更深的含義。

師:這裏也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深深的愛,練習讀出這種情感。

學生練讀句子。

(五)總結

師:《林海》一文,老舍先生抓住環境特點,從嶺林花的美景,寫到木材,再到林場,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對以大興安嶺為代表的自然美景的熱愛和歌頌,對為祖國建設做出巨大貢獻的大興安嶺的熱愛和讚頌,也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深深的愛。作者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凝成了兩個內涵極深的詞,那就是在文中三次出現的:親切、舒服。〔板書〕抓住環境特點,體會思想感情林海嶺:多温柔林:綠像海花:繁絢麗景色美木材:美不空洞林場:興國安邦貢獻大親切舒服(愛贊)〔簡評〕本課教學的最大特點是教師尊重學生,不僅有學生是教學主體的意識,而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重視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將學生的自主學習落到實處。與此同時,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得也很充分。自始至終,體現了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指導閲讀寫嶺的部分,側重導思路、導方法;指導學寫林的部分,則從質疑開始,教師將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逐一納入教學過程之中,既放手,又未放棄教師的主導作用;指導學生閲讀寫花的部分,除了抓住個別句子引導學生加以理解外,着重要求學生思考花有什麼特點,並讀出思想感情來。總之,三部分的教學緊緊圍繞抓住特點、讀出感情,由扶到放,使學生不僅讀懂了課文,而且學到了閲讀的思路和方法。

標籤: 林海 實錄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dw15g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