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語文 >

《索溪峪的“野”》課後反思3篇

《索溪峪的“野”》課後反思3篇

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中自己的表現。如何把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索溪峪的“野”》課後反思3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索溪峪的“野”》課後反思3篇

《索溪峪的“野”》課後反思3篇1

《索溪峪的“野”》這篇課文,通過描寫索溪峪的奇麗風光,讚頌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的美,表達了作者暢遊其間無比愉悦的心情。

課文先總述,最後講自己的感受。課文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全文總起段,點出了索溪峪的特點:野。第二部分作者分別從山、水、野獸和遊人四個方面描寫索溪峪的“野”。最後一個部分抒發了作者的感受。

先在設計中以學生為中心,根據教學目的和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心理特點,對教材進行了整體處理,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理清文章脈絡,抓住“野”這個重點,圍繞“野”進行教學。讓學生提出自己所要了解的問題,以此問題為中心,組織學生選擇相應方法進行學習。學生初讀課文時,緊抓索溪峪的“野”。突出山、水、動物、人四個方面,與同學進行合作交流,在學習彙報中完成相關的習題。

《索溪峪的“野”》課後反思3篇2

回頭想想自己是怎樣教第十三課——《索溪峪的“野”》這篇課文的,覺得有一點是做得比較好的,那就是少問少講多讀。新課改對教師角色有了更明確更嚴格的要求:把時間和空間交給學生,還給學生。

一節課四十分鐘太有限了,如果老師不給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讀書,那麼,學生就無法熟悉課文內容,就無法很好的參與到教師提出的思考問題的`過程之中,就連最基本的“把課文讀通順”的要求恐怕都無法達成。再説了,如今的課堂提倡高效低耗,反對“追問式”教學,即教師不停地提問,學生被問題牽着被動的接受學習,就達不到主動學習的目的。因此,學習這篇課文,我不但考慮到了長文短教的問題,還認真設計的大問題,儘量將問題精而少,於是,我在學生多遍讀課文(先自由讀,把句子讀通;再讀時,把生字詞圈出來;第三遍讀後想想題目中的野怎樣理解)後提出了引導學生細讀課文的大問題:“作者圍繞課題是從那幾個大的方面寫索溪峪的野的?請把表現野的句子畫出來。”之後,我又給足了時間讓學生默讀課文,並與同座交流。在此基礎上,進行理清文章脈絡、給課文分意義段等工作就顯得輕鬆自如了。然後就是交流句子,也是讓學生讀,説感受,再用各種形式品讀句子,積累好句段,因為這篇課文的文字特優美,妙語連篇,美不勝收。只有通過多讀才能達到熟讀成誦、積累好詞句的目的。特別是課文的二自然段,在講了寫作結構的特點後就要求大家與同座合作讀。

自古以來,“多讀”永遠是不過時的好方法,是教好語文的法寶。

《索溪峪的“野”》課後反思3篇3

一、從教學目的上來看,從傳授知識向傳授方法轉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份報告中説,未來的文盲不是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在信息技術日益普及的今天,網絡時代的語文素養必須包括語文信息素養在內。

這位老師在教學目標中把“網上獲取信息、網上交流”等能力明確的列入其中。還組建了一個主題網站,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探究學習。

俗話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習課文同樣如此,這堂課中,主題板塊的設置,如“奇山秀水”、“動物野趣”“索溪峪簡介”等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形象、生動的圖片資料,視頻材料的提供更加集圖、文、音、像於一身。對那些沒有見過“索溪峪”的學生來説,為抽象的語言文字提供了具體可感的聲像材料,使學生能深入體會索溪峪的美,產生熱愛祖國大自然的激情,也使教學目標輕鬆達成。

老師主題網站的設立,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相對集中但又依然開放的學習空間,使學生省去了直接上互聯網獲取信息的過程,避免了學生在海量的信息中暈頭轉向的情況,使教學更加緊湊、效率更高,教師也可以在信息選擇上進行調控。從課堂教學的角度看,更貼近學生實際,可操作性更強。

荀子在《勸學》中説:“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這位老師善於利用網絡優勢,拓寬課文容量,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學會學習,為他們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二、從教學效果上看。這堂課注重學生主動學習、自主發展

比如老師在指導學生在讀題形成探究問題、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的基礎上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想知道的問題來學習,可以讓學生自由點擊相關主題板塊。這樣學生就能根據自己的學習愛好,個性特長來自由選擇

比如,有的學生選讀了第二小節前半部分:桂林、廬山、泰山、黃山等山與索溪峪的山對比。他們通過相關圖片的觀看、對比,對索溪峪的山獨特的美有了更形象、深刻的體會。有的學生對索溪峪驚險的美更感興趣,於是他就點擊相應的內容進行品讀。這裏學什麼更多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而不是老師規定。

三、從教學方式上看,整堂課打破了傳統課堂的沒,模式

更注重師生的對話交流,老師成了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協調者,比如,在學生自主學習之後,老師引導學生交流“用什麼方法有了什麼收穫等。

但是整觀這堂課,我也發現了幾點不夠完善的地方,需要商榷。

一、教學目標過於煩瑣

二、我覺得老師更要注重對課堂的調空,學法的指導

學生在課題質疑之後,馬上進入自主學習階段。老師沒有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引導、總結,使得學生對本堂課的探索主題不夠明確,導致了在自主學習這個階段,有些學生無所適從,學習盲目,大大降低了學習的效率,在課堂上也顯得時間倉促,前鬆後緊。

三、老師導入課題用了一長段純文字的介紹,非常抽象

學生無法明確的感知到老師介紹的內容。我覺得可以藉助網絡的優勢,在此處設計一個旅遊圖,更能形象地幫助學生了解索溪峪的概況。

四、材料提供單一、課堂拓展不夠

語文課不僅僅是學習課文,我們更應該打破課文和課堂的桎梏,讓學生通過課文進入廣闊的生活天地以,所以,在環節設計或主題板塊設計上,可以增設索溪峪其他的內容。這堂課老師提供的材料基本以圖片為主,但是學文不僅僅是看圖片,更要體味語言文字,所以,可以增加相關內容的文字資料,圖文結合的材料。拓展課文。

五、學生反饋交流形式單一,可以利用網絡優勢

讓學生通過BBS的形式在網上論壇進行交流,老師通過主機調空給表現優秀的學生獎勵,讓其他學生互相學習。

標籤: 索溪峪 課後 反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yuwen/dw923m.html